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有理数的加法》示范教学方案(第2课时)_第1页
【教学设计】《有理数的加法》示范教学方案(第2课时)_第2页
【教学设计】《有理数的加法》示范教学方案(第2课时)_第3页
【教学设计】《有理数的加法》示范教学方案(第2课时)_第4页
【教学设计】《有理数的加法》示范教学方案(第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有理数1.3有理数的加减法1.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2.培养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进一步培养协作学习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便.三、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四、相关资源知识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绝对值不等时,(3)一个数同0相加,___.2.加法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______(二)新课讲解探究一:加法运算律活动1:加法交换律问题(1):计算:①30+(-20);(-20)+30;②(-5)+(-13);(-13)+(-5);③(-37)+16;16+(-37).师生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练习,请三名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计算过程,其他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对练习的训练,不但巩固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而且也为引入加法交换律的内容做好铺垫.问题(2):小组合作回答问题(1)比较以上各组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每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征?(2)学习了负数后,小学学的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还适用吗?(3)请你再换几个加数,试一试,看一看所得的结果如何?师生活动:学生观察,小组交流,回答问题.教师关注学生所举例是否符合要求.小结:(1)各组两个算式的结果都相等,每组两个算式的加数位置都交换了.(2)学习了负数后,小学学的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还适用.(3)例如:(-17)+0=-17,0+(-17)=-17;32+(-23)=9,(-23)+32=9等等.归纳总结1:有理数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a+b=b+a说明:①式子中的字母分别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如:既可表示整数,也可以表示分数;既可以表示正数,也可以表示负数或0)②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设计意图:从观察中看到数学,激活学生思维,激起求知的兴趣,通过讨论、思考、交流,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因为疑问是建构教学的起点,它可以揭示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可以对学生产生刺激.在问题的情境中发现,有利于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活动2.探究加法结合律问题:计算并回答问题:计算:[8+(-5)]+(-4),8+[(-5)+(-4)].问题:(1)两个式子的结果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猜想.(2)再换几个数试一试,你的猜想是否还成立呢?(3)请用精炼的语言把你得到的结论概括出来.(4)你能用字母把这个规律表示出来吗?师生活动:小组间互相讨论、交流,小组长收集、汇总,再汇报.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归纳总结2:加法结合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b)+c=a+(b+c).设计意图:学生在各自思考充分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相互补充中完善自己,在自主探索中亲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在合作学习中提高整体的认知水平.教师除了巡视、引导、评价,还作为参与者,对学生的认识不断地促进和调节作用,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学生所学的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三)例题解析例1计算:(1)16+(-25)+24+(-32);(2)31+(-28)+28+69.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分析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教师要给出规范完整的过程,让学生看清楚听明白,从中体会认识运算律的作用.解:(1)16+(-25)+24+(-32)=16+24+(-25)+(-32)

=(16+24)+[(-25)+(-32)]

=40+(-57)

=-17.

(2)31+(-28)+28+69=31+69+[(-28)+28]=100+0=100.设计意图:通过尝试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体验利用运算律对运算过程的简化,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和巩固.例2.设计意图:同分母分数相加.例310袋小麦称后记录如图所示(单位:kg):(1)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2)如果每袋小麦以90kg为标准,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师生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显示例题,学生独立完成.一般来说学生会直接进行计算,不会想到第二种解法,在学生完成以后教师再提出以下问题.问题:如果每袋小麦以90kg为标准,超过部分记为正数,不足部分记为负数,那么10袋小麦对应的数分别为多少?它们的和是不是最终的结果呢?师生活动:学生讨论后解决.教师在这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能否理解这种解法,学生在计算中能否自觉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根据情况可对这一题和这种解法进行板书或讲解.解法一:先计算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905.4(kg).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少千克:905.4-90×10=5.4(kg).解法二:每袋小麦以90kg为标准,超过部分记为正数,不足部分记为负数,那么10袋小麦对应的数分别为:+1,+1,+1.5,-1,+1.2,+1.3,-1.3,-1.2,+1.8,+1.1.1+1+1.5+(-1)+1.2+1.3+(-1.3)+(-1.2)+1.8+1.1=[1+(-1)]+[1.2+(-1.2)]+[1.3+(-1.3)]+[1+1.5+1.8+1.1]=5.4(kg).90×10+5.4=905.4(kg).答:10袋小麦一共905.4kg,总计超过5.4kg.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进一步体验运算律的作用.(四)课堂练习1.计算:(-0.125)+(+5)+(-7)+(+0.125)+(+2).解:(-0.125)+(+5)+(-7)+(+0.125)+(+2)=(-0.125)+(+0.125)+(+5)+(+2)+(-7)=[(-0.125)+(+0.125)]+[(+5)+(+2)]+(-7)=0+(+7)+(-7)=0.2.计算16+(-25)+24+(-35).解:16+(-25)+24+(-35)=(16+24)+[(-25)+(-35)]=40+(-60)=-20.3.有5筐蔬菜,以每筐5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不足记为负,称重记录如下:+3,-6,-4,+2,-1,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5筐蔬菜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解:这5筐蔬菜与标准质量差值的和为3+(-6)+(-4)+2+(-1)=[3+2]+[(-4)+(-1)]+(-6)=5+(-5)+(-6)=-6(千克).因此,这5筐蔬菜的总质量为:50×5-6=250-6=244(千克).答:这5筐蔬菜总计不足6千克,5筐蔬菜的总重量是244千克4.某出租司机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道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如下(单位:千米):+15,+14,-3,-11,+10,-12,+4,-15,+16,-18(1)他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距下午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若汽车耗油量为a公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公升?解:(1)+15+(+14)+(-3)+(-11)+(+10)+(-12)+4+(-15)+16+(-18)=[15+(-15)]+(14+10+4+16)+[(-3)+(-11)+(-12)+(-18)]=0.(2)依题意,得:(│+15│+│+14│+│-3│+│-11│+│+10│+│-12│+│4│+│-15│+│16│+│-18│)·a=118a.答:(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仍在其出发点.(2)共耗油118a公升.设计意图: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六、课堂小结1.加法交换律:有理数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符号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符号表示:(a+b)+c=a+(b+c).3.利用加法运算律进行计算:计算中常见问题总结.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可以使运算简化.进行有理数加法的常用技巧,合理正确选用加法运算律的方法: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相反数结合法;②符号相同的两个数先相加——同号结合法;③分母相同的数先相加——同分母结合法;④几个数相加得到整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