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东营市东营区文华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0A/0A/wKhkGWYVUFmAHeuaAAH0bfPaZJ0794.jpg)
![01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东营市东营区文华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0A/0A/wKhkGWYVUFmAHeuaAAH0bfPaZJ07942.jpg)
![01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东营市东营区文华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0A/0A/wKhkGWYVUFmAHeuaAAH0bfPaZJ07943.jpg)
![01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东营市东营区文华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0A/0A/wKhkGWYVUFmAHeuaAAH0bfPaZJ07944.jpg)
![01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东营市东营区文华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0A/0A/wKhkGWYVUFmAHeuaAAH0bfPaZJ079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收心考试检测八年级历史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1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5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相应位置。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4.第II卷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出预留范围。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较贴切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类四段。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是图D。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2.科举制从隋朝确立以来,不断完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出现僵化。以下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隋文帝时开创科举制 B.武则天设立殿试制度C.宋朝时增加科举考试录取名额 D.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隋炀帝时期,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创立,隋文帝初创科举制,说法不正确,A项符合题意;武则天设立殿试制度,说法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宋朝时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增加了科举考试录取名额,说法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明朝为了控制人民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说法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3.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主要表明A.唐朝采取开明民族政策B.中外交流开启唐朝盛世C.唐朝中后期手工业衰落D.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制度先进,文化昌盛,与亚洲各国友好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调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主要表明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强,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唐朝采取开明民族政策、中外交流开启唐朝盛世、唐朝中后期手工业衰落,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4.历史图表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图表可知。能准确概括这些事件的主题的是()时间事件605年起开凿大运河630年起遣唐使来华710年吐蕃赞普迎娶金城公主712-741年开元盛世A.对外交往的发展 B.社会的繁荣与开放C.交通事业的发展 D.民族的交往与交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表格信息“开凿大运河”“吐蕃赞普赤德祖赞迎娶金城公主”可得出这是隋唐时期的大事,根据所学可知,隋唐时期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所以这些事件的主题的是社会的繁荣与开放,B项正确;“对外交往的发展”没有包括表格全部信息,不符题意,排除A项;“交通事业的发展”仅包括了“开凿大运河”,不符题意,排除C项;“民族的交往与交融”仅包括了“吐蕃赞普迎娶金城公主”,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5.下图为唐朝时期中日两国的货币,日本的和同开珎银币的形制和重量与唐开元通宝完全相同。这反映出当时两国
唐朝开元通宝日本和同开珎A.审美观念一致 B.文明相互借鉴 C.文明交流频繁 D.铸银水平相当【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可知日本的和同开珎银币明显是仿造唐朝开元通宝的形制和重量,说明当时中日之间文明交流频繁,C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日本借鉴学习中华文化,并没有体现中日两国审美观念一致或铸银水平相当,AD排除;题干反映了日本借鉴中华文化,但没有反映中国对日本文化的借鉴,无从得出相互借鉴,B排除。故选C。6.公元755年,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打着“诛灭奸臣杨国忠”的旗号,在范阳起兵,反叛唐朝,掀起了滔天巨浪!这场变乱严重破坏了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大量人口避乱江南。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导致了()A.东晋江南发展 B.大运河的开通C.隋朝走向灭亡 D.唐朝由盛转衰【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公元755年,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打着“诛灭奸臣杨国忠”的旗号,在范阳起兵,反叛唐朝,掀起了滔天巨浪!这场变乱严重破坏了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大量人口避乱江南。”可知,材料所述事件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D项正确;材料所述事件发生在唐朝与东晋无关,排除A项;大运河的开通在隋朝,排除B项;材料所述事件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与隋朝走向灭亡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以下是某位同学学习《北宋的政治》这一课的笔记,你认为符合第四部分内容的应该是()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陈桥夜醉得天下二、杯酒论心掌乾坤三、曲宴翰林显国策四、……A国家积弊求出路 B.