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望岳》
★基础存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词句注释】
1.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
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
对泰山的尊称。夫:读“I”。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2.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
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
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
断。
3.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4.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害h分。夸张的说法。
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极
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5.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
6.决眦(zi):耻k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
山所致。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7.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8.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可分
两大层,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
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
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
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这里,诗人想
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地。
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
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
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
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一一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
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形成
不同的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
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
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所望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
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
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
山小”。“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
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
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
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这首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平仄,
而且押的是仄声韵。
【中考鉴赏阅读试题】
主题: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泰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也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
山的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其中“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参天
耸立,“决眦入归鸟”一句蕴涵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3)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由远望到近望)。
(4)“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
山的(神奇秀丽);“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特点。“决眦入归
鸟”一句蕴藏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5)“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写,用(细节)描写,表达了(心情的激
荡和眼界的空阔)。(6)《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
作具体解释.首联是(远望),颔联是(近望),颈联是(细望),尾联是(俯视)。
(7)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2.文学常识填空:选自《杜少陵集》。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称杜少
陵。唐代诗人,尊称“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现代主义诗人。
3.赏析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答:这两句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对仗工整。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一个割字突
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
泰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理解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答:这两句诗的意义是:我终当登上泰山的顶峰,举目观看那群山的矮小。化用《孟子?尽
心上》中“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语义,既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又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同时也蕴含着“站得高、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5.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
的画面。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
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答:①大自然也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
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②“钟”是积聚、汇聚之意。用拟人手法,
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字炼字极好。那照临下土的阳
光,好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更能表现出泰山的
高大巍峨。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
答: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蕴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
远的哲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
7.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答:①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到细望。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气秀丽,抒发了对
祖国山河的热爱。②虚实相生,“造化钟神秀”是虚写,“阴阳割昏晓”是实写,写出泰山
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③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
象。
8.理解性默写。
(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
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3)表现泰
山高峻、幽深的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
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
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中考回应
1.(2022•四川广安•中考真题)古诗词鉴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⑴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示例一:对偶、拟人,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特点和高大巍峨的形象(意
思相近即可)
示例二:"钟"字是聚集的意思,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字是分割的意思,突出了泰山
高大巍峨的形象或突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意思相近即可)
示例三:虚实结合,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特点和高大巍峨的形象(意思相近即可)
(2)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体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答出任意一点、意思相近
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
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
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从修辞的角度看,前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
辞,后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两句又构成了对偶句;从炼字的角度看,一个"钟"字,运用
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整个大自然把神奇和秀美汇集于泰山。一个"割"字,写出
了高大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的陡峭险峻、遮
天蔽日的特点;写作手法看,运用了虚实结合,化静为动的写法,写出了泰山充满了雄浑的
力量,充满了生机。据此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赏析作答。
(2)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望岳》这首诗通过“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诗的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抒发了诗人
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据此
理解概括作答。
★模拟预测
(2022•陕西西安・西安校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是个,完成各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杜甫的《望岳》和《春望》都围绕"望”字展开,但蕴含的感情截然不同,请简要概括。
3.王乐同学认为"齐鲁青未了”一句无人能继,他引用了明人莫如忠对此句的评价一一"齐鲁
到今诗未了,题诗谁能继杜陵",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答案】2.《望岳》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春
望》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3.同意。它
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翠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
