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现代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_第1页
专题二 现代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_第2页
专题二 现代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_第3页
专题二 现代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_第4页
专题二 现代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现代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1整理ppt推荐阅读:1、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5;2、张维迎:《现代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林毅夫等:《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64、刘小玄:《奠定中国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革命30年》,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5、张军等:《中国企业的转型道路》,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2整理ppt推荐阅读:林毅夫.《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改革》1995年第3期。张维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性思考》.《中华工商时报》,1995年1月23日3整理ppt专题二现代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一、现代企业理论概述二、中国国有企业制度的形成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五、关于我国企业改革的其他问题4整理ppt一、现代企业理论概述(一)企业的历史溯源手工作坊转化为企业组织简单协作的手工作坊——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工场——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工厂——早期的股份公司(19世纪中期,英、美)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路径工商业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复杂化——股东增多——股权分散——专门支薪经理管理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5整理ppt一、现代企业理论概述(二)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不是把企业看作一种组织,而是一种生产函数。

投入: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力、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企业运行产出:产品或服务收入:税金、工资、股息、积累等“blackbox”生产函数关系6整理ppt一、现代企业理论概述哈特对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的评价:优点:该理论在一般意义上强调技术的作用,在特定的意义上强调规模收益作为企业规模的重要决定因素,这是正确的。缺点:它完全忽略了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问题,企业被看作完全有效的“黑匣子”,它没有涉及企业的内部组织,也并未令人满意地确定企业的边界。7整理ppt一、现代企业理论概述(三)现代企业理论科斯的《企业的性质》(1937)发表,标志着现代企业理论的开始。“如果说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看作是一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现代企业理论则把企业看作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关系”。——张维迎:《企业理论及其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8整理ppt一、现代企业理论概述现代企业理论关心三个问题:——为什么存在企业?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如何确定?——什么是企业所有权(ownership)或委托权(principal-ship)最优安排?企业内部谁应是委托人(principal),谁应该是代理人(agent)?——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如何安排?委托人如何监督和控制代理人?9整理ppt一、现代企业理论概述1.科斯的企业理论科斯认为,市场和企业是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企业的显著特征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企业存在的原因:A.市场配置资源是有成本的(交易成本)。B.企业配置资源也存在着成本(组织成本)。交易成本>组织成本,就会出现企业。10整理ppt一、现代企业理论概述企业中企业家的协调或权威能够节约交易成本。企业不可能无限地替代市场。企业的边界(规模)决定于这样一个点: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费用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的成本,或者等于由另一个企业家来组织这笔交易的成本。(科斯)11整理ppt一、现代企业理论概述2.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

企业的存在原因:威廉姆森认为企业出现原因是降低交易费用。导致交易费用高昂的因素主要有:A.人的有限理性;B.机会主义的存在C.市场上的不确定性;D.竞争对手数目小E.资产专用性企业:消除或减少由资产专用性带来的机会主义问题的纵向一体化组织

12整理ppt一、现代企业理论概述企业的规模确定:用资产专用性解释纵向一体化和企业规模确定问题。当交易涉及的资产专用性较低时,采取市场方式控制成本会低于企业的治理成本。随着资产专用性的提高,市场交易费用上升,企业的应变优势逐步显现,企业的有效边界就会进一步扩大;当资产专用性达到某一点时,就构成了交易在市场和企业之间分配的分界线。

13整理ppt一、现代企业理论概述3.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理论企业的团队生产性质: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利用团队生产、监督成本、偷懒和剩余索取权等概念,从企业内部的结构安排和效率提高中分析企业的性质。他们认为,企业并没有比普通市场更为优越的命令、强制和纪律约束等权利,企业本质上仍是一种契约。企业的实质是一种“团队生产”的方式。14整理ppt一、现代企业理论概述所谓“团队生产”包含三个要素:——生产必须要由多种资源的投入;——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并非都归某一个人所有,而是多个所有者;——一个产品是由若干个集体成员合作生产出来的,并且产品不是每一个参与合作者各自分产出之和,任何一个成员的行为都将影响其他成员的生产率。15整理ppt一、现代企业理论概述监督与剩余索取权:团队生产的产品是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因而每个成员的贡献不可能完全分解和观测。这样就必须考虑监督成本。从团队生产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组织,把问题的重点转到如何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安排对企业成员进行激励和约束,提高监督效率,减少监督成本。16整理ppt一、现代企业理论概述