市井物华气象新C.偏安江南遗故都 D.零丁洋上明丹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陈桥夜醉得天下、杯酒论心掌乾坤、曲宴翰林显国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以黄袍加身,夺取前朝政权,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赵匡胤就是宋太祖。为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由此推断符合第四部分内容的应该是国家积弊求出路,A项正确;市井物华气象新体现的是经济,不是北宋的政治,排除B项;偏安江南遗故都表述的是南宋,排除C项;零丁洋上明丹心表述的是文天祥,不是北宋的政治,排除D项。故选A项。8.现在网上颇为流行历史穿越小说。假如小明同学成功穿越,到了古代一个都城,这里人烟稠密、商业繁荣,读书人在茶楼酒肆高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几个商人用纸币交易大宗丝绸生意,索取“岁币”的契丹和西夏使者纵马狂奔,全不顾在“瓦肆”游玩的百姓的安全,路人脸上显出愤愤之色。据此可推断,小明应该是穿越到了()A.西汉的长安 B.北宋东京 C.南宋临安 D.元朝大都【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纸币”、“岁币”、“契丹和西夏使者”、“瓦肆”。可知,这是北宋的东京城,B项正确;西汉的长安,排除A项;南宋时期契丹建立的辽已经灭亡,排除C项;元朝和“岁币”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9.下图是12世纪我国境内的政权形势图。序号①②③所对应的政权分别是()A.辽、西夏和北宋 B.辽、金和南宋 C.金、西夏和南宋 D.金、西夏和北宋【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都城会宁;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兴庆;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赵构称帝,以临安为都城,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因此序号①②③所对应的政权分别是金、西夏和南宋。C项正确;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都城上京临潢府;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排除ABD项。故选C项。10.宋代体育项目众多,马球运动在开封有游玩的场所。“瓦舍”里有各种体育表演活动,如相扑、使拳、舞剑、射弓等。体育运动的兴盛反映了()A.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 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C.手工业发展水平很高 D.重文轻武之风盛行【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瓦舍”是宋代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马球运动”“蹴鞠运动”“相扑、使拳、舞斫刀、舞蛮牌、舞剑、射弓等反映了市民娱乐文化活动的丰富,而这是因为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A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体系不出民族交融趋势加强,没有涉及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手工业发展水平如何,排除C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市民的文化生活,与重文轻武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1.下列关于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及其对应的内容正确的一组是()A.耶律阿保机——女真族——辽朝——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B.元昊——党项族——西夏——先后与北宋、元朝对峙C.完颜阿骨打——女真族——金朝——灭亡北宋D成吉思汗——蒙古族——元朝——灭南宋,统一中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人,他建立金朝,金在1127年灭亡北宋,C项正确;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人,西夏被大蒙古国所灭因此没有和元朝对峙,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而还是建立元朝,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12.宋代纺织业发达,纺织业家族增添新的成员—棉纺织业。支持该结论的最有力证据是()A.《宋书》中开始出现“棉”字 B.北宋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C.南宋诗人艾可叔的诗《木棉》 D.1966年浙江兰溪县出土的南宋棉毯【答案】D【解析】【详解】史料按照使用价值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一手史料是指考古挖掘的遗迹和遗物等,二手史料是指文献史料等。浙江兰溪县出土的南宋棉毯属于考古挖掘的遗物,最有史料价值。故D符合题意;A、B和C均属于二手史料。排除。故选D。13.假如你是《清明上河图》所描绘场景中的一位市民,你向能做的事情是A.欣赏蹴鞠表演 B.观看京剧演出 C.购买《红楼梦》 D.品尝烤红薯【答案】A【解析】【详解】《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卞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蹴鞠表演在北宋时期是比较受到欢迎的活动,A项正确;京剧和《红楼梦》都是清朝时期出现,排除B和C项;红薯是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排除D项。故选A项。1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了中国古代独创的造船技术——水密(意为“不透水”)隔仓,中国古代文献也提及过此技术。然而,长期以来该技术却未见于实物。直到1974年,在福建泉州出土了有13个水密隔舱的南宋木船,中国古人这一造船技术上的创新才得以实证。这说明()A.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均真实可信B.文物考古是实证历史的有力手段C.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开始于南宋D.泉州是宋朝唯一的海外贸易港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了中国古代独创的造船技术,直到1974年出土了有13个水密隔舱的南宋木船,从而印证《马可·波罗行纪》中的记载,说明文物考古是实证历史的有力手段,B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项。15.近年,西方国家屡屡借口所谓“新疆人权”、“新疆棉花”等问题挑起事端。新疆(西域)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期设置的的哪一军政机构设置可以证明此观点?()A.西域都护府 B.北庭都元帅府 C.安西都护府 D.北庭都护府【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知,新疆(西域)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期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B项正确;西域都护府是西汉时期设置的,排除A项;安西都护府是唐朝时期设置的,排除C项;北庭都护府是唐朝时设置的,排除D项。故选B项。16.