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综合习题一,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是地理上分散的多台(C)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联的系统。A.计算机B.主从计算机C.自主计算机D.数字设备2.密码学的目的是(C)。A.探讨数据加密B.探讨数据解密C.探讨数据保密D.探讨信息安全3.假设运用一种加密算法,它的加密方法很简单:将每一个字母加5,即a加密成f。这种算法的密钥就是5,那么它属于(A)。A.对称加密技术B.分组密码技术C.公钥加密技术D.单向函数密码技术4.网络安全最终是一个折衷的方案,即安全强度和安全操作代价的折衷,除增加安全设施投资外,还应考虑(D)。A.用户的便利性B.管理的困难性C.对现有系统的影响及对不同平台的支持D.上面3项都是5.A方有一对密钥(公开,隐私),B方有一对密钥(公开,隐私),A方向B方发送数字签名M,对信息M加密为:M’=公开(隐私(M))。B方收到密文的解密方案是(C)。A.公开(隐私(M’))B.公开(公开(M’))C.公开(隐私(M’))D.隐私(隐私(M’))6.“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含义是(C)。A.将全部密钥公开B.将私有密钥公开,公开密钥保密C.将公开密钥公开,私有密钥保密D.两个密钥相同二,填空题密码系统包括以下4个方面:明文空间,密文空间,密钥空间和密码算法。解密算法D是加密算法E的逆运算。常规密钥密码体制又称为对称密钥密码体制,是在公开密钥密码体制以前运用的密码体制。假如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这种密码体制称为对称密码体制。算法密钥是64位,其中密钥有效位是56位。算法的安全是基于分解两个大素数的积的困难。公开密钥加密算法的用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密钥安排,数字签名。消息认证是验证信息的完整性,即验证数据在传送和存储过程中是否被篡改,重放或延迟等。函数类似于加密,它于加密的区分是函数不可逆。10.函数是可接受变长数据输入,并生成定长数据输出的函数。三,问答题1.简述主动攻击及被动攻击的特点,并列举主动攻击及被动攻击现象。主动攻击是攻击者通过网络线路将虚假信息或计算机病毒传入信息系统内部,破坏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系统服务的可用性,即通过中断,伪造,篡改和重排信息内容造成信息破坏,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被动攻击是攻击者特别截获,窃取通信线路中的信息,使信息保密性遭到破坏,信息泄露而无法察觉,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2.简述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的原理和特点。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对于大多数算法,解密算法是加密算法的逆运算,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同属一类的加密体制。它保密强度高但开放性差,要求发送者和接收者在安全通信之前,须要有牢靠的密钥信道传递密钥,而此密钥也必需妥当保管。3.具有N个节点的网络假如运用公开密钥密码算法,每个节点的密钥有多少?网络中的密钥共有多少?每个节点的密钥是2个,网络中的密钥共有2N个。对称密码算法存在哪些问题?适用于封闭系统,其中的用户是彼此相关并相互信任的,所要防范的是系统外攻击。随着开放网络环境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传统的对称密码遇到很多困难:密钥运用一段时间后须要更换,而密钥传送须要牢靠的通道;在通信网络中,若全部用户运用相同密钥,则失去保密意义;若运用不同密钥N个人之间就须要N(1)/2个密钥,密钥管理困难。无法满意不相识的人之间私人谈话的保密性要求。对称密钥至少是两人共享,不带有个人的特征,因此不能进行数字签名。是对称加密算法还是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密钥是多少位?是一种对称密钥算法,加密密钥是128位。什么是序列密码和分组密码?序列密码是一种对明文中的单个位(有时对字节)运算的算法。分组密码是把明文信息分割成块结构,逐块予以加密和解密。块的长度由算法设计者预先确定。简述公开密钥密码机制的原理和特点?公开密钥密码体制是运用具有两个密钥的编码解码算法,加密和解密的实力是分开的;这两个密钥一个保密,另一个公开。依据应用的须要,发送方可以运用接收方的公开密钥加密消息,或运用发送方的私有密钥签名消息,或两个都运用,以完成某种类型的密码编码解码功能。什么是5?消息摘要算法是由提出,是当前最为普遍的算法,5是第5个版本,该算法以一个随意长度的消息作为输入,生成128位的消息摘要作为输出,输入消息是按512位的分组处理的。安全问题概述一,选择题1.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是(D)。A.机密性B.可用性C.完整性D.上面3项都是2.“会话侦听和劫持技术”是属于(B)的技术。A.密码分析还原B.协议漏洞渗透C.应用漏洞分析及渗透D.攻击3.对攻击可能性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带有(B)。A.客观性B.主观性C.盲目性D.上面3项都不是4.从安全属性对各种网络攻击进行分类,阻断攻击是针对(B)的攻击。A.机密性B.可用性C.完整性D.真实性5.从安全属性对各种网络攻击进行分类,截获攻击是针对(A)的攻击。A.机密性B.可用性C.完整性D.真实性6.从攻击方式区分攻击类型,可分为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被动攻击难以(C),然而(C)这些攻击是可行的;主动攻击难以(C),然而(C)这些攻击是可行的。A.阻挡,检测,阻挡,检测B.检测,阻挡,检测,阻挡C.检测,阻挡,阻挡,检测D.上面3项都不是7.窃听是一种(A)攻击,攻击者(A)将自己的系统插入到发送站和接收站之间。截获是一种(A)攻击,攻击者(A)将自己的系统插入到发送站和接受站之间。A.被动,无须,主动,必需B.主动,必需,被动,无须C.主动,无须,被动,必需D.被动,必需,主动,无须8.拒绝服务攻击的后果是(E)。A.信息不可用B.应用程序不可用C.系统宕机D.阻挡通信E.上面几项都是9.机密性服务供应信息的保密,机密性服务包括(D)。A.文件机密性B.信息传输机密性C.通信流的机密性D.以上3项都是10.最新的探讨和统计表明,安全攻击主要来自(B)。A.接入网B.企业内部网C.公用网D.个人网11.攻击者用传输数据来冲击网络接口,使服务器过于繁忙以至于不能应答恳求的攻击方式是(A)。A.拒绝服务攻击B.地址欺瞒攻击C.会话劫持D.信号包探测程序攻击12.攻击者截获并记录了从A到B的数据,然后又从早些时候所截获的数据中提取出信息重新发往B称为(D)。A.中间人攻击B.口令揣测器和字典攻击C.强力攻击D.回放攻击二,问答题请说明5种“窃取机密攻击”方式的含义。1)网络踩点()攻击者事先汇合目标的信息,通常采纳,,,等工具获得目标的一些信息,如域名,地址,网络拓扑结构,相关的用户信息等,这往往是黑客入侵所做的第一步工作。2)扫描攻击()这里的扫描主要指端口扫描,通常采纳等各种端口扫描工具,可以获得目标计算机的一些有用信息,比如机器上打开了哪些端口,这样就知道开设了哪些网络服务。黑客就可以利用这些服务的漏洞,进行进一步的入侵。这往往是黑客入侵所做的第二步工作。