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跨国并购的宏微观经济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并购(Cross-borderMergersandAcquisitions,简称M&A)已经成为企业快速扩展国际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跨国并购不仅涉及企业层面的战略决策和运营管理,更与宏观经济环境、国家政策导向、国际经济关系等宏观因素紧密相连。本文旨在从宏微观经济的角度,全面深入地研究跨国并购的动因、过程、影响及其发展趋势,以期为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跨国并购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本文首先将对跨国并购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投资环境等因素对跨国并购的影响;从微观经济的角度,探讨企业规模、经营战略、资源配置等因素对跨国并购的驱动作用。同时,本文还将对跨国并购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并购前的战略规划、目标选择、尽职调查,并购中的交易结构设计、融资安排、风险评估,以及并购后的整合管理、绩效评估等环节。本文还将对跨国并购的经济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对母国和东道国经济增长、就业、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和数据分析,本文将进一步探讨跨国并购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为企业制定跨国并购战略提供有益参考。本文旨在通过宏微观经济的研究视角,全面解析跨国并购的内在逻辑和外部影响,为企业和政府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参与和推动跨国并购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二、跨国并购的宏观经济影响跨国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经济活动,对全球经济格局和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跨国并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跨国并购促进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并购,企业能够迅速获取目标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等,从而实现资源的跨国优化配置。这种优化配置不仅有助于提升全球经济的效率,也有助于推动各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跨国并购对全球产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跨国公司通过并购,能够迅速进入新的产业领域,从而推动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跨国并购还能够促进技术的跨国传播和应用,推动全球技术创新的进步。跨国并购也对全球贸易和投资格局产生了影响。跨国并购的增多,使得全球贸易和投资活动更加活跃,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同时,跨国并购也使得全球贸易和投资活动更加复杂,对各国的经济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国并购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非全然积极。在某些情况下,跨国并购也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集中,产生市场垄断,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跨国并购也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对全球金融稳定构成威胁。各国政府需要在鼓励跨国并购的加强对其的监管和规范,确保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不对宏观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跨国并购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它既能够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和优化资源配置,也可能引发一些问题和风险。我们需要全面认识跨国并购的影响,科学合理地制定经济政策,以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三、跨国并购的微观经济影响跨国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对微观经济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竞争力、市场结构、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和就业等多个方面。跨国并购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快速获得目标公司的市场份额、技术资源、品牌影响力和分销网络,从而迅速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并购还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跨国并购对市场结构也产生了显著影响。并购可能导致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使得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市场份额增加,市场集中度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限制市场竞争,但同时也会促进市场领导者通过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来维护其市场地位。技术创新是跨国并购带来的另一重要微观经济影响。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获取目标公司的先进技术、研发资源和人才,从而加快自身的技术创新步伐。这种技术创新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能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跨国并购对于资源配置也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更有效利用。