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武汉青山区十校联考最后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北省武汉青山区十校联考最后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北省武汉青山区十校联考最后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北省武汉青山区十校联考最后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北省武汉青山区十校联考最后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北省武汉青山区十校联考最后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如图为反映某生理过程或现象不正确的是()A.若Y表示肺泡的容积,则AB曲线表示呼吸过程中吸气,肋间肌肉和膈肌收缩,肺内气压下降,膈顶下降B.若Y表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则BC段曲线是由于胰岛素的作用,血液中部分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元,使血糖浓度降低C.若Y表示某温室大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B点是傍晚时段(18时)D.在某封闭草原,食物链:草→兔→狼,若大量捕杀狼群,Y表示兔的数量变化2、经体循环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3、“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句诗描述了和尚在月光下轻轻推开寺门美妙情景。该和尚在推门的过程中,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发生的变化分别是()A.收缩→舒张,收缩→舒张 B.舒张→收缩,收缩→舒张C.收缩→舒张,舒张→收缩 D.舒张→收缩,舒张→收缩4、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5、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①、②、③代表的生物成分依次是()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C.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D.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6、如图表示新生命的孕育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卵细胞是在①中产生的 B.精子在②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C.怀孕是指受精卵植入③的过程 D.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7、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A.养料 B.二氧化碳 C.氧气 D.废物8、`用针炙疗法对100名感冒患者进行治疗,有42名患者鼻塞、流涕症状明显缓解。该实验能否证明针炙对感冒有治疗效果,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能,样本数量足够多 B.能,实验观察指标具体明确.C.不能,未设置对照组 D.不能,症状缓解者数量太少9、在一片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蚂蚁群包括蚁后、雄蚁和工蚁,具有社会行为B.草和苔藓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C.老鼠、蚯蚓、蚂蚁、蜘蛛不能制造有机物,属于消费者D.该生态系统生物数量和种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10、科学家利用皮肤细胞“炮制”出多功能干细胞(ips),利用多功能干细胞可形成新的功能细胞,下图为该技术的操作流程模式图,据此下列分析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a表示的是分化过程B.图中各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均相同C.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因胰岛B细胞受损而引起的糖尿病D.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11、以下说法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B.“南桔北枳”,形象地说明环境影响生物C.一山不容二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D.杯弓蛇影,属于条件反射12、青少年养从小成健康生活的习惯,下列属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A.生活有规律 B.合理膳食 C.合理用药 D.适量吸烟13、今年(2014年)的世界卫生日(4月7日),世卫组织突出强调病媒传播疾病日益严重的威胁,并提出“小小叮咬危害大”的口号。下列疾病属于此类传染病的是()A.流行性腮腺炎 B.甲型肝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血吸虫病14、下列哪组营养物质不含能量,但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机能却很重要()A.糖类、维生素 B.维生素、无机盐C.蛋白质、脂肪 D.无机盐、蛋白质15、从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植株,到开花,结出种子,完成了被子植物的一个生命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充足的阳光B.植株生长过程中,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只包括水和无机盐C.对于繁衍后代来说,只有雌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D.受粉后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种子16、“芳草茵茵,踏之何忍”,提醒人们要爱护草坪,因为踩踏草坪会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小草生长。原因是土壤板结会导致()A.小草气孔关闭,影响小草的光合作用B.小草缺水,影响小草的蒸腾作用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小草根的呼吸作用D.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小草对营养物质的吸收17、如图表示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选项1234A叶片叶肉叶脉表皮B纲目科种C藻类苔藓蕨类裸子D动物无脊椎动物恒温动物家鸽A.A B.B C.C D.D18、如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该图描述正确的是()A.①是传出神经 B.②是大脑皮层C.③是传入神经 D.④是效应器19、若肾功能衰竭,可能会导致A.因体内废物不能排出,患尿毒症B.患急性肠胃炎C.患心肌炎D.患急性支气管炎20、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其中包含的食物链是A.水→藻类→虾→小鱼→大鱼B.藻类←虾←小鱼←大鱼C.阳光→藻类→虾→小鱼→大鱼D.藻类→虾→小鱼→大鱼2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诗人对春天的描写,这里的“绿”是指()A.藻类 B.苔藓 C.蕨类 D.种子植物22、下列所示显微镜的镜头中,表示高倍目镜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3、在草原上,人们为了保护鹿,大量捕杀狼.随之鹿在数量(纵坐标)上的变化与时间(横坐标)的关系是下图中的()A. B. C. D.24、如图为小莉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看到的图象,她判断②为静脉血管,依据是()A.血液从分支血管流向主干血管B.血液从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C.红细胞单行通过这支血管D.血液的流速非常快25、如图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果蝇、蝗虫和青蛙三种动物在生殖和发育方面的共同特征,这个共同特征是()A.卵生、直接发育B.卵生、变态发育C.卵生、不完全变态发育D.卵生、完全变态发育26、阳春三月,园博园的桃花竞相开放,正是一年赏春时。请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桃树先开花后长叶,关于“桃花花瓣中的有机物的来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有以下两个观点:一是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儿的;二是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运输到花瓣的。我赞同第_____种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桃花开放后,许多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帮助桃花完成过程5后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内有精子,与[]________________结合后继续发育成新植株的幼体。蜜桃果大味甜,其甜美的果肉[①]由甲图中的[]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含有丰富糖类,是通过__________(过程)合成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要保持其优良性状,园艺工人常采用嫁接的方法进行繁殖。丙图中D处是果农进行嫁接的痕迹。嫁接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__。嫁接成功后,接穗上的芽开始发育,在丙图A枝条(基因型为aa),开花授以砧木E枝条(基因组成为Aa)的花粉,则所结果实中种皮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园艺师每年给桃树整枝时,经常摘除丁图b顶端的芽,促进c的发育期,其原理是___________。蜜桃果肉常被做成罐头食品,经高温蒸煮后密封,仍然有可能会变质,原因是:有些细菌的__________________在适宜的环境下又萌发成新的个体,继而导致食品变质。27、如图甲是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是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_和脊髓。某同学不小心被仙人掌的刺扎了一下,产生了缩手反射。请用图甲中的序号写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_______。若反射弧中的③已损伤,当听到语言提醒“小心刺”时,人体能不能产生缩手反射?_______。饭后人体的血糖浓度会发生变化,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胰岛,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_______,恢复正常水平。由图乙中的调节机制可知,在人体血糖调节的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_______调节。28、依据下列材料,分析回答:2014年3月24日是第十九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将今年的宣传主题确定为“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分枝杆菌(又称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肺结核的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其原则为: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另外接种卡介苗、积极参加锻炼,可以有效预防该病。(1)结核杆菌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2)患者出现“咯血”症状,说明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3)在肺结核的化学治疗中,“早期”的目的是做到早发现、早治愈,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三个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合”用药是指在治疗过程中,需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以避免单独使用一种抗生素导致结核杆菌在短期内对该药产生耐药性,致使治疗失败。从遗传学分析,之所以能够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结核杆菌发生了____________。(4)接种卡介苗后,之所以能够有效预防该病的原因是,在体内产生了一种能够抵抗结核杆菌的特殊物质,在免疫学上,被称为________,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免疫。29、2016年云南省环保厅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联合发布《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

