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

必修(选修)教学课件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2—课程目标时空定位1.了解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的表现,正

确评价甘地的“非暴力

不合作”运动2.识记非洲独立意识觉醒的表现,认识埃塞俄

比亚的独立运动与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3.了解拉丁美洲的民主革命与改革4.分析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局势的影响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1920—1942年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6—1927年印尼民族大起义1922年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1935—1941年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并独立1926—1927年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1917年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首页—3—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1.背景:

_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2.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课前篇

自主预习3.

印尼反对荷兰的殖民统治(1)起义: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工人和农民纷纷响应。起义扩展到全国多个地区。(2)结果:荷兰殖民当局调动大批武装力量,残酷镇压起义。革命力量被严重削弱,印尼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3)意义:印尼民族大起义得到世界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4)发展:1927年,

等人成立印尼民族党,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课前篇

自主预习4.

印度的

运动(1)第一阶段:1920—1922年,_

_发生后,甘地号召印度人民通过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以及抗税等手

段,与英印当局斗争。(2)第二阶段:1930—1934年,甘地向英印当局提出降低地税、废除

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3)第三阶段:1940—1942年,甘地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英印当局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课前篇

自主预习6-名师点拨甘地把非暴力作为宗教信仰和不可更改的原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尽管具有明

显缺陷,但却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侵略者,把印度反英斗争推向了

高潮,在印度独立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直至今日,

仍在印度社会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课前篇

自主预习—7—二、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尚处于萌芽和酝酿时期,但一些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2.表现(1)埃及人民在以

_

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

党领导下,通过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进行街垒战等斗争方式,

迫使英国作出让步,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

年3月,埃及宣

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1923年颁布第一部宪法。(2)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领导下,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国。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课前篇

自主预习—8—(3)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

的战争。1936年,墨索里尼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最

终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名师提示: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的战争是其反侵略史上的又一光辉篇章,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埃塞俄比亚人民在持续6年的抗

战中给意大利法西斯以沉重打击,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

出了贡献,也鼓舞了其他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课前篇

自主预习课前篇

自主预习三、

拉丁美洲的民主革命与改革1.概况: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时期。阿根廷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智利的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最具代表性的是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2.尼加拉瓜的抗美斗争(1)1926年,

带领游击队,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之父”,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2)美军被迫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1934年,桑地诺遭当局刺杀。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10—3.墨西哥改革(1)背景:

年,墨西哥宪法颁布。(2)内容:

_

任总统期间进行了民主改革,对内推行土地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

任制度;对外捍卫民族主权和本国资源,将行业收归国有,引领

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4.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世界局势的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课前篇

自主预习—11—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史料实证史料一

我确信,不合作是正义的,是一条宗教原则,是每一个人的天赋权利,它完全符合宪法。

…...只要叛乱就其通常的含意是指用暴力手段夺取公正,我以为无论成败都是不合法的。相反,我反复向我的同胞言明,暴力行为不管能给欧洲带来什么,绝不适合印度。——摘编自甘地《论不合作》(1919年11月)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点二探究点

一—12—史料三

1922年,发生了农民与当局冲突的乔里乔拉事件,甘地认为这是暴力行为,为“无知者的不人道所激怒”而绝食五天,并且下令终止了这次不合作运动。同年,甘地本人被捕入狱。读史技巧(1)史料一中甘地提出不合作运动是一种“宗教原则,是每一个人的天赋权利,它完全符合宪法”,分析可知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其目的是通过这一方式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最终赢得印度

的自治。(2)史料二图片说明甘地亲自领导开展“手纺车运动”,当时的印度人穿土布;史料三说明其曲折的遭遇。—13—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点二探究点一史料二互动探究(1)史料一反映了甘地的什么思想?其主要目标是什么?(2)结合史料二、史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甘地领导的不合作运动。提示:(1)思想:非暴力不合作。目标:争取印度的民族自治。(2)进步性:不合作运动的开展,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推动了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局限性:严格坚持非暴力原则,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群众运动的发展,丧失革命时机;开展“手纺车运动”等,以落后文明抵制先进文明,不利于印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课堂篇

