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科学探究题 练习题汇编3(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C/33/wKhkGWYQM5SAJsqmAAHYOqMO3cI892.jpg)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科学探究题 练习题汇编3(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C/33/wKhkGWYQM5SAJsqmAAHYOqMO3cI8922.jpg)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科学探究题 练习题汇编3(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C/33/wKhkGWYQM5SAJsqmAAHYOqMO3cI8923.jpg)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科学探究题 练习题汇编3(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C/33/wKhkGWYQM5SAJsqmAAHYOqMO3cI8924.jpg)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科学探究题 练习题汇编3(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C/33/wKhkGWYQM5SAJsqmAAHYOqMO3cI89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科学探究题专项练习题汇编3
1.(2022•广东潮州・统考模拟预测)实验课上,某小组同学用生石灰进行“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实验时发
现,向生石灰中加入适量水后没有明显的温度变化。为确定其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石灰是否变质?其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溶解过程中无明显温度变化,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认为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并对其成分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Cae)和Ca(OH)2
猜想2:Cao和CaCO3
猜想3:«
猜想4:Ca0、Ca(OH)2和CaCo3
猜想5:CaCO3
(进行实验)同学们将少量样品研碎后,按如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
滤液C
(I)在溶解过程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发现温度计示数升高,说明样品中应该含有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结论:猜想3、猜想5不成立。
(2)如果试剂a是稀盐酸,b处的现象为,则说明B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结论:①块状生石灰表面发生变质:②猜想不成立。
(3)为验证滤液C的成分,某小组进行了后续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滤液中溶质为_________
取适量滤液C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____,观察现象。溶液变红色
②猜想4成立,猜想2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1)上述实验过程不能得出猜想4成立、猜想2不成立的结论,理由是
第1页共23页
(2)为防止生石灰变质,生石灰必须保存。
2.(2022・广西•统考中考真题)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纯碱的制备、性质及用途等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了解纯碱的制备——“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主要化学原理是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两种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镀(NKCI),再加
热碳酸氢钠即可制得纯碱。
⑴纯碱属于(填“酸”“碱”或“盐”)。
(2)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的两种气体是(填字母序号)。
A.ChB.NH3C.SO2D.CO2
任务二探究纯碱的性质——Na2CO3溶液呈碱性
【查阅资料】①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x
②NazCCh在水中全部解离出Na+和COj。
③CaCL溶液呈中性,Ca2+›Cr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提出猜想】猜想一:比0单独起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二:Na+与H20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储水,滴入2滴酚献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猜想一不成立
(2)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溶液,滴入2滴酚酰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猜想二不成立
(3)①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滴入2滴酚酸溶液①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猜想三成立
②往①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CaCI2溶液至过量②______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和老师交流,得知CO;和H9作用,产生较多的OH-和另一种阴离子。
【拓展与延伸】结合任务二的所有信息和结论,运用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经过分析推理可得出:Na2COj
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任务三探究纯碱的用途——用于生产洗涤剂
【查阅资料】Na2CO3可用于生产洗涤剂。NazCCh溶液呈碱性,可清洗油污,溶液碱性越强,去油污效果
越好。
第2页共23页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继续对影响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
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Na2CO3溶液,并测定溶液pH,记录数据如
下表:
实验编号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溶质质量分数2%2%2%6%6%6%10%10%10%
溶液温度(°C)204060205060204070
溶液PH10.9011.1811.2611.0811.2711.3011.2211.4611.50
【解释与结论[Q)实验①、②、③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
(2)要证明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可选择的3个实验的编号是。
【拓展与应用】下列物质可用于去油污的是(填字母序号)。
A.NaClB.NaOHC.K2CO3D.CaCO3
3.(2022・吉林・统考中考真题)在清理实验室的药品时,同学们发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塞。对
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1)“问天''小组的猜想是:该溶液没有变质。
(2)“梦天”小组的猜想是:该溶液部分变质。
(3)“天和”小组的猜想是:该溶液全部变质。
三个小组的同学们根据各自猜想,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报告】
小组名称“问天”小组“梦天,,小组“天和”小组
药品种类酸碱盐
[先加适量澄清石灰f先加过量氯化钙溶
L加过量
B-液(中性),后加
Γ水,后加酚猷溶洒
;稀盐酸四酚酎溶液
实验操作°可
66
Q一样品Q一样品Q一样品
实验现象有_______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颜色变红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颜色不变色
实验结论该溶液已经变质该溶液部分变质该溶液______
第3页共23页
【解释与结论】
(1)“问天''小组的实验中,能证明该溶液已经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2)“天和”小组的同学们发现“梦天”小组的实验结论错误。他们的理由是0
【反思与评价】
⑴在不改变被检验物质成分的情况下,排除干扰,能帮助我们得出正确结论。
(2)“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科学探究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拓展与延伸】
经过以上探究活动,同学们认为取用药品后,应及时瓶塞,防止药品变质。
【实践与应用】
对于同学们发现的这瓶溶液,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O
A.直接倒入下水管道
B.清洗盛放过植物油的试管
C.检验某氯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钙
4.(2022秋.九年级课时练习)钢铁是现代工业的筋骨,科技小组以“铁锈蚀”为主题开展如下项目式学习。
【查阅资料】
L氯化钙固体可作干燥剂。
∏.常温常压,氢气密度是0.089g∕L.
