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市直属学校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E/06/wKhkGWYQO8uAGQpZAAJOdJJrlDo088.jpg)
![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市直属学校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E/06/wKhkGWYQO8uAGQpZAAJOdJJrlDo0882.jpg)
![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市直属学校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E/06/wKhkGWYQO8uAGQpZAAJOdJJrlDo0883.jpg)
![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市直属学校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E/06/wKhkGWYQO8uAGQpZAAJOdJJrlDo0884.jpg)
![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市直属学校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E/06/wKhkGWYQO8uAGQpZAAJOdJJrlDo08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档仅供参考
攀枝花市直属学校2023年春季学期初三年级4月联考
语文
第一部分阅读(7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6分)
少年有志,家国有望。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观看张艺谋执导的贺岁电影《满江红》,请你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
①《满江红•怒发冲冠》是一曲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不仅有极高艺术审美价值,还因
与岳飞可歌可泣的生平结合紧密,具有极高历史真实性。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最珍贵的品格
与精神气质,形成了中华民族公共心理的一部分,与之有关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不胜枚举。
当代艺术工作者要继续改编类似题材并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必须要有创意。
②电影《满江红》可谓一次成功的实践。影片从《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千古绝唱流
传的角度,来编织故事和组织叙述。与一般“复仇”故事不同的是,手刃“真凶”不再是
电影主角们的终极目标,因为那除了快意恩仇之外,改变不了现实,更无法改变人心。
③影片很好地处理了历史与艺术、真实与虚构、写实与想象的关系,将爱国主义价值
编织进生动曲折、跌宕起伏、一唱三叹的情节叙述中,出乎意料又令人拍案叫绝。电影在
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以秦桧为首的封建集权与专制下个体人生存的悲
剧。每个人都只是权力系统中的一枚棋子,无论凡夫俗子还是高官达人,他们的生死对于
权力系统而言无关紧要,他们随时都会因各种偶然或必然因素失去性命。生存就是一出权
力的游戏,能够活下来全靠绞尽脑汁的权谋诡计和演技,尤其是小人物、底层人物。电影
第一部分很好地展现了底层人物在困境中的挣扎和生存意志,以悬疑和喜剧的方式,吊足
了观众的兴趣。在秦桧宰相府高墙大院的狭窄走廊中走马灯式行走的众人,仿佛命运之笼
中的困兽,配上豫剧与现代打击乐,密集的节奏,不仅让悬疑叙述变得好看,更让观众为
困局中人物的命运而揪心。
④第二部分主要讲述被权力异化的个体如何找到生存意义并努力为之奋斗,从而建构
।
文档仅供参考
新主体的故事。片中,“精忠报国”出现了三次。前两次是影像化叙述,张大(沈腾饰)
背上的刺字“精忠报国”每一次以“特写镜头”出现时,都会配上庄重激昂的音乐,通过
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达到震撼人心的目的。第三次是文字叙述。有了前面两次的铺
垫,第三次的叙述则犹如春风化雨,很好地强化并巩固了“爱国主义”思想在观众头脑和
情感中的地位。同时,主要人物孙均(易惮■千玺饰)正是在这四个字的影响下,完成了思
想的重大转变,从一个封建集权和专制制度的工具人,变成了具有强烈爱国信仰、不再畏
惧个体牺牲的仁人志士。三次“精忠报国”的植入与强化,以及影片高潮部分——秦桧的
替身对《满江红》的生死诵读、众将领和士兵对《满江红》的分批传诵以及女童的领诵,
给观众带来极为生动、自然、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洗礼。电影主创团队将电影作为一种视
听符号的媒介属性,其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尤其在爱国主义教育上,收获了比文字更生
动、感性、直观的效果。
⑤《满江红》既沿袭了张艺谋导演的一贯风格,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在叙述方面精
心布局、巧妙构思,还充分尊重观众的观影心理,创作出新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塑造出新
的中国人形象——有责任、敢担当、不怕物牲、有信仰……这些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来的
宝贵的中国精神,感动和激励了大众,也向世界展示了疫情之后一个砍欣向荣、积极向
上、团结一心、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焕然一新的中国形象。
(节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材料三】
《满江红》延续着张艺谋从《红高梁》到《英雄》再到《一秒钟》《悬崖之上》等片,
对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关注和悲悯。在这个虚构的故事里,我们分明看到某种真实的情感存
在:这些壮士的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只为了一个义字。这正是那些被佞臣试图抹掉的故
事,得以口口相传、代代铭记的奥秘。这种壮怀激烈、义薄云天、流传千百年的家国情
怀,就是电影《满江红》的价值真谛,也是应该被唱响流传的时代强音!
