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16554-2017 钻石分级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24/15/wKhkFmYM8ESAQOU0AAB0S8xN3ww648.jpg)
![(高清版)GB/T 16554-2017 钻石分级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24/15/wKhkFmYM8ESAQOU0AAB0S8xN3ww6482.jpg)
![(高清版)GB/T 16554-2017 钻石分级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24/15/wKhkFmYM8ESAQOU0AAB0S8xN3ww6483.jpg)
![(高清版)GB/T 16554-2017 钻石分级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24/15/wKhkFmYM8ESAQOU0AAB0S8xN3ww6484.jpg)
![(高清版)GB/T 16554-2017 钻石分级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24/15/wKhkFmYM8ESAQOU0AAB0S8xN3ww64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代替GB/T16554—20102017-10-14发布2018-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GB/T16554—2017 I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4颜色分级 95净度分级 6切工分级 7钻石的质量 8钻石分级证书 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见钻石内、外部特征类型 附录B(规范性附录)镶嵌钻石分级规则 附录C(规范性附录)比率分级表 附录D(资料性附录)钻石建议克拉重量表 I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与GB/T16554—2010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删除了“蜥蜴皮”效应的术语和定义(见2010年版3.5.17.7)。——增加了荧光颜色(见4.2.3)。——修改了净度级别SI₂的划分规则(见5.2.4,2010年版5.2.4.2)。——增加了对称性测量项目(见6.1.5)。——修改了超重影响比率级别的划分规则(见6.2.3.1.2,2010年版6.2.3.1.2)。——修改了对称性分级(见6.3.2,2010年版6.3.1)。——修改了质量的称量(见7.2,2010年版7.2)。——调整了附录C表C.5~C.14亭深比的部分参数(见附录C)。——附录D表D.1中,增加了平均直径9.5mm~11.0mm的建议克拉重量(见附录D的表D.1)。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8)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1本标准规定了天然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的术语和定义、钻石颜色、净度、切工的分级规则、钻石质量和钻石分级证书。等领域的钻石分级及相关活动。本标准中的颜色分级适用于无色至浅黄(褐、灰)色系列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本标准中的切工分级适用于切工为标准圆钻型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本标准中的分级规则适用于未经覆膜、裂隙充填等优化处理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本标准中的分级规则适用于质量大于或等于0.0400g(0.20ct)的未镶嵌抛光钻石、质量在0.0400g(0.20ct,含)至0.2000g(1.00ct,含)之间的镶嵌抛光钻石。质量小于0.0400g(0.20ct)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质量大于0.2000g(1.00ct)的镶嵌抛光钻石可参照本标准执行。非无色至浅黄(褐、灰)色系列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其净度分级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其标准圆钻型切工的切工分级可参照本标准执行。