(2016)》,介绍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下表是根据物种名录整理的

资料,根据表格信息回答问题:生物类群我省物种数占全国比例大型真菌272956.9%地衣106760.4%高等植物1936550.2%脊椎动物227352.1%合计2543451%(1)上表数据体现了我省生物多样性中______的多样性。由上表可知,我省物种数占全国比例最高的生物类群是______,该生物类群实际是真菌与藻类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存,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作______。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也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且受到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导致我省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有______(写出一项),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30、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资料一水痘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某校发现6名同学感染了水痘,为防止疫情扩散,学校迅速采取了如下措施:①让该6名同学离校诊治,待痊愈后再返校;②学校教室、宿舍内喷洒消毒液:③要求没有出过水痘且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同学及时接种。资料二水痘常规临床治疗以A药为主,为了研究B药的辅助治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进行了水痘的临床实验,结果如表:组别人数A药B药治疗疗程总有效率146相同剂量注射服用1周97.83%246相同剂量注射不服用1周76.09%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引起水痘的带状疱疹病毒称为__________。与细菌相比,病毒不具有________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____________组成。(2)学校采取的措施中,①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____。(3)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措施③中接种的疫苗属于________,通过措施③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____(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4)临床实验中,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组服用B药,2组不服用B药,目的是形成________。(5)以上临床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阅读下面资料回答有关问题:北海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达96.7%,森林资源非常丰富,空气的相对湿度高,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最高可达150000个/立方厘米,有“天然氧吧”的美誉。(1)公园中绿色植物的________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2)“天然氧吧”通常是指植被茂密,氧气含量高的地方,请写出表示氧气产生的有关式子:_______。(3)公园中的有机物的分解,各种生物的_______不断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到大气中,对维持森林公园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相对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答案1、C【解析】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胰岛素调节血糖的代谢、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详解】若y表示肺泡的容积,则AB曲线表示肺泡容积增大,因此表示呼吸过程中的吸气,吸气时肋间肌肉和膈肌收缩,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下降,膈顶下降,A不符合题意;胰岛素调节血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若Y表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则BC段曲线表示血糖浓度下降,是由于胰岛素的作用,将血液中葡萄糖合成糖元,B不符合题意;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因此温室中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的是傍晚,最高的是早晨。若Y表示某温室二氧化碳浓度变化,B点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应该是早晨时段,不是傍晚,C符合题意;在某封闭草原,食物链:草→兔→狼,若大量捕杀狼群,兔由于天敌大量减少,食物充足就会大量繁殖,导致兔的数量短期内会增多,当兔的数量过多时,由于食物不足,兔的数量又大量减少,D不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2、B【解析】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血液循环的途径可用如图所示表示:.【详解】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体循环,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途径,结合图示进行解答。3、C【解析】试题分析: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推门的过程中,状态是从屈肘变为伸肘状态,此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发生的变化分别是收缩→舒张,舒张→收缩。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4、A【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详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故A不属于生物多样性。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5、C【解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解答即可。【详解】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上图中,由于①与无机环境之间是双向的,即:①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又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所以①是生产者。③以①为食,因此③是消费者,②能把①③进行分解,在返回无机环境中,是分解者。因此,①代表的是生产者,②代表的是分解者,③代表的是消费者。【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6、C【解析】试题分析:卵巢能产生卵细胞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A正确。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B正确。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C错误。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考点: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7、C【解析】

