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测试一、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小杨同学在旅游途中听导游介绍:“这里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在这里可以参观我国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这里是()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A项正确;北京人遗址在北京周口店,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排除B项;浙江余姚有河姆渡遗址,是长江流域的代表,排除C项;陕西西安有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的代表,排除D项。故选A项。2.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关于“北京人生产生活”的示意图,图中“?”应填入()A.打制石器 B.修建房屋 C.制作陶器 D.磨制石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A项正确;北京人不会制作陶器,排除C项;北京人住的是洞穴,不会修建房屋,排除B项;河姆渡和半坡居民使用磨制石器,排除D项。故选A项。3.干栏式建筑通风防潮,适合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环境;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防风保暖,适合北方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上述两种建筑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粮食作物不同 B.生产力水平不同C.自然环境不同 D.建筑观念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适合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环境,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防风保暖,适合北方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可知,多雨潮湿、寒冷干燥,这均是自然环境,它们决定了房屋制式,因此,上述两种建筑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不同,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粮食作物、建筑观念,排除AD二项;当时是新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相同,排除B项。故选C项。4.下表为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生活状况对照表。据此可知()项目河姆渡人半坡人生活年代距今约7000年距今约6000年生活流域长江中下游黄河流域房屋类型干栏式建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生产方式原始农耕(种稻为主)原始农耕(种粟为主)A.中华文明有区域性特征 B.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C半坡人已进入文明社会 D.南方比北方文明水平高【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同为我国的原始居民,但前者的房屋是干栏式的,种植水稻,后者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种植粟,这体现出中华文明有区域性特征,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同其它地区的农业对比,无法得出最早的结论,排除B项;进入文明时代的具体标志是城邑、青铜器、文字和礼器的出现,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哪个水平更好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5.约6000年前,生活在今陕西西安半坡的居民,过着原始农耕生活。下列哪幅图属于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样式()A.洞穴 B.干栏式房屋 C.搭上草棚的水井 D.半地穴式房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半坡原始居民,是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D项正确;半坡人过着定居生活,居住的不是洞穴,排除A项;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排除B项;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样式是半地穴式房屋,排除C项。故选D项。
6.嫦娥奔月的故事大约发生于夏朝。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070年是()A.公元前21世纪前期 B.公元前21世纪后期C.公元21世纪前期 D.公元21世纪后期【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的纪年方法在公元纪年法之前,它从大数向小数过渡。公元前纪年数字越大时间越靠前,公元前2070年是公元前21世纪的前期。故选A。7.西周与夏、商两朝相比,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国土而推行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是()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皇帝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了分封制,B项正确;世袭制从夏朝开始,排除A项;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排除C项;秦朝创立皇帝制,排除D项。故选B项。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相关研究表明,在创造这种文字时,最早使用的方法是()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属于象形造字法,A项正确;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但是最早使用的方法是象形,排除BCD项。故选A项。9.下表为《春秋战国铁器出土情况对比》。由此可知,当时()铁器出土地点铁器数量(件)铁农具数量(件)广西平乐银山岭18191河南辉县固围村9358长沙衡阳61座楚墓70余17辽宁抚顺莲花堡80余68山西长治分水岭3621A.铁器使用区域较为广泛 B.铁农具制造技术成熟C.南方冶铁业较北方发达 D.铁主要用于制造农具【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春秋战国铁器出土情况对比》分析可知,广西、河南、长沙、辽宁、山西等地均出土铁制器具,说明铁器使用区域较为广泛,A项正确;铁农具制造技术成熟,与材料反映铁制器具数量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铁制器具数量及农具,无法体现南方冶铁业较北方发达,排除C项;铁主要用于制造农具,与材料反映铁制器具数量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0.楚王问鼎、卧薪尝胆、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围魏救赵,这些成语和典故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A.和平稳定 B.战争频繁 C.经济发展 D.文化繁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解读题干材料可知,楚庄王问鼎中原是在参与春秋争霸战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是为了后面讨伐吴国复仇,何种连横、远交近攻是为战国兼并战争服务外交策略,围魏救赵中齐国为救赵国向魏国发起进攻,这些成语都与战争有关,由此可知春秋张时期战争频繁,B项正确,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因为铁器牛耕的使用,经济得到发展,因为百家争鸣,所以文化繁荣,但材料未反映这些内容,排除CD两项。故选B项。11.据出土简牍记载,秦国在征伐楚国的战事中,有一个叫黑夫的秦军士兵给家里写信,信中问及是否收到官府授予军功爵的文书。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C.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D.