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安新县高铁计划_第1页
保定安新县高铁计划_第2页
保定安新县高铁计划_第3页
保定安新县高铁计划_第4页
保定安新县高铁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第第页保定安新县高铁计划

我眼中的城市保定

一城市概况

1地理位置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太行山北部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全市总面积22190平方公里。市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石家庄125公里。2自然环境全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山区和平原两大类。山区按高程及地貌划分,为中山区、低山区及丘陵三类。西部为中山区,海拔高程一般在1000米以上。3行政区划保定市辖4市(定州市、涿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18县(易县、徐水县、涞源县、定兴县、顺平县、唐县、望都县、涞水县、清苑县、满城县、高阳县、安新县、雄县、容城县、曲阳县、阜平县、博野县、蠡县),3区(南市区、北市区、新市区),另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沟新城。

4气候概况全市气候属暖温带半潮湿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有;春季冷暖多变、干旱多风;夏季酷热潮湿、雨量集中;秋季风和日丽、凉快少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年际变化大,易消失旱、涝灾难.春季沙尘天气、秋冬季大雾以及连阴雨天气。另外,夏季的雷暴、风雹以及暴雨等极端天气造成多次自然灾难。

二城市进展目标

到2022年,保定市域总人口12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00万人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57%左右。城市进展将乐观融入京津冀城市价值链体系,建成华北内陆地区向沿海开放的桥头堡,并连续发挥生态屏障作用;形成京津冀地区中以承接京津项目集中和科技成果转化、以节能节水型产业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京津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京南现代物流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地区特色旅游休闲胜地;河北省经济社会进展水平较高的、具有明显龙头带动作用的示范地区。

三都市区近期进展规划

都市区进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保定都市区将根据“产业同链、交通同网、信息同城、旅游同线、生态共建、环境共治、设施共享”的原则,重点推动保定都市区同城化建设。加快以快速路为主的道路系统建设,统筹供电、供水、通信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实现交通的全面对接及基础设施的互联与共享。

1加快建设“一城三星一淀”大保定

加快统筹保定市区和清苑、满城、徐水、安新四县的规划建设。北部,通过扩大“中国电谷”空间,推动城区向北进展,建设朝阳大街北延工程,加快与满城、徐水工业区对接;南部,依托长城、中兴和汽车零部件基地向南拓展,建设乐凯大街南延道路工程,加快与清苑对接;西部,建设七一路西延、复兴路西延、北三环西延道路工程,加快与满城对接;东部,建设白洋淀大道,快捷联通华北明珠白洋淀。通过北扩、南拓、西接、东联,构建“西山东水映名城”的大城市格局。

2构筑大交通,打造大水系

建设荣乌高速大路,形成由京珠、京昆、保阜和荣乌高速大路构成的保定都市区高速大路环;建设西二环,实现保定城市环路的全面闭合;加快推动七一路西延、白洋淀温泉城旅游大道、朝阳大街北延、乐凯大街南延、复兴路西延、北三环西延等道路工程的建设,形成快速、便捷的都市区骨架道路交通网络。

加快“大水系”建设步伐,全面完成“两库连通、西水东调,引水济市、穿府补淀”工程,恢复保定府河至华北明珠白洋淀的水上旅游线路。

3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加强绿道网和万亩山林生态公园等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结合“大水系”工程,构筑“西山东水、山水相连”的区域生态平安格局。

4加强基础设施统筹建设

依据低碳城市战略目标,体现资源节省化、效率最大化的原则,打破各组团之间的行政约束,实现都市区范围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加快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实现西大洋、王快两库连通,尽快形成供水网络体系。建设保定南郊热电联产项目、西北郊热电联产项目和东北郊热电联产项目,结合周边的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形成三个资源管理中心。

四保障房建设规划

1近期住房保障规划目标

规划以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实现群众“住有所居”为目标,建立健全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设步伐,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规模,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乐观探究限价商品房建设,逐步扩大保障范围,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逐步改善2城镇居民基本居住条件。

规划至2022年,保定市中心城区住房保障掩盖面达到25%左右,对符合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实现应保尽保,住有所居,按需建设。

第17条近期保障性住房供应总量

2022~2022年,保定市中心城区规划新增保障性住宅5.74万套,总建筑面积约394万平方米。其中:

——廉租住房8000套,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

——经济适用住房8000套,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

——公共租赁住房按20000套,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

——限价商品房10300套,总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

——棚户区改造8212套,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

——城中村改造2900套,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

五近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近期公共设施建设目标

规划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遵循均衡布局、公益性公共设施优先的原则,建设市级中心、市级专项中心、区级中心、社区中心四级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2近期公共设施建设重点

