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排烟工程》 课件 5建筑排烟系统设计_第1页
《建筑防排烟工程》 课件 5建筑排烟系统设计_第2页
《建筑防排烟工程》 课件 5建筑排烟系统设计_第3页
《建筑防排烟工程》 课件 5建筑排烟系统设计_第4页
《建筑防排烟工程》 课件 5建筑排烟系统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建筑排烟系统设计第五章建筑排烟系统设计5.1排烟系统的设置部位5.1.1自然排烟系统的选择5.1.2机械排烟系统的选择5.2排烟系统设施 5.2.1自然排烟设施 5.2.2机械排烟设施 5.3排烟量计算 5.3.1单个防烟分区排烟量的计算5.3.2排烟系统的排烟量计算5.3.3排烟口计算 5.4排烟系统设计要求5.4.1自然排烟系统设计要求5.4.2机械排烟系统设计要求5.4.3机械排烟系统设施设计要求5.5补风系统5.6排烟系统运行与控制5.1排烟系统的设置部位1.厂房或仓库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①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硫酸、盐酸)②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丁类生产车间;(空调生产与组装车间、汽车部件加工和组装车间)③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丙类仓库;④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2.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①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2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②中庭;③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5.1排烟系统的设置部位2.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④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⑤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3.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2

,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5.1.1自然排烟系统的选择自然排烟系统是利用火灾产生的热烟气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压作用,通过房间、走道的开口部位把烟气排至室外。①多层建筑,其受外部条件影响较小②中庭,利用烟气热浮力和烟囱效应③厂房和仓库,厂房、库房建筑的外观要求没有民用建筑的要求高,可以采用可熔材料制作的采光带和采光窗进行排烟。④四类隧道和行人或非机动车辆的三类隧道,当隧道较短、火灾发生概率低、危险性较小时,可沿途顶部可开设自然通风排烟口。⑤人防工程地下空间,当可以开设自然排烟口时,宜采用自然排烟系统,其中排烟口总面积大于本防烟分区面积的2%。5.1.2机械排烟系统的选择机械排烟系统:通过排烟机抽吸,使排烟口附近压力下降,形成负压,进而将烟气通过排烟口、排烟管道、排烟风机等排出室外。形式:机械排烟与自然补风组合、机械排烟与机械补风组合、机械排烟与排风合用、机械排烟与通风空调系统合用排烟风机排风机排烟口排风口(a)楼梯间加压(b)有烟区排烟5.1.2机械排烟系统的选择机械排烟系统一般用于以下场所:①高层建筑,受自然条件(如室外风速、风压、风向等)的影响较大。②建筑内应设排烟设施,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房间、走道及中庭等。③人防工程中建筑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和大厅。④丙、丁类生产车间。⑤总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⑥电影放映间和舞台等。5.2排烟系统设施5.2.1自然排烟设施采用自然排烟系统的场所应设置自然排烟窗(口)便于人工开启的普通外窗专门为高大空间自然排烟而设置的自动排烟窗为了提高自然排烟效果,自然排烟口应沿火灾气流方向开启。北京市地方标准,设置在外墙上的单开式自动排烟窗应采用下旋外开式;设置在屋面上的自动排烟窗宜采用对开式或百叶式。自动排烟窗具备:在任何紧急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的防失效保护功能,保证在发生故障时能自动打开并处于全开位置。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功能,手动开启功能、远程控制开启和关闭功能。承受一定的风压荷载,即使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开启;当安装在房顶时,防雨水、抵抗冰雪性能。5.2.2机械排烟设施机械排烟系统主要包括:排烟风机、排烟管道、排烟口(阀)、排烟防火阀及相关的联动控制设备等1.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安装在机械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平时呈开启状态,火灾时当排烟管道内温度达到280℃时关闭,并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漏烟量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组成:阀体、叶片、执行机构和温感器等5.2.2机械排烟设施1、排烟防火阀平时一般呈开启状态,防火阀平时呈关闭状态;2、排烟防火阀有温感器,所以当烟气温度达到280oC时能自行关闭,而防火阀不具备温感器。2.防火阀一般安装在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送、回风路管道上的阀门。组成:阀体、叶片、执行机构和温感器等3.排烟口多叶排烟口板式排烟口5.3排烟量计算排烟系统计算风量是由计算法和查表法相结合确定的,同时考虑各种风量损耗,排烟系统设计风量≥计算风量的1.2倍。查表法:传统计算方法,易于理解和计算。用于常见的低矮空间。计算法:基于羽流质量流量公式,理论性更强。高大空间采用计算法后,与查表法中数值进行比较,取较大值作为排烟系统计算风量。中庭是建筑物中比较特殊的部位,排烟量计算会有特殊要求。5.3.1单个防烟分区排烟量的计算1.储烟仓厚度和最小清晰高度必须控制烟气层厚度即储烟仓的厚度,并且计算所需排烟量以保证足够的清晰高度。储烟仓5.3.1单个防烟分区排烟量的计算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储烟仓的厚度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20%,且不应小于500mm;当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时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10%,且不应小于500mm自然排烟时储烟仓的厚度要求5.3.1单个防烟分区排烟量的计算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储烟仓的厚度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20%,且不应小于500mm;当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时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10%,且不应小于500mm储烟仓的厚度也不能设置得太大,储烟仓底部距地面的高度应大于安全疏散所需的最小清晰高度。走道、室内空间净高≤3m的区域,其最小清晰高度不宜≥其净高的1/2,其他区域的最小清晰高度应按下式计算Hq=1.6+0.1×H’式中,Hq——最小清晰高度(m)

