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高考)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
第一次月考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
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O16C135.5Fe56Mn55Ba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雾霾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我国已能利用3D打印技术,以钛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激光熔化逐层堆积,来制
造飞机钛合金结构件,高温时可用金属钠还原相应的氯化物来制取金属钛
C.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不相同
D.碳素钢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D
【解析】碳素钢是合金,光导纤维是二氧化硅,不属于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D
不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干储和石油的分储都是化学变化
B.漂白粉、水玻璃和碱石灰都是混合物
C.纯碱、明矶和干冰都是电解质
D.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加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
【答案】B
【解析】石油的分储是物理变化而煤的干偏是化学变化;漂白粉是由氯化钙和次氯酸钙
构成的,是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是混合物;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
合物;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加入饱和碳酸钠溶
液,振荡、静置后分液。故答案选B。
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铝与浓硝酸不反应,故可用铝罐车储运浓硝酸
B.硅酸盐有较好的稳定性,常用于制水晶项链和瓷器
C.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其燃烧造成的二氧化硫污染
D.过氧化钠能氧化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常用于呼吸面具中
【答案】C
【解析】常温下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不属于硅酸盐;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石灰石分解产生的氧化钙能吸收二氧化硫,因此可
减少其燃烧造成的二氧化硫污染;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常用于呼吸面具中,
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答案选C。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lmolCu和足量的稀硝酸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在ILO.lmol/L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三价铁离子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2.24L澳乙烷中含有的澳离子数目为O.INA
D.4.4gCO2中所含有的分子总数为0.3NA
【答案】A
【解析】A.O.lmolCu和足量的稀硝酸反应时生成O.lmolCU(NC)3)2,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A正确;B.由于硫酸铁溶液中存在Fe3++3H2O^^Fe(OH)3+3H+,所以在ILO.lmol/L
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三价铁离子数会小于0.2NA,B不正确;C.标准状况下,澳乙烷是
液体,没有密度计算不出澳乙烷的物质的量,C不正确;D.4.4gCO2的物质的量为
44s
-^^O.lmol,所以所含分子总数为O.INA,D不正确;故选A。
44g/mol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B.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F+
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储,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D.A1(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
入过量CO2后过滤
【答案】B
【解析】AI能与烧碱溶液反应而Mg不反应,A正确;Fe3+与AF+均能与氨水反应生成
沉淀,且不溶于过量的氨水,B错误;乙醇沸点较低,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熟石灰,所以可
用蒸储方法使乙醇蒸出,C正确;烧碱溶液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过滤出氢氧
化镁,向滤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会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能够实现除杂的目的,D正确。
6.某溶液可能含有Na+、Fe2+、BL、CO歹、「、SO歹六种离子中的几种①在该溶液中
加入足量氯水后,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黄色;②向橙黄色的溶液中加入BaCL溶液时无沉
淀生成;③向淀粉溶液中滴加该橙黄色溶液未变蓝色,则在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组是
A.Fe?+、CO?,BrB.Na+、SOM、I
C.Fe2+、「、SO?-D.Na+、Br>COR
【答案】D
【解析】在该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后,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黄色,说明溶液含有cor,