HI.2FeCl3+Fe=3FeCl2
任务一:定性探究铁锈蚀
取三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1实验。
图2
第4页共23页
图3
(I)对比A、B、C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发生化学反应.
(2)铁锈蚀后应及时除锈的原因是o
任务二:定量探究铁锈蚀
小组设计了图2装置,检查气密性,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连接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
采集数据,绘制出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3山时刻利用注射器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再将一只装
有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充分反应后共生成气体(常温常压下)体积为224mL。
(3)据图3,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t3时刻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
(4)实验后,将烧瓶中剩余物质过滤、洗涤、晾干,得黑色固体,该黑色固体是o经计算,铁粉
锈蚀后生成的氧化铁的质量是_______go
【实验反思】
(5)任务二中铁锈蚀比任务一中铁锈蚀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o
5.(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活动开放日,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活动:
【实验活动一】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60克。
(1)计算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是。(结果保留整数)
(2)量取水时,需要选用的量筒的规格是O(从IOmL、50mL量筒中选择)
(3)实验步骤是:计算、量取、、装瓶贴标签。
(4)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若仰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实验活动二】
化学兴趣小组发现,实验室有一瓶装满生石灰的塑料瓶已经膨胀且破裂。
为探究破裂处生石灰变质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燥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第5页共23页
取少量瓶中破裂处的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用手触摸烧杯烧杯壁无发热
(1)—
外壁,然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现象
有
(2)取(1)中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
Ca(OH)2
(3)取(1)中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由上述实验可确定所取白色固体的成分。
(4)将(2)(3)两支试管中所有物质倒入一洁净干燥的烧杯中静置,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一。(填
离子符号)
6.(2022・福建厦门•统考模拟预测)用数字化实验探究铁粉型“暖宝宝”的发热原理。
【查阅资料】①某品牌暖宝宝的主要成分为铁粉、水、活性炭、蛭石、吸水性树脂和食盐。
②蛭石是一种铁镁质铝硅酸盐矿物,是很好的保温材料。
③吸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它能够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至千倍的水分,吸水能力、保水能力特
强,并且可反复释水、吸水。
【探究一】暖宝宝的发热原理与铁的锈蚀本质是否一致
氧气浓度传感器
电脑
图1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拆除包装的暖宝宝放入三颈烧瓶中,用数据采集器检测三颈烧瓶内温度、氧气
浓度、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图3、图4所示。
第6页共23页
图2图3.图4
(1)从(填“图2”“图3”或“图4”)的变化趋势可以判断暖宝宝取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
(2)铁的锈蚀需消耗氧气和水,暖宝宝发热过程中(填“图3”或“图4”)的变化趋势与铁发生锈蚀
时氧气和水的变化“不一致结合暖宝宝各成分性质,出现“不一致”可能与暖宝宝中的(填“活性
炭”“吸水树脂”“食盐"或'蛭石”)有关。
(3)利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暖宝宝发热过程中三颈烧瓶的气体压强从102kPa下降到85kPa。仅由该
实验能否证明暖宝宝的发热原理和铁的锈蚀本质一致?(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探究二】暖宝宝快速放热的原理
