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芜湖十二中2022-2023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材料一: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时下流行的表情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将古老与新潮融合一体,设计出系列甲骨文表情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从1999年起,陈楠开始对甲骨文艺术设计进行研究与创作。“作为韩美林老师的设计助手,我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运动造型设计,融进甲骨文元素的体育运动项目造型,受到世界各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的好评,成为经典案例。”陈楠说。近20年间,他发表了大量关于甲骨文的设计作品,2017年首套甲骨文设计字库正式上线,同时他还把甲骨文设计成表情包、动画、贺卡、手机壳、丝巾等创意产品,带动了大量年轻人重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目前,陈楠采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和热词,创作发布的甲骨文表情包已经有6套。他关于汉字设计的专著在海外出版发行,甲骨文等汉字艺术设计作品也在法国、匈牙利、美国等地展出。(摘编自《陈楠:把甲骨文“玩”出“表情”来》)材料二:文字是文明诞生的标志,文化传播的先导是文字。甲骨文传承数千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如何在纯粹的甲骨文研究、社会传播和文明交流中搭建桥梁,如何让深藏在博物馆里的甲骨从清冷库房中走出来,体现其时代价值,更多的人在尝试、在努力。甲骨填色的拉曼光谱分析,计算机拼接甲骨图片技术报告,甲骨文大数据库平台的发布……科技手段在甲骨学研究中的运用是一个新的趋势。识别与释读,一直是甲骨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中,大部分未获识别。人们对未来进一步利用科技手段来研究解决甲骨文问题充满期待。“殷契文渊”平台的发布也让人欣喜。它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指导下,建立的一个集甲骨文字库、著录库、文献库为一体的甲骨文知识共享平台,包括“三库一平台”——甲骨字形库、甲骨著录库、甲骨文献库、甲骨文知识服务平台。对甲骨文感兴趣的人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认识、学习、研究甲骨文。(摘编自靳晓燕、王胜昔《甲骨文:我们这样走近你》)材料三:“今山川效灵,三千年而一泄其密,且适我之生,所以谋流传而悠远之,我之责也。”一个多世纪前,学者罗振玉在朋友刘鹗家中初见甲骨,既惊又喜,大受震动后写下这段话。历经120年,几代甲骨文研究工作者辛勤努力、接续奋斗,誓要从千年中华文明标志的甲骨文中解码出历史记忆的真相。日前,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专家纷纷就如何做好甲骨文的传承工作建言献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一曼看来,殷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比如,殷墟文化分期的绝对年代确定、殷墟考古发现的许多重要遗迹遗物的年代和性质等考古学问题,都是依据甲骨文资料和甲骨学研究成果来探讨的,因此,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这样定会取得更大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说,应保护载入《世界记忆名录》的甲骨文的尊严,杜绝伪造、乱用、乱通假甲骨文字的现象,注重多元化、多路径的甲骨文研究理论、方案、方法的探索,完善甲骨学学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甲骨学发展氛围。2018年,国家图书馆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整理与研究》正式立项,这意味着国家图书馆馆藏甲骨整理研究进入快车道。据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介绍,目前已基本完成照片采集和释文,正加紧推进排序等整理研究,力争早日完成《国家图书馆甲骨全集》的整理出版。(摘编自孙亚慧《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材料四:长期以来,西方流行的观点是“中国文字是埃及传入的”,事实上,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我们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甲骨文有其独特的异彩之处: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产生于5500年前,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4100年前。而随着中国考古新发现,汉字的起源时间一再被提前。夏朝有没有文字,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是许多夏王朝纪年范围内刻画符号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如二里头文化刻画符号、陶寺文化朱书陶文、河南登封王城岗刻画符号等,有的已具有类似文字的性质。因此,我们认为夏代至少出现了文字的萌芽。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到公元前四世纪随着波斯王国一起消亡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到公元前五世纪也灭绝了,后来的埃及文字没有将其传承下去,以至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长期得不到解读。而甲骨文的境遇却大不相同。