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6947-2023 步行式托盘搬运车_第1页
GB-T 26947-2023 步行式托盘搬运车_第2页
GB-T 26947-2023 步行式托盘搬运车_第3页
GB-T 26947-2023 步行式托盘搬运车_第4页
GB-T 26947-2023 步行式托盘搬运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步行式托盘搬运车2023-08-06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26947—2023前言 I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参数 25技术要求 26试验方法 87检验规则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T26947—2011《手动托盘搬运车》,与GB/T26947—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基本参数”(见第4章);——更改了环境工作条件要求(见5.1,2011年版的4.1);——增加了“基本要求”(见5.2);——增加了电动起升步行式托盘搬运车的电动机工作制、防护等级、绝缘等级、电气控制系统和液——更改了“结构尺寸和性能参数”(见5.3,2011年版的3.1);——更改了“强度”(见5.4,2011年版的4.4);——更改了“使用性能”要求(见5.5,2011年版的4.3);——增加了“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见6.1);——更改了试验前技术状态(见6.1.1,2011年版的5.1.1);——更改了试验条件(见6.2,2011年版的5.1);——增加了“目测检查”(见6.3);——更改了主要结构尺寸的测定(见6.4,2011年版的5.2.1、5.2.2);——增加了电动起升步行式托盘搬运车的“最大起升速度测定”(见6.5.1);——更改了“下降速度自动限速”测定方法(见6.5.2,2011年版的5.2.9);——增加了最小外侧转弯半径的测定(见6.5.3);——增加了自重的测定(见6.5.4);——更改了货叉自然下滑量试验(见6.5.5,2011年版的5.2.7);——更改了结构强度试验(见6.6,2011年版的5.2.12);——将“操作力”更改为“最大操作力”(见6.8,2011年版的5——更改了启动力的测定要求和示意图(见6.8.1,2011年版的5.2.10.1);——更改了滚动力的测定要求(见6.8.2,2011年版的5.2.10.2);——更改了起升操作力的测定要求(见6.8.3,2011年版的5.2.10.3);——更改了转向操作力的测定要求和示意图(见6.8.4,2011年版的5.2.10.4);——更改了下降启动力的测定(见6.8.5,2011年版的5.2.10.5);——更改了漆膜附着力试验(见6.9,2011年版的5.2.15);——增加了电动起升步行式托盘搬运车的“电气控制系统试验”(见6.10);——将“制动器"更改为"停车制动试验”,并更改了试验方法(见6.11,2011年版的5.2.16);——将“可靠性”更改为“强化试验”(见6.12,2011年版的5.2.13);——删除了可靠性试验后的“液压系统密封性”(见2011年版的5.2.14);——更改了出厂检验的要求(见7.1,2011年版的6.1);—更改了检测项目的要求(见表6,2011年版的表4);——增加了随行文件的要求(见8.2);——更改了包装要求(见8.3,2011年版的7.2);——更改了运输和贮存的要求(见8.4,2011年版的7.3、7.4)。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工业车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2)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衢州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北京科正平工程技术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于2011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步行式托盘搬运车本文件规定了步行式托盘搬运车的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随行文件、本文件适用于额定起重量不大于3000kg,货叉上表面最大离地高度不大于300mm的步行式托盘搬运车。