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国在征伐楚国的战事中,有一个叫黑夫的秦军士兵给家里写信,信中问及是否收到官府授予军功爵的文书”可以看出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按功授爵”的措施落到了实处,C项正确;“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跟材料无关,排除A项;“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材料并无涉及,排除B项;“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2.秦朝重视法治,在现今出土的“岳麓秦简”、“云梦秦简”和“里耶秦简”中可以看到律名相当、内容相关的法律条文。据此可知()A.秦朝已经实现了音律统一 B.不同地区的秦简可以互证C.秦朝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 D.秦朝的法律条文名目繁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岳麓秦简”、“云梦秦简”和“里耶秦简”中可以看到律名相当、内容相关的法律条文。因此,题干材料说明出土的不同秦简可以互证,故B项正确;AD项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排除AD项;秦朝以法家思想治理国家,C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项。13.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秦王嬴政时期 B.秦始皇统治时 C.秦二世统治时 D.楚汉之争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片文字“陈胜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统治黑暗,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在陈建立张楚政权,后来进攻咸阳失败。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次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反抗残暴统治斗争,C项正确;秦王嬴政建立秦朝,排除A项;秦始皇统治时期,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排除B项;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秦末,排除D项。故选C项。14.“丝路商贸活动可谓奇货可点、令人眼花缭乱,从外奴、艺人、歌舞伎到家畜、野兽……从器具、牙角到武器、书籍、乐器,应有尽有,而外来工艺、宗教、风俗等随商贸进入的更是不胜枚举。”材料可以用于研究丝绸之路开辟的()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丝路商贸活动可谓奇货可点、令人眼花缭乱,从外奴、艺人、歌舞伎到家畜、野兽……从器具、牙角到武器、书籍、乐器,应有尽有,而外来工艺、宗教、风俗等随商贸进入的更是不胜枚举。”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丝绸之路开辟后,促进了技术和物产的交流。说明的是丝绸之路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丝绸之路的背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丝绸之路的目的,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丝绸之路的过程,排除C项。故选D项。15.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将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A.口头传说全部属于历史事实B.皇帝的事迹只能通过《史记》来了解C.文献记载没有太大参考价值D.传说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历史事实【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将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可知,《史记》中关于黄帝的传说,是司马迁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后整理而成,传说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D项正确;“全部”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皇帝的事迹只能通过《史记》来了解”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史记》中关于黄帝的传说,是司马迁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后整理而成,“文献记载没有太大参考价值”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6.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记录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东汉末年,曹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郾城大捷【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C项正确;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排除A项;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排除B项;郾城大捷是指岳飞指挥岳家军将士以少胜多,在平原旷野地区大败完颜宗弼(兀术)所统率的金国女真军队主力,取得郾城大捷,排除D项。故选C项。17.“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这些游牧民族主要是A.匈奴、蒙古、女真、满族 B.匈奴、鲜卑、羯、氐、羌C.匈奴、蒙古、氐、羌、羯 D.匈奴、鲜卑、蒙古、女真、满族【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这些游牧民族主要是匈奴、鲜卑、羯、氐、羌,其中氐族和羌族由西南东迁入陕西关中,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鲜卑族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故B符合题意,ACD不不符合题意。故选B。18.我国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A.女真族B.鲜卑族C党项族D.契丹族【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故B符合题意;女真族、党项族、契丹族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9.《齐民要术》中提到中原汉人已经将食用胡饼、胡椒酒、胡饭、胡羹等作为自己的饮食习惯,并逐步烧烤兽肉、以奶酪为饮料。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A.民族隔阂已经消除 B.内迁各族学习农业技艺C.民族交融影响生活习俗 D.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融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交融的时代,根据材料“中原汉人已经将食用胡饼、胡椒酒、胡饭、胡羹等作为自己的饮食习惯,并逐步烧烤兽肉、以奶酪为饮料。”可知当时民族交融已经影响生活习俗,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内迁各族学习农业技艺”,排除B项;材料只是反映生活习俗情况,没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融汇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2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博大精深。下列关于古代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胡昭独创了草书书法风格 B.王羲之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C.钟繇代表作是《兰亭集序》 D.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儒学【答案】B【解析】【详解】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被评价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故排除C,B符合题意;胡昭擅长隶书,排除A;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排除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60分。21.