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土地7万顷;明熹宗时,大宦官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占云南耕地的1/3。李自成针对以上现象提出的解决方法是()A.严明军纪,不许妄杀 B.均田免赋,发放钱粮C.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D.攻占北京,北拒满洲【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土地7万顷;明熹宗时,大宦官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占云南耕地的1/3”可知,明代后期土地兼并问题十分严重,李自成针对土地兼并问题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调动了农民参与起义的积极性,因而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B项正确;严明军纪,不许妄杀;攻占北京,北拒满洲属于军事措施,与土地兼并无关,排除AD项;建立政权,国号大顺属于政治措施,与土地兼并无关,排除C项。故选B项。17.下图是清朝文物,是清政府将州县卫所荒地无主者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的印信执照,并附有官府加盖印章。这一文物作为历史研究资料,说明清政府()A.对土地资源利用进行管理 B.大力推行鼓励垦荒的政策C.大地主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加强法治促进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是清政府将州县卫所荒地无主者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的印信执照,并附有官府加盖印章。”可得出材料中的内容是原始的一手史料,可以证明当时政府推行鼓励垦荒的政策,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管理问题,排除A项;材料与土地兼并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法治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8.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历史,让读史更轻松。漫画所反映的情况对中国社会发展造成的最大危害是()A.破坏了传统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 B.防止西方殖民者入侵和人民反抗C.体现了清朝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 D.使中国与世隔绝在世界上落伍了【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示中大清国不开门表明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该政策最大的危害是使中国与世隔绝,在世界上落伍了,D项正确;闭关锁国政策没有破坏传统的农耕经济持续发展,排除A项;B项是该政策的积极作用,排除B项;C项不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排除C项。故选D项。19.“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主要强调了郑和下西洋()A.促进对外友好交往 B.推动海外贸易发展C.彰显明朝强大国力 D.展现郑和个人魅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是宝船和友谊”及所学可知,材料意在说明郑和下西洋是和平的,加强了中外间的友谊,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彰显明朝强大国力、展现了郑和的个人魅力,排除B、C、D项。故选A项。20.中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特点鲜明。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由此判断京剧的鲜明特点是()A.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B.贴近生活,紧靠群众C.政府鼓励,题材广泛 D.角色齐全,内容丰富【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四大徽班”“合作”“同时接受”“又吸收了”“不断的交流、融合”,结合所学可知,京剧的鲜明特点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京剧表演的内容是否贴近生活,排除B项;虽然京剧的发展过程的确得到了皇室的扶持,但材料未体现该部分内容,排除C项;虽然京剧生旦净丑四行角色齐全,但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21.下面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内容是()A.开创科举制度 B.设御史台 C.设立三司 D.设立军机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郡县制”、“推恩令”、“行省制度”可知这些都属于地方行政制度,明朝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设立三司,C项正确;科举制是选官制度,御史台是监察机构,都与地方行政机构无关,排除AB项;军机处是清代才设立的,排除D项。故选C项。22.明末学者黄道周曾这样评述某位历史人物:“因练三军,短长互组。南北并驱,利于险走。阵名鸳鸯,可暂可久。分守浙东,岛夷时吼。”该历史人物应是()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渥巴锡【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阵名鸳鸯,可暂可久。分守浙东,岛夷时吼”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对戚继光练兵和抗倭的描述,所以该历史人物是戚继光,与岳飞、郑成功以及渥巴锡无关,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23.2017年8月,在福州市鼓楼前公园立起了“隆武帝赐姓郑成功纪念碑”。该碑文中记载:明崇祯朝廷覆亡后,于次年(1645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称帝,改元隆武。八月十四日,郑芝龙引其子郑森入见隆武帝。郑森被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兼赐名“成功”。郑森遂改姓名为朱成功,自此人称“国姓爷”。郑成功知恩图报、从此终身尊奉明朝正朔。据此记载,可知郑成功()A.收复台湾前已经是清朝将领 B.已从荷兰手中收复宝岛台湾C.本来姓“朱”后来改姓“郑” D.在明朝灭亡后仍效忠于明朝【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郑成功知恩图报、从此终身尊奉明朝正朔”可知,郑成功在明朝灭亡后,仍然效忠于明朝,D项正确;收复台湾前已经是清朝将领,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已从荷兰手中收复宝岛台湾,材料未提到,排除B项;本来姓“朱”后来改姓“郑”,说法与材料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24.苏州盛泽镇“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经济()A.工商业市镇繁荣 B.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C.农业恢复和发展 D.海外贸易的兴盛【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盛泽镇”“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舟楫塞港,街道肩摩”可以看出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这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工商业市镇的繁荣,不能反映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商业方面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海外贸易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25.