这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促进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跨国并购对就业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并购可能导致目标公司的裁员和重组,对当地就业市场产生一定冲击。但并购也可能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如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或进入新市场等方式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跨国并购在微观经济层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既包括提升企业竞争力、优化市场结构和技术创新等正面效应,也包括对就业市场的潜在冲击。在推动跨国并购的也需要关注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加以缓解。四、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跨国并购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体现,其背后的动因涉及多个层面,包括宏观经济因素、企业微观经济因素以及国际投资环境等。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跨国并购是推动全球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跨国企业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提高全球市场份额,进而提升整体经济效益。在微观经济层面,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动因则更为复杂多样。通过跨国并购,企业可以快速获取目标企业的核心资产、技术、品牌等资源,实现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扩张。跨国并购也是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分散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通过并购不同行业或地区的企业,企业可以实现经营组合的多元化,降低单一市场或行业的风险。跨国并购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合并同类项,减少重复投资和运营成本,提高整体盈利能力。国际投资环境的变化也对跨国并购的动因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逐渐降低,投资环境日益开放。这为跨国并购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也为跨国并购提供了丰富的融资手段和工具,降低了并购的资金成本。跨国并购的动因涉及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以及国际投资环境等多个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跨国并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五、跨国并购的风险与挑战跨国并购作为一种复杂的经济行为,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经济体制等多个层面,其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风险与挑战。宏观经济风险是跨国并购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宏观经济政策、汇率波动、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都可能对跨国并购产生重大影响。例如,汇率的波动可能导致并购成本的大幅增加,从而影响并购的盈利预期。不同国家的经济政策差异也可能导致并购后的企业运营面临困境。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同样显著。跨国并购往往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融合,如何有效整合双方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员工队伍等,成为并购后能否成功运营的关键。文化差异可能导致沟通障碍、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甚至可能引发文化冲突,影响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法律风险也是跨国并购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法律环境差异较大,对并购活动的法律监管也存在差异。并购方需要充分了解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法律法规,避免因不了解法律环境而陷入法律纠纷,导致并购失败或产生巨大经济损失。技术整合风险也是跨国并购中常见的风险之一。特别是在高科技行业,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购后,如何有效整合双方的技术资源、保持技术创新的连续性,是并购方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技术整合不当可能导致技术流失、研发效率降低等后果,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跨国并购还可能面临政治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多种挑战。政治风险包括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政治稳定性、政策变化等因素对并购活动的影响;市场风险则主要来自于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对并购后企业经营的影响;财务风险则主要关注并购活动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如资产负债率、现金流状况等。在进行跨国并购时,并购方需要全面评估各种风险和挑战,制定详细的并购策略和风险管理计划,以确保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并购后企业的稳定发展。并购方还需要加强与目标企业的沟通与协作,促进双方的文化融合和技术整合,以实现并购的协同效应和长期价值。六、跨国并购的案例分析跨国并购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全球化背景下愈发频繁和复杂。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跨国并购的宏微观经济影响及其背后的动机和策略。