4.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Theory)“委托代理理论”主要研究契约问题,即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不满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企业“黑箱”理论,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包括Wilson、Spence和Zeckhauser、Ross、Mirrless、Holmstrom、Grossman和Hart等。17整理ppt一、现代企业理论概述委托-代理关系,就是一种契约关系,但这不同于一般的雇佣关系,委托人授予代理人相当大的自主决策权,而委托人很难监控代理人的活动。委托代理关系是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委托代理理论”早已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18整理ppt一、现代企业理论概述

委托-代理理论以两个假设为前提:——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利益相互冲突;——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当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相互冲突且信息不对称时,代理人的“道德风险”(作为代理人没有作出最大的努力)随之而生,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利用信息优势损害委托人利益,即产生代理问题。19整理ppt一、现代企业理论概述

委托人必须面对来自代理人的两个约束:一是参与约束,即代理人在接受该委托事务时期待的效用至少不低于其从事其他任何事务的效用;二是激励相容约束,即委托人为实现效用最大化而要求代理人的努力必须也使代理人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在“激励相容”和“参与约束”两个条件下考虑委托人如何选择激励计划,让代理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利益。20整理ppt二、中国国有企业制度的形成(一)中国国有企业制度的形成1、背景外部政治风险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计划经济体制(苏联的经验)国有企业的主要来源:解放区的公营企业;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的企业;没收敌伪工业;赎买的民族工商业资本形成的企业。21整理ppt二、中国国有企业制度的形成2、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的主要特征

企业所运用的全部资产属于国有企业的创办,停办由政府决定企业行为(目标及其实现方式)由政府决定企业产出属于国有、由政府计划调拨预算软约束企业领导由政府行政性任命和评价各类要素的获得均通过政府计划,费用由政府决定并由财政支出国有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直接通过政府计划实现22整理ppt二、中国国有企业制度的形成(二)从现代企业理论角度给出的分析1、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安排(1)双重的委托-代理关系(2)全民拥有国有企业的最终所有权,即剩余索取权,但没有企业控制权(3)政府官员和企业经营者共同掌握企业控制权,但没有剩余索取权(4)国有企业工人拥有“天然就业权”23整理ppt二、中国国有企业制度的形成2、国有企业产权安排的缺陷(1)特殊的委托-代理安排与监督激励效率(2)全民的剩余索取权收益难以得到保证——没有控制权的剩余索取权——全民的“搭便车”效应——“全民皆有”、“全民皆无”与“所有者缺位”(3)政府官员的激励问题与“廉价投票权”(4)企业经营者的监督激励问题与内部人控制(5)工人的“天然就业权”与企业冗员24整理ppt二、中国国有企业制度的形成3、传统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

——企业的内部运行分析委托-代理链条的固化全体公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及其他有关部门——国有资产经营部门——国有企业——企业经理人员(最终代理人)复杂冗长的委托代理链条——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趋利动机和竞争环境的缺乏25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

(一)国企改革的基本思路(国有企业改革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底-1984.9,是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萌生期)此阶段,在计划制定、产品销售、利润留存等方面,政府给企业下放了一些权力,特别是实行了企业留利制度,使国企在发展生产、改善职工福利和奖励职工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财力,增强了企业活力。26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这一阶段理论界关于企业的讨论:——企业本位论(蒋一苇)、“企业主体论”企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就像细胞对整个生物肌体一样。因此,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要确立企业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一整套宏观的管理体制才有其立足点和出发点。27整理ppt1984“公司元年”1984年是属于珠江三角洲的。邓小平的南巡以及深圳等地的示范效应,吸引一大批嗅觉灵敏的先知先觉们纷纷“下海”改写人生,“停薪留职”成为当时的流行词。1984年5月,王石用倒卖玉米赚的钱成立一家公司,这就是后来的万科。年轻的林聪颖砸掉了粮食系统的“铁饭碗”,许多年后,转做服装生意的林聪颖打造出号称中国第一西裤品牌的“九牧王”。张近东刚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来他凭借10万元创业资本下海,随后创办了苏宁电器。28整理ppt1984“公司元年”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生史玉柱,在安徽省统计局的办公室里编写了第一个统计系统软件,他发誓要做中国的IBM……浙江大学毕业的段永平愤然离开分配单位北京电子管厂赵新先,军医大学的教授带着自己的“三九胃泰”在深圳笔架山下开始新的事业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的李东生在惠州一个简陋的农机仓库开辟自己的工厂,他与香港人合作生产录音磁带,这便是日后赫赫有名的家电公司TCL。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潘宁以零件代模具,在广东顺德的荣桂镇,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打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双门电冰箱。10月,珠江冰箱厂成立,冰箱的品牌是“容声”,潘宁出任厂长,这便是在后来统治了中国家电业十余年的科龙公司的前身。29整理ppt1984“公司元年”12月,35岁的张瑞敏被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器厂当厂长。当月工厂改名为青岛电冰箱总厂,在一次次的更名后,这个厂后来定名为海尔。广东三水县酒厂厂长李经纬的目光瞄向了这年7月将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奥运会,他为自己的饮料苦思冥想了一个动感的名字“健力宝”,用易拉罐包装饮料,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中关村迎来一批批的淘金客。当时的中关村,最出名的还是“两通两海”,即信通、四通、京海、科海。已有30多年所龄的中科院计算所也按纳不住,打算办自己的公司,这年11月,就在原来计算所的传达室,一间20平方米、分成里外间的小平房里,柳传志的这间公司诞生了。11个人,20万资金,这就是最初的联想。青岛的海信、四川的长虹和广东的康佳相继引进了松下的彩电生产线。