按表1的6组实验对暖宝宝快速放热原理进行探究。用温度传感器检测体系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
图5所示。
表1
序号实验药品
①5g铁粉(还原铁粉,下同)
②5g铁粉、1.5mL水
③5g铁粉、Ig氯化钠
④5g铁粉、1g氯化钠、1.5mL水
⑤5g铁粉、Ig氯化钠、1.5mL水、0.5g活性炭粉
⑥5g暖宝宝
第7页共23页
温度/七
⑥
⑤
④
③
②
①
(4)分析实验②和实验④,可知氯化钠的作用是o
(5)研究表明活性炭的加入对暖宝宝快速放热有利。能论证上述结论的实验组合是实验和
(填“①”“②”“③”“④”“⑤”或“⑥”)。
(6)实验⑥暖宝宝的铁粉质量在上述6组实验中最少,但温度变化却是6组实验中最大,研究表明这
与暖宝宝中的蛭石、吸水树脂有关。请参考表1,设计一组实验探究蛭石或吸水树脂的存在对铁锈蚀放热
的影响(注意:先任选其中一个探究因素,再在下表中填写对应的“实验药品”即可)
探究因素实验药品
—
______的存在
—
(7)暖宝宝快速放热的原因是铁的锈蚀速率加快。加快铁锈蚀反应速率的因素除了铁粉、活性炭、食盐
水构成原电池外,还有蛭石的保温作用、吸水树脂的反复释水和活性炭的结构保证铁粉与其它物质
充分接触。
7.(2022•江苏徐州•统考二模)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于碳酸亚
铁的制取和相关性质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溶液PH大于8.8时,Fe?+可完全转化为Fe(OH)2沉淀。
②FeCo3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遇氧气和水会发生反应,生成Fe(OH)2,遇酸也会发生反应。
③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会变为血红色:而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
④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可吸收Co2气体。
第8页共23页
【进行实验】
(1)制取FeCO3
①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已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除尽铁锈后的铁钉再放入是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黑色固体出现,说明除锈后
的铁钉属于(填“纯金属”或"合金”)。
③用FeSo4溶液和PH=Il.9的Na2CO3溶液反应制取FeCO3时,可能制得FeCO3的操作是(填字母)。
A.将少量的FeSo4溶液与大量的Na2CO3溶液同时加入到烧杯中,边加边搅拌溶液,边加边搅拌
B.先将Na2CO3溶液加入烧杯中,再缓慢加入FeSO4溶液边加边搅拌
C.先将FeSO4溶液加入烧杯中,再缓慢加入Na2CO3溶液,边加边搅拌
(2)探究久置于潮湿空气中FeCO3的成分。
实验I: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①取少量久置于潮湿空气中的Feec)3固体于试观察到试管内
说明该固体中含有FeCO3
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②取少量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可观察到说明久置于空气中的FeCO3固体中还
含有Fe(OH)3
实验H:
该兴趣小组为进一步确定固体中FeCO3的质量分数,称取一定量的固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装置A的分液调斗中盛放的溶液可以为(填字毋);装置C中盛放的溶液是(填字母),
装置C的目的是。
A.浓盐酸B.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钙溶液
第9页共23页
②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o
③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C和D增重的质量,可计算出图体中FeCo3的质量分数。
【实验结论】碳酸亚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变质,故需要保存。
8.(2022•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探究碱的性质。
取出固体表面
向两块固体表面滴加稀盐防
2mm刚从瓶中取露置20min刚从瓶中取
后的NaOH出的NaOH后的NaOH出的NaOH
微热(不考虑水分蒸发)
表面潮湿表面干燥实蛉三
实脸一
CD通过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一o
(2)实验三方案是鉴别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编号为A、B),观察到A试管中出现白
色浑浊,B试管无明显现象,证明A中试剂为一溶液,A试管中出现浑浊的原因是。
(3)同学们看到盛有NaoH的试剂瓶上标注“NaOH含量不少于96.0%”,开始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中含有什么杂质?
