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害防治技术方案_第1页
小麦病害防治技术方案_第2页
小麦病害防治技术方案_第3页
小麦病害防治技术方案_第4页
小麦病害防治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小麦病虫害种类及危害 3第二节小麦病害防治流程 4一、科学制定防治方案 4二、农药的选择及配比 4三、加强预测预报,掌握有利防治时机 5四、防治效果评定 5五、做好地面补防,确保整体防治效果 6六、飞防安全问题 7第三节小麦锈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 8一、症状 9二、病原物 10三、病害循环 13四、防治方法 15第四节小麦白粉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15一、症状 16二、病原菌 16三、浸染循环 18四、流行条件 19五、防治措施 20第五节小麦叶枯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20一、症状 21二、病原菌 24三、浸染循环 25四、流行条件 25五、防治措施 26第六节小麦赤霉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26一、症状 27二、病原物 28三、病害循环 30四、流行因素 31五、防治措施 32第七节小麦纹枯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32一、症状 33二、病原菌 35三、浸染循环 36四、流行条件 37五、防治方法 39第八节小麦全蚀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39一、症状 40二、病原菌 42三、浸染循环 45四、流行条件 45五、防治方法 47第九节小麦病毒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47一、症状 48二、病原物 51三、浸染循环 53四、流行条件 55五、防治方法 56第一节小麦病虫害种类及危害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全世界记载的小麦病害有200多种,我国发生较重的有20多种。小麦锈病一直是小麦上的主要病害,历史上曾经几度大流行,损失惨重。小麦赤霉病一直是长江流域麦区的主要病害,1985年全国大爆发,仅河南省就损失小麦8.5亿kg。该病不仅造成产量损失,更为重要的是赤霉菌所产生的很多毒素对人畜具有毒性。随着栽培制度的改进和肥水条件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前后,小麦白粉病曾频频流行,损失很大。尽管利用三唑类杀菌剂防治麦类白粉病效果很好,但研究表明白粉菌对三唑类杀菌剂的抗性日益突出,问题十分严重。近年来,小麦纹枯病、全蚀病和小麦叶枯病发生日趋严重,已经成为许多麦区的重要病害。由于目前缺乏抗病品种,危害还在加剧。病毒病、黑穗病在局部地区仍有一定危害。第二节小麦病害防治流程一、科学制定防治方案我司制定防治方案要以实际调查掌握的本县(市)范围内小麦病害的实际发生危害情况为基础来制定,方案主要包括:防治区域和防治时间的确定,飞防日程安排,飞防组织指挥、防治效果验收方法及标准、飞防安全等几个方面。二、农药的选择及配比要点:1.生物农药为主,以不杀伤天敌,保持作业区生态不被污染。2.根据飞机低量喷雾,药滴细小易漂浮的特点,适量加入沉降剂。3.适当加入其他助剂以增强药效。三、加强预测预报,掌握有利防治时机我公司在防治前,将全力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其目的是摸清小麦病害的活动时间,准确预测小麦病害成虫期、产卵期、卵的孵化期及1龄幼虫的始现期,确定最佳防治时期。在小麦病害发生区按每667h㎡设立一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固定1—2名专职或兼职测报员,根据小麦病害的生活史及发生历期,按照统一时间,统一的方法,调查害虫越冬情况,以及以后各代的发育进展。经过多年的防治实践,小麦病害的防治要以产卵盛期和初孵幼虫期为防治起始时间,以5龄幼虫大量下树为防治截止时间。调查方法主要采取标准的调查法。四、防治效果评定1.喷洒质量监测喷洒质量监测包括喷幅宽度、药液穿透力、均匀度、雾滴大小等内容。在与飞行航线的垂直方向地面间隔2米摆放玻片,按要求计算出玻片平均雾滴数/c㎡,依据30个玻片平均雾滴数做出喷洒雾滴分布图,确定本架次喷洒的喷幅和有效喷幅(玻片上≥10滴/c㎡的喷幅),作为调整飞机飞行高度、调整雾化器、增减沉降剂的依据,以Y5—B型农用飞机为例,一般要求有效喷幅50m,飞行高度距树冠12—15m左右,穿透力以树冠上、中、下及地下部分雾滴均匀递减。2.防治效果评价在防治开始后,要每隔几天调查一次所设置的标准地的虫口变化情况,一般3、5、10、15天各调查一次,以15天的虫口减退率来计算防治效果。具体调查要求:(1)标准地的选择:按作业区的大小选择有代表性的林地,随机取样,在50m×50m左右范围内选取20株杨树(法国梧桐)为标准株。(2)用高枝剪在标准株的上、中、下、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剪取50cm长枝条。地上铺白布,统计每50cm长枝条的卵块和幼虫数,并做好记载,预防前调查数据对比,计算虫口减退率,以防后(危害期后)各枝条叶片的保存情况计算叶片保存率。在实际工作中,也可用目视法对飞机飞行高度、药液穿透力作出判断,如防后数日,树冠上部叶片保存完好率高,而中部或下部叶片明显被取食,则说明飞机飞行高度偏高,药液穿透力差。五、做好地面补防,确保整体防治效果利用无人机进行小麦病害防治,可以克服地面防治中的高度低和覆盖面窄等难题,已成为防控小麦病害等有效手段。但受转弯、拐角、风速、高压电线影响,局部地区容易出现漏喷现象,要及时采取悬挂杀虫灯、人工捕杀成虫、性引诱剂诱捕、剪网幕、地面喷药防治等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六、飞防安全问题我公司组织实施作业飞行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飞行安全,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防止对环境、居民、作物或者牲畜等造成损害。1.飞行安全问题。飞机必须按照空中交通管制单位指定的航路和飞行高度飞行,除按照国家规定经特别批准外,不得飞入禁区和限制区。2.人畜安全问题。飞防实施之前,各地都要以县市区人民政府的名义发布飞机防治通告,其主要内容:飞防时间、飞防区域、飞防用药、注意事项。目前,飞防用药基本上为生物制剂,具有高效低毒、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等特点,但一般在城市、集镇上空早餐时间不安排飞行。