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多,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氧含量减少。【详解】“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肺泡时,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养料减少、废物增多,“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养料减少、废物增多。图中该物质在Ⅰ处增多,Ⅱ处减少,因此该物质最可能是氧气。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8、C【解析】

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过程基本要求提出问题①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②表述这些问题;③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作出假设①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②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制定计划①拟定计划;⑦根据拟定的计划,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③选出控制变量;④设计对照组实施计划①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②记录现象、数据;③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得出结论①描述现象;⑦处理数据;③分析得出结沦表达和交流①撰写探究报告;②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详解】探究实验要设置对照实验,而本实验中用针炙疗法对100名感冒患者进行治疗,有42名患者鼻塞、流涕症状明显缓解,由于未设置对照组,所以不能证明针炙对感冒有治疗效果。【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探究实验要设置对照实验。9、C【解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详解】蚂蚁是营社群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式,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A正确;草和苔藓属于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B正确;老鼠、蚂蚁、蜘蛛不能制造有机物,属于消费者,蚯蚓以有机物为食分解有机物,属于分解者,C错误;腐木中有植物、动物、真菌等生物,还有腐烂木头(温度等水、无机盐、光)等非生物部分,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生物数量和种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知道生态系统的概念必须满足生物和环境两个条件。10、D【解析】

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详解】A.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因此过程a表示的是分化过程,A正确;B.细胞的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变化,但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B正确;C.用干细胞治疗因胰岛细胞受损而引起的糖尿病,是因为干细胞具有再生出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C正确;D.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不是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故选D。【点睛】此题考察的是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11、A【解析】

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螳螂捕蝉,黄雀捕螳螂,都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黄雀、螳螂和蝉的关系是捕食关系,故A错误;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桔喜欢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如淮南,若在温度较低的北方种植桔的品质不好,主要是因为北方温度较低,体现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故B正确;“一山不容二虎”是指在同物种不同个体间存在着种内斗争关系,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故C正确;杯弓蛇影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为条件反射,故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特点,非生物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12、D【解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详解】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因此,烟、酒对青少年的健康具有不利影响,青少年不应该吸烟、喝酒。故D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青春期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13、C【解析】

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将人类传染病分为四类,分别为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详解】A.流行性腮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A不符合题意;B.甲型肝炎属于消化道传染病,其传播途径是饮水、食物,B不符合题意;C.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血液传染病,其传播途径是吸血昆虫,C符合题意;D.血吸虫病属于体表传染病,是接触传播,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此题考察的是传染病的分类。14、B【解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蛋白质;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却有重要的意义。维生素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要求掌握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15、B【解析】

(1)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指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2)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一朵花完成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详解】A.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指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A错误。B.植物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有机物。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水和无机盐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B正确。C.雄蕊和雌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因为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C错误。D.植物的花受精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形成果实。其中子房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而子房里的胚珠将发育成种子,D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花的结构及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6、C【解析】试题分析:小草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过程都要消耗能量,其消耗的能量来源于植物根的呼吸作用,板结的土壤中缺少氧气,使小草的根的呼吸作用能力降低,影响小草的生长。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呼吸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7、B【解析】

如图可知1到4的逻辑关系是:4属于3,3属于2,2属于1。或者4到1是一种从小到大的关系。【详解】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叶肉、叶脉、表皮属于并列关系,A错误。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B正确。藻类、苔藓、蕨类、裸子属于并列关系,C错误。家鸽属于脊椎动物,D错误。18、D【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图中①是传入神经,②是神经中枢,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和感受器五部分组成。【详解】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图中①是传入神经,②是神经中枢,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可见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反射弧的组成。19、A【解析】双肾功能衰竭,人体不能排尿,就不能使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保持平衡,也不能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人体健康会受到危害。20、D【解析】试题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其中包含的食物链是藻类→虾→小鱼→大鱼。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21、A【解析】