3)协议栈指纹()鉴别(也称操作系统探测)黑客对目标主机发出探测包,由于不同厂商的协议栈实现之间存在很多微小差别,因此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响应方法,黑客常常能够确定目标主机所运行的。这往往也可以看作是扫描阶段的一部分工作。4)信息流嗅探()通过在共享局域网中将某主机网卡设置成混杂()模式,或在各种局域网中某主机运用欺瞒,该主机就会接收全部经过的数据包。基于这样的原理,黑客可以运用一个嗅探器(软件或硬件)对网络信息流进行监视,从而收集到帐号和口令等信息。这是黑客入侵的第三步工作。5)会话劫持()所谓会话劫持,就是在一次正常的通信过程中,黑客作为第三方参及到其中,或者是在数据流里注射额外的信息,或者是将双方的通信模式暗中改变,即从直接联系变成交由黑客中转。这种攻击方式可认为是黑客入侵的第四步工作——真正的攻击中的一种。请说明5种“非法访问”攻击方式的含义。1)口令破解攻击者可以通过获得口令文件然后运用口令破解工具进行字典攻击或暴力攻击来获得口令,也可通过揣测或窃听等方式获得口令,从而进入系统进行非法访问,选择安全的口令特别重要。这也是黑客入侵中真正攻击方式的一种。2)欺瞒攻击者可通过伪装成被信任源地址等方式来骗取目标主机的信任,这主要针对下建立起地址信任关系的主机实施欺瞒。这也是黑客入侵中真正攻击方式的一种。3)欺瞒当服务器向另一个服务器发送某个解析恳求(由域名解析出地址)时,因为不进行身份验证,这样黑客就可以冒充被恳求方,向恳求方返回一个被篡改了的应答(地址),将用户引向黑客设定的主机。这也是黑客入侵中真正攻击方式的一种。4)重放()攻击在消息没有时间戳的状况下,攻击者利用身份认证机制中的漏洞先把别人有用的消息记录下来,过一段时间后再发送出去。5)特洛伊木马()把一个能帮忙黑客完成某一特定动作的程序依附在某一合法用户的正常程序中,而一旦用户触发正常程序,黑客代码同时被激活,这些代码往往能完成黑客早已指定的任务(如监听某个不常用端口,假冒登录界面获得帐号和口令等)。3.请说明下列各种“恶意攻击”的方式:,,,,,攻击1)在早期操作系统协议栈实现中,对单个报文的处理过程中通常是设置有确定大小的缓冲区(65535),以应付分片的状况。接收数据包时,网络层协议要对分片进行重组。但假如重组后的数据报文长度超过了报文缓冲区的上限时,就会出现溢出现象,导致协议栈的崩溃。2)泪滴()协议栈在处理分片时,要对收到的相同的分片进行重组,这时免不了出现一些重叠现象,分片重组程序要对此进行处理。对一个分片的标识,可以用表示其在整个包中的开始偏移,用表示其结束偏移。对于其他一些重叠状况,分片重组程序都能很好地处理,但对于一种特殊状况,分片重组程序就会出现致命失误,即第二个分片的位置整个包含在第一个分片之内。分片重组程序中,当发觉2小于1时,会将2调整到和1相同,然后更改2:222,在这里,分片重组程序想当然地认为分片2的末尾偏移确定是大于其起始偏移的,但在这种状况下,分片2的新长度2变成了一个负值,这在随后的处理过程中将会产生致命的操作失误。3)一个正常的连接,须要经过三次握手过程才能真正建立。但是假如客户端不按常规办事(假定源根本就是一个不会产生响应的虚假地址),并不向服务器最终返回三次握手所必需的包,这种状况下服务器对于未完成连接队列中的每个连接表项都设置一个超时定时器,一旦超时时间到,则丢弃该表项。但黑客并不会只发送一次这样的包,假如他源源不断发送,每个包的源都是随机产生的一些虚假地址(导致受害者不可能再进行过滤或追查攻击源),受害者的目标端口未完成队列就不断壮大,因为超时丢弃总没有新接收的速度快,所以直到该队列满为止,正常的连接恳求将不会得到响应。4)假如向95的某开放端口(例如139端口)发送一个包含标识的特殊的数据包,将导致目标系统马上崩溃。做法很简单,就是设置该包的源为目标主机的,源端口为目标主机受攻击的端口。5)黑客以受害主机的名义向某个网络地址发送恳求广播,收到该恳求的网络中的全部主机都会向“无辜”的受害主机返回响应,使得受害主机应接不暇,导致其对正常的网络应用拒绝服务。6)攻击攻击是攻击的一种延长,它之所以威力巨大,是因为其协同攻击的实力。黑客运用工具,往往可以同时限制成百上千台攻攻击源,向某个单点目标发动攻击,它还可以将各种传统的攻击手段结合运用。4.了解下列各种攻击方式:,,电子邮件炸弹,缓冲区溢出攻击,社交工程1)有些系统在安装后,没有对缺省配置进行必要的修改,使得一些简单遭遇攻击的服务端口对外放开着。服务(7和7)对接收到的每个字符进行回送;(19和19)对每个接收到的数据包都返回一些随机生成的字符(假如是及服务在19端口建立了连接,它会不断返回乱字符直到连接中断)。黑客一般会选择两个远程目标,生成伪造的数据包,目的地是一台主机的服务端口,来源地假冒为另一台主机的服务端口。这样,第一台主机上的服务返回的随机字符就发送给第二台主机的服务了,第二台主机再回送收到的字符,如此反复,最终导致这两台主机应接不暇而拒绝服务,同时造成网络带宽的损耗。2)它对做了简单的修改,运用的是应答消息而非。3)电子邮件炸弹黑客利用某个“无辜”的邮件服务器,持续不断地向攻击目标(邮件地址)发送垃圾邮件,很可能“撑破”用户的信箱,导致正常邮件的丢失。4)缓冲区溢出攻击十多年来应用特别广泛的一种攻击手段,近年来,很多闻名的安全漏洞都及缓冲区溢出有关。所谓缓冲区溢出,就是由于填充数据越界而导致程序原有流程的改变,黑客借此细心构造填充数据,让程序转而执行特殊的代码,最终获得系统的限制权。5)社交工程()一种低技术含量破坏网络安全的有效方法,但它其实是高级黑客技术的一种,往往使得处在看似严密防护下的网络系统出现致命的突破口。这种技术是利用劝服或欺瞒的方式,让网络内部的人(安全意识薄弱的职员)来供应必要的信息,从而获得对信息系统的访问。5.课外查阅:中各个协议的安全问题6.请说明下列网络信息安全的要素: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存活性安全体系结构及模型一,选择题1.网络安全是在分布网络环境中对(D)供应安全爱护。A.信息载体B.信息的处理,传输C.信息的存储,访问D.上面3项都是2.7498-2从体系结构观点描述了5种安全服务,以下不属于这5种安全服务的是(B)。A.身份鉴别B.数据报过滤C.授权限制D.数据完整性3.7498-2描述了8种特定的安全机制,以下不属于这8种安全机制的是(A)。A.安全标记机制B.加密机制C.数字签名机制D.访问限制机制4.用于实现身份鉴别的安全机制是(A)。A.加密机制和数字签名机制B.加密机制和访问限制机制C.数字签名机制和路由限制机制D.访问限制机制和路由限制机制5.在定义的安全体系结构中,没有规定(E)。A.对象认证服务B.数据保密性安全服务C.访问限制安全服务D.数据完整性安全服务E.数据可用性安全服务6.定义的安全体系结构中包含(B)种安全服务。A.4B.5C.6D.77.(D)不属于安全体系结构的安全机制。A.通信业务填充机制B.访问限制机制C.数字签名机制D.审计机制E.公证机制8.安全体系结构中的对象认证服务,运用(B)完成。A.加密机制B.数字签名机制C.访问限制机制D.数据完整性机制9.属于安全体系结构中定义的(D)。A.认证交换机制B.通信业务填充机制C.路由限制机制D.公证机制10.数据保密性安全服务的基础是(D)。A.数据完整性机制B.数字签名机制C.访问限制机制D.加密机制11.可以被数据完整性机制防止的攻击方式是(D)。A.假冒源地址或用户的地址欺瞒攻击B.抵赖做过信息的递交行为C.数据中途被攻击者窃听获得D.数据在途中被攻击者篡改或破坏二,填空题9387.2-1995定义了5大类安全服务,供应这些服务的8种安全机制以及相应的开放系统互连的安全管理,并可依据具体系统适当地配置于模型的七层协议中。P2的含义是:策略,爱护,探测,反应。三,问答题列举并说明中定义的5种标准的安全服务。(1)鉴别用于鉴别实体的身份和对身份的证明,包括对等实体鉴别和数据原发鉴别两种。(2)访问限制供应对越权运用资源的防卫措施。(3)数据机密性针对信息泄露而实行的防卫措施。分为连接机密性,无连接机密性,选择字段机密性,通信业务流机密性四种。(4)数据完整性防止非法篡改信息,如修改,复制,插入和删除等。分为带复原的连接完整性,无复原的连接完整性,选择字段的连接完整性,无连接完整性,选择字段无连接完整性五种。