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答司马谏议书 》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15.2 《答司马谏议书 》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15.2 《答司马谏议书 》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15.2 《答司马谏议书 》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15.2 《答司马谏议书 》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15.2答司马谏议书教案【教学目标】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教学重难点】1、体会该文说理严谨,立足气盛的行文风格,把握其主要观点.2、学习其思虑周祥的说理艺术。【新课导入】回顾历史,一些力图富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传统势力的阻挠,王安石也不例外。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是两股针锋相对的势力。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写作背景】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保守派代表人物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多次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读了司马光的第一封信,颇不高兴,出于礼节,只回了一封短信,没有就司马光的意见作实质性答复。司马光心有不甘,又写了第二封信,进一步阐明变法(青苗法)的不当之处,其意仍在说教。王安石接信后,又回了封信,就司马光第一封信作了较为具体的答复,这就是《答司马谏议书》。【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自幼饱读诸子百家之书,21岁进士及第,历任多处地方官,后拜相,力主革新,在宋神宗支持下,主持变法,积极推行新法。后遭保守派猛烈攻击,辞官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城外半山园,自号半山老人,潜心于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病死。王安石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其散文雄健奇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是风格高峻。著有《临川集》。【题目解说】①“答”,即“答复、回复”之意;②“司马”,即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③“谏议”,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④“书”,文体名;⑤“答司马谏议书”,即“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层次结构】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第二部分: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第三部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第四部分:书信常规的结束语。【全文分析】1.阅读《答司马谏议书》的第一段,说说本段的行文思路。明确:本段出于礼貌,先叙酬答的话——从初拟“不复一一自辨”,说到在书信往来中不应该草率粗疏,现在则要“具道所以”——详细说明原因,由此转入正文。2.文章第二段中说:“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这封信看,王安石和司马光之间对哪些“名实”的看法存在分歧?明确:“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3.在严峻的情势下,王安石对变法持什么态度?哪些语句体现了这种态度?明确:①王安石坚持变法,义无反顾。②“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等语句集中体现了王安石的态度。4.王安石在文中说“某知罪矣”。这是不是在向司马光认错?为什么?明确:王安石说“某知罪矣”,并不是向司马光认错。王安石认为自己“错”在“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由此可见,王安石不仅没有因变法“认错”,反而认为自己对变法还不够坚决,不够迅速,不够彻底。5.本文是驳论文,作者旨在批驳什么观点?是如何批驳的?明确:(1)本文批驳的观点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2)①直接批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②提出依据进行批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王安石在这里提出有利的论据,证明不是自己独出心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法令制度是朝廷议订的,是名正言顺的。③举出史实进行批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里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表明自己不为怨恨非议所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6.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其批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试结合课文具体分析。明确:①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②借助论据,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断专行,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③举出史实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里以盘庚迁都的典故表示自己不会因流言蜚语而改变立场,既委婉地反驳了对方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定决心。整个反驳是明确而有力的,言简意赅。7.有人评价此文“理足气盛”、行文“简贵”,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明确:(1)理足气盛。一是立足于理,理足则气盛;二是擅于运用排比,用排比驳斥对方,势如破竹,无可阻挡;三是擅于运用反问,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气盛言宜,铿锵有力。(2)行文简贵。除开头和结尾段使用几句酬答的礼貌性语言之外,其他内容紧紧扣住保守派的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只驳论点,不涉及其他事情,构思非常严谨,驳斥时针对其要害,言简意明。8.读《答司马谏议书》,结合王安石的生平,你读出了怎样的王安石?明确:(观点一)王安石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柏杨先生甚赞王安石改革精神。他写道:“王安石是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家与政治家,那个纸糊的宋王朝,如果不是他的整顿恐怕早就亡国了。”王安石为人刚正不阿,性格特别直率。他体恤百姓,关心朝廷安危,一生可谓鞠躬尽瘁,然而却没得遇明主他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精神雷厉风行地进行改革。权贵害怕,甚至皇太后哭求皇帝罢免王安石。他也因此被罢官,但这也从未动摇过他变法的决心。(观点二)王安石是天才的文学家。这位胸怀大志、有着经天纬地之才、也曾叱咤风云的伟大人物,在政治上失意之后,时常跨马骑驴出游山林中,忘情山水间。也许他的内心很寂寞,但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当之无愧地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他的文章尤其是他的近体诗,在宋诗之中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如《艇斋诗话》所言:“绝句之妙,唐则杜牧之,本朝则荆公,此二人而已。”9.文中使用“盘庚之迁”的用意是什么?请就此谈谈你对“同俗媚众与坚持自我”的认识。明确:(1)意在说明“怨诽之多”并不是评定是非的唯一标准;只要确认自己做得对,就不会因别人的诽谤而放弃新法的推行;同时也表明自己会力排众议,坚持变法,表达了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2)我认为,要想真正地活着,就不应同俗媚众,而应坚持自我。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高贵的灵魂不在少数。“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屈原无畏谗谄邪曲,坚持自我,寄哀愁于《离骚》,终名垂青史;身陷囹圄而就极刑的司马迁,不惧皇权威势,坚持自我,创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宫女王嫱千里迢迢穿越无尽的沙漠,坚持自我,远嫁匈奴,缔结匈奴与中原几十年的和平。要想真正地活着,就应坚持自我,无视强权,不惧非议与嘲笑,只坚持自己内心最深处的那则至高信条,踏出属于自己的路。【中心思想】《答司马谏议书》一文针对司马光对变法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谤等指责,进行了简洁有力的驳斥,表达了对保守派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现状的不满,表明了自己坚持改革、敢想敢为、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其文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举重若轻而简明扼要,既表明了作者坚持原则的政治态度,又不失答谢之礼。【当堂检测】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进谏/饯别 疏浚/俊俏 殷忧/殷红B.崇高/鬼崇 竭诚/应届 苟免/污垢C.朽索/珍馐 谦冲/悭吝 懈怠/携带D.谗邪/禅意 黜恶/雏鸟 谬赏/绸缪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故略上报B.于反覆不宜卤莽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D.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B.籍吏民,封府库C.范增数目项王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4.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某启,旧时书信开头的一种格式。某,草稿中用以指代对方的名字。B.壬人,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壬”指佞,巧言谄媚。C.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为有司。D.盘庚之迁,商王盘庚为了巩固统治,躲避自然灾害,将国都迁到殷。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A项,各组的读音分别为jiàn,jùn,yīn/yān。B项,各组的读音分别为chóng/suì,jié/jiè,gǒu/gòu。C项,各组的读音分别为xiǔ/xiū,qiān,xiè/xié。D项,各组的读音分别为chán,chù/chú,miù/móu。2.答案:D解析:A项,古义:写回信;今义:向上级报告。B项,古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