飞防作业时,飞机离树梢最低高度5—7米,通告要求沿线群众不要放风筝、燃放烟花爆竹,以免对飞防造成影响。同时,不要在沿线放蜂、养蚕和室外放置食品,以确保人畜安全。3.非靶标生物的安全问题。飞机防治的药剂对虾、蟹等甲壳类动物、蚕和蜂的生长发育有害,飞防时务必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切实解决好飞防与养蚕的矛盾,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将桑蚕集中的区域划分为禁飞区,即在收完蚕桑后进行第二次飞防;XX县在与周边县市毗邻区域、县内的虾蟹区域插上彩旗作为标记。同时,根据气候条件(主要是风速),适当扩大禁飞区范围及改变飞防方向和飞防区域,根据风向确定当天的飞防路径和区域。4.气象安全问题。飞机防治与气象条件关系非常紧密。适合飞机防治的气象条件:要求最大风速不得>5m/s,气温以>20℃为宜,能见度>5km,无浮尘、无扬沙,无沙尘暴,喷药后4日内无降雨效果有保障。防治期间,必须密切关注短期气象预报,要求气象局每日2次为“飞防”指挥部提供2天滚动天气预报、作业天气适宜度分析、气象要素实况监测数据等气象信息。第三节小麦锈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小麦条锈病是世界范围的小麦病害,在我国是小麦三种锈病中发生最广、危害最重的病害,主要发生于西北、西南、黄淮海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流行年份可造成巨大损失。小麦叶锈病是禾谷类锈病中分布最广、发生最普遍的一种小麦病害,全世界小麦种植区都有发生。中国小麦叶锈病以西南和长江流域一带发生较重,华北和东北部分麦区也较重。小麦秆锈病是世界范围的小麦病害,在种植小麦的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我国主要在华东沿海、长江流域和福建、广东、广西的冬麦区及东北、内蒙古、西北等春麦区发生流行,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一、症状(一)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及穗部。小麦受害后,叶片表面出现褪绿斑,以后产生黄色疱状夏孢子堆,后期产生黑色的疱状冬孢子堆。条锈病夏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在成株上沿叶脉排列成行,呈虚线状,幼苗期则不排列成行。(二)叶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片,有时也危害叶鞘和茎。叶片受害,产生许多散乱的、不规则排列的圆形至长椭圆形的橘红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夏孢子粉。夏孢子堆较秆锈菌小而比条锈病菌大,多发生在叶片正面。后期在叶背面散生椭圆形黑色冬孢子堆。(三)秆锈病主要危害茎秆和叶鞘,也可危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长椭圆形,在三种锈病中最大,隆起高,褐黄色,不规则散生。成熟后表皮大片开裂并向外翻起如唇状,散出锈褐色夏孢子粉。后期产生黑色冬孢子堆,破裂散出黑色冬孢子粉。小麦上三种锈病的症状有时容易混淆。田间诊断时,可根据“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菌是个大红斑”加以区分。二、病原物(一)学名及分类条锈病菌:条形柄锈菌叶锈病菌:隐匿柄锈菌秆锈病菌:禾柄锈菌三种病菌均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二)病原形态1.条锈病菌:夏孢子堆长椭圆形,橙黄色。夏孢子单胞、球形,表面有细刺,鲜黄色;冬孢子堆多生于叶背,长期埋生于寄主表皮下,灰黑色。冬孢子双胞,棍棒形,顶部扁平或斜切;分隔处稍缢缩,褐色,上浓下淡,柄短,有色。小麦条锈菌迄今尚未发现有形态,故锈孢子和性孢子不详。2.叶锈病菌:叶锈菌是全孢型转主寄生锈菌,在小麦上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孢子。在国外,唐松草和小乌头是叶锈菌的转主寄主,叶锈菌在其上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在我国,叶锈菌的转主寄生现象和转主寄主均未得到证实。夏孢子单胞,球形或近球形,黄褐色,表面有微刺,冬孢子双胞,棍棒状,上宽下窄,顶部平截或稍倾斜,暗褐色。3.秆锈病菌:秆锈菌是全孢型转主寄生菌。在小麦上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浸染转主寄主小檗(Berberisspp.)和十大功劳(Mahoniaspp.),在其叶片上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其中的锈孢子只侵染小麦,经发育后形成夏孢子堆并产生夏孢子。夏孢子堆椭圆形至狭长形,夏孢子单胞,暗黄色,长圆形,表面有细刺。冬孢子有柄,双胞,椭圆形或长棒形,浓褐色,表面光滑,横隔处稍缢缩,顶端壁厚,圆形或略尖,有孢子柄。(三)病原生物学:1.条锈病菌:小麦条锈菌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温度较低。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适温为10~15℃;夏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2~3℃,最高温度20~26℃,最适温度7~10℃;侵入适温9~12℃。夏孢子萌发不需光照,但侵入后需光照。光照充足时,病菌在植物上能正常生长和发育;光照不足时,生长发育受抑。夏孢子的萌发和入侵需饱和湿度或叶面具水滴(水膜)。条锈菌夏孢子不耐高温,在36℃下经2d即失去生活力。2.叶锈病菌:小麦叶锈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既耐低温,又耐高温。夏孢子萌发温度为2~31℃,最适温度15~20℃,在有水膜时即可萌发。冬孢子、锈孢子的萌发适温分别为14~19℃和20~22℃。3.秆锈病菌:秆锈菌要求较高的温度,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低温度为15℃。夏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3℃,最高温度31℃,最适温度为18~22℃。冬孢子萌发和担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均为20℃。在小檗上,锈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0~32℃,而萌发适温为16~18℃。