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942—2021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GB/T6104.1工业车辆术语和分类第1部分:工业车辆类型GB/T7593机动工业车辆驾驶员控制装置及其他显示装置用符号GB/T9286—2021色漆和清漆划格试验GB/T10827.5工业车辆安全要求和验证第5部分:步行式车辆GB/T13306标牌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26560机动工业车辆安全标志和危险图示通则GB/T27544工业车辆电气要求GB/T27693工业车辆安全噪声辐射的测量方法3术语和定义GB/T6104.1、GB/T10827.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步行式托盘搬运车pedestrian-propelledpallettruck搬运托盘的起升货叉由车轮支撑,在平整、水平、坚实的路面上由一名步行操作者通过铰接的舵柄进行手推、手拉和手动转向操作,并可通过压动舵柄将载荷起升到便于移动的一定高度的车辆。注1:见图1。注2:可通过手动方式或蓄电池动力起升载荷。图1步行式托盘搬运车4基本参数步行式托盘搬运车(以下简称托盘车)的基本参数宜优先选用表1规定的数值。表1基本参数参数名称优先选用值额定起重量Q/kg250、500、750、1000、1500、2000、2300、2500、3000标准载荷中心距D/mm400、450、500、550、600货叉最低高度h₁₃/mm65、75、80、85货叉最大起升高度hg/mm货叉最大外侧间距b₅/mm450、520、550、685货叉长度l/mm800、900、1000、1100、1150、12205技术要求5.1环境工作条件5.1.1环境工作温度应为-20℃~45℃。5.1.2海拔不应大于2000m。不应有卡滞现象及异常声响,货叉在全行程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均应平稳上升和下降。5.2.2手柄结构尺寸和要求如下:a)托盘车舵柄上应配有闭环型手柄或其他能确保操作者手外侧免受伤害的手柄,如图2所示;b)手柄的握杆部分允许设计成非直段式(如弧形),单手握杆的宽度不应小于120mm;c)手柄握杆的横截面应是封闭环形或类似的结构,且外径应为25mm~35mm(非圆柱形握杆横截面的外径按最大外接圆尺寸确定)。标引符号说明:B——握杆宽度;D——握杆外径。图2手柄结构尺寸图5.2.3舵柄在推动(上止动位置)时,舵柄的高度(a)应为1100mm~1300mm,如图3所示。图3舵柄推动的高度示意图5.2.4舵柄在拉动时,舵柄端部和车轮前面之间的水平距离(b)应大于500mm,握杆中心的高度(a)应为700mm~1000mm,如图4所示。舵柄释放时,应能自动回复到上止动位置。图4舵柄拉动的高度示意图5.2.5当托盘车的控制杆运动在舵柄平面的平行面内时,如图5所示,其功能满足如下要求:a)控制杆所处位置应在操作者不松开握杆的情况下能实现操作;b)控制杆起升和中位应能保持在既选位置;c)控制杆在起升位置时摇动舵柄,货叉应起升;d)控制杆在中位时摇动舵柄,货叉应保持静止,即货叉不起升或下降;e)控制杆在下降位置时,货叉应能下降;f)控制杆在下降位置松手后,应能自动回复到中位,且货叉应停止下降;g)控制杆的启动力不应大于150N。标引序号说明:2——中位;3——起升;4——握杆。“舵柄平面。图5在舵柄平面内控制杆示意图5.2.6托盘车在正常操作状态,液压油处于规定的试验环境温度,在额定载荷作用下,液压系统内部泄漏导致载荷下降,自然下滑量在前10min内不应超过25mm。5.2.7托盘车焊接件的焊接应无缺件、漏焊、虚焊、表面裂纹和异常变形。5.2.8托盘车外露表面应光洁、美观。油漆(或涂层)应均匀,不应有裂纹、起皮、流挂及起泡等缺陷。漆膜附着力不应低于GB/T9286—2021规定的2级质量要求。5.2.9电动起升托盘车的电动机应采用S3断续周期工作制,负载持续率不应低于10%;电动机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T4942—2021中IP20的要求;电动机的绝缘等级不应低于F级。5.2.10电动起升托盘车的电气控制系统应符合GB/T27544的规定。5.2.11电动起升托盘车的液压系统应有过滤措施(如使用过滤器或磁铁)。