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霉素的合成方法研究_第1页
罗红霉素的合成方法研究_第2页
罗红霉素的合成方法研究_第3页
罗红霉素的合成方法研究_第4页
罗红霉素的合成方法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红霉素的合成方法研究1.本文概述罗红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的抗生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尤其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本文旨在探讨罗红霉素的合成方法,以期为该药物的生产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们将首先回顾罗红霉素的基本结构和性质,以及它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接着,将详细介绍目前已知的罗红霉素合成路线,包括经典的化学合成方法和新兴的生物合成技术。本文还将对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如何通过改进合成工艺来提高罗红霉素的产率和纯度,降低生产成本。本文将展望未来罗红霉素合成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和挑战。通过对罗红霉素合成方法的深入研究,本文期望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业生产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促进罗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的研发和应用,造福于更广泛的患者群体。2.罗红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罗红霉素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酶和中间体。该过程主要在产生这种抗生素的微生物——如链霉菌(Streptomyces)属的某些菌株中发生。生物合成的起点是小分子的前体物质,如乙酰辅酶A和丙酮酸,它们通过一系列酶促缩合、还原和甲基化等反应逐步构建成大环内酯的骨架结构。起始物质的合成:生物合成从两个关键的起始物质开始,即乙酰辅酶A和丙酮酸。这些物质在特定的酶作用下进行缩合,形成6碳糖基骨架,这是后续反应的基础。环化和连接:形成的6碳糖基骨架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进行环化,生成罗红霉素的基本骨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多个中间体的形成,每个中间体都是通过特定的酶促反应得到的。修饰和完善:一旦形成了基本的骨架结构,接下来的步骤是对骨架进行修饰,以赋予罗红霉素其特有的生物活性。这包括羟基化、甲基化、脱氢等反应,这些反应由一系列特定的酶来催化。最终产物的形成:经过一系列的修饰反应后,罗红霉素的最终结构得以形成。这个过程可能涉及到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特定的酶来催化。调控机制:罗红霉素的生物合成还受到严格的调控,以确保在需要时产生足够的抗生素,同时避免资源的浪费。这些调控机制可能涉及到基因表达的调控、酶活性的调节等多个层面。通过对罗红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重要抗生素的生成机制,并可能通过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优化,以提高产量和改善其性质。这对于抗生素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3.化学合成方法罗红霉素的化学合成方法主要包括经典的糖肽合成途径和半合成途径。在经典的糖肽合成途径中,首先从红霉素出发,通过化学改造引入不同的糖基,从而得到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罗红霉素衍生物。这一过程涉及到多步化学反应,包括糖基的引入、保护基团的引入与去除、以及脱保护等步骤。在半合成途径中,研究者通常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罗红霉素的核心结构,然后通过引入不同的侧链或者修饰基团来改变其药理性质。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产品的结构和性质,从而获得具有特定治疗效果的罗红霉素衍生物。近年来,随着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一些新的合成策略和方法被引入到罗红霉素的合成中。例如,采用不对称合成技术可以提高产物的立体选择性,从而获得具有更高生物活性的单一对映体。