古人总结的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即“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到例证。甲骨文与后世的文字关系十分密切,实为后世方块汉字的鼻祖。(摘编自李雪山《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骨文表情包融合古老与新潮,带动年轻人重新关注我国传统文化。B.甲骨文爱好者借助“殷契文渊”平台,查找甲骨文字、文献、著作等。C.甲骨文研究者历经120年、几代奋斗,破译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所有历史记忆。D.国家图书馆相关人员研究国图馆藏甲骨,预期整理出版《国家图书馆甲骨全集》。2.下列可以作为论据,有力反驳材料四中提到的西方观点的一项是()(3分)A.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行书、楷书的嬗变轨迹清晰可见。B.晋朝初年汉字传到日本,至今在日本语中常用的汉字仍有1945个。C.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在公元前四世纪和五世纪就绝迹了。D.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发现了17个距今约8000年的具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四则材料介绍甲骨文的传播、甲骨学的研究,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寄寓在甲骨文上的传统文明和文化自信。B.陈楠将甲骨文元素融入诸多设计作品,出版关于汉字设计的专著,在多个国家展出汉字艺术设计作品,在国内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C.用拉曼光谱分析甲骨填色,用计算机辅助缀合甲骨图片,用大数据整理、汇总研究成果,当下甲骨学研究手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D.殷城考古与甲骨学研究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相互依存、促进,只要将二者有机结合,综合分析、比较,就一定会取得更大收获。4.在甲骨文(学)的传承、研究上怎样做到“流传而悠远之”?请结合前三则材料简要分析。(4分)5.根据材料四的相关内容,拟写分论点,证明甲骨文有“独特的异彩之处”。(4分)(二)现代文阅读П(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贾府听戏且说史湘云住了两日,因要回去。贾母因说:“等过了你宝姐姐的生日,看了戏再回去。”史湘云听了,只得住下。又一面遣人回去,将自己旧日作的两色针线活计取来,为宝钗生辰之仪。谁想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他稳重和平,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便自己蠲资二十两,唤了凤姐来,交与他置酒戏。凤姐凑趣笑道:“一个老祖宗给孩子们作生日,不拘怎样,谁还敢争,又办什么酒戏。既高兴要热闹,就说不得自己花上几两。巴巴的找出这霉烂的二十两银子来作东道,这意思还叫我赔上。果然拿不出来也罢了,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只是勒掯①我们……这个够酒的,够戏的?”说的满屋里都笑起来。贾母亦笑道:“你们听听这嘴!我也算会说的,怎么说不过这猴儿。”凤姐又引着贾母笑了一回,贾母十分喜悦。到晚间,众人都在贾母前,定昏之余,大家娘儿姊妹等说笑时,贾母因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等语。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贾母更加欢悦。次日便先送过衣服玩物礼去,王夫人、凤姐、黛玉等诸人皆有随分不一。这日早起,宝玉因不见林黛玉,便到他房中来寻,只见林黛玉歪在炕上。宝玉笑道:“起来吃饭去,就开戏了。你爱看那一出?我好点。”林黛玉冷笑道:“你既这样说,你特叫一班戏来,拣我爱的唱给我看。这会子犯不上借光儿问我。”宝玉笑道:“这有什么难的。明儿就这样行,也叫他们借咱们的光儿。”吃了饭点戏时,贾母一定先叫宝钗点。宝钗推让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折《西游记》。贾母自是欢喜,然后便命凤姐点。凤姐亦知贾母喜热闹,更喜谑笑科诨,便点了一出《刘二当衣》。贾母果真更又喜欢,然后便命黛玉点。黛玉又让王夫人等先点。贾母道,“今日原是我特带着你们取笑,咱们只管咱们的,别理他们。”黛玉方点了一出。然后宝玉、史湘云、迎、探、惜、李纨等俱各点了,按出扮演。至上酒席时,贾母又命宝钗点。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道:“只好点这些戏。”宝钗道:“你白听了这几年的戏,那里知道这出戏的好处,排场又好,词藻更妙。”宝玉道。“我从来怕这些热闹戏。”宝钗笑道:“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算不知戏呢。你过来,我告诉你,这一出戏热闹不热闹。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的极妙,你何曾知道。”宝玉见说的这般好,便凑近来央告,“好姐姐,念与我听听”宝钗便念道:“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宝玉听了,喜的拍膝画圈,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林黛玉道:“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②,你倒《妆疯》③了。”说的湘云也笑了。至晚散时,贾母深爱那做小旦的与一个做小丑的,因命人带进来,细看时益发可怜见。因问年纪,那小旦才十一岁,小丑才九岁,大家叹息一回。贾母令人另拿些肉果与他两个,又另外赏钱两串。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史湘云接着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个眼色。众人却都听了这话,留神细看,都笑起来了,说果然不错。一时散了。晚间,湘云更衣时,便命翠缕把衣包打开收拾,都包了起来。翠缕道:“忙什么,等去的日子再包不迟。”湘云道:“明儿一早就走。在这里作什么?看人家的鼻子眼睛,什么意思!”