探究学习探究点二探究点一—14—历史解释全面认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背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2)特点:非暴力不合作——采取和平与合法的手段,取得民族独立。(3)形式: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和绝食祈祷。(4)评价积极作用①对动员广大民众投身民族解放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②为国大党提供了斗争武器,使国大党转化为具有群众基础的政党。③给英国殖民统治造成强大的政治压力,推动印度民族独立的进程。—15—课堂篇

探究学习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消极作用①甘地常以违背“非暴力”的原则为由停止运动,挫伤群众斗争的积极性。②“非暴力”原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群众运动的发展,丧失革命时机,延长革命过程。并且在反革命镇压下,徒手的抵抗只能是无

谓的牺牲。③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点二探究点一—16—典例剖析例1对1920年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理解最准确的是(

)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者B.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势力C.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争取印度自治D.以和平的手段抗议英国殖民者的压迫题目立意通过对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概念的认识,考查历史解释的素养。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点二探究点一—17—选

项分析A“非暴力”与“不合作”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A项表述不完整,故

A

误B“非暴力”与“不合作”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B项表述不完整,故

B

误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民主运动,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非暴力”是指采取“和平和合法手段”争取印度从自治走向独立;“不合作”即不与英国殖民当局合作,包括印度人民放弃英印当局给予的头衔和职位,提倡手纺车运动,抵制英货和抗税等,故

C

确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抗议,故D项错误课堂篇

探究学习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解题指导—18—课堂篇

探究学习探究点二探究点一答案:C—19—墨西哥的独立运动史料

我真心地希望,我国政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致被迫对墨西哥人民作战。墨西哥已被内部争乱搞得四分五裂。

...如果由于

他个人对我国政府的愤恨态度而不幸引起武装冲突,我们应该只对

卫塔将军(农民起义领导人)以及那些追随和支持他的人作战,并且

我们的目标只应该是使这个混乱的共和国的人民恢复他们重建自己的法律和政府的机会。但我真心地希望:现在不至于发生交战的问题。

…...我们对墨西哥人民的感情,是深厚和真诚友好的感情……墨西哥人民有权按照

自己的方式解决自己的国内问题,我们诚挚地愿意尊重他们的权利

.

.

.课堂篇

探究学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0—我来请求你们的赞许:让我以必要的方式并在必要的范围内使用美国的武装力量,甚至在目前墨西哥不幸存在悲惨情况的时候,也足以迫使卫塔将军和他的部下最充分地承认美国的权利和尊严。在我们的行为中,决无意于侵略或图谋自利的扩张。——摘编自《威尔逊总统关于墨西哥危机在国会的演说》读史技巧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对墨西哥侵略的本质意图,从而分析其对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态度及其武装干涉的行为。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课堂篇

探究学习—21—互动探究(1)史料中的“墨西哥危机”指什么事件?美国认为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2)威尔逊这篇冠冕堂皇的演说,其实质目的是什么?(3)威尔逊对待“墨西哥人民的权利”言行不一,表现在什么地方?提示:(1)事件: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美国认为是一场“内部争乱”。(2)粉飾美国的侵略野心,欺骗與论。(3)威尔逊说希望“不至于发生交战”,却请求国会赞许“使用美国的武力”;口头上说墨西哥人民“有权按自己的方式解决国内问题”,实际上武装干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课堂篇

探究学习—22—历史解释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卡德纳斯政府的改革运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墨西哥现代史上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是20世纪30年代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重要表现。(1)打击军事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卡德纳斯上台后巩固民主政治的第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坚决打击以卡列斯为代表的军事寡头势力,发表了《告全体人民书》,公开与企图阻止改革的卡列斯决裂。卡德纳斯巩固民主政体的另一个重

要举措是改组执政的国民革命党。(2)大力推行土地改革,打击封建大庄园势力。(3)实行铁路、石油工业的国有化。作用:使墨西哥终于完成了民族经济体系的独立,确保了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与成熟,大幅度提升了墨西哥的国际地位。—23—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例2拉美独立革命后,大多数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说明(

)A.独立革命后,大部分国家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B.拉美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受欧美革命的影响C.独立后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D.欧洲移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