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之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真题探究】【习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之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真题探究】【习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之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真题探究】【习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之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真题探究】【习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之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真题探究】【习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题探究】考点一:了解秦朝统一、秦巩固统一措施、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例1(2022·广东·统考中考真题)湖北云梦秦墓中发掘的秦律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官府行政法规性质,秦的大小官府机构都制定有若干规章制度。官吏若有违反,就可构成犯罪。这些规章制度有助于(

)A.废除郡县制度 B.巩固分封 C.完善法律制度 D.尊崇儒术【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湖北云梦秦墓中发掘的秦律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官府行政法规性质,秦的大小官府机构都制定有若干规章制度。官吏若有违反,就可构成犯罪”可得出这些规章制度有助于完善法律制度,C项正确;秦朝确立郡县制,排除A项;秦朝废除了分封制,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秦朝“焚书坑儒”,排除D项。故选C项。例2(2020·广东·统考中考真题)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一篇《封诊式》,记载了一个乡村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患者并向上报告的事例。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秦代A.休养生息的政策 B.分封制度的推行C.法律制度的严酷 D.基层管理的状况【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土竹简为秦朝时期,而材料描述的是地方乡村里长发现麻风病向上汇报的事情,这反映的是秦朝地方基层管理制度,D符合题意。西汉初实行休养生息。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材料题干没有涉及法律问题。故排除ABC项。故选D。例3(2022·广东·统考中考真题)汉代体育项目众多,包括蹴鞠、骑射、步射、击剑、格斗等,深受民众喜爱,甚至帝王也参与“斗虎”“格熊”活动。这反映出,汉代社会风尚的一个侧面是(

)A.崇尚勇武 B.含蓄内敛 C.悠然清闲 D.宁静纯朴A.崇尚勇武 B.含蓄内敛 C.悠然清闲 D.宁静纯朴【答案】A【详解】“蹴鞠、骑射、步射、击剑、格斗等”“斗虎”“格熊”等体现出汉代尚武的社会风气,A项正确;含蓄内敛、悠然清闲以及宁静纯朴都不符合材料中“崇尚勇武”的社会风尚,排除B、C和D项。故选A项。例4(2022·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汉朝规定、每年祭祀高祖庙时,诸侯需奉献黄金资助。汉武帝曾借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106个诸侯的爵位。汉武帝的做法(

)A.抵御了匈奴南下袭扰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落实了休养生息政策 D.有助于经济重心南移【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汉武帝曾借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106个诸侯的爵位。”可知,汉武帝通过夺去106个诸侯的爵位,削弱了地方的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抵御了匈奴南下袭扰,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西汉初年实现休养生息政策,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在宋朝,排除D项。故选B项。考点二: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例1(2020·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从现有史料来看,深圳市南头古城一带是汉武帝时期番禺盐官的驻地。由此可印证汉武帝(