绿色化学的概念也被应用于罗红霉素的合成中,通过使用无害或低毒性的溶剂和催化剂,以及优化反应条件,减少副产物和废物的生成,从而实现环境友好型的罗红霉素合成。罗红霉素的化学合成方法不断优化和发展,旨在提高合成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更加高效、环保的合成途径,以满足临床对罗红霉素及其衍生物不断增长的需求。4.半合成方法半合成方法是一种结合化学合成和生物技术的方法,用于生产罗红霉素。这种方法结合了全合成和生物合成的优点,并克服了它们的缺点,从而在工业上实现了高效、环保和经济的罗红霉素生产。半合成方法的关键步骤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罗红霉素前体物质,然后通过化学手段进行后续修饰和转化。通过选择适当的微生物菌株和优化发酵条件,可以大规模地生产罗红霉素的前体物质。这些前体物质通常是一些与罗红霉素结构相似的化合物,但缺乏关键的药效基团或具有不同的官能团。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可以对前体物质进行精确的修饰和转化。这包括引入关键的药效基团、改变官能团的种类和位置,以及优化分子的立体结构等。这些化学反应通常需要精确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pH值和反应时间等,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物的纯度。半合成方法的优点在于,它结合了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的优势。微生物发酵可以实现前体物质的大规模生产,并降低成本而化学合成则提供了对前体物质进行精确修饰的能力,以满足罗红霉素的药效要求。半合成方法还可以通过优化微生物菌株和发酵条件,以及改进化学合成步骤,进一步提高罗红霉素的产量和质量。半合成方法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例如,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可能产生多种副产物,需要进行分离和纯化化学合成步骤可能涉及有毒物质和危险反应,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和环保要求。在研究和开发罗红霉素的半合成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产量、质量、成本、安全性和环保性等因素。半合成方法是一种有潜力的罗红霉素生产方法。通过结合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的优势,并克服其缺点,可以实现高效、环保和经济的罗红霉素生产。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优化半合成方法,提高罗红霉素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5.绿色合成与工艺优化绿色化学原则的应用:在罗红霉素的合成过程中,遵循绿色化学的12原则,如使用可再生原料、减少副产品的生成、提高原子经济性、使用安全的溶剂和催化剂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催化的应用:探讨使用酶或微生物作为催化剂来合成罗红霉素,这样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减少化学废物的产生,并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溶剂的选择和回收:研究使用更环保的溶剂,如水、超临界流体或离子液体等,以及开发有效的溶剂回收技术,以减少溶剂的使用量和废物排放。能量效率的优化: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来降低能量消耗,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的纯度。工艺集成和连续流反应:开发连续流反应系统,实现原料到产品的无缝转化,减少中间步骤和废物的产生,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生命周期评估:对罗红霉素合成的整个工艺流程进行生命周期评估,分析每个步骤的环境影响,找出改进点,以实现更加可持续的生产过程。经济性分析:在保证绿色合成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工艺的经济性,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提高原料利用率来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工艺的可行性和市场竞争力。6.罗红霉素合成中的挑战与前景在罗红霉素的合成过程中,研究者们首先要面对的挑战是提高合成效率和降低成本。