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标题:第4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概念,能够正确书写和识读这些数字。2.培养学生运用11-20各数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内容1.学习11-20各数的概念,包括数字的书写和识读。2.学习11-20各数的排序和大小比较。3.学习运用11-20各数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概念,包括数字的书写和识读;11-20各数的排序和大小比较;运用11-20各数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2.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概念,熟练进行加法和减法计算。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数字卡片、计算器等。2.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等。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0-10各数的概念,然后引出11-20各数的概念。2.学习11-20各数的概念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然后指导学生正确书写11-20各数。3.学习11-20各数的排序和大小比较教师通过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进行11-20各数的排序和大小比较,让学生理解数的大小关系。4.学习运用11-20各数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教师出示计算题,引导学生运用11-20各数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5.巩固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6.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六、作业布置1.抄写11-20各数,每个数字写5遍。2.完成练习册上关于11-20各数的练习题。七、板书设计1.课题:第4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2.内容:11-20各数的概念、排序和大小比较、加法和减法计算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重点关注的细节:学习11-20各数的概念,包括数字的书写和识读。补充和说明:在一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中,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数的概念和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11-20各数的清晰认识,并能够正确书写和识读这些数字。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数字卡片、实物等,让学生对11-20各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加深对数字的印象。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出示实物,如11个苹果、12个橘子等,让学生通过实物的数量,进一步理解数字的含义。其次,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正确书写11-20各数。在这个阶段,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数字的书写规则,因此,教师需要耐心地指导学生,让学生掌握数字的书写顺序和书写规范。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指导、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书写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先示范书写一个数字,然后让学生跟着书写,最后让学生独立书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此外,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对11-20各数的识读能力。在这个阶段,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数字的发音和意义,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字的识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读出每个数字的名称,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加深对数字的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歌曲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字的识读。最后,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对11-20各数的理解程度。在这个阶段,学生可能对数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字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数字的含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深入理解数字的概念。总的来说,11-20各数的认识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11-20各数的清晰认识,并能够正确书写和识读这些数字。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概念、书写和识读之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数的排序和大小比较,这是培养学生数感和数学逻辑思维的重要环节。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教具,如数字卡片,让学生动手操作,将11-20的数字卡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变化规律,例如,从11到20,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多1。通过这样的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活动,让学生比较11-20各数的大小。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两个数字,让学生判断哪个数字更大,哪个数字更小。通过这样的比较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数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大小比较。在学生掌握了数的排序和大小比较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11-20各数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计算题,让学生运用11-20各数进行计算。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小明有11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5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通过这样的计算题,学生可以学会运用11-20各数进行加法计算。同样地,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减法计算题,让学生学会运用11-20各数进行减法计算。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小华有20个糖果,他给了小明8个糖果,小华现在还剩下多少个糖果?”通过这样的计算题,学生可以学会运用11-20各数进行减法计算。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计算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例如,加法是“合并”的过程,减法是“分开”的过程。通过这样的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总之,11-20各数的认识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出资合同范本
- 农村厨子采购合同范本
- 勘察设计合同范本全国
- 2024年河南信阳一五四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重庆镜辰美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出售养殖用地合同范本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3.3.1耕海牧渔教学设计
- 买窑洞合同范本
- 临勤合同范本
- 助播商务合同范本
- 中药药剂学讲义(英语).doc
- 【课件】Unit1ReadingforWrit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Q∕GDW 10799.6-20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6部分:光伏电站部分
- 滴灌工程设计示例
- 配套模块an9238用户手册rev
- 医院室外管网景观绿化施工组织设计
- 霍尼韦尔DDC编程软件(CARE)简介
- 论《说文解字》中的水文化
- 德龙自卸车合格证扫描件(原图)
- 刘友生善人讲病
- 太航条码一体秤技术手册(统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