)A.实施“推恩令” B.实行盐铁专卖 C.铸造五铢钱 D.建立刺史制度【答案】B【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实现大一统,在经济上,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据“盐官”及所学知识可知,从现有史料来看,深圳市南头古城一带是汉武帝时期番禺盐官的驻地,由此可印证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B符合题意;ACD项都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措施,但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故选择B。例2(2019·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种现象说明A.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 B.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 D.政权分立影响经济发展【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正式开通,它起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直至欧洲,在16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前,它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所以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种现象说明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例3(2017·广东·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史实推论A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B丝绸之路通达欧洲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C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D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A.A B.B C.C D.D【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回顾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正式管辖,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由此分析可知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张骞出使西域使西汉与西域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故A错误;丝绸之路主要运输丝绸,还有其他商品。故B错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故C错误。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三:知道秦汉时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司马迁与《史记》、蔡伦与造纸术、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故事等。例1(2021·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史记》记载,胡亥是赵高和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而立,但北京大学收藏的西汉竹书《赵正书》却记载,胡亥是秦始皇临终前亲自认可的继承人。这表明A.《赵正书》缺乏史料价值 B.出土文献更可信C.《史记》仅仅是一家之言 D.秦始皇刚愎自用【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史记》认为胡亥是篡改秦始皇遗诏而立,而《赵正书》却记载胡亥是秦始皇临终前亲自认可的继承人。这表明《史记》仅仅是一家之言,历史真相仍需考古验证,故C项符合题意;《史记》和《赵正书》均属于文献史料,均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因此,A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B项;题干材料无法说明秦始皇刚愎自用,排除D项。故选C项。例2(2020·广东·统考中考真题)章学诚指出,简牍时代书写载体空间狭小,书写不便,文章普遍短小精炼;纸本时代书写载体容量扩大,书写便利,文辞多显冗长枝蔓。由此可知,章学诚认为A.使用简牍成本较高 B.专制统治禁锢思想C.纸的应用影响文辞 D.纸张促进文化交流【答案】C【详解】根据“简牍时代书写载体空间狭小,书写不便,文章普遍短小精炼;纸本时代书写载体容量扩大,书写便利,文辞多显冗长枝蔓”可知,章学诚认为纸的应用影响文辞,致使文辞多显冗长枝蔓,C符合题意;AB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C。考点四: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例1.(2021·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研究发现,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慕容部从辽西主动迁到中原地区。后来,慕容鲜卑便从历史上“消失”,只留下“慕容”一词作为一个姓氏而存在。这一现象表明南北朝时期(

)A.民族交融加强 B.南北发展平衡 C.经济破坏严重 D.文学艺术繁荣【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机那里了北魏,孝文帝迁都以洛阳,学习汉族,采取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加强了与汉族的民族融合,慕容鲜卑便从历史上“消失”,只留下“慕容”一词作为一个姓氏而存在,说明此时期民族交融加强,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故选A。例2.(2022·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皇帝苻坚“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前秦政权形成“英儒毕集”局面。苻坚这一举措(

)A.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 B.体现“无为而治”C.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 D.有利于民族交融【答案】D【详解】材料中说明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前秦政权也吸收汉族儒生参政。这种措施显然有利于民族交融,D项正确;材料中举措不是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排除A项;材料中是有为而治,排除B项;重用汉族人,不是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例3.(2021·广东·统考中考真题)东晋初期,大量避乱南迁的北方贵族定居浙东,他们主要参与制造业、商业和运输业等经济活动,很少涉足大土地农业经营。这表明北方贵族A.缺乏生产工具和技术 B.可支配的劳动力不足C.难以获得广阔的田地 D.排斥南方的本地贵族【答案】C【详解】材料反映了东晋初年南迁的北方贵族主要参与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很少涉足大土地农业经营,结合所学可知,东晋初年,南迁的北方士族社会基础有限,南方土地资源被当地士族所占据,难以获得广阔的田地,所以出现材料所述现象,故选C;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故排除A;大量南迁的北方人口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故排除B;材料说明的是南方本地贵族排除北方贵族,故排除D。例4.(2018·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下列帝王世系表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熹——文成帝拓跋浚——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宠——宣武帝完恪——孝明帝元诩——孝建帝元子攸——节闵帝元恭——废帝元郞——孝武帝元修A.西周实行分封制 B.商鞅变法C.秦的统一 D.北魏孝文帝改革【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熹﹣文成帝拓跋浚﹣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宠﹣宣武帝完恪﹣孝明帝元诩﹣孝建帝元子攸﹣节闵帝元恭﹣废帝元郞﹣孝武帝元修”,可知帝王世系表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是拓跋宏,他在位时实行改革,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贵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尚等。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D。考点五: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例1(2022·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东晋王羲之的书法自由潇洒,将个人审美意识寄托于字体、笔意、结构、走势图是其代表作《兰亭集序》(摹本·局部)。该作品的字体是(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C项正确;隶书、楷书、草书与《兰亭集序》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变式训练】1.(2023·广东茂名·统考一模)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在经济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焚书坑儒C.修筑长城 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答案】A【详解】秦朝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后世所沿袭,因此“秦,虽死犹存”是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A项正确;焚书坑儒是秦朝暴政的表现,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排除B项;秦朝修筑长城,但不是说秦朝“虽死犹存”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治,不是说秦朝“虽死犹存”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2.(2023·广东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校考模拟预测)【新视角·边疆治理】公元前211年,秦朝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今属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充实边疆,进行垦殖,并给予官职奖励,还迁徙大量刑徒去开发边地。这些举措(