(5)抗否认是针对对方否认的防范措施,用来证明发生过的操作。包括有数据原发证明的抗否认和有交付证明的抗否认两种。了解中定义的8种特定的安全机制以及各种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的关系。安全服务可以单个运用,也可以组合起来运用,上述的安全服务可以借助以下的安全机制来实现:(1)加密机制:借助各种加密算法对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2)数字签名:运用私钥签名,公钥进行证明;(3)访问限制机制:依据访问者的身份和有关信息,确定实体的访问权限;(4)数据完整性机制:推断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是否被篡改过;(5)鉴别交换机制:用来实现对等实体的鉴别;(6)通信业务填充机制:通过填充冗余的业务流量来防止攻击者对流量进行分析;(7)路由选择限制机制:防止不利的信息通过路由,如运用网络层防火墙;(8)公证机制:由第三方参及数字签名,它基于通信双方对第三方都确定信任。安全服务及安全机制的关系说明模型的四个阶段的含义。1.(安全策略)依据风险分析产生的安全策略描述了系统中哪些资源要得到爱护,以及如何实现对它们的爱护等,它是安全模型的核心。2.(防护)修复系统漏洞,正确设计开发和安装系统;定期检查发觉可能存在的系统脆弱性;教化让用户和操作员正确运用系统;访问限制,监视来防止恶意威胁。3.(检测)检测是动态响应和加强防护的依据,也是强制落实安全策略的有力工具,通过不断检测和监控网络和系统,来发觉新的威胁和弱点,通过循环反馈来及时做出有效的响应。4.(响应)在安全系统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解决安全潜在性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安全问题就是要解决紧急响应和异样处理问题。防护,检测和响应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安全循环,在安全策略的指导下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说明模型中的各个时间关系。信息系统的安全是基于时间特性的,安全模型的特点就在于动态性和基于时间的特性。下面先定义几个时间值:攻击时间:表示黑客从开始入侵到侵入系统的时间(对系统而言就是爱护时间)。高水平的入侵和安全薄弱的系统都能使缩短。检测时间:入侵者发动入侵开始,到系统能够检测到入侵行为所花费的时间。适当的防护措施可以缩短。响应时间:从检测到系统漏洞或监控到非法攻击到系统能够做出响应的时间。系统暴露时间。假如小于等于0,那么基于模型,认为系统是安全的。安全的目标事实上就是尽可能增大爱护时间,尽量减少检测时间和响应时间。了解五层网络安全体系中各层安全性的含义。1.网络层的安全性核心问题在于网络是否得到限制,即是否任何一个地址来源的用户都能进入网络。用于解决网络层安全性问题的产品主要有防火墙和(虚拟专用网)。防火墙的主要目的在于推断来源,将危险或未经授权的数据拒之于系统之外。主要解决的是数据传输的安全问题,其目的在于保证公司内部的敏感关键数据能够安全地借助公共网络进行频繁地交换。2.系统的安全性病毒对于网络的威胁: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已经变成了网络,电子邮件,小应用程序,控件,文档文件都能传播病毒。黑客对于网络的破坏和入侵:主要目的在于窃取数据和非法修改系统。其手段之一是窃取合法用户的口令,手段之二是利用网络的某些合法但不为系统管理员和合法用户所熟知的操作指令,很多这些指令都有安全漏洞。3.用户的安全性首先应当对用户进行针对安全性的分组管理;其次应当考虑的是强有力的身份认证,确保用户的密码不被他人揣测到。用户只要输入一个密码,系统就能自动识别用户的安全级别,从而运用户进入不同的应用层次。这种单点登录体系(,)要比多重登录体系能够供应更大的系统安全性。4.应用程序的安全性是否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够对特定的数据进行合法的操作?一是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合法权限,二是应用程序对用户的合法权限。5.数据的安全性机密数据是否还处于机密状态?(加密处理)上述的五层安全体系并非孤立分散。(类比)说明六层网络安全体系中各层安全性的含义。1.物理安全防止物理通路的损坏,窃听和攻击(干扰等),保证物理安全是整个网络安全的前提,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三个方面。2.链路安全保证通过网络链路传送的数据不被窃听,主要针对公用信道的传输安全。在公共链路上采纳确定的安全手段可以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对抗通信链路上的窃听,篡改,重放,流量分析等攻击。3.网络级安全须要从网络架构(路由正确),网络访问限制(防火墙,安全网关,),漏洞扫描,网络监控及入侵检测等多方面加以保证,形成主动性的网络防卫体系。4.信息安全包括信息传输安全(完整性,机密性,不可抵赖和可用性等),信息存储安全(数据备份和复原,数据访问限制措施,防病毒)和信息(内容)审计。5.应用安全包括应用平台(,数据库服务器,服务器)的安全,应用程序的安全。6.用户安全用户合法性,即用户的身份认证和访问限制。7.了解基于六层网络安全体系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中各个功能的含义。(以及表3.2)1.物理安全保证产品保障,运行安全,防电磁辐射和保安。2.通信链路安全在局域网内采纳划分来对物理和逻辑网段进行有效的分割和隔离;在远程网内可以用链路加密机解决链路安全问题,也可以用技术在通信链路级构筑各个校区的安全通道。3.基于防火墙的网络访问限制体系实现网络访问限制,代理服务,身份认证。4.基于的身份认证体系实现增加型的身份认证,并为实现内容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供应支持。5.漏洞扫描及安全评估订正网络系统的不当配置,保证系统配置及安全策略的一样。6.分布式入侵检测及病毒防护系统这两种分布式系统的协调和合作可以实现更有效的防卫。7.审计及取证对流经网络系统的全部信息流进行过滤和分析,有效地对敏感信息进行基于规则的监控和响应;能够对非法行为进行路由和反路由跟踪,为打击非法活动供应证据。8.系统级安全运用安全的或是经过安全增加的和数据库,及时填补新发觉的漏洞。9.桌面级安全关闭不安全的服务,禁止开放一些不常用而又比较敏感的端口,采纳防病毒软件和个人防火墙等。10.应急响应和灾难复原良好的备份和复原机制,可在攻击造成损失时,尽快地复原数据和系统服务。8.协议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基础框架是什么?由于参考模型及参考模型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因此可依据9387.2-1995的安全体系框架,将各种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映射到的协议集中,从而形成一个基于协议层次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9.2000属于哪个安全级别,为什么?2000属于C2级。因为它有访问限制,权限限制,可以避开非授权访问,并通过注册供应对用户事务的跟踪和审计。安全等级及标准一,选择题1.共分为(A)大类(A)级。A.47B.37C.45D.462.定义的属于D级的系统是不安全的,以下操作系统中属于D级的是(A)。A.运行非的机B.C.运行的机D.系统二,问答题橙皮书对安全的各个分类级别的基本含义。•D:最低爱护,指未加任何实际的安全措施,如被定为D级。