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课件_第1页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课件_第2页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课件_第3页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课件_第4页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课件物质纯净物混合物组成构成元素周期表简介分子原子离子表示符号化学式质量表示方法相对分子质量结构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原子结构示意图质量表示方法相对原子质量阳离子阴离子构成分裂得失电子得失电子定义存在意义写法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符号一、本单元知识网络图物质分子构成离子构成原子构成构成组成元素总称宏观概念微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分裂得失电子失得电子物质的构成知识梳理1、分子的特点(1)分子体积、质量很小(2)分子在不断运动(3)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就越快.通常状况,

气体分子间隙>液体分子间隙>固体分子间隙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2、分子与物质变化的关系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3、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化学反应的本质原物质的分子分解原子重新组合新物质的分子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延伸: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最小”指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2、原子的特征(1)原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3)原子间有间隔。(4)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原子发生重新组合。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二、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1.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2.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100mL,对此现象的解释最科学的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AA例题3.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不断运动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C.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A

例题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决定原子质量(+)(-)(+)(不带电)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3、原子结构二、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电子层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原子核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Na原子结构示意图二、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4.原子结构示意图3

Li

D

C

例题9.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研究成果使稀土元素的分离变得更加简单。其中稀土元素中的钇(Y)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其相对原子质量为90,下列关于钇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钇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39B.钇元素的质子数为51C.钇元素核外电子数为39D.钇元素核电荷数为90C

例题元素的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结论一般小于4易失去电子一般大于4易得到电子易发生化学反应等于8(氦等于2)稳定结构)极难发生化学反应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二、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5.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分子、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离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种类由_________决定,元素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_______决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_____________决定。原子的质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的和二、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6.归纳小结:我国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1B.2C.3

D.6B例题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2.离子形成的过程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4.离子的表示方法:3.离子符号:阳离子:Mg2+

阴离子:Cl-三、离子6.离子符号里的数字的意义:2Mg2+表示2个镁离子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5.离子符号的意义:离子符号表示一种离子表示一个离子三、离子218+11Na278+17Cl+1128

Na+828+17Cl-Na+Cl-失一个电子得一个电子(1)离子的形成原子:离子:三、离子原子阳离子(+)阴离子(-)失电子得电子失电子得电子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不带电)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正电)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负电)(2)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三、离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铁、氦气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二氧化碳等4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等归纳小结1.科学研究证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请用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应用最广泛的铁是由铁

构成的;(2)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是氮

;(3)调味用的氯化钠是由钠

和氯

构成的。原子分子离子离子例题2.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微粒为稳定结构 B.该微粒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C.该微粒属于原子 D.该微粒带3个单位正电荷+1328c

小结:一般最外层电子要达到8个电子才稳定(只有一个或两个电子层,并且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的,失去最外层也达到稳定,氦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外层是2也是稳定的)例题1、定义: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事项:(1)“一类原子”指的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粒子。(2)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3)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能讲种类,不能讲个数。原子——是一种粒子,有种类、个数四、元素2、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还有镁氢和其他四、元素3.元素符号书写的要求:(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四、元素

2345678910HHeLiBeBCNOFNe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11121314151617181920NaMgAlSiPSClArKCa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1至20号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元素符号宏观:表示一种元素4、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注意事项:(1)在元素符号前的系数,只表示原子的个数,失去宏观意义,不再表示元素。四、元素5、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联系: 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1)、元素概念建立在原子基础上;(2)、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四、元素则该元素的质子数为

,该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该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1.某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最外层,最外层<4个电子是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最外层≥4个电子是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得到去电子,204金属例题2.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288+18288+17281+11287+17ABCDE(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

种元素。A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阴离子是四三Mg2+Cl-例题1.周期:每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2.族: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五、元素周期表26铁

