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3A级及以上景区气象防灾减灾建设规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F/0C/wKhkGGYMsLOAZkqkAAGy1a_jHKs594.jpg)
![泰顺县3A级及以上景区气象防灾减灾建设规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F/0C/wKhkGGYMsLOAZkqkAAGy1a_jHKs5942.jpg)
![泰顺县3A级及以上景区气象防灾减灾建设规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F/0C/wKhkGGYMsLOAZkqkAAGy1a_jHKs5943.jpg)
![泰顺县3A级及以上景区气象防灾减灾建设规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F/0C/wKhkGGYMsLOAZkqkAAGy1a_jHKs5944.jpg)
![泰顺县3A级及以上景区气象防灾减灾建设规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F/0C/wKhkGGYMsLOAZkqkAAGy1a_jHKs59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330329/T13—2019I泰顺县3A级及以上景区气象防灾减灾建设规范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泰顺县3A级及以上景区气象防灾减灾建设的术语和定义、防灾计划、景区气象联络员队伍、科普宣传、组织体系、监测与服务设施、应急准备与响应、防雷减灾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泰顺县3A级及以上景区的气象防灾减灾建设,其他景区可参照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33/T2016乡村气象防灾减灾建设规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气象灾害 台风、暴雨、大风(龙卷风)、暴雪、寒潮、低温、霜冻、道路结冰、高温、干旱、雷电、冰雹、大雾和霾等所造成的灾害(DB33/T2016乡村气象防灾减灾建设规范)。3.2气象次(衍)生灾害 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火灾等为气象次(衍)生灾害。3.3景区气象应急联络员 景区开展气象应急、信息传递、灾害报告与调查、科普宣传等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并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备案的人员。3.4景区气象服务组织 由景区气象服务站和景区气象应急联络员队伍所组成的气象服务组织。3.5传播节点 依法开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工作的景区气象服务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3.6景区灾害应急预案 景区为应对灾害而制定的包括应急组织、预防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应急指挥、应急处置、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应急预案。3.7景区灾害应急计划 景区各部门为应对灾害而制定的组织、处置、救援等方面的应急方案。3.8应急演练 推演灾害发生的情境,依据应急预案(计划)开展演练。3.9气象风险隐患点 气象灾害及次(衍)生灾害多发重发区域内的风险隐患地段或地点。3.10防灾减灾 防灾是指灾前采取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预防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减灾是指通过灾害风险防御管理并采取应对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或影响。3.11自动气象站 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自动进行气象要素观测和资料收集、传输,并实现数据共享的气象监测设施。3.12防雷装置 建(构)筑物用于防范雷电灾害的接闪器、接地体、电涌保护器等装置。3.13风险地图基于基础地理信息,叠加标注灾害风险等级、防灾减灾资源、防灾管理信息等的区域地图。4防灾计划4.1景区气象防灾减灾风险地图4.1.1风险图制作 景区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相关工作,负责景区内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防灾减灾资源等的调查,并根据要求完成制作。内容包括: 景区自然环境:陡坡、洼地等特殊地貌,洪涝、泥石流、干旱、森林火灾等气象衍(次)生灾害的多险多发地带,河流等危险地区,以及气象灾害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隐患区、地质灾害隐患点; 景区社会环境:游客集中的观光区、住宿区的分布情况,建造年代久远、结构危险房舍等老旧建筑物情况,景区特殊建筑、凉亭等人口密集的场所重要设施情况,相对较安全的区域等; 防灾减灾资源:避灾场所设施可容纳人数、应急物资储备场所,紧急转移路线,景区所在村行政办公场所、景区气象服务站,气象监测设施,电子显示屏、预警大喇叭、应急广播等气象服务设施等。4.1.2宣传手段 景区通过新媒体、科普长廊、宣传窗(牌)、门票等形式将风险地图告知游客,规避灾害风险隐患。风险地图信息有变动的应及时更新。5景区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5.1服务组织 景区按照“五有”(有职能、有人员、有场所、有装备、有制度)要求,建设景区气象服务站。5.2“五有”要求5.2.1有职能 景区气象服务站应做好景区气象灾害及次(衍)生灾害防御相关工作,做好当地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的接收传递,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气象防灾避险等相关工作。5.2.2有人员 景区气象服务站由景区值班人员、景区气象应急联络员等组成。5.2.3有场所 景区气象服务站应有固定场所,宜设在游客服务中心内。5.2.4有装备 景区气象服务站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和宽带网络等设施,与当地气象信息服务平台互联互通,设置气象服务产品资料架,方便游客查阅。5.2.5有制度 景区气象服务站应建立气象服务站运行、服务产品更新分发、灾情收集上报、应急计划修订等管理制度,建立预警信息传递、信息报送、气象设施巡查与维护等工作制度。6气象应急联络员队伍6.1人员配备 景区配备至少1名气象应急联络员。6.2职责要求 承担气象灾害预警等服务信息的接收和传递;做好气象灾害风险调查等防灾减灾工作;负责区域内气象灾情的收集和报告;开展气象科普工作,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气象知识培训。7监测与服务设施7.1景区自动气象站建设 景区或该乡(镇)至少建设1套能测定四要素(温度、雨量、风向、风速)的自动气象站。自动气象站的探测环境应相对空旷、通风,占地面积8米×8米(使用风杆缆线),或不小于5米×5米。指定人员协助气象主管机构开展站点选址、设施建设和日常维护、安全保护工作,落实探测环境保护职责。