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一(下)第一次适应性训练语文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贴好条形码。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班级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照。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课内基础知识(18分)1.下列对课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以吾一日长乎尔 以:因为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伤:妨碍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 徒:徒弟 彼节者有间 间:空隙C.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隐:隐瞒 廊腰缦回 缦:萦绕D.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视力 或劝纳其幼女 纳:接纳2.下列有关加点词活用现象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骊山北构而西折 ②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③风乎舞雩④族秦者秦也 ⑤辇来于秦 ⑥既来之,则安之⑦良庖岁更刀 ⑧朝秦楚 ⑨七十者衣帛食肉A.①⑦/②⑥/③⑤/④⑧⑨ B.①⑤⑦/②④/③⑥⑧/⑨C.①⑤⑦/②/③④⑨/⑥⑧ D.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3.下列有关文言句式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百姓之不见保 ②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③不吾知也④加之以师旅 ⑤刀刃若新发于硎 ⑥戍卒叫,函谷举⑦无乃尔是过与 ⑧异乎三子者之撰 ⑨技经肯綮之未尝A.①⑥/②③/④⑧⑨/⑤/⑦ B.①⑥/②/④⑤⑧/③⑦⑨C.①③⑨/②/④⑥/⑤⑧/⑦ D.①⑨/②⑦/③⑥/④⑤⑧4.下列各项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2分)()A.童子六七人 因其固然 B.依乎天理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C.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然则卿设施以何为先 D.谨庠序之教 弃掷邂迤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盖亦反其本 技盖至此乎 B.刑于寡妻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C.吾何爱一牛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 D.族庖月更刀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6.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阿房宫赋》借探讨秦朝速亡的原因,揭露秦统治者穷奢极欲之态,并借古鉴今,讽谏当时统治者应引以为戒,要施仁爱民。B.孔子在《侍坐》里最为赞赏曾晳之“志”,认为他的说法符合“为国以礼”的理念,继而批评了子路的鲁莽,并用反问句表达了对另外两个弟子的不满。C.《庖丁解牛》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如“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三句,生动地勾勒出庖丁解牛成功后怡然自得、心满意足的神态。D.《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善于取譬设喻,以“挟泰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为喻,生动形象地说明齐宣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B.宗庙是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宗庙制为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C.冠者,即成年人。古代男女都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D.“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此外,类似的谦称还有孤、朕等。8.下列有关《红楼梦》的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木石前盟”中,“木”指黛玉前世绛珠仙草,“石”指宝玉前世神瑛石(神瑛侍者)。“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寓指两人可结成姻缘。B.贾元春被选入凤藻宫,加封贤德妃,皇上恩准她元宵节回家省亲。回去时贾家欢腾一片,元妃似喜含悲,这里既有久别重逢的喜悦,也有想到自己宫中生活的酸楚。C.贾瑞调戏凤姐,被凤姐设下相思局致病。有一跛道人送来一面嵌着“风月宝鉴”的镜子,贾瑞不听道士之言,照其正面,终一命呜呼。D.晴雯本姓花,性情温和柔顺,她见宝玉任性恣情,便以赎身出府之说试探宝玉,并趁机劝谏,望宝玉今后以考功名为重。9.下列关于《红楼梦》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他所看到的“判词”,听到的“仙曲”,预示了《红楼梦》中众多女性的命运,即所谓“万艳同杯(悲)”“千红一窟(哭)”。B.“元妃省亲”前,贾政带着宝玉给各个景点题匾额、对联,宝玉文思泉涌,贾政称其为“无知的孽障”,表面上是责怪,实际上是欣赏。C.贾元春省亲后,宝玉和众姐妹都住进大观园。黛玉住在蘅芜苑,宝玉住在怡红院,宝钗住在潇湘馆,李纨住在稻香村,人物的居所往往与其主人精神气质契合。D.黛玉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而吃了闭门羹,又见宝玉送宝钗出来,更添误会。次日巧遇饯花之期,她独自一人来到幽僻处葬花,作《葬花吟》,此诗明写花,实写人。二、现代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般而言,一部作品的意义或意图的实现,在相当程度上有待于读者的解读,而作者在建构作品时,也在与读者暗中交流,并希望读者按自己的意图去进行解读。但这种解读过程能否成功则涉及许多复杂的条件和因素。作品意图的实现和读者的阅读期待有关。在文学史上,卡夫卡一直是一位伟大而又令人生畏的作家。他通过寓言和悖论等方式隐晦地表现自己的意图,将普通读者拒之门外,据说连爱因斯坦都认为卡夫卡的《审判》无法卒读。然而也有研究表明,卡夫卡是将《审判》当作喜剧来写的,而且每写一段就会读给朋友们听,他们都笑得在床上打滚。