Fe55.847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元素符号带

*的是人造元素4.元素周期表所能提供的信息五、元素周期表C

D

例题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周期

ⅠA0一1H1.008ⅡAⅢAⅣAⅤAⅥAⅦA2He4.003二3Li6.9414Be9.0125B10.816C12.017N14.018O16.009F19.0010Ne20.18三11Na22.9912Mg24.3113Al26.9814Si28.0915P30.9716S32.0617Cl35.4518Ar39.95Mg9.012金属稳定7A三ⅢA1.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C.质子数为94D.核电荷数为239D

[解析]D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钚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39-94=145。练一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比原子的大

B.分子之间有间隔而原子之间没有间隔

C.离子不能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3.下列粒子不能构成物质的是(

)A.分子B.电子

C.原子D.离子DB练一练4.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解析]

A、B、C、D分别表示的是氩原子、镁原子、氯原子和钠离子。B练一练C

A

练一练C

练一练C

9.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活泼Mg2+

不活泼不一定单元专题复习一、物质的构成

答案:①电子②体积和质量很小③在不断运动④分子之间有间隔⑤相对原子质量⑥核外电子⑦原子核⑧中子⑨阴离子⑩阳离子

二、物质的组成

答案:①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②表示一种元素③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④原子序数⑤相对原子质量自然界中微观和宏观是密切相关的,很多宏观现象都可以用微观知识来解释,这是中考中考查微观知识的一个重要方式。综合这几年的各地中考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考查趋向:(1)用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解释一些宏观现象:如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物质的溶解、闻到气味等,通常以图画、诗词或生活中的某个事实为背景。题型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2)依据给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结构示意图各部分意义及粒子的种类,并据此考查对元素的性质及其与粒子结构关系的认识。题型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公式考查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有关计算。题型主要为选择题。(4)给出部分元素周期表或一个表格的信息,考查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并以此为背景考查元素的概念、性质、粒子结构示意图等知识。题型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5)根据有关概念,考查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题型主要为选择题。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专题一构成物质的粒子例1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C.同一元素的两种单核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解析:构成物质的粒子都在不断运动,A项错误;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气分子和臭氧分子,B项正确;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同一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C项正确;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由于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发生了改变,其性质发生了改变,D项正确。答案:A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解题总结此类题目考查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及关系描述的正误判断。解题时应明确:

(1)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且都具有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分子的过程。故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3)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之间可以通过得失电子相互转化,该过程中,由于质子数不变,因此所属元素的种类不变,但由于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发生了改变,因此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专题二原子结构及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例2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上述示意图中,共包含

种元素,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

不同。

(2)A、B、C、E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离子符号)。

(3)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

,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解析:(1)判断元素的种类是看核内的质子数。上述示意图中,共有四种质子数,共包含四种元素,不同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2)在E中,核内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属于阴离子,是硫离子,符号为

。(3)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D粒子最外层电子数m=17-2-8=7,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答案:(1)四质子数(2)

(3)7得到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解题总结解答此类题目应了解判断粒子种类的方法、判断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方法,以及原子、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并通过练习熟练应用。

(1)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不显电性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带正电荷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带负电荷

(2)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原子失去的电子数

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原子得到的电子数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专题三组成物质的元素例3

2015年3月18日,中科院院士谢毅教授凭借发现二维超薄半导体在提高光电、热电转换效率方面的工作,获得第17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Ca2S3(硫化镓)是制作二维超薄半导体的材料之一。图Ⅰ、图Ⅱ分别是硫元素和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Ⅲ分别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1)图Ⅲ中x的数值为

,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4个镓原子

;2个硫离子

(3)硫化镓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解析:(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16-2-8=6;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个镓原子表示为4Ga;离子的表示方法为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硫离子表示为2S2-。(3)由硫化镓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答案:(1)6

69.72

(2)4Ga

2

(3)纯净物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解题总结此类题目综合考查元素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识别等知识,解题时应明确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特别是结合微粒结构示意图找出元素周期表中的常见规律。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化学九年级上册构成②组成元素物质分子原子离子