非标准圆钻型切工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其颜色分级、净度分级及切工分级中的修饰度(抛光和对称)分级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6552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3珠宝玉石鉴定3术语和定义GB/T16552、GB/T165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钻石diamond由碳原子组成的等轴晶系天然矿物,摩氏硬度10,密度3.52(±0.01)g/cm³,折射率2.417,色散值从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切工(cut)及质量(carat')四个方面对钻石进行等级划分,简称4C分级。1)钻石贸易中仍然沿用克拉重量单位,1.00ct=0.2000g。2颜色分级colorgrading采用比色法,在规定的环境下对钻石颜色进行等级划分。套已标定颜色级别的标准圆钻型切工钻石样品,依次代表由高至低连续的颜色级别,其级别可以溯源至钻石颜色分级比色石国家标准样品。比色石的级别代表该颜色级别的下限。色温在5500K~7200K范围内的荧光灯。比色板、比色纸whitebackground用作比色背景的无荧光、无明显定向反射作用的白色板或白色纸。钻石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发出的可见光强弱程度。一套已标定荧光强度级别的标准圆钻型切工的钻石样品,由3粒组成,依次代表强、中、弱三个级别在10倍放大条件下,对钻石内部和外部的特征进行等级划分。钻石的内部特征internalcharacteristics包含在或延伸至钻石内部的天然包裹体、生长痕迹和人为造成的特征(参见附录A中表A.1)。钻石的外部特征externalcharacteristics仅存在于钻石外表的天然生长痕迹和人为造成的特征(参见表A.2)。通过测量和观察,从比率和修饰度两个方面对钻石加工工艺的完美性进行等级划分。标准圆钻型切工roundbrilliantcut由57个或58个刻面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圆形切工(见图1)。标准圆钻型切工各部分名称见图2、图3。可简称为圆钻形。3冠部俯视示意图字部俯视示意图图1标准圆钻型切工冠部、亭部俯视示意图图2标准圆钻型切工侧视示意图4GB/T16554—2017图3标准圆钻型切工各刻面名称示意图3.5.2直径diameter钻石腰部圆形水平面的直径。其中最大值称为最大直径,最小值称为最小直径,(最大直径十最小直径)值称为平均直径。全深totaldepth钻石台面至底尖之间的垂直距离。3.5.4钻石中直径最大的圆周部分。3.5.5冠部crown腰以上部分,有33个刻面。3.5.6亭部pavilion腰以下部分,有24个或25个刻面。3.5.7冠部八边形刻面。3.5.8冠部主刻面(风筝面)uppermainfacet冠部四边形刻面。53.5.9星刻面starfacet冠部主刻面与台面之间的三角形刻面。3.5.10上腰面uppergirdlefacet腰与冠部主刻面之间的似三角形刻面。3.5.11亭部主刻面pavilionmainfacet亭部四边形刻面。3.5.12下腰面lowergirdlefacet腰与亭部主刻面之间的似三角形刻面。3.5.13底尖(或底小面)culet亭部主刻面的交汇处,呈点状或呈八边形小刻面。3.5.14冠角crownanglea冠部主刻面与腰部水平面的夹角。3.5.15β亭部主刻面与腰部水平面的夹角。3.5.16比率proportion各部分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包括以下要素(详见图4)。3.5.16.1台宽比tablepercentage台面宽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图4标准圆钻型切工比率要素示意图67GB/T16554—2017冠高比crownheightpercentage冠部高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腰厚比girdlethicknesspercentage腰部厚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亭深比paviliondepthpercentage亭部深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全深比totaldepthpercentage全深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底尖比culetsizepercentage底尖直径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3)星刻面顶点到台面边缘距离的水平投影,相对于台面边缘到腰边缘距离的水平投影的百分比。