•C:被动的自主访问策略,供应审慎的爱护,并为用户的行动和责任供应审计实力。C1级:具有确定的自主型存取限制()机制,通过将用户和数据分开达到安全的目的,如的存取限制。C2级:具有更细分(每一个单独用户)的机制,且引入了审计机制。在连接到网络上时,C2系统的用户分别对各自的行为负责。C2系统通过登录过程,安全事务和资源隔离来增加这种限制。•B:被动的强制访问策略,B系统具有强制性爱护功能,目前很少有能够符合B级标准。B1级:还需具有所用安全策略模型的非形式化描述,实施了强制性存取限制()。B2级:基于明确定义的形式化模型,并对系统中全部的主体和客体实施了和。B3级:能对系统中全部的主体和客体的访问进行限制,不会被非法篡改,且设计要小巧且结构化以便于分析和测试其正确性。•A:形式化证明的安全。A1级:它的特色在于形式化的顶层设计规格,形式化验证及形式化模型的一样性和由此带来的更高的可信度。只能用来衡量单机系统平台的安全级别。了解欧洲对安全理论的发展做出的贡献。20世纪90年代西欧四国联合提出了信息技术安全评估标准,又称欧洲白皮书,带动了国际计算机安全的评估探讨,其应用领域为军队,政府和商业。该标准除了汲取的胜利阅历外,首次提出了信息安全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的概念,并将安全概念分为功能和评估两部分,使可信计算机的概念提升到可信信息技术的高度。了解标准的基本内容及它在信息安全标准中的地位。1993年6月,六国七方共同提出了“信息技术安全评价通用准则”(),已成为国际标准,也是系统安全认证的最权威的标准。标准分为三个部分,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简介和一般模型,安全功能要求(技术要求),安全保证要求(非技术要求)。的先进性体现在4个方面:结构的开放性,表达方式的通用性,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内在完备性,好用性。4.了解我国计算机安全等级划分及相关标准的五个等级。公安部1999年制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爱护等级划分准则》国家标准,它划分了5个等级,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爱护实力随着安全爱护等级的增高而渐渐增加:用户自主爱护级,系统审计爱护级,安全标记爱护级,结构化爱护级,访问验证爱护级。
密钥安排及管理一,填空题1.密钥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密钥的生成,安排,运用,存储,备份,复原和销毁。2.密钥生成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由中心集中生成,另一种是由个人分散生成。密钥的安排是指产生并使运用者获得密钥的过程。密钥安排中心的英文缩写是。二,问答题1.常规加密密钥的安排有几种方案,请对比一下它们的优缺点。1.集中式密钥安排方案由一个中心节点或者由一组节点组成层次结构负责密钥的产生并安排给通信的双方,在这种方式下,用户不须要保存大量的会话密钥,只须要保存同中心节点的加密密钥,用于安全传送由中心节点产生的即将用于及第三方通信的会话密钥。这种方式缺点是通信量大,同时须要较好的鉴别功能以鉴别中心节点和通信方。目前这方面主流技术是密钥安排中心技术。我们假定每个通信方及密钥安排中心之间都共享一个惟一的主密钥,并且这个惟一的主密钥是通过其他安全的途径传递。2.分散式密钥安排方案运用密钥安排中心进行密钥的安排要求密钥安排中心是可信任的并且应当爱护它免于被破坏。假如密钥安排中心被第三方破坏,那么全部依靠该密钥安排中心安排会话密钥进行通信的全部通信方将不能进行正常的安全通信。假如密钥安排中心被第三方限制,那么全部依靠该密钥安排中心安排会话密钥进行进信的全部通信方之间的通信信息将被第三方窃听到。2.公开加密密钥的安排有哪几种方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哪种方案最安全哪种方案最便捷1.公开密钥的公开宣布公开密钥加密的关键就是公开密钥是公开的。任何参及者都可以将他的公开密钥发送给另外任何一个参及者,或者把这个密钥广播给相关人群,比如。致命的漏洞:任何人都可以伪造一个公开的告示,冒充其他人,发送一个公开密钥给另一个参及者或者广播这样—个公开密钥。2.公开可用目录由一个可信任的系统或组织负责维护和安排一个公开可以得到的公开密钥动态目录。公开目录为每个参及者维护一个目录项{标识,公开密钥},当然每个目录项的信息都必需经过某种安全的认证。任何其他方都可以从这里获得所须要通信方的公开密钥。致命的弱点:假如一个敌对方胜利地得到或者计算出目录管理机构的私有密钥,就可以伪造公开密钥,并发送给其他人达到欺瞒的目的。3.公开密钥管理机构通过更严格地限制公开密钥从目录中安排出去的过程就可以使得公开密钥的安排更安全。它比公开可用目录多了公开密钥管理机构和通信方的认证以及通信双方的认证。在公开密钥管理机构方式中,有一个中心权威机构维持着一个有全部参及者的公开密钥信息的公开目录,而且每个参及者都有一个安全渠道得到该中心权威机构的公开密钥,而其对应的私有密钥只有该中心权威机构才持有。这样任何通信方都可以向该中心权威机构获得他想要得到的其他任何一个通信方的公开密钥,通过该中心权威机构的公开密钥便可推断它所获得的其他通信方的公开密钥的可信度。4.公开密钥证书公开密钥管理机构往往会成为通信网络中的瓶颈。假如不及公开密钥管理机构通信,又能证明其他通信方的公开密钥的可信度,那么既可以解决公开宣布和公开可用目录的安全问题,又可以解决公开密钥管理机构的瓶颈问题,这可以通过公开密钥证书来实现。目前,公开密钥证书即数字证书是由证书授权中心颁发的。3.如何利用公开密钥加密进行常规加密密钥的安排假定通信的双方A和B已经通过某种方法得到对方的公开密钥,常规加密密钥分发过程如下步骤所示:(1)>B:[N1]A运用B的公开密钥加密一个报文发给B,报文内容包括一个A的标识符和一个现时值N1,该现时值用于惟一地标识本次交互。(2)B->A:[N12]B返回一个用A的公开密钥加密的报文给A,报文内容包括A的现时值N1和B新产生的现时值N2。因为只有B才可以解密(1)中的报文,报文(2)中的N1存在使得A确信对方是B。(3)>B:[N2]A返回一个用B的公开密钥加密的报文给B,因为只有A才可以解密(2)中的报文,报文(3)中的N2存在使得B确信对方是A。(4)>B:[[]]A产生一个常规加密密钥,并对这个报文用A的私有密钥加密,保证只有A才可能发送它,再用B的公有密钥加密,保证只有B才可能解读它。(5)B计算[[[[]]]]得到,从而获得及A共享的常规加密密钥,因而通过可以及之安全通信。4.密钥的产生须要留意哪些问题算法的安全性依靠于密钥,假如用一个弱的密钥产生方法,那么整个系统都将是弱的。有56位的密钥,正常状况下任何一个56位的数据串都能成为密钥,所以共有256种可能的密钥。在某些实现中,仅允许用码的密钥,并强制每一字节的最高位为零。有的实现甚至将大写字母转换成小写字母。这些密钥产生程序都使得的攻击难度比正常状况下低几千倍。因此,对于任何一种加密方法,其密钥产生方法都不容忽视。大部分密钥生成算法采纳随机过程或者伪随机过程来生成密钥。随机过程一般采纳一个随机数发生器,它的输出是一个不确定的值。伪随机过程一般采纳噪声源技术,通过噪声源的功能产生二进制的随机序列或及之对应的随机数。5.在密钥安排过程中充当何种角色?在密钥安排过程中充当可信任的第三方。保存有每个用户和之间共享的唯一密钥,以便进行安排。在密钥安排过程中,依据须要生成各对端用户之间的会话密钥,并由用户和共享的密钥进行加密,通过安全协议将会话密钥安全地传送给须要进行通信的双方。