夏孢子的萌发和入侵需在叶表面具水滴(或水膜)或100%的大气湿度下进行。病菌只有在充足光照条件下才能在植物上正常生长和发育,否则其生长和发育就会受到抑制。4.病原菌致病性分化:(1)条锈菌生理分化:鉴定出条中1号至31号共31个小种和40多个致病类型。(2)叶锈菌生理分化:我国利用8个通用鉴别寄主,共命名叶中系列小种44个,其中优势小种为叶中1、2、3、4和34号等。(3)秆锈菌生理分化:鉴定出我国有17、19、21、21C1、21C2、21C3,34、34C1、34C2、34C3、34C4、34C5,116、40、194和207等重要小麦秆锈小种和致病类型,其中21小种群为优势小种群,其次为34小种群,21C3为优势小种。小种34C2、116、40和34C4的毒力较强,但出现频率一直很低。三、病害循环(一)病原越冬场所;(二)传播方式;(三)浸染途径;(四)再侵染;小麦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取决于锈菌小种的变化、品种抗性以及环境条件。1.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化:条锈菌生理小种群体结构的重大变化是导致大批抗病品种抗锈性丧失和锈病流行的主要原因。1991年以来,条中30号和31号逐年上升,导致我国大范围内一批品种丧失抗锈性。2.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与菌量密切相关。秋季,当广大冬麦区陆续播种出苗后,夏孢子借西北高空气流由西向东、向北传播,侵染小麦幼苗,并在当地越冬。在冬季温暖的地区,条锈菌可不断繁殖,为春季条锈病的流行提供了大量菌源。春季4月前后,大量的锈菌夏孢子可自南向北传播至黄、淮、海等广大麦区,造成侵染。3.品种抗锈性: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或者大面积栽培的抗病品种丧失抗锈性,是锈病流行的基本条件。抗锈性是小麦与锈菌在长期协同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复杂性状,它有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低反映型抗锈性、数量性状抗锈性和耐锈性等三大类型。其表现形式、强度和机制多样。4.气象因子:影响条锈病发生和流行的环境条件主要是雨水和结露。夏秋多雨,有利于越夏菌源繁殖和秋苗发病;冬季多雪,有利于保护菌源越冬;3~5月,尤其是3-4月份雨水多、结露时间长,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发展和蔓延。在早春无雨情况下,病叶死亡快,不利于条锈病流行。5.栽培管理措施:如耕作、播期、密度、水肥管理和收获方式等对麦田小气候、植株抗病性和锈病发生也有很大的影响。冬灌有利于锈菌越冬;麦田管理不当,追施氮肥过多过晚,使麦株贪青晚熟,加重锈病发生;大水漫灌能提高小气候湿度,有利于锈菌侵染。四、防治方法(一)防治策略:种植高产抗病品种为基础,减少菌源为前提,加强保健栽培为关键,药剂防治为辅助。(二)主要防治措施:我司采取无人机飞防作业技术进行春季喷药(三)具体方法有:针对小麦条锈病的症状,我司采用粉锈宁、速保利等三唑类杀菌剂拌种或成株期喷雾。粉锈宁可按麦种重量0.03%拌种,速保利可按种子量0.01%拌种,持效期可达50d以上。成株期田间病叶率达2%~4%时,应进行叶面喷雾,每hm2用粉锈宁75~135g,用速保利45~60g,一次施药即可控制成株期危害。第四节小麦白粉病症状及防治技术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市发生白粉病,以西南各省和河南、山东、湖北、江苏、安徽等省发生较重。被害麦田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损失高达20%~30%,个别地块甚至达到50%以上。一、症状(一)危害时期:小麦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危害。(二)危害部位: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三)症状和病征: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分生孢子),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闭囊壳)。一般叶片正面病斑比反面多,下部叶片多于上部叶片。病斑多时可愈合成片,并导致叶片发黄枯死。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对产量影响很大。二、病原菌(一)学名及分类:1.有形态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异名为属子囊菌亚门布氏白粉菌属;2.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串珠状粉孢菌。(二)病原形态:病菌为表面寄生菌,菌丝生于寄主体表,无色,仅以吸气伸入寄主表皮细胞。菌丝上垂直生成分生孢子梗,基部膨大成球形,梗上生有成串的分生孢子,一般可有6、7个乃至10多个。分生孢子卵圆形,单胞,无色。分生孢子寿命较短,其浸染力只能保持3-4d。小麦白粉病菌(三)病原生物学:白粉病菌对湿度和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相对湿度0-100%之间分生孢子均可萌发,一般湿度越大,萌发率越高,但在水滴中反而萌发率下降。分生孢子在0.5-30℃之间均可萌发,以10-17℃最为适宜。分生孢子不耐高温,夏季寿命很短,一般只有4天左右。在温度为10-20℃条件下,子囊孢子形成、萌发和侵入都比较适宜。直射阳光对分生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因此在植株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或阴天时发生较重。(四)病原菌生理分化:小麦白粉病菌主要危害小麦,有时可侵染黑麦和燕麦,但不侵染大麦。大麦白粉病菌(B.graminishf.sp.hordei)也不侵染小麦。小麦白粉病菌内生理分化现象十分明显,国内选用9个鉴别寄主并采用8进制编码命名生理小种,已鉴定出生理小种70多个。三、浸染循环(一)病原菌的越夏和越冬:小麦白粉病菌的越夏方式目前认为有两种:一种是以分生孢子在夏季气温较低的地区(最热一旬的平均气温不超过24℃)的自生麦苗上或夏播小麦植株上越夏:海拔较高的山区如贵州的贵阳地区、四川的雅安和川北的阿坝州、湖北的鄂西北及鄂西山区、河南的豫北和南阳山区、陕西关中秦岭北麓及渭北山区、甘肃天水地区等。另一种越夏方式是以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越夏。