H’——单层空间取排烟空间的建筑净高度;多层空间取最高疏散楼层的层高(m)5.3.1单个防烟分区排烟量的计算2.非中庭场所排烟量计算(1)查表法除中庭外建筑场所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量计算:1)建筑空间净高≤6m的场所,其排烟量应按不小于60m3/(h·m2)计算,且取值≥15000m3/h,或设置有效面积≥该房间建筑面积2%的自然排烟窗(口)。2)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空间净高>6m的场所,其每个防烟分区排烟量应根据场所内的热释放速率采用计算法确定,且不应小于表5-1中的数值,或设置自然排烟窗(口),其所需有效排烟面积应根据表5-1及自然排烟窗(口)处风速计算。5.3.1单个防烟分区排烟量的计算2.非中庭场所排烟量计算(1)查表法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空间净高大于6m场所的计算排烟量及自然排烟侧窗(口)处风速空间净高/m办公室、学校(×104m3/h)商店、展览厅(×104m3/h)厂房、其他公共建筑(×104m3/h)仓库(×104m3/h)无喷淋有喷淋无喷淋有喷淋无喷淋有喷淋无喷淋有喷淋6.012.25.217.67.815.07.030.19.37.013.96.319.69.116.38.232.810.88.015.87.421.810.618.99.635.412.49.017.88.724.212.221.111.138.514.2自然排烟侧窗(口)处风速(m/s)0.940.641.050.781.010.741.280.845.3.1单个防烟分区排烟量的计算2.非中庭场所排烟量计算应用查表法时,需要注意:1)建筑空间净高大于9.0m的,按9.0m取值;建筑空间净高位于表中两个高度之间的,按线性插值法取值;表中建筑空间净高为6m处的各排烟量值为线性插值法的计算基准值。2)当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储烟仓厚度应大于房间净高的20%;自然排烟窗(口)面积=计算排烟量/自然排烟窗(口)处风速;当采用顶开窗排烟时,其自然排烟窗(口)的风速可按侧窗口部风速的1.4倍计算。3)当公共建筑仅需在走道或回廊设置排烟时,其机械排烟量不应小于13000m3/h,或在走道两端(侧)均设置面积不小于2m2的自然排烟窗(口)且两侧自然排烟窗(口)的距离不应小于走道长度的2/3。4)当公共建筑房间内与走道或回廊均需设置排烟时,其走道或回廊的机械排烟量可按60m3/(h·m2)计算且不小于13000m3/h,或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走道、回廊建筑面积2%的自然排烟窗(口)。5.3.1单个防烟分区排烟量的计算2.非中庭场所排烟量计算(2)计算法针对排烟空间净高>6m首先要确定烟气羽流的类型:轴对称型烟羽流阳台溢出型烟羽流窗口型烟羽流羽流质量流量计算1)轴对称型烟羽流Qc——火源热释放速率的对流部分,一般取值为Qc=0.7Q(kW);Z——燃料面到烟层底部的高度(m),取值应大于或等于最小清晰高度与燃料面高度之差;公式(5-1)2)阳台溢出型烟羽流:W=w+b式中:

Q——火源的热释放速率(kW);H1——燃料面至阳台的高度(m);

Zb——从阳台下缘至烟层底部的高度(m);

W——烟羽流扩散宽度(m);

w——火源区域的开口宽度(m);

b——从开口至阳台边沿的距离(m),b≠0;3)窗口型烟羽流:式中:Aw——窗口开口的面积(m2);

Hw——窗口开口的高度(m);

Zw——窗口开口的顶部到烟层底部的高度(m);

αw——窗口型烟羽流的修正系数(m)。其次,在应用烟羽流质量流量公式时,需要解决火源的热释放速率问题。火灾热释放速率应按下式计算:Q=α·t2

式中:Q——热释放速率(kW);

t——火灾增长时间(s);

α——火灾增长系数(kW/s2)。各类场所的火灾热释放速率可按上式计算且不应小于表4.6.7规定的值。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场所,其室内净高大于8m时,应按无喷淋场所对待。5.3.1单个防烟分区排烟量的计算2.非中庭场所排烟量计算(2)计算法针对排烟空间净高>6m注意: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简称喷淋)的场所,其室内净高大于8m时,应按无喷淋场所对待。如果房间按照高大空间场所设计的湿式灭火系统,加大了喷水强度,调整了喷头间距要求,其允许最大净空高度可以加大到12m~18m;因此当室内净空高度大于8m,且采用了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的有效喷淋灭火措施时,该火灾热释放速率也可以按有喷淋取值。5.3.1单个防烟分区排烟量的计算2.非中庭场所排烟量计算采用式(5-7)计算建筑火灾充分发展阶段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火源的热释放速率与火灾增长时间的平方值成正比关系,而火灾增长时间为多长(即火灾何时进入充分发展阶段达到稳定状态)并没有确切的计算方法。在火灾风险评估中,一般认为当自动灭火系统开始灭火后能够将火灾控制在当前规模,可以将自动灭火系统动作时间作为火灾增长时间代入式(5-7)计算得到火灾热释放速率。因此,在进行建筑排烟系统设计时,对场所的火灾荷载进行细致调查,查阅相关资料获得火灾时可能的最大热释放速率,与表5-3中值进行比较,如果大于表中数据再采用计算的方法。5.3.1单个防烟分区排烟量的计算最后,烟气羽流的质量流量确定后,还需将其换算成体积流量,才能作为排烟系统的计算风量。体积流量的排烟量由下面公式计算确定,或按火灾烟气速查表选取。

(5-9)

式中V——排烟量(m3/s);ρ0——环境温度下的气体密度(kg/m3),通常T0=293.15K,ρ0=1.2(kg/m3);

T0——环境的绝对温度(K);