知识纵横1.分子和原子的比较项目分子原子概念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

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构成由原子构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相同点都很小;都在不断地运动;粒子之间存在间隔;同种粒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粒子性质不同;都能直接构成物质联系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组合形成分子化学性质

化学单元知识清单2.原子与离子的比较项目原子离子eq\a\vs4\al(构成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结构一般不具有稳定结构具有稳定结构具有稳定结构电性不显电性显

电显

电相互转化关系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

负3.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比较项目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来源测定出来的比较出来的性质绝对的相对的数值非常小,单位是kg≥1,单位是1(一般不写)以C­12为例1.993×10-26kg12联系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

÷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4.元素与原子的比较项目元素原子概念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区分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即讲种类,又讲个数使用范围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举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联系元素和原子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原子是元素的个体,是体现元素性质的最小微粒;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可以包含几种原子03实验再现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步骤】①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②从A烧杯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③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现象】现象实验①中

,实验②中

实验③中,烧杯A溶液

解释浓氨水会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A烧杯【实验结论】分子总在不断运动着。由无色变红色无色变红任务1“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请你对这句话进行评价。【解答】这句话不正确,分子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当物质由原子或离子构成时,原子、离子保持着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如铁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氯化钠的化学性质由氯离子和钠离子保持。质子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中子任务2判断下列关于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相关说法是否正确,其中正确的再举一例加以说明,错误的说明理由。(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例如,我们可以闻到远处的花香;(2)分子间有间隔,例如,水银温度计受热,水银柱会上升;(3)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质量,其实际质量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单位是克。【解答】(1)正确,再如品红在水的扩散、湿衣服晾干等;(2)错误,水银是金属,由原子构成,因此水银柱的上升是原子间间隔变大的结果;(3)错误,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相比较所得到的数值,单位是1,因此相对原子质量并非原子的实际质量。质子原子核核外电子中子构成②组成元素物质分子原子离子决定元素的种类例题

根据右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氢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钠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镁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2)钠、镁、铝均属于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它们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形成

(选填“阳”或“阴”)离子,其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其符号是

(3)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据此推测,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应该是

(选填“A”“B”或“C”)。H112金属

失去

阳Al3+

B②组成元素周期表物质核外电子阳离子阴离子失电子相关④表示构成化学式分子书写宏观微观量化学反应中破裂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含量表示分类及化学性质地壳中人体中元素符号与数字组合纯净物混合物③分类单质化合物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种类决定原子序数质子原子原子核中子最外层电子构成相对分子质量得电子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离子意义城市居民周周练(第三单元)一、我会选(每小题4分,共40分)1.对水的沸腾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水分子体积增大B.水分子本身发生变化C.水分子质量变轻D.水分子间隔发生变化2.(泰安中考)钛合金在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应用广泛。有一种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26个中子,则该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22B.26C.58D.48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表示氧气的是()4.(毕节中考)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物质,用我们所学的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结冰时,分子静止不动C.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改变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ADA5.铀235(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铀属于非金属元素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C.该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

D.该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6.(衢州中考)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相对原子质量为291,元素名称Ununseptium,符号Uus。请模仿甲,将该元素对应信息编写到图乙中相应位置,“①”处应填()A.291B.174C.117D.577.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BCD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Na钠12Mg镁

13Al铝14Si硅15P磷16S硫17Cl氯18Ar氩19K钾20Ca钙…

A.12号元素的离子符号是Mg+2B.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C.表中左边是非金属元素、右边是金属元素D.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9.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A.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B.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氧化汞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D.氧化汞、汞、氧气都由分子构成10.(雅安中考)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A.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B.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C.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D.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A二、我会填(共48分)11.(10分)在下面(1)~(5)事实后的空格内,选择填写有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停运动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1)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混合液体积小于100mL。

;(2)湿衣服经晾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

;(3)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

;(4)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10亿人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用3万年才能数完。

;(5)如图所示,用长颈漏斗小心地将硫酸铜溶液(蓝色)注入水的下面,可以看到明显的界面。静置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

。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