7.2生态环境等气象监测设施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布局,根据当地生态建设、乡村旅游保障、产业发展、防雷减灾需求,景区协助气象主管机构设置灰霾、负氧离子、能见度、农业气候、大气电场、闪电定位等气象监测设施。7.3气象信息收发设施 景区应利用新媒体、应急广播、电子显示屏等设施资源,依法传播和直接推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及时传递给游客。景区至少有1套气象预警大喇叭、气象显示屏或气象信息平台等固定气象信息接收设施,并确保信息传播系统常态运行。7.4气象预警服务网络7.4.1组建气象预警服务网络景区应将本单位防灾责任人、气象应急联络员等传播节点的手机号码群组统一纳入景区气象服务站短信发布平台。7.4.2传递预警信息遇重大气象灾害,气象预警信息传播节点应利用新媒体、应急广播、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电话、等各类渠道迅速向游客传递预警信息;遇断电等紧急情况通过电话、对讲机、巡查通知等方式将信息及时传播到游客。8景区应急准备与响应8.1景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 景区按照相关要求,分解和落实气象防灾减灾整治措施。景区内管理人员组织学习气象灾害防御知识,主动采取自防自救,参与气象灾害抢险救灾活动。8.2景区气象灾害应急响应8.2.1景区应急预案景区应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按照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设定预案启动标准,明确应急组织与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应急指挥、应急处置、保障措施。并经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报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备案。8.2.2景区应急响应启动 当气象灾害发生紧急状态下或接到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以及上级应急指令后,景区根据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计划)要求,启动应急响应。8.2.3组织分析部署落实景区应有专人值班,保持责任人通讯畅通,组织分析气象灾害隐患点和可能发生的灾情形势,部署落实应对防范工作,向游客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上级政府指导意见8.2.4应急措施 根据县里景区相关应急预案要求,当收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加强警戒,视情况暂停景区对外开放,并组织景区内人员转移安置、应急物资保障和自救互救等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向上级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灾害情况,视情况请求支援。8.3防灾警示与避灾场所 景区的关键位置和气象灾害多发易发区应设立防灾警示牌、避灾路线图,清楚标明转移路线。9防雷减灾9.1景区防雷装置安装景区防雷装置的安装需符合GB5007等规范要求。9.2景区防雷安全隐患排查 景区每年开展防雷安全隐患排查应不少于1次。铁塔、大树、凉亭以及河边、四周空旷的高耸地等易遭受雷击的区域,应设置醒目的防雷安全警示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性附录)
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序号信号名称信号图标信号含义防御指南1台风预警信号受热带气旋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防台安全造成一定影响:1.24小时内,内陆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阵风达8级以上,沿海平均风力达7级以上或阵风达9级以上;2.24小时内,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3.12小时内,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台准备工作;2.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3.紧固门窗、围板、棚架、户外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热带气旋影响的室外物品;4.检查城市、农田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受热带气旋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防台安全造成较大影响:1.24小时内,内陆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阵风达10级以上,沿海平均风力达9级以上或阵风达11级以上;2.12小时内,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3.6小时内,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台应急准备工作;2.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重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3.处于危险地带的居民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滩涂、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危险地带工作人员应及时撤离,露天集体活动应及时停止,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4.关紧门窗,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不随意外出,老人、儿童留在家中等安全地方,危房内人员及时转移;5.检查城市、农田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受热带气旋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防台安全造成较严重影响:1.24小时内,内陆平均风力达9级以上或阵风达11级以上,沿海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阵风达12级以上;2.12小时内,降雨量达200毫米以上;3.6小时内,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台应急和抢险工作;2.必要时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特殊行业除外);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到安全区域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场所;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然后强风将会突然吹袭,人员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内人员及时转移;5.