规划近期公共设施重点建设3个市级综合中心,3个市级专项中心,1个区级中心。

(1)3个市级综合中心:规划在朝阳大街和东风路交汇处朝阳大街片区,形成集行政办公、商务办公、金融商贸、文化消遣于一体的保定市综合中心;在古城区形成历史文化和传统商业文化中心;在高新区北部朝阳大街两侧建设以会展、商务金融、低碳领域技术研发为主的保定北部中心。

(2)3个市级专项中心:规划在东湖片区,东三环两侧区域,形成市级文化休闲训练科研中心,规划建设东湖、关汉卿大剧院、动漫基地、文化产业园等项目;规划在高速铁路站场周边区域,规划建设高端商务会展、学问型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商贸区;在西湖片区,西二环与西三环之间、七一西路两侧区域,形成市级体育产业基地,建设西湖、市级体育设施(场、馆)、体育休闲和体育产业中心。

(3)1个区级中心:规划在东二环两侧,东风东路和裕华东路之间区域,依托长途汽车客运站建设区级中心。

3行政办公

规划现有的行政办公用地在原基础上渐渐完善,同时加强居住区和社区级管理设施建设,促进社区进展,在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中根据相关标准配置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和社区居委会。4商业金融

规划重点完善中心城区的市级商业、金融主中心,增建片区级商业中心,形成多层次的商贸设施网络体系。加强各类市场、居住区(街道)级、社区级商业设施建设,便利居民生活。规划着力打造“裕华路传统文化商贸区、朝阳大街现代金融商贸区、北部中国电谷现代商务商贸区,西大园中央商务休闲区、高铁国际商务会展区,东湖时尚文化休闲商贸区、三丰路商贸批发区、东二环商贸物流区”等八大特色鲜亮的功能区块,形成现代化、特色化、高端化的都市商贸核心区

六历史文化名城爱护规划

1爱护原则和策略

⑴爱护历史建筑、古城格局、街区肌理、街巷空

间等城市文化遗产的携带的真实性及历史信息,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注意挖掘名城的历史

文化内涵,传承地方传统和地域文脉。

⑵整体爱护历史建筑、传统街巷、河道等构成的

空间形态和历史风貌,爱护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

产。

⑶强调城市的可持续进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既要

传承历史文化,也要爱护生态环境;通过完善城区功能、改善环境品质,在保持风貌特色的同时,注意资源的再利用,满意现代生活的需求。

⑷注意爱护再生和城市创新相结合。历史爱护是城市创新的基础,应通过保持和连续城区的历史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塑造彰显人文内涵的新时代景观,全面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2爱护层次和重点

保定古城是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爱护的重点,应爱护古城中的文物爱护单位、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爱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特色、尺度尚存的街道风貌,爱护古城墙及遗址所组成的沿护城河景观。

另外还需注意爱护靴形古城的整体风貌和空间形态,爱护与历史文化亲密相关的护城河、府河等水系以及沿街沿河绿地、古树名木等构成的绿地。

3古城的爱护结构

规划确定“二片、五街、一环”的古城爱护结构。“二片”指总督署—古莲池历史文化街区、和淮军公所历史文化街区。“五街”指东大街、西大街、北大街、莲池南大街(西大街—天水桥段)和城隍庙街五条风貌爱护街道。“一环”指由护城河、古城墙及遗址所构成的护城河历史文化景观环。

七近期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1交通进展策略及目标

提高城市综合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加强交通需求管理,优化城市道路网、构筑复合城市交通走廊,优先进展公共交通、

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制造出行便捷

的交通环境。

2城市对外交通近期建设

⑴规划完成保定站和保定高铁站,京石客运专线和保津城际铁路的建设。

⑵规划完成朝阳大街北延、七一路西延、白洋淀大道和保定市客运枢纽西客站的建设。⑶规划完成107国道与北三环等13个对外交通出入口的改造。

3城市道路近期建设

⑴快速路:规划形成由西二环、东三环、北二环和南二环构成的“井”字形快速路系统。⑵主干路:规划初步形成“六纵七横”主干路骨架系统。

六纵:乐凯大街、朝阳大街、阳光大街、恒祥大街、长城大街、东二环。

七横:北三环、复兴路、七一路、东风路、天威路、三丰路、太行路。

八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环境爱护规划

1近期城市绿地规划目标

“十二五”末,规划将保定建设成为城

景交融、生态健全、环境舒适、景观特

色鲜亮、人居环境优良的国家级园林城

市和生态宜居城市。

“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增城市绿地

1313.84公顷,其中新增公共绿地

279.38公顷,新增防护绿地1034.46公

顷;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平方米,城

市绿地率达到37%,绿地掩盖率达到

42%。

2近期城市绿地建设重点

⑴规划结合保定的大水系建设,逐步形

成“两环四廊、五湖十园,青绿交映、水城一体”的城市水系生态绿化格局。

⑵结合保定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契机,初步建成保定市的生态、交通“绿道”系统。

⑶规划完成东湖、农业生态园的建设,搬迁动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