——《人民日报》文艺评论
我们将主流价值观蕴藏在故事讲述中,深入挖掘传统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希望通过
创新讲述方式与更多的观众进行对话。
——编剧陈宇
近年来,家国情怀已经成为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重要关键词之一,民族自豪感与文化
自信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在大银幕的光影体脸中收获感动。
——央视新闻专访
《满江红》胜在情节饱满,这正是当下主流观众的审美需求。
—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由材料一中的图表数据可知,电影《满江红》的观影群体以青年观众为主体,占比接近
2
文档仅供参考
一半。
B.电影《满江红》中,孙均原本是一个无条件服从于封建集权和专制制度的工具人,后在
“精忠报国”四个字的激励下,转变成了具有强烈爱国信仰、不再畏惧牺牲的仁人志士。
C.在以秦桧为首的封建集权与专制下,无论凡夫俗子还是高官达人,每个人都只是权力系
统中的一枚棋子,他们必然因此而失去性命。
D.张艺谋执导的《满江红》虚构了一个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故事,却真实地向观众传递了壮
怀激烈、义薄云天、流传千百年的家国情怀。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满江红•怒发冲冠》不仅有极高艺术审美价值,还因与岳飞可歌可泣的生平结合紧
密,具有历史真实性。
B.材料三中《人民日报》文艺评论指出在电影《满江红》里,“我们分明看到某种真实的
情感存在:这些壮士的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只为了一个义字"。我们学过的课文里文符合
本观点的有《过零丁洋》、《鱼我所欲也》。
C.电影《满江红》,“精忠报国”出现的前两次是文字叙述,每一次出现都会配上庄重激
昂的音乐。
D.电影《满江红》的第二部分,很好的展现了底层人物在困境中的挣扎和生存意识,以喜
剧和悬疑的方式,吸引了观众。
3.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归纳电影《满江红》深受观众热捧的原因。
4.学校组织观影的通知发出后,有同学认为“现在是和平年代,人民安居乐业,重温历
史、观看爱国电影已经没有多大必要了。"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结合材料并联系生活,
阐述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
【答案】1.C2.B
3.①形式上有创意。影片从《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千古绝唱流传的角度,来编织故事和
组织叙述。②很好地处理了历史与艺术、真实与虚构、写实与想象的关系,将爱国主义价
值编织进生动曲折、跌宕起伏、一唱三叹的情节叙述中,出乎意料又令人拍案叫绝。③电
影以悬疑和喜剧的方式,配上豫剧与现代打击乐,密集的节奏,不仅让悬疑叙述变得好
看,更让观众为困局中人物的命运而揪心。④叙述方面精心布局、巧妙构思,还充分尊重
观众的观影心理。⑤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在大银幕的光
影体验中收获感动。⑥情节饱满,符合当下主流观众的审美需求。
4.示例:我认为这很有必要。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安定的生
活。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铭记历史,感受革命岁月。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文档仅供参考
C.根据材料二第③段“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以秦桧为首的封建集权与专制下个体人生存的悲
剧。每个人都只是权力系统中的一枚棋子,无论凡夫俗子还是高官达人,他们的生死对于
权力系统而言无关紧要,他们随时都会因各种偶然或必然因素失去性命”可知,原文说的
是“他们随时都会因各种偶然或必然因素失去性命”,选项“他们必然因此而失去性命”说
法有误。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由材料二第①段“《满江红•怒发冲冠》是一曲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不仅有极高艺术
审美价值,还因与岳飞可歌可泣的生平结合紧密,具有极高历史真实性”可知,原文说的
是“具有极高历史真实性”,选项“具有历史真实性”与原文内容不符;
C.由材料二第④段“片中,'精忠报国’出现了三次。前两次是影像化叙述”“第三次是
文字叙述”可知,材料说的是“第三次是文字叙述”,选项“前两次是文字叙述”错误;
D.由材料二第③段“电影第一部分很好地展现了底层人物在困境中的挣扎和生存意志,以
悬疑和喜剧的方式,吊足了观众的兴趣”可知,原文说的是电影的第一部分,并非选项说
的“第二部分”;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
由材料二第②段“影片从《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千古绝唱流传的角度,来编织故事和
组织叙述”可归纳出电影《满江红》深受观众热捧的原因之一。
由材料二第③段“影片很好地处理了历史与艺术、真实与虚构、写实与想象的关系,将爱
国主义价值编织进生动曲折、跌宕起伏、一唱三叹的情节叙述中,出乎意料又令人拍案叫
绝”可归纳电影《满江红》深受观众热捧的原因之二。
由材料二第⑤段“《满江红》既沿袭了张艺谋导演的一贯风格,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在
叙述方面精心布局、巧妙构思,还充分尊重观众的观影心理,创作出新的感人至深的故
事,塑造出新的中国人形象有责任、敢担当、不怕牺牲、有信仰”可归纳为:叙述方面精
心布局、巧妙构思,还充分尊重观众的观影心理。
由材料三“近年来,家国情怀己经成为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重要关键词之一,民族自豪感
与文化自信让干干万万的普通人在大银幕的光影体验中收获感动”可归纳为:家国情怀、
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让干干万万的普通人在大银幕的光影体验中收获感动。
根据材料三“《满江红》胜在情节饱满,这正是当下主流观众的审美需求“可归纳为:情
节饱满,符合当下主流观众的审美需求。
【4题详解】
4