传统的合成方法往往需要多步反应,且每一步的产率和选择性都有待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正在探索新的合成路径,利用现代化学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来简化合成步骤,提高整体的合成效率。罗红霉素的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和废物处理也是一大挑战。环境保护法规的日益严格要求制药行业必须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开发出能够减少有害副产物生成、易于分离和回收的合成方法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抗生素的抗药性问题也是罗红霉素合成领域必须关注的问题。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病原菌对罗红霉素的抗药性逐渐增强,这要求研究者们不仅要优化合成方法,还要探索新的抗菌机制和药物改造策略,以增强罗红霉素的抗菌活性和减少抗药性的发展。在前景方面,随着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的发展,未来罗红霉素的合成有望实现更加精准和高效的生物合成途径。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微生物菌株,可以实现罗红霉素的高效生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计算化学和分子模拟技术的应用也将为罗红霉素合成提供新的思路。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反应路径和过渡态,研究者们可以设计出更加高效的催化剂和合成中间体,从而优化合成过程。参考资料:罗红霉素分散片,适应于敏感菌株引起的下列感染:(1)上呼吸道感染;(2)下呼吸道感染;(3)耳鼻喉感染;(4)生殖器感染(淋球菌感染除外);(5)皮肤软组织感染。也可用于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感染及军团病等。本品可直接吞服或口服,也可将本品放入适量温开水中待分散均匀后再口服。(1)12~23公斤的儿童:每日2次,每次1片(50mg)。或遵医嘱。(2)24~40公斤的儿童:每日2次,每次2片(1g)。或遵医嘱。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但发生率明显低于红霉素。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头昏、头痛、肝功能异常(ALT及AST升高)、外周血细胞下降等。对本品、红霉素或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禁忌与麦角胺、二氢麦角胺配伍。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硬化者的半衰期延长至正常水平2倍以上,如确实需要使用,则一次给药15g,一日1次。轻度肾功能不全者不需作剂量调整,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给药时间延长一倍(一次给药15g,一日1次)。3.本品与红霉素存在交叉耐药性。食物对本品的吸收有影响,进食后服药会减少吸收,与牛奶同服可增加吸收。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低于05%的给药量排入母乳,虽然有报道对婴儿的影响不大,但仍需考虑是否中止授乳。不可与麦角胺、二氢麦角胺、溴隐亭、特非那定、酮康唑及西沙必利配伍。对氨茶碱的代谢影响小,对卡马西平、华法林、雷尼替丁及其他制酸药基本无影响。本品为半合成的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与抗菌作用基本上与红霉素相仿,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红霉素略差,对嗜肺军团菌的作用较红霉素强。对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溶脲脲原体的抗微生物作用与红霉素相仿或略强。本品可透过细菌细胞膜,在接近供体(“P”位)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成可逆性结合,阻断了转移核糖核酸(t-RNA)结合至“P”位上,同时也阻断了多肽链自受位(“A”位)至“P”位的转移,因而细菌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口服吸收好,血药峰浓度(Cmax)高,单剂量口服罗红霉素15g后约2小时达血药峰浓度(Cmax)为6~9mg/L,进食可使生物利用度下降约一半。分布广,扁桃体、鼻窦、中耳、肺、痰、前列腺及其他泌尿生殖道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均可达有效治疗水平。其蛋白结合率在血浓度5mg/L时为96%。以原形及5个代谢物从体内排出,4%自尿液排出。