以苹果公司收购BeatsElectronics为例,这一并购案不仅涉及到了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BeatsElectronics作为一家知名的音频产品制造商,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在年轻人群体中尤为显著。苹果公司的收购动机多元化,既包括了技术资产的获取,也考虑到了市场份额的扩张和品牌价值的提升。从宏观经济角度看,这一并购案对于全球音频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苹果公司的强大市场地位使得Beats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同时也加速了音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通过并购,苹果公司得以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从而优化成本控制和市场布局。在微观经济层面,这一并购案对于苹果公司和BeatsElectronics的股东和员工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苹果公司的股东通过并购扩大了其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并可能通过协同效应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而BeatsElectronics的员工则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跨国并购也伴随着风险和挑战。文化差异、市场适应、技术整合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并购后企业的运营绩效和市场表现。对于跨国并购的决策和实施,企业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并制定合理的战略和计划。总体而言,跨国并购的案例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跨国并购的动机、过程和影响。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总结出跨国并购的一般规律和经验教训,为未来的跨国并购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七、跨国并购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跨国并购在未来将继续保持其重要性和影响力。其发展趋势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技术进步、政策调整以及公司战略需求等。全球经济格局的变革将推动跨国并购活动的演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崛起,将为跨国并购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同时,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推动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来寻求新的增长点。科技进步将对跨国并购产生深远影响。数字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能够更准确地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提高并购的效率和成功率。这些技术也将助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实现更高效的运营和管理。再次,政策环境的变化将对跨国并购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增加,跨国并购可能面临更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这也将促使企业更加关注政策动态,灵活调整并购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公司战略需求将推动跨国并购的多样化发展。企业将通过跨国并购来拓展市场、获取技术、提升品牌影响力等,以满足自身的发展战略需求。随着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日益受到重视,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也将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跨国并购在未来将继续保持其重要性和影响力,并呈现出多元化、高效化、智能化等发展趋势。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全球经济、科技、政策等多方面因素,以制定出更加合理和有效的并购策略。八、结论本文深入探讨了跨国并购的宏微观经济影响,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了跨国并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研究结果显示,跨国并购对于宏观经济而言,既是国家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体现,也是推动全球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在微观层面,跨国并购则为企业提供了快速扩张、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跨国并购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目标企业的文化融合、市场适应以及潜在的管理和财务风险。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也需要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为跨国并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以促进并购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跨国并购在宏微观经济层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加速推进,跨国并购将继续发挥其在全球资源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各方也需要共同应对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和挑战,以推动跨国并购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参考资料: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寻求快速发展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跨国并购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法律、文化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对宏微观经济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是推动跨国并购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时,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资源,往往会选择进行跨国并购。