如图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①处应为()A.平定噶尔丹叛乱 B.发起雅克萨之战C.设置台湾府 D.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西域都护”“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可知该地区是新疆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加强对新疆的管辖,A项正确;组织雅克萨之战属于抵抗外国侵略,与对新疆地区加强管辖无关,排除B项;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理,与对新疆地区加强管辖无关,排除C项;册封班禅额尔德尼是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排除D项。故选A项。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5分,27题11分,28题12分,29题12分,共50分。26.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中央行政机构(1)材料一反映的制度名称及完善的朝代?材料二: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民兵、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史˙职官志》(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哪两个地方官职之间的权力互相制衡?在此基础上宋朝增设了什么官职管理地方财赋?同时在中央如何达到“分权制衡”的?材料三:(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三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举出元朝加强边疆管理的一个例子。材料四:明建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重大改组。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元璋改组“我国政治制度”的举措。材料五: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黄仁宇《中国大历史》(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提供佐证。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总体趋势。【答案】(1)制度:三省六部制。朝代:唐代。(2)地方官职:知州与通判。官职:转运使。中央:削弱相权,分化事权。(3)制度:行省制度。例子: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与琉球(今台湾);设置北庭都元帅府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军民事务。(4)举措: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在中央,取消丞相制度与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设立锦衣卫。(5)佐证:明代取消丞相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趋势:君权越来越高,相权逐渐衰弱,直至消失。【解析】【小问1详解】制度:根据材料一,可以得出“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的制度名称是三省六部制。朝代:结合所学知识,三省六部制完善于唐朝。【小问2详解】地方官职:根据材料二,宋初“始置诸州通判”,结合所学知识,通判设置的目的是分化知州权力,所以,反映了宋朝知州与通判这两个地方官职之间的权力互相制衡。官职:结合所学知识,宋朝增设了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中央:结合所学知识,宋朝在中央达到“分权制衡”的措施是削弱相权,分化事权。【小问3详解】制度: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元朝首创的行省制度是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的来源。例子:结合所学知识,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与琉球(今台湾);设置北庭都元帅府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军民事务,举一例即可。【小问4详解】举措:根据材料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体现出的举措是取消丞相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朱元璋改组“我国政治制度”的举措还有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在中央,取消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设立锦衣卫。【小问5详解】佐证:根据材料“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结合所学知识,明清两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明代取消丞相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趋势: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分析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总体趋势是君权越来越高,相权逐渐衰弱,直至消失。27.数据会说话,数据史料有助于我们客观地,从定量到定性的认识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朝代东晋隋唐北宋比例4%17.2%24.5%46.1%——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化?这是中国古代实行哪一选官制度的结果?材料二清朝前期耕地面积的变化材料三清朝前期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2)据材料三四,清朝前期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材料四古代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情况表(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年代中国科技发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1-400年2862%1738%公元401-1000年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194%45396%(3)据材料四,指出公元1-1500年间和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明在当时世界上分别呈现什么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状况与明清统治者实行的哪些政策有关?【答案】(1)隋朝到北宋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科举制(2)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幅增加),人口数量有很大增长。