文档仅供参考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先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再结合材料并联系生活,阐述观点,观点明确,说理充分即可。
结合材料二第④段“三次精忠报国’的植入与强化,以及影片高潮部分——秦桧的替身对
《满江红》的生死诵读、众将领和士兵对《满江红》的分批传诵以及女童的领诵,给观众
带来极为生动、自然、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洗礼。电影注创团队将电影作为一种视听符号
的媒介属性,其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尤其在爱国主义教育上,收获了比文字更生动、感
性、直观的效果”,材料三第一则“这种壮怀激烈、义薄云天、流传千百年的家国情怀,就
是电影《满江红》的价值真谛,也是应该被唱响流传的时代强音”,材料三第二则“我们将
主流价值观蕴藏在故事讲述中,深入挖掘传统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希望通过创新讲述方
式与更多的观众进行对话”等句子可知,重温历史、观看爱国电影可以收获比文字更生
动、感性、直观的效果,深化我们的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示例:观看爱国影片的现实意义,就是叫你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民族,努力为祖国的
领土完整和繁荣富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就得像国歌里唱
的那样,中华儿女就得拿起刀枪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尤其
是在上个世纪的全民抗战冲,无数的中华儿女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流血捐躯,是爱
国主义的楷模,也是我们这代人学习的榜样,有许多爱国影片反映的就是他们的英雄事
件。爱国志士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正能量,是我们祖国繁荣昌盛的根基,爱国也是我们每个
炎黄子孙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文言文阅读(21分)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荀城。燕王喜、太子丹等
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日:“秦所以尤追
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其后李
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
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
姓为人庸保②,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
日:“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③召使
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
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
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
筑,重赦之,乃曜其目④。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
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5
文档仅供参考
【注】①幸得血食: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②庸保:帮工,伙计。庸,同
“佣、被雇用的人。③家丈人:东家,主人。④唯其目:弄瞎他的眼睛。唯,熏瞎。
5.下列语向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益发兵诣赵(益:增加)B.秦王必解(解:懈怠)
C.窃言是非(窃:暗地里)D.举筑朴秦皇帝(朴:撞击)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B.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C.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D.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7.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
A.宋子城里的人争先恐后请他去做客,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
B.宋子城里的人传言他爱去做客,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
C.宋子城里的人传说他好客,这举国闻名的消息被秦始皇听到。
D.宋子城里的人轮流请他去做客,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
8.下列对文章词语及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
家。
B,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捕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
]:O
C.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惊受怕地躲藏了,于是换上了自己原来的
行装。
D.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
9.将下列课内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
寡助》)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不辱使命》)
(3)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答案】5.B6.A7.D8.C
9.(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
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2)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3)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