相邻两个亭部主刻面的联结点,到腰边缘上最近点之间距离的水平投影,相对于底尖中心到腰边缘距离的水平投影的百分比。………………(8)建议克拉重量suggestedcaratweight标准圆钻型切工钻石的直径所对应的克拉重量。实际克拉重量与建议克拉重量之差,相对于建议克拉重量的百分比。8GB/T16554—2017上腰面联结点与下腰面联结点之间的腰厚,大于风筝面与亭部主刻面之间腰厚的现象。详见图5上腰面联结点与下腰面联结点之间的腰厚,小于风筝面与亭部主刻面之间腰厚的现象。详见图5注:虚线表示不明显棱线。别磨图5刷磨和剔磨对抛磨工艺的评价,分为对称性和抛光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对称性symmetry对切磨形状,包括对称排列、刻面位置等精确程度的评价。腰围不圆out-of-round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台面中心与腰围轮廓中心在台面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底尖中心和腰围轮廓中心在台面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9台面中心和底面中心在台面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冠高不均crownheightvariation最大冠高与最小冠高之差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 亭深不均paviliondepthvariation最大亭深与最小亭深之差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 亭角不均pavilionanglevariation腰厚不均girdlethicknessvariation最大腰部厚度与最小腰部厚度之差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最大台面宽度与最小台面宽度之差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对切磨抛光过程中产生的外部特征影响抛光表面完美程度的评价。4颜色分级4.1颜色级别N、<N代表不同的色级。亦可用数字表示,详见表1。镶嵌钻石颜色级别划分应按附录B中B.1的规定。4.1.2颜色级别划分规则4.1.2.1待分级钻石颜色饱和度与某一比色石相同,则该比色石的颜色级别为待分级钻石的颜色级别。4.1.2.2待分级钻石颜色饱和度介于相邻两粒连续的比色石之间,则以其中较低级别表示待分级钻石颜色级别。4.1.2.3待分级钻石颜色饱和度高于比色石的最高级别,仍用最高级别表示该钻石的颜色级别。4.1.2.4待分级钻石颜色饱和度低于“N”比色石,则用<N表示。4.1.2.5灰色调至褐色调的待分级钻石,以其颜色饱和度与比色石比较,参照4.1.2.1~4.1.2.4划分规则进行分级。表1钻石颜色级别对照表DJEKFLGMHNI4.2荧光强度级别4.2.1荧光强度级别4.2.2荧光强度级别划分规则4.2.2.1待分级钻石的荧光强度与荧光强度比对样品中的某一粒相同,则该样品的荧光强度级别为待分级钻石的荧光强度级别。4.2.2.2待分级钻石的荧光强度介于相邻的两粒比对样品之间,则以较低级别代表该钻石的荧光强度级别。4.2.2.3待分级钻石的荧光强度高于比对样品中的“强”,仍用“强”代表该钻石的荧光强度级别。4.2.2.4待分级钻石的荧光强度低于比对样品中的“弱”,则用“无”代表该钻石的荧光强度级别。4.3分级要求颜色分级应在无阳光直射的室内环境中进行,分级环境色调应为白色或灰色。分级时采用专用的比色灯,并以比色板或比色纸为背景。从事颜色分级的技术人员应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由2~3名技术人员独立完成同一样品的颜色分级,并取得统一结果。5净度分级5.1净度级别十一个小级别。对于质量低于(不含)0.0940g(0.47ct)的钻石,净度级别可划分为五个大级别。镶嵌钻石的净度级别划分,应按B.2的规定。5.2净度级别的划分规则在10倍放大条件下,未见钻石具内、外部特征,细分为FL、IF:a)在10倍放大条件下,未见钻石具内、外部特征,定为FL级。下列外部特征情况仍属FL级:1)额外刻面位于亭部,冠部不可见;2)原始晶面位于腰围,不影响腰部的对称,冠部不可见。b)在10倍放大条件下,未见钻石具内部特征,定为IF级。下列特征情况仍属IF级:1)内部生长纹理无反光,无色透明,不影响透明度;2)可见极轻微外部特征,经轻微抛光后可去除。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细分为VVS₁、VVS₂:a)钻石具有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极难观察,定为VVS₁级;b)钻石具有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很难观察,定为VVS₂级。