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 第4版 课件 秦雷第3-5章 公司法律制度、企业破产法、合同法_第1页
经济法 第4版 课件 秦雷第3-5章 公司法律制度、企业破产法、合同法_第2页
经济法 第4版 课件 秦雷第3-5章 公司法律制度、企业破产法、合同法_第3页
经济法 第4版 课件 秦雷第3-5章 公司法律制度、企业破产法、合同法_第4页
经济法 第4版 课件 秦雷第3-5章 公司法律制度、企业破产法、合同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法

(第四版)

21世纪高等院校经管类核心课规划教材第三章公司法学习目标:◆重点掌握公司设立的条件、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股权转让的相关规定、股份及债券发行和上市的条件、公司合并分立的程序等。◆掌握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公司法的含义及特征,公司组织机构的职权,股东会和董事会的召开及表决机制,国有出资公司的特别规定,公司利润的分配,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的义务等。◆了解公司的产生、公司的设立登记、公开发行股份的程序、公司的解散和清算、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本章讨论的主要问题1.公司、企业与法人。2.公司与公司法。3.有限责任公司有那些规定?4.股份有限公司有那些规定?5.股份、公司债券如何发行和转让?6.公司需要什么样的财务会计制度?7.公司可否合并、分立?第一节公司法概述一、公司的概念、特征与种类(一)公司的概念公司虽然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但各国公司法对于公司的定义不尽相同。在英国,公司是指任何以经营商业或工业企业为目标的由个人组成的团体。《法国民法典》第1832条规定了民事公司,即“公司由二人或数人依据一项契约约定将其财产或技艺用于共同事业,以期分享利润或获取由此可得之经济利益而设立”。在我国,《公司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节公司法概述(二)公司的特征1.公司必须依法设立。2.公司必须以营利为目的。3.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4.公司是以股东投资为基础设立的经济组织。(三)公司的种类1.根据公司的信用标准划分(1)人合公司,是指以股东个人信用为基础的公司。无限责任公司是最典型的人合公司。(2)资合公司,是指以股东的出资额为基础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典型的资合公司。(3)人合兼资合公司,是指同时具有人的信用和资本信用两种因素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即属这种公司。2.根据公司的控制和被控制关系划分(1)母公司,是指通过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而能实际控制其他公司经营活动的公司。(2)子公司,是指其一定比例的股份被其他公司持有,经营活动受其他公司控制的公司。(三)公司的种类3.根据公司的组织系统划分(1)总公司,是指依法首先设立或同时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管辖全部企业组织系统的公司。(2)分公司,是指公司依法设立的以总公司名义进行经营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总公司承担的分支机构。分公司不是独立的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不是独立的法律主体。4.根据公司的国籍划分(1)本国公司,是指具有本国国籍,依本国法律享受权利、履行义务的公司。(2)外国公司,是指依外国法设立的,不具有本国国籍的公司。(3)跨国公司,是指以本国为基地,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设立分公司、子公司或其他参股性投资企业,从事国际性生产经营及服务活动的大型经济组织。(三)公司的种类5.根据公司债务清偿责任承担者划分(1)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50个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设立,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为限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有限责任公司有如下特征:①股东责任的有限性。②人资两合性。③组织运营的封闭性。④组织机构设置的灵活性。⑤设立程序的简便性。(三)公司的种类5.根据股东所承担的责任形式划分(2)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全部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以下特征:①股东责任的有限性。②公司组织的资合性。③公司运营的公开性。④公司资本的股份性。⑤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性。(三)公司的种类5.根据股东所承担的责任形式划分(3)无限责任公司,是指由负无限责任的股东组成的公司。股东除对公司负有一定的出资义务外,还须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4)两合公司,是指由负无限责任的股东和负有限责任的股东组成的公司。在这类公司中,无限责任股东除负有一定的出资义务外,还须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有限责任股东,除有一定的出资义务外,只以其对公司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二、公司法的概念和特征(一)公司法的概念公司法是调整公司的设立、组织与活动、解散、清算及其他对内对外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广义的公司法是指国家关于公司的设立、组织与活动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总称。狭义的公司法是指关于公司的设立、组织与活动的单个法律。(二)公司法的特征1.公司法是一种组织法。2.公司法是一种行为法。3.公司法是一种强制性规范较多的法律。4.公司法是具有较强国际性的法律。三、公司的登记管理(一)企业登记概述1.需要登记的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具体包括:公司、非公司法人及其分支机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及其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外国公司分支机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市场主体。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市场主体应依法登记,未经登记不得以市场主体名义从事经营活动。2.登记原则与登记管辖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应当遵循四个原则,即依法合规、规范统一、公开透明、便捷高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全国市场主体统一登记管理工作,制定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制度措施,推进登记全程电子化,规范登记行为,指导地方登记机关依法有序开展登记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管本辖区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工作;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派出机构可以依法承担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登记管理职责。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或者其授权的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二)登记与备案事项具体到公司,登记事项包括:①名称;②住所;③注册资本;④经营范围;⑤法定代表人的姓名;⑥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公司,需要备案的事项包括:①章程;②经营期限;③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认缴的出资数额;④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⑤公司登记联络员;⑥外商投资公司法律文件送达接受人。(三)设立登记1.登记材料及期限市场主体实行实名登记。提交的材料:申请书;申请人资格文件、自然人身份证明;住所或者主要经营场所相关文件;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章程或者合伙企业合伙协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公司提交的申请书需要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2.营业执照及其管理申请人申请市场主体设立登记,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的,签发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市场主体的成立日期。营业执照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与副本、电子营业执照与纸质的营业执照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3.登记限制事项(1)名称与住所企业的命名须符合相关规定,且只能登记一个名称,经登记的企业名称受法律保护。申请人可依法自主申报企业名称。(2)法定代表人的资格禁止根据《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非公司法人的法定代表人:①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②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③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④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3年;⑤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3)出资限制公司股东、非公司企业法人出资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员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登记事项发生变更后需要及时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1)企业变更登记事项,应当自作出变更决议、决定或者法定变更事项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2)企业法定代表人在任职期间发生禁止担任法定代表人之事由的,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3)企业变更经营范围,属于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的,应当自批准之日起30日内申请变更登记。(4)企业变更住所或者主要经营场所跨登记机关辖区的,应当在迁入新的住所或者主要经营场所前,向迁入地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迁出地登记机关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移交市场主体档案等相关材料。(5)企业变更备案事项的,应当自作出变更决议、决定或者法定变更事项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机关办理备案。未依法登记将受处罚。(四)变更登记(五)歇业与撤销登记1.歇业歇业是指企业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可以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暂停营业的情形。企业歇业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企业延长歇业期限,应于期限届满前30日按规定办理。2.虚假登记的撤销(1)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企业登记的,受虚假登记影响的利害关系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登记机关提出撤销企业登记的申请。(2)登记机关受理申请后,应当及时开展调查。经调查认定存在虚假登记情形的,登记机关应当撤销登记。(3)因虚假登记被撤销的企业,其直接责任人自登记被撤销之日起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企业登记。登记机关应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示。(4)登记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认定撤销企业登记决定错误的,可以撤销该决定,恢复原登记状态,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六)注销登记注销登记是指经过法定程序取消相关市场主体法律地位的行为。(1)市场主体因解散、被宣告破产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终止的,应当依法向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2)市场主体注销登记前依法应当清算的,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将清算组成员、清算组负责人名单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告。(3)市场主体未发生债权债务或者已将债权债务清偿完结,未发生或者已结清清偿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应缴纳税款(滞纳金、罚款),并由全体投资人书面承诺对上述情况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的,可以按照简易程序办理注销登记。(4)法院强制清算或宣告破产的,当事人凭相关裁定可直接申请办理注销登记。四、企业名称管理(一)企业名称的申报与使用申请人自主申报企业名称时,可以通过企业名称申报系统或在企业登记机关服务窗口提交信息和材料,对拟定的企业名称进行查询、比对和筛选,选取符合要求的企业名称。申请人申报的企业名称应当使用规范汉字,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组成。企业名称冠以“中国”