5.3结构尺寸和性能参数5.3.1托盘车主要结构尺寸如图6所示,制造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托盘车主要结构尺寸的制造要求主要结构尺寸制造要求货叉最低高度h13表2托盘车主要结构尺寸的制造要求(续)主要结构尺寸制造要求货叉最大起升高度h₃舵柄高度hu轴距中心离地间隙m2货叉最大外侧间距bs图6托盘车结构尺寸图5.3.2托盘车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托盘车主要技术性能参数的要求参数名称要求最大起升速度满载v₁’v₁'±10%v₁'最大下降速度满载v₂’v₂'±10%v₂'最小外侧转弯半径W₄注:最大起升速度仅对电动起升托盘车测试。5.4.1托盘车所有承受压力的软管、硬管和接头(如果有)应至少能承受液压回路工作压力的3倍压力,且不出现破裂或永久变形。5.4.2托盘车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进行1.33倍额定起重量试验后应无永久性变形和损坏。5.5使用性能5.5.1托盘车在额定载荷下,泵的容积效率不应小于90%。5.5.2托盘车设计的最大操作力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托盘车设计的最大操作力额定载荷推行起升N转向N启动N滚动N4002000400400230045040025004004004004005.5.3托盘车货叉的设计和制造应方便进出托盘(如使用滚轮或滑板)。5.5.4托盘车应设计成可配备停车制动器。如果配备停车制动器,在额定载荷下应能在坡度为5%的5.5.5托盘车在额定载荷下连续进行升降动作2000次的强化试验后,不应出现液压系统漏油、焊缝开675.5.6托盘车经2000次升降动作的强化试验后,主要性能指标的变化值应符合表5和5.2.1的要求。表5强化试验后托盘车主要性能指标变化性能指标名称试验前测量值试验后复测值的允许变化量满载起升速度v₁’士20mm/s货叉自然下滑量——不大于5mm/10min5.6.1托盘车的安全、环保除应满足5.6.2~5.6.18的要求外,还应满足GB/T10827.5的要求。5.6.2电动起升托盘车总电源应配备钥匙、密码、磁卡等一种或多种启动装置。5.6.3电动起升托盘车应装有操作者能无危险地切断所有驱动部件电源的非自动复位的紧急断电装置(如快速插头或操作方便的隔离开关),电动机控制电路应装有过电流保护装置。5.6.4在额定起重量的正常作业条件下,托盘车整机各部位不应有渗漏现象。5.6.5托盘车应设置防止起升活塞杆(或柱塞)超出行程的限位装置。5.6.6托盘车下降装置应设计成允许操作者控制下降速度,或下降最大速度不超过200mm/s。5.6.7安装在电动起升托盘车上,断开连接的、充满电解液的、充过电的蓄电池的带电部分和托盘车车架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0Ω(超过直流120V的托盘车为500Ω)乘以托盘车系统标称电压数值。5.6.8对于电动起升托盘车,所有电气元件带电部分和去除蓄电池的托盘车车架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00Ω乘以托盘车系统标称电压数值。5.6.9托盘车上的蓄电池(如果有)应牢固地固定在通风的空间。蓄电池组和/或蓄电池位置的设计、建造或覆盖应将蓄电池酸性液体或气体对操作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带电部件和/或连接器应采用绝缘材料覆盖。5.6.10对于电动起升托盘车,操作者位置处的噪声声压级值不应大于75dB(A)。5.6.11托盘车的液压系统应装有过载保护的安全阀,安全阀应设计为自身不能松动,需用工具或钥匙才可以改变其压力设定值;安全阀压力的设定应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115%。5.6.12电动起升托盘车应具有低电压保护功能,当蓄电池电压低于蓄电池允许的最低电压时应能限制货叉起升,防止蓄电池过放电。5.6.13对于相互运动的部件和操作者在正常操作位置能接触到的部件应做充分的防护。如果危险还存在,应在托盘车的使用操作维护说明书中进行标识。5.6.14在正常操作位置,对安装在超出车架部分的车轮(如果有)应装有如图7所示的车轮护板,以保护操作者的脚。8标引序号说明:1——车轮;2——护板;3——地面(地板)。单位为毫米图7车轮护板示意图5.6.15对于电动起升托盘车,控制装置的选择、设计和位置应满足下列要求:a)防止误操作;b)标识明确;c)控制功能符合设计要求;d)释放后自动回到中位。