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细分为VS、VS₂:a)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难以观察,定为VS,级;b)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比较容易观察,定为VS₂级。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明显的内、外部特征,细分为SI₁、SI₂:a)钻石具明显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容易观察,定为SI₁级;b)钻石具明显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很容易观察,肉眼难以观察,定为SI₂级。b)钻石具很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易见,定为P₂级;c)钻石具极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极易见并可能影响钻石的坚固度,定为P₃级。5.3分级要求在10倍放大条件下分级,采用比色灯照明。5.3.2人员要求从事净度分级的技术人员应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由2~3名技术人员独立完成同一样品的净度分级,并取得统一结果。6切工分级6.1测量项目及测量方法表2规格测量项目单位为毫米规格测量项目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全深精确至0.010.010.01表3比率测量项目比率测量台宽比冠高比腰厚比亭深比全深比底尖比星刻面长度比下腰面长度比保留至6.1.5对称性测量项目表4对称性测量项目对称性测量项目腰围不圆台面偏心底尖偏心台面/底尖偏离冠高不均冠角不均亭深不均亭角不均腰厚不均台宽不均保留至仪器测量法:使用全自动切工测量仪以及各种微尺、卡尺,直接对各测量项目进行测量。6.2比率分级6.2.1比率级别比率级别分为极好(Excellent,简写为EX)、很好(VeryGood,简写为VG)、好(Good,简写为G)、一般(Fair,简写为F)、差(Poor,简写为P)五个级别。6.2.2比率级别划分规则6.2.2.1依据附录C中各台宽比条件下,冠角(a)、亭角(β)、冠高比、亭深比、腰厚比、底尖比、全深比、α+β、星刻面长度比、下腰面长度比等项目确定各测量项目对应的级别。6.2.2.2比率级别由全部测量项目中的最低级别表示。6.2.3影响比率级别的其他因素6.2.3.1超重比例6.2.3.1.1根据待分级钻石的平均直径,查附录D表D.1钻石建议克拉重量表,得出待分级钻石在相同平均直径、标准圆钻型切工的建议克拉重量。6.2.3.1.2计算超重比例,根据超重比例,查表5得到比率级别。表5超重影响比率级别的划分规则超重比例级别超重比例/%6.2.3.2刷磨和剔磨6.2.3.2.1刷磨和剔磨级别根据刷磨和剔磨的严重程度可分为无、中等、明显、严重四个级别。不同程度和不同组合方式的刷磨和剔磨会影响比率级别,严重的刷磨和剔磨可使比率级别降低一级。6.2.3.2.2刷磨和剔磨划分规则10倍放大条件下,由侧面观察腰围最厚区域。钻石上腰面联结点与下腰面联结点之间的腰厚,等于风筝面与亭部主刻面之间腰厚。10倍放大条件下,由侧面观察腰围最厚区域。钻石上腰面联结点与下腰面联结点之间的腰厚,对比风筝面与亭部主刻面之间腰厚有较小偏差,钻石台面向上外观没有受到可注意的影响。10倍放大条件下,由侧面观察腰围最厚区域。钻石上腰面联结点与下腰面联结点之间的腰厚,对比风筝面与亭部主刻面之间腰厚有明显偏差,钻石台面向上外观受到影响。10倍放大条件下,由侧面观察腰围最厚区域。钻石上腰面联结点与下腰面联结点之间的腰厚,对比风筝面与亭部主刻面之间腰厚有显著偏差,钻石台面向上外观受到严重影响。修饰度级别分为极好(Excellent,简写为EX)、很好(VeryGood,简写为VG)、好(Good,简写为G)、一般(Fair,简写为F)、差(Poor,简写为P)五个级别。包括对称性分级和抛光分级。以对称性分级和抛光分级中的较低级别为修饰度级别。可分为可测量对称性要素和不可测量对称性要素。a)可测量对称性要素可测量对称性要素包括:底尖偏心;冠高不均;冠角不均;8)亭角不均;9)腰厚不均;b)不可测量对称性要素不可测量对称性要素包括:1)冠部与亭部刻面尖点不对齐;刻面缺失;刻面畸形;额外刻面;对称性级别分为极好(Excellent,简写为EX)、很好(VeryGood,简写为VG)、好(Good,简写为G)、一般(Fair,简写为F)、差(Poor,简写为P)五个级别。以可测量的对称性要素级别和不可测量对称性要素级别中的较低级别为对称性级别。可测量的对称性要素级别依据表6查得各测量项目级别,由全部测量项目中最低级别表示。