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4~5小时。包装规格:(1)每板6片,每盒1板;(2)每板6片,每盒2板;(3)每板6片,每盒4板。罗红霉素片,用于治疗由罗红霉素敏感病原体导致的感染。耳、鼻、喉感染:扁桃体炎、咽炎、鼻窦炎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脓疱病泌尿生殖道感染: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本品应在饭前15分钟或空腹(如饭后3小时)用足量的液体送服,完整吞咽。空腹服用本品是疗效最佳。剂量和给药方法视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以及患者的综合健康状态而定。一般疗程为5~10日。成年人可每天早上服用300mg薄膜包衣片一片,每日一次;或150mg一片,每日二次;或150mg两片,每日一次。体重低于40kg的患者不适于一次服用300mg。肝功能受损患者的用药剂量-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每日剂量应减半(参见【注意事项】)。肾功能受损患者的用药剂量-根据可得到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一般不需要对肾功能受损的患者进行剂量调整。建议对肾功能受损的患者进行血清中罗红霉素浓度的监测,如有必要,应减小剂量或者延长用药时间间隔。如果肝肾功能都严重受损的患者,需常规监测血清中罗红霉素浓度,如有必要,应调整剂量。老年患者的用药剂量-如果肾功能的受损纯粹是年龄相关的,一般不需要减小剂量。用药持续时间视临床和细菌学结果而定。如果感染体征消退,治疗应继续再进行至少两天。对链球菌致感染的治疗至少为10天,以防止复发和后期并发症。这也适用于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治疗。偶尔地(≥1%-<1%),使用罗红霉素治疗可以导致不同严重程度的过敏反应。这些过敏反应大多为皮肤和粘膜反应,诸如发红,伴有或不伴有搔痒或紫癜发红和肿胀,更罕见脸部、舌和/或喉部的肿胀,以及呼吸困难甚至有发生致死性休克的可能。在这些病例中,罗红霉素应立即停药;在某些情况下,应立即进行适当的治疗(例如电击治疗)。罗红霉素用药经常(≥1%-<10%)会导致胃肠道紊乱,诸如恶心、干呕和/或呕吐、胃痛以及腹泻,在罕见的病例(≥01%-<1%)中,它会导致出现便血性腹泻或者伪膜性肠炎。偶尔地(≥1%-<1%),有报告显示血清中转氨酶(ALT,AST)、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以及胆红素的水平出现一过性增高。在罕见(≥01%-<1%)的病例中,曾经观察到伴有胆汁淤积的肝细胞损害(肝炎)。在罕见(≥01%-<1%)的病例中,在使用罗红霉素治疗期间或者治疗之后,观察到胰腺炎的体征。一旦治疗停止,这些体征是可逆的。在极罕见(<01%)的病例中,报告有QT间期的延长以及心律失常,诸如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速(参见【注意事项】和【药物相互作用】)。在罕见(≥01%-<1%)的病例中,可能会出现头痛、眩晕或者感觉异常的症状。在罕见(≥01%-<1%)的病例中,也曾有过味觉和/或嗅觉紊乱的报告。任何抗生素药物的使用都会导致对所用药物不敏感的病原体的增殖。留心任何有这些病原体导致的继发感染体征是很重要的。对任何继发感染都应予以适当的治疗。在罕见(≥01%-<1%)的病例中,可能会出现由念珠菌导致的双重感染,例如口腔和阴道粘膜感染。对于这种病例,医生必须根据情况考虑停止罗红霉素治疗,如有必要,应立即进行适当的治疗(例如使用那些已经被临床确认有效的特殊抗生素和化学治疗)。不应服用抑制蠕动的药物。对于这种病例,必须立即对罗红霉素进行停药处理,并采取常规的急救措施(例如使用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拟交感神经药,如有必要,进行通气治疗)。罗红霉素禁止用于:对活性物质罗红霉素、其它大环内酯类药物、或者对本品中任何其它成分过敏的患者。由于存在导致血管收缩增强的危险,含有麦角胺或者双氢麦角胺的药物不能与之联合用药(参见【药物相互作用】)。应在对下列情况的患者进行风险和获益的认真评价之后,再给患者服用罗红霉素:肝功能受损的患者不应服用罗红霉素。如果明确需要使用罗红霉素治疗,则需要对肝功能实验室参数进行监测。对于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剂量应该减半(参见【用法用量】)。如果在治疗期间或者在治疗开始后第一周内,出现严重持续的腹泻,应考虑是否为伪膜性肠炎发作(参见【不良反应】部分)。即使在正确用药时,该药物仍然能够充分影响反应(例如眩晕-参见【不良反应】),从而使患者驾驶、操作机器或者无稳固支持下工作的能力受损。这些作用在治疗开始阶段、剂量加大后以及与酒精共用时更常见。无在妊娠期使用罗红霉素的临床经验。虽然在各种动物体内进行的相关试验表明无致畸作用或者胎儿毒性作用,除非经过对风险和获益进行仔细评价后认为罗红霉素有明确指征,否则罗红霉素还是不应在妊娠期用药。