“中华”

“中央”

“全国”

“国家”等字词,须报国务院批准。企业登记机关对通过企业名称申报系统提交完成的企业名称予以保留,保留期为2个月。(二)企业名称的禁止事项五、企业信息公示管理1.政府公示企业信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下列企业信息:(参见教材)2.企业公示的自身信息公司应当自下列信息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见教材)3.企业年度报告公示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但部分信息企业可以选择不公示。六、公司的权利与义务(一)公司的主要权利1.经营管理权公司作为市场经营活动的主体,有依法开展自主经营活动的权利。公司在开展经营管理过程中,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如果有法律规定公司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的,公司应遵守该规定。2.分支机构设置权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支机构。公司可依据投资风险、自身能力等因素,选择设置分公司或者子公司。(二)公司的义务1.依法投资与担保的义务根据《公司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2.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与商业道德、接受监督的义务3.维护利益相关者利益、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充分考虑公司职工、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利益,承担社会责任。其中,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组织的愿景和使命,同时又被战略产出影响的、对公司业绩拥有可实施的主张权的个人、群体和组织。公司的利益相关者相当广泛,当今社会中如果公司不顾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很难获得大的发展。社会责任的内容较难界定,不同国家、地区、行业对公司的社会责任的要求都不尽相同。有的商品不通过社会责任标准“SA8000”认证,很难进入某些国家和地区进行销售。4.依法支持党群组织开展活动的义务第二节有限责任公司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2.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1)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该出资额应由股东按照章程规定自公司成立之日起5年内缴足。(2)股东的出资方式及具体要求。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股权、债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除外。(3)股东出资的核查、催缴与提前缴纳。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3.股东共同制定章程《公司法》第45条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公司章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法定内容,包括:①公司名称和住所;②公司经营范围;③公司注册资本;④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⑤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⑥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⑦公司法定代表人;⑧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2)任意内容,是指股东认为应当订入公司章程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内容。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5.有公司住所第二节有限责任公司(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程序1.订立设立协议。2.订立公司章程。3.设立审批。4.确立公司组织机构。5.设立登记。6.签发出资证明书。①公司名称;②公司成立日期;③公司注册资本;④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和出资日期;⑤出资证明书的编号和核发日期。出资证明书须由法定代表人签名,并由公司盖章。7.置备股东名册二、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1.股东会的组成: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是指取得公司股份或认缴公司出资,作为公司成员并对公司享有股权的人。只有一个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股东会。2.股东的权利和义务(1)股东的权利。简称股权,泛指公司给予股东的各种权益或者所有的权利,具体的是指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取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管理的权利。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以及查阅、复制权。(2)股东的义务。