河南、江苏等地闭囊壳混杂于小麦种子内非常普遍,而且存活率高,是当地秋苗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病菌越夏后侵染秋苗,导致秋苗发病。在冬季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植株下部叶片或叶鞘内越冬。如冬季温暖,雨雪较多或土壤湿度大,则有利于病菌的越冬。(二)传播和侵入: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助于气流传播,而且病菌可借助高空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病菌的孢子随气流传到感病品种的植株上后,遇到合适的条件即可萌发产生芽管,芽管的顶端膨大形成附着胞,附着胞上再产生侵入丝直接穿透寄主表面的角质层,侵入寄主表皮细胞,并在表皮细胞内产生吸器,吸取寄主营养。(三)再侵染:病菌完成侵染并建立寄生关系后,菌丝即可在寄主组织表面不断蔓延生长,随后在菌丝中分化形成分生孢子梗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由气流向周围传播引起多次再侵染。白粉病潜育期很短,21~25℃时只有3d,整个生育期中再侵染十分频繁。四、流行条件(一)品种抗病性:根据抗病性表现,又可把小麦品种对白粉病菌的抗性分为低反应型抗病性、数量性状抗病性和耐病性等。(二)气候条件:如冬季和早春气温偏高,始发期就较早。湿度和降雨对病害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干旱少雨不利于病害发生,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相对湿度增加,病害会逐渐加重。虽空气湿度较高有利于病菌孢子的形成和侵入,但湿度过大降雨过多则不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和传播,对病害发展反而不利。(三)栽培条件:氮肥施用过多,灌水量大,往往导致田间通风透光不良,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侵染;同时植株生长过于茂密,贪青徒长,叶片幼嫩,而且易于倒伏,植株抗病性差,白粉病发生较重。因此,肥水条件好的高产地块易于发病。但是,如田间水肥不足,土壤干旱,植株生长衰弱,细胞缺水失去膨压,抗病性下降,也会引起病害严重发生。(四)菌源数量:秋苗发病轻重与越夏地的菌源量有密切关系。而春季白粉病的病情与病菌越冬存活率有一定关系。五、防治措施我司针对小麦白粉病症状采用无人机飞防作业技术进行春季喷药防治:通过小麦实际情况,采用15%三唑酮、20%三唑酮、12.5%烯唑醇等。一般喷洒一次即可基本控制白粉病危害。25%敌力脱(氧环宁、丙环唑)、40%多-硫、70%甲基硫菌灵、50%退菌特等对小麦白粉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这些药剂残效期较短,一般需要喷洒2-3次。 第五节小麦叶枯病症状及防治技术小麦叶枯病是引起小麦叶斑和叶枯类病害的总称,世界上报道的叶枯病的病原菌达20多种,我国目前以雪霉叶枯病、根腐叶枯病、链格孢叶枯病(叶疫病)、壳针孢类叶枯病等在各产麦区危害较大,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上的一类重要病害,多雨年份和潮湿地区发生尤其严重。小麦感染叶枯病后,常造成叶片早枯,影响籽粒灌浆,造成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有些叶枯病的病原菌还可引起籽粒的黑胚病,降低小麦商品粮等级。一、症状小麦几种叶枯病发生时期、危害部位和症状特点比较病害种类雪霉叶枯病根腐叶枯病链格孢叶枯病壳针孢类叶枯病发生时期幼苗~灌浆期苗期~收获期小麦生长中后期小麦生长中后期危害部位和症状类型危害幼芽、叶片、叶鞘和穗部,造成芽腐、叶枯、鞘腐和穗腐等症状,以叶枯为主危害叶片、根部、茎基部、穗部和籽粒,造成苗腐、叶枯、根腐、穗腐和黑胚主要危害叶片和穗部,造成叶枯和黑胚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穗部,造成叶枯和穗腐叶片上病斑特点病斑初为水浸状,后扩大为近圆形或椭圆形大斑,直径1~4cm,边缘灰绿色,中央浅褐色,多有数层不明显轮纹。叶片上病斑较大或较多时即可造成叶枯早期在叶片上形成褐色近圆形或椭圆形较小病斑。成株期形成典型的淡褐色梭形叶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病斑相互愈合形成大斑,使叶片干枯初期在叶片上形成较小的黄色褪绿斑,后扩展为中央呈灰褐色,边缘黄褐色长圆形病斑。病斑在适宜条件下可愈合形成不规则大斑,造成叶枯初形成淡褐色卵圆形小斑,扩大后形成浅褐色近圆形或长条形,亦可互相连结成不规则形较大病斑。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发展,重病叶常早枯病征病斑表面常形成砖红色霉层,潮湿时病斑边缘有白色菌丝薄层,有时产生黑色小粒点(子囊壳)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黑色霉层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灰黑色霉层病斑上密生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二、病原菌(一)学名及分类:1.小麦雪霉叶枯病:有性态为Monographellanivalis2.根腐叶枯病菌:有性态为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sativus,无性态为Bipolarissorokiniana3.链格孢叶枯病菌:为小麦链格孢Alternariatriticina4.壳针孢类叶枯病菌:为小麦壳针孢Septoriatritici三、浸染循环(一)越冬:几种叶枯病菌多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或以孢子附着于种子表面,或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残体中越夏或越冬。种子和田间病残体上的病菌为苗期的主要初侵染来源。一般感病较重的种子,常常不能出土就腐烂而死。病轻者可出苗,但生长衰弱。(二)传播和侵入:病组织及残体所产生的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直接侵入或由伤口和气孔侵入寄主。(三)再侵染:如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发病后不久病斑上便又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致使叶片上产生大量病斑,干枯死亡。