同时,经济增长也为跨国并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利率是影响跨国并购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利率较低时,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可能会增加并购的规模和频率。相反,当利率较高时,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可能会减少并购的规模和频率。汇率是影响跨国并购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本币贬值时,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可能会增加并购的规模和频率。相反,当本币升值时,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可能会减少并购的规模和频率。企业战略是影响跨国并购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往往会选择进行跨国并购。通过跨国并购,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技术和资源等优势,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企业文化是影响跨国并购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存在差异,因此在跨国并购中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对企业的管理和运营带来的影响。通过有效的沟通和融合,可以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摩擦和冲突,进而提高企业的协同效应和绩效水平。在跨国并购中,风险管理与实践同样重要。通过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企业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尽职调查、法律咨询、财务规划等方面,以确保企业在跨国并购中能够稳健发展并取得预期的收益。跨国并购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宏微观经济因素对企业的决策和运营带来的影响。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建议企业在跨国并购中注重以下几点:加强对目标企业的尽职调查和分析,全面了解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法律风险、财务风险等方面的情况;注重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通过有效的沟通和融合,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摩擦和冲突;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与实践措施,确保企业在跨国并购中能够稳健发展并取得预期的收益。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开放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跨国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投资方式,对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开放经济中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影响因素以及可能带来的效应,并对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策略选择提出建议。市场寻求型并购: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可以快速进入目标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知名度,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资源寻求型并购: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拥有特定资源或技术的目标企业,获取所需的资源或技术,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效率寻求型并购: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政治风险:不同国家的政治环境、政策法规等都会对企业的跨国并购产生影响。政治不稳定、政策变动等都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可能导致企业在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中遇到困难,如员工沟通、管理风格等。资金压力:跨国并购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企业资金不足或融资困难,可能会影响到并购的顺利进行。规模经济效应: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协同效应:并购后的企业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国际化效应:跨国并购有助于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知名度,增强国际竞争力。明确并购目标: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应明确并购目标,确保并购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深入调研目标企业:在并购前,企业应对目标企业进行深入的调研,了解其财务状况、市场前景、技术实力等,确保并购的可行性。合理规划融资结构:企业应合理规划融资结构,确保并购所需资金的充足性和稳定性。