数字签名及鉴别协议一,选择题1.数字签名要预先运用单向函数进行处理的缘由是(C)。A.多一道加密工序使密文更难破译B.提高密文的计算速度C.缩小签名密文的长度,加快数字签名和验证签名的运算速度D.保证密文能正确还原成明文二,填空题数字签名是笔迹签名的模拟,是一种包括防止源点或终点否认的认证技术。三,问答题1.数字签名有什么作用?当通信双方发生了下列状况时,数字签名技术必需能够解决引发的争端:•否认,发送方不承认自己发送过某一报文。•伪造,接收方自己伪造一份报文,并声称它来自发送方。•冒充,网络上的某个用户冒充另一个用户接收或发送报文。•篡改,接收方对收到的信息进行篡改。2.请说明数字签名的主要流程。数字签名通过如下的流程进行:(1)采纳散列算法对原始报文进行运算,得到一个固定长度的数字串,称为报文摘要(),不同的报文所得到的报文摘要各异,但对相同的报文它的报文摘要却是惟一的。在数学上保证,只要改动报文中任何一位,重新计算出的报文摘要值就会及原先的值不相符,这样就保证了报文的不可更改性。(2)发送方用目己的私有密钥对摘要进行加密来形成数字签名。(3)这个数字签名将作为报文的附件和报文一起发送给接收方。(4)接收方首先对接收到的原始报文用同样的算法计算出新的报文摘要,再用发送方的公开密钥对报文附件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比较两个报文摘要,假如值相同,接收方就能确认该数字签名是发送方的,否则就认为收到的报文是伪造的或者中途被篡改。3.数字证书的原理是什么?数字证书采纳公开密钥体制(例如)。每个用户设定一仅为本人所知的私有密钥,用它进行解密和签名;同时设定一公开密钥,为一组用户所共享,用于加密和验证签名。采纳数字证书,能够确认以下两点:(1)保证信息是由签名者自己签名发送的,签名者不能否认或难以否认。(2)保证信息自签发后到收到为止未曾做过任何修改,签发的信息是真实信息。4.报文鉴别有什么作用,公开密钥加密算法相对于常规加密算法有什么优点?报文鉴别往往必需解决如下的问题:(1)报文是由确认的发送方产生的。(2)报文的内容是没有被修改过的。(3)报文是按传送时的相同顺序收到的。(4)报文传送给确定的对方。一种方法是发送方用自己的私钥对报文签名,签名足以使任何人信任报文是可信的。另一种方法常规加密算法也供应了鉴别。但有两个问题,一是不简单进行常规密钥的分发,二是接收方没有方法使第三方信任该报文就是从发送方送来的,而不是接收方自己伪造的。因此,一个完善的鉴别协议往往考虑到了报文源,报文宿,报文内容和报文时间性的鉴别。5.利用常规加密方法进行相互鉴别的协议的鉴别过程是怎样的?—协议的鉴别通过如下的步骤进行:(1)>:(,,)。通信方A将由自己的名字,通信方B的名字和随机数组成的报文传给。(2)>A:(,,,(,))。产生一随机会话密钥。他用及通信方B共享的隐私密钥对随机会话密钥和通信方A名字组成的报文加密。然后用他和通信方A共享的隐私密钥对通信方A的随机值,通信方B的名字,会话密钥和已加密的报文进行加密,最终将加密的报文传送给通信方A。(3)>B:(,)。通信方A将报文解密并提取。他确认及他在第(1)步中发送给的一样。然后他将用通信方B的密钥加密的报文发送给通信方B。(4)>A:()。通信方B对报文解密并提取会话密钥,然后产生另一随机数。他运用会话密钥加密它并将它发送给通信方A。(5)>B:(1)。通信方A用会话密钥将报文解密,产生1并用会话密钥对它加密,然后将报文发回给通信方B。(6)通信方B用会话密钥对信息解密,并验证它是1。6.了解协议在防止重放攻击方面的缺陷以及对它进行修改的方案。尽管—协议已经考虑了重放攻击,但是设计一个完备的没有漏洞的鉴别协议往往是很困难的。让我们考虑一下这种状况,假如一个对手已经获得了一个旧的会话密钥,那么在第(3)步中就可冒充通信方A向通信方B发送一个旧密钥的重放报文,而此时通信方B无法确定这是—个报文的重放。对—协议进行了修改,防止这种状况下的重放攻击,其过程如下:(1)>:(,)。(2)>A:(T,,,(T,,))。(3)>B:(T,,)。(4)>A:()。(5)>B:(1)。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了时间戳T,向通信方A和B确保该会话密钥是刚产生的,使得通信方A和B双方都知道这个密钥安排是一个最新的交换。7.阐述如何分别运用常规加密算法和公开密钥加密算法对单向鉴别的例子——电子邮件进行鉴别的原理,以及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假如运用常规加密方法进行发方和收方的直接鉴别,密钥安排策略是不现实的。这种方案须要发方向预期的收方发出恳求,等待包括一个会话密钥的响应,然后才能发送报文。考虑到应当避开要求收方B和发方A同时在线,如下基于常规加密方法的方案解决了鉴别。(1)>:(,,)。(2)>A:(,,,(,))。(3)>B:(,)(M)。这个方案会遭到重放攻击。另外,假如在报文中加入时间戳,由于电子邮件潜在的时延,时间戳的作用特别有限。公开密钥加密方法适合电子邮件,假如发方和收方都知道对方的公开密钥,则可以同时供应机密性和鉴别。这种方法,可能须要对很长的报文进行一次或两次的公开密钥加密。A®B:(M,(H(M)))8.了解主要的数字签名标准及及的关系。是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学会()的一个标淮,它是数字签名算法的一个修改。当选择p为512比特的素数时,数字签名的尺寸是1024比特,而在中通过选择一个160比特的素数可将签名的尺寸降低为320比特,这就大大地减少了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签名运用80-1和安全标淮()产生和核实数字签名。很多加密者认为所指定的安全散列算法()是当今可以得到的最强劲的散列算法。
第十二章身份认证一,选择题1.的设计目标不包括(B)。A.认证B.授权C.记账D.审计2.身份鉴别是安全服务中的重要一环,以下关于身份鉴别叙述不正确的是(B)。A.身份鉴别是授权限制的基础B.身份鉴别一般不用供应双向的认证C.目前一般采纳基于对称密钥加密或公开密钥加密的方法D.数字签名机制是实现身份鉴别的重要机制3.基于通信双方共同拥有的但是不为别人知道的隐私,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实力,以该隐私作为加密和解密的密钥的认证是(C)。A.公钥认证B.零知识认证C.共享密钥认证D.口令认证4.在恳求访问应用服务器之前,必需(A)。A.向服务器恳求应用服务器B.向认证服务器发送要求获得“证书”的恳求C.恳求获得会话密钥D.直接及应用服务器协商会话密钥5.(C)是一个对称加密系统,它运用一个集中式的专钥密码功能,系统的核心是A.B.C.D.二,填空题身份认证是验证信息发送者是真的,而不是冒充的,包括信源,信宿等的认证和识别。三,问答题说明身份认证的基本概念。身份认证是指用户必需供应他是谁的证明,这种证明客户的真实身份及其所声称的身份是否相符的过程是为了限制非法用户访问网络资源,它是其他安全机制的基础。身份认证是安全系统中的第一道关卡,识别身份后,由访问监视器依据用户的身份和授权数据库确定是否能够访问某个资源。一旦身份认证系统被攻破,系统的全部安全措施将形同虚设,黑客攻击的目标往往就是身份认证系统。2.单机状态下验证用户身份的三种因素是什么?(1)用户所知道的东西:如口令,密码。(2)用户所拥有的东西:如智能卡,身份证。(3)用户所具有的生物特征:如指纹,声音,视网膜扫描,等。3.有哪两种主要的存储口令的方式,各是如何实现口令验证的?1.直接明文存储口令有很大风险,只要得到了存储口令的数据库,就可以得到全体人员的口令。比如攻击者可以设法得到一个低优先级的帐号和口令,进入系统后得到明文存储口令的文件,这样他就可以得到全体人员的口令。2.散列存储口令散列函数的目的是为文件,报文或其他分组数据产生“指纹”。对于每一个用户,系统存储帐号和散列值对在一个口令文件中,当用户登录时,用户输入口令x,系统计算F(x),然后及口令文件中相应的散列值进行比对,胜利即允许登录。4.了解散列函数的基本性质。散列函数H必需具有性质:•H能用于任何长度的数据分组;•H产生定长的输出;•对任何给定的x,H(x)要相对简单计算;•对任何给定的码h,找寻x使得H(x)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称为单向性;•对任何给定的分组x,找寻不等于x的y,使得H(y)(x)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称为弱抗冲突();•找寻对任何的()对,使得H(y)(x)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称为强抗冲突()。