Br-;Fe2+与COM不能共存,则原溶液一定不含Fe?+;向橙黄色的溶液中加入BaCL溶液时
无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不含SO夕;根据溶液呈中性,一定含有阳离子,则一定存在Na+,
所以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为:CO夕、BrlNa+,故D项正确。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
A.NH4HCO3溶液和过量Ca(OH)2溶液混合:Ca+NH$+HCO3
+20H=CaCO3i+H2O+NH3H2O
B.NaClO溶液与HI溶液反应:2ClO+2H2O+2r=l2+C12T+4OH-
C.磁性氧化铁溶于足量稀硝酸:Fe3CU+8H+=Fe2++2Fe3++4H2O
D.明矶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k恰好完全沉淀:2Ba2++3OH-+A13++2SOk
=2BaSO41+
A1(OH)3;
【答案】A
【解析】A.NH4HCO3溶液和过量Ca(OH)2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Ca2++NHi+HCO3
+20H-=
CaCO3;+H2O+NH3H2O,A正确;B.NaClO与H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cleT+4H++2「=l2+Cl2T
+2H2O,B错误;C.将磁性氧化铁溶于足量稀硝酸,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3O4+NO3
+28H+=9
3+
Fe+14H2O+NOT,C错误;D.若明矶溶液中含有2moiSOk,其完全沉淀,需要加入2moi
Ba2+,同时加入4molOH,溶液中的AP+会转化成AlOz,产物错误;离子反应为
2Ba2++4OH+Al3++2SO5-=
2BaSO4i+AlO2+2H2O,D错误;答案选A。
8.宁夏的硒砂瓜现今已享誉区内外,西瓜富含硒元素,有延年益寿、抗衰老、抗癌作
用,因之得名“硒砂瓜”。二氧化硒(Se)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
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CU反应生成SeCh以回收Se。在回收过程当中涉及到如下化
学反应:①SeO2+4KI+4HNC>3——>Se+2I2+4KNO3+2H2O;②Se+2H2so4(浓)——>
2S02t+Se02+2H20o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SeCh、H2so4(浓)、L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l2
B.①中Se是氧化产物,L是还原产物
C.反应①中KI是氧化剂,SeCh是还原剂
D.反应①中每有0.6moll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2.4NA
【答案】A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SeCh、
H2so4(浓)、1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浓)>SeO2>l2,所以A正确;反应①中,Se
的化合价降低,I的化合价升高,所以SeCh是氧化剂,KI是还原剂,Se是还原产物,b是
氧化产物,B、C都不正确;反应①中每有0.6moll2生成,转移电子1.2mol,D不正确,答
案选A。
9.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图1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NH3
B.用图2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C.用图3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D.用图4装置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答案】C
【解析】装置中发生装置可以制备氨气,通过碱石灰干燥氨气,但氨气密度小于空气,
收集时需要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项A错误;装置中应把铁做电解池的阳极生成亚铁离
子,亚铁离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选项B错误;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
应,烧瓶中压强减小,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被压入烧瓶形成喷泉,符合形成条件,选项C
正确;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不能通过装置中排开水的
体积测定二氧化氮的体积,选项D错误;答案选C。
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均能实现的是
as(aq)
A.SiOz>SiCl4—上器>Si
aq)co
B.AI2O3™>NaA102(aq)2>A1(OH)3
C.FeS2蠹>SC)34。>H2so4
D.Fe3C>4市酸(aqjFeCb(aq)如赳_>无水FeCb
【答案】B
【解析】SiCh不与HC1反应,A错误;AbCh与NaOH反应得到NaAKh,NaAKh溶液
中通入过量的C02,可得到Al(0H)3,化学方程式分别为Al2O3+2NaOH=2NaAlO2+H2O,
NaAlO2+CO2+2H2O
=NaHCO3+Al(OH)3;,B正确;FeSz与。2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得不到SO3,C错误;FeCl3
溶液加热后得不到无水FeCb,由于Fe3+会水解,加热促进水解,最终得到氢氧化铁,D错
误;答案选B。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4溶液时,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倒入烧杯后,
再用蒸储水洗涤量筒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烧杯中稀释
B.100gH2sCU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用水稀释到物质的量浓度为
9.2molL,,需要水小于100g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钾溶液: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放入