卡夫卡特殊的文体在朋友们那里并不构成障碍,或许因为他们只想听个荒唐而好笑的故事,而如果读者想要知道卡夫卡何以成为描写异化的“欧洲的良心”,这种文体就显得深奥难懂了。作品意图的实现也取决于读者所处的情境。欧洲著名学者卢卡契曾坚持认为,卡夫卡的小说完全是无病呻吟,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然而,他最终改变了看法。随着国家发生政变,他突然像《审判》中的K一样,被莫名其妙地逮捕和审判,卡夫卡的大门顷刻之间就奇妙地向他敞开了。他所体会到的那种巨大的荒谬感使他终于承认,卡夫卡写的是真正的现实。国学大师陈寅恪曾在战时逃难之际重读宋史,九死一生的经历使读史四十年的陈寅恪对书中许多“不甚可解者”忽然“心通意会”,甚至产生了“亲切有味”的阅读快感。作品何时会向读者显示它的特殊意义,抛开读者是否优秀不谈,实在是渺不可知的。写作和阅读的关系,并非谁是主导、谁是附庸的关系,阅读的成败取决于两者能否会通,写作者的姿态,说到底仅仅是一个邀请而已。因此,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写作中,写作行为常常被解释为一种寻找知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作者往往并不强求,而是将知音的缺席作为一个写作的前提予以接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所有这一类感伤之语,既是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也是对理想读者的召唤,既有悲凉,又有自信。这种看似消极的寻求知音的写作策略,真正保证了写作的开放性:作者并不仅仅在为他的同时代人或一般读者写作,他所面对的是开放的时间之中潜在的理想读者。由于他所预设的这些“未来读者”在时间的长河中几乎是无限的,作品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超越时代的限制而传之后世。另外,对知音的寻觅,对后世读者理解的确信,使作者能够不媚世、不趋时,更有勇气去对抗时尚和社会意识的压力。(摘编自格非《文学的邀约》)10.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卡夫卡的朋友们认为《审判》是个荒唐而好笑的故事,并不觉得它深奥难懂,这与他们的阅读期待有关。B.尽管陈寅恪有四十年的读史经验,但他对宋史许多不甚可解处的理解,也是在特殊的人生境遇中完成的。C.读者能否理解作者的意图,作品的意义能否实现,这二者均取决于作者的主导作用能否得到真正体现。D.为寻求知音而写作,既保证了写作的开放性,使作品更有可能超越时代,也使作者更有勇气去对抗世俗。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论证作品意图如何实现时,文章既考虑到读者的因素,也涉及了作者的写作策略。B.文章以卢卡契为例,论证对作品的理解与读者是否优秀无关,而是受现实情境影响。C.文章先论述影响阅读成败的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阐明作者创作与读者阅读的关系。D.文章的学术视野开阔,既例举了西方作家作品,也援引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相关理论。12.《红楼梦》开篇处有诗曰“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请结合材料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三、古诗文阅读(32分)(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瞻,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救,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材料二: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节选自《阿房宫赋》)材料三: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暴王之所以失国家,危社稷,覆宗庙,灭于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尝闻。今有土之君,皆处欲安,动欲威,战欲胜,守欲固,大者欲王天下,小者欲霸诸侯,而不务得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故曰:人不可不务也,此天下之极也。曰:然则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故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实,朝廷闲而官府治,公法行而私曲止,仓廪实而囹圄空,贤人进而奸民退。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谄谀,其士民贵武勇而贱得利,其庶人好耕农而恶饮食,于是财用足而饮食薪菜饶。是故上必宽裕而有解舍,下必听从而不疾怨,上下和同而有礼义故处安而动威战胜而守固是以一战而正诸侯。不能为政者,田畴荒而国邑虚,朝廷兜而官府乱,公法废而私曲行,仓廪虚而囹圄实,贤人退而奸民进。其君子上谄谀而下中正,其士民贵得利而贱武勇,其庶人好饮食而恶耕农,于是财用匮而食饮薪菜乏。上弥残苟而无解舍,下愈覆鸷而不听从,上下交引而不和同,故处不安而动不威,战不胜而守不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故以此观之,则政不可不慎也。(节选自《管子·五辅》)13.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上下和A同B而有礼义C故D处安而动威E战胜而守固F是以G一战H而正诸侯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夺,指侵占,文中指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与“匹夫不可夺志也”中的“夺”含义不同。B.可怜,指可惜,这里表达对阿房宫被焚的惋惜。与“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含义不同。C.治,与下文“乱”相对,文中指治理得好,君主向往的“治世”指太平盛世。D.疾,指憎恨,成语“疾恶如仇”“疾言厉色”等中的“疾”都保留了该义项。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指出当时百姓上不足以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丰年生活困苦,荒年免不了饿死,这是由君王“制民之产”不当造成的。B.材料二指斥秦统治者只图个人享乐不顾百姓,横征暴敛,挥霍无度,从对比中体现人心事理,揭示出秦王朝无道而咎由自取的历史结局。C.材料三认为从历史经验看,能建功立业、声誉昌隆、名播天下、流芳后世的君主,都是因得到了民心;而国破家亡的,无不是因失去了民心。D.材料一与材料三都认识到道德教化的作用,不同在于,前者肯定道德教化在治国中的首要地位,而后者认为须兼重“德治”与“法治”。1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7.