注重并购后的整合:并购后的整合是决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企业应注重文化整合、管理整合、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并购后的企业能够顺利运营。在开放经济中,企业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投资方式。对于我国企业而言,通过跨国并购可以快速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实现规模经济,优化资源配置。跨国并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并购策略,确保并购的成功和效益。政府也应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推动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跨国并购是跨国公司常用的一种资本输出方式。跨国公司的国际并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市场和两个以上政府控制下的法律制度,其中“一国跨国性企业”是并购发出企业或并购企业,“另一国企业”是他国被并购企业,也称目标企业。这里所说的渠道,包括并购的跨国性企业直接向目标企业投资,或通过目标国所在地的子公司进行并购两种形式,这里所指的支付手段,包括支付现金、从金融机构贷款、以股换股和发行债券等形式。收购有收购人以自身主体名义去直接收购,也有为了规避和隔离投资风险而通过在第三国尤其是在离岸法域设立离岸公司(特殊目的公司)进行的间接收购。而跨国公司的国内并购是指某一跨国性企业在其国内以某种形式并购本国企业。兼并(Merge)指公司的吸收合并,即一公司将其他一个或数个公司并入本公司,使其失去法人资格的行为。是企业变更、终止的方式之一,也是企业竞争优胜劣汰的正常现象。在西方公司中,企业兼并可分为两类,即吸收兼并和创立兼并。收购(Acquisition)意为获取,即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资产或股权,从而实现对该公司企业的实际控制的行为。有接管(或接收)企业管理权或所有权之意。按照其内容的不同,收购可分为资产收购和股份收购两类。从经济学角度而言,企业兼并和收购的经济意义是一致的,即都使市场力量、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结构发生了变化,对经济发展也产生相同的效益,因为企业产权的经营管理权最终都控制在一个法人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国家通过把Mergers和Acquisition连在一起,统称M&A。企业兼并的涵义与M&A相似,兼指吸收合并与收购,1996年8月20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本规定所称兼并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等有偿方式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失去法人资格或虽保留法人资格但改变投资主体的一种行为。通常把企业兼并和企业收购统称为企业并购。从1995年以来,全球跨国并购浪潮风起云涌,到2000年进入高潮,近几年则回归步入调整期。跨国并购额从1990年的1866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1万亿美元,跨国并购额占全球直接投资的比重从1995年的57%上升到2000年的85%.近三年来年跨国并购总额比2000年有所下降,但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主体地位并未动摇。按跨国并购双方的行业关系,跨国并购可以分为横向跨国并购、纵向跨国并购和混合跨国并购。横向跨国并购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生产或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其目的是扩大世界市场的份额,增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直至获得世界垄断地位,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在横向跨国并购中,由于并购双方有相同的行业背景和经历,所以比较容易实现并购整合。横向跨国并购是跨国并购中经常采用的形式。纵向跨国并购是指两个以上国家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但又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其目的通常是为了稳定和扩大原材料的供应来源或产品的销售渠道,从而减少竞争对手的原材料供应或产品的销售。并购双方一般是原材料供应者或产品购买者,所以对彼此的生产状况比较熟悉,并购后容易整合。混合跨国并购是指两个以上国家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全球发展战略和多元化经营战略,减少单一行业经营的风险,增强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实力。从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是否接触来看,跨国并购可分为直接并购和间接并购。直接并购指并购企业根据自己的战略规划直接向目标企业提出所有权要求,或者目标企业因经营不善以及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而向并购企业主动提出转让所有权,并经双方磋商达成协议,完成所有权的转移。间接并购是指并购企业在没有向目标企业发出并购请求的情况下,通过在证券市场收购目标企业的股票取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与直接并购相比,间接并购受法律规定的制约较大,成功的概率也相对小一些。一国企业进入他国市场,通常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向他国出口产品。由于跨国运输的高昂运费和他国关税壁垒的阻碍,使得企业产品的价格变得非常高,从而在他国市场丧失了价格竞争力;第二种是在他国建厂,也就是所谓的“绿地投资”。但是这种方式耗费的时间比较长,从选择厂址、修建厂房、购买和安装生产设备、招聘并培训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一直到安排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和产品的销售,这些都要耗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由于国际市场变化很快,当新厂建设完成时,原来建厂所依据的市场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购可以使一国企业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他国市场并扩大市场份额。