5.运用口令进行身份认证的优缺点?优点在于黑客即使得到了口令文件,通过散列值想要计算出原始口令在计算上也是不可能的,这就相对增加了安全性。严峻的安全问题(单因素的认证),安全性仅依靠于口令,而且用户往往选择简单记忆,简单被揣测的口令(安全系统最薄弱的突破口),口令文件也可被进行离线的字典式攻击。6.利用智能卡进行的双因素的认证方式的原理是什么?智能卡具有硬件加密功能,有较高的安全性。每个用户持有一张智能卡,智能卡存储用户特性化的隐私信息,同时在验证服务器中也存放该隐私信息。进行认证时,用户输入(个人身份识别码),智能卡认证,胜利后,即可读出智能卡中的隐私信息,进而利用该隐私信息及主机之间进行认证。双因素的认证方式(智能卡),即使或智能卡被窃取,用户仍不会被冒充。智能卡供应硬件爱护措施和加密算法,可以利用这些功能加强安全性能。7.有哪些生物特征可以作为身份认证的依据,这种认证的过程是怎样的?以人体唯一的,牢靠的,稳定的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脸部,掌纹等)为依据,采纳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和网络技术进行图象处理和模式识别。该技术具有很好的安全性,牢靠性和有效性。全部的工作有4个步骤:抓图,抽取特征,比较和匹配。生物捕获系统捕获到生物特征的样品,唯一的特征将会被提取并且被转化成数字符号,这些符号被存成那个人的特征摸板,人们同识别系统交互进行身份认证,以确定匹配或不匹配。8.了解什么是基于时间同步,基于事务同步,挑战/应答式的非同步的认证技术?1)基于时间同步认证技术是把消逝的时间作为变动因子(60秒作为变化单位,用“滑动窗口”技术)。用户密钥卡和认证服务器所产生的密码在时间上必需同步。2)基于事务同步认证技术是把变动的数字序列(事务序列)作为密码产生器的一个运算因子及用户的私钥共同产生动态密码。用户密钥卡和认证服务器保持相同的事务序列。3)挑战/应答方式的变动因子是由认证服务器产生的随机数字序列(),它也是密码卡的密码生成的变动因子,由于每一个都是唯一的,不会重复运用,并且是在同一个地方产生,不须要同步。9.驾驭协议的认证过程。•客户向须要身份认证的服务器提出连接恳求;•服务器返回应答,带两个参数,;•客户输入口令,系统将口令及连接,做次计算(4或5),产生一次性口令,传给服务器;•服务器端必需存储有一个文件(系统中位于),它存储每一个用户上次登录的一次性口令,服务器收到用户传过来的一次性口令后,再进行一次运算,及从前存储的口令比较,匹配则通过身份认证,并用这次一次性口令覆盖原先的口令。下次客户登录时,服务器将送出’1,这样,假如用户确实是原来的那个真实客户,那么口令的匹配应当没有问题。10.了解协议的优缺点。的优点:•用户本身的隐私口令并没有在网上传播;•下一次用户连接时生成的口令及上一次生成的是不一样的,有效地爱护了用户口令的安全;•实现原理简单,函数还可以用硬件实现。的缺点:•口令运用到确定次数后就须要重新初始化,因为每次要减1;•依靠于45的不可逆性,当这种算法的可逆计算探讨有了新进展时,系统将被迫选用其他更安全的算法;•会话内容是没有保密性的;•重复运用以前运用的密钥,会给入侵者供应入侵的机会;•维护一个很大的一次性密钥列表也很麻烦,即使供应产生一次性密钥的硬件,全部用户也必需都安装这样的硬件。11.了解协议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认证过程。(1)()是一个在拨号网络中供应注册,验证功能的工业标准。(2)是由朗讯公司提出的安全协议,已成为的正式协议标准,是当前流行的(认证,授权,计费)协议。(3)是网络接入服务器()和后台服务器(服务器,有)之间的一个常见协议,使得拨号和认证放在两个分别网络设备上。的特点协议运用作为传输协议。运用两个端口分别用于认证(以及认证通过后对用户的授权)和计费。1812号是认证端口,1813号是计费端口。服务器能支持多种认证方法。当用户提交用户名和密码时,服务器能支持(口令认证协议)或者(质询握手协议),和其他认证方法。的认证过程(1)接入服务器从用户那里获得用户名和口令(口令或加密口令),将其同用户的一些其他信息(如主叫号码,接入号码,占用的端口等)打成数据包向服务器发送,通常称为认证恳求包。(2)服务器收到认证恳求包后,首先查看接入服务器是否已经登记,然后依据包中用户名,口令等信息验证用户是否合法。假如用户非法,则向接入服务器发送访问拒绝包;假如用户合法,那么服务器会将用户的配置信息(如用户类型,地址等)打包发送到接入服务器,该包被称为访问接受包。(3)接入服务器收到访问接受/拒绝包时,首先要推断包中的签名是否正确,假如不正确将认为收到一个非法的包。假如签名正确,那么接入服务器会接受用户的上网恳求,并用收到的信息对用户进行配置,授权(收到了访问接受包);或者是拒绝该用户的上网恳求(收到了访问拒绝包)。12.了解系统的优点。(1)安全:网络窃听者不能获得必要信息以假冒其他用户,应足够强壮以致于潜在的敌人无法找到它的弱点连接。(2)牢靠:应高度牢靠并且应借助于—个分布式服务器体系结构,使得一个系统能够备份另一个系统。(3)透亮:志向状况下用户除了要求输入口令以外应感觉不到认证的发生。(4)可伸缩:系统应能够支持大数量的客户和服务器,这意味着须要一个模块化的分布式结构。13.驾驭一个简单的鉴别对话过程以及它所存在的问题。在一个不受爱护的网络环境中,最大的安全威胁是冒充。为了防止这种威胁,服务器必需能够证明恳求服务的用户的身份。在这里我们运用一个鉴别服务器(),它知道每个用户的口令并将这些口令存储在一个集中的数据库中。另外,及每个服务器共享一个惟一的密钥,这些密钥已经通过安全的方式进行分发。认证过程如下:(1)一用户登录一个工作站,恳求访问服务器V。客户模块C运行在用户的工作站中,它要求用户输入口令,然后向服务器发送一个报文,里面有用户,服务器,用户的口令。(2)检查它的数据库,验证用户的口令是否及用户的匹配,以及该用户是否被允许访问该数据库。若两项测试都通过,认为该用户是可信的,为了要让服务器V确信该用户是可信的,生成一张加密过的票据,内含用户1D,用户网络地址,服务器。因为是加密过的,它不会被C或对手更改。(3)C向V发送含有用户和票据的报文。V对票据进行解密,验证票据中的用户及未加密的用户是否一样。假如匹配,则通过身份验证。上面的对话没有解决两个问题:(1)盼望用户输入的口令次数最少。(2)前而的对话涉及口令的明文传输。14.驾驭一个更安全的鉴别对话过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引入一个所谓的票据许可服务器()的新的服务器。认证过程如下:(1)用户通过向发送用户,来恳求一张代表该用户的票据许可票据。(2)发回一张加密过的票据,加密密钥是由用户的口令导出的。当响应抵达客户端时,客户端提示用户输入口今,由此产生密钥,并试图对收到的报文解密。若口令正确,票据就能正确复原。因为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复原该票据,这样,我们运用口令获得的信任而无需传递明文口令。票据含有时间戳和生存期是防止对手的如下攻击:对手截获该票据,并等待用户退出在工作站的登录。对手既可以访问那个工作站,也可以将他的工作站的网络地址设为被攻击的工作站的网络地址。这样,对手就能重用截获的票据向证明。有了时间戳和生存期,就能说明票据的有效时间长度。(3)客户代表用户恳求一张服务许可票据。(4)对收到的票据进行解密,通过检查的1D是否存在来验证解密是否胜利。然后检查生存期,确保票据没有过期。然后比较用户的和网络地址及收到鉴别用户的信息是否一样。假如允许用户访问V,就返回一张访问恳求服务的许可票据。(5)客户代表用户恳求获得某项服务。客户向服务器传送一个包含用户和服务许可票据的报文,服务器通过票据的内容进行鉴别。15.