①足额缴纳所认缴的出资;②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③保密义务。④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⑤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股东利用其控制的两个以上公司实施上述行为的,各公司应当对任何一个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只有一个股东的公司,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3.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职权①选举和更换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②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③审议批准监事会的报告;④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⑤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⑥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⑦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⑧修改公司章程;⑨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4.股东会决议特别决议。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公司的合并与分立、解散与清算或变更公司形式、修改公司章程等决议。一般决议。经代表过半数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5.股东会的召集及形式

定期会议: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时间召开。临时会议: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提议召开临时会议的,应当召开临时会议。(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1.董事会:3人以上。(1)董事会是公司股东会的执行机构。(2)董事会的职权。P79(3)董事会的召开。2.有限责任公司的经理3.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指依照法律或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按章程规定由代表公司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或者经理担任。(三)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会

1.组成。成员3人以上,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但,符合条件的公司可以不设监事会。2.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的职权。(四)股东会、董事会决议的效力1.决议无效及撤销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2.决议不成立三、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1.一般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转让其股权的,应当书面通知公司,请求变更股东名册并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公司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公司拒绝或者在合理期限内不予答复的,转让人、受让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股东优先购买权。(1)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时,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2)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时,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其他股东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满二十日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三、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3.出资证明书的签发转让股权后,公司应当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4.公司的股权收购义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1)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4)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股东滥用股东权利,严重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利益的,其他股东有权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三、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与义务(一)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二)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P82(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赔偿责任六、国家出子公司的特别规定国家出资公司,是指国家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包括国家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一)国家出资公司的相关规定国家出资公司,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二)国有独资公司及其组织机构(1)章程制定。国有独资公司章程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制定。(2)不设股东会,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2)设立董事会。董事会依照《公司法》规定行使职权。除职工董事外,董事会成员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委派。董事长、副董事长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从董事会成员中指定。(3)设经理,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4)不设立监事会。第三节股份有限公司一、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一)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发起设立是由公司发起人自己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成立公司。募集设立是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或者向特定对象募集而成立的公司。(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是指依法办理筹建股份有限公司事务的人。发起人应当在2人以上200人以下,其中应当有半数以上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发起人应签订发起人协议,明确各自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发起人责任。2.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股份公司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已发行股份的股本总额。如果采用无面额股的,应将发行股份所得股款的1/2以上计入注册资本。在发起人认购的股份缴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以发起方式设立的,发起人应当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公司设立时应发行的股份。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章程规定的公司设立时应发行股份总数的35%;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发起人的出资要求与有限责任公司要求基本相同。3.

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其股本除由发起人自己认购一部分外,还须向社会公众募集。《公司法》对公开募集股份作了较严格的规定。(1)须经有关机构核准并注册。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时,应当经证券交易所核准并经国务院证券管理机构注册,否则,发起人不得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2)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发起人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必须公告招股说明书,并制作认股书。(3)由证券公司承销和银行代收股款。发起人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应当由依法设立的证券公司承销,签订承销协议。发起人还应同银行签订代收股款协议;代收股款的银行应按协议代收和保存股款,向缴纳股款的认股人出具收款单据,并负有向有关部门出具收款证明的义务。4.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公司名称和住所;②公司经营范围;③公司设立方式;④公司股份总数、每股金额和注册资本;⑤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认购的股份数、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⑥董事会的组成、职权、任期和议事规则;⑦公司法定代表人;⑧监事会的组成、职权、任期和议事规则;⑨公司利润分配办法;⑩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公司的通知和公告办法;股东大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应在股款筹足、经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后30日内召开;否则,认股人有权要求发起人返还所缴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发起人应当在创立大会召开15日前将会议日期通知各认股人或者予以公告。创立大会应有代表股份总数过半数的认股人出席,方可举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行使下列职权:创立大会对以上所列事项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认股人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6.有公司住所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由董事会授权代表于成立大会结束后30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股东出资的核查、催缴与提前缴纳,以及股东的设立、出资等责任适用有限责任的相关规定。股份公司成立后,应当制作股东名册并置备于公司,股东名册应当记载下列事项:①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②各股东所认购的股份种类及股份数;③发行纸面形式的股票的,股票的编号;④各股东取得股份的日期。公司还应当将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记录、监事会会议记录、财务会计报告、债券持有人名册置备于本公司,供股东依法查阅。(四)公司形式的变更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这两种公司形式可以互相变更。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但应依法办理相关手续:①应当符合《公司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并依法办理变更手续。②折合的实收股本总额不得高于公司净资产额。净资产是股东实际拥有的不含负债的资产。③为增加注册资本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时,应当依法办理。④公司依法变更公司形式的,公司原有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担。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应符合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规定。二、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1.性质和职权。股份公司股东查阅、复制权。2.股东大会的形式及召开年会即每年按时召开一次,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年会应于上一个会计年度完结之后的6个月之内举行。临时股东会会议会议是指在年会以外遇有特殊情况依法召开的大会。应该在两个月内召开临时会议的情形:(1)董事人数不足《公司法》规定的人数或者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2/3时;(2)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到股本总额的1/3时;(3)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0%以上的股东请求时;(4)董事会认为必要时;(5)监事会提议召开时。一般情况下,股东大会由董事会召集,董事长主持。会议通知及临时提案。3.股东大会的决议(1)特别决议: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百分之三十的。特别决议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普通决议:只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2)除类别股股东外,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3)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应对所议事项的决定形成会议记录。