表6可测量对称性要素级别划分规则极好很好冠角不均/(°)亭角不均/(°)6.3.2.4不可测量对称性要素级别的划分规则10倍放大镜下观察,无或很难看到影响对称性的要素特征。10倍放大镜下台面向上观察,有较少的影响对称性的要素特征。10倍放大镜下台面向上观察,有明显的影响对称性的要素特征。肉眼观察,钻石整体外观可能受影响。10倍放大镜下台面向上观察,有易见的、大的影响对称性的要素特征。肉眼观察,钻石整体外观受到影响。10倍放大镜下台面向上观察,有显著的、大的影响对称性的要素特征。肉眼观察,钻石整体外观受到明显的影响。抛光级别分为:极好(Excellent,简写为EX)、很好(VeryGood,简写为VG)、好(Good,简写为G)、一般(Fair,简写为F)、差(Poor,简写为P)五个级别。6.3.3.2影响抛光级别的要素特征影响抛光级别的要素特征包括:b)棱线磨损;黏杆烧痕。10倍放大镜下观察,无至很难看到影响抛光的要素特征。10倍放大镜下台面向上观察,有较少的影响抛光的要素特征。10倍放大镜下台面向上观察,有明显的影响抛光的要素特征。肉眼观察,钻石光泽可能受影响。10倍放大镜下台面向上观察,有易见的影响抛光的要素特征。肉眼观察,钻石光泽受到影响。10倍放大镜下台面向上观察,有显著的影响抛光的要素特征。肉眼观察,钻石光泽受到明显的6.4切工级别的划分规则6.4.1切工级别分为极好(Excellent,简写为EX)、很好(VeryGood,简写为VG)、好(Good,简写为6.4.3根据比率级别和修饰度级别,查表7得出切工级别。表7切工级别划分规则切工级别修饰度级别比率级别极好EX极好极好很好好差很好VG很好很好很好好差好好好一般差一般一般一般一般差差差差差差6.5分级要求6.5.1环境设施要求采用仪器测量法测量时,所用仪器应满足各测量项目的精度要求。技术人员应受过专业技能培训,正确掌握仪器测量和10倍放大镜目测的方法和技巧。应由2名~3名技术人员独立完成同一样品的抛光分级和对称性分级,并取得统一结果。7钻石的质量7.1质量单位钻石的质量单位为克(g)。钻石贸易中仍可用“克拉(ct)”作为克拉重量单位。1.0000g=5.00ct。钻石的质量表示方法为:在质量数值后的括号内注明相应的克拉重量。例0.2000g(1.00ct)。钻石贸易中可用克拉重量表示,例0.2000g钻石的克拉重量表示为1.00ct。7.2质量的称量7.2.1用分度值不大于0.0001g的天平称量。质量数值保留至小数点后第4位。换算为克拉重量时,保留至小数点后第2位。克拉重量小数点后第3位逢9进1,其他可忽略不计。7.2.2当使用分度值不大于0.00001g的天平称量时,质量数值可保留至小数点后第5位。换算为克拉重量时,保留至小数点后第3位。克拉重量小数点后第4位逢9进1,其他可忽略不计。8钻石分级证书8.1钻石分级证书的内容(样品状态、测试条件允许时)8.1.1证书编号8.1.2检验结论8.1.3质量8.1.4颜色级别:荧光强度级别8.1.6切工形状/规格:标准圆钻型规格的表示方式: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全深8.1.7检验依据8.1.8签章和日期8.2其他可选择内容(资料性附录)常见钻石内部特征类型符号详见表A.1;常见钻石外部特征类型符号详见表A.2。表A.1常见钻石内部特征类型符号表编号名称英文名称符号说明点状包裹体pinpoint◆钻石内部极小的天然包裹物云状物钻石中朦胧状、乳状、无清晰边界的天然包裹物浅色包裹体钻石内部的浅色或无色天然包裹物深色包裹体●钻石内部的深色或黑色天然包裹物针状物needle\钻石内部的针状包裹体内部纹理#钻石内部的天然生长痕迹内凹原始晶面extendednatural<金凹入钻石内部的天然结晶面羽状纹feather)钻石内部或延伸至内部的裂隙,形似羽毛状须状腰beard心腰上细小裂纹深入内部的部分破口八腰和底尖受到撞伤形成的浅开口空洞羽状纹裂开或矿物包体在抛磨过程中掉落,在钻石表面形成的开口凹蚀管回高温岩浆侵蚀钻石薄弱区域,留下的由表面向内延伸的管状痕迹,开口常呈四边形或三角形晶结knot抛光后触及钻石表面的矿物包体双晶网twinningwisp聚集在钻石双晶面上的大量包体,呈丝状、放射状分布激光痕用激光束和化学品去除钻石内部深色包裹物时留下的痕迹。管状或漏斗状痕迹称为激光孔。可被高折射率玻璃充填编号名称英文名称符号说明原始晶面natural为保持最大质量而在钻石腰部或近腰部保留的天然结晶面表面纹理钻石表面的天然生长痕迹抛光纹fVitiHt!抛光不当造成的细密线状痕迹,在同一刻面内相互平行刮痕表面很细的划伤痕迹额外刻面规定之外的所有多余刻面缺口nick八腰或底尖上细小的撞伤击痕表面受到外力撞击留下的痕迹棱线磨损abrasion/棱线上细小的损伤,呈磨毛状烧痕burnmarkB抛光或镶嵌不当所致的糊状疤痕黏杆烧痕钻石与机械黏杆相接触的部位,因高温灼伤造成“白雾”状的疤痕“蜥蜴皮”效应众已抛光钻石表面上呈现透明的凹陷波浪纹理,其方向接近解理面的方向人工印记在钻石表面人工刻印留下的痕迹。在备注中注明印记的位置(规范性附录)镶嵌钻石分级规则B.1.1镶嵌钻石颜色采用比色法分级,分为7个等级,与未镶嵌钻石颜色级别的对应关系详见表B.1。