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课程领导力中学_第1页
提高教师课程领导力中学_第2页
提高教师课程领导力中学_第3页
提高教师课程领导力中学_第4页
提高教师课程领导力中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思考: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为什么刚开始强调“课程管理”,而现在越来越强调“课程领导”,两者有什么区别?

■课程管理的特性:监管、监控,强调“怎么做”。

■课程领导的特性:影响、引领、指导,强调“为什么做”——“做什么”。

■例如:如何落实教学五环节?教学五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这看来是一个“怎么做”(操作)的问题。实质是一个“为什么做”和“做什么”(引领)的问题。因为首先要提出为什么要落实教学五环节问题,然后要思考每个环节“做什么”的问题(领导作用),然后才能着手解决“怎么做”(管理作用)的问题。■落实教学五环节的基本要求:1、备课——提高设计的针对性。2、上课——注重过程的实效性。3、作业——重视质、量的协调性。4、辅导——讲究个体的差异性。5、评价——强调结果的激励性。■何谓领导?即“率领并引导”。■何谓领导力?即“领导的能力”。■教师是一般群众,何来“领导”?“领导”即影响、引领、指导。凡有人群的地方,都具有领导现象,都会产生领导力,如学校、班级、课堂等。

何谓课程?从广义到狭义课程有两种。■广义课程观: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的总和。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显性或隐性影响。■狭义课程观:体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和课堂教学中。

如何提高教师课程领导力■具有思辨意识;

■具有钻研习惯;

■具有坚韧精神;

■具有务实态度;

■具有超越准备。

一、具有思辨意识

思辨:即思考辨析。优秀教师——是有思想的教师;一般教师——为教书而教书。

■问题一:误判说明了什么?

三十多年前,中美两个教育代表团考察了对方国家的教育,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但是实践证明,当年两个代表团得出的结论都是错的!

1979年6月中美建交伊始,美国立即派团来考察中国教育,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有了这样的发现——发现一: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才举起右边的一只手;

发现二:中国的孩子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孩子,他们边走路边用早点;

发现三: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发现四: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而其他人则没有。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学习最勤奋的学生。

据此,美国同行预测:中国有这么勤奋的孩子,20年中国的科技将远远把美国甩在后面。

就在同一年,中国也派一个访问团在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访问团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他们是这样总结的:美国孩子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孩子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翘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考察了美国的初级教育后,中国访问团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但是,就是这“病入膏肓”的基础教育,在以后的几年中又培养出了八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并且美国科技继续领先于世界!

■问题二:怎样看“借班上课”?

特级教师李镇西对“借班上课”的看法:成功教学的基本前提之一,是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如果是在本班上课,一般来说这是不成问题的。但如果是“借班上课”,至少我很难在一堂课上与素不相识的学生“水乳交融”。尽管,我绝大多数时候借班上课,得到的评价都还不错;但我清楚,

不管我在课堂上多么“机智”,最后都是想方设法把学生置于自己的思想框架之内;学生不管在课堂上都么热闹,显得多么有“主体性”,其实他们或多或少,或明显或隐约地都成了我表演的道具。

如何看待“借班上课”?一切教学活动的服务对象都是学生,借班上课的服务对象是教师,所以借班上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那借班上课是一种什么活动形式呢?——一种教研活动的形式。一切教研活动的服务对象都是教师。■问题三:如何进行“集体备课”?

随着课改的深入,备课形式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以集体备课形式最为流行,在某些地区,“集体备课”甚至被誉为“课改新成果”。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集体备课”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例如:

■“集体备课”的误区:

◆备课成了“教案之和”。教师按章节分头写教案,由备课组长集中装订成册。

◆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教师分别下载网上资料,由备课组长集中装订成册。

◆备课成了“个人独裁”。集体备课时,备课组长唱“独角戏”,一人说了算。

◆备课成了“单一模式”。上平行班的教师将集体备课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进教学,照本宣科,平行班的课成了“单一模式”。■如何进行“集体备课”?