通电小小
【查阅资料】工业制取NaOH的反应原理是:2NaCl+2H2O=2NaOH+H2T+CI2↑,然后蒸发溶剂获得
NaOH固体(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品)。
【提出猜想】杂质为碳酸钠和氯化钠。
【实验探究】①甲同学取样溶于水,向溶液中滴加酚酬溶液,观察到液体变红色,认为杂质中含有碳酸钠。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足以证明杂质中含有碳酸钠,理由是。
②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a:取样溶于水,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杂质中含有碳酸钠
步骤b:向a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杂质中含有_____
【分析交流】步骤a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有。
9.(2022•内蒙古鄂尔多斯•统考模拟预测)近年来比较流行吃火锅,吃火锅成了很多人外出就餐的首选。
一些火锅店用固体酒精作燃料,出于好奇,同学们对固体酒精的成分进行了研究。
第10页共23页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氢氧化钠等物质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
(2)强酸(如硝酸、盐酸)与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铁)反应后所得的盐溶于水后形成
的溶液都是中性。
【提出疑问】(1)酒精与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中都含有“OH”,那么酒精的水溶液是否显碱性?请你帮小丽同
学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验证:(填序号)。
A.硫酸铜B.氯化钠C.酚献溶液D.盐酸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一】小明取少量固体酒精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发现固体酒精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分析实验得出氢氧化钠已变质的结论。
【拓展延伸】同学们为进一步确认固体酒精中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小明与同学们继续探究。
【实验探究二】请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步骤一:取少量固体酒精于试管中,产生白色沉
化学方程式:______
加水充分溶解后,滴加_______并振荡淀
步骤二:将上述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实验结论:固体酒精中还含有
—
中,滴加_________氢氧化钠
10.(2022・江苏・统考二模)土壤酸碱度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对当地土壤
的酸碱度展开系列探究。
【查阅资料】①土壤PH与酸碱度的分级为:pH<5.0,显强酸性;PH为5.0〜6.5,显酸性;PH为6.5~7.5,
显中性;PH为7.5〜8.5,显碱性;pH>8.5,显强碱性。
②硫酸铉应在阴凉干燥处贮存。
活动一: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先取少量土壤样品,加水充分搅拌;静置后过滤,用精密PH试纸分三次测定土壤滤液的酸碱度,并记录
数据,测得三组滤液的PH值分别为5.6、5.9、5.8∙则该地土壤呈________性。
活动二:探究成因
【作出猜想】同学们经过分析,推测土壤的酸碱度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土壤中含有大量硫酸镂。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成立,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活动一中滤液适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I2溶液和稀硝酸,当观察到时,说明土壤
第11页共23页
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步骤二:另取适量土壤样品,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当_________时(填实验现象),说明土壤中含有接根离
子。
【反思评价】有同学提出上述步骤一实验设计不能证明土壤中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请你对上述实验进
行简单改进,证明土壤中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
【继续探究】根据查阅资料推测,硫酸铁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降低肥效。于是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
图实验验证。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用酚酥试液浸湿的滤纸,小气球胀大。(填
“能”或"不能”)只根据小气球涨大说明“硫酸钺受热易分解",理由是。
【反思拓展】
(1)为保证钱态氮肥的肥效,使用时应注意(写一条)。
(2)硫酸镀中的氮元素被植物吸收后,剩余的硫酸使得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进行改良,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11.(2022.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O?制备时,对MnO2做催化剂加快双氧水分解
产生了兴趣,他们提出疑问:其他物质能否对双氧水分解速率产生影响?
【查阅资料】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如:使用催化剂、改变温度、改变反应物的浓度等。
【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按图组装,在室温下分别进行了四组实验,并用02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02
含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如下图所示曲线。
组别试剂
第1组2mL5%H2O2
第2组2mL5%H2O2+3滴FeCl3溶液
第3组2mL5%H2O2+3滴CuSO4溶液
第4组2mL5%H2O2+少量MnO2粉末
第12页共23页
Ch含量%
分
析
电脑
仪
【实验结论】对比四条曲线,进行分析:
(1)FeCl3溶液、CUSe)4溶液对H2O2的分解(填“有”或“无”)催化作用;
(2)写出实验中催化效果最优的使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
(4)小组的同学们不加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用不同浓度的H2O2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如下表。据
此可得出:升高温度或(填"增大”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可加快H2O2的分解。
温度
50℃60℃70℃
H2O2%
5%无明显气泡无明显气泡极少量气泡
10%无明显气泡无明显气泡少量气泡
15%无明显气泡少量气泡较多气泡
(5)实验需要30gl0%的双氧水溶液,可用15%的双氧水溶液加g蒸储水配置。
12.(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王老师在某工厂废水处理池中提取了一瓶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铝的