当释放控制装置时,起升/下降动作应停止,载荷的位置应保持不变。5.6.16控制装置应有清晰和永久的标志,并附有图形符号以指示该装置的功能,除非该装置功能很明显。每个图形符号应固定在控制装置上或其附近。控制符号应符合GB/T7593的规定。5.6.17对托盘车在使用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应提出文字和/或图形警示,并粘贴在托盘车上或有关危险区域的附近。5.6.18托盘车的安全标志和危险图示应符合GB/T26560的规定。6试验方法6.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6.1.1试验前,样车应加足规定的液压油、润滑油等,且整车具备正常的技术状态。6.1.2试验仪器应经过校准和检定,并且在有效期内。6.1.3进行载荷试验前,应先无载做各运动部件的循环动作,使其初步磨合。6.2试验条件6.2.1试验场地应为平整、干燥、清洁的混凝土、沥青或等效的地面,坡度不大于0.5%。6.2.2试验应符合下列条件:a)环境温度为15℃~28℃;b)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0%;c)海拔不大于2000m。6.2.3托盘车的试验载荷为一均质立方体,其质量等于托盘车的额定起重量(Q),其允许误差为±1%;边长等于2倍载荷中心距(D),且不超过托盘车货叉长度。为保证试验载荷的边长尺寸,允许将试验载9GB/T26947—2023荷制成四周为均质、中间为空心的立方体。6.2.4辅助试验载荷1.33Q、1.15Q,其载荷中心距不变,并在满足试验要求的前提下,不对其尺寸作规定。6.2.5试验时,试验载荷应均匀分布在货叉的上表面。6.3目测检查6.3.1目测检查托盘车涂层表面是否均匀,有无裂纹、起皮、流挂及起泡等缺陷。6.3.2目测检查所有重要部件的规格和/或状态是否符合要求。6.3.3目测检查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拆卸。6.4主要结构尺寸的测定6.4.1测量用具和量具长度测量用具和量具的分辨率均不应大于1mm。6.4.2测量方法托盘车主要结构尺寸的测量方法为:a)托盘车停放在试验场地上,载荷状态(无载或额定载荷状态)按测量要求,转向轮处于直线运行位置;b)水平和高度尺寸除直接测量外,可借助用具间接测量。6.4.3测量项目托盘车在无载状态下,将货叉下降至最低位置,测定总长(l₁)、总宽(b₁)、货叉最低高度(h₁a)、舵柄高度(h₁)、轴距中心离地间隙(m₂)、轴距(y)、货叉最大外侧间距(b₅)。再将货叉起升至最高位置,测定货叉最大起升高度(h₃)。托盘车在无载状态下,测定手柄握杆的外径、单手握杆的宽度。托盘车在额定载荷状态下,测定舵柄在拉动时握杆中心的高度,及舵柄端部和车轮前面之间的水平距离。6.5主要技术性能参数测定6.5.1最大起升速度在液压油温为40℃~50℃时,托盘车分别呈无载和额定载荷状态,起升电动机处于全电压工作状况、液压分配阀全开时,测定货叉从最低位置起升至最高位置所需的时间,同时监测起升电机的电流。最大起升速度按公式(1)计算:式中:v₁——最大起升速度(无载v₁,满载v₁'),单位为毫米每秒(mm/s);H——无载(满载)时起升的行程,单位为毫米(mm);t₁——对应H的起升时间,单位为秒(s)。无载、满载各测定3次,分别取平均值。6.5.2最大下降速度托盘车分别呈无载和额定载荷状态,将货叉起升到最高位置,操作控制杆从中位快速扳至下降位置,测定货叉从最高位置下降至最低位置所需的时间。最大下降速度按公式(2)计算:式中:H——无载(满载)时下降的行程,单位为毫米(mm);t₂——对应H的下降时间,单位为秒(s)。无载、满载各测定3次,取平均值。6.5.3最小外侧转弯半径托盘车呈无载状态,起升至最大起升高度,向轮与托盘车的纵轴线呈90°(最大转角达不到90°时,按最大转角),舵柄保持不动,以最小稳定速度运行,分别左向前、右向前及左向后、右向后各转一圈,测绘出车体最外侧的转弯半径轨迹,取最大半径值。分别测定两次,取其平均值。6.5.4自重的测定使用地磅秤或车轮负荷计等设备来称量自重,设备精度不低于0.3%。托盘车呈无载状态,先从一个方向驶上秤台,使托盘车停在秤台中心部位。测定时,托盘车停稳;然后托盘车调转180°,再测定1次,取平均值。6.5.5货叉自然下滑量托盘车呈额定载荷状态,货叉起升至约h₃/2处,将控制杆放置在中位的同时开始计时。静止10min后,测量货叉自然下滑量。6.6结构强度试验货叉起升至最大起升高度,将1.33Q载荷放置在货叉上,保持15min。检查托盘车是否有永久性变形和损坏。