高质量的集体备课必须建立在高质量的个体备课的基础上。备课首先是教师个人的行为,没有高质量的个体备课,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核心要素——(1)同伴互助:可使75%教师获益,否则仅15%悟性较高的教师有效果。(2)专业引领:高质量的个体备课带动。避免陷于“萝卜烧萝卜”“同水平反复”境地。(3)实践反思:沟通“理想教案”与“现实课堂”的差距。

■优秀教师的功力:能不断在别人看不出问题的地方看出问题。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吕型伟

二、具有钻研习惯

我教了一辈子书,一辈子学教书;我上了一辈子的课,但一辈子是遗憾的课。——于漪老师七十感怀

■讨论一:什么样的课堂提问最重要?课堂提问一般有三种:第一,what?是什么:关于事实、概念(包括when、where等)。第二,why?为什么:关于逻辑、原理。第三,how?怎样做:关于过程、方法。

但目前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提问却往往被忽视了,那就是:If关于“若何”或“假设”的提问:情境迁移与假设反思。

■例如:

1、假如天文大潮、上游汛期和台风相聚,对我国沿海地区会造成什么影响?2、如果美国人口增加到6亿,会对其发展产生哪些问题?

■“若何”或“假设”的提问是想象学习的启动机,也是创新型知识产生的源泉。

■讨论二:怎样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每堂课都要制订,但不是每个教师都会制订。教学目标制定有讲究。

1、明确行为主体;2、明确行为指向;3、明确行为条件;4、明确学习结果。

1、明确行为主体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要说明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是陈述教师做了什么。所以,诸如“培养学生……”的表述需要改,因“培养学生”的主体是教师,不是学生。

2、明确行为指向教学目标的指向要具体、明确,可以观测。不能用含糊、不切实际、不确定的语言。诸如“应该”、“可以”在教学目标中就不能出现,应使用明确的语言,达到就合格,达不到就不合格。

3、明确行为条件教学目标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学习过程中特定的限制范围。常用的表述是“通过…使…”。

在课改中,为了明确行为主体,甚至括号里的介词结构词组也可不用,而突出相应的行为动词。

例如,高一语文《赤壁赋》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2)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和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4、明确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的描述必须是学习结果,而不能只是过程。

◆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得到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样养的描述不符合要求。因为它是用过程来表述教学目标,没有价值结果。

正确的应改为:在本课学习中,学生能完成250个单词的家信(写的要求),能听懂本课英语的日常对话(听的要求),能读懂课文中的科普文章(读的要求)……

三、具有坚韧精神

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之一在于韧性、在于坚持。

■弘扬坚韧精神,做到六个坚持:1、坚持沉下去:深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2、坚持升上来:去高校、科研机构、培训机构充电。3、坚持钻进去:不让学生进题海,教师必须进题海;会讲的教师讲得少,不会讲的教师讲得多;要使课堂很精彩,课下必须不精彩。4、坚持跳出来:跳出题海,超越课堂,开发教材。5、坚持走出去:到外省市、境外、国外学习。6、坚持坐下来:读书、研究、反思。

■案例:一篇课文,三次备课---于漪老师的成长经验:

第一次备课——摆进自我备课,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

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备课,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我有他有,我无他有,我有他无)后修改方案;

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备课,在预设与生成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

这一做法,三年一个循环,坚持九年,成为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叶澜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名师,但如果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名师。”■讨论:如何处理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教学科学与艺术的二重性:

◆科学性:真(教学有法)

◆艺术性:美(教无定法)◆真与美相结合(贵在得法)

◆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基础和依据;

