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陈涉世家》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1页
第22课《陈涉世家》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2课《陈涉世家》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3页
第22课《陈涉世家》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4页
第22课《陈涉世家》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检测试题(试题命制:汪老师复核:吕老师总分:100分)A卷一、选择题(42分,每小题2分)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士卒多为用者/吴广为都尉B.广起,夺而杀尉/为坛而盟C.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D.且壮士不死即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宜多应者

诚宜开张圣听B.扶苏以数谏故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C.卒买鱼烹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天大雨会:适逢,恰巧遇到B.等死,死国可乎等:等待C.扶苏以数谏故数:屡次D.陈胜王王:称王5.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A.怅恨久之B.二世杀之C.楚人怜之D.固以怪之矣6.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7.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发动起义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A.并杀两尉失期当斩攻大泽乡B.激怒其众召令徒属攻大泽乡C.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D.激怒其众皆已失期为坛而盟8.下列选项中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属于意动用法的一项是()A.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B.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C.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D.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度已失期/宁信度,无自信也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既克,公问其故D.固以怪之矣/家贫,无从致书以观10.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扶苏以数谏故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B.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D.楚人怜之二世杀之12.选出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皆以美于徐公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D.陈胜、吴广乃谋曰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13.读下面各组句子,指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组:(①②)A.为坛而盟/山盟海誓B.死即举大名耳/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C.吴广为都尉/是以众议举宠为督D.从民欲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4.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吴广素爱人素:sǜ朴素B.广故数言欲亡亡:wáng死亡C.尉果笞广笞:chī用竹板打D.被坚执锐被:biè同“披”1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发闯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广故数言欲亡A野芳发而幽香B扶苏以数谏故舜发于畎亩之中温故而知新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扶苏以数谏故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不以物喜 帝感其诚勿以善小而不为16.下列成语中的“亡”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家破人亡B.亡命之徒C.唇亡齿寒D.生死存亡17.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通假字的一项是()A.将军身被坚执锐B.固以怪之矣C.发闾左適戍渔阳D.藉第令毋斩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高祖因之以成帝业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孟浩然之广陵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项燕为楚将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1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20.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A.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B.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得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C.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D.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陈胜的话,先分析形势,再提出策略,说明陈胜虽为农民但却洞察天下。2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写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为起义做舆论准备。B.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胆识。C.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天下苦秦久矣。”D.陈胜、吴广为起义做了两个舆论准备,分别是“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二、翻译句子(21分,每题3分)2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3.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2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25.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6.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27.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28.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卷三、对比阅读(9分,每题3分)【甲】《陈涉世家》【乙】及陈涉起,沛(沛县)令欲以沛应之。掾、主吏(官名)萧何、曹参曰:“君为秦吏,今欲崐背(背叛)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借此胁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邦)。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遗(给)沛父老,为陈(陈说)利害。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门迎刘季,立以为沛公。萧、曹等为收沛子弟,得三千人,以应诸侯。29.上文中加点的“为”字读音不同于其他3个的是()A、士卒多为用者B、吴广为都尉C、君为秦吏D、为陈(陈说)利害3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A、乃令樊哙召刘季沛令后悔B、以激怒其众沛令欲以沛应之C、今欲崐背之欲诛萧、曹D、陈胜自立为将军立以为沛公3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季乃书帛射城上四、对比阅读(12分,每题3分)[甲]《陈涉世家》[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注释:①籍:项羽的字。②项梁:项羽的叔叔32.下面每组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吴广素爱人天下缟素B.皆已失期不期而遇C.学万人敌敌众我寡D.梁与籍俱观与时俱进33.对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夺而杀尉(表示顺接,相当于“然后”)B.尉果笞广(鞭打)C.梁以此奇籍(因为)D.虽吴中子弟(虽然)3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35.下列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乙】文中看出:项羽是一个做什么事都不专心,半途而废,胸无大志的人。B.【甲】文中的陈涉和【乙】文中的项羽,都没能统一天下。司马迁把他们分别收入《史记》的“世家”和“本纪'是因为他看重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C.【甲】【乙】两文都通过语言描写,对人物的性格进行了鲜明的刻画。D.【甲】文表现了陈涉非凡的抱负和反抗命运的决心,同时显示了他洞察时局和精于谋划的能力。五、对比阅读(9分,每题3分)【甲】(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①,不遂亡者,未之有也。”——(选自刘向《说苑》)【注】①上:君王36.下面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度:先自度其足道不通,度已失期B.