目标企业在东道国一般都有比较成熟和丰富的资源,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内容:(1)成熟完善的销售网络;(2)既有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商誉等无形资产;(3)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保障体系;(4)成型的管理制度和既有的人力资源;(5)成熟的客户关系网。这些资源的存在可以使并购方绕开初入他国市场的困难,迅速投入生产,完善和开拓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减少竞争压力。这些都是其他跨国投资方式难以获得的。一国企业向他国投资常常需要融资。与“绿地投资”相比,并购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得融资。具体说来,跨国并购完成后,并购方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资金:(1)用目标企业的实有资产和未来收益作抵押,通过发行债券获得融资;(2)用目标企业的实有资产和未来收益作抵押,直接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3)并购方通过与被并购方互相交换股票的方式控制目标企业,从而避免现金支付的压力。跨国并购常常能够用比较低的价格获得他国企业的资产或股权。这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目标企业低估了自己某项资产的价值,而并购方对该项资产却有真实地认识。并购方就能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他国企业的资产;跨国并购还可以有效降低进入新行业的壁垒,大幅度降低企业发展的风险和成本,充分利用经验曲线效应,获得科学技术上的竞争优势等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投资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发展,跨国并购在世界各国进入蓬勃发展的活跃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往往面临着各种风险,导致大多数跨国并购均以并购夭折或并购失败为结局。其中,各国繁琐不一的跨国并购管制法律造成的法律风险给企业带来的不可低估的影响。第一章首先分析跨国并购的内涵、外延、特征,然后界定跨国并购法律风险的概念并对不同类型的法律风险进行了分析,确定本文的研究范围。第二章分析目标企业反并购法律风险。反并购措施增加了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提高了并购企业的并购成本,缩小了并购方式的可选择范围。第三章分析了东道国法律风险。其中包括东道国反垄断法律风险、东道国公司法与证券法法律风险、外资法律风险以及特别法律风险。第四章分析防范和应对跨国并购法律风险的具体措施。笔者以上述分析为基础,从法律角度提出了审慎调查、风险管理、并购整合等防范和应对法律风险的具体措施。最后笔者结合中国国情,在文中探讨了下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应对的问题。我国企业欲进行跨国并购,应在并购前对目标企业进行审慎调查,仔细评估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在并购实施过程中进行风险管理,在并购完成后做好整合工作,我国政府和中介机构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企业的并购规模日益增大,并购金额连创新高,诞生了许多超大型跨国公司。比如1998年德国的戴姆勒-奔驰公司和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合并,成立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新公司的市场资本额在世界汽车业中名列第二。又如1999年1月15日,英国沃达丰移动电话公司宣布与美国空中火炬公司合并成立沃达丰空中火炬公司,新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公司。根据联合国贸发会发布的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对10亿美元以上的大宗跨国并购案的统计,世界跨国并购活动以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瑞士、荷兰和加拿大这七个国家为主。特别是排在前四位国家的大宗并购额超过2000亿美元,其流出量共计12612亿美元,约占总额的8%。尤为突出的是英国,其大宗并购额约占总流出量的2%。如果加上西欧各国的并购额,那么在2000年,并购额共计8267亿美元,占大宗并购总额的4%。从上述这些国家和地区流出的金额为8381亿美元,占世界流出总额的8%。流入美国的并购交易额高达2554亿美元;德国为2339亿美元,英国为1400亿美元。从吸收外资的行业构成看,发达国家以服务业为主,发展中国家则集中在制造业部门2001年,美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中有1/3投向了金融保险领域;欧盟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业主要在公共服务、媒体、金融等领域;日本跨国公司在英国的投资50%以上集中在金融保险部门。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劳动力优势促使跨国公司加速向这些地区的制造业转移生产投资。与80年代出现的大量恶意收购行为不同,90年代以来的跨国并购主要是企业出自长远发展的考虑,并购协议也是经过当事人双方谨慎选择、长时间接触、耐心协商之后达成的。恶意收购案件明显减少。由于战略性并购是一种理性并购行为,虽然给产业、市场等各方面带来较强的震动,但是却是一种双赢的交易,不会像恶意收购那样,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90年代以来的跨国并购主要是水平(横向)并购。无论在传统产业领域还是新兴产业领域,水平并购都占主导地位。传统产业领域的水平并购主要实为了减少过剩的生产能力,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以取得行业领先地位。其所涉及的行业几乎遍布传统产业的各个领域,包括汽车、医药、石油、化学、食品、饮料、烟草、航空航天等在内的制造业和电信、金融和能源等服务业,其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尤为突出。新兴产业的水平并购是为了增强实体规模,提高科技研发能力,确立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比如思科公司就是通过并购成为市值超过微软的世界最大企业。垂直收购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所占比例一直低于10%,所涉及的行业集中在电子和汽车工业,其目的在于降低生产链前向和后向关联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以及获取范围经济收益。混合收购的重要性则大幅度下降,其目的在于分散风险和深化范围经济。