10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1000mL水溶解,振荡摇匀
D.将10gCuSCU溶解在90g水中,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CuSO4溶液
【答案】BD
【解析】浓硫酸稀释放热,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而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故A错
误;稀释后溶液体积为浓硫酸体积2倍,由于浓硫酸的密度大于稀硫酸,故稀释后溶液质量
小于200g,则加入水的质量小于100g,故B正确;容量瓶为精密仪器,不能在容量瓶中进
行溶解操作,故C错误;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益£xl00%=10%,故D正确;
10g+90g
故答案为BD。
12.下表中“试剂”与“操作及现象”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试剂操作及现象
AAgNCh溶液滴加氨水,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
B铝粉滴加NaOH溶液,产生气体;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
CCuSO4溶液加过量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再加乙醛,加热,产生红色沉淀
D氯水滴加NaOH溶液,溶液颜色褪去;再加HC1,溶液颜色恢复
【答案】B
【解析】A1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则加NaOH过量时不能生成白色
沉淀;氯水与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再加HC1,酸性条件下C「、C1CT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生成氯气,则氯水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颜色褪去;再加HC1,溶液颜色恢复;故答案选
Bo
13.某化学兴趣小组从含有KI、KNO3等成分的工业废水中回收12(碘从45℃左右开
始升华,77℃升华完毕)和KNO3,其流程如下:
废水
过量笨3
(含KI、KNQs)步以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1中无机相应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有机相从上口倒出
B.步骤2使用的玻璃仪器有蒸储烧瓶、酒精灯、牛角管、球形冷凝管、锥形瓶
C.步骤3可以在装置中完成
D.步骤4中,将溶液蒸发至只剩少量水时,用余热将晶体蒸干
【答案】AC
【解析】A.由于苯的密度比水小,溶解碘的苯在上层,因此步骤1中无机相应从分液
漏斗下端放出,有机相从上口倒出,故A正确;B.步骤2是蒸储,使用的玻璃仪器有蒸储
烧瓶、酒精灯、牛角管、直形冷凝管、温度计、锥形瓶,故B错误;C.利用碘单质易升华,
因此步骤3可以在装置现尊^和映中完成,故C正确;D.硝酸钾易分解,因此步骤4
屋1蟹**浴
中应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C。
14.已知有如下反应:①C1O3+5C「+6H+=3CLT+3H2。,②2FeCb+2KI=2FeCb+2KCl+l2,
③2FeCb+C12=2FeC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
A.根据上述三个反可知氧化性:ClO3>Cl2>Fe>I2
B.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C.反应②中每生成127gl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反应②中FeCb只作氧化剂,反应③中FeCh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答案】BC
【解析】A.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①CKM+5C「+6H+=3CbT+3H2。中,氧
3+
化性:C1O3>C12;②2FeCb+2KI=2FeCb+2KCl+l2中,氧化性:Fe>I2;③2FeCb+Cb=2FeC13
3+3+
中,氧化性:Ch>Fe,所以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C103>Cl2>Fe>I2,A正确;B.①反应
C1O3+5C「+6H+=3CL
T+3H2O中CICT中Cl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到0价为氧化剂,C「中C1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
高到0价为还原剂,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B错误;C.反应
2FeCb+2KI=2FeCb+
2KC1+L,生成Imolb转移2moi电子,所以每生成127gl2,即0.5mol碘,转移的电子数为
NA,C错误;D.反应②2FeCb+2KI=2FeCb+2KCl+l2中,FeCb中Fe元素化合价由+3降低
到+2价为氧化剂,反应③2FeCb+C12=2FeC13中,FeCb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正确;
答案选BC。
15.将CO2气体缓缓地通入到含KOH、Ba(OH)2和KAIO2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生
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通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进程中的各种描述
不正确的是
”(沉淀)
CD
V((:OJ
A.O-A段反应的化方程式是Ba(OH)2+CO2=BaCO3i+H2O
B.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1O2+3H2O+CO2=2A1(OHR+COM
C.A〜B段与C〜D段所发生的反应相同
D.D〜E段沉淀的减少是由于碳酸钢固体的消失所致
【答案】C
【解析】只要通入CO2,立刻就有沉淀BaCO3产生,首先发生反应
Ba(OH)2+CO2=BaCO3;+H2O,将Ba(OH)消耗完毕,接下来消耗KOH,发生反应
2KoH+CCh=K2cO3+H2O,因而此段沉淀的量保持不变,然后沉淀量增大,发生反应2A1O?