藻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其主要特征是: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据此答题。【详解】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春天,温度适宜,藻类植物就会大量繁殖,漂浮在江水、湖水中,使得水呈现出绿色。因此诗句中描述的应该是藻类植物。可见A符合题意。【点睛】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2、C【解析】

观图可知:③④一端无螺纹为目镜,①②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小,镜头越短;目镜倍数越小,镜头越长;据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可知:;①②有螺纹为物镜,物镜倍数越小,镜头越短,③④一端无螺纹为目镜,目镜倍数越小,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大,镜头越短,所以表示高倍目镜的是③,C正确。【点睛】此题考查了显微镜的成像特点。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23、C【解析】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详解】由题意可知,对于一条食物链中,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消费者),若捕食者被大量捕杀后,则被捕食者由于天敌大量减少,食物充足就会大量繁殖,导致被捕食者的数量短期内会增多;当被捕食者数量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导致食物不足而被饿死,数量开始减少。因此,在草原上,人们为了保护鹿,大量捕杀狼,随之鹿在数量(纵坐标)上的变化与时间(横坐标)的关系是先增多后减少。故选C。【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有限)的自我调节能力。24、A【解析】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②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①毛细血管。【详解】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血流速度较慢;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故A正确。

故选:A。【点睛】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25、B【解析】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详解】果蝇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属于变态发育。因此它们的生殖和发育共同特征是卵生、变态发育,B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昆虫、两栖动物的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6、二根从土壤中只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不能吸收有机物8卵细胞7子房壁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Aa和aa抑制顶端优势,促进多发侧枝芽孢【解析】

观图可知:甲图1是柱头、2是花柱、3是花瓣、4是胚珠、5是花药、6是花丝、7是子房壁、8是卵细胞、图一中①是果皮、②是种皮、图丙中A是叶、B是果实、C是枝条、图丁中a是幼叶、b是芽轴、c是芽原基,据此解答。【详解】(1)桃树先开花后长叶,关于“桃花花瓣中的有机物的来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有以下两个观点:一是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儿的;二是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运输到花瓣的。我赞同第二种观点,理由是:根从土壤中只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不能吸收有机物;(2)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桃花开放后,许多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帮助桃花完成过程5后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内有精子,与[8]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植株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3)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所以蜜桃果大味甜,其甜美的果肉[①]由甲图中的[7]子房壁发育而来。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所以含有丰富糖类,是通过光合作用(过程)合成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4)要保持其优良性状,园艺工人常采用嫁接的方法进行繁殖。丙图中D处是果农进行嫁接的痕迹。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体的优良形状,所以嫁接成功后,接穗上的芽开始发育,在丙图A枝条(基因型为aa),开花授以砧木E枝条(基因组成为Aa)的花粉,则其所结果实中种皮的基因型为Aa和aa;(5)园艺师每年给桃树整枝时,经常摘除丁图b顶端的芽,促进c的发育期,其原理是抑制顶端优势,促进多发侧枝;(6)蜜桃果肉常被做成罐头食品,经高温蒸煮后密封,仍然有可能会变质,原因是:有些细菌的芽孢在适宜的环境下又萌发成新的个体,继而导致食品变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株的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顶端优势,植物的扦插或嫁接,食品的腐败原因。掌握花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枝芽的结构和嫁接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7、神经元(神经细胞)脑①③⑤④②能降低体液(激素)【解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人体的内的血糖总是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0.1%)上,这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作用的结果,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详解】(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因此,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某同学不小心被仙人掌的刺扎了一下,产生了缩手反射。用图甲中的序号写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①感受器→⑤传入神经→④传出神经→②效应器。若反射弧中的③传出已损伤,当听到语言提醒“小心刺”时,人体能能产生缩手反射,并且是条件反射,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与语言中枢有关,并且是人类特有的。(3)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通过图乙中的③传入神经传给神经中枢,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将神经冲动通过④传出神经传给效应器胰岛,胰岛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恢复正常水平。(4)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由图乙中的调节机制可知,在人体血糖调节的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激素)调节。【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条件反射的特点,反射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28、无成形的细胞核毛细血管控制传染源基因突变抗体特异性【解析】

(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大液泡、叶绿体。

(2)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4)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

(5)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详解】(1)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有细胞核。因此,结核杆菌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2)患者出现“咯血”症状,是由于肺泡壁外的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的。因此“咯血”说明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3)肺结核患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属于传染源。因此,早发现、早治愈,这属于预防传染病3个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联合”用药是指在治疗过程中,需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以避免单独使用一种抗生素导致结核杆菌在短期内对该药产生耐药性,致使治疗失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