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受热带气旋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防台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12小时内,内陆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阵风达12级以上,沿海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阵风达14级以上;2.6小时内,降雨量达200毫米以上;3.3小时内,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台应急和抢险工作;2.停止大型活动,停课并做好学生安全防护工作,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防灾减灾需要,采取临时停产、停工、停业等措施;3.回港避风的船舶要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待在防风安全的场所;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然后强风将会突然吹袭,人员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内人员及时转移;5.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2暴雨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造成一定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造成较大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暴雨工作;2.公安交警部门应当根据路况采取相应交通管制措施,在严重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或分流;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内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造成较严重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100毫米以上,或已达10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造成严重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2.停止大型活动,停课并做好学生安全防护工作,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防灾减灾需要,采取临时停产、停工、停业等措施;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3暴雪预警信号受降雪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交通和农业、林业等造成一定影响:1.12小时内,降雪量达4毫米以上;2.12小时内,积雪深度增加1—3厘米。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2.交通运输、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和单位注意道路、铁路、线路维护;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4.农林区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受降雪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交通和农业、林业等造成较大影响:1.12小时内,降雪量达6毫米以上;2.12小时内,积雪深度增加3—6厘米。1.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防雪灾和防冻害应急措施;2.交通运输、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和单位加强道路、铁路、线路维护;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4.农林区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受降雪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交通和农业、林业等造成较严重影响:1.6小时内,降雪量达10毫米以上;2.6小时内,积雪深度增加6—10厘米。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工作;2.交通运输、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和单位加强道路、铁路、线路维护;3.尽量减少户外活动;4.农林区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受降雪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交通和农业、林业等造成严重影响:1.6小时内,降雪量达15毫米以上;2.6小时内,积雪深度增加10厘米以上。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雪灾、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工作;2.停止大型活动,停课并做好学生安全防护工作,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防灾减灾需要,采取临时停产、停工、停业等措施;3.必要时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封闭;4.做好农林区等救灾救济工作。4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受低温和降雨(雪)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出现对交通等造成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1.12小时内,路面温度将低于0摄氏度,并伴有降雨(雪)天气;2.路面已经有积水(雪),路面温度将持续6小时以上低于0摄氏度。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道路结冰应对准备工作;2.驾驶人员应当注意路况,安全行驶;3.减少外出,注意防滑。受低温和降雨(雪)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出现对交通等造成较严重影响的道路结冰:1.6小时内,路面温度将低于0摄氏度,并伴有降雨(雪)天气;2.路面已经有积水(雪),路面温度将持续12小时以上低于0摄氏度。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道路结冰应急工作;2.驾驶人员必须采取防滑措施,听从指挥,慢速行驶;3.减少外出,注意防滑。已经出现道路结冰,预计低温和降雨(雪)还将持续,道路结冰可能加重,可能对道路交通造成严重影响;或者已经出现严重影响交通的道路结冰,并将持续。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道路结冰应急和抢险工作;2.