+3H2O+CO2=2Al(OH)3;+COr,沉淀量达最大后,再发生COr+H2O+CO2=2HCO3,最后发
生反应BaCC>3+H2O+CO2=Ba(HCO3)2,沉淀部分溶解;C.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C〜D段所
发生的反应:COr+H2O+CO2=2HCO3,A〜B段所发生的反应:20H-+C02=
COM+H2O,所以A〜B段与C〜D段所发生的反应不相同,C错误。
三、非选择题(共60分)
16.现有五种可溶性物质A、B、C、D、E,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含
有五种阳离子AP+、Fe3\Cu2\Ba2\K+和五种阴离子NO;、OH>C「、COt、Xn-(n=l
或2)中的一种。
(1)某同学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无须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和
(2)物质C中含有离子X%为了确定X5,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A和B,当C
与A的溶液混合时产生蓝色沉淀,向该沉淀中滴入足量稀HN03,沉淀部分溶解,剩余白色
固体,则X为(填字母)。
A.BrB.CH3COOC.SO;D.HCOi
(3)将38.4gCu投入装有足量D溶液的试管中,Cu不溶解,再滴加稀H2so4,Cu逐
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则物质D一定含有上述离子中的(填相应的
离子符号),写出Cu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将Cu完全溶解,至少加入H2sCU的物质的量是。
(4)E溶液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使淀粉变蓝的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1)K2c03Ba(0H)2
⑵C
(3)NO,3Cu+8H++2NO;===3Cu2++2NOf+4H2O0.8mol
3+2+
(4)2Fe+2r=2Fe+I2
【解析】(D因为碳酸根离子只能与钠离子结合才能形成可溶性物质Na2cCh,与其他
阳离子结合都是沉淀,氢氧根离子除与钾离子结合外还可以与领离子结合形成可溶性物质,
与其余三种结合都是沉淀,根据题意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所以氢氧根离子只能
与领离子结合形成Ba(OH"(2)根据C与A的溶液混合时产生蓝色沉淀,可知沉淀为氢
氧化铜,则B为Na2co3,A为Ba(0H)2;向该沉淀中滴入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最后
留有白色沉淀不再溶解,则C为硫酸铜,因C为CuSCU,则阴离子有SOk,则X为SO「,
则另两种物质为氯化铁、硝酸铝或氯化铝、硝酸铁。(3)Cu投入装有足量D溶液的试管
中,Cu不溶解;再滴加稀H2so4,Cu逐渐溶解,说明D中的阴离子一定是NO3,则D为
硝酸铝,E为氯化铁;管口有红棕色气体,说明开始产生的是NO,所以Cu溶解的离子方
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T+4H20。(4)氯化铁溶液与氢碘酸反应氯化亚铁和使
3+2+
淀粉变蓝的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r=2Fe+I2o
17.铝是重要的金属材料,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bCh和少量的SiCh、FezCh杂质)是工
业上制取铝的原料。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以铝土矿为原料制取A12(SO4)3和钱明矶晶体
[NH4A1(SO4)2-12H2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过量盐酸过量烧碱足量CG足量稀硫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化学式为o
(2)写出II中加过量的烧碱涉及到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III中通入足量CO2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由III中得到滤液c的实验操作为,从镂明矶溶液中获得钱明研晶体的
实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4)滤液c显________性,日常生活中常用其溶质来(任写一点);
(5)若同时制取钱明研和硫酸铝,通过控制硫酸的用量调节两种产品的产量。若欲使
制得的镂明矶和硫酸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投料时铝土矿中的AI2O3和H2s04的物
质的量之比为。
【答案】(1)SiO2
3+3+
(2)Al+40H-=A102+2H2OFe+3OH-=Fe(OH)3;A102+CO2+2H2O=HCO3
+A1(OH)3;
(3)过滤蒸发浓缩
(4)碱制发酵粉(合理即给分)
(5)3:10
【解析】本题以铝土矿为原料制取Ab(SO4)3和NH4A1(SO4)2-12H2O的工艺流程为载体,
考查流程的分析,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分离提纯,化学计算。第I步,加入稀盐酸后铝土