T——烟气的平均绝对温度(K),,为烟气平均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

Mρ——羽流质量流量(kg/s)。式中

K——烟气中对流热量因子,当采用机械排烟时,取K=1.0;当采用自然排烟时,取K=0.5;cp——空气的定压比热容,一般取1.01[kJ/(kg·K)]。

5.3.1单个防烟分区排烟量的计算例5-1某仓库内采用木质货架托盘储存塑料物品,长、宽、高分别为30m、20m、15m,为三层共享空间,建筑靠墙侧设有三层房间,每层层高为5m,设置喷淋系统,排烟口设于空间顶部(其最近的边离墙大于0.5m),如图5-19所示。中间位置物品起火,火源燃料面距地面高度1m,起火后180s后喷淋系统动作,可将火势控制住。环境温度为20℃,空气密度为1.2kg/m3。试计算该仓库的排烟系统的设计风量。5.3.1单个防烟分区排烟量的计算(1)火灾热释放速率计算。该仓库内采用木质货架托盘储存塑料物品,发生火灾为快速火,查表5-2和式(5-6)得火灾稳定阶段最大热释放速率为:计算得到的热释放速率3.96MW小于表5-3中有喷淋情况下仓库热释放速率数据4MW,因此选取表中数据4MW作为排烟系统设计的火灾热释放速率。(2)羽流质量流量计算。仓库中间位置物品起火,烟气羽流为轴对称型烟羽流,采用式(5-4)进行计算。热释放速率中对流部分:5.3.1单个防烟分区排烟量的计算(3)设计风量计算。烟气平均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烟气层平均绝对温度:排烟量(烟羽流体积流量):大于表5-1中有喷淋情况下净高大于9.0m仓库的计算排烟量14.2×104m3/h,因此选取20.916×104m3/h作为排烟系统设计的计算风量。排烟系统的设计风量不应小于计算风量的1.2倍,设计风量为20.916×104×1.2=25.992×104m3/h。5.3.1单个防烟分区排烟量的计算(3)设计风量计算。在计算出羽流的质量流量后,还可以查表5-4直接获得排烟系统的计算排烟量。以例5-1结果查表可得烟气平均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

约为47K,计算排烟量约为58.02m3/s,与计算值基本一致。5.3.1单个防烟分区排烟量的计算例5-2某一带有阳台的两层公共建筑。室内设有喷淋装置,每层层高8m,阳台开口w=3m,燃料面距地面1m,至阳台下缘Hl=7m,从开口至阳台边沿的距离为b=2m。火灾热释放速率取Q=2.5MW,排烟口设于侧墙并且其最近的边离吊顶小于0.5m,计算排烟口处的羽流质量流量。解

烟气羽流的扩散宽度:W=w+b=3+2=5(m)从阳台下缘至烟气层底部的最小清晰高度:阳台下缘至烟气层底部高度至少取最小清晰高度Zb=Hq=2.4m烟气羽流质量流量:5.3.1单个防烟分区排烟量的计算3.中庭排烟量计算(1)中庭周围场所设有排烟系统时,中庭采用机械排烟系统的,中庭排烟量应按周围场所防烟分区中最大排烟量的2倍数值计算,且不应小于107000m3/h;中庭采用自然排烟系统时,应按上述排烟量和自然排烟窗(口)的风速不大于0.5m/s计算有效开窗面积。(2)当中庭周围场所不需设置排烟系统,仅在回廊设置排烟系统时,回廊的排烟量不应小于按常规场所一个防烟分区排烟量的设计值,中庭的排烟量不应小于40000m3/h;中庭采用自然排烟系统时,应按上述排烟量和自然排烟窗(口)的风速不大于0.4m/s计算有效开窗面积。5.3.2排烟系统的排烟量计算一个排烟系统大多负担多个防烟分区的排烟(1)当系统负担具有相同净高场所时,对于建筑空间净高大于6m的场所,应按排烟量最大的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量计算;对于建筑空间净高为6m及以下的场所,应按同一防火分区中任意两个相邻防烟分区的排烟量之和的最大值计算。(2)当系统负担具有不同净高场所时,应采用上述方法对系统中每个场所所需的排烟量进行计算,并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系统排烟量。5.3.2排烟系统的排烟量计算例5-3某建筑共4层,每层建筑面积2000m2,均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层空间净高7m,包含展览和办公场所,2层空间净高6m,3层和4层空间净高均为5m。假设1层的储烟仓厚度及燃料面距地面高度均为1m。环境温度为20℃,空气密度为1.2kg/m3。计算该排烟系统的设计风量。5.3.2排烟系统的排烟量计算管段间担负防烟区通过风量V及防烟分区面积S(m2)(m3/h)A1-B1A1V(A1)计算值=43020<91000,所以取值91000B1-JA1,B1V(B1)计算值=24984<43020<91000,所以取值91000(1层最大)A2-B3A2V(A2)=S(A2)×60=60000B2-JA2,B2V(A2+B2)=S(A2+B2)×60=120000(2层最大)J-KA1,B1,A2,B2120000(1、2层最大)A3-B3A3V(A3)=S(A3)×60=45000B3-C3A3,B3V(A3+B3)=S(A3+B3)×60=81000C3-KA3,B3,C3V(A3+B3)>V(B3+C3),所以取值81000(3层最大)K-LA1,B1,A2,B2,A3,B3,C3120000(1~3层最大)A4-B4A4V(A4)=S(A4)×60=12000<15000,所以取值15000B4-C4A4,B4V(A4+B4)=15000+S(B4)×60=57000C4-D4A4,B4,C4V(B4+C4)=S(B4+C4)×60=72000>Q(A4+B4),所以取值72000D4-LA4,B4,C4,D4V(B4+C4)>Q(C4+D4)>Q(A4+B4),所以取值72000(4层最大)L-M全部120000(1~4层最大)多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风管风量计算结果5.3.3排烟口计算机械排烟系统:计算每个防烟区中排烟口的数量及其面积自然排烟系统:根据建筑面积比例或排烟口最大风速计算每个防烟区中排烟窗(口)的有效面积1.机械排烟口计算每个防烟分区中排烟口的数量取决于两个因素:①排烟口的平面布置要求,②每个排烟口能够负担的排烟量。为了防止烟气层吸穿而降低实际排烟量,单个排烟口的最大排烟量为:5.3.3排烟口计算机械排烟系统中每个排烟口最大排烟量Vmax:

式中,γ——排烟位置系数;

当风口中心点到最近墙体的距离≥2倍的排烟口当量直径时:γ取1.0;

当风口中心点到最近墙体的距离<2倍的排烟口当量直径时:γ取0.5;

当吸入口位于墙体上时,γ取0.5。db——排烟系统吸入口最低点之下烟气层厚度,m;T0——环境的绝对温度,K;

T——烟层的平均绝对温度,K;5.3.3排烟口计算2.自然排烟窗(口)计算自然排烟窗(口)截面积Av式中

A0——所有进气口总面积(m2);Cv——自然排烟窗(口)流量系数(通常选定在0.5~0.7之间);C0——进气口流量系数(通常约为0.6);g——重力加速度,9.8m/s2。由于式中存在多个未知量,所以AvCv在计算时应采用试算法。5.4排烟系统设计要求

5.4.1自然排烟系统设计要求自然排烟系统的设置主要就是在建筑内布设自然排烟窗(口),主要涉及:排烟窗(口)的位置数量有效排烟面积5.4.1自然排烟系统设计要求1.自然排烟窗(口)有效面积并不是开窗(口)面积就是排烟的有效面积,在许多情况下,排烟窗(口)的有效面积小于其实际开口面积。当悬窗开启角度>70°时,有效排烟面积与窗面积相等;当开窗角≤70°时,有效排烟面积为窗最大开启时水平投影面积。当平开窗开启角度>70°时,有效排烟面积=窗的面积;当开窗角≤70°时,其面积为窗最大开启时竖向投影面积。当采用推拉窗时,其面积应按开启的最大窗口面积计算。百叶窗的有效面积为窗的净面积乘以遮挡系数,防雨百叶系数取0.6,一般百叶系数取0.8。5.4.1自然排烟系统设计要求1.自然排烟窗(口)有效面积当平推窗设置在顶部时,其面积可按窗的1/2周长与平推距离乘积计算,且不应大于窗面积;当平推窗设置在外墙时,其面积可按窗的1/4周长与平推距离乘积计算,且不应大于窗面积,。5.4.1自然排烟系统设计要求除洁净厂房外,设置自然排烟系统的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2500m2的制鞋、制衣、玩具、塑料、木器加工储存等丙类工业建筑,除自然排烟系统所需排烟窗(口)外,尚宜在屋面上增设可熔性采光带(窗)。采光带(窗)发挥排烟效能时的火灾规模较大,因此所需要的排烟排热面积有时比一般的自然排烟所需的面积大。采光带(窗)面积:①未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或采用钢结构屋顶,或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建筑,≥楼地面面积的10%;②其他建筑≥楼地面面积的5%。5.4.1自然排烟系统设计要求2.自然排烟窗(口)位置防烟分区内任一点与最近自然排烟窗(口)之间的水平距离≤30m。工业建筑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其水平距离尚≤建筑内空间净高的2.8倍;公共建筑空间净高≥6m,且具有自然对流条件时,其水平距离≤37.5m。自然排烟窗(口)应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①当设置在外墙上时,应在储烟仓内,但走道、室内空间净高≤3m自然排烟窗(口)可设置在室内净高度的1/2以上。②自然排烟窗(口)的开启形式应有利于火灾烟气的排出。设置在外墙上的单开式自动排烟窗宜采用下悬外开式,设置在屋面上的自动排烟窗宜采用对开式或百叶式。5.4.1自然排烟系统设计要求2.自然排烟窗(口)位置③当房间面积≤200m2时,自然排烟窗(口)开启方向不限。④自然排烟窗(口)分散均匀布置,且每组的长度不宜大于3.0m,因此要求均匀地布置顶窗、侧窗和开口。⑤设置在防火墙两侧的自然排烟窗(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此外,为了防止火势从防火墙的内转角或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蔓延,门、窗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两个相邻的自然排烟窗(口)之间需要保持4m以上的距离。5.4.1自然排烟系统设计要求2.自然排烟窗(口)位置工业建筑排烟方式较为简便,排烟窗(口)更需要均匀布置。在侧墙上设置的,应尽量在建筑的两侧长边的高位对称布置,形成对流,窗的开启方向应顺烟气流动方向;在顶部设置的,火灾时靠人员手动开启不太现实,为便于火灾时能及时开启,最好设置自动排烟窗。当屋面斜度小于或等于12°时,每200m2的建筑面积应设置相应的自然排烟窗(口);当屋面斜度大于12°时,每400m2的建筑面积应设置相应的自然排烟窗(口)。