阐述供应的在不同辖区间进行鉴别的机制。一个完整的环境包括一个服务器,一组工作站和一组应用服务器,满意下列要求:(1)服务器必需在其数据库中拥有全部参及用户的()和口令散列表,全部用户均在服务器上注册。(2)服务器必需及每一个服务器之间共享一个保密密钥,全部服务器均在服务器上注册。这样的环境被视为一个辖区()。供应了一种支持不同辖区间鉴别的机制:每一个辖区的服务器及其他辖区内的服务器之间共享一个保密密钥,两个服务器相互注册。这个方法存在的—个问题是对于大量辖区之间的认证,可扩缩性不好。假如有N个辖区,那么须要N(N一1)/2个安全密钥交换,以便使每个能够及其他全部的辖区进行互操作。16.阐述技术产生的背景和优点。背景•随着用户须要登录系统的增多,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受到非法截获和破坏的可能性也会增大,安全性就相应降低。•假如用户遗忘口令,就须要管理员的帮忙,并等待进入系统,造成了系统和安全管理资源的开销,降低了生产效率。•假如用户因此简化密码,或多个系统中运用相同口令,都会危害公司信息的保密性。需求:网络用户可以基于最初访问网络时的一次身份验证,对全部被授权的网络资源进行无缝的访问。从而提高网络用户的工作效率,降低网络操作的费用,并且是在不降低网络的安全性和操作的简便性的基础上实现的。把认证功能和帐号管理功能集成起来为不同域的登录供应一样的界面有如下好处:•减少了用户在不同子域中登录操作的时间;•用户可以不必记住一大堆认证的信息;•减少了管理员增加和删除用户帐号的操作时间以及降低修改用户的权限的困难度;•管理员简单禁止或删除用户对全部域的访问权限而不破坏一样性。17.比较技术和传统系统中的跨域操作的不同,以及技术的实现原理。用户在传统系统中的跨域操作:分布式系统是由独立的子域组成的,这些子域往往由不同的和不同的应用程序组成的。在每个子域里的操作可以保证较高的安全性。终端用户想要登录到一个子域中去,他必需对每一个子域单独出示能证明自己有效身份的证书。(比如先登录主域,再登录其他子域)在中,系统首先须要收集到全部有关用户证书的信息,以便支持用户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可以在任何一个潜在的子域中的认证。终端用户在登录主域时所供应的信息有可能在以下这几个方面被用来作为用户在子域登录和操作的依据:•在主域中供应的信息被直接用于登录子域;•在主域中供应的信息被用来获得另一套认证信息,这套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用来登录子域;•在登录主域同时,马上及子域联系,建立对话,这意味着及子域中应用程序的联系在主域操作的同时就已经建立。——供应简洁统一的界面18.了解安全子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安全子系统主要由本地安全授权,安全帐户管理和安全参考监视器等组成。(1)本地安全授权部分供应了很多服务程序,保障用户获得存取系统的许可权。它产生令牌,执行本地安全管理,供应交互式登录认证服务,限制安全审查策略和由产生的审查记录信息。(2)安全帐户管理部分保存安全帐户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全部组和用户的信息。供应用户登录认证,负责对用户在对话框中输入的信息及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比,并为用户输入一个安全标识符()。(3)安全参考监视器负责访问限制和审查策略,由支持。供应客体(文件,目录等)的存取权限,检查主体(用户帐户等)的权限,产生必要的审查信息。客体的安全属性由安全限制项来描述,全部客体的组成访问限制表,没有的客体意味着任何主体都可访问。而有的客体则由检查其中的每一项,从而确定主体的访问是否允许。(4)有一个安全登录序列,用以防止不可信应用窃取用户名和口令序列,并有用户帐号和口令等管理实力。(5)为了登录(包括通过网络登录),每一用户必需首先进行域以及用户名识别。每一域以及用户名唯一地标识了一个用户,在系统内部,运用表示。每个是唯一的,不能被重用,也不能重新赋给其他任何用户。(6)口令存储在数据库中并由机制爱护,以防止非法访问。(7)当登录时爱护服务器运用数据库中有关的信息,及口令进行比照鉴别,确认只有被授权的用户可访问被爱护的系统资源。第十三章授权及访问限制一,选择题1.访问限制是指确定(A)以及实施访问权限的过程。A.用户权限B.可赐予哪些主体访问权利C.可被用户访问的资源D.系统是否遭遇入侵2.下列对访问限制影响不大的是(D)。A.主体身份B.客体身份C.访问类型D.主体及客体的类型3.为了简化管理,通常对访问者(A),以避开访问限制表过于庞大。A.分类组织成组B.严格限制数量C.按访问时间排序,删除长期没有访问的用户D.不作任何限制二,填空题访问限制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访问主体对访问客体的访问权限。三,问答题说明访问限制的基本概念。访问限制是建立在身份认证基础上的,通过限制对关键资源的访问,防止非法用户的侵入或因为合法用户的不慎操作而造成的破坏。访问限制的目的:限制主体对访问客体的访问权限(安全访问策略),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在合法范围内运用。2.访问限制有几种常用的实现方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1访问限制矩阵行表示客体(各种资源),列表示主体(通常为用户),行和列的交叉点表示某个主体对某个客体的访问权限。通常一个文件的权限表示可以授予()或撤消()其他用户对该文件的访问限制权限。2访问实力表实际的系统中虽然可能有很多的主体及客体,但两者之间的权限关系可能并不多。为了减轻系统的开销及奢侈,我们可以从主体(行)动身,表达矩阵某一行的信息,这就是访问实力表()。只有当一个主体对某个客体拥有访问的实力时,它才能访问这个客体。但是要从访问实力表获得对某一特定客体有特定权限的全部主体就比较困难。在一个安全系统中,正是客体本身须要得到牢靠的爱护,访问限制服务也应当能够限制可访问某一客体的主体集合,于是出现了以客体为动身点的实现方式——。3访问限制表也可以从客体(列)动身,表达矩阵某一列的信息,这就是访问限制表()。它可以对某一特定资源指定随意一个用户的访问权限,还可以将有相同权限的用户分组,并授予组的访问权。4授权关系表授权关系表()的每一行表示了主体和客体的一个授权关系。对表按客体进行排序,可以得到访问限制表的优势;对表按主体进行排序,可以得到访问实力表的优势。适合采纳关系数据库来实现。3.访问限制表有什么优缺点?的优点:表述直观,易于理解,比较简单查出对某一特定资源拥有访问权限的全部用户,有效地实施授权管理。应用到规模大的企业内部网时,有问题:(1)网络资源很多,须要设定大量的表项,而且修改起来比较困难,实现整个组织范围内一样的限制政策也比较困难。(2)单纯运用,不易实现最小权限原则及困难的安全政策。4.有哪几种访问限制策略?三种不同的访问限制策略:自主访问限制(),强制访问限制()和基于角色的访问限制(),前两种属于传统的访问限制策略,而是90年代后期出现的,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发展很快。每种策略并非是确定互斥的,我们可以把几种策略综合起来应用从而获得更好,更安全的系统爱护——多重的访问限制策略。5.什么是自主访问限制策略?它的安全性如何?在目前计算机系统中实现最多,一个拥有确定访问权限的主体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将权限传给其他主体,即允许某个主体显式地指定其他主体对该主体所拥有的信息资源是否可以访问以及可执行的访问类型。如,系统。主体访问者对访问的限制有确定的权利,但它使得信息在移动过程中其访问权限关系会被改变,这样做很简单产生安全漏洞,所以的安全级别很低。传统的已很难满意访问限制服务的质量:不利于实现统一的全局访问限制;由管理部门统一实施访问限制,不允许用户自主地处理。