没有在哺乳期使用罗红霉素的临床经验。在母乳中分泌的罗红霉素的量非常小(不到服用剂量的05%)。哺乳婴儿可能会出现肠内菌群紊乱、白色念珠菌定殖和致敏作用。除非经过对风险和获益进行仔细评价后认为罗红霉素有明确指征,否则罗红霉素不应在哺乳期用药。在这些病例中,建议停止哺乳。在罕见的病例中,尤其是出现诸如呕吐和腹泻等胃肠紊乱的病例中,“避孕药丸”可能不可靠。在使用罗红霉素治疗期间,建议使用非激素避孕措施。罗红霉素和麦角胺或双氢麦角胺的联合使用可以导致循环障碍,尤其是手指和脚趾。使用高剂量茶碱的患者如果使用罗红霉素,可以导致血清中茶碱水平的提高,增加茶碱的毒性。在使用罗红霉素治疗期间,应对血清中茶碱的浓度进行监测。在联合使用罗红霉素和维生素K抗凝血药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报告有出现血凝抑制增强的病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R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增加,以及Quick值下降)。在这类药物与罗红霉素共用时,应对凝血参数(Quick值、INR或者PR)进行监测。罗红霉素能够增加地高辛的吸收。其它大环内酯类药物也有类似现象。应对联合使用罗红霉素与地高辛或其它强心苷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血清中的强心苷药物浓度也需进行监测。罗红霉素与咪达唑仑的联合用药可以增加咪达唑仑的生物利用度和消除半衰期,加强其药效。罗红霉素与环孢菌素的联合用药可以导致血清中环孢菌素浓度增加。通常不需对环孢菌素的剂量进行调整。建议对血清中环孢菌素浓度进行监测,并特别注意患者的肾功能。一些大环内酯类药物与其它一些能够延长QT间隔的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不建议罗红霉素与以下药物联合使用:对于药物过量的病例,应采取能够促进药物消除的措施,并对症进行治疗。目前尚无特异的解毒剂。药物过量的症状:至今为止,没有观察到药物过量的病例。药物过量可能会导致显著的胃肠不良反应,而且,在某些病例中,也会导致肝脏毒性(参见【不良反应】)。罗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主要起到抑菌作用。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下列细菌被认为对罗红霉素敏感:革兰氏阳性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无乳链球菌;缓症链球菌、血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白喉棒状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非典型病原体——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阴道加特纳氏菌;嗜肺军团菌;军团菌属;肺炎支原体;解脲脲原体革兰氏阴性菌——百日咳菌;卡他莫拉菌;幽门螺杆菌;弯曲菌属;杜克雷嗜血杆菌厌氧菌——产黑色素普雷沃菌;动弯杆菌属;丙酸杆菌;放线菌属;双歧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敏感)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株(MRSA)和表皮葡萄球菌株(MRSE)一般也对罗红霉素耐药。葡萄球菌的其他属,诸如溶血葡萄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有时对罗红霉素耐药,耐青霉素G的肺炎球菌和肠球菌素总是对罗红霉素耐药。罗红霉素的抗微生物作用基础是通过与50s亚单位的细菌核糖体进行结合,抑制核糖体蛋白的合成。至今为止,德国医药业工业标准委员会(DIN)还没有对罗红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的临界值进行任何规定。与之相似,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也没有对其进行指导建议,在欧洲亦是如此。红霉素一般被用作测定病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性的试验药物。事实上,在红霉素和罗红霉素之间存在完全的交叉耐受性。正因为此,从红霉素敏感性试验得到的结果也同样适用于罗红霉素。*德国工业标准(DIN58940)-敏感≤1mg/L;中等敏感2~4mg/L;耐药≥8mg/L对于某些菌属,获得性耐药的流行程度因地点和时间而异。尤其在严重感染的治疗中,需要获得当地的细菌耐药情况。重复给药毒性:对大鼠和猴持续4周口服高剂量(400mg/kg/天)罗红霉素可导致肝脏毒性作用。大鼠还表现出雄性器官、胰腺内分泌、牙齿以及骨的毒性反应。由于钙吸收减少,出现骨钙负平衡。在犬体内,出现肝脏和雄性生殖腺的毒性变化,罗红霉素给药超过六个月后,还会导致胰腺外分泌部的毒性变化。在幼犬体内,罗红霉素从给药第六天起,可导致软骨骨化。