矿中AI2O3、Fe2O3溶解生成AlCb、FeCb,SiCh不反应且SiCh不溶于水,固体a为SiCh;
第n步,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FeCb与NaOH反应生成红褐色固体Fe(OH)3和NaCl,
AICI3与过量NaOH反应生成NaCl、NaAlCh和H2O;第III步,向滤液中通入足量CO2,CO2
与NaAlCh溶液反应生成A1(OH)3和NaHCCh;第IV步,A1(OH)3受热分解生成ALCh和H2O;
第V步,AhO3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Ah(SO4)3和H2O,然后向溶液中通入NH3制得镂明
矶溶液。(1)根据上述分析,固体a为难溶于盐酸的二氧化硅,固体a的化学式为SiCh。
(2)II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涉及到的反应离子方程式A13++4OH-=A1O2+
3+
2H2O、Fe+3OH-=Fe(OH);oIII中通入足量CCh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NaAlO2+2H2O=
Al(OH)3i+NaHCO3,离子方程式为CC)2+A1O3+2H2O=A1(OH)3J+HCO3。(3)IH中反应得到
难溶于水的A1(OH)3和NaHCCh溶液,得到滤液c的实验操作为过滤。从镂明矶溶液中获得
NH4A1(SO4)2-12H2O的实验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4)滤液c为NaHCCh
溶液,NaHCCh溶液呈碱性。日常生活中常用NaHCCh作发酵粉等。(5)钱明矶与硫酸铝
3+
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n(Al):n(SOr)=3:5,AF+全部来自铝土矿中的AhO3,
SO厂全部来自H2s04,根据A1和SO#守恒,投料时铝土矿中的AbCh和H2s04物质的量之
3
比为一:5=3:10o
2
18.实验室由铁泥(主要成份为铁的氧化物)制备软磁性材料a—Fe2O3。其主要实验流程
如下:
铁泥一>|酸浸|―>|还原|—>|除杂|―>|沉铁|……-a-Fe2O3
(1)酸浸。用一定浓度的H2s04溶液浸取铁泥中的铁元素。若其他条件不变,实验中采
取下列措施能提高铁元素浸出率的有(填序号)。
A.适当升高酸浸温度B.适当缩短酸浸时间C.适当加快搅拌速度
(2)还原。向“酸浸”后的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使Fe3+完全转化为Fe2+。“还原”过程中
除生成Fe2+外,还会生成(填化学式);检验Fe3+是否还原完全的实验操作是。
(3)除杂。向“还原”后的滤液中加入NH4F溶液,使Ca2+转化为CaF2沉淀除去。若溶液
的pH偏低、将会导致CaF2沉淀不完全,其原因是。[Ksp(CaF2)=5.3xlO-\Ka(HF)
=6.3义10-4]
(4)沉铁。将提纯后的FeSCU溶液与NH3-H2O—NH4HCO3混合溶液反应,生成FeCCh
沉淀。生成FeCCh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o
【答案】(1)AC
(2)H2取少量清液,向其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呈血红色
(3)pH偏低形成HF,导致溶液中F■浓度减小,CaF2沉淀不完全
2+2+
(4)Fe+HCO3+NH3H2O=FeCO3;+NHt+H2O或Fe+HCO3+NH3=FeCO3;+NHi
【解析】铁泥的主要成份为铁的氧化物,铁泥用H2s04溶液“酸浸”得到相应硫酸盐溶液,
向“酸浸”后的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将Fe3+还原为Fe2+,铁离子可以用硫氟化钾来检验;向“还
原”后的滤液中加入NH4F使Ca2+转化为CaF2沉淀而除去;然后进行“沉铁”生成FeCO3,将
FeCO3沉淀经过系列操作制得a-Fe2O3,据此分析作答。(1)A.适当升高酸浸温度,加快酸
浸速率,能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故A选;B.适当缩短酸浸时间,铁元素的浸出率会降低,
故B不选;C.适当加快搅拌速率,增大铁泥与硫酸溶液的接触,加快酸浸速率,能提高铁
元素的浸出率,故C选;故答案为AC;(2)为了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酸浸”过程中硫酸溶
液要适当过量,故向“酸浸”后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发生的反应有:Fe+2Fe3+=3Fe2+、
3+
Fe+2H+=Fe2++H2f,“还原”过程中除生成Fe?+外,还有H2生成;通常用KSCN溶液检验Fe,
故检验Fe3+是否还原完全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清液,向其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
溶液颜色是否呈血红色,若不呈血红色,则Fe3+还原完全,若溶液呈血红色,则Fe3+没有还
原完全;⑶向“还原”后的滤液中加入NH4F溶液,使Ca2+转化为CaF?沉淀,若溶液的pH
偏低,即溶液中H+浓度较大,H+与F-形成弱酸HF,导致溶液中c(F)减小,CaF2沉淀不完
全;(4)将提纯后的FeSCU溶液与氨水-NH4HCO3混合溶液反应生成FeCCh沉淀,离子方程
2+2+
式为Fe+HCO3+NH3H2O=FeCO3i+NHt+H2O或Fe+HCO3+NH3=FeCO31+NHJ=