政治制度的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公天下”被“家天下”所取代。材料二图一西周社会等级示意图图二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材料三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开创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1)材料一体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改革创新?(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了什么制度?图中最下面是哪一阶层?图二反映了秦朝创立的什么制度?(3)材料三反映的是秦始皇设置的什么制度?(4)通过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请简要说明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答案】(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分封制;奴隶(阶层);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3)郡县制(4)制度创新可以稳定社会,促进社会发展。(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改革创新”,依据材料一信息“‘公天下’被‘家天下’所取代”得出: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小问2详解】“制度”,依据材料二中图一“西周社会等级示意图”可知:分封制。“阶层”,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最下面是:奴隶阶层。依据图二信息“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可知: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小问3详解】“制度”,依据材料三信息“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郡县制。【小问4详解】“作用”,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制度创新可以稳定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读图说史(1)根据材料一中图一的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图二所示是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实行的什么制度?材料二《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愿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2)材料二中的“上”是谁?他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三据《晋书》记载:晋武帝分封诸王,“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置上军下军,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五一军,兵千五百人。”(3)想一想材料三反映的西晋政府实行的是什么制度?在此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这种制度对西晋的统治有何影响?【答案】(1)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确立中央集权制度。(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3)分封制。西周、西汉都实行过分封制。分封制导致分封诸王势力日益强大,他们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发动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使西晋从此衰落。【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图片可知,图片1体现了统一文字、统一货币,这样就加强了统一。图片2实行皇帝制度,中央有三公,地方实行郡县制,确立中央集权制度。(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分其国,不削而稍弱……上从其计”可知,汉武帝采取、颁布推恩令,这样就加强了中央集权。(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晋武帝分封诸王……大国……次国……小国……”可知,实行分封制。在西周、西汉都实行过分封制。它危害很大,分封制导致分封诸王势力日益强大,他们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发动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使西晋从此衰落。【点睛】材料二以古文为切入点,考查推恩令。古文艰涩难懂,提醒学生紧扣关键词,例如,“……推恩……不削而稍弱……”。23.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材料二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线路大网络……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是东西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容的重要纽带。——摘编自《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及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奉行的治国政策,并指出董仲舒向汉武帝提供的治国思想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代丝绸之路在西汉时的起点以及丝绸之路对世界产生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当今世界发展有何借鉴意义。【答案】(1)政策:“无为而治”的政策(或休养生息)。治国思想:罢黜百家,尊崇儒术。(2)起点:长安。影响: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技术交流;促进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3)为当代中西方的和平交往提供了历史借鉴经验;体现了国家之间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合作共赢。(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统治者信奉黄老之学,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古代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时期,当时的起点是西汉的首都长安。从材料二中“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东西方大通道……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等内容可知,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小问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合同范本
- 度宣传册设计与加工合同
- 共有产权住房合同
- 房屋买卖合同范本:个人住宅版
- 农村近郊租赁合同模板大全
- 10清新空气是个宝 是什么污染了空气(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采购供应链管理合同
- 设备租赁合同示范合同范文
- Module 4 Unit 10 Wind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 英语五年级上册
- 软件开发合作合同(二)
- 工程建筑部门周例会-课件
- 2022人脸识别安全白皮书
- 无人机应用案例-石油领域油气管线巡查
-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口算题大全(全册完整)
- 固定翼飞机的结构和飞行原理
- 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经济开发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 DB23T 2656-2020桦树液采集技术规程
- 2023年苏州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国故事英文版哪吒英文二篇
- 2023年中智集团及下属单位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8888-2003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