在幼猴体内,口服高剂量罗红霉素超过四周后,可导致股骨骺软骨的组织学变化。在生殖研究中,给大鼠、小鼠和家兔母体毒性剂量后,可导致流产增多及胎儿体重下降。罗红霉素可穿过胎盘,胚胎内药物浓度可达到母体血药浓度的25%左右。在口服罗红霉素后,受试志愿者表现出对活性物质的快速吸收。口服后的吸收率约为60%。在给药15分钟后可在血清中监测到罗红霉素,在大约2小时后血中药物浓度达到最大。单次给药150mg的成年受试志愿者得到下列数值:平均血浆中药物浓度最大值6mg/L,给药12小时后血浆中浓度均值为8mg/L。12小时后重复给药150mg可在24小时内得到对敏感病原体的有效血浆药物浓度。每12小时重复给药可在2到4天达到稳态。活性物质的平均浓度如下:最大血浆药物浓度为3mg/L,最低血浆中浓度为6mg/L(在即将进行下次12小时给药之前)。每24小时给药300mg罗红霉素11天后,最大血浆药物浓度为9mg/L。由于罗红霉素的动力学为非线性,这一数值比预期的要低。在稳态时,24小时后残留药物浓度为7mg/L。单次给药300mg薄膜包衣片后,大约5小时后达到最大血浆药物水平,平均为8mg/L。在老年患者体内,对线性动力学的偏离更为明显。单次给药300mg薄膜包衣片后,2小时后达到最大血浆药物水平,为2mg/L。24小时后,血浆中药物水平仍可达到4mg/L。罗红霉素的分布体积为4L/kg。口服给药后,在肺、前列腺、附睾和皮肤中得到高浓度的罗红霉素。无脑脊膜炎症患者的脑脊液中检测不到罗红霉素的存在。与血清蛋白的结合具有浓度依赖性,主要与酸性α-1-糖蛋白结合。血清中罗红霉素浓度增加时,游离罗红霉素的比例上升。在84-2mg/L的浓度范围内,血清蛋白结合率在4%至3%之间,血清中药物浓度为4mg/L时,血清蛋白结合率为6%,血清中药物浓度为6mg/L时,血清蛋白结合率为4%。约有35%的罗红霉素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已鉴定出三种代谢物,可在尿液和粪便中检测到。在成年人体内,血浆中药物消除半衰期约为8-12小时,在儿童体内,这一数值为20小时。罗红霉素在胆汁中消除,约有54%经粪便排泄。约30%的在粪便中被消除的药物含有失活的代谢物。尿液中,给药剂量的10%左右的药物为原形。肾廓清率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总的(total)廓清率和肾外(extrarenal)廓清率如下:在1985年,对12名志愿者进行了一项生物利用度研究,与参比物质相比,得到如下结果:罗红霉素分散片,适应于敏感菌株引起的下列感染:(1)上呼吸道感染;(2)下呼吸道感染;(3)耳鼻喉感染;(4)生殖器感染(淋球菌感染除外);(5)皮肤软组织感染。也可用于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感染及军团病等。本品可直接吞服或口服,也可将本品放入适量温开水中待分散均匀后再口服。(1)12~23公斤的儿童:每日2次,每次1片(50mg)。或遵医嘱。(2)24~40公斤的儿童:每日2次,每次2片(1g)。或遵医嘱。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但发生率明显低于红霉素。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头昏、头痛、肝功能异常(ALT及AST升高)、外周血细胞下降等。对本品、红霉素或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禁忌与麦角胺、二氢麦角胺配伍。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硬化者的半衰期延长至正常水平2倍以上,如确实需要使用,则一次给药15g,一日1次。轻度肾功能不全者不需作剂量调整,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给药时间延长一倍(一次给药15g,一日1次)。3.本品与红霉素存在交叉耐药性。食物对本品的吸收有影响,进食后服药会减少吸收,与牛奶同服可增加吸收。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低于05%的给药量排入母乳,虽然有报道对婴儿的影响不大,但仍需考虑是否中止授乳。不可与麦角胺、二氢麦角胺、溴隐亭、特非那定、酮康唑及西沙必利配伍。对氨茶碱的代谢影响小,对卡马西平、华法林、雷尼替丁及其他制酸药基本无影响。本品为半合成的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与抗菌作用基本上与红霉素相仿,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红霉素略差,对嗜肺军团菌的作用较红霉素强。对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溶脲脲原体的抗微生物作用与红霉素相仿或略强。本品可透过细菌细胞膜,在接近供体(“P”位)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成可逆性结合,阻断了转移核糖核酸(t-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