6.7泵的容积效率托盘车呈额定载荷状态,货叉起升至接触到托盘的底部,将舵柄全程连续摇动5次,测出活塞杆或柱塞的起升行程(H₁),再测出泵芯的实际最大行程(H₂),按公式(3)计算出容积效率。式中:D——活塞式油缸为油缸内径,柱塞式油缸为柱塞杆径,单位为毫米(mm);d——活塞式泵体为泵缸内径,柱塞式泵体为泵芯杆径,单位为毫米(mm);H,舵柄全程连续摇动5次时活塞杆或柱塞的起升行程,单位为毫米(mm);H₂——泵芯的最大实际行程,单位为毫米(mm)。测定2次,取平均值。6.8最大操作力6.8.1启动力托盘车呈额定载荷状态,起升货叉使载荷离开地面,车轮的位置方向与托盘车的测试运行方向保持一致,力(F)沿车轴水平方向作用在舵柄的手柄上,舵柄应保持在沿车轴方向的垂直位置,如图8所示。分别沿两个箭头方向缓慢拉动托盘车,测定托盘车从静止状态转变为始动状态时的最大启动力。托盘车的两个运行方向各测定2次,取平均值。图8舵柄处于垂直位置示意图托盘车呈额定载荷状态,起升货叉使载荷离开地面,车轮的位置方向与托盘车的测试运行方向保持一致,力(F)沿车轴水平方向作用在舵柄的手柄上,舵柄应保持在沿车轴方向的垂直位置,如图8所示。分别沿两个箭头方向拉动托盘车,使托盘车以0.5(±20%)m/s的稳定速度运行,测定托盘车所需的最大滚动力。在托盘车运行的两个方向各测定2次,取平均值。6.8.3起升操作力托盘车呈额定载荷状态,货叉起升至接触到托盘的底部,最大幅度地摇动舵柄,通过多次操作直至把载荷起升到最大高度,如图9所示。图9摇动舵柄起升载荷示意图在每个摇动起升周期中,在垂直舵柄方向上测出最大操作力。最大起升操作力(Fi.mx)是每个摇动周期中所测定最大操作力的平均值,按公式(4)计算。式中:F₁.max——第i个周期的最大起升操作力,单位为牛顿(N);n——测定周期数。6.8.4转向操作力托盘车呈额定载荷状态,起升货叉使试验载荷离开地面,将控制杆放置在中位,测定舵柄从中间位置至转向极限位置沿切线方向施加在手柄中部的最大转向操作力(F),如图10所示。测量过程中,舵柄的手柄下表面保持离地950mm的高度。在舵柄转向的两个方向各测定2次,取平均值。图10切向作用力示意图托盘车呈额定载荷状态,货叉起升到大约h₃/2处,将控制杆放置在中位,并使舵柄处于上止动位置,在控制杆尾部施加向上的力(F)(如图11),测定货叉从静止开始下降时的最大启动力。测定2次,取平均值。图11控制杆作用力示意图6.9漆膜附着力试验漆膜附着力试验按照GB/T9286—2021规定的方法进行。6.10电气控制系统试验电气控制系统试验按照GB/T27544规定的方法进行。6.11停车制动试验托盘车呈额定载荷状态,将配有制动器的托盘车停放在坡度为5%的平整、坚实的混凝土坡道上,车轮的位置方向与坡道坡度方向平行,观测5min。托盘车的两个运行方向各测定1次。托盘车呈额定载荷状态,以(18±5)次/min的频率最大幅度地压动舵柄,使货叉由最低高度起升至最大高度,然后将控制杆扳至下降位置,将货叉降回到最低高度为1次升降过程,连续升降2000次。注:连续试验可能使泵的温度升高,当泵外部温度达65℃时允许其冷却后再试。6.13绝缘电阻试验托盘车绝缘电阻试验按照GB/T27544规定的方法进行。托盘车噪声试验按照GB/T27693规定的方法进行。6.15超载试验托盘车呈额定载荷状态,货叉处于最低高度,最大幅度地压动舵柄,做额定起重量起升试验。托盘车呈1.15Q载荷状态,货叉处于最低高度,最大幅度地压动舵柄,做超载起升保护试验。7检验规则7.1出厂检验7.1.1托盘车出厂前应逐台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7.1.2托盘车出厂检验项目应符合表6的规定。7.2型式检验7.2.1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产品正式生产后,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c)产品停产达一年以上恢复生产;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e)相关方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7.2.2托盘车型式检验项目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托盘车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出厂检验型式检验技术要求检验方法1目测检查无载、额定载荷作业√√5.2.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