◆艺术性是科学性的发挥、创造和升华。

■课堂教学常规艺术1、教师的语言艺术

■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功力和魅力。

■语言应具有教育性、启发性、向导性、趣味性。

■例如:《游园不值》课上,突然“砰”的一声,一名迟到的学生推门而入,径直坐上自己的座位。老师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似的提问题:“诗人拜访朋友为什么‘小扣’柴扉,而不是‘猛扣’?”“因为那样不礼貌”。“对,诗人有文化,有修养,懂礼貌。”教师边说边走到同学身边轻声说:“你赞成‘小扣’呢,还是赞成‘猛扣’?”学生顿时脸红了。对学生不良行为,老师没有停下课大加批评,而是“就地取材”,借题发挥进行教育,体现了教师教学语言的魅力和功力。2、导入新课的艺术

■让学生在一种迫切的心态下进入学习状态。

针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导入的主要形式有语言,视听,实验,图画,事例,故事,问题,等。温故导入法衔接导入法设疑导入法布障导入法目的导入法作用导入法直接导入法间接导入法切入导入法迂回导入法兴趣导入法情景导入法悬念导入法铺路导入法比较导入法归纳导入法观察导入法实验导入法实践导入法作业导入法提问导入法讨论导入法摘录导入法课题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奇闻导入法歌谣导入法谜语导入法诗词导入法歌曲导入法图画导入法24■新课导入32法:3、教学节奏的调控艺术

■教学实施过程-----

整体强调波澜起伏的流程美;局部注重水到渠成的衔接美。■所谓“节奏”,即:

抑:和风细雨,娓娓动听;

扬:铿锵有力,激动人心;

顿:戛然而止,形成悬念;

挫:进入转折,新的意境。■例如,数学课堂教学

“三放三收”节奏的调控

教学流程由三个环节构成:开放的导入

核心过程推进拓展延伸,每个环节设计一个“大问题”,“大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一次“放”和一次“收”,形成一个教学环节。根据课堂的教学流程和时间处理,一节课中设计三个“大问题”较适宜(一个环节一个大问题),也就构成了数学课堂教学“三放三收”的节奏。

教学流程三环节的节奏特点:

“开放的导入”环节:关键是兴趣,教学节奏应突出“抑”—和风细雨,娓娓动听;“核心过程推进”环节:关键是探究,教学节奏应突出“扬、顿”—思路开阔,充满信心,潘然顿悟,渐入佳境;“拓展延伸”环节:关键是提升,教学节奏应突出“挫”—进入转折,新的意境。

“放”与“收”的节奏特点:所谓“放”,就是把问题放下去,使每个学生都真正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此时的节奏明快、坚定,以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充满信心。所谓“收”,就是把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收上来,为师生“交互反馈”提供资源准备。此时的节奏深沉、含蓄,以激励学生转变认识,期待成功。■又如: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秘密报告反斯大林,台下一名党员写了一张纸条传上去,纸上写着:“请问,当斯大林在屠杀千百万无辜者时,你当时在做什么”……4、教学的启发艺术

■启发思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

■启发的本质性内涵:

不愤不启:心求通未得之意,开其意;不悱不发:口欲言未能之貌,达其辞。■教学启发有效性的关键——问题设计:“最近发展区”启发时机:“愤”与“悱”的状态

■例如,于漪老师上《孔乙己》,“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鲁迅先生在他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喜欢呢?他是怎样以成功之笔来塑造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当人们读悲剧时,眼泪一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可是,我们读《孔乙己》,眼泪却流不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孔乙己》小说所写的悲剧,究竟是哪一种悲剧呢?”产生“急盼”、“渴求”心理状态。5、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艺术

■关注学生学习品质的评价■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赞扬学生的一切结论鼓励和保持学生的一切创造欲望和尝试

四、具有务实态度

没有务实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实实在在的事,做了才有,不做就没有,当你不面对孩子一件事一件事去做的时候,教育就不复存在。

■讨论一: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例如:■崔允漷:好课的十二字内涵: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王厥轩:上海目前公开课现状:好课“大同小异,差课“各式各样”。这暴露了目前教育界的一种浮躁、浮夸、浮华的心态。