6
文档仅供参考
陛下。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B.句意:一定会得到秦王宽恕。解:缓解、宽恕;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满座宾客大吃一惊,离开座位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尊为上宾。请他击筑唱歌,宾
客们听了没有不被感动得流着泪而离去的。
根据句意断为: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
补充完整。重点词有:传客之,指轮流请他去做客;闻,听到;于:被。故译为:宋子城
里的人轮流请他去做客,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惊受怕地躲藏了”有误。根据第二段中
“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可知,高渐离考虑到长久地隐姓埋名,担心自己担惊受怕
地躲藏下去没有尽头;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
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域民: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固国:巩固国防;险:险要;威天
下:震慑天下;利:锐利;
(2)布衣:平民;免冠:摘下帽子;徒:裸露:跣:赤脚;以:用;抢:碰、撞;耳:罢
了;
(3)皆:都:良实:忠良诚实的人;志虑忠纯: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简拔:选拔。
【点睛】参考译文:
7
文档仅供参考
于是秦王大发雷霆,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命令王翦的军队去攻打燕国。十月攻克了蓟
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率领着全部精锐部队向东退守辽东。秦将李信紧紧地追击燕王,代
王嘉就写信给燕王喜说:“秦军之所以追击燕军特别急迫,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现在您
如果杀掉太子丹,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一定会得到秦王宽恕,而社稷或许也侥幸得到祭
祀。”此后李信率军追赶太子丹,太子丹隐藏在衍水河中,燕王就派使者杀了太子丹,准
备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秦王又进军攻打燕国。此后五年,秦国终于灭掉了燕国,俘虏了
燕王喜。
第二年,秦王吞并了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通缉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门客们都潜
逃了。高渐离更名改姓给人家当酒保,隐臧在宋子这个地方做工。时间长了,觉得很劳
累,听到主人家堂上有客人击筑,走来走去舍不得离开0常常张口就说:“那筑的声调有
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伺候的人把高渐离的话告诉主人,说:“那个佣工懂得音
乐,私下说是道非的。”家主人叫高渐离到堂前击筑,满座宾客都说他击得好,赏给他酒
喝。高渐离考虑到长久地隐姓埋名,担惊受怕地躲藏下去没有尽头,便退下堂来,把自己
的筑和衣裳从行装匣子里拿出来,改装整容来到堂前。满座宾客大吃一惊,离开座位用平
等的礼节接待他,尊为上宾。请他击筑唱歌,宾客们听了,没有不被感动得流着泪而离去
的。宋子城里的人轮流请他去做客,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秦始皇召他进见,有认识他的
人,说:“这是高渐离。”秦始皇怜惜他擅长击筑,对完全赦免他感到为难。于是熏瞎了
他的眼睛。让他击筑,没有一次不说好。渐渐地更加接近秦始皇。高渐离便把铅放进筑
中,再进宫击筑靠近时,举筑撞击秦始皇,没有击中。于是秦始皇就杀了高渐离,终身不
敢再接近从前东方六国的人了。
(二)古诗词鉴赏(7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唐)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①,羞为献纳臣②。
【注】①祢,即祢衡,有才辩,孔融曾推荐他。②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
指。
10.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律诗是王维写给朋友丘为的一首送别诗,丘为因为科举考试落第,准备返回江
东。
B.颔联表明丘为在王维家里作客已经很久,不但忧愁煎熬新添白发,而且还为朋友耗尽钱
8
文档仅供参考
财。
C.作者知道丘为的才干堪比祢衡,自己却不如孔融,不能举荐丘为,为此深感羞愧、自
责。
D.诗歌将离别的悲伤和朋友的失意融合起来,强烈表达了诗人对丘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
情。
11.首联中景物描写“柳条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
【答案】10.B11.①点明题意,交代送别的时间和主题;②渲染离别的氛围,为全诗奠定
哀伤的情感基调;③以乐景衬哀情,杨柳青青的春日,却要和失意的友人别离。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
选项的描述,然后判断正误即可。
B.颔联意思是:客游京城黄金全部用尽,回家时只落得白发添新。颔联用典。当年苏秦
游说秦王,连续上了十次书都未奏效,黄金百斤用尽。诗人以苏秦作比,描写丘为只身困
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该句表达了诗
人对友人丘为落第的同情。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中词语的理解能力。
“柳条春”指柳条新绿的初春。这三字暗隐了送别的场景,溺水岸边,杨柳依依,送别之
际,诗人对丘为的怜惜之情也格外强烈了。所以,首联中景物描写“柳条春”点明题意,
交代送别的时间和主题;丘为落第正值柳枝又绿的新春,伤心人对满目春光不免倍觉伤
神,因此“柳条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为全诗奠定哀伤的情感基调:同时,杨柳青青的
春日,友人因为“不得意”,诗人要和失意的友人别离,“柳条春”以乐景衬哀情,更衬托
出丘为的凄苦之状与诗人的哀怜之情.
