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西北部湾中考历史总复习阶段综合检测(八)_第1页
2022年广西北部湾中考历史总复习阶段综合检测(八)_第2页
2022年广西北部湾中考历史总复习阶段综合检测(八)_第3页
2022年广西北部湾中考历史总复习阶段综合检测(八)_第4页
2022年广西北部湾中考历史总复习阶段综合检测(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综合检测(八)(九全)(60分钟6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一般来说,封臣的义务就是侍奉,而封君的义务则是保护。封臣必须随时准备跟随封君进行军事远征,如果封君没了马骑,封臣必须把自己的坐骑让给他;如果封君被囚禁,封臣必须把自己作为人质以换取他的获释。这表明 (D)A.封臣是封君的私有财产 B.军事远征是封君封臣制度的前提C.封臣没有任何人身自由 D.封君和封臣有严格的权利与义务2.从10世纪起,西欧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这种发展趋势对西欧社会转型最大的意义在于 (D)A.城市摆脱领主控制实现自治 B.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C.使农奴获得了自由身份 D.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3.如表反映出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共同点是 (B)租地农场手工工场农场主提供土地和生产工具;农场主雇佣农民;农产品面向市场工场主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工场主雇佣工人;手工业品面向市场A.劳动者掌握着生产资料 B.存在雇佣关系C.产品只是满足自我消费 D.存在人身依附关系4.西方哲学家罗素说:“通常谓之‘近代’的这段历史时期,人的思想见解和中古时期的思想见解有许多不同。其中有两点最重要,即教会的威信衰落下去,科学的威信逐步上升。”这种变化源自 (A)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殖民扩张 D.大学的兴起5.《英国史》写道:“(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靡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从中可知英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 (C)A.形成分权制衡 B.国王掌握实权 C.议会权力至上 D.两党轮流执政6.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个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是 (B)A.资本主义必然取代封建制度的规律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C.推翻了封建专制把国王送上断头台 D.革命武装打败了国王军队7.如图为1765-1800年英国棉纺织品出口状况图,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B)A.工业霸权地位已经确立 B.生产技术创新成效显著C.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加 D.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调整8.“以从根本上帮助工人阶级摆脱困苦、改善生活状况为主旨,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如此深切且有组织地关注穷人的命运。”这段话所评价的思想应该出自 (D)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9.马克思说:“而现在,(巴黎公社)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由各公社选举它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职人员。”材料中的“真正目的”是指 (A)A.使人民成为巴黎公社的主人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C.使工人阶级取得民主权利 D.充分发动群众支持革命10.“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2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对政治上层建筑作了局部调整。”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影响是 (B)A.推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D.废除了农奴制的残余11.《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黑奴吁天录》)是美国作家斯托夫人创作的反奴隶制小说。林肯于1862年接见斯托夫人时曾评价这部小说“引发了一场大战”。“一场大战”是指 (B)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内战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D.非洲民族独立运动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工业革命……第二阶段持续到19世纪整个下半叶,它以科学在工业上更直接的应用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特征。”这段话旨在论证 (C)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3.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应对。一些国家建立了法西斯政权,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建立了法西斯政权的欧洲国家有 (A)A.意大利、德国 B.日本、德国 C.西班牙、德国 D.荷兰、德国14.“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与这一论断最契合的事件是 (B)A.德国法西斯统治建立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军的失败C.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D.美军同苏军在易北河畔胜利会师15.“争端导致敌对行动时,安理会可以发出有助于防止冲突升级的停火指示;派遣军事观察员或维持和平部队,帮助减少紧张程度,隔离敌对部队,并建立可寻求和平解决问题的安宁环境。”这表明安理会 (C)A.成为美国的霸权工具 B.消除了国际争端C.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 D.是美苏争霸产物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16.(10分)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民主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的妥协因素……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英国的议会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材料二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办法是让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实现利益均沾和共享。——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读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材料三由于法国特有的理想化的思想基础和浪漫的文化特征,也由于法国的历史和现实传统,法国没有选择渐进的现代化方式,而是采取了非此即彼的极端手段,用激进的方法实施政治现代化,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摘编自钱乘旦等《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民主制度”的名称及其确立的标志。(2分)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民主制度产生的关键因素。(2分)答:名称:君主立宪制。(1分)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1分)关键因素:议会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如何协调“多元利益”?(1分)为达到此目的,美国宪法的设计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1分)答:如何协调:让不同利益集团谈判达成妥协;实现利益均沾和共享。(1分)设计原则:分权制衡(或三权分立、相互制衡)。(1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实现政治现代化的方法(1分)及采取该方法的“思想基础”。(1分)答:方法:激进的方法(或者极端手段、暴力方法、革命方法)。(1分)思想基础:启蒙运动。(1分)(4)综合上述材料中欧美国家民主政体确立的过程,你从中能够得到哪些认识?(2分)答:认识:适当的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政治制度的确立应与各国的传统(国情)相结合;兼顾各方利益等。(2分)17.(10分)科技进步·历史机遇。材料一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使得全球联系不断加强。1200至1500年间,欧洲普通船舶的吨位增加了一倍或二倍。14世纪时,葡萄牙人改制了三角帆索具,使船能够更直接逆风航行。15世纪时,欧洲人的船舰已配备了火炮,到16世纪初,海军的战术已由撞入敌船转为舷炮齐射。这些发展给欧洲人以一个决定性的有利条件,使他们能夺取并控制世界各大洋。——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美国科技发明一览表(部分)时间发明发明者关键技术19世纪初轮船“克莱蒙特”号富尔顿①19世纪70年代白炽灯泡、电影摄像机、放映机爱迪生电力20世纪初T型汽车福特公司流水线生产技术20世纪90年代通信卫星、光子计算机贝尔实验室②材料三有学者指出,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中国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8世纪后期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9世纪中期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15—16世纪“探索世界海洋”的一位航海家及其成就。(2分)概括欧洲“控制世界各大洋”的有利条件。(2分)答:哥伦布发现美洲,开辟欧洲到美洲的航路;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等。(1例即可,2分)有利条件:造船技术的进步;航海技术的提高;武器先进与战术发展等。(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将表格补充完整。(2分)分析科技发明对美国发展的影响。(1分)答:①蒸汽机;②计算机、互联网等。(2分)影响:科技发明推动了美国工业进步,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科技发明使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开始领先,成为工业化强国,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美国迈向信息时代,加速美国经济的发展。(1分)(3)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看法并说明理由。(3分。要求:观点明确,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说明,逻辑清晰,表述完整)答:观点明确,运用史实进行说明,表述完整。例如:中国在18世纪后期错过了历史机遇,当时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廷故步自封,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3分)18.(10分)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教育方针讲,它培养的不再是为求取功名走读书做官之路的封建士子,而是适应时代要求,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人才。如福州船政学堂先后培养出628名航海、造船、蒸汽机制造方面的管理、驾驶及工程技术人员,为发展中国造船业和创建近代海军作出重大贡献。——孙春芝《略论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材料二1863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1864年6月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刘祖熙《改革和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材料三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一批预算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发展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义务教育,全国总计有8所公立大学,245所中学,53760所小学。……1744-1852年的108年间,日本翻译西方书籍的学者共117人,译书约500部,这相当于中国在戊戌变法前翻译西方的总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的教育方针。(1分)为此,洋务派采取的措施是什么?(2分)答:教育方针:培养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人才。(1分)措施: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任意答对2点即可,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2分)答:内容:扩大大学自主权;鼓励社会团体与私人办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