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名句名篇补充篇目:《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_第1页
2024届高考名句名篇补充篇目:《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_第2页
2024届高考名句名篇补充篇目:《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_第3页
2024届高考名句名篇补充篇目:《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_第4页
2024届高考名句名篇补充篇目:《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2024届高考名句名篇补充篇目:《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pptx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目录壹知人论世贰叁品读诗句理解性默写知人论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牌名。这里是依声填词,与内容无关。解题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书壁,即题壁,通常由诗人有感而作,或有所寄托,然后题在墙壁上。从载体来说,这里所说的墙壁又可分为寺壁、石壁、殿壁、楼壁等。题壁诗在古诗词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较有名的题壁诗有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南宋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谭嗣同的《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水浒传中的宋江浔阳楼酒后题反诗“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从此走上落草造反的道路。题壁挥毫,多是即兴而为,少了字斟句酌的刻意,多了真实性情的驰骋,诗句中洋溢着作者的不羁与洒脱。简介辛弃疾(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辛弃疾被称为“词中之龙”;而他的词,也被评价为“龙腾虎掷”;与苏轼同为豪放派词人,世称“苏辛”。主要内容:(1)追忆当年的战斗生活,抒发收复中原的爱国热情。代表作品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2)表达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抒写英雄失路的无限焦虑。代表作品有《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永遇乐》(千古江山)。(3)不满南宋朝廷的偏安政策,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腐朽。代表作品有《摸鱼儿》(更能消)。(4)描绘农村生活与田园风光,表现闲适心境和隐逸情趣的作品,也是辛弃疾对词境的一大开拓。代表作品有《清平乐》(茅檐低小)、《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写作背景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关于此词之发端,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有几句话非常重要,他说:“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自此起兴。”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品读诗句菩萨蛮辛弃疾〔南宋〕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译文】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抬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赏析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郁孤台下清江水”---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尤其郁(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呈显出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郁孤台上片第二句概括什么了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句中的“行人”包括哪些人?“多少”怎样理解?概括了当年千千万万民众的种种灾难,表达了作者对金兵猖獗、国耻未雪、朝廷无能的满腔悲愤。这里的“行人”包括当时无数逃难的民众,也包括后来经过这里悲叹往事的爱国志士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爱国志士的悲愤。,自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多少”一是说明受苦受难的民众之多,二是表明民众所受灾难之多、苦难之深,三是表明作者悲愤之强烈。赏析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望”——表达了作者对已经沦陷而没有收复的故都和中原的怀想。“无数山”

——喻指什么,这是一个泛概念,不易明确落实,应是包括各种造成中原未能收复的因素。暗指不图恢复只求苟安的南宋小王朝内大大小小的投降派。(南宋朝廷内的投降派),表现了词人的悲愤之情。赏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换头是写眼前景,若言有寄托,则似难以指实。如东流去之江水有所喻,当喻祖国一方。无数青山,则其所喻当指敌人。在词人潜伏意识中,当并指投降派,词人既叹其遮住长安,更道出其遮不住东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这里东流的江水象征词人和广大爱国志士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青山”象征阻挠爱国者抗金收复中原的反动势力,主要指主和派。表达作者克服一切阻力,抵抗外敌,收复山河的坚定意志和信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爱国者的理想一定会实现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什么思想情感?赏析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黄昏的江边,我正愁绪满怀,又听见从山的深处传来了鹧鸪鸟的叫声。用了环境描写,渲染了凄凉的环境气氛,用鹧鸪鸟叫声烘托了人物凄苦的心情,表达了词人又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愁对当权者一味妥协不思光复的愤懑。忧国忧民故园难回壮志难酬“正愁余”,语本《楚辞·九歌·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予。”结合相关背景,请问诗人在“愁”些什么?追怀当年国事艰危的沉痛;对百姓流离失所的同情;对失去的国土的深情怀念;故园难回的忠愤;壮志难酬的抑郁和苦闷;控诉金兵入侵,表达对北方领土和抗敌军民的深切怀念。即景抒情,表明了必胜的信心,抒写壮志难酬的悲愤。下片上片小结总结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爱国词,对朝廷奉行投降国策并由此带来的国破家亡表示强烈不满和无限悲愤,从而表现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炽热的爱和壮志难酬的情怀。理解性默写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词人由眼前的“清江水”联想到“行人泪”,将无限哀痛、满腹幽怨巧妙地传达出来的词句是: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2.《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词人遥望汴京,眼前无数峰峦让他触目伤怀,自感年华巳逝,功名难就,因而心生恨意的词句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3.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中,表面写景,实际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