宝玉听了这话,忙赶近前拉他说道:“好妹妹,你错怪了我。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别人分明知道,不肯说出来,也皆因怕他恼。谁知你不防头就说了出来,他岂不恼你。我是怕你得罪了他,所以才使眼色。你这会子恼我,不但辜负了我,而且反倒委屈了我。若是别人,那怕他得罪了十个人,与我何干呢。”湘云摔手道:“你那花言巧语别哄我。我也原不如你林妹妹,别人说他,拿他取笑都使得,只我说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说他。他是小姐主子,我是奴才丫头,得罪了他,使不得!”宝玉急的说道:“我倒是为你,反为出不是来了。我要有外心,立刻就化成灰,叫万人践踹!”湘云道:“大正月里,少信嘴胡说。这些没要紧的恶誓、散话、歪话,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别叫我啐你。”说着,一径至贾母里间,忿忿的躺着去了。[注]①勒掯:刁难、强迫。②《山门》鲁智深醉打山门的戏。③《妆疯》北曲折子戏,讲尉迟敬德挂帅出征而假装疯病(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二回,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母专为宝钗庆生,又两次让宝钗先点戏,宝钗虽是晚辈,却是当日寿星,贾母的做法符合礼仪。B.王熙凤暗示戏子像黛玉,宝钗顾及黛玉的面子猜着了却不肯说;宝玉担心黛玉多心,猜着了却不敢说。C.宝玉先是使眼色惹恼湘云,后又解释缘由让她更不高兴,最后赌咒发誓,表现了宝玉好心却自以为是。D.从节选内容看,《红楼梦》善于生动再现生活场景,内容多是贵族家庭日常琐事,属于“世情小说”。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的曲文往往具有暗示作用。“没缘法转眼分离乍”暗寓宝钗和宝玉没缘法,转眼分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则暗示宝玉最终出家。B.《红楼梦》情节详略得当。选文详写宝钗点戏,黛玉点戏则只是略点一笔,并未出现戏名,因为宝钗才是这一回的主角,林黛玉只是陪衬。C.《红楼梦》善用冷热对比之法。选文中宝钗生日的热闹与第108回第二次宝钗生日时的清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D.《红楼梦》善用伏笔照应之法,宝钗点的戏,带出《寄生草》的赏鉴,为后文“宝玉悟禅机”埋下伏笔。8.《红楼梦》中的人物语言极具个性特色,试对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加以赏析。(6分)9.有同学读完《红楼梦》后感慨:当今社会的“理想女性”就应该是薛宝钗这样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节选文本和全书其他章节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甲)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鳏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节选自《鸿门宴》)(乙)沛公之从洛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①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注】①贾竖:旧时对商人的贱称。②郦食其:人名。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侯,古代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二等,比“伯”高一等。B.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C.崩,古代称帝王死为“崩”,称王后死为“薨”,称大夫死为“卒”。D.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项伯智短虑浅。他的本意是为自己的私情救张良,但他头脑简单,在“信义”面前,他不明是非,最终被刘邦拉拢。B.刘邦善于应变。在得知项羽要攻打他的危机后,他的“四问”非常高明,虚心请教,又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C.项羽政治幼稚。甲文虽然没有对项羽进行重点描写,但从“项王许诺”一句中可以看出,他缺少思考,疏于分辨是非真假。D.张良为人精明。在秦将想要攻打咸阳的情况下,张良考虑到士卒不会听从秦将号令,让沛公带兵攻打,取得大胜。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14.甲、乙两文中张良帮助刘邦“运筹帷幄”了哪几件事?(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5-16题。京口陆龟蒙江干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可怜宋帝①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注]①宋帝:指南朝宋武帝刘裕,为恢复中原而大举北伐。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伤离情”三字表明诗人来到江干古渡口是来送别朋友的。B.颔联“东风、客帆、落叶、夕阳”等意象营造出凄美的氛围。C.前四句描绘出一幅春日送别的图景,抒写了惜别和怅惘之情。D.“可怜宋帝筹帷处”中“可怜”一词是指诗人同情宋武帝的遭遇。16.诗的后四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懂规矩。(2)《登岳阳楼》一诗中,形象刻画洞庭湖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的诗句是“,”。(3)《桂枝香·金陵怀古》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的情绪的诗句是:“,”。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19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红学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诸多杰出学者不断涌现,如余英时、潘重规、赵冈、梅节等红学家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戴不凡先生提出了曹雪芹的著作权问题,欧阳健先生提出了程前脂后的观点,还出现了许多曹雪芹的遗物,如壁诗、箱子、画像、墓碑等不一而足,对于真伪问题,学者们争论得不亦乐乎,最后不了了之。