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一一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
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解析】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理解。
《望岳》中的"望"指游览,观看。诗人通过写诗人登山泰山被所看到的美景折服而感叹,热
情赞美泰山的高大巍峨气势和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抒发了自己勇于攀
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情调是
快乐的;
《春望》中的"望”指对未来的思考,感想。诗人看到国家因战乱动荡而荒凉破败的景象,感
到无限的悲伤,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
因此而心里难受,"望"实质是诗人对国家未来的一种思考。
3.本题考查诗句的鉴赏。作答时,应先表明观点,再具体分析即可。
示例:同意。"齐鲁青未了"意思是:在齐鲁大地上,那苍翠的美好山色没有尽头。该句没有
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一一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
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景象宏大。泰山之南
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
忠"齐鲁到今诗未了,题诗谁能继杜陵”指吴如忠认为杜甫此句诗歌对泰山的描写无人能超
越,是对杜甫该句诗的称赞。
(2022•黑龙江大庆•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下列对诗文理解不亚酶的一项是()
A.本诗题为"望岳”,诗文中没有一个"望"字,但每一句都围绕"望”展开。
B.诗的开篇两句采用问答的形式,主要是从远望的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
C.诗的三、四句写俯视望中所见,侧面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之美。
D.诗的五、六句通过描写"云"的涌动和"鸟”的翱翔,突出了泰山的雄伟壮丽,令人震撼。
5.赏析:千古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答案】4.C5.青年杜甫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会当""凌"
表现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贴切传神,这是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形象体现。这两
句衍生意义是: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
【解析】4.本题考查理解诗文内容。
C.理解不正确。诗的三、四句写近望中所见,正面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和巍峨高大。
故选Co
5.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结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知,诗句的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
怀。这是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
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体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会当"是唐
人口语,意即"一定要",表现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贴切传神。诗人将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
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统考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人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望岳》一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
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请任选一词加以品析。
7.千古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6."钟〃颔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一个"钟"字把天地
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
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用一
个"割"字,则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7.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
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意思对即可)(“会当凌绝顶,一
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突出了泰山的高峻,也表现出诗人的心
胸气魄。)
【解析】6.本题考查炼字。
"钟"是"聚集"的意思,"造化钟神秀"意思是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钟"字运用了
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人格化,写出了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美的景色,一个"钟"字将
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割"是"割断"的意思,"割昏晓"意思是泰山高大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
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害旷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使静
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
7.本题考查对诗歌关键句的赏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终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而群山在我眼中是那
么的渺小。将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写出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览
盛景的心情。这两句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人生顶峰,
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和气概。
(2022•河南南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A]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以上两首杜甫的诗歌,一位同学想知道哪首诗先写哪首诗后写。请你作出判断,并从内
容和情感角度阐述理由。
9.古人写诗讲究练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请结合【A】诗颔联中的"钟"字进行赏析。
【答案】8.先写A,后写B。
理由:A诗,写诗人仰慕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表达了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
朝气。
B诗,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萧条零落,身处险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千。诗的前半部
分先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半部分又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
念家悲己的感情。字里行间体现的是遭受离乱后中年杜甫难言的悲慨。9."钟"是"聚集"
的意思,写大自然把天地间神奇秀丽的景色聚集在一起;同时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象。
【解析】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杜甫作品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35岁以前,意气奋发、
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第二时期是35-44岁,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望
岳》这首诗比《春望》写的早,故知先写A,后写B。
A诗,《望岳》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
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
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通过描
写泰山雄浑的景色,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
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B诗,《春望》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所作。肃宗至德二载三月。先一年六月,安史叛
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先一
年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韩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
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
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
发白而稀疏,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作者通过个人的不幸看到了国家的不幸,人
民的不幸,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的感情。
9.本题考查了学生炼字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
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造化钟神秀",这句话的意思是: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
集中于泰山。"钟"是"聚集"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大自然人格化,一个"钟"字把天
地万物一下写活了,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写出泰山将天地间一切秀丽的景色聚集在一起的神
奇作用。
(2022•山东荷泽•统考二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本诗颔联中用得最传神的两个字是:,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案】10.钟割1L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更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
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解析】10.此题考查诗歌炼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
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和"割"用得最传神。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
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一个"割"字,平凡中见奇险,写出了泰山以其高
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11.此题考查诗句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意思
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这两句表现了诗人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12.(2022•广西贺州•统考模拟预测)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你认为"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⑵《望岳》与《春望》都是杜甫的诗,题目中都有"望"字,其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况和
心情?