4.股东会、董事会决议违法与违规的处罚与有限责任公司规定相同。(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1.董事会:三名以上董事组成。

(1)是公司股东大会的执行机构,对股东大会负责。规模较小公司可以不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的职权、等适用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规定。

(2)审计委员会的设置。(3)董事会的召开。董事会每年度至少召开两次会议,由董事长召集主持。董事会的每次会议应于会议召开10日以前通知全体董事。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三分之一以上董事或者监事会,可以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董事长应当自接到提议后十日内,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

(4)董事会的决议。董事会须有一半以上的董事出席方可举行。董事会的决议必须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一人一票表决。董事应当对董事会的决议承担责任。2.股份有限公司的经理股份有限公司的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由公司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董事会可以决定由董事会成员兼任经理。股份有限公司经理的职权与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的职权相同。(三)股份有限公司的监事会除依法不设监事会的以外,股份有限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为3人以上。监事会应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且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1/3,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监事任期3年。监事会设主席1人,可以设副主席。监事会主席和副主席由全体监事过半数选举产生。监事会主席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会议;监事会主席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监事会副主席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会议;监事会副主席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半数以上监事共同推举1名监事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会议。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监事会每6个月至少召开1次会议。监事可以提议召开临时监事会会议。监事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公司法》有规定的外,主要由公司章程规定。监事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监事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规模较小或股东人数较少的股份有限公司,可以不设监事会,设1名监事,依法行使监事会职权。三、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法》在上市公司组织机构方面特别的规定主要有:(1)股东会特别决议的增加事项。(2)独立董事。(3)章程增加事项。(4)董事会秘书。(5)设审计委员会。(6)关联董事表决回避制度。(7)依法披露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禁止违法代持上市公司股票。(8)禁止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取得该上市公司的股份。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因公司合并、质权行使等原因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不得行使所持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并应当及时处分相关上市公司股份。第四节股份、公司债券的发行和转让一、股份的发行(一)股份与股票股份是用来划分股份公司注册资本的最小计量单位。股份的特征表现为:①股份所代表的金额相等。②股份表示股东享有权益的范围。③股份具有证券性,通常表现为股票,以便于流通。股票即是股份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公司成立前不得向股东交付股票。(二)股份发行概述1.股份发行的概念股份发行,是指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资本出售或分配股份的行为。2.股份发行的原则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同股同权、同股同价的原则。股票的发行价格可以等于或超过票面金额(溢价发行),但不能低于票面金额。3.可以发行的类别股(三)公司发行新股的决议事项公司发行新股须经股东会作出决议,具体的决议事项包括:(1)新股的种类及数额;(2)新股发行价格;(3)新股发行的起止日期;(4)向原股东发行新股的种类及数额;(5)发行无面额股的,新股发行所得股款计入注册资本的金额。董事会可以在公司章程或股东会授权的3年内发行不超过已发行股份50%的股份(但以非货币作价出资的应当经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定发行新股的,董事会决议应经全体董事2/3以上通过。股票已经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公司再次发行股票称为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2023年版)的规定,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既可以向不特定的对象发行,也可以向特定的对象发行。向不特定的对象发行新股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2)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任职要求;(3)具有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不存在对持续经营有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形;(4)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有效执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信息披露规则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最近3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除金融类企业外,最近一期末不存在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6)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配股、增发的,应当最近3个会计年度盈利;增发还应当满足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公司不得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情况。公司不得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情况(四)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条件二、股份转让(一)股份转让的限制(1)股份转让场所限制。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2)公开发行股份前公司已发行股份的转让限制。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3)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股份转让限制。(4)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须履行必要的决策程序。上述第①②项收购,应经股东大会决议;第③⑤⑥项收购,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授权,经2/3以上董事出席的董事会会议决议;同时,第③⑤⑥项收购应当通过公开的集中交易方式进行。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须限时注销或转让。属于第①项情形的,应自收购之日起10日内注销;属于第②④项情形的,应在6个月内转让或者注销;属于第③⑤⑥项情形的,公司合计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数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0%,并应在3年内转让或者注销。此外,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质押权的标的。(三)他人购股中的财务资助为公司利益,经股东会决议,或者董事会按照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的授权作出决议,公司可以为他人取得本公司或者其母公司的股份提供财务资助,但财务资助的累计总额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0%。但除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除外,公司不得为他人取得本公司或者其母公司的股份提供赠与、借款、担保以及其他财务资助。董事会作出该类决议应当经全体董事的2/3以上通过。违反上述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三、公司债券的发行和转让(一)公司债券的特征和种类1.公司债券的特征(1)公司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2)公司债券是一种要式证券。(3)公司债券的持有人具有广泛性。2.公司债券的种类(1)记名公司债券和无记名公司债券。记名公司债券是指在公司债券上记载债权人姓名的公司债券。无记名公司债券是指在债券上不记载债权人姓名的公司债券。目前,我国已发行的公司债券大多为无记名公司债券。(2)可转换公司债券和非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股票的公司债券。不能转换成股票的公司债券被称为非转换公司债券。