工业废水样品带回了实验室。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A和滤渣B.请
你和你的化学小组完成以下探究(不考虑杂质的干扰)。
【提出问题】滤渣B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甲同学认为:滤渣B是银;
乙同学认为:滤渣B是银和铜;
丙同学认为:滤渣B是银、铜和铝;
你认为滤渣B还可以是。
【交流讨论】大家经过讨论,认为丙同学的猜想错误,其理由是o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滤渣B的成分,请填写下列空白:
第13页共23页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滤渣B加入_________无气体产生滤渣B可能是___________
2.取滤液A加入_________无蓝色沉淀生成滤渣B一定是___________
【反思交流】通过交流,大家认为在滤液A中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无明显现象时,("能”或"不能”)
得出实验1的结论。
13.(2022.福建泉州.统考模拟预测)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一种绿色粉末状固体,化学兴趣小组
对碱式碳酸铜的制取和受热分解原理展开探究。
资料:I.实验室制取原理: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J+2Na2SO4+CO2T,Cu2(OH)2CO3可
改写为CU(OH)2∙CuC03,兼具CU(C)H)2和CUCe)3的化学性质,受热生成三种氧化物;
II.BaCO3,BaSo4均不溶于水;
HL碱石灰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1】制取碱式碳酸铜
用如图装置,控制反应温度为75℃,往Na2CO3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
滤、洗涤、干燥得产品。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产生和绿色沉淀。
(2)确定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液滴加溶液,若,则沉淀己经洗涤干净。
【实验2】探究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原理
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气密性良好,夹持仪器略去)对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展开探
究,控制温度为60℃、120℃、180℃、240℃依次加热样品。
第14页共23页
(3)实验过程中不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O
(4)测得装置C、D的质量在实验前和不同温度下加热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测得B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
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加热后/g
装置加热前/g
60βC120℃180℃240℃
C297.1297.1298.0298.0298.0
D271.0271.0271.0271.0273.2
图中X点对应的m=;曲线yz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若没有A装置,加热后所测C装置增加的质量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结合实验和数据分析,简述碱式碳酸铜受热的分解过程:O
14.(2022•山东德州•统考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原理,请你一起
完成实验探究。
第15页共23页
实险一实险二
实验一:在5mL稀盐酸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滴完5mL碳酸钠溶液。
现象:开始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无气泡产生。写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如入2滴酚醐溶液,溶液变红,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全才得分)。
实验二:在5mL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滴完5mL稀盐酸。
现象:整个实验过程无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用量相同的两种反应物,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为什么不一样呢?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①盐酸过量时,反应生成NaC1、CO2和H20:
②盐酸不足时,产物是NaCI和NaHCO3
【假设猜想】实验二结束后,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有哪些?
猜想1:NaCI、Na2CO3NaHCO3
猜想2:
猜想3:NaCI
猜想4:NaCI和HCl
小明认为猜想3和4明显不合理,理由是o
【实验探究】实验二结束后,将试管中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做下列三个实验。
序号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
实验1溶液中含______(写离子符号)
硝酸溶液,沉淀不消失
实验2加入______溶液,无沉淀产生猜想1不成立
加入______,有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
实验3猜想2成立
程式为______o
第16页共23页
【交流反思】用量相同的两种反应物,滴加顺序不同,现象和产物可能都不一样。
15∙(2022∙四川广安•统考二模)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Cu、AkAg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学习探究活动。
甲乙
【学习交流】
实验中观察到,甲中铝丝表面附着一层________色固体,乙中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色。
【拓展探究】
上述实验后,同学们想进行废液的处理与回收,于是将甲、乙中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观察到混合溶液
(即废液)澄清透明。同学们认为应该先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CUSo4和AgNo3,为此,他们进行
了实验并记录如下: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溶液无明显现象废液中没有AgNCh
实验2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废液中含有未反应完的CuSO4
【反思评价】
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实验2所得结论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
同学们尝试从废液中回收铜,将过量铝粉加入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16.(2022•江西•校联考二模)某兴趣小组去化学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没有盖瓶盖的的氢氧化钙固体。
I、对于该固体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如果变质其变质程度如何?