通过股本互换实现跨国并购是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产物。80年代曾流行一时的以大量发行垃圾债券特征,以追求短期内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杠杆收购给企业长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这些不良后果在90年代完全暴露出来,不少企业由于难以承受沉重的债务负担而走向衰退,甚至破产倒闭。因而,在90年代,人们更乐于接受以股票互换作为并购的交易方式。换股方式对于并购方企业来说,既可以解决企业筹资难的问题,又可以避免由于债务过多、利息负担过重而对企业财务状况造成的不良影响。对于被并购企业来说,换股交易可以避免现金交易造成的纳税问题,又可以分享新企业继续成长的好处,还可以享受股市走强带来的股价上涨的收益。因而,换股并购成为90年代企业并购的潮流。在90年代的企业并购中,中介机构功不可没。特别是投资银行的专业顾问和媒介作用起了重要支持和推动作用。根据汤姆森证券数据公司的资料显示,1999年高盛、摩根斯坦利和美林参与顾问的全球兼并与收购交易总值均超过一万亿美元。这些投资银行为了保持自己在业界的霸主地位,不遗余力,积极参与各大并购,从而成为90年代的并购潮的一大推动力。美国可以说是反垄断法的起源地,国内反垄断立法十分完备。美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法律体系由三部反垄断法(《谢尔曼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和《克莱顿法》)、法院积累而成的判例法以及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颁布的《企业并购指南》(1968年1982年1988年1992年指南)构成。《谢尔曼法》是反垄断的基本法,其对垄断的判断依据,一是按区域和产品划分的市场份额,如果某个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为80-90%;二是当事企业采取了某些掠夺性定价或者排他性行动。克雷顿法还限制削弱企业间竞争和形成垄断的产权交易,对从事交易活动或者对交易活动有影响的任何企业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获得其竞争对手的部分或全部权益或资产的行为进行规制。克雷顿法的处罚条款及其严厉。对企业合并做出详细规定的是1968年出台的《合并准则》,对横向、纵向和混合合并进行规制,后来又于1984年对其修订。1992年推出新的《横向合并准则》,新准则在判断有无横向合并时,要求分析如下因素:合并是否明显导致市场集中;是否产生潜在的反竞争效果;是否影响充分的市场进入;能否获得合理的效益,而且该效益是当事人能通过合并获得的;是否为可免使当事人破产或被挤出市场的唯一途径。纵向合并主要考虑生产商的市场份额,销售商的市场份额,当前进入市场的条件等因素。混合合并主要考虑被兼并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及该企业是否为同类市场中最大的厂商之一等因素。美国法院判例法理论主要考察潜在的竞争、构筑防御措施、互惠交易等。总体而言,美国对垄断的控制方式逐渐从严格的结构主义模式转向温和的行为主义模式。欧共体国家的反垄断法有两个层次。一是由欧共体委员会制定的条约,主要是促进竞争的法规,例如《罗马条约》第85条禁止共谋,第86条禁止具有支配市场地位的企业滥用其支配力。各国又有自己的反垄断法规。欧共体条约对合并问题没有具体规制,1989年欧共体部长理事会制定了《欧共体企业合并控制条例》,根据该条例,如果合并被视为对共同体或对共同体的一个重大部分具有影响,应当由欧共体委员会作出决定,是否批准合并。委员会是否批准合并,决定性因素是这个合并是否与共同体市场相协调。根据条例第2条第3款,一个合并如果可能产生或者加强市场支配地位,从而使共同体或者一个重大部分的有效竞争严重受到阻碍,该合并得被视为与共同体市场不协调。在欧共体委员会的实践中,要认定一个合并是否与共同体相协调,委员会首先要界定与合并相关的市场,然后判断合并后企业的市场地位。合并控制条例没有相关市场的概念,但委员会在其发布的1994年第3394号条例之附录中,对市场作了详细规定,规定合并后企业的市场势力应当从相关产品和相关地域市场两个方面来确定。对于合并后的企业是否由于合并能够在该市场上产生或者加强市场支配地位,委员会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参与合并的企业在相关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在实践中,绝大多数的市场支配地位产生于合并后企业的市场份额达到40-75%之间,如果超过70-75%,虽然不是绝对推断,但这些企业一般会被视为占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市场份额虽然是判断合并后企业市场地位的一个基本测度标准,但不是绝对和唯一的标准。其他因素包括合并后企业能否将多数竞争者排挤出市场,能否具有涨价能力,能否构成市场进入障碍等。欧共体企业合并控制条例没有明确提及第三国企业的合并。但欧共体经社理事会的意见表明,如果第三国企业参与的合并能够对欧共体市场上的竞争造成不良影响,这些合并应当接受条例的管辖。条例的第一条第2款关于“对欧共体有影响的合并”的规定虽然不是一条冲突规范,因为通过这个条款不能完全解决涉及第三国企业合并的管辖权问题,实践表明,在禁止或者限制第三国企业合并题问上,欧共体竞争法在域外使用方面接受了美国反垄断法的“效果原则”。在共同体法律没有规定或者没有涉及到的领域情况下,成员国的国内反垄断法将发挥作用。一般来说成员国的法律都比共同体的法律更严格。波音公司是美国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已经取得了大概64%份额,在全球的大型客机生产市场上取得了市场支配地位。麦道公司是美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军用飞机制造企业,同时也生产大型民用客机。1996年底,波音公司用166亿美元兼并了麦道公司。在干线客机市场上,合并后的波音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商,而且是美国市场唯一的供应商,占美国国内市场的份额几乎达百分之百。在全世界的飞机制造业中,唯一可以与美国波音公司进行较量的是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空中客车在世界大型客机市场上大约占三分之一的份额。美国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的合并可以加强波音公司在世界市场的支配地位,同时也对欧洲空中客车在大型客机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对于波音和麦道公司的合并,美国和欧共体委员会持有不同态度。虽然合并后的公司占有美国市场百分之百的份额,但美国政府不仅没有阻止波音兼并麦道,而且利用政府采购等措施促成了这一兼并活动。其主要考虑的原因是:民用干线飞机制造业是全球性寡占垄断行业,虽然波音公司在美国国内市场保持垄断,但在全球市场上受到来自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越来越强劲的挑战。