(三)古诗文默写(10分)
12.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o(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角声满天秋色里,o(李贺《雁门太守行》)
(3)棚叶落山路,。(温庭筠《商山早行》)
(4),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
文档仅供参考
(6),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两则典故借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表达自己能重
新得到任用的愿望的句子是:,。
(8)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答案】①随君直到夜郎西②塞上燕脂凝夜紫③枳花明驿墙④俄顷
风定云墨色⑤八百里分麾下炙⑥瀚海阑干百丈冰⑦闲来垂钓碧溪上⑧
忽复乘舟梦日边⑨学而不思则罔⑩.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
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
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脂、凝、枳、驿、麾、炙、瀚、阑、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陈泥辙
汪曾祺
①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气得我的一个姓孙的同学,有一次当着
很多人褪下裤子让人看:“你们看!黑吗?"我们当然都不是黑屁股。黑屁股指的是一种
救生船。这种船专在大风大浪的湖水中救人、救船,因为船尾涂成黑色,所以叫做黑屁
股。说的是船,不是人。
②陈泥纵就是这种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
③他水性极好,不愧是条泥皴。运河有一段叫清水潭。据说这里的水深,三篙子都打
不到底。行船到这里,不能撑篙,只能荡桨。水流也很急,水面上拧着一个一个漩涡。从
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游水。陈泥纵有一次和人打赌,一气游了个来回。当中有一截,他半天
不露脑袋,半天半天,岸上的人以为他沉了底,想不到一会,他笑嘻嘻地爬上岸来了!
④他在通湖桥下住。非遇风浪险恶时,救生船一般是不出动的。他看看天色,知道湖
里不会出什么事,就呆在家里。他也好义,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救人,这时是不
能计较报酬的。有一次一只装豆子的船昆琶闸炸了,炸得粉碎。船碎了,人掉在水里。这
时跳下水救人,能要钱么?民国二十年,运河决口,陈泥纵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救
起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了,陈泥纵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
谢了。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人淹死了,尸首找不
着。事主家里求到时,得事先讲明,捞上来给多少酒钱,他才下去。有时讨价还价,得磨
半天。陈泥纵不着急,人反正已经死了,让他在水底多呆一会没事。
⑤陈泥纵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个积蓄也没有。他花钱很散漫,有钱
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有的时候,也偷偷地赈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千万不要说出
10
文档仅供参考
去。他也不娶老婆。有人劝他成个家,他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淹死
会水的。我见天跟水闹着玩,不定哪天龙王爷就把我请了去。留下孤儿寡妇,我死在阴间
也不踏实。这样多好,吃饱了一家子不饥,无牵无挂!”
⑥通湖桥桥洞里发现了一具女尸。怎么知道是女尸?她的长头发在洞口外飘动着。这
座桥的桥洞很高,洞身也很长,但是很狭窄,只有人的肩膀那样宽。桥以西,桥以东,水
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笥匐的水声,像打雷一样。围观的人都不
知这女尸怎么会卡在桥洞里,但也都知道不能就让她这么在桥洞里堵着。可是谁也想不出
办法,谁也不敢下去。公益会的人去找陈泥瞅。
⑦陈泥蛛来了,看了看。
⑧“十块现大洋,我把她弄出来。”
⑨“十块?”公益会的人吃了一惊,“你要得太多了!”
⑩“是多了点。我有急用。这是玩命的事!我得从桥洞西口顺水窜进桥洞,一下子把
她拨拉动了,就算成了。就这一下。一下子拨拉不动,我就会塞在桥洞里,再也出不来
了!你们也都知道,桥洞只有肩膀宽,没法转身。水流这样急,退不出来。那我就只好陪
着她了。”
⑪大家都说:“十块就十块吧!这是砂锅捣蒜,一锤子!”
⑫陈泥纵把浑身衣服脱得光光的,道了一声“对不起了!”纵身入水,顺着水流,笔
直地窜进了桥洞。大家都捏着一把汗。只听见嗖地一声,女尸冲出来了。接着陈泥疑从东
面洞口凌空窜进了水面。大家伙发了一声喊:“好水性!”
