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素养提升课如何读懂诗歌课件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素养提升课如何读懂诗歌课件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素养提升课如何读懂诗歌课件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素养提升课如何读懂诗歌课件_第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素养提升课如何读懂诗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素养提升课如何读懂诗歌一、关注显性信息——标题、作者、注释(一)读懂诗的标题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如果我们注意理解诗的标题,答题就不容易有偏差。

对点练

1.请指出下列标题中的重要信息。

卷别标题重要信息(1)2022·新高考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2)2022·新高考Ⅱ卷送别

(3)2022·全国乙卷白下驿饯唐少府

(4)2021·新高考Ⅰ卷寄江州白司马

①交代了节日(人日);②交代了写作事件(约朋友去南山探春);③表明了写作对象(应提刑懋之)。

表明了题材(送别诗)。

①交代了写作事件(为朋友饯行);②表明了写作对象(唐少府)。

①交代了写作事件(写诗寄给江州白司马);②表明了写作对象(江州白司马)。

卷别标题重要信息(5)2021·全国乙卷鹊桥仙·赠鹭鸶

(6)2020·全国Ⅰ卷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7)2020·全国Ⅲ卷苦笋

(8)2020·新高考Ⅰ卷赠别郑炼赴襄阳

①表明了诗歌题材(咏物诗);②交代了写作对象(鹭鸶)。

①表明了诗歌题材(唱和诗);②表明了写作对象(袭美);③交代了写作的缘由(抱疾杜门)。

①表明了写作对象(苦笋);②暗示了诗歌题材(咏物诗)。

①表明了题材(赠别诗);②表明了写作对象(郑炼);③表明了赴任地点(襄阳)。(二)知作者要真正读懂一首诗歌,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目的等。知人论世“三注意”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如李白——豪放飘逸(壮美、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雄伟瑰丽、奔放豪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沉郁顿挫(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语意的顿挫),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如李清照前期与后期的作品就不同,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声声慢》(寻寻觅觅)所表达的情感明显不同。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同为写战争的诗,唐朝的与宋朝的就不同。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传达出的是豪迈和勇敢,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传达出的是愤懑和痛苦。对点练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

兴陆

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①,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①迮:狭窄。(1)我们通过学过的《示儿》《书愤》等诗歌可知,陆游生活在①________

(朝代),始终主张②

,但在仕途上③

因此他的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主和派的仇恨,以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通过对陆游的“知人论世”,我们便可更好地把握上面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也利于准确地解答题目。(2)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参考答案(1)①南宋②抗金③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一生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但矢志不渝(2)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三)看注释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对点练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根据提示完成后面的题目。送子由使契丹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注释①对“清禁”的解释,有助于理解诗意,暗示苏辙的地位。注释②解释“武林”,并点出本文写作时苏轼时知杭州。结合全诗可知,“沙漠回看清禁月”隐含着苏轼希望苏辙不要忘记国家,而“湖山应梦武林春”又希望苏辙

(2)注释③解释典故,帮助读懂诗歌,进而把握诗人的情感,“莫道中朝第一人”运用唐代李揆的典故,表达了

参考答案(1)不要忘记亲人(2)诗人对苏辙的担心

二、揣摩细节信息——意象、情语、典故、选项(一)抓意象、表“情”词语诗歌的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寓意,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把握诗中的意象,有助于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如“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等。“月亮”“鸿雁”往往是相思的代名词。“梧桐”“芭蕉”“猿猴”往往是凄凉、悲伤的象征。“红豆”“连理枝”“比翼鸟”常用以表达美好的恋情。诗词中有一些词语往往透露着作者的情感,所以抓住这些词语,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也有助于读懂诗歌。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个“愁”字揭示出诗人内心忧愁苦闷的情感。对点练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齐州送祖三王

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1)找出诗中的意象、表“情”词语。

参考答案意象:“祖帐”“荒城”“天寒”“远山”“日暮”“长河”。表“情”词语:“笑”“泣”“伤离”“愁”。(2)颈联借景抒情,借寒天、

、长河等凄清的景象,传达出诗人的感伤之情。

(3)诗中诗人所经历的情感阶段依次为:

、离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

参考答案(2)远山日暮(3)相逢时的欢愉

(二)明典故用典可以丰富诗的内容,简化诗歌语言,提高诗的质量。适当用典,有利于诗歌思想内容的表达。对点练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庆全庵桃花谢枋得①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①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1)桃源,指晋陶渊明写的《

》中的“桃花源”。故事说,有渔人顺桃花林,找到一座山,由山洞口入桃花源,另是一番世界。

(2)请分析这首诗用典的妙处。参考答案(1)桃花源记(2)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全庵代桃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折地表达自己决意绝世之志,在短短的四句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内涵。全诗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一个决不与元统治者合作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三)看选项诗歌鉴赏选择题选项具有以下特点:①选项一般是按照诗歌顺序对诗歌的逐一解读;②选项信息量大,囊括了对形象、情感、主旨、语言、手法等的赏析;③选项中只有一个错误选项(4选1的题目),并且错误也只是细节上的错误。故在诗歌阅读中,要做到“借题解诗”。对点练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登岳阳楼杜

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早年始闻洞庭盛名,如今终于实现登临的愿望,开篇即充满了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B.颔联写洞庭湖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涛汹涌,浩茫无际。这一联写景壮阔,技巧精湛,令人玩味不已。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无任何援助,于极闷极狭的诗境中富无限情意。D.“昔”“今”是时间上的对举,呼应了尾联“关山北”与“凭轩”在空间上的对应,都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引发联想。A解析

A项,“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不够全面,有初登的喜悦,又有抒发早年抱负未能实现的感情。借题巧读第一步,通览四个选项由选项可以看出:A项对首联进行鉴赏,B项对颔联进行鉴赏,C项对颈联进行鉴赏,D项对首联和尾联进行鉴赏。第二步,借题读诗仔细对照品味选项与原诗,将不确定的地方标出,并将基本确定的部分文字作为读诗的辅助信息。A项交代首联手法、内容和作者情感。B项交代颔联的内容和技巧。C项交代颈联的内容、作者的情感。D项交代首联和尾联的结构技巧。(2)根据诗歌内容,概括作者的境况,谈谈你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的理解。参考答案个人境况: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感情:时值战争未平、国家多难,因而老泪纵横。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深深忧虑。读文示范(2023·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答友人论学林希逸逐字笺①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②。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思维点拨第一步,抓住显性信息标题标题是《答友人论学》,“答”表明这是一首酬和诗。“友人论学”点明这是诗人对友人关于治学的论述作出了答复。注释根据注释①,“逐字笺”是研读经典的方法。再结合后面的“学转难”,道出了诗人认为用“逐字笺”这种学习方法难以领悟经典真谛的观点。根据注释②,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以德行著称,又虚心好学、见识深远。根据注释③,诗中引用魏了翁的名言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观点,只有亲自到树头枝底才能体会到桃李的活泼精神,才能获得学问的真谛。情语“逢人个个说曾颜”“不在流传口耳间”看似平铺叙事,实则流露出诗人的嘲讽之情。第二步,揣摩细节信息

抓关键字词,定位情感基调“逢人”“个个”“说曾颜”;“自参”“亲炼”表明学习应该思考钻研,躬身力学。抓景、事、情,推导诗歌主旨景无事关于治学的论述。情“逢人个个说曾颜”“不在流传口耳间”流露出诗人的嘲讽之情。抓尾联,揣摩诗歌感情尾联通过“卖花担”的故事,讽刺一些人见识浅薄、避重就轻,无法体会文章或作品的妙处。真题试做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A解析

A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