面对空中客车公司的激烈竞争,波音与麦道的合并有利于维护美国的航空工业大国地位;尽管美国只有波音公司一家干线民用飞机制造企业,但由于存在来自势均力敌的欧洲空中客车的竞争,波音公司不可能在开放的美国和世界市场上形成绝对垄断地位。如果波音滥用市场地位提高价格,就相当于把市场拱手让给空中客车。鉴于麦道公司在美国军事工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在国际民用客机市场失去了竞争力的现状,事实上除了波音公司外,其他任何飞机制造公司不可能也不愿意购买麦道公司。相反,欧共体委员会认定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的合并会增强波音公司在世界大型客机市场的支配地位,委员会认为波音和麦道的合并不利影响有三:一是合并后的波音公司不仅将其在民用客机市场上的份额从64%提高到70%,而且可以将其在大型客机制造业的垄断地位扩大到小型客机市场。二是通过取得麦道公司,波音公司可以将其影响和势力扩大到所有与麦道公司有着交易关系的航空公司,甚至可以与他们订立长期的独家购买协议。三是随着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的合并,波音公司可将麦道公司在国防研究和开发领域取得的新技术用于飞机制造业,从而可以提高该公司的竞争潜力。鉴于此,欧共体委员会从一开始就决心阻止这个合并。为了使合并得到欧共体委员会的批准,波音公司按照委员会的愿望和要求作了一系列重大承诺,这些承诺均涉及世界大型客机市场的竞争结构,以抵消合并给市场竞争带来的不利影响。委员会对波音公司的承诺表示满意,最终批准了合并。垄断与否不是以单纯的市场占有率为判据,而是以是否限制竞争行为为主要依据。其有关并购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仍然是市场结构理论。两个体系都明确禁止损害竞争的并购行为,而与之相对应的并购准则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市场结构过度集中,保证市场上有足够多的企业进行竞争。美国1992年的横向竞争准则中已不再将市场占有率作为唯一判断标准,而是提供了多个相关因素予以分析。美国立法中的细分市场,以及欧共体法律界定相关市场的有关规定,都说明了在是否判断是否构成垄断时,关键是分析合并行为是否损害了有效的市场竞争。从波音和麦道的合并案也可看出来,尽管合并后,波音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了5%,但这是因淘汰麦道5%过时老产品市场而获得的市场份额,并没有对美国市场竞争造成损害。然而合并加强了波音在世界市场的支配地位,因而欧共体委员会要求其作出一系列与市场竞争力有关的承诺。全球化背景下欧美国家的反垄断战略为,保持市场竞争,促进技术进步,反垄断是要继续坚持的,对一个企业是否采取反垄断措施,采取怎么样的处罚措施,则要从全球竞争和国家利益着眼。其竞争政策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方面要保障境外的反竞争实践不损害其境内的企业和竞争或剥削消费者,另一方面要保障第三国市场上的反竞争实践不妨碍已经进入这些市场的该国企业。对于美国而言,波音有空中客车这样强劲的国际竞争对手,如果波音不与麦道合并,美国航空工业的整体优势就不能充分发挥,最终可能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而对于欧共体国家而言,波音与麦道合并会影响其本国企业的竞争地位。他们对合并案的不同态度正是体现了他们不同的利益出发点。尽管欧美的反垄断部门在执行反垄断法的过程中采取了细致分析市场,灵活处理的办法,但遵循了几个主要原则。一是反垄断的目的是保护市场的有效竞争性和消费者的利益。在批准并购案时,不仅是根据市场集中度指标,还要看兼并后的市场效率。二是判断垄断的标准不是以企业规模大小来决定的,关键要看是否滥用了市场力量。具有市场力量的企业不一定是垄断,只有利用市场力量采取了不正当手段才被判为垄断。三是考虑行业特点,例如像大型飞机制造业这种寡占性行业,市场进入难度高,因此不能以传统市场分析方法予以分析。另外要慎重处理新兴高技术行业的垄断案。四是充分考虑国家整体利益。海外并购不能好大喜功,更不能只看短期的得失。贪大、图快都是被诸多案例反复证实的误区。从这一角度而言,有些貌似成功完成的海外并购交易从一开始便应被扣插败笔的标签。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前面提到的改革开放以来跨境并购第一单——首钢集团收购秘鲁铁矿公司项目,由于缺乏调查,首钢开出的2亿美元的价格远远高出秘鲁政府的标底和其他竞争对手的出价,加上偿还收购融资贷款本息的资金,使这一本应有盈余的项目在之后十年里都难以盈利。抛开“海外并购第一单”的历史光环和当年即抛出2亿美元的“气魄”,从投资角度分析,这次投资应属一项极其失败的并购案例。那么,衡量海外并购成功与否是不是有统一标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严格来讲,每个海外并购项目无论从并购目的、交易细节、到并购完成后对并购标的的运营和整合措施都是不同的。但虽然没有统一标准,毋庸置疑,衡量并购行为是否成功,应将判断的标尺更多对准并购协议达成之后(当然存在并购协议达成时就“失败”的案例,如上述并购价格奇高的例子,但随着国际化进程及中国投资者视野的开阔及经验累积,这种“冤大头”投资者将越来越少)。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成功海外并购的概念不应仅仅局限于被并购目标是否实现资产升值和达到特定财务运营指标,更应在整个动态过程中满足投资者进行并购的初衷和远景战略目的。比如,2004年联想集团收购IBM的全球个人电脑业务及收购后展开的一系列整合攻势,不仅在世界范围内提升了联想品牌的知名度,更被专业人士认为通过并购实现了“无形资源的转移”。正如联想总裁柳传志所说,联想用5亿美元(包括承担5亿美元债务)买到了“能解决自己问题的业务”,用更短的时间满足了其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路面建设分包合同范本
- 软件维护保养协议
- 轻松学好小学语文
- 追踪大别山人文历史
- 配合饲料购销协议
- 酒吧地板购销合同指南
- 酒楼联手合作协议
- 采购协议条款范例模板
- 金属铸件购买合同
- 钢材供应商招标
- 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含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机遇规划研究报告
- 《企业ESG管理体系》
- 2024-2030年航空航天专用刀具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年小学少先队工作总结参考(五篇)
- 2023年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聘考试真题
-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效措施和数学作业设计措施3篇
- 4.3海-气相互作用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 关于国乒的课件
- 2024年官方兽医考试题库
- GB/T 35428-2024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