6.什么是强制访问限制策略?它的适用场合是什么?系统强制主体听从访问限制政策。主要用于多层次安全级别的军事应用当中,它预先定义主体的可信任级别和客体的敏感程度,用户的访问必需遵守安全政策划分的安全级别的设定以及有关访问权限的设定。7.的访问限制关系可以分为哪两种?各有什么含义?在典型应用中,的访问限制关系可以分为两种:利用下读/上写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以及利用上读/下写来保证数据完整性。它们都是通过梯度安全标签实现信息的单向流通。所谓下读,指低信任级别的用户只能读比它信任级别更低的敏感信息;所谓上写,指只允许将敏感信息写入更高敏感度区域。此时信息流只能从低级别流向高级别,可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模型)8.为什么能阻挡特洛伊木马?能够阻挡特洛伊木马。一个特洛伊木马是在一个执行某些合法功能的程序中隐藏的代码,它利用运行此程序的主体的权限违反安全策略,通过伪装成有用的程序在进程中泄露信息。阻挡特洛伊木马的策略是基于非循环信息流,由于策略是通过梯度安全标签实现信息的单向流通,从而它可以很好地阻挡特洛伊木马的泄密。9.简述什么是基于角色的访问限制?在很多商业部门中,访问限制是由各个用户在部门中所担当的角色来确定的,而不是基于信息的拥有者。所谓角色,就是一个或一群用户在组织内可执行的操作的集合。的根本特征即依据策略,系统定义了各种角色,不同的用户依据其职能和责任被赐予相应的角色。通过角色沟通主体及客体,真正确定访问权限的是用户对应的角色标识。由于用户及客体无直接联系,所以他不能自主将权限授予别的用户。的系统中主要关切的是爱护信息的完整性,即“谁可以对是么信息执行何种动作?”,角色限制比较敏捷,依据配置可以使某些角色接近,而某些角色更接近及。角色由系统管理员定义,角色成员的增减也只能由系统管理员来执行,而且授权是强加给用户的,用户不能自主地将权限传给他人。10.有哪五大优点?(1)便于授权管理在传统的访问限制中,用户或其职能发生变化时,须要进行大量的授权更改工作。而在中,对用户的访问授权转变为对角色的授权,主要的管理工作即为授权或取消用户的角色。用户的职责变化时,改变授权给他们的角色,也就改变了用户的权限。当组织的功能演进时,只需修改角色的功能或定义新角色,而不必更新每一个用户的权限设置。另一优势在于管理员在一种比较抽象且及企业通常的业务管理相类似的层次上访问限制。对于分布式的来说,管理职能可以在中心或地方的爱护域间进行安排。(2)便于角色划分采纳了角色继承的概念,它将角色组织起来,能够很自然地反映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职权,责任关系。(3)便于赐予最小权限原则依据组织内的规章制度,职员的分工等设计拥有不同权限的角色,只有角色须要执行的操作才授权给角色,否则对操作的访问被拒绝。(4)便于职责分别对于某些特定的操作集,某一个角色或用户不可能同时独立地完成全部这些操作,这时须要进行职责分别。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实现方式。(5)便于客体分类可以依据用户执行的不同操作集来划分不同的角色,对主体分类,同样的,客体也可以实施分类。这样角色的访问限制就建立在抽象的客体分类的基础上,而不是具体的某一客体。这样也使得授权管理更加便利,简单限制。11.的网络安全性依靠于给用户或组授予的哪3种实力?1权力在系统上完成特定动作的授权,一般由系统指定给内置组,但也可以由管理员将其扩大到组和用户上。适用于整个系统范围内的对象和任务的操作。当用户登录到一个具有某种权力的帐号时,该用户就可以执行及该权力相关的任务。13.4.2共享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运用的文件夹,只适用于文件夹(目录),假如文件夹不是共享的,那么网络上就不会有用户看到它,也不能访问。3权限权限适用于对特定对象如目录和文件(只适用于卷)的操作,指定允许哪些用户可以运用这些对象以及如何运用。权限分为目录权限和文件权限,每一个权限级别都确定了一个执行特定的任务组合的实力,这些任务是:(R),(X),(W),(D),(P)和(O)。
第十四章技术一,选择题1.支持的服务不包括(D)。A.非对称密钥技术及证书管理B.目录服务C.对称密钥的产生和分发D.访问限制服务2.的主要组成不包括(B)。A.证书授权B.C.注册授权D.证书存储库3.管理对象不包括(A)。A.和口令B.证书C.密钥D.证书撤消4.下面不属于组成部分的是(D)。A.证书主体B.运用证书的应用和系统C.证书权威机构D.能够执行的功能是(A)和(C)。A.鉴别计算机消息的始发者B.确认计算机的物理位置C.保守消息的机密D.确认用户具有的安全性特权二,问答题1.为什么说在中采纳公钥技术的关键是如何确认某个人真正的公钥?如何确认?信息的可认证性是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认证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验证信息发送者的真实性,确认他没有被冒充;另一个是验证信息的完整性,确认被验证的信息在传递或存储过程中没有被篡改,重组或延迟。在认证体制中,通常存在一个可信的第三方,用于仲裁,颁发证书和管理某些机密信息。公钥密码技术可以供应网络中信息安全的全面解决方案。采纳公钥技术的关键是如何确认某个人真正的公钥。在中,为了确保用户及他所持有密钥的正确性,公开密钥系统须要一个值得信任而且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充当认证中心(),来确认声称拥有公开密钥的人的真正身份。要确认一个公共密钥,首先制作一张“数字证书”,它包含用户身份的部分信息及用户所持有的公开密钥,然后利用本身的私钥为数字证书加上数字签名。任何想发放自己公钥的用户,可以去认证中心()申请自己的证书。中心在认证该人的真实身份后,颁发包含用户公钥的数字证书,它包含用户的真实身份,并证好用户公钥的有效期和作用范围(用于交换密钥还是数字签名)。其他用户只要能验证证书是真实的,并且信任颁发证书的,就可以确认用户的公钥。2.什么是数字证书?现有的数字证书由谁颁发,遵循什么标准,有什么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担保合同范本样本
- 2024天津市小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空白)
- 广告代理服务合同
- 写字间租赁协议
- 建筑施工承包合同范本
- 个人期货市场贷款合同
- 人才互助发展协议书
- 新版股权协议书样本
- 搅拌机租赁合同样式
- 技术服务合同样本地址
- 房颤健康宣教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上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1 Section A (1a-1c)教案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四 牧童-认识图形:《重叠问题》 青岛版
- 家用电器常见认证标志一览汇总(精选.)
- DB37 5155-201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五年(2018-2022年)高考全国卷英语试题考点分析
- 试验室组织机构图
- T∕CSRME 001-2019 岩石动力特性试验规程
- 从农业机械化到农业信息化、自动化与智能化
- 云南省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检定收费标准doc-云南省计量检定
- 16 翟永明《女人》(节选).电子教案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