30整理ppt1984“公司元年”3月23日,福建省的55位厂长经理们齐聚福州,参加“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的成立大会。24日,福建国有骨干企业55位厂长的呼吁书《请给我们松绑》在《福建日报》全文刊登,这成为国营企业改革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5月10日,国务院顺势颁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不久后又做出《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直到两年后,国务院发文全面推行《厂长经理责任制》,明确规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厂长(经理)是一厂之长,是企业法人代表,对企业负有全面责任,处于中心地位,起中心作用。

31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改革是“要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这一概括可以说是对这六年来理论探视和突破的总结和肯定。32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第二阶段:1984.10-1986年底,实行以承包制为主的多种经营方式的阶段。这一阶段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强调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实行多种经营方式。多数企业采取了承包经营的方式,承包的形式多种多样;少数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的试点。通过多种经营方式,企业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33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1984年上半年,世界银行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国外股份制的经验,实行“社会主义合股所有制”的思路,给中国理论界带来了很大启发。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做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一此理论工作者首先提出可以将股份制作为搞活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一种有效形式,并从理论上做了初步论证。1984年起,中国企业股份制改革最旱的倡份者—厉以宁教授逐步形成了系统和完整的以企业改革为主线的中国经济改革总体思路,并将企业股份制作为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模式。34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

第三阶段:1987-1993,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阶段。此阶段的基本思路是:强调企业改革的重点必须从扩权让利转到转换企业机制的轨道上来。具体做法仍然是强调完善承包制,赋予企业十四项经营自主权。同时,随着指令性计划的减少和价格的不断放开,不少国企被推入了市场,按照市场法则进行经营。

35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第四阶段:1994-2006,企业改革进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国有企业的改革从以往主要在分配关系上,转向从产权制度上进行改革。

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以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明确责权、加强企业管理为核心,深化企业产权制度及相关体制的配套改革,使国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36整理ppt37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十六大确定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2002年11月)建立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2003年3月)《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公布实施(2003年5月)38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第五阶段:2006年开始,国企改革进入到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阶段。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39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

(二)国企改革的路径演变

1、林张之争(1995):国企改革方向的争论林毅夫:国企改革起点应在于剥离其战略性政策负担和社会性政策负担,硬化预算约束,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国有产权归属是清楚的,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革后,面临同样的委托-代理问题,竞争的市场环境可以为政府提供有效的经营管理信息。40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

张维迎:在体制转轨的特定阶段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监督国有企业经营的成本太高。尤其是,国有企业在激励机制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在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方面的改革却不如人意,认为导因于企业制度残缺,而这种残缺在国有制下是无法克服的,唯一出路是“国有”变为“非国有”。

41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

林毅夫判断的缺陷:1.国有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合格主体不是减少其全部负担就能自然而然实现的。2.在国企没有完全市场化之前,国内市场就不能算是一个公平而充分竞争的完整市场,也就无法形成一个可作为有效评价标准的平均利润率。3.即使能产生一个平均利润率,若没有一个专业机构进行实时的识别、评估并及时相机决策,经理人员的“偷懒”、“败德”同样无从遏制。42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

张维迎判断的缺陷:1.企业经营者可以利用“信息非对称”随心所欲地“索取剩余”,也可以如法炮制,大肆进行“存量索取”。2.选择国企经营者的投票权并非一定“廉价”。3.国家投资除赢利要求外,更重要的在于对国民经济命脉掌握控制权以防止私人垄断资本对国民经济从而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反操纵”。

43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

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1978-1994年,市场环境(林毅夫观点)1994年之后,产权改革(张维迎观点)为何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意味着怎样的后果?44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2、“郎顾之争”(2004):国企改革绩效评价问题郎咸平:从公司财务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国企产权改革过程中的消极结果。七问格林柯尔并购神话、炮轰海尔“曲线MBO”、质疑TCL产权改革,归根结底,就是反对现有产权改革中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在此基础上,他又发表了“信托机制处理好了,国有企业未必比民营企业效率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不靠政府的力量达到富强的,政府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45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

