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_第1页
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_第2页
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_第3页
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_第4页
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一、智能制造“想”二、智能制造“响”三、智能制造“做”01智能制造:想制造是什么

消费者

经营

产品PDCA、5W2H、6S、ISO9000人,机,料,法,环制造原材料质量半成品交期成品环保安全成本

AI人工智能BigDate大数据AR、VR

数字双胞胎

区块链

互联网思维

用户体验生存

管理发展Clound云虚拟仿真

物联网

边缘计算量子

机器人中国智造2025,一带一路,供给侧,5G,工业互联网,工业4.01-1智能制造“想”(制造是什么)1-4智能制造“想”(传统工厂问题点)A、一体化生产计划管控目前缺少对生产计划一体化管理体系。进度执行反馈及异常处理慢。经常花费大量时间来开计划沟通会议,无法正确判断接单的情况,计划管理沟通成本高。B、物料管理的精益化库存管理粗放,物料缺乏有效标示手段。在制品状态信息不透明,在制品更换载具后无法进行跟踪。仓库与工序间的拉动衔接不够完善。C、产品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和追溯体系检验数据手工进行管理,出现的不良品不能进行有效的管控。质量主要以事后检验为主,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整个生产过程中未建立起完整的质量追溯体系。不能对工艺不良进行详细履历追踪。D、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过程加工工艺参数还无法进行采集,过程质量得不到及时控制。虽然自动化程度较高,但是未进行联网OEE分析缺失。制造现场的异常披露、预警、跟踪体系缺失。1-6智能制造“想”(转型升级)智能制造突破要瞄准3个功能系统和2个支撑系统智能制造云工业互联网云智能产品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智能集成智能集成1-7智能制造“想”(转型升级)智能工厂方案的价值规划1-单元级2-车间级3-工厂级车间级绩效提升质检流程规范化,控制产品质量物流通畅,有效控制生产成本设备利用率提升车间生产运行可视化工厂级效益优化闭环质量管理体系总体存货水平降低产品成本实时反映有效缩短交货期工厂运营可视化高质、高效、透明化的制造单元以生产现场为核心的车间运行智能体系智能化精益工厂过程级/班组级绩效提升严格控制作业过程,提高制造过程质量生产过程可视化柔性线、柔性中心效益倍增1-8智能制造“想”(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执行系统工厂现存问题急需解决新技术推动生产方式变化大脑和中枢:MES+IOT转变生产方式,采用先进技术智能生产方式和装备集成在一起立足现在,展望未来,谋求发展智能工厂的核心:精益化+信息化+复合人才+知识积累+自动化+物联网+大数据+安全02智能制造“响”2-1智能制造“响”(信息化顶层设计)企业门户(Portal(OA))基础数据管理财务管理销售订单管理生产/计划管理采购/库存管理质量/设备管理仓储管理(WMS)精益制造执行(MES)透明订制平台(CRM)主营业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HR)设备资产管理(EAM)投资管理费用管理(HEC)视频会议记录综合治理系统产品研发管理(PLM/PDM)业务经营平台客户/经销商门户(B2B/B2C)管控平台商业智能分析(BI/Hadoop大数据)全面预算管理(Planning)报表合并中心(FM)信息安全及维护(等保及ITIL)支持平台业务流程管理(BPM)非结构化数据知识管理中心

(KM)移动商务(Mobile)中间件技术平台基础数据中心(GMD)企业服务总线(ESB)企业身份管理(ODM)企业搜索引擎(SES)个人主页

待办事项

预警通知

个性视图

流程中心

企业新闻

论坛博客管理者员工决策层内控内审(GRC)供应商关系管理(SRM)物流管理(TMS)供应商门户(ISP)企业资源计划(ERP)零售平台(OCS)MOM制造控制OCP新零售全渠道2-2智能制造“响”(数字化转型)行业和技术区域数字化转型能力框架企业战略运营模式(模式创新)战略和商业模式的探讨对标与案例数字化战略规划数字化应用架构数字化数据架构数字化治理架构数字化技术架构数字化业务架构数字化蓝图1-现状分析数字化愿景制定2-数字化转型整体蓝图规划3-实施路线规划与保障机制设计2-3智能制造“响”(智能门户)3-智能营销平台(客户门户)2-智能企业运营管理平台1-智能制造平台销售订单节点进度产品模型价格体系生产订单工艺标准排程交期生产进度智能物流上料识别工艺切换产线看板异常安灯智能执行订单交期订单进度订单质量订单成本智能决策通过智能装备、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智能物流,应用智能控制系统构建起从产线--车间--工厂的深度互联互通的智能工厂精益设计产研协同供应商管理生产交付精益物流价值流班组建设模具管理标准作业精益制造6S成本管控效率提升自主改善TPM2-6智能制造“响”(智能车间布局)车间布局方式产品原则布置工艺原则布置成组原则布置定位原则布置比较常见的产线布局方式

一字型T型U型O型企业产线布局常见问题重复的搬运与无效的流动庞大的在制品储备生产效率低下,无法目视化设备闲置与紧张并存遵循精益生产原则最少的在制品储备最简化的生产物流最少的物料搬运最快捷地改变工艺流程最大化地利用空间最舒适、称心和安全的工作环境避免不必要的投资;激发工人劳动热情1--6条FMS卧加柔性线、27台各种规格卧式加工中心、两座立体自动货架、AGV物流小车、清洗设备等组成2--集中供毛坯,集中出成品,集中供刀具,集中排铁屑,集中排铁屑,集中排铁屑,集中排铁屑没有事先验证工厂布局,正式生产时各系统问题多多,需要经过长期调整才能达到设计目标:1、整体布局2、排班/人员计划3、产线产能4、工艺过程