镶嵌钻石颜色等级D-EF-GHK-LM-N对应的未镶嵌钻石颜色级别DEFGHIJKLMNB.1.2镶嵌钻石颜色分级应考虑金属托对钻石颜色的影响,注意加以修正。B.2镶嵌钻石的净度等级B.3镶嵌钻石的切工测量与描述B.3.1对满足切工测量的镶嵌钻石,采用10倍放大镜目测法,测量台宽比、亭深比等比率要素。B.3.2对满足切工测量的镶嵌钻石,采用10倍放大镜目测法,对影响修饰度(包括对称性和抛光)的要素加以描述。(规范性附录)C.1台宽比=44%~49%差一般差冠角(α)/(°)<20.0>41.4亭角(β)/(°)<37.4>44.0冠高比/%>21.0亭深比/%<38.0>48.0腰厚比/%>10.5腰厚极薄至极厚极厚底尖大小/%全深比/%<50.9>70.9a+β/(°)星刻面长度比/%下腰面长度比/%C.2台宽比=50%差一般好很好好一般差冠角(α)/(°)<<20.020.0~21.621.8~26.026.2~36.236.4~37.838.0~41.4>41.4亭角(β)/(°)<37.437.4~38.438.6~39.639.8~42.442.6~43.043.2~44.0>44.0<7.07.0~8.59.0~10.010.5~18.018.5~19.520.0~21.0>21.0<38.038.0~39.540.0~41.041.5~45.045.5~46.547.0~48.0>48.0——<2.02.0~5.56.0~7.58.0~10.5>10.5腰厚———极薄很薄至厚很厚极厚极厚——————<2.02.0~4.0——<50.950.9~59.059.1~61.061.1~64.564.6~66.967.0~70.9>70.9a+β/(°)<65.065.0~68.668.8~79.479.6~80.0>80.0————40~70 一————65~90 一——C.3台宽比=51%一般很好一般冠角(a)/(°)<20.020.0~21.621.8~26.026.2~36.636.8~38.038.2~41.4亭角(β)/(°)<37.437.4~38.438.6~39.639.8~42.442.6~43.043.2~44.0冠高比/%7.0~8.59.0~10.010.5~18.018.5~19.520.0~21.0亭深比/%<38.038.0~39.540.0~41.041.5~45.045.5~46.547.0~48.0腰厚比/%——2.0~5.56.0~7.58.0~10.5腰厚———极薄很薄至厚很厚极厚极厚底尖大小/%———2.0~4.0—全深比/%<50.950.9~58.858.9~61.061.1~64.564.6~66.967.0~70.9 <65.065.0~68.668.8~79.479.6~80.0 星刻面长度比/%——40~70 下腰面长度比/%65~90C.4台宽比=52%一般很好极好很好一般冠角(a)/(°)20.0~21.8~26.2~31.2~36.2~37.4~38.8~亭角(β)/(°)37.4~38.6~39.8~40.6~42.0~42.6~43.2~7.0~9.0~10.5~12.0~17.5~18.5~20.0~38.0~40.0~41.5~42.5~45.5~47.0~———2.5~5.0~6.0~8.0~腰厚——极薄很薄薄至稍厚厚很厚极厚极厚————1.0~2.0~—50.9~58.7~60.8~61.6~63.3~64.6~67.0~—65.0~68.8~73.0~77.2~79.6~ 星刻面长度比/%————下腰面长度比/%—————C.5台宽比=53%差一般好很好极好很好好一般差冠角(α)/(°)<20.020.0~21.621.8~26.026.2~31.2~36.2~37.8~39.2~41.4亭角(β)/(°)<37.437.4~38.6~39.8~40.440.6~41.842.0~42.442.6~43.043.2~44.0冠高比/%7.0~9.0~10.5~12.0~17.5~18.5~20.0~21.0亭深比/%<38.038.0~40.0~41.041.5~42.042.5~44.545.045.5~46.547.0~48.0腰厚比/% —2.5~4.55.0~6.0~8.0~腰厚—极薄很薄薄至稍厚厚很厚极厚极厚底尖大小/% — —1.0~2.0~4.0—全深比/%<50.950.9~58.1~60.360.4~61.361.4~63.263.3~64.564.6~66.967.0~a+β/(°)—<<65.065.0~68.668.8~73.0~77.2~79.6~80.0 星刻面长度比/% 45~65 下腰面长度比/% C.6台宽比=54%差一般好很好极好很好好一般差冠角(α)/(°)20.0~21.8~26.2~31.2~36.2~38.4~39.8~亭角(β)/(°)37.4~38.6~39.8~40.6~42.0~42.6~43.2~7.0~9.0~10.5~12.0~17.5~18.5~20.0~38.0~40.0~41.5~42.5~45.5~47.0~ —2.5~5.0~6.0~8.0~腰厚 —极薄很薄薄至稍厚厚很厚极厚极厚 —— 1.0~2.0~ 