三、公司债券的发行和转让(一)公司债券的特征和种类3.公司债券与股份的区别(1)投资人享有的权利不同。(2)发行主体和条件不同。(3)利益的分配不同。(4)风险责任不同。(二)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根据相关规定,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符合下列条件:①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②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③具有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和正常的现金流量;④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除符合上述债券发行一般的条件外,还需符合发行新股的条件。如果是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的,还应当最近3个会计年度盈利,且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再次公开发行公司债券:①对已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或者其他债务有违约或者延迟支付本息的事实,仍处于继续状态;②违反《证券法》规定,改变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所募资金用途。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三)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特别规定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注册,并公告公司债券募集办法。公司债券募集办法应当载明下列主要事项:(1)公司名称;(2)债券募集资金的用途;(3)债券总额和债券的票面金额;(4)债券利率的确定方式;(5)还本付息的期限和方式;(6)债券担保情况;(7)债券的发行价格、发行的起止日期;(8)公司净资产额;(9)已发行的尚未到期的公司债券总额;(10)公司债券的承销机构。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应当为同期债券持有人设立债券持有人会议,并在债券募集办法中对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召集程序、会议规则和其他重要事项作出规定。(四)公司债券的转让、转换及其他规定公司债券可以转让,转让价格由转让人与受让人约定。公司债券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按照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规则转让。公司债券由债券持有人以背书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转让;转让后由公司将受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记载于公司债券存根簿。发行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的,公司应当按照其转换办法向债券持有人换发股票,但债券持有人对转换股票或者不转换股票有选择权。公司债券的登记结算机构应当建立债券登记、存管、付息、兑付等相关制度。第五节公司的财务会计一、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概念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对存在于法律、行业通行规则和公司章程之中的公司财务会计处理规则的总称,由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两部分组成。二、财务会计在公司中的作用一是健全的公司财务会计制度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二是健全的公司财务制度有利于吸收社会的投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是健全的公司财务制度可以真实反应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宏观上有利于有关部门的宏观决策,微观上可以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四是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有利于执法部门的监督管理。第五节公司的财务会计三、公司财务会计的基本要求1.公司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的规定建立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并编制各项财务会计报表。2.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应依法披露。3.公司应当向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拒绝、隐匿、谎报。4.公司除法定的会计账簿外,不得另立会计账簿。5.公司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聘任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3.股利是公司按股份支付给持股人的公司盈余。

1.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年)内生产经营的财务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以及营业外收支净额。

四、利润分配2.公积金公积金是公司为预防亏损和增加财力、扩大营业规模而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或股东大会决议,从公司利润或公司资本收益中提取的一种储备金。

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按照税后利润(减弥补亏损)的10%提取按照公司章程规定或股东会决议提取和使用资本公积金直接由资本原因形成的公积金,如超过票面价额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额、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等。公积金的作用(1)弥补亏损:公司应先使用任意公积金和法定公积金弥补亏损;不能弥补的,可以按照规定使用资本公积金弥补亏损。(2)转增资本:用法定公积金转增股本时,以转增后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少于注册资本的25%为限。第六节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一、公司的合并与分立公司的合并与分立是在公司设立后极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为数不少的公司就是通过合并方式做大做强的。公司合并在分立要符合法定程序,且要处理好债权和债务关系。(一)公司的合并指两个及以上的公司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变为一个公司的行为。1.合并的形式吸收合并指接纳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企业加入本公司,加入方解散并取消原法人资格,接纳方存续。A+B=A或B。新设合并是指两公司与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成立产一个新公司,原合并各方解散,取消原法人资格。A+B=C。2.合并的程序:(1)签订合并协议;(2)公告并确认债权、债务;(3)报批;(4)重新登记。