)A.体现了西周时期分封政策 B.促进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C.巩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D.反映了民族交流不断加强【答案】C【详解】由题干中关键信息“秦朝”“迁内地三万户……充实边疆”“开发边地”可知,这些举措利于政府更有效地管理边疆,巩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C项正确;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排除A项;题干材料涉及的是边疆开发,无法看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排除B项;题干材料涉及的是边疆开发,无法看出“民族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3.(2022·广东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麒麟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钱穆先生在《秦汉史》一书中说道:“秦朝政治措施之重要者,当首推废封建而行郡县。然封建之废,实不始于秦,自春秋以来,西周封建旧制,固已日在崩坏之中,封建制渐崩坏,即郡县制渐推行,二者相因,本属一事,考之《左传》,晋人早有县制”。由此可知(

)A.秦代之后分封退出历史舞台 B.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度C.作者意在完全否定分封制度 D.秦郡县制度推行有其历史基础【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然封建之废,实不始于秦,自春秋以来,西周封建旧制,固已日在崩坏之中,封建制渐崩坏,即郡县制渐推行,二者相因,本属一事,考之《左传》,晋人早有县制”可知,春秋以来,封建制度逐渐瓦解,郡县制逐渐推行,说明秦朝郡县制的推行有历史基础,D项正确;秦代之后分封依然存在,排除A项;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度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作者并未否定分封制,排除C项。故选D项。4.(2023·广东·模拟预测)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一些地名人名的变化,其变更的目的是(

)楚国秦朝为避讳始皇帝父名子楚,改“楚国”为“荆国”恒山汉初为避讳汉文帝刘恒,改“恒山”为“常山”秀才东汉为避讳汉光武帝刘秀,改“秀才”为“茂才”A.加强对文武百官监督 B.加强文化专制C.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 D.削弱地方势力【答案】C【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中国古代一些人民地名的变化是为了避皇帝的讳,说明变更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皇帝的权威,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C项正确;变更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并不是为了加强对文武百官的监督和加强文化专制,更不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排除ABD项。故选C项。5.(2022·广东·模拟预测)下图为河南南阳出土的“女子蹴鞠”汉代画像石。据此可知汉代(

)A.最早出现蹴鞠 B.男女地位平等C.体育风气兴盛 D.封建束缚最小【答案】C【详解】根据“女子蹴鞠”可以看出,当时女子也能开展体育运动,说明当时体育风气兴盛,C项正确;仅从材料不能得出最早,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男子,排除B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最小,排除D项。故选C项。6.(2022·广东汕头·统考一模)如图为汉代发明的石转磨,汉代百姓用石转磨将小麦磨成粉,可以做成各种惊喜可口的食品,用面粉做成的食物通称“饼”,馒头叫“蒸饼”,面条叫“汤饼”这说明石转磨A.推动小麦产量增长 B.促进主食原料改变C.促进主食类型丰富D.有利于手工业发展【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代因为发明了石转磨,从而使小麦磨成面粉,可以做出各种各样可口的美食,所以说石转磨的发明促进了主食类型的丰富,C项正确;石转磨促进食品种类的增加,不能推动小麦产量增长,排除A项;材料显示主食原料是小麦,石转磨将小麦磨成面粉,所以原料没有变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显示与手工业有关,排除D项。故选C项。7.(2022·广东·模拟预测)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各1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

)A.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B.商周时期的南方没有瘟疫C.瘟疫从欧洲逐步传到中国 D.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答案】A【详解】据材料可知大瘟疫由中原扩展到南方、北方地区,疆域不断扩展,说明从商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A项正确;大瘟疫不仅向南方扩散,也向北方扩散,排除B项;从材料数据我们不能得出大瘟疫从欧洲逐步传到中国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不能表明中原人口迁移与大瘟疫有关,排除D项。故选A项。8.(2023·广东·模拟预测)如图为“汉武帝解决封国问题示意图”,据此可知(