⑬陈泥纵跳上岸来,穿了衣服,拿了十块钱,说了声“得罪得罪!”转身就走。大家
以为他又是进赌场、进酒店了。没有,他径直地走进陈五奶奶家里。
⑭陈五奶奶守寡多年。她有个儿子,去年死了,儿媳妇改了嫁,留下一个孩子。陈五
奶奶就守着小孙子过,日子很紧巴。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翅扇动,四肢抽
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陈泥纵把十块钱交在她手里,说:“赶紧先到万全堂,磨
一点羚羊角,给孩子喝了,再抱到王淡人那里看看!”
⑮说着抱了孩子,拉了陈五奶奶就走。
⑯陈五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劲,跟着他一同走得飞快。
(选自《故里三陈》,有删改)
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对陈泥稣的描写,没有浓重的刻绘,而是寥寥数语,轮廓井然,栩栩如生,收到了
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B.作者笔下的陈泥鳏不过是市井小民,所叙之事亦是日常琐事,但从中能令人感到他对底
层人物的深切悯怀,对凡俗人生的悠长感喟。
C.作者选择生活中的某些原生态的碎片加以连缀,使这篇小说具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强烈
11
文档仅供参考
的矛盾冲突,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灵与情感。
D.这篇小说的语言既追求生活语言的色、香、味、活、鲜,令人感到清新自然,又讲究文
学语言的绝、妙、精、洁、雅,令人读来韵味悠长。
14.小说的首段能否删去?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15.请赏析文章画线句子。
(1)桥以西,桥以东,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旬匍的水声,像
打雷一样。(从修辞角度)
(2)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翅扇动,四肢抽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
(从描写角度)
16.小说的主人公陈泥瞰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17.像陈泥纵这样身怀绝技、“一辈子没少挣钱”的人,却过着“不娶老婆”“不置产
业”的生活,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意蕴?请加以探究。
【答案】13.C14.不可以。首先,删去首段就无法明确人物的生活环境,不能传递出作者
对故乡风情的偏爱和作品对地域文化的凸显,不能在幽默风趣的笔调中增加读者的阅读兴
趣:其次,通过“黑屁股”的说法引出了对救生船的介绍,为后文主人公陈泥纵的出场做
了铺垫。
15.(1)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水声大、水势急的特征,侧面烘托出陈泥瞰
水性好、技艺高的特点。
(2)运用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写出了孩子病情危急,陈奶奶心中着急情形;侧面写出
了陈泥稣好义的性格;与上文“我有急用”照应。
16.①善良仁义:他水性极好,经常在风浪中救助溺水之人,不取酬劳,是个善良仁义的
水手,但也好利;②自由散漫:他不置产业,喝酒赌钱,没有积蓄,具有一般乡民的嗜好
和自由散漫的个性;③有责任感:他对自身的生存境遇具有较为清醒的意识,对人生拥有
一份责任感:④敬老爱幼:他常常在暗中接济一些孤寡老人,却不事声张,具有敬老爱
幼,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17.(1)作者对以陈泥纵为代表的劳动者怀有同情与忧虑之情。陈泥纵生活在社会的底
层,身怀绝技,思想里总离不开“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的威胁,他对人生
与未来有着担忧与焦虑。(2)作者表达了对淳朴的民风民俗,特定的地域文化中孕育成的
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怀念之情。陈泥嫌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小人物但无论是救助溺水之人抑或
是捞取尸首一,无论是喝酒抑或是赌博,他的人生揭示出一种独特的民间原生态及深刻的生
命意识。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12
文档仅供参考
C.文中所叙述的都是市井小民陈泥纵的日常琐事,并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矛盾
冲突”。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
作答时,首先表明观点态度,不能删去。其次结合具体内容阐明理由。
由首段“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气得我的一个姓孙的同学,有一次当
着很多人褪下裤子让人看”可知,首段介绍了陈泥瞰生活的环境,同时写到因“黑屁股”
的事情让作者和同学都很气愤,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作品的地域特色。同时,我同
学当着很多人褪下裤子以证明不是“黑屁股”的情节,显得幽默风趣,能够吸引读者。再
结合下文第②段“陈泥纵就是这种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可知,此处提到“黑屁股”是指
“救生船”,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对陈泥鳏的人物介绍,为下文做铺垫。如果删去,就没有
以上效果。所以不能删去。
【15题详解】
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1)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由“像打雷一样”可知,此处将匍匍的水声比作打雷声,运用
比喻修辞手法,结合“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可知,此处突出环境恶劣,再结合第⑫
段“只听见嗖地一声,女尸冲出来了。接着陈泥鳏从东面洞口凌空窜进了水面”可知,这
里侧面烘托出陈泥纵水性好,技艺高•
(2)从描写手法角度赏析,“鼻翅扇动,四肢抽搐”是动作描写,写出孩子病情危急,
“急得两眼发直”是神态描写,写出陈五奶奶心中的焦急之情,再结合第⑭段“陈泥稣:把