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二)公司的分立1.分立的形式。分立是指一个公司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的行为。分立的形式:派生分立:公司以其部分财产和业务另设一个新的公司,原公司存续,A=A+B;新设分立:公司以全部财产分别归入两个以上的新设公司,原公司解散,A=B+C。2.分立的程序。与合并的程序基本一样。

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三)公司注册资本的减少和增加1.公司注册资本的减少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2.公司注册资本的增加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时,股东认缴新增资本的出资,按照《公司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缴纳出资的有关规定执行。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加注册资本发行新股时,股东认购新股应当按照《公司法》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缴纳股款的有关规定执行。二、公司的解散与清算(一)公司解散(二)公司的清算公司清算即是了结终止公司的各项财产关系。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的,无需清算。1.清算组1)清算组的成立。2)清算组的职权。3)清算组的义务与责任。

2.清算工作程序1)登记债权。2)清理公司财产,制定清算方案。3)清偿债务。4)公告公司终止。第七节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公司及其各类主体违反公司法规定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公司法规定的违反公司法的责任形式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一、发起人(股东)的法律责任二、公司的法律责任三、清算组的法律责任四、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机构的法律责任五、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法律责任六、其他违反《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关键术语公司(corporation)公司法(companylaw)有限责任公司(limitedliabilitycompany)股份有限公司(limitedcompanybyshares)两合公司(limitedpartnershipcompany)股份(stock)董事(director)股东(shareholder)经济法

(第四版)