【作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钙未变质;猜想二:氢氧化钙部分变质:猜想三:氢氧化钙完全变质。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过滤,—猜想二成立
第17页共23页
向滤渣中加_____,充分反应。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
液,充分反应。
【交流反思】
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以需要密封保存。
II、同学们对步骤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步骤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猜想三: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猜想二正确
______溶液,充分反应。
【交流反思】
(1)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在考虑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还需要考虑o
17.(2022・山西•统考中考真题)胜利中学与某沿海学校建立了“手拉手,结对子”的联盟校。今年,由于受
到疫情影响,两所学校的同学无法实地交流,于是借助数字化平台进行了“云端”活动,他们对海洋中海水
利用概况、海水处理技术、车间废水成分以及海洋发展前景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
任务一:调查海水利用概况
【查阅资料】我国海水利用主要有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利用等。
【分析交流】两所学校的同学们共同获悉,海水里的化学资源有(写1种)。
任务二:咨询海水处理技术
【咨询专家】同学们通过数字化平台,向海洋专家进行了咨询,专家介绍,海水淡化使用了反渗透膜淡
化技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第18页共23页
(I)海水通过反渗透膜,发生改变的是O
(2)淡化后的海水可用于(写I种)。
任务三:探究海水提取车间废水成分
沿海学校的同学获得一瓶海水提取车间的废水,在“云端”共同完成了如下探究。
【教师指导】①提取车间未经处理的废水含有酸性物质。②BaSo4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猜想假设】该强腐蚀性废水中可能含有硫酸和盐酸。
【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废水成分。
项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目
①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②另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加过量Ba(NO3)2溶液,静产生白色沉
方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盐
置。淀
案酸
产生白色沉
③取步骤②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__。
淀
【反思评价】(1)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的原因是。
(2)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务四:展望海水发展前景
【小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随着海水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富含碘、硒等微量元素的海水食物将为人类
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他们一致认为,经常食用可预防的疾病是(写1种)。
【成果分享】通过“云端”合作,同学们知道了海洋作为人类重要的资源宝库,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自然资
源,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推动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19页共23页
18.(2022•江苏淮安•校考模拟预测)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向
盛有适量碳酸钠溶液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试管编号1234
加入试剂无色酚酬试液稀盐酸澄清石灰水BaCl2溶液
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
试管4中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小组同学将试管3中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
Ao
【提出问题】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ftNa2CO3i猜想三:;猜想四:NaOH›Na2CO3
和Ca(OH)2
【活动探究】
①小组讨论:有同学认为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o
②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
有气泡生成
入过量的稀盐酸
猜想_______成立
乙: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适
量的Ba(No3)2溶液
【继续探究】
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称取26.5g该样
品,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
应时间(I)的关系如图所示。
第20页共23页
mg
I.___,____;»
O61218t,s
试分析并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为go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第21页共23页
参考答案:
1.Ca(OH)2和CaCO3Cao氧化钙CaCM-H2O=Ca(OH)1产生气泡无
色酚酸溶液Ca(OH)2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密封
2.盐BDCO;与HzO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产生白色沉
淀CO;、HCO;、OH温度越高,碳酸钠溶液碱性越强①④⑦BC
3.气泡该溶液完全变质Na2CO,+2HCl=2NaCl+H2O+CO,T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引入了氢氧根离子,无法确定是否含氢氧化钠盖上BC
4.氧气、水蒸气(或02、HzO)铁锈疏松多孔会吸附氧气和水蒸气加速生锈NaCl(⅛)
溶液会加速铁生锈铁生锈消耗。2,瓶中压强减小,注射器内盐酸被吸入烧瓶,和铁粉反
应产生氢气使压强增大Fe、C(或铁和碳)0.8铁是粉末状因为有NaCI(盐)溶液存在
因为碳粉存在
5.48mLIOmL溶解偏大无Cao有白色沉淀生成有CaCO3CA
Na+Na+.Cl-
6.图2图4吸水树脂不能三颈烧瓶内气压减少无法说明一定消耗氧气和
水加快铁的锈蚀④⑤蛭石(吸水树脂)5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度沙子运输合同范本
- 工地施工钢筋班组承包合同
- 游泳馆劳务承包合同常用范本
- 门面租赁合同简易范本
- 销售人员提成合同
- 物业管理的合作与协同
- 外籍人员雇佣合同
- 甲基转移酶SUV39H2促进前列腺癌增殖、侵袭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 家具定制合约三篇
- 考虑两类冲击的退化系统的预防维修策略研究
-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带答案)
- 人工智能大模型
- 极简统计学(中文版)
- 2024年资格考试-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2024年4月自考02382管理信息系统答案及评分参考
- (苏版)初三化学上册:第2单元课题1空气
- 2023年12月广东珠海市轨道交通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近6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荟萃答案带详解附后
- 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查房护理课件
- 专题23平抛运动临界问题相遇问题类平抛运和斜抛运动
- 超声科医德医风制度内容
- 高三开学收心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