尽管多数叶枯病菌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危害,但以抽穗后灌浆期发生较重,是主要危害时期。四、流行条件(一)气候因素:潮湿多雨和比较冷凉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雪霉叶枯病的发生。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降雨量对病害发展影响很大,如此期降雨量超过70mm发病严重,40mm以下则发病较轻。苗期受冻,幼苗抗逆力弱,叶枯病往往发生较重。小麦开花期到乳熟期潮湿(r﹥80%)并配合有较高的温度(18-25℃)有利于各种叶枯病的发展和流行。(二)栽培条件:氮肥施用过多,冬麦播种偏早或播量偏大,造成植株群体过大,田间郁闭,发病重;麦田灌水过多,或生长后期大水漫灌,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有利于病害发生。此外,麦田杂草多,倒伏严重,土地耕翻粗糙,病害均有加重趋势。(三)菌源数量:种子感病程度重,带菌率高,播种后幼苗感病率和病情指数也高。东北地区研究报道种子感病程度与根腐叶枯病病苗率和病情指数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四)品种抗病性:小麦品种对各种叶枯病的抗病性研究发现,没有免疫品种。虽品种间抗性存在一定差异,但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多数不抗病。五、防治措施我司针对小麦叶枯病症状,采用无人机飞防作业进行喷洒,在小麦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防治雪霉叶枯病采用15%三唑酮、12.5%烯唑醇、50%甲基硫菌灵和50%多菌灵;防治其他叶枯病可用20%敌力脱、75%代森锰锌或75%百菌清等药剂。一般第一次喷药后根据病情发展,间隔10-15天再喷药一次。由于小麦叶枯病病原菌比较复杂,不同杀菌剂复配使用效果更好。第六节小麦赤霉病症状及防治技术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在我国该病过去主要发生于小麦穗期湿润多雨的长江流域和沿海麦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向北方麦区蔓延。1985年小麦赤霉病在河南省大流行,发病面积达150万多公顷,减产8.85亿kg。小麦赤霉病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而且降低小麦品质,使蛋白质和面筋含量减少,出粉率降低,加工性能受到明显影响。同时感病麦粒内含有多种毒素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等,可引起人、畜中毒,发生呕吐、腹痛、头昏等现象。严重感染此病的小麦不能食用。一、症状赤霉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能发生。苗期形成苗枯,成株期形成茎基腐烂和穗枯,以穗枯危害最重。常是1-2个小穗被害,有时很多小穗或整穗受害。被害小穗最初在基部变水渍状,后渐失绿褪色而呈褐色病斑,然后颖壳的合缝处生出一层明显的粉红色霉层(分生孢子)。一个小穗发病后,不但可以向上、下蔓延,危害相邻的小穗,并可伸入穗轴内部,使穗轴变褐坏死,使上部没有发病的小穗因得不到水分而变黄枯死。后期病部出现紫黑色粗糙颗粒(子囊壳)。籽粒发病后皱缩干瘪,变为苍白色或紫红色,有时籽粒表面有粉红色霉层。种子带菌引起苗枯症状,使根鞘及芽鞘呈黄褐色水浸状腐烂,地上部叶色发黄,重者幼苗未出土即死亡。茎基腐则主要发生于茎的基部,使其变褐腐烂,严重时整株枯死。小麦赤霉病病穗和病粒二、病原物(一)学名及分类1.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zeae(Schw.)Petch.属于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赤霉属;2.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Schw.此外,黄色镰刀菌F.culmorum和燕麦镰刀菌F.auenaceum等多种镰刀菌也可以引起赤霉病。(1.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2.子囊壳;3.子囊;4.子囊孢子)(二)病原形态禾谷镰刀菌大型分生孢子多为镰刀形,稍弯曲,顶端钝,基部有明显足胞。一般有3-5个隔膜,单个孢子无色,聚集成堆时呈粉红色。一般不产生小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有性态产生子囊壳,散生或聚生于感病组织表面,卵圆形或圆锥形,深蓝至紫黑色,表面光滑,顶端有瘤状突起为孔口。子囊无色,棍棒状,两端稍细,内生8个子囊孢子,呈螺旋状排列。子囊孢子无色,弯纺锤形,多有3个隔膜。三、病害循环(一)越冬:小麦赤霉病菌腐生能力强,在北方地区麦收后可继续在麦秸、玉米秆、豆秸、稻桩、稗草等植物残体上存活,并以子囊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各种寄主植物的残体上越冬。土壤和带病种子也是重要的越冬场所。病残体上的子囊壳和分生孢子以及带病种子是下一个生长季节的主要初侵染源。种子带菌是造成苗枯的主要原因,而土壤中如有较多的病菌则有利于产生茎基腐症状。(二)传播与浸染:小麦抽穗后至扬花末期最易受病菌侵染(此时正遇病残体上子囊孢子产生的高峰期),乳熟期以后,除非遇上特别适宜的阴雨天气,一般很少侵染。病菌主要通过凋萎的花药侵入小穗(少数可以从张开的颖缝处直接侵入)。子囊孢子借气流和风雨传播,小穗被侵染后,条件适宜,3-5天即可表现症状。然后菌丝逐渐向水平方向的相邻小穗扩展,也向垂直方向穿透小穗轴进而侵害穗轴输导组织,导致侵染点以上的病穗出现枯萎。(三)再侵染:潮湿条件下病部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四、流行因素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象条件、菌源数量、寄主抗病性及生育时期、栽培条件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充足的菌源,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和小麦扬花期相吻合,就会造成赤霉病流行。(一)气象条件:小麦抽穗期以后降雨次数多,降雨量大,相对湿度高,日照时数少是构成穗腐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尤其开花到乳熟期多雨、高温,穗腐严重。此外穗期多雾、多露也可促进病害发生。