十块钱交在她手里,说:‘赶紧先到万全堂,磨一点羚羊角,给孩子喝了,再抱到王淡人
那里看看!'”可知,这里也侧面烘托出陈泥鳏的好义品质。同时,与上文第⑩段“是多
了点。我有急用。这是玩命的事”相照应,揭示了陈泥瞰要钱的原因。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
由第③段“他水性极好,不愧是条泥鳏”,第④段“他也好义,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下
水救人,这时是不能计较报酬的”“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
要钱的”可知,陈泥绿水性好,且既好义也好利。
由第⑤段“陈泥稣: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个积蓄也没有。他花钱很散漫,
有钱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可知,陈泥纵花钱散漫,自由有个性。
由第⑤段“他也不娶老婆。有人劝他成个家,他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
亡。淹死会水的。我见天跟水闹着玩,不定哪天龙王爷就把我请了去。留下孤儿寡妇,我
死在阴间也不踏实。这样多好,吃饱了一家子不饥,无牵无挂!’”可知,陈泥鳏对自身
13
文档仅供参考
认识透彻,有责任感。
由第⑤段“有的时候,也偷偷地赈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千万不要说出去”可知,他具
有敬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这是个拓展题,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一般是观点加分析。要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并联系实
际,做到言之成理,有理有据。可从怀有同情与忧虑之情、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怀念之情等
角度作答。
示例:由第⑤段“他也不娶老婆。有人劝他成个家,他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
阵头亡。淹死会水的。我见天跟水闹着玩,不定哪天龙王爷就把我请了去.留下孤儿寡
妇,我死在阴间也不踏实。这样多好,吃饱了一家子不饥,无牵无挂!'”可知,陈泥瞰
这类底层人物总有着对人生和未来的担忧和焦虑,作者以此表达对这类人的关心和担忧之
情。
由第④段“民国二十年,运河决口,陈泥瞅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救起的都已经是家
破人亡,一无所有了,陈泥稣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谢了。在活人身
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第⑤段“陈泥嫌一辈子没少挣钱,但
是他不置产业,一个积蓄也没有。他花钱很散漫,有钱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可知,陈
泥稣这类边缘人物的所言所行都展示着淳朴的民风民俗,表达了作者对此类特定地域文化
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表达(共73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8.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极目远桃,连绵的群山鳞次栉比,气势磅礴,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不我待,青年一代要勇立时代潮头,只争朝夕,在伟大实践中放飞
青春梦想。
C.川流不息的汉江水滚滚而来汇集于丹江口水库,又经南水北调中线渠道缓缓北上,润泽
了干渴的北方。
D.作为一名外交家,他的睿智和妙语连珠,让人忍不住拍手称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A.鳞次栉比:像鱼鳞或梳篦的齿那样紧密地排列着。形容建筑物等密集、排列整齐的样
子。这里用来形容山峰,用错对象,使用不正确;
B.时不我待:时间不会等我们。指时间宝贵,要抓紧利用。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14
文档仅供参考
C.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很多,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这里用来形容汉江,用错对
象,使用不正确:
D.拍手称快:拍掌叫好,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情的结局好,使人感到满意。这里用来形
容外交家的口才好,不合语境,使用不正确:
故选Bo
19.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
动。
B.疫情期间,各医院都采用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C.在看了契诃夫描写奥楚蔑洛夫不断变脸的丑态后,令人捧腹。
D.初三年级各班纷纷挂上了倒计时牌,贴好了励志标语,为迎接中考营造良好氛围。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语序不当;将“很多”放在“学校”前:
B.搭配不当;将“改善”改为“提高”;
C.缺少主语;可将原句改为:契诃夫描写的奥楚蔑洛夫不断变脸的丑态,令人捧腹;
故选D。
20.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它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滋味、独特的享受。
②“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写出了若耶溪的幽深,产生了动中见静的美学效果。
③对于宁静,古人就有一份追寻。
④在古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类似的例子俯拾即是。
⑤宁静,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
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摹出天地间万籁俱寂的纯净景象,折射着“渔翁”一尘
不染的心境。
A.③②⑥④⑤①B.③④②⑥©@C.⑤⑥②O©③D.