顾雏军:国企的现有改革路径是积极有效的制度选择,产权改革采用MBO(ManagementBuy-Outs)形式是彰显目前改革效率的最佳手段,这一点无可厚非。在其看来,目前提高效率的重要性毕竟大于社会公平的取向,并通过诸如“冰棍效应”、“杯酒释兵权”之类的比喻,来为其产权改革的最优性提供佐证。46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

问题: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出现了哪些问题?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问题和长期绩效相比是何种关系?国企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改革的方向性错误还是操作性失误?能否从产权改革、甚至MBO过程中的问题引伸出对改革方向的思考?47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

孙立平的评论:反对在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与反对国有企业改革是两回事;坚持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与容忍国有资产流失也是两回事;反对以MBO方式进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与反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仍然是两回事。

48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2004年12月13日国资委明确大型国企不准搞管理层收购中小国企的管理层收购也要区别情况,要规范,并提出中小企业MBO的5条“禁令”中小企业MBO规范办法正在制订49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3、两次论争的比较有人认为国有企业的资产属全民所有,产权界定与归属一清二楚,国企股份制改革与一般的股份制企业一样,面临同样的委托——代理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创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降低代理成本(林毅夫,1995,1997,2004),建立职业经理人信托责任制度(郎咸平,2004)。50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有人却认为国有企业产权模糊,产权主体虚置,国有产权主体整体没有行为能力(张维迎,1995,1999,2004),国家仍然是一个代理者,国企股份制改革根本就不是委托——代理问题(周其仁,2000,2004),国企改革首先是确立以自然人为基础的微观产权主体(周其仁,2000),是改革所有制,否则,国企的公司治理改革就是“在马背上画白条条冒充斑马”(张维迎,1995,1999)。

51整理ppt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绩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截然相反的观点?我们认为,根本原因是不同的人对产权的理解角度不一样。国企产权改革的方向不会变,但它提醒人们产权的建立与实施远非那么简单,国企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有的改革方案和设想都有待实践的检验。52整理ppt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

(一)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脱离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个体、私营等民营经济被看成异己力量,受到限制、排斥或打击。到改革开放前夕,非公经济只残留了个体经营14万户,从业人员15万人。53整理ppt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9.5%的速度增长,而个体、私营经济的年增长速度却达到了20%以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结构初步形成。54整理ppt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在我国现阶段,民营经济有六种类型: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私人独资企业、私人合伙企业和私人有限责任公司集体经济:城镇的老集体企业,城镇和农村新出现的民办集体、乡镇企业和各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外资经济民办科技企业国有民营企业:如采取承包或租赁的形式。

55整理ppt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

民营经济发展的客观背景:中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结构,各种所有制形式都与特定的生产力相联系,具有各自适用的范围和相对的效率优势。我国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还有其客观的社会条件:一是手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货币;二是城乡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三是各种要素市场的形成。56整理ppt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民营经济经历的发展阶段:艰难的起步阶段(1979年—1981年):默许1980年,广东的陈志雄承包了几十亩鱼塘,雇请了十几个人员。在《人民日报》上引起一场大争论经过三年的恢复,全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从1978年底的14万人发展到1981年的182.9万户、从业人员227.9万人。57整理ppt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曲折的发展阶段(1982—1992年):不完全肯定1982年9月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必要和有益的补充”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益和利益。58整理ppt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高速发展阶段(1993年—1996年):鼓励和允许邓小平同志在公开场合曾两次以“傻子瓜子”为例谈过的政策不变问题持续快速发展阶段(1997年以后):充分肯定

1997年党的十五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宪法再次修改了对私营经济的地位作用的规定2002年十六大“两个不动摇”2005年2月22日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59整理ppt《非公经济36条》2005年2月22日发布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今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也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并放宽股权比例限制等方面的条件。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60整理ppt对其中的自然垄断业务,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非公有资本可以参股等方式进入,对其他业务,非公有资本可以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领域和社会事业领域以及金融服务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要积极吸引非公有资本入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财产,不得非法改变非公有制企业财产的权属关系等。61整理ppt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

十七大报告:“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62整理ppt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

(二)当代中国私营资本产权主体的缺陷1、产权主体具有超经济性质过去:挂靠、戴红帽子当代:“三缘”性——血缘、亲缘、地缘性部分私营资本,对特权、尤其是对政府行政权力有特别的依赖部分当代中国私营资本,也有“政企合一”的倾向63整理ppt从“第二次创业”看“三缘”性的影响