与盛况空前的文献研究相比,文本研究就显得冷清多了。红学界经过文本研究的大力提倡,经历了很大进展,但产生的影响不甚明显。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越来越多的国人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展开争鸣B.国内研究红学的人越来越多,争鸣的范围也越来越大C.不仅争鸣的范围越来越大,国内研究红学的人也越来越多D.越来越多的国人研究红学,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展开争鸣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红学界经过文本研究的大力提倡,进展很大,但产生的影响不甚明显。B.红学界经过文本研究的大力提倡,有了很大进展,但产生的影响不甚明显。C.文本研究经过红学界的大力提倡,有了很大进展,但产生的影响不甚明显。D.经过红学界的大力提倡,文本研究经历了很大进展,但产生的影响不甚明显。(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0-22题。到达蜀口已近黄昏。蜀水两岸漫山遍野的油桐花开了,白雪般的油桐花瓣一路飘洒,空气中弥漫着这个季节特有的清香。此前,夕阳给万顷碧波披上了金色的余晖,江岸木排上的鸬鹚纷纷跳入赣江戏水,好一幅渔舟唱晚的水上风景。进入蜀口古村,古代科举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自南宋以来,精读传家的做法在这里早已①,并且这种风气还带动了当地科举事业的发展。仅欧阳一娃,明清时期就产生了21位进士。进士的多少,往往是古代衡量一个地方文化是否兴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蜀口,和科举文化齐名的还有蜀口茶。相传明代成化年间,郭福可从遂川汤湖镇带回狗牯脑茶树种,与族人-一起种茶、制茶。蜀口茶的制作工艺②已逾500年,这种工艺的传承全靠师傅的口传心授和徒弟的反复实践。以透明清澈的汤色和沁人心脾的浓郁醇香闻名的蜀口茶一年可产四次,龙以清明前精制的茶叶最为名贵。除此之外,这里的古村原乡、特色美食也让无数游客③,蜀口已成为游客欣然向往的旅游目的地。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1.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2014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南京青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时讲:“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青年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材料二: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某镇的中心小学,他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曙光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为主题,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破译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所有历史记忆”说法错误。材料三第一段中有“誓要从千年中华文明标志的甲骨文中解码出历史记忆的真相”,可见并未“破译所有历史记忆”。2.D.D是中国夏朝文字的历史,选项证明甲骨文的起源要早于埃及的象形文字,可以反驳西方的观点。A是说明了中国文字的发展史,并不能反驳西方的观点;B说明中国汉字的对外传播;C选项只能说明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的绝迹年代。3.D.“只要将二者有机结合,综合分析、比较,就一定会取得更大收获”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三第二段原文为“……因此,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这样定会取得更大收获”,是一种预测和希望。4.①将古老与新潮融合,创新甲骨文传播方式。②将甲骨文与科技聚合,搭建桥梁。③专业研究者探索研究路径,加快研究进程。④培养年轻人对甲骨文的喜爱,为甲骨学的发展储备后续人才。(答3点,即可得满分)5.①甲骨文起源时间早,②甲骨文有传承和解读。③甲骨文和后来的汉字一脉相承。④肇源于甲骨文的中国汉字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文字形成。(答3点,即可得满分)6.C宝玉形象分析有误:宝玉“爱博而心劳”,整日为女儿悬心、为姐妹操劳,她们都是他同情、关切的对象,并非“自以为是”,而是设身处地地为她们着想。7.B“是因为宝钗才是这一回的主角,林黛玉在本团中只是起到陪衬作用”错误。不写黛玉所点之戏是采用“避难法”,因为如果林黛玉所点为自己喜欢的戏曲则很可能招致“不懂事”的非议,而如果其所点之戏为热闹之戏则有效法宝钗讨好贾母之嫌,故作者避而不谈。8.①《山门》与《妆疯》本是互不相关的两出戏,黛玉将二者巧妙串联,一语双关。②表面上是嘲讽宝玉兴奋过了头,骨子里则是嫉妒宝玉夸奖宝钗,③这不仅体现出黛玉的机敏诙谐,同时,口头上的辛辣讽刺也将她内心酸楚的醋意表露无遗。④语言讽刺的背后,是终身大事无所依靠所造成的心性敏感,直率中有哀怨。9.示例一:我同意。其一,宝钗熟习人情世故,成热稳重,处处替人着想。比如她过生日选菜点戏,都充分考虑到贾母的爱好,这是孝顺长辈的美德。[结合选文,2分]其二,宝钗乐于帮助别人。比如她知道黛玉读了杂书便好言相劝。(或:知道邢岫烟将衣服当出去换钱,便主动帮她赎回并经常接济她,)[能结合其他章节,举一例2分]在当今社会,有些人过于强调个性和自己的权益而不注意尊重、体谅、帮助别人;和这些人相比,宝钗的美德在今天确实可贵,宝钗堪称当今社会的“理想女生”。[合理联系当代社会2分]示例二:我不同意。其一,宝钗工于心计,善于讨好别人。比如她过生日选菜点戏,都迎合贾母的爱好,只为讨贾母的欢心,可谓阿谀奉承(2分)。其二,宝钗保守、教条,有很严重的封建思想。