)A.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已得到根除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王国势力削弱,中央集权加强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答案】C【详解】由图中所示可知,诸侯数量增加,实力削弱,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诸侯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中央,为此,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从而使王国势力削弱,中央集权加强,C项正确;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在封建社会始终存在,排除A项;题干涉及地方的管理体制,而不是中央行政体制调整,排除B项;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减小,排除D项。故选C项。9.(2023·广东湛江·校联考一模)如表反映的是汉代货币发行的情况(1两=24株)。由此可知(

发行时间名称重量币面文字是否垄断发行汉文帝五年四铢钱四铢半两否汉武帝建元元年三铢钱三铢三铢不准私铸汉武帝元鼎四年上林三官五铢五铢五铢由中央垄断A.秦半两钱在汉代一直通行 B.汉代经济管控能力逐渐增强C.汉代货币、币值始终一致 D.汉代不存在通货膨胀的现象【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表格可知,汉代货币的发行,由汉文帝时的政府不垄断,到汉武帝建元元年的不准私铸,再到汉武帝元鼎四年的由中央垄断,这直接表明汉代的经济管控能力在逐渐增强,B项正确;题干表格并未提及到秦半两钱,因此,并不能表明秦半两钱在汉代一直通行,排除A项;从四铢钱、三铢钱、上林三官五铢钱及其重量可知,汉代的货币、币值并非始终一致,排除C项;从题干中无法直接表明汉代不存在通货膨胀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B项。10.(2023·广东·一模)据下表可知,西汉时期岭南地区(

)史料史料出处汉初,南越王赵佗“献文帝白盟一双,翠鸟千,犀角十,紫贝五百”《汉书》汉武帝时南越“献驯象、能言鸟”《后汉书》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再遣楼船将军杨仆“自合浦、徐闻南入海,得大州,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略以为儋耳、珠崖郡”《汉书》汉和帝时“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阻险,死者继路”《后汉书》A.已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与中央王朝联系加强C.与中原地区贸易频繁 D.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答案】B【详解】据材料“汉初,南越王赵佗‘献文帝白盟一双,翠鸟千,犀角十,紫贝五百’”“汉和帝时‘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阻险,死者继路’”可知,两汉时期南越、南海地区都给汉王朝有贡奉,这说明汉朝时期中央与岭南地区的联系加强,B项正确;秦朝开始在岭南地区设三郡管辖,岭南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贸易频繁,而是强调“南越、南海地区给汉王朝的贡奉”,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经济发展的速度,排除D项。故选B项。11.(2023·广东广州·模拟预测)先秦时期,各地“衣冠异制”,即服饰的形制有很大不同;至秦汉以后,各地服饰出现了趋同现象。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审美理念逐渐变化 B.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D.民族交融程度加深【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先秦时期,各地“衣冠异制”,即服饰的形制有很大不同;至秦汉以后,各地服饰出现了趋同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当时出现变化的原因是秦汉以后大一统局面的出现。B项正确;材料中的信息与审美观念的变化,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无关,排除AC项;材料没有体现各地服饰相互学习,相互交融,所以没有体现民族交融加深,排除D项。故选B项。12.(2022·广东·模拟预测)汉武帝时期,所设刺史品秩(俸禄)仅600石,但因代表中央,故能以卑临尊,监察品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见,刺史制度(

)A.削弱了丞相权力 B.导致了尊卑失序C.造成了封国问题 D.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但因代表中央,故能以卑临尊,监察品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刺史制度削弱了地方的权力,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建立刺史制度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削弱了丞相权力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导致了尊卑失序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西汉初推行的封国制导致了后来的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封国问题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3.(2023·广东佛山·校考一模)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丝绸之路时: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誉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材料体现了丝绸之路(

