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含反思汇报时间:2024-01-25汇报人: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与步骤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家园共育与拓展延伸课程介绍与目标0101适应年龄段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大班(5-6岁)学生。02学科数学。03课时长度建议本课时长度为30分钟。教案背景010203学生能够认识时钟的整点和半点,了解时间的概念。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一个大的时钟模型,用于演示和讲解。时钟模型每个学生一个小型时钟模型,用于操作和练习。学生用时钟包含时钟的认识、时间的表示等内容的教学PPT。教学PPT如贴纸、彩笔等,用于辅助教学。其他辅助材料教具准备教学内容与方法02刻有12个数字,代表小时数,通常有圆形或方形的外观。钟面指示当前的分钟数,一般较长且细。分针指示当前的小时数,一般较短且粗。时针指示当前的秒数,通常最细且最长,并且会不断转动。秒针时钟的基本构造时针每小时移动30度,即每过一小时,时针会从一个数字移动到下一个数字。当时针指向某个数字时,表示的是几点钟,例如指向3时表示3点钟。当时针在两个数字之间时,需要根据分针的位置来判断具体的时间。时针的运转规律分针每分钟移动6度,即每过一分钟,分针会从一个刻度移动到下一个刻度。秒针每秒钟移动6度,即每过一秒,秒针会从一个刻度移动到下一个刻度。当分针指向某个刻度时,表示的是几分,例如指向6时表示30分。秒针的存在使得时钟更加精确,能够显示到秒的时间。分针和秒针的作用通过口头描述和图像展示,向学生介绍时钟的基本构造和运转规律。讲解示范实践使用真实的时钟或模拟软件,向学生展示如何读取时间和设置闹钟等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时钟,例如调整时间、设置闹钟等,以加深理解和记忆。030201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教学过程与步骤03讲述一个与时间有关的小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引出时钟的话题。故事导入展示各种款式的时钟,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时钟的外观和特点,激发幼儿对时钟的兴趣。时钟展示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入时钟话题介绍时钟的表盘、指针、刻度等组成部分,并解释各部分的功能。通过动画或实物演示,向幼儿展示时钟的运转过程,并解释时针、分针、秒针之间的关系和运转规律。知识讲解:详细解释时钟的构造和运转规律运转规律讲解时钟构造讲解提供制作简易时钟所需的材料,如纸盘、颜料、指针等。材料准备指导幼儿按照步骤制作简易时钟,并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创意,设计个性化的时钟。制作指导指导幼儿如何使用自己制作的简易时钟,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时钟来管理时间。时钟使用实践操作:指导幼儿亲手制作简易时钟通过提问或让幼儿复述的方式,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点,如时钟的构造、运转规律等。知识回顾引导幼儿思考与时间相关的概念,如时间的流逝、珍惜时间等,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课程延伸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反思与改进课程小结:回顾本课知识点,加深幼儿记忆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04测试法通过设计合理的测试题目,检验幼儿是否掌握了时钟的相关知识。观察法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注意力集中情况、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来评估教学效果。反馈法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是否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家长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效果评估方法01大部分幼儿能够掌握时钟的基本知识,如时针、分针、秒针的含义及运转规律。02幼儿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03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幼儿在家中也能运用所学知识,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效果总结部分幼儿对时钟的运转规律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出现混淆。个别幼儿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部分家长反映幼儿在家中运用所学知识时存在困难。存在问题分析针对幼儿对时钟运转规律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增加相关的练习和讲解,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其注意力集中能力,如增加课堂互动、使用生动有趣的教学道具等。针对家长反映的问题,可以与家长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状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与家庭环境相关的时钟练习,帮助幼儿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改进措施及建议家园共育与拓展延伸05
家长参与课程的重要性提升孩子学习效果家长参与课程可以让孩子感到更加亲切和安心,有助于孩子更好地专注于学习任务,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加强家园合作家长参与课程可以促进家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助于家园共育。丰富课程资源家长来自不同的职业和背景,可以为课程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不同的视角,让课程更加生动有趣。03鼓励孩子表达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知识,这有助于孩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锻炼表达能力。01回顾课程内容家长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回顾课程内容,让孩子重复练习所学知识,加深记忆。02创设学习情境家长可以在家里创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如制作时钟模型、模拟时间等,让孩子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巩固所学知识123家长可以教孩子使用时钟来安排作息时间,如起床、吃饭、睡觉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安排作息时间家长可以用时钟来提醒孩子一些重要的事项,如上学时间、完成作业时间等,避免孩子忘记或拖延。提醒重要事项通过让孩子观察时钟的运转和时间的流逝,家长可以逐渐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培养时间观念时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举例组织孩子使用废旧材料制作简易时钟模型,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加深对时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初升高衔接英语句子成分 教学设计
- 《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联读教学设计
- 教师职业道德与学前教育政策法规 教案 6. 教师观
- 篮球:行进间变向运球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5年定制家具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全断面掘进机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湖南省永州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1套
- 机器学习原理与应用电子教案 5.3朴素贝叶斯
- 2025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家校共育之道
- 公司EHS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DeepSeek入门宝典培训课件
- 社区健康促进工作计划
- 《作文中间技巧》课件
- 2025年度移动端SEO服务及用户体验优化合同
- 中小学《清明节活动方案》班会课件
- 广东省2025年中考物理仿真模拟卷(深圳)附答案
-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1单元第3课时《8、7加几》作业
- 2024年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公开课】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