50.9~57.9~60.1~61.2~63.3~64.8~67.0~a+β/(°)—65.0~68.8~73.0~77.2~79.6~星刻面长度比/%——45~65 下腰面长度比/% —C.7台宽比=55%一般一般冠角(a)/(°)20.0~21.8~26.2~31.2~36.2~39.0~40.2~亭角(β)/(°)37.4~38.6~39.8~40.6~42.0~42.6~43.2~7.0~9.0~10.5~12.0~17.5~18.5~20.0~38.0~40.0~41.5~42.5~45.5~47.0~—2.5~5.0~6.0~8.0~腰厚——极薄很薄薄至稍厚厚很厚极厚极厚底尖大小/%——— 全深比/%50.9~57.6~59.8~61.0~63.3~64.8~67.0~65.0~68.8~73.0~77.2~79.6~——星刻面长度比/%—— 下腰面长度比/%—— C.8台宽比=56%一般很好极好很好一般冠角(a)/(°)20.0~21.8~26.2~31.2~36.2~39.0~40.2~亭角(β)/(°)37.4~38.6~39.8~40.6~42.0~42.6~43.2~7.0~9.0~10.5~12.0~17.5~18.5~20.0~38.0~40.0~41.5~42.5~45.5~47.0~———2.5~5.0~6.0~8.0~腰厚 —极薄很薄薄至稍厚厚很厚极厚极厚 ———2.0~4.0—50.9~57.4~59.6~60.7~63.3~64.8~67.0~a+β/(°)—65.0~68.8~73.0~77.2~79.4~星刻面长度比/% —45~65 下腰面长度比/%C.9台宽比=57%一般很好极好很好一般冠角(a)/(°)<20.020.0~22.022.2~26.026.2~31.2~36.2~39.0~40.040.2~41.4亭角(β)/(°)<37.437.4~38.6~39.8~40.440.6~41.842.0~42.442.6~43.043.2~44.07.0~9.0~10.5~12.0~17.5~18.5~20.0~21.0亭深比/%<38.038.0~40.0~41.041.5~42.042.5~44.545.045.5~46.547.0~48.0腰厚比/%2.5~4.55.0~6.0~8.0~腰厚— 极薄很薄薄至稍厚厚很厚极厚极厚底尖大小/%———————全深比/%<50.950.9~57.1~58.4~60.060.1~63.263.3~64.564.6~66.967.0~a+β/(°)——<65.065.0~68.668.8~73.0~77.2~79.0~80.0星刻面长度比/% 下腰面长度比/%C.10台宽比=58%差一般好很好极好很好好一般差冠角(α)/(°)20.0~22.8~26.2~31.2~36.2~38.4~40.2~亭角(β)/(°)37.4~38.6~40.0~40.6~42.0~42.6~43.2~7.0~9.0~10.5~12.0~17.5~18.5~20.0~38.0~40.0~42.5~45.5~47.0~——2.5~5.0~6.0~8.0~腰厚————极薄很薄薄至稍厚厚很厚极厚极厚1.0~2.0~50.9~56.9~59.2~59.9~63.3~64.6~67.0~ 65.0~68.8~73.0~77.2~78.8~星刻面长度比/%——45~65——下腰面长度比/%———C.11台宽比=59%一般很好极好很好一般冠角(a)/(°)20.0~23.2~26.8~31.2~36.2~38.4~40.2~亭角(β)/(°)37.4~38.6~40.0~40.6~42.0~42.6~43.2~7.0~9.0~10.5~12.0~17.5~18.5~20.0~38.0~40.0~42.5~45.5~47.0~—2.5~5.0~6.0~8.0~腰厚——极薄很薄薄至稍厚厚很厚极厚极厚————2.0~4.0—50.9~56.5~58.8~59.7~63.3~64.6~67.0~65.0~68.8~73.0~77.2~78.4~——星刻面长度比/%—— 下腰面长度比/%—— C.12台宽比=60%一般很好极好很好一般冠角(a)/(°)20.0~23.8~27.2~31.2~36.0~37.8~40.2~亭角(β)/(°)37.4~38.6~40.2~40.8~42.0~42.4~43.2~7.0~9.0~10.5~12.0~17.5~18.5~20.0~38.0~40.0~42.5~45.5~47.0~—— 2.5~5.0~6.0~8.0~腰厚 —极薄很薄薄至稍厚厚很厚极厚极厚 2.0~4.0 50.9~56.3~58.1~58.5~63.3~64.6~67.0~a+β/(°) 65.0~68.8~73.0~77.2~78.0~星刻面长度比/%45~65 下腰面长度比/%C.13台宽比=61%一般很好极好很好一般冠角(a)/(°)<20.020.0~24.024.2~27.627.8~32.2~35.8~37.8~40.040.2~41.4亭角(β)/(°)<37.437.4~39.0~40.240.4~40.640.8~41.842.0~42.242.4~43.043.2~44.0冠高比/%7.0~9.0~10.5~12.0~17.5~18.5~20.0~21.0亭深比/%<38.038.0~40.040.5~41.542.042.5~44.545.045.5~46.547.0~48.0腰厚比/%2.5~4.55.0~6.0~8.0~腰厚 —极薄很薄薄至稍厚厚很厚极厚极厚底尖大小/%——— —2.0~4.0—全深比/%<50.950.9~56.1~57.8~58.5~63.263.3~64.564.6~66.967.0~a+β/(°)—<65.065.0~68.668.8~73.0~77.2~77.8~80.0 一星刻面长度比/% —45~65 下腰面长度比/%————70~85 C.14台宽比=62%差一般好很好极好很好好一般差冠角(a)/(°)<20.020.0~24.624.8~28.028.2~32.8~35.2~37.0~40.040.2~41.4亭角(β)/(°)<37.437.4~39.2~40.440.6~40.841.0~41.641.8~42.242.4~43.043.2~44.0冠高比/%7.0~9.0~10.5~12.0~17.5~18.5~20.0~21.0亭深比/%<38.038.0~41.0~41.542.042.5~44.545.045.5~46.547.0~48.0— 2.5~4.55.0~6.0~8.0~腰厚 —极薄很薄薄至稍厚厚很厚极厚极厚底尖大小/%—2.0~4.0—全深比/%<50.950.9~55.8~57.4~58.5~63.263.3~64.564.6~66.967.0~a+β/(°)—65.0~68.668.8~73.0~77.2~77.6~80.0星刻面长度比/% 45~65 下腰面长度比/% C.15台宽比=63%一般很好一般冠角(a)/(°)20.0~25.2~28.8~36.4~40.2~亭角(β)/(°)37.4~39.0~40.6~42.2~43.2~7.0~9.0~10.5~18.5~20.0~38.0~40.5~42.5~45.5~47.0~2.0~6.0~8.0~腰厚——极薄很薄至厚很厚极厚极厚——2.0~4.0—50.9~55.5~56.9~64.6~67.0~ 65.2~68.8~77.0~ 星刻面长度比/%— 40~70 下腰面长度比/%———C.16台宽比=64%差一般好很好一般差冠角(a)/(°)20.0~26.0~30.0~36.0~40.2~亭角(β)/(°)37.4~39.4~40.8~42.2~43.2~7.0~9.0~10.5~18.5~20.0~38.0~41.0~43.0~45.5~47.0~—2.0~6.0~8.0~腰厚—极薄很薄至厚很厚极厚极厚————2.0~4.0—50.9~55.3~56.7~64.6~67.0~a+β/(°)65.0~68.8~76.8~星刻面长度比/% —下腰面长度比/%C.17台宽比=65%一般很好一般冠角(a)/(°)20.0~27.0~30.6~35.2~40.2~亭角(β)/(°)37.4~39.6~41.0~42.2~43.2~7.0~9.0~10.5~18.5~20.0~38.0~41.5~43.0~45.5~47.0~2.0~6.0~8.0~腰厚 —极薄很薄至厚很厚极厚极厚———2.0~4.0—50.9~55.0~56.5~64.6~67.0~a+β/(°)65.0~68.8~7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务员遴选申请书
- 2025年摄影扩印服务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初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银行专业初级《法律法规》模考试卷4
- 工程立项申请书
- 企业危机管理结构与应急响应流程规范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百校大联考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考后强化训练物理试题(解析版)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 线上社交游戏广告位投放合同(2篇)
- 简单的合同范本(2篇)
- 山东省百师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 生化检验报告单模板
- 面试评估报告
- 苹果树病虫害防治
- 2022年山东省青岛一中自主招生化学模拟试卷一(附答案详解)
- 深圳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立材料
- 《产品设计》(北希望)教学资料 课程标准 产品设计课程标准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核心素养教案
- 雨巷戴望舒说课
- 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五四制)全册课件【完整版】
- O型圈标准美标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