比如她得知黛玉读了《西厢记》,便告诉黛玉这是不合封建思想要求的杂书,并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2分)。在当今的社会里,认为这样的人是“理想女生”实际是社会追求功利化、世俗化的反映:殊不知,真正理想的人生应该有超越世俗功利的审美的追求(2分)。10.D11.C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为“崩”,称诸侯死为“薨”。12.D士卒跟随秦将反叛并不是心甘情愿,张良是担心士卒不愿袭击咸阳,为防万一,他让沛公去攻打士卒。13.(1)之所以派军队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2)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14.(1)张良直言进谏,建议刘邦去向项羽请罪,稳定民心,助刘邦鸿门脱险。(2)张良献计重金贿赂秦将,使秦将反叛,秦军处松懈状态。(3)张良劝告刘邦先攻打袭击秦军士卒,再进攻咸阳。(4)劝告刘邦授予韩信齐王王印。(答3点,即可得满分)甲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他一向跟留侯张良要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营,秘密地会见张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事详细地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刘邦军营,说:“不要和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为韩王送沛公,沛公现在遇到急难之事,我逃走了,是不讲信义的,我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了“,把情况详细地告诉刘邦。刘邦大吃一惊,说:“怎么办?”张良说:“谁替大王考虑这些的?”他说:“鲰生劝我说:‘距关,不要让诸侯的军队进来,秦地就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了。’所以听的。”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说:“当然不一样。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您是不敢背叛项王的。“刘邦说:“你怎么与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时与我交往,他杀了人,犯死罪,我救了他:今天有急难,所以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谁给你少长?”张良说:“他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将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献上了一大杯酒,祝项伯长寿,并与他约定结为亲家,说:“我入关,一丝一毫的财物都不敢据为己有,籍吏民封存仓库,等待项将军的到来。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将我的情况详细告诉项将军,说明我是不会违背道德的。”项伯答应了,对刘邦说:“第二天不能不早点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吧。”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他回到项羽军营,将刘邦的话全部向项羽报告,就说:“您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轻易入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1电磁感应现象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1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十章热力学定律第4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3
- 2024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第1课时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第3课第1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2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6课时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二课后提能训练新人教A版选修4-1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作业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第七章 第6节geogebra最速降线(微分方程法)GeoGebra物理教学设计制作学习与应用高级教程
- 2025年海水养殖产品种苗合作协议书
- 15《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二框《印度的觉醒》教学设计
- 研学旅行概论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
- 控股集团公司组织架构图.docx
- DB11_T1713-2020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最常用2000个英语单词_(全部标有注释)字母排序
- 气管套管滑脱急救知识分享
- 特种设备自检自查表
- 省政府审批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市级审查报告文本格式
- 往复式压缩机安装方案
-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PPT课件
- 在银行大零售业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讲解学习
- 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