21世纪高等院校经管类核心课规划教材第四章企业破产法学习目标◆重点掌握债务人财产、管理人、债权人会议、和解、破产重整、破产宣告及破产终结。◆掌握破产的原因、破产的申请与受理。◆了解破产的特征、破产法含义和渊源。第一节破产法概述一、破产的概念和特征破产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客观事实状态;二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为使各债权人获得公平清偿而对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债务人所进行的一种特别程序。后者即法律意义上的破产,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破产仅指破产清算程序,以使各债权人获得公平清偿为要旨。广义上的破产不仅包括破产清算程序,还包括以挽救债务人、避免破产为目的的重整、和解程序。本书采用的是广义破产概念。破产作为一种特别程序,具有以下特征:(1)债务人可以自行申请破产。(2)破产是为全体债权人的利益所进行的总括执行。(3)破产宣告后,破产人为企业法人的,将终结其商事经营活动,并使其丧失民事主体资格。普通的民事诉讼或者民事执行程序并不涉及民事主体资格问题。第一节破产法概述二、破产法的概念和特征破产法是规定在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时,人民法院强制对其全部财产进行清算分配,公平清偿给债权人,或通过债务人与债权人会议达成的和解协议清偿债务,或进行企业重整,避免债务人破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破产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破产法特指破产法典,如我国于2006年8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广义的破产法则还包括其他有关破产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等,及散见于其他立法中的调整破产关系的法律规范,如《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立法中有关破产的规定。第一节破产法概述三、我国破产法的立法概况四、我国破产法的适用范围(一)破产法的主体适用范围(二)破产法的地域适用范围第二节破产程序的开始一、破产原因破产原因是破产程序得以发生的实质条件。根据《企业破产法》规定,构成破产应当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以及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破产法》司法解释(一)进一步明确了破产原因: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备破产原因:①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第二节破产程序的开始二、破产申请人破产程序因破产申请而启动。依据《企业破产法》第七条和第七十条,具备申请债务人破产资格的主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债务人申请。债务人在发生破产情形时,可以自己向管辖人民法院申请破产。二是债权人申请。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在合理期限内清算完毕,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清算的,除债务人在法定异议期限内举证证明其未出现破产原因外,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三是对债务人负有清算责任的人申请。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四是债务人的出资人。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1/10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第二节破产程序的开始三、破产申请(一)申请人提交申请书和相关证据(二)申请的受理1.破产申请的审查2.破产申请的受理、驳回3.破产申请受理的效果(1)对债务人的效果。(2)对债权人的效果。(3)对债务人的债务人或者财产持有人的效果。(4)对破产申请受理时未履行或未履行完毕的合同的效果。第二节破产程序的开始四、债权申报破产债权是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债权人对债务人所享有的债权。破产申请受理后,破产债权人可以申报债权。债权申报期限由人民法院确定,但自人民法院发布受理破产申请公告之日起计算,最短不得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企业破产法》对债权申报的具体要求包括:(1)未到期的债权,在破产申请受理时视为到期。(2)附条件、附期限的债权和诉讼、仲裁未决的债权,债权人可以申报。(3)债权人应当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向管理人申报债权。(4)债权人申报债权时,应当书面说明债权的数额和有无财产担保,并提交有关证据;如是连带债权的,应当说明。(5)连带债权人可以由其中一人代表全体连带债权人申报债权,也可以共同申报债权。第二节破产程序的开始四、债权申报(6)债务人的保证人或者其他连带债务人已经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的,以其对债务人的求偿权申报债权。债务人的保证人或者其他连带债务人尚未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的,以其对债务人的将来求偿权申报债权,但债权人已经向管理人申报全部债权的除外。(7)连带债务人数人被裁定适用《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程序的,其债权人有权就全部债权分别在各破产案件中申报债权。(8)管理人或者债务人依照《企业破产法》解除合同的,对方当事人以因合同解除所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申报债权。(9)债务人是委托合同的委托人,被裁定适用《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程序,受托人不知道该事实,继续处理委托事务的,受托人以由此产生的请求权申报债权。(10)债务人是票据的出票人,被裁定适用《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程序,该票据的付款人继续付款或者承兑的,付款人以由此产生的请求权申报债权。(11)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债权人未申报债权的,可以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但此前已进行的分配,不再对其补充分配。第三节债务人财产与管理人一、债务人财产及相关权利(一)撤销权:破产撤销权是指破产债务人在破产程序开始前的临界期间内,实施有害于债权人整体利益的行为,管理人请求法院撤销该行为,并使该行为产生的利益或转让的财产回归破产财产的权利(二)取回权:我国《破产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占有的不属于债务人的财产,该财产的权利人可以通过管理人取回,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三)抵销权:破产抵销权是指破产债权人在破产申请受理时,对破产人负有债务,可以不按破产程序,以自己的破产债权与自己所负债务的相应数额相互抵销的权利(四)追回权:追回权是指对债务人或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损害债权人或债务人的行为通过人民法院予以否认并追回财产的权利(五)别除权:别除权是指债权人所享有的,可以不依破产程序而能从破产人的特定财产上得到优先受偿的权利。别除权主要包括因抵押、质押、留置等财产担保方式而产生的担保物权二、破产费用与共益债务破产费用,是指在破产程序中为全体债权人共同利益而支付的各项费用的总称共益债务,是指在破产程序中为全体债权人利益而由债务人财产负担的债务的总称三、管理人管理人是指破产程序中由人民法院指定的,全面接管破产企业并负责破产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等破产清算事务的专门机构第四节债权人会议与和解、重整一、债权人会议(一)债权人会议的性质、组成和召开债权人会议,是在法院指导和监督下,表达全体债权人意志,代表债权人整体利益而参与破产程序的临时性机构(二)债权人会议的职权与决议《破产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债权人会议行使下列职权,见教材P117(三)债权人委员会债权人会议可以决定设立债权人委员会二、和解(一)和解的概念和解,也叫破产和解,是指具备破产原因的债务人,为避免破产清算,与债权人就延期偿还和减免债务问题达成协议,经法院认可后生效的法律程序(二)和解的程序(1)和解申请的提出与受理(2)破产和解的终止二、和解(三)和解协议的约束力(1)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对债务人和全体和解债权人均有约束力(2)债务人不能执行或者不执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经和解债权人请求,应当裁定终止和解协议的执行,并宣告债务人破产(3)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与全体债权人就债权债务的处理自行达成协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裁定认可,并终结破产程序(4)按照和解协议减免的债务,自和解协议执行完毕时起,债务人不再承担清偿责任三、破产重整(一)重整程序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依照《破产法》的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1.重整申请及期间2.重整期间债务人的权利和义务(二)重整计划的制订与批准1.重整计划的制订2.重整计划的表决与批准(三)重整计划的执行、监督与终止1.重整计划的执行2.重整计划的监督3.重整计划的终止第五节破产宣告和破产终结

一、破产宣告破产宣告,是指人民法院在对破产案件审理后认为债务人具备了法定的破产条件,从而作出裁定,宣告其破产的法律行为二、破产财产的变价和分配破产宣告后,管理人应及时拟订破产财产变价方案,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除债权人会议另有决议外,破产财产分配应当以货币进行方式分配

第五节破产宣告和破产终结

三、破产程序的终结破产程序终结主要有以下方式:①因和解、重整程序顺利完成而终结;②因债务人消除破产原因或以其他方式解决债务清偿问题(包括自行和解)而终结;③因债务人的破产财产不足以支付破产费用而终结;④因破产财产分配完毕而终结。破产清算程序仅涉及后两种情况。另外,破产人无财产可供分配的,管理人应当请求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在破产人有财产可供分配的情况下,管理人在最后分配完结后,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提交破产财产分配报告,并提请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关键术语破产(bankruptcy)破产法(bankruptcylaw)破产申请(bankruptcypetition)债权人会议(creditor’smeeting)清偿(payoff)和解(reconciliation)重整(reforming)破产宣告(adjudicationofbankruptcy)经济法

(第四版)