⑤①②⑥④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③句,由“古人”追寻宁静引出阐述:②⑥引用具体诗句,从“若耶溪”到“天
地间”,说明“古人是如何追寻‘宁静’的";④由“类似的例子”知,内容上,这是紧承
②⑥两句;⑤①总结句段,由古到今,联系到现在“我们的生活”。
故选A-
15
文档仅供参考
名著阅读(4分)
21.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说过: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鹫的人。
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你读过的书中的内容,印证波德莱尔的这句话。
A.周恩来B.简•爱C.孙悟空D.保尔
【答案】示例1:我选周恩来。他读书时就意识到中国需要革命,很早领导了反对袁世凯
的学生运动。后来他又在广州、上海多地领导工人运动,即使环境险恶、挫折重重,他也
从不放弃初衷。他参加艰苦卓绝的长征,是一位自始至终、心无旁鹫的英雄。
示例2:我选简•爱。简•爱自小生活在舅妈家,遭受种种虐待,虽然她年幼无助,但她勇
于反抗恶毒的表哥与舅妈。在孤儿学校,面对冷酷校长的各种苛刻管束与严厉惩罚,她也
没有屈服。成年后,对罗切斯特的专横她不妥协,对圣•约翰提出的无爱婚姻她不接受。
在简身上,从来就不存在因为各种力量的威逼而驯服的可能。她自始至终的独立、坚强与
勇敢,是一位英雄。
示例3:我选孙悟空。取经路上,孙悟空经受住意志的考验,一路降妖除魔,与各种恶势
力坚决斗争,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全力以赴,心无旁鹫的取经,是
一位英雄。
示例4:我选保尔。在革命的路途中,他虽然身体饱受摧残,但是精神非常刚强,失明、
瘫痪,都没有打倒他,怀着对革命心无旁鹫的信仰,坚持全力以赴,最后选择用笔来继续
革命,自始至终都没有背弃过革命,是一位英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时,围绕“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
终、心无旁鹫”,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名著中能体现人物精神的相关故事情节进行阐述
即可。
示例1:周恩来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父亲是个教书先生,母亲博览群书,他本人
似乎注定要成为一个读书人。可他关心民族存亡,为了争取民主和社会改革,成为学生运
动的领袖,遭到逮捕,在天津关了一年监牢。辗转于法国、英国等国家,成为一个著名的
革命组织者。回国后,先后在上海、广州领导工人起义,在南方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斗争,
历经长征,到了西北红色新根据地。周恩来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鹫
的人。
示例2:我选简•爱。简•爱从小被亲戚家当做佣人,受到各种不公待遇,但简•爱并没有放
弃生活的希望和对自己未来的追求。她勇敢地逃离亲戚家,进入了一所寄宿学校,通过自
学和勤奋努力,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来,她进入了罗彻斯特先生的家中当家庭教
师,与罗彻斯特先生相识相爱,然而,幸福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在这段时间中,她经
16
文档仅供参考
历了各种艰辛和困难,但她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信念,不断地努力工作和学习,最终获得了
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并与罗彻斯特先生重逢,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简•爱的一生,充满了对
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鹫的精神。
示例3:我选孙悟空。首先,孙悟空是一个全力以赴的人。他在花果山上成长的过程中,
不断地学习、探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本领和修为。他的目标一直是成为更加强大的存
在,保护自己的家园和族群。其次,孙悟空是一个自始至终的人。他在跟随唐僧取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年级夜色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2课时)听课评课记录
-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8.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听评课记录
- 五年级数学口算竞赛题
-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口算题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练习题费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4-3 正比例图像 听评课记录
- 船员劳动合同范本
- 商业房屋租借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高级技术人才聘用与管理制度合同
- 2025年工贸企业春节复工复产方案
- 2025年蓝莓种苗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计划(三篇)
- Unit 2 Know your body(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跨学科主题学习2-探索太空逐梦航天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 《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 纸尿裤使用管理制度内容
- 会计专业工作简历表(中级)
- 风居住的街道钢琴二胡合奏谱
- PADS元件封装制作规范要点
- 第一讲数字合成技术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