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闽江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闽江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闽江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闽江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闽江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闽江学院附属中学4月适应性练习九年级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有学者认为,尧舜禹和“尧舜禹时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尧舜禹或许不一定可以一一据实,但以尧舜禹为代表的这个“时代”是肯定存在的,因为在考古学上,明显就存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一般称之为“龙山时代”,甚至还存在更早一些的“仰韶时代”。这说明()A.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C.历史传说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D.世袭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2.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开垦者缴纳赋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同时,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以上材料说明()A.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B.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C.各国变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D.水利工程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下材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吴兢《贞观政要》卷1《君道》A.以民为本B.崇德尚贤C.天人合一D.兼爱非攻4.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从咸阳直通北方九原的军事通道,全长700多公里。据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此举()A.确立了皇帝世袭制度B.加强了对北方的控制C.确立了对文武百官的监察D.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5.有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主题学习时,选用了以下部分相关资料,该小组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A.民族关系的发展B.经济政策的变化C.儒家思想的演变D.科举制度的确立6.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学习笔记,归纳的学习主题是()·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7.唐朝与7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官方往来,允许各国人来留学、经商,吸收许多外国人担任官职。唐朝的文学艺术对日本、高丽等国影响深远,丝织技术传到西亚、欧洲。这反映出唐朝()A.中外交往繁盛B.政治制度完善C.民族关系和睦D.南北交流加强8.“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教育的状况……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层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材料主要强调了印刷术()A.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B.加速了欧洲经济的兴起C.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D.推动了欧洲印刷术的发明进程9.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体现了长城是()A、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B.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C.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D.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10.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A.张仲景——“医圣”——创编出了“五禽戏”B.杜甫——“诗仙”——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C.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人类作战方式的巨大变化D、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利嘎书”11.下列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盾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甲午中日战争②百日维新③开展洋务运动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④①②D.②①③④12.据表可推知()《天津条约》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马关条约》……管理下开地方之权……永远让与日本……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辛丑条约》……各省……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必须立时弹压惩办A.外国资本输出妨碍民族经济B.中国近代外交打上列强烙印C.西方对华军事监控较为严密D.中国半殖民地化在逐渐加深13.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五四运动的爆发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中华民国的成立14.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产生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15.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第一个小故事《前夜》讲述的是开国大典前夕,作为升旗设计师的林治远,排除万难安装电动升旗装置,最终保障新中国的第一面国旗顺利升起的故事。在开国大典上,伴随着五星红旗升起的音乐是()A.《黄河大合唱》B.《毕业歌》C.(义勇军进行曲》D.《歌唱祖国》16.下图是1953-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图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行B.土地改革的开展C.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实行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17.梳理知识结构图有利于厘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下图中的空白处应填写()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18.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过八年持续努力,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体现了()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C.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最终形成D.我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针对尼克松访华,记者迈克·奇诺伊评价说:“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经过几十年的彼此孤立和对立后,握手言和,向彼此敞开大门。”由此可知()A.中美两国彻底结束敌对状态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中美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年夜饭是中国人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吃得“一清(水清)二白(指仅仅是大白菜)”。进入八十年代,年夜饭里肉、蛋、禽等渐渐丰富。九十年代,海外食品引进国内,菜肴也变得丰富多彩。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改革开放的推进B.互联网的发展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中国梦的实现21.伯里克利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这表明雅典()A.重视民主政治B.维护成文法典C.加强君主专制D.倡导共同富裕22.德国马克思博物馆中的一个展室的主题为“转折点1848年”。对该主题理解正确的是()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开始在欧洲蓬勃发展B.国际工人运动开始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C.马克思主义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D.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史称“第一国际”23.对比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从下面描述中可得出中俄两国改革的相同之处是()1697年彼得一世派遣贵族青年到欧洲学习海军军事知识。同时期俄国国内的新式世俗学校有算术、外语、航海、工程以及海军学校等,给俄国培养了大量人才。1872年,在李鸿章等洋务派倡导下,第一批留学生被派往美国学习军政、船政知识。同时期国内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等开设了船舶制造、航海理论、几何、物理学课程。A.瓦解了封建制度B.学习先进技术,进行政治制度创新C.实现了富国强兵D.注重自然科学,培养近代科技人才24.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年代尺反映了()A.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B.美国南北战争的过程C.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D.日本明治维新的结果25.1921年11月,美国倡导召开国际会议,以遏制日本的扩张,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这个国际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万隆会议26.下图中甲一乙段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A.独立战争的胜利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经济危机的影响D.“以工代赈”的推行27.1932年德国空军总共有各类飞机36架,到1939年就拥有各类飞机8295架;1934年德国步兵师和坦克师共10个,到1938年增加到51个。这表明德国()A.缔结同盟,谋划世界大战B.发展军工,积极扩军备战C.实行新政,工业成就卓著D.发展经济,以重工业为主28.下图可概括的主题是()A.冷战与对峙B.侵略与抗争C.冲击与反应D.和平与发展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积淀过程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被继承下来,各民族文化长期交融与同化,由此形成了自具特征、自成体系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曾多次南下入侵中原,但军事征服的结果,不是汉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这些入侵者总是迅速、完全地被以汉族农耕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所同化。——摘编自缪德良《中国传统文化要略》(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自具特征、自成体系”的原因。(2)小历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原文化长期积淀形成的,具有独创性。”你是否同意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始终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新中国在成立后积极伸出橄榄枝,对尚未实现民族独立的周边国家进行无私援助,越南和朝鲜是最早和首要的受援国。中国推开了对外交往的大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能力和意志,中国也为自身建设争取了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摘编自杨港《中国共产党(1949-1956)国际形象塑造研究》材料二凝聚开放共识,讲好中国故事。图1图2(1)根据材料一,写出新中国援助的两个国家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进行对外援助的意义。(5分)(2)从材料二中任选一枚邮票,写出图片序号,并结合所学知识,讲述邮票背后的“中国故事”。(5分)(3)根据材料一、二,提炼一个主题。(2分)31.人口流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可以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维度进行思考和解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自西晋末年至刘宋为止,许多少数民族自西、北方徙居中原,与汉族杂居。中原地区陷入动荡也造成中原人士离开故土。北来的侨民多集中在长江流域。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为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摘编自曹文柱等《乾坤众生——阅读中国·社会卷》材料二19世纪至20世纪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迁移时间迁移原因迁移特点第一次19世纪中期①东部→西部第二次19世纪末20世纪初②乡村→城市材料三近代以来世界人口迁移的统计表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根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说明此阶段的人口迁徙对“社会的久远进步”的作用。(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①②分别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3)根据上述图表信息,该时期世界人口迁移方向的主体特征是什么?(2分)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影响近代以来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32.阅读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