(二)菌源数量:有充足菌源的重茬地块和距离菌源近的麦田发病严重。但在我国北方麦区,菌源量较多,一般不是流行的限制因素。(三)品种抗病性和生育时期:小麦品种间对赤霉病抗病性存在有一定差异,但尚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特别是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品种对赤霉病抗性均较差。从生育期来看,小麦整个穗期均可受害,但以开花期感病率最高。五、防治措施我司针对小麦赤霉病症状,采用无人机飞防作业技术进行防治,以农业防治和减少初侵染源为基础,充分利用抗病品种,及时喷洒杀菌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在当前品种普遍抗性较差的情况下,药剂防治仍是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和有效措施。喷雾防治:是防治穗腐的关键措施。各地应根据菌源情况和气象条件,适时作出病情预测预报,并及时进行喷药防治。防治穗腐的最适施药时期是小麦齐穗期至盛花期,施药应宁早勿晚。比较有效的药剂是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等内吸杀菌剂。每hm²用药450-600g兑水喷雾。第七节小麦纹枯病症状及防治技术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发生非常普遍。我国80年代以来,由于小麦品种更换、农业栽培制度的改变以及肥水条件的改善,发病逐年加重。小麦纹枯病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使小麦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50%左右,个别地块甚至绝收。一、症状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倒伏、枯孕穗等多种症状。(一)烂芽和死苗:种子发芽后,芽鞘受浸染变褐,继而烂芽枯死,不能出苗。主要在小麦3-4叶期发生,在第一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病斑,严重时因抽不出新叶而造成死苗。(二)花秆烂茎:返青拔节后,病斑最早出现在下部叶鞘上,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多个病斑相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条件适宜时,病斑向上扩展,并向内扩展到小麦的茎秆,在茎秆上出现近椭圆形的“眼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两端稍尖。田间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以及由菌丝纠缠形成的黄褐色的菌核。小麦茎秆上的云纹状病斑及菌核是纹枯病诊断识别的典型症状。(三)倒伏:由于茎部腐烂,后期极易造成倒伏。(四)枯孕穗: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有的虽能够抽穗,但结实减少,籽粒秕瘦,形成“枯白穗”。枯白穗在小麦灌浆乳熟期最为明显,发病严重时田间出现成片的枯死。此时若田间湿度较大,病植株下部可见病菌产生的菌核,菌核近似油菜籽状,极易脱落到地面上。白穗症状二、病原菌(一)学名及分类:无性态为禾谷丝核菌Rizoctoniacerealis,属于真菌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有形态为担子菌亚门角担菌属(Cenatobasidium),自然情况下不常见。立枯丝核菌(Rizoctoniasolani)也能侵染水稻引起纹枯病。(二)病原形态:初生菌丝无色较细,菌丝分枝呈锐角或近直角,分枝处大多缢缩变细。菌丝以后变褐色,分枝和隔膜增多,分枝与母枝之间几乎呈直角。部分菌丝膨大成念珠状。菌核初为白色,后变成不同程度的褐色,表面粗糙,不规则,菌核之间有菌丝连接,大小如油菜籽。禾谷丝核菌菌丝细胞双核,菌核较小,色泽较浅,菌丝生长速度慢,较细(直径2.9-5.5μm);立枯丝核菌菌丝细胞多核(3-25个,多数4-8个核),菌核色泽较深,菌丝生长较快,较粗(5-12μm)。(三)病原生物学:菌丝生长的适温为22-25℃,13℃以下、35℃以上生长受抑制。病菌生长10-11d开始形成菌核。菌核萌发无休眠期,适温下4d即可萌发。菌核抗干热能力强,80℃下处理3h仍能萌发。干热条件下,菌丝体致死温度为75℃1h。但在湿热条件下,菌丝体致死温度为49℃10min,菌核致死温度为50℃10min。(四)病原菌生理分化:小麦纹枯病菌种下根据菌丝融合划分为不同的菌丝融合群(anastomosisgroup,简称AG)。我国小麦纹枯病菌的优势菌群是禾谷丝核菌的CAG-1群,约占90%;立枯丝核菌AG-5群数量较少。AG-5虽也有一定的致病力,但较CAG-1弱,同时病害扩展较慢。小麦纹枯病菌除侵染小麦外,对大麦也表现强致病力;还能侵染玉米、水稻,但致病力不及对小麦强,对大豆和棉花不致病。三、浸染循环(一)越冬场所及初侵染来源:病菌以菌核和病残体中的菌丝体在田间越夏越冬,作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其中菌核的作用更为重要。试验表明,菌核在干燥条件下保存6年仍可以萌发。菌核具有多次萌发的特性。1.传播:此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带菌土壤可以传播病害,混有病残体和病土而未腐熟的有机肥也可以传病。2.侵染与发病:土壤中的菌核和病残体长出的菌丝接触寄主后,形成附着胞或浸染垫产生侵入丝直接侵入寄主,或从根部伤口侵入。冬麦区小麦纹枯病在田间的发生过程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1)冬前发病期(2)越冬静止期(3)病情回升期(4)发病高峰期(5)病情稳定期3.再侵染:小麦纹枯病靠病部产生的菌丝向周围蔓延扩展引起再侵染。田间发病有两个侵染高峰,第一个是在冬前秋苗期;第二个则是在春季小麦的返青拔节期。四、流行条件影响小麦纹枯病发生流行的因素包括品种抗性、气候因素、耕作制度及栽培技术等。(一)品种抗病性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对各地推广的品种进行抗纹枯病鉴定的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绝大多数为感病品种,只有极少数表现耐病或中抗,缺乏免疫和高抗品种。感病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是当前小麦纹枯病严重发生的原因之一。(二)耕作与栽培措施:纹枯病是一种“高产病害”,随着水肥条件改善,产量提高而加重。