(生产节拍)5、物流运输6、设备利用率7、降低库存(储存区、缓冲区)8、资源需求(水电气)2-7智能制造“响”(智能生产线)2-9智能制造“响”(JIT拉动)采用条码扫描或射频识别技术,以生产计划和实际进度为统筹,智能调度仓储及物流自动化设备,建立智能物流管理体系;实现按客户需求出货,工序之间的半成品、车间到仓库、仓库到供应商的JIT拉动,加快生产物流流转速度,实现帐实一致及降低生产呆滞库存。客户需求拉动前后工序半成品JIT拉动原材料JIT拉动供应商送货JIT拉动备料预警看板2-11智能制造“响”(人才团队)

智能工厂建设需要复合型人才;

有专业的建设团队和人才队伍;人才结构体系变化;业务流程与部分业务模式变化;绩效体系变革;标准化工作是关键;行业不同,业务特点不同,切入点不同;智能制造委员会精益管理工艺工程自动化IT信息质量品检数据管理研发设计工程设备财务人事7、人员与系统的互联8、工厂与工厂的互联9、外部供应链的互联3-端到端集成2-12智能制造“响”(数字数据互联智能)1、机器与机器的互联2、机器与系统的互联3、机器与物料的互联4、人员与机器的互联5、系统与系统的互联6、物料与系统的互联1-横向集成2-纵向集成03智能制造“做”3-1智能制造“做”(业务蓝图)工业互联网平台虚拟仿真平台模块化/柔性化生产线在线自适应检测装备智能立体仓库智能制造业务蓝图:3-2智能制造“做”(实施方法)1-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整体规划:在项目建设之初,综合考虑计划、生产、品质、物流、设备和工艺等业务,建立一套统一的业务方案;分步实施:根据难易程度、紧迫程度、业务关联性等特性进行分批上线,减少新系统上线对应用部门的业务冲击;2-快速实施,强化运维快速实施上线,并加强上线维护的过程,充分的给业务部门一个适应、应用、固化的过程。3-建立业务改善小组,让系统与业务完全融合系统上线后,会暴露出很多业务上的问题,改善小组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协商出改善方案,制定改善策略,达到业务改善目的。4-实施过程中,通过流程闭环进行业务驱动在方案过程中,即充分考虑业务的流程闭环,建立后端拉动前端,前端驱动后端的业务执行模式。3-3智能制造“做”(目标三步曲)过程数据采集采集生产线体的投入产品数据。采集产品的工序加工数据。采集自制件的出入库数据。生产管理两小时检讨机制的建立工单的完工考核机制工艺数据积累现场可视化品质管控品质标准固化进入系统品质数据采集品质过程控制品质数据分析与追溯设备集成加工设备集成检测设备集成生产环境检测采集产线拉动配送产线拉动仓储物料JIT模式配送第1步:制造透明化物流标准化与精细化物流的实物管控与信息化物料齐套检讨基于第一阶段采集的大数据加以应用分析计划体系的完善应用APS实现智能排程,工单自动分派。拉式生产模式的变革(推动基于价值流的精益生产)数字化生产指挥调度中心建设。第2步:制造精益化产品的研发设计集成

实现基于个性化定制模式的研发制造一体化体系。设备自动化与生产系统控制的双向交互,生产指令底层化。

实现个性化柔性制造现场异常的闭环管控工艺数据的完善制造过程决策数据化、智能化第3步:制造智能化3-4智能制造“做”(8大维度)序号分类工作内容责任人计划时间1企业愿景和战略层面明确核心产品自主研发制造的方向2加大对研发、工艺、制造、质量的重视,要有战略耐心3管理重视基础管理,精益管理/计划管理/库存管理/早会管理/质量管理/绩效管理/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等4维护保养管理:建立和完善设备、厂房的维护保养制度和落实5精益管理:5S、标识、安灯、周转器具等6核心技术加强对核心部件的技术研发支持和重视7加强对工艺和核心装备的自主开发能力和重视8完善部件的标准化和通用化,提升整机的模块化9质量展开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完善过程质量管理,追求零缺陷的质量理念。10制造车间加强质量意识,绩效指标关注过程质量11在过程中应用8D报告、pFMEA等质量分析工具12过程质量控制每小时抽三件的方式,SPC统计分析3-5智能制造“做”(8大维度)序号分类工作内容责任人计划时间13人才重视人才储备和人才培养,培养工艺、研发、制造、质量等专业型人才,做好人才池的储备14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以务实为主,实事求是,先对需求进行明确,过程实现透明化,关键数据进行抓取分析,部分工作实现自动化,下一步再考虑数据的深度挖掘利用,信息化的互联互通等。15提高自动化率,但要关注质量、成本、效率、安全、能耗等指标16结合实际需求拓展信息化系统的功能,解决系统利用率低的问题17MES的实施分步骤有序进行,第一阶段确保实现透明化工厂,第二阶段再进行优化组织18重视数据的采集和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19新工厂生产方式选择预装+总装生产方式,提高柔性和效率20参观细节:护目镜、耳机、保护鞋等21卫生间:保持整洁、清香22企业文化:展示可以好好进行设计23零件仓库:可考虑使用DPS取料系统24全球化加强对海外中高端市场的开拓和产品研发3-6智能制造“做”(数字化车间)数字化车间——模块化预装+柔性化总装生产线,实现小批量、多样化、定制化需求,提高生产效率柔性化生产线高精度压铸机自动弯管机自动冲压线自动铆接机自动检测装备原材料智能仓储装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