19.亚硝酰氯(C1N0)常用作催化剂和合成洗涤剂,其沸点为-5.5C,易水解。某学习
小组在实验室中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C1NO。己知:HNCh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gNO2
微于水,能溶于硝酸,AgNO2+HNO3=AgNO3+HNO2o回答下歹!J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装置B的作用是。
(2)装置C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
(3)实验开始时,先打开Ki、K2,关闭K3,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适量稀硝酸,
当观察到中时关闭、向装置三颈瓶中通入干燥纯净当瓶中充
CKiK2ODCh,
满黄绿色气体时,再打开Ki、K3,制备C1N0。
(4)装置D中干燥管的作用是。
(5)实验过程中,若学习小组同学用酒精灯大火加热制取NO,对本实验造成的不利
影响是、O
(6)C1NO与H2O反应生成HNO2和HCL要验证C1NO与H2O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
C「和HNCh,合理的操作步骤及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
a.向烧杯中滴加过量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b.取1.0mL三颈瓶中产品于烧杯中,加入10.0mLH2O充分反应
c.向烧杯中滴加性KMnCU溶液,溶液紫色褪去
d.向烧杯中滴加足量AgNC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搅拌,仍有白色沉
淀
【答案】(1)蒸储烧瓶除去NO中的HNO3、NO2气体
(2)避免C中压强过大
(3)红棕色完全消失
(4)防止水蒸气进入三颈瓶中与C1NO反应
(5)温度过高造成HNO3分解(或挥发)、生成NO气体速度过快,NO来不及反应
即大量逸出bdc
【解析】(1)仪器a为蒸储烧瓶;NO不溶于水,而可能存在的杂质HNO3、NO2均易
溶于水,故B的作用为处于NO中的HNO3、NCh等杂质;(2)若关闭Ki,随着反应的进
行,C中压强增加,长颈漏斗的作用为平衡系统内外压强,避免C中压强过大;(3)为了
得到比较纯净的NO,当C中红棕色完全消失时,不再存在NCh气体;(4)因为亚硝酰氯
(C1NO)易与水反应水解,所以必须防止有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中与C1NO反应,此为D的
作用;(5)对蒸储烧瓶大火加热,会使得反应迅速,大量生产NO气体,会使较多的NO
气体未参加反应便逸出至空气中;同时,较高的温度可能是硝酸分解或挥发,产生较多杂质
气体;故答案为:温度过高造成HNCh分解(或挥发);生成NO气体速度过快,NO来不及
反应即大量逸出;(6)首先要使C1NO与H2O反应,选择b;因为碘化银为沉淀,而酸性
高铳酸钾能将氯离子氧化,所以需要先验证氯离子的存在,选择d;由于引入了足量银离子,
所以仅能使用酸性高镒酸钾验证亚硝酸,选择c;故答案为:bdc。
20.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被大量应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
域中,它的制备原理和路线如下:
己知:2Na2co3+3H2Ch=2Na2cO3SH2O2AH<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可使过碳酸钠较快失效的是。
a.MnO2b.H2Sc.稀硫酸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药品的疾病模型构建与药物筛选考核试卷
- 重症肺炎合并ARDS个案护理 2
- 5-14顺序脉冲信号发生器
- 2-2复合逻辑运算
- AIGC应用基础课件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9课《牧场之国》精美课件
-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药理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芜湖市新芜区2024-2025学年小升初总复习数学精练含解析
- 兰州文理学院《医学概论实验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和田地区2025年下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罗织经》全文及翻译
- 医院药品信息管理系统(DOC)
- isa-381g站用变接地保护测控装置技术使用说明书南网版v3
-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
- 完整版健康管理师
- 沈阳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范文证明书(三联)
- 广东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指南17
- 2022年教师资格《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卷
- SOP标准作业指导书1
- 基于内模控制的模糊PID参数的整定外文文献翻译完稿
- 最全可自由编辑的中国各省市地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