灌溉条件的改善,播种密度的增高,化肥特别是速效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是纹枯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播种早,播量大,施氮肥多,田间群体过大,植株郁闭,相对湿度增加,纹枯病加重。小麦地连作年限长、土壤中菌核数量多,有利于菌源积累,发病重。(三)气候条件:一般冬前高温多雨有利于发病,春季气温已基本满足纹枯病发生的要求,湿度成为发病的主导因子。3月-5月上旬的雨量与发病程度密切相关。河南省1997、1998、1999年相继三年纹枯病大流行就与当年春季多雨有关;而2000年冬春季干旱,直到4月上旬调查小麦纹枯病,仅在下部叶鞘危害,尚未扩展到茎秆,当年小麦纹枯病为轻发生年。(四)土壤条件:小麦纹枯病发生与土壤类型也有一定关系。沙壤土地区纹枯病重于黏土地区,黏土地区纹枯病重于盐碱土地区。中性编酸性土壤发病较重。五、防治方法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农田生态状况关系密切,在病害控制上提出以改善农田生态条件为基础,结合药剂防治的策略。我司针对小麦纹枯病症状采用飞防作业进行药剂喷洒防治: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应根据病情发展及时进行喷雾防治。喷雾可使用23%宝穗水乳剂、15%三唑酮、12.5%的烯唑醇等,还可兼治小麦白粉病和锈病。第八节小麦全蚀病症状及防治技术小麦全蚀病是世界性病害。1884年英国最早记载,我国于1931年前后在浙江省发现,目前已扩展到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全蚀病是小麦上的毁灭性病害,引起植株成簇或大片枯死,降低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一、症状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近成熟时病株症状最为明显。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种子根、地下茎,使之变黑腐烂,部分次生根也受害。病苗基部叶片黄化,心叶内卷,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时死亡。病苗返青推迟,矮小稀疏,根部变黑加重。拔节后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在潮湿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褐色菌丝层,称为“黑脚”,这是全蚀病区别于其他根腐病的典型症状。重病株地上部明显矮化,发病晚的植株矮化不明显。由于茎基部发病,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分布,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在潮湿情况下,小麦近成熟时在病株基部叶鞘内侧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即病原菌的子囊壳。但在干旱条件下,病株基部“黑脚”症状不明显,也不产生子囊壳。黑根黑脚颗粒状物白穗二、病原菌(一)学名及分类:禾顶囊壳Gaeumannomycesgramims,属子囊菌亚门顶囊壳属;(二)病原形态:病菌的匍匐菌丝粗壮,粟褐色,有隔。老化菌丝多呈锐角分枝,分枝处主枝与侧枝各形成一隔膜,呈现“∧”形。匍匐菌丝3-4根聚集在一起,在寄主根茎和叶鞘表面形成网纹,在根部多与根轴平行生长。子囊壳黑色,球形或梨形,顶部有一稍弯的颈。子囊无色,棍棒状。子囊内有8个平行排列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线状稍弯曲。(三)病原生物学:病菌生长温度范围3-33℃。子囊形成适温20℃左右,子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0-25℃,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12-18℃。病菌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相对湿度,相对湿度80%-90%为适宜条件,低于50%则生长减慢,也不易产生子囊壳。病菌对pH的适应范围较广,以pH5.5-8.5为最适。子囊壳的形成需要光照,以室内散射光较好,光照过强不利于子囊壳产生。(四)病原菌生理分化:Walker(1975)根据病菌附着枝的形态及病原菌的致病性将禾顶囊壳划分为3个变种,即:小麦变种G.graminisvar.triticiWalker,禾谷变种G.graminisvar.graminisArxetOliver和燕麦变种G.graminisvar.avenae(E.M.Turner)Dennis。我国小麦全蚀病菌主要为小麦变种,禾谷变种只在湖北标样上发现,尚未发现燕麦变种。在辽宁、山东先后发现全蚀病菌有玉米变种G.var.maydisYaoWangetZhu。禾顶囊壳小麦变种具有简单的指状附着枝,禾谷变种则具有深裂状褐色附着枝,玉米变种具有球形或偏球形浅褐色附着枝。(五)寄主范围:病菌除危害小麦外,还能危害大麦、黑麦、玉米、谷子、燕麦等禾本科作物及禾本科杂草。有3个变种,寄生范围有一定区别:1.小麦变种寄主范围较广,不侵染燕麦,能侵染高粱根但不造成发病;2.燕麦变种主要侵染燕麦属、小麦属和大麦属,对禾本科杂草的致病性较小麦变种和禾谷变种强;3.禾谷变种主要侵染稻属、狼尾草属及其他禾本科杂草,致病性较弱。三、浸染循环(一)初侵染: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存活于未熟腐熟有机肥中的病残体也可作为初侵染源。以寄生方式在自生麦苗、杂草或其他作物上的全蚀病菌也可以传染下一季作物。上述各类初侵染源中以土中病残体上的菌丝作用最大。小麦全蚀病菌为土壤寄居菌,病原在土壤中存活年限因试验条件和方法不同其结果也不一致,从1-2年至3-5年不等,一年轮作可使病害减轻。(二)传播:此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使用带有病残体的未腐熟的粪肥也可传播病害。田间浇水、翻耕犁耙等导致病菌在较近距离的扩散。种子间混杂的病残体的具有传病作用。无病区应禁止从病区调运种子。(三)病害自然衰退现象:“全蚀病自然衰退”(Take-allDecline,TAD)即是指全蚀病田连作小麦或大麦,当病害发展达到高峰后,在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情况下,病害自然减少的现象。国内外均发现了全蚀病的自然衰退现象。四、流行条件(一)耕作措施:小麦-玉米-小麦连作有利于土壤中病原菌积累,病害逐年加重,合理耕作能减轻发病,但轮作不当则不一定减轻发病。