【答案】(1)示例一:"钟"字用得好。运用拟人手法,将大自然人格化。写出了大自然赋予泰
山神奇秀丽的景色。
示例二:"割,,字用得好。"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突
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⑵《望岳》中诗人从远望、近望、细望等不同角度写望中所见。流露出太平盛世中青年诗
人的踌躇满志;《春望》之"望"则是战乱中诗人对国都满目疮痍的伤心凝望。饱含诗人忧国
伤时和亲人离散之苦。
【解析】⑴
本题考查炼字。
解答时要读懂句子并赏析精彩字词的妙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
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是聚集之意,将大自然人
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的意思是截断。这里是写泰山的南北分
界明显,使用"割"字直截了当,写出了阴阳的分明,更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据此回答
即可。
⑵
本题考查对比赏析。
《望岳》的“望"字:从远望、近望、细望等不同角度来写,望到了泰山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
拔地而起、泰山的遮天蔽日的形象。热情赞美泰山的高大巍峨气势和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
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
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春望》的"望":望到了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
断垣残壁,长安城里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国家与个人的前途渺茫。《春望》的
"望”既有对家人的怀念,对国家前程的绝望忧虑,还有对自己年老的慨叹和对百姓的同情。
(2022•福建厦门・厦门市湖滨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3.对这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题为"望岳",诗文中没有一个"望"字,但每一句都围绕"望”展开。
B.甲诗的开篇两句采用问答的形式,主要是从远望的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
C.甲诗的三、四句写望中所见,侧面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之美。
D.乙诗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14.乙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包含怎样的哲理?它与甲诗中哪两句有异曲
同工之妙?
【答案】13.C14.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不被眼前的困难所阻挠。会当凌
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三四两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意为: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
山北阴阳分界,晨昏迥然不同。该句写望中所见,无面隼与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的高大
雄奇之美。并非“侧面描写";
故选Co
14.本题考查对比赏析。
乙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意为: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
在最高层。本句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这本是咏物抒怀之句,却也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山
中的浮云能够遮住登山人的双眼,而人类社会这座高峰上又有多少"遮望眼"的"浮云",包含
的哲理:无论生活或学习,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甲诗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更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
魄,激励人们在人生路上克服困难、勇攀高峰,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
的豪迈气概。
所以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2022•北京顺义•统考一模)阅读《望岳》,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本诗以"望"字贯穿全篇。前六句写望中所见,直接描写泰山的景物。其中,"造化钟神
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①和②的特点;诗的后两句借想象抒发了诗人的
情感。
16.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重重山岭,与杜甫《望岳》中描写的泰山
表达的内涵有何不同?
【答案】15.神奇秀丽巍峨高大16.答案示例:杜甫借望高大奇美的泰山表达登山
的决心,气概豪迈,表现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陆游描写的重重山岭
表现地形复杂,所经山水的无穷变化,借此叙说人生中的重重困难。
【解析】15.本题考查理解诗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意为大自然把神奇和秀丽都赋予了泰山,泰山是天地间神秀之气
的集中所在;泰山巍峨高大,山南和山北被分割成一明一暗,就像早晨和黄昏。突出了泰山
的神奇秀丽和高峻挺拔、巍峨高大。据此作答。
16.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涵。
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的
景象,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诗人描
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
活哲理一一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由此可知,
诗人用重重山岭来表现山西村的地形复杂,山水萦绕,借此来象征人生中遇到的重重困难。
杜甫《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与巍峨高大;"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意为当人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表达了诗
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由
此可知,诗人将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借高大巍峨秀美的泰山,表现出诗人不怕
困难、不畏艰险、敢于攀登绝顶、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据此作答。
(2022・河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三四句是如何表现泰山的特点的,请任选一点作答。
18.有人说最后两句能给人以人生启示,你如何理解。
【答案】17.示例:"钟”是聚集之意,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有力地写
出了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也传达出诗人对泰山的钟爱、赞美之情。18.这两
句诗告诉人们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峰,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解析】17.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可任选角度,如炼字、修辞等。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意为: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
界,晨昏迥然不同。
两句是描写泰山的近景。一个"钟"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
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用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东北秧歌的舞蹈风格特点
- 园林绿化施工合同典范
- 2025年广东省农产品委托种植合同样本
- 企业运营管理咨询服务合同
- 钴矿运输合同
- 2025深圳市标准购房合同
- 2025年版简易办公室租赁合同模板下载
- 《汇业策略投资课件:探索盈利之道》
- 2025技术服务合同范本与协议
- 《手脚并用游戏》课件
- 园林史课件-第7讲-中国园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私家园林
- 商业摄影课件
- 第十套广播体操教案
- 南京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招聘网络与新媒体教师模拟备考预测(自我提高共1000题含答案解析)检测试卷
- GB/T 629-1997化学试剂氢氧化钠
- 焦化厂生产工序及工艺流程图
- optimact540技术参考手册
- 第一章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介绍课件
- 产品QC工程图 (质量保证工程图)Excel表格
- 人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人才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 电气平行检验用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