“三缘”性的客观存在在中国当代私营资本发展初期,在产权上具有这种“三缘”性是客观的,也正是中国特色的私营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所在具有宗法性的产权制度在一定时期里更有利于私营资本的成长,更有利于确定私营资本的产权的排他性,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64整理ppt“三缘”产权的局限性根本在于,产权本身的宗法性与市场经济的法权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冲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三缘”的产权界定性,本身就具有天然封闭性“三缘”产权的宗法性,也成为阻碍企业融资信誉和能力提升的重要障碍“三缘”产权是阻碍中国当代私营资本建立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忠诚vs.效率65整理ppt国美股权结构66整理ppt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

2.产权界区并不清晰(1)主要表现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建立起来的私营企业☆产权界区在家庭之间或家族之间界定,但在家庭成员或家族成员内部自然人之间并无严格的界定☆ 亲情与利益的较量☆重新界定企业产权的代价,是毁掉创立起来的企业,重新分割企业——代价极为巨大67整理ppt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法律形式上认定的产权与经济事实上发生的产权之间的不一致没有真正严格的出资人的混沌状态下生成的企业部分资本由个人直接掌握的☆表现在部分资本,无论就其支配权,还是就其剩余分配的实际控制权,甚至最初的出资权,都是由个人直接掌握的☆“能人”经济界定私有的物质资本产权☆表现在本来应当私有的部分人力资本的产权不清晰,在当代中国的许多高科技企业中表现得十分突出68整理ppt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2)不利影响不利于企业的资本积累,因而从根本上动摇企业的竞争力☆明确产权的排他性,为企业寻求真正关心企业资本增值和积累的利益主体☆所有者要求企业利润极大化,要求剩余索取极大化,而一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行为目标,则更多的是管理权力规模的极大化69整理ppt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导致企业易被侵权,企业法人资产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易于被伤害☆ 私人资本产权界区不清,主体不明,不仅极易诱发人们对企业产权的垂涎☆ 权主体不明的资本,本身捍卫自身利益的能力也最低70整理ppt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影响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而影响企业的管理权威影响 ☆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确立的前提是产权清晰,在产权界定上必须清晰地表明各自的权利和必须承担的责任,以及相应的应获利益☆ 如果企业中的产权界区不清,有效的监督根本不可能71整理ppt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产生“无票乘车”的道德投机☆ “无票乘车”的投机,是指当权利与责任失衡时,人们便可能产生不想付出而只想收获的败德冲动 ☆在我国相当一部分私营资本企业中,由于存在多种形式的产权界区含混,家庭成员相互间、合作者相互间力图“无票乘车”,力图享受“免费的午餐”的现象就更为普遍72整理ppt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3)如何克服私营资本产权不清的缺陷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制度改造和完善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转换的前提是首先以自然人身份定义产权,在产权定义清晰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企业法人资产中国私营资本本身的先天不足,本身的“劣根性”——克服产权不清的缺陷的自身矛盾73整理ppt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克服产权不清缺陷的外部社会条件市场直接融资渠道间接融资渠道在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必须承认并保护私人资本的产权在法律制度和法治环境上,必须平等地保护私人资本产权不受侵犯74整理ppt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

(三)民营企业发展的多重困境:——市场环境:开放经济背景过剩经济格局——行业准入: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企业战略:投机与投资,短期与长期——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动力技术创新压力75整理ppt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

——品牌形成: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产业链和产品线延伸——人力资本形成:资源优势-竞争优势——企业管理模式:家族式管理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社会伦理:生产和经营的外部性企业的社会责任76整理ppt五、关于企业改革的其他问题——政企、银企关系的分析(政、银、企大三角关系的分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国外的经验——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社会所有制问题77整理ppt研讨题:1、现代企业理论对国有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改革的启示。2、改革以来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政企关系存在什么问题?该如何调整?3、改革以来银企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银企关系存在什么问题?该如何调整?4、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你有何见解?5、试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状况。6、关于资本市场与国有企业改革。7、如何看待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两次争论?78整理ppt科龙的遗憾潘宁等创办于1984年的乡镇企业,靠容奇镇9万元试验费和创办团队的努力起家;产销量从1985年的3万台飚升到1991的48万台,全国占有率第一;1992年邓小平南巡亲临珠江冰箱厂;年底进行第一次股份制改制,政府持股80%,向员工募股20%,两年后更名为“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销量突破100万台,1999年销售总额超过58亿元。1996年,科龙电器在港上市,募集资本折合人民币7.07亿元。科龙股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