5.4.1自然排烟系统设计要求3.自然排烟窗(口)开启方式只有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开启和现场温控释放的排烟窗(口)属于自动排烟窗(口),其他均为手动开启的排烟窗(口),而不论它是否采用电动装置开启。5.4.2机械排烟系统设计要求1.机械排烟系统布置方案及规定①当建筑的机械排烟系统沿水平方向布置时,应按不同防火分区独立设置。②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机械排烟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中每段的系统服务高度应小于或等于50m,住宅建筑中每段的系统服务高度应小于或等于100m。5.4.2机械排烟系统设计要求1.机械排烟系统布置方案及规定中庭、与中庭相连通的回廊及周围场所的排烟系统的设计5.4.2机械排烟系统设计要求2.固定窗的设置要求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下列地上建筑或部位尚应在外墙或屋顶设置固定窗:①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2500m2的丙类厂房(仓库)②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建筑、展览建筑及类似功能的公共建筑③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④商店建筑、展览建筑及类似功能的公共建筑中长度大于60m的走道⑤靠外墙或贯通至建筑屋顶的中庭5.4.2机械排烟系统设计要求2.固定窗的设置要求①设置在顶层区域的固定窗,其总面积>楼地面面积的2%。②设置在靠外墙且不位于顶层区域的固定窗,单个固定窗的面积不应小于1m2且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m,其下沿距室内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层高的1/2。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面积不计入固定窗面积,但可组合布置。③设置在中庭区域的固定窗,其总面积>中庭楼地面面积的5%。④固定玻璃窗应按可破拆的玻璃面积计算,带有温控功能的可开启设施应按开启时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5.4.3机械排烟系统设施设计要求1.排烟风机排烟风机应满足280oC时连续工作30min的要求,排烟风机应与风机入口处的排烟防火阀连锁,当该阀关闭时,排烟风机应能停止运转。排烟风机宜设置在排烟系统的最高处,烟气出口宜朝上,并应高于加压送风机和补风机的进风口,垂直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5.4.3机械排烟系统设施设计要求1.排烟风机排烟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它部位隔开。当条件受到限制时,可设置在专用空间内,空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且围护结构底部应有喷淋保护,风机两侧应有600mm以上的空间。5.4.3机械排烟系统设施设计要求2.排烟管道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内壁应光滑。当采用金属管道时,管道内风速不宜大于20m/s;当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1)排烟管道及其连接部件应能在280℃时连续30min保证其结构完整性。(2)竖向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独立的的管道井内,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3)水平排烟管道应设置在吊顶内,耐火极限≥0.50h;确有困难时,直接设置在室内,管道耐火极限≥1.00h。(4)走道吊顶内排烟管道、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1.00h,但设备用房和汽车库的排烟管道耐火极限≥0.50h。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