将:上使外将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或:今或闻无罪而或长烟一空D.亡:非之则危,背之则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7.下列选项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扶苏以数谏故A.君人者,以百姓为天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以中有足乐者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38.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陈胜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目的是表达对二人的思念,推翻统治,为她们报仇。B.【乙】文通过齐桓公与管仲的对话,表现管仲的民本思想。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基石,国家才能安宁。C.【甲】文中陈胜以“天下苦秦久矣”揭示起义的根本原因,正是【乙】文管仲所说的“民怨其上”。D.【甲】【乙】选文都是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了陈胜、管仲卓越的洞察力。九年级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检测试题答案(试题命制:汪老师复核:吕老师总分:100分)一、选择题(63分,每小题3分)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士卒多为用者/吴广为都尉B.广起,夺而杀尉/为坛而盟C.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D.且壮士不死即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宜多应者

诚宜开张圣听B.扶苏以数谏故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C.卒买鱼烹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会天大雨会:适逢,恰巧遇到B.等死,死国可乎等:等待C.扶苏以数谏故数:屡次D.陈胜王王:称王5.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A)A.怅恨久之B.二世杀之C.楚人怜之D.固以怪之矣6.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7.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发动起义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C)A.并杀两尉失期当斩攻大泽乡B.激怒其众召令徒属攻大泽乡C.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D.激怒其众皆已失期为坛而盟8.下列选项中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A);属于意动用法的一项是(D)A.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B.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C.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D.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A.度已失期/宁信度,无自信也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既克,公问其故D.固以怪之矣/家贫,无从致书以观10.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A)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扶苏以数谏故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B.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D.楚人怜之二世杀之12.选出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D)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皆以美于徐公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D.陈胜、吴广乃谋曰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13.读下面各组句子,指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组:(①A②C)A.为坛而盟/山盟海誓B.死即举大名耳/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C.吴广为都尉/是以众议举宠为督D.从民欲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4.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C)A.吴广素爱人素:sǜ朴素B.广故数言欲亡亡:wáng死亡C.尉果笞广笞:chī用竹板打D.被坚执锐被:biè同“披”1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D)发闯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广故数言欲亡A野芳发而幽香B扶苏以数谏故舜发于畎亩之中温故而知新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扶苏以数谏故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不以物喜 帝感其诚勿以善小而不为16.下列成语中的“亡”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家破人亡B.亡命之徒C.唇亡齿寒D.生死存亡17.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通假字的一项是(D)A.将军身被坚执锐B.固以怪之矣C.发闾左適戍渔阳D.藉第令毋斩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高祖因之以成帝业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孟浩然之广陵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项燕为楚将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1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B)A、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20.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B)A.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B.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得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C.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D.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陈胜的话,先分析形势,再提出策略,说明陈胜虽为农民但却洞察天下。2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选文写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为起义做舆论准备。B.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胆识。C.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天下苦秦久矣。”D.陈胜、吴广为起义做了两个舆论准备,分别是“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二、翻译句子2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3.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2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25.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6.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27.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28.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三、对比阅读(一):【甲】《陈涉世家》【乙】及陈涉起,沛(沛县)令欲以沛应之。掾、主吏(官名)萧何、曹参曰:“君为秦吏,今欲崐背(背叛)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借此胁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邦)。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遗(给)沛父老,为陈(陈说)利害。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门迎刘季,立以为沛公。萧、曹等为收沛子弟,得三千人,以应诸侯。29.上文中加点的“为”字读音不同于其他3个的是(D)A、士卒多为用者B、吴广为都尉C、君为秦吏D、为陈(陈说)利害3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A)A、乃令樊哙召刘季沛令后悔B、以激怒其众沛令欲以沛应之C、今欲崐背之欲诛萧、曹D、陈胜自立为将军立以为沛公3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答: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刘季乃书帛射城上答:刘邦就在绸绢上写了一封信,用箭射到城楼上。四、对比阅读(二)[甲]《陈涉世家》[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注释:①籍:项羽的字。②项梁:项羽的叔叔32.下面每组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吴广素爱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