三则材料都强调执政为民,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二)文言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徇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遗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封汉广平侯。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疾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薨,奏谥曰:“有司议宜以为武。”诏特赐曰忠侯。(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B.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大/渐亲之十一C.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D.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1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C.尊重,文中是尊贵显要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视,二者的意思不同。D.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车马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相同。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邓禹向皇上推荐吴汉承担调发幽州军队的任务,皇上命吴汉为大将军,吴汉斩幽州牧苗曾,完成使命,皇上赞赏邓禹有知人之明。B.吴汉伐蜀,在水南水北,分设大营,北营不利,合兵南营,大破公孙述,但后来被延岑袭击后方,吴汉落水,拉着马尾才得以脱险。C.吴汉为人质朴,忠心耿耿,深得皇上的信任,他跟着皇上征战四方时,常常随从左右,小心侍卫总是等到皇上安歇后才退出去。D.吴汉处世俭朴恭敬谨慎,不置田产,不起巷第,他出征在外时家人曾置买一些田产宅业,他归来后全部都分送给了故旧部署。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22.《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八杜甫地僻秋将尽,山高客未归。塞云多断续,边日少光辉。警急烽常报,传闻檄屡飞。西戎外甥[注]国,何得迕天威。[注]外甥:开元年间,吐蕃王上表给唐玄宗,自称是唐朝皇帝的外甥。2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地僻”“山高”表现戍边环境的艰苦,“客未归”表达将士归家无期的忧伤。B.颔联明写阴云多现、日光变少的边塞景象,暗写战事频仍、朝廷的声威不足。C.“常”“屡”以频度之密凸显军情紧急,渲染吐蕃不断侵扰边境带来的紧张气氛。D.诗人深切关注着秦州的动态,写景叙事,抒情感怀,前后呼应,似断实连。24.本诗尾联与杜甫—《登岳阳楼》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洒流”,在情感上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6分)(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2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子路、曾智、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以“______,______”两句话谦虚地表达自己不能承担礼乐治国的重任。(2)《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两句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3)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______”一句,以残存的衰败之景寄寓了对六朝相继灭亡的惆怅之情。(4)《牡丹亭·游园》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______”两句写杜丽娘叹息满园春色极度绚烂却无人欣赏,表现了杜丽娘的伤春之情。(5)“舟”是古代常见交通工具,也是诗人们用以寄托情怀的吟咏对象,成为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比如杜甫《登岳阳楼》中的“______”和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______”。四、语言文字应用(13分)2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①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②近些年的清宫剧经常以架空历史的方式讲“后宫女人”的争宠,这其中的小情小爱、钩心斗角,正是当下生活即刻化、碎片化的一种投射。③“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客观地分析了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并把这些缺点概括为“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可谓切中肯綮。④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协同作战,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⑤最近以人气偶像、华丽场景、炫目特效等为外在标识的古装剧很多,但能让观众伴有心有戚戚焉的情感共振和精神荡涤的作品少之又少。⑥脱离生态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生态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A.①②③ B.③⑤⑥ C.④⑤⑥ D.①②④27.《红楼梦》的伟大之一在于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小说中秦可卿直言夸赞王熙凤为“脂粉队里的英雄”,著名红学家王昆仑先生对王熙凤的评价是“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结合以上评论和相关情节,说说你心中的凤姐形象。(4分)28.下面是《教育家》杂志对“今天如何读经典”系列丛书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勇和李春雨的一段访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教育家》:市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