21世纪高等院校经管类核心课规划教材第五章合同法学习目标◆重点掌握合同的内容、要约和承诺有效的条件、合同的效力、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合同债权的保全、合同的担保、合同的转让与终止、违约责任。◆掌握合同和合同法的概念及特征、缔约过失责任、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的成立、合同履行的规则、合同的变更。◆了解合同的分类、合同的形式、合同履行的原则。一、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合同法中所指的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合同编》规定。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合同是当事人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法律行为。(2)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3)合同是明确当事人之间特定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4)合同是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协议。第一节合同法概述二、合同法的概念与特征合同法是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的法律规范,主要规范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保全,以及违反合同的责任等问题。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民法典》,该法典第三编“合同”对合同法作了详细的规定。《民法典》“合同编”由通则、典型合同、准合同三个分编构成。合同法具有以下特征:

①合同法主要是由任意性规范构成。②合同法强调主体平等、自愿协商、等价有偿的原则。③合同法是具有财富创造功能的法律。④合同法具有很强国际趋同性。

三、合同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民法典》第四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2.自愿原则关于自愿原则,《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3.公平原则《民法典》第六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4.诚信原则《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5.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四、合同的分类1.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2.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3.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4.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5.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6.主合同与从合同第二节合同的订立一、合同的内容与形式(一)合同的内容合同的内容,即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的各项具体意思表示,具体体现为合同的各项条款。合同内容由当事人依法约定。1.一般条款(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标的(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3)数量;(4)质量;(5)价款或者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2.格式条款格式条款: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格式条款的特征:①重复性。该条款在多次订立的同类合同中不断重复使用。②单方事先决定性。格式条款由一方当事人事先确定,实践中多为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一方制定并提出。③持续稳定性。格式条款的内容一般在一段较长时间内都不会发生改变。④当事人地位的不平衡性。2.格式条款(2)格式条款的限制性规定。①格式条款提供方的特别义务。《民法典》“合同编”第四百九十六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②格式条款的无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格式条款无效:一是格式条款具有《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和合同免责条款无效的情形;二是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三是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③格式条款的解释。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二)合同的形式指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外在表现形式。1.口头形式:不用任何书面形式达成的协议。2.书面形式: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各种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不限于合同书一种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当事人自行约定合同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3.其他形式主要指公证形式、鉴证形式、批准形式、登记形式、推定等。二、合同订立的程序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一致时,合同即可成立。(一)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又称为发盘、出盘、发价或报价等。1.要约有效的条件

(1)要约人一定要有订立合同的意图。(2)要约一般需要向特定的受要约人发出。(3)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4)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才能生效。2.要约邀请

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不属于订立合同的行为。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性质为要约邀请。但如果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的条件,则视为要约;悬赏广告为要约。3.要约的撤回及撤销要约的撤回是要约人阻止已经发出的要约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要约的撤销是要约人使已经生效的要约失去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①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②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以对话方式作出的,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为受要约人所知道;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到达受要约人。4.要约的失效:《民法典》“合同编”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①要约被拒绝;②要约被依法撤销;③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④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二)承诺承诺就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意思表示。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外,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承诺也叫接受,即接受要约之意。1.承诺生效的条件(1)承诺必须是由受要约人或其代理人向要约人作出的接受要约的意思表示。(2)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3)承诺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4)承诺的方式应符合要约的要求。2.承诺生效的时间(1)英美法采用“投邮主义”,电报交发时,承诺生效。(2)大陆法采用“到达主义”。3.承诺的撤回承诺的撤回是指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后,为了阻止其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民法典》“合同编”规定承诺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所以在其生效前承诺人可以使其失去法律效力。但是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4.特殊的承诺(1)迟延的承诺,即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或者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时到达要约人的,为新要约;但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除外。(2)迟到的承诺,即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使其到达要约人时超过了承诺的期限,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三)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1.合同成立的时间《民法典》“合同编”对不同形式的合同,规定了不同的成立时间。(1)一般情况下,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2)当事人约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由于法律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所以凡合同不以承诺生效时成立,而以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书上签名、盖章或者按手印时成立的,当事人就应当事先在要约或承诺中作出明确约定。(3)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确认书是指合同正式成立前,一方要求最终确认的表示。确认书通常采用书面的形式,自签订确认书之日起,合同正式宣告成立。(4)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三)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2.合同成立的地点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住所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最后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3.实际履行与合同成立的关系《民法典》“合同编”规定了两种特殊情况下对合同成立的确认:①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三、缔约过失责任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当事人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信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遭受损失,并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1.特点(1)此种责任发生在合同订立阶段。(2)一方当事人违反了依据诚信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诚实、忠实、保密等)。(3)造成了另一方信赖利益的损失。信赖利益的损失:一方实施某种行为后,另一方对此产生了信赖(如相信其会订立合同),并因此而支付了一定的费用,因一方违反诚信原则使该费用不能得到补偿。2.主要类型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在上述几种情况下,一方必须给另一方造成损失,才应负缔约过失责任。1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2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3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商业秘密。4第三节合同的效力一、合同的生效合同的生效与合同的成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合同的生效要件:合同生效要件是判断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一般合同的生效要件如下:(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所谓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为应当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4)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2.合同生效的时间(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2)

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3)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4)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