实施免耕或少耕,降低土壤的通气性,能减轻发病。早播较适期迟播发病重。(二)土壤肥力:主要营养要素缺乏有利于全蚀病发生,但营养元素对全蚀病发生的影响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土壤缺氮引起全蚀病严重发生,施用氮肥后全蚀病严重度降低。也有报道称施用铵态氮(NH4-N)能减轻小麦发病,加重春大麦发病;施用硝态氮(NO3-N)能增加全蚀病菌的侵染,降低产量。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能明显减轻发病是非常明确的。土壤中严重缺磷或氮磷比例失调是全蚀病危害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施用磷肥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减轻发病,减少白穗,保产作用明显。钙等其他营养元素对病害也有一定的影响。(三)土壤性质及温湿度:沙土保肥水能力差,利于发病。黏重土壤,病害较轻。偏碱性土壤发病重于中性或偏酸土壤。冬麦区冬季温暖、晚秋早春多雨发病重。水浇地比旱地发病重。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田间病残体的腐熟,降低菌量,能减轻冬麦发病。(四)品种抗病性:目前国内外均缺乏抗全蚀病的品种,小麦属和大麦属也缺乏可利用的抗源,仅在感病程度上有差异。五、防治方法针对小麦全蚀病症状,我司采取无人机飞防作业防治措施,在苗期可用多菌灵对小麦根部进行喷药,都可预防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第九节小麦病毒病症状及防治技术小麦病毒病包括黄矮病、丛矮病和土传花叶病等。小麦黄矮病也叫“黄叶病”、“嵌边黄”,国际上叫大麦黄矮病(Barleyyellowdwarfdisease)。我国于1960年在陕西、甘肃的小麦上发现,目前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及华东等冬麦区、春麦区及冬春麦混种区。从1966年到1984年曾先后有6次大的流行。受害小麦,一般减产5%-10%左右,严重的可达40%以上,个别地块可造成绝产。小麦丛矮病在有些地区也称“芦渣病”、“小蘖病”,在我国分布较广。20世纪60年代曾在我国西北、河北和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流行。小麦感病越早,产量损失越大。轻病田减产10%-20%,重病田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小麦土传花叶病是一类病害的总称,包括土传花叶病、黄花叶病和梭条斑花叶病,在世界主要产麦国如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意大利、日本、埃及等国均有分布。我国分布也比较广泛,以河南、山东、四川等省受害较重。除危害小麦外,此病还可以危害大麦、黑麦等作物。一、症状(一)黄矮病:秋苗期和春季返青后均可发病。典型症状是新叶从叶尖开始发黄,植株变矮。叶片颜色为金黄色到鲜黄色,黄化部分约占全叶的1/3-1/2。秋苗期感病的植株矮化明显,分蘖减少,一般不能安全越冬。即使能越冬存活,一般也不能抽穗。穗期感病的植株一般只旗叶发黄,呈鲜黄色,植株矮化不明显,能抽穗,千粒重减低。(二)丛矮病:典型症状是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的条纹,分蘖显著增多,植株矮缩,形成明显的丛矮状。秋苗期感病,在新生叶上有黄白色断续的虚线条,以后发展成为不均匀的黄绿条纹,分蘖明显增多。冬前感病的植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轻病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表现细弱,叶部仍有明显黄绿相间的条纹,病株严重矮化,一般不能拔节抽穗或早期枯死。拔节以后感病的植株只上部叶片显条纹,能抽穗,但穗很小,籽粒秕,千粒重下降。(三)小麦土传花叶病一般在秋苗上不表现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春季植株返青后逐渐显症。受害植株心叶上产生褪绿斑块或不规则的黄色短条斑,返青后叶片上形成黄色斑块,拔节后下部叶片多变黄枯死,中部叶片上产生大量黄色斑驳或条纹。病田植株发黄,似缺肥状。病株常矮化,分蘖枯死,成穗少,穗小粒秕,千粒重明显下降。二、病原物(一)黄矮病:由黄症病毒属(Luteovirus)中的大麦黄矮病毒(Barleyyellowdwarfvirus,BYDV)引起。病毒粒体为等轴对称的正二十面体,直径26-30nm。病毒致死温度为70℃,稀释限点为1:1000,BYDV主要侵染小麦、大麦等禾本科作物及野燕麦、鹅冠草等100多种禾本科杂草。BYDV不能由土壤、病株种子、汁液等传播,只能由蚜虫传播。主要传毒蚜虫有: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及玉米蚜等。不同种类的蚜虫传播BYDV的能力不同。(二)丛矮病:病原为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ortherncerealmosaicvirus,NCMV)。弹状病毒,大小为50-4nm×320-400nm;病毒由核衣壳及外膜组成。病毒颗粒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稀释限点为1:10-100,体外存活期2-3天。病毒可危害小麦、大麦、黑麦、粟(谷子)、燕麦、高粱及狗尾草、画眉草、马唐等24属65种作物及杂草。病毒不经土壤、汁液及种子传播。灰飞虱是主要的传毒介体。(三)小麦土传花叶病的病原有3种:1.小麦土传花叶病毒(Wheatsoil-bornemosaicvirus,WSBMV):病毒粒体为短棒状,病毒致死温度为60-65℃,稀释限点为10-2-10-3,在干燥病叶中病毒能存活达11年之久。在感病植株细胞内,病毒可形成结晶体状、类晶体状和不定形状内含体。此病毒只能由禾谷多黏菌传播。寄主除危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禾谷类作物外,尚可侵染早雀麦、藜等杂草。2.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yellowmosaicvirus,WYMV):病毒粒体为线状,病毒致死温度为55-60℃,稀释限点为10-3。在感病植株细胞内,病毒可形成风轮状内含体。此病毒可由禾谷多黏菌传播,也可汁液摩擦传播。目前发现只危害小麦。3.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heatspindles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