因素: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安定;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3)状况:公元1-1500年间,我国科技发明数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政策: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政策【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图表可知,隋朝到北宋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根据所学可知,这是中国古代实行科举制的结果。【小问2详解】变化:根据材料三四的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清朝的耕地面积出现了增长,人口数量也有很大增长。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这些变化的因素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国家(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人口快速增长也促使垦荒数量增加;人民的辛勤劳作等。【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四中的数据可知,公元1-1500年间,我国科技发明数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公元1500年后,西方科技领先,中国科技落后。这主要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程朱理学、科举制八股文禁锢人民思想和创造力、闭关锁国与世界交流隔断等有关。可从明清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程朱理学、科举制八股文禁锢人民思想和创造力、闭关锁国与世界交流隔断分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政策:明朝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政策。28.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英趣人物,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后人代代传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以上三个历史人物生活在不同时代,至今都受到人们尊敬和怀念。请你任选其中两位人物,分别说明他们受到人们尊敬和怀念的理由。材料二图四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使用的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2)材料二中这件文物见证了哪位清朝皇帝的英雄事迹?他的这一事迹与材料一中图二图三两位人物的英雄事迹在性质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答案】(1)岳飞:南宋抗金将领。在抗金斗争中,他领导的岳家军军纪严明,作战勇敢,多次收复失地。抗金斗争为南方地区创造了相对安宁的生活环境,让南方人民免受战争灾难。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他多次击退倭寇侵犯,他统领的“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曾在台州九战九捷,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他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影响。郑成功:1661年至1662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打败了侵占台湾的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另外,他还积极开发台湾,对台湾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2)康熙帝,共同点:都是反抗外来侵略,都维护了国家主权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解析】【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岳飞是南宋抗金将领。在抗金斗争中,他领导的岳家军军纪严明,作战勇敢,多次收复失地。抗金斗争为南方地区创造了相对安宁的生活环境,让南方人民免受战争灾难。戚继光是明朝抗倭名将,他多次击退倭寇侵犯,他统领的“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曾在台州九战九捷,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他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影响。郑成功在1661年至1662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打败了侵占台湾的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另外,他还积极开发台湾,对台湾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是康熙帝。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与岳飞抗金、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都是反抗外来侵略,都维护了国家主权和中华民族的利益。29.不同时代与社会有不同的文艺表达方式。文艺作品蕴含着历史信息。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诗词艺术】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唐朝诗人杜甫《忆昔》材料二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北宋词人柳永《望海潮》(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一、二描述相关的史实分别是什么?据材料一二、指出二者的描述中有什么共同景象?【绘画艺术】(2)请从画面内容和历史价值两方面分别解读两幅名画。【戏曲艺术】戏曲1:____发源于中国的苏州昆山,它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戏曲2:____是一种融合了唱、念、做、打的表演艺术。其唱、念主要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语文试卷
- 2025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6 《谏逐客书》《与妻书》《促织》(含答案)
- 公司员工座谈会发言稿
- 感恩发言稿400字
- 电子竞技与健康如何平衡游戏与身体健康
- 中学后勤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 人事专员工作总结精彩
- 财务部门工作计划范文
- 电力行业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化
- 社交媒体与品牌形象建设策略
- 《消费者行为分析》全套课件
- 室内空气治理技术培训
- 小红书文旅营销CityWalk城市漫游(通案)
- 寒假生活回顾分享小学主题班会 课件
-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2024-2025学年上外版高二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与参考答案
- 《学习地图》课件
- 抓住人工智能科学机遇 A new golden age of discovery Seizing the AI for Science opportunity 2024
- 松材线虫调查培训
-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全文阅读
- 2024年广西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