■叶澜:一堂好课的五个基本要求:1、有意义一个重要的标志:学生进入课堂和走出课堂时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有意义的课也是扎实的课。

2、有效率全班学生(包括好、中、困难的)都有一定效率,都发生一些变化,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但不能没有变化。整堂课对每个学生都是充实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课是充实的课。

3、有生成性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课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4、常态性公开课往往准备过度,成了表演课。我们反对借班上课。为了淡化公开课的概念,我们只有“研讨课”,没有“公开课”。在研讨课里,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上的。这样的课就是平实的课。

5、有待完善任何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否则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公开课要上成没有一点问题的课,那么课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日常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

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组成了一堂好课的五个基本要求。

■一堂好课,可以让学生带着句号(满足感)走出教室,可以让他们带着惊叹号(震撼力)走出教室,也可以让他们带着省略号(无限遐想)走出教室……同样,让学生带着问号(新的困惑和问题)走出教室的课,也可能是一堂好课。各种情况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各自的作用。

■讨论二:什么是教学的基本方法

(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学生已能够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必须先学后教。(2)“先教后学”——以教导学。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必须先教后学。

■讨论三: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关键——执行力

■教师课程执行力必须关注的三个基点:

(1)规范:◆认真第一,聪明第二;◆执行第一,能人第二。

(2)细节:

◆“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

◆对细节追根究底;

◆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失败;

◆细节成就完美的执行力。案例:五角星(3)创意:

■例如:如何评课?

◆从宏观角度:上对?上好?上全?上活?上实?

◆上好?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有些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创意)。加一点、减一点、改一点。

五、具有超越准备教育是科学,其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事业,其的意义在于奉献。

——吕型伟教育是永无止境的事业,有事业心的教师应对教育有永无止境的追求。

■教师的职业目标——

好教师(标志:上好日常课)

学科带头人(标志:能上示范课)

学科专家(标志:本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

◆学科专家并不神秘凡能将三维知识进行整合,将无序知识变成有序知识的人就是专家。

1、个别知识系统化知识的传授是有体系的,但学生学习的感觉是零碎的。教师的职责就是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学知识在整个体系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具有怎样的作用,前后有什么关联。

2、分散知识结构化知识的“结构化”也称双基模块,就是“举三反一”。

■赵宪初说:先举三反一,才能举一反三。

■许多小学教师长于“举一反三”(演绎),而短于“举三反一”(归纳)。先进典型中学多于小学

■当年程红兵在上饶一中教书时,学校非常看重高考成绩。他又不想陷入没完没了的试题中,于是把历年的高考题目按照知识点和解题规律进行分类(结构化操作)。分析透彻之后,他没有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解题规律和技巧。这让他带的班的高考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也让他从课堂上彻底解放出来了。

3、隐性知识显性化每个教师都拥有两种知识,一种是在读书和听讲中学到的,通常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另一种是教师在日常行动中运用的,它来自教师个人的经验,是对教育教学真正的认识。这种知识能运用,但很难表达。

这第二种知识,就是不被教师自己明确意识到的“个人实践知识”,也称“隐性知识或默会知识”。作为学科专家就应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只有显性化之后,这种隐藏在教师意识里的“个人实践知识”才会形成指导自己或别人行为的理论。

所以,教师培训十分强调: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出来的东西说出来,说出来的东西写出来。

支持有经验的教师著书立说,倡导交流互动,课堂上鼓励学生“兵教兵”(教别人)。(阅读)(视听)(表演)(讨论)(实践)(教别人)(讲课)——学习(成效)金字塔■新教师成长的途径◆融入公开性的活动:从边缘人物逐步过渡到中心人物,从讲别人的话逐步过渡到讲自己的话。◆“打包”学习:一些新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往往是“照搬照抄”,结果“只见其形,未得其魂”。如何克服?一个好经验是“‘打包’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主要由四要素构成:

信念、经历、问题、反思。四要素是一个整体,其背后有丰富的故事。信念经历问题反思■优秀教师成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