)A.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B.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C.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疆域 D.促进亚非拉地区的交流【答案】B【详解】根据“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誉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可得出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间的交流,B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步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没有反映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疆域,排除C项;当时拉美地区还没有被发现,排除D项。故选B项。14.(2023·广东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他是一名普通的郎官,却凭借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忍受大漠的孤寂、落日的苍凉,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历经13年完成了“凿空”的壮举。这一“壮举”,沟通了(

)A.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 B.中日的海上交通要道C.亚非之间的陆上通道 D.南北地区的水上通道【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大漠”“凿空”可以判断“他”是张骞。张骞通西域为陆上丝绸之路(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A项正确;陆上丝绸之路是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不是中日的海上交通要道,排除B项;陆上丝绸之路是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不是亚非的,排除C项;陆上丝绸之路是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不是水上通道,排除D项。故选A项。15.(2023·广东·模拟预测)如图是汉代画像砖上的盘鼓舞图像。盘鼓舞多采用“七盘一鼓”,象征着月亮和北斗七星,其舞姿被形容为“罗衣从风,长袖交横”。它可反映(

)A.儒家学说的地位 B.丝绸之路上物质交流C.汉代疆域的变动 D.汉代的社会生活风貌【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盘鼓舞”“舞姿被形容为‘罗衣从风,长袖交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描绘了汉代的一种舞蹈,据此可知,它反映汉代的社会生活风貌,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儒家学说和汉代疆域的情况,排除A项、C项;材料体现的是汉代的社会风貌,与丝绸之路上的物质交流无关,排除B项。故选D项。16.(2022·广东·模拟预测)《史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泽(今山东菏泽境内),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但舜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近代人陈云彰根据这些内容绘制了《舜耕历山》。《史记》记载和绘画作品(

)A.证明远古时期已出现了牛耕 B.反映人们对传统美德的肯定C.是研究远古社会的可靠史料 D.表明远古传说符合历史事实【答案】B【详解】根据“但舜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近代人陈云彰根据这些内容绘制了《舜耕历山》。”可得出人们肯定舜的遵守孝道的行为,体现出人们对传统美德的认可,B项正确;牛耕春秋时期出现,排除A项;传说并不太可靠,也不能表明符合历史史实,排除CD项。故选B项。17.(2022·广东佛山·佛山市第四中学校考三模)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日常用语中时常有佛教词汇出现。例如,表示“时之极微者”的一组时间词“刹那”“一念”“弹指”等。这反映了佛教的传入(

)A.扩大了汉语的影响 B.促进了中国思想解放C.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D.冲击了儒家正统思想【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刹那”“一念”“弹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随着语言的变化发展,许许多多佛教词汇的概念意义得以引申发展,成为中国人的一般用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因此材料反映了佛教的传入丰富了汉语的词汇。C项正确;扩大了汉语的影响,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促进了中国思想解放、冲击了儒家正统思想,与史实不符,排除BD项。故选C项。18.(2022·广东·统考模拟预测)下表为秦汉时期治疗疫病的相关记载。这表明当时国家为救治疫病(

)措施出处被处以刑罚的人,如果得了麻风病,该如何论处?应送往麻风病人收容所《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平帝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疾疫者,腾空房舍,为置医药《汉书·平帝纪》皇甫规讨陇右,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后汉书·皇甫规传》A.发挥地方主导作用 B.建立了最早的救治机构C.建立完备法律体系 D.重视采取隔离救治措施【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被处以刑罚的人,如果得了麻风病,该如何论处?应送往麻风病人收容所”“平帝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疾疫者,腾空房舍,为置医药”可得出秦汉时期为救治疫病重视采取隔离救治措施,D项正确;发挥地方主导作用、建立了最早的救治机构、建立完备法律体系与题干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19.(2022·广东深圳·校联考三模)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和敦煌等地多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有的纸片上还有文字和地图。该麻纸残片的发掘()A.表明隶书为当时的流行字体 B.说明纸已成为当时主要的书写材料C.证明西汉纸已有了规模生产 D.可印证蔡侯纸是对前人成果的改进【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和敦煌等地多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有的纸片上还有文字和地图”,可知这证明我国西汉时期已经发明了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他造的纸称“蔡侯纸”。因此该麻纸残片的发掘,可印证蔡侯纸是对前人成果的改进。D项正确;隶书为当时的流行字体,与秦朝相关,排除A项;说明纸已成为当时主要的书写材料,题干内容没有体现,排除B项;西汉纸已有了规模生产,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20.(2023·广东佛山·校考一模)十六国时期,夏国建立者自称“大禹之后”,前秦氐族苻氏称“其先盖有扈之苗裔”,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这说明(

)A.北方各族政权更替频繁 B.北方各政权实现了统一C.内迁各族对华夏的认同 D.改革促进北方经济恢复【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夏国建立者自称‘大禹之后’,前秦氐族苻氏称‘其先盖有扈之苗裔’,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可知,内迁各族以传说中的大禹、有扈、轩辕为祖先,说明其对华夏族的认同,C项正确;北方各族政权更替频繁、北方各政权实现了统一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AB项;题干未涉及改革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21.(2023·广东湛江·校联考一模)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中提到中原汉人已经将食用胡饼、胡椒酒、胡饭、胡羹等作为自己的饮食习惯,并逐步烧烤兽肉、以奶酪为饮料。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

)A.民族隔阂已经彻底消除 B.内迁各族学习农业技艺C.民族交融影响生活习俗 D.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融汇【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交融的时代,根据材料“中原汉人已经将食用胡饼、胡椒酒、胡饭、胡羹等作为自己的饮食习惯,并逐步烧烤兽肉、以奶酪为饮料。”可知当时民族交融已经影响生活习俗,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BD两项说法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BD两项。故选C项。22.(2023·广东广州·模拟预测)下图是出土于今南京市的南朝青瓷莲花尊,是我国罕见的佛教艺术珍品,是南北朝时期同类器物中最大最精美者,堪称青瓷之王。该图反映了(

)A.南朝的国力强盛社会安定 B.文化艺术已达到顶峰C.南方制瓷工艺有显著提高 D.南方经济已超过北方【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出土于今南京市的南朝青瓷莲花尊,是我国罕见的佛教艺术珍品,是南北朝时期同类器物中最大最精美者,堪称青瓷之王。”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工艺更加成熟,其艺术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C项正确;南朝的国力强盛社会安定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文化艺术已达到顶峰太过绝对,排除B项;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排除D项。故选C项。23.(2023·广东·一模)魏晋时期,麦、菽等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该现象(

)A.有利于南方统一北方 B.反映出经济重心已经南移C.消除了区域间的差异 D.得益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麦、菽等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有利于南方统一北方,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经济重心已经南移,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消除了区域间的差异,排除C项。故选D项。24.(2023·广东佛山·统考一模)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的墓形从传统梯形竖穴土坑墓变为仿汉族的弧边方形砖室墓,墓里的壁画也从描绘狩猎、宴饮等场景变为宣传儒家“孝悌”等内容。从变化中可以看出改革带来的影响是(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北魏的墓形从传统梯形竖穴土坑墓变为仿汉族的弧边方形砖室墓,墓里的壁画也从描绘狩猎、宴饮等场景变为宣传儒家‘孝悌’等内容”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C项正确;北魏并未完成国家统一,排除A项;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25.(2023·广东佛山·统考一模)“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如果“任情返道”则会“劳而无获”。这段材料出自(

)A.《伤寒杂病论》B.《资治通鉴》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C项正确;《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都是医学著作,和题干所述信息无关,排除AD项;《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是记录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排除B项。故选C项。26.(2023·广东广州·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措施影响政治①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②建立刺史制度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思想文化①“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②在长安兴办太学经济①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②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军事北击匈奴——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指出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采取的措施。(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措施:实施“推恩令”。(2)[示例]观点:国家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重要保障。论述: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实行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等措施,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结论: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统一为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说明:其他符合题意的观点也可,如:杰出人物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等。【详解】(1)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有的还企图谋反。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诸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诸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国家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重要保障。论述: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实行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等措施,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结论: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