停止大型活动,停课并做好学生安全防护工作,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防灾减灾需要,采取临时停产、停工、停业等措施;3.公安等部门注意指挥和疏导行驶车辆,必要时关闭结冰道路交通;4.减少外出,注意防滑。5霾预警信号预计能见度持续24小时以上小于3000米,且24小时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可能或已造成较大影响。1.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霾准备工作;2.驾驶人员小心驾驶;3.排污单位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工序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4.学校与幼儿园停止户外体育课;5.减少户外活动和室外作业时间,避免晨练;缩短开窗通风时间,尤其避免早、晚开窗通风;老人、儿童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6.外出时最好戴口罩,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非公共交通车辆上路行驶;7.外出归来应清洗唇、鼻、面部及裸露的肌肤。预计能见度持续24小时以上小于2000米,且24小时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大于350微克/立方米,可能或已造成较严重影响。1.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霾工作;2.驾驶人员小心驾驶;3.排污单位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工序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4.停止室外体育赛事;学校与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5.避免户外活动,房屋应关闭门窗,等到预警解除后再开窗换气;老人、儿童和易感人群应留在室内;6.尽量减少空调等能源消耗,驾驶人员停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行驶;7.外出时戴上口罩,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非公共交通车辆上路行驶;外出归来及时清洗唇、鼻、面部及裸露的肌肤。预计能见度持续24小时以上小于1000米,且24小时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大于425微克/立方米,可能或已造成严重影响。1.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霾应急工作;2.驾驶人员谨慎驾驶;3.加强机场、铁路、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的交通管治,保障安全;4.排污单位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工序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5.停止户外作业和大型活动,停课并做好学生安全防护工作;6.停止户外活动,房屋关闭门窗,等到预警解除后再开窗换气;老人、儿童和易感人群留在室内;7.尽量减少空调等能源消耗,驾驶人员减少机动车日间加油,停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行驶;8.外出时戴上口罩,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非公共交通车辆上路行驶;外出归来立即清洗唇、鼻、面部及裸露的肌肤。6寒潮预警信号受寒潮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农业、渔业等造成一定影响:1.48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10摄氏度以上,且最低气温小于等于5摄氏度。2.48小时内,日最低气温下降10摄氏度以上,且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摄氏度。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寒潮准备工作;2.居民要留意有关媒体报道的大风降温最新信息,注意添衣保暖;3.农业、渔业等生产应采取一定的防寒和防风措施;4.做好防风准备工作。受寒潮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农业、渔业等造成较大影响:1.24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10摄氏度以上,且最低气温小于等于5摄氏度;2.24小时内,日最低气温下降10摄氏度以上,且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摄氏度。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寒潮工作;2.居民要留意有关媒体报道的大风降温最新信息,随时添衣保暖,照顾好老、弱、病、幼人群;3.做好畜禽的防寒防风工作,对易受低温冻害的农林作物采取相应防御措施;4.做好防风工作。受寒潮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农业、渔业等造成较严重影响:1.24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12摄氏度以上,且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摄氏度;2.24小时内,日最低气温下降12摄氏度以上,且最低气温小于等于-2摄氏度。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寒潮应急工作;2.加强人员尤其是老、弱、病、幼人群的防寒保暖;3.农业、渔业等生产要积极采取防寒措施;4.做好防风工作。受寒潮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农业、渔业等造成严重影响:1.24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14摄氏度以上,且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摄氏度;2.24小时内,日最低气温下降14摄氏度以上,且最低气温小于等于-2摄氏度。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寒潮的应急和抢险工作;2.加强人员尤其是老、弱、病、幼人群的防寒保暖;3.农业、渔业等生产要积极采取防寒措施;4.做好防风工作。7低温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降至-5摄氏度以下,或最低气温已降至-5摄氏度以下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农业、林业、渔业等生产、居民生活等造成较严重影响。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低温准备工作;2.做好农作物、树木防冻害与畜禽防寒准备;农业等生产企业和农户注意温室内温度的调控,防止蔬菜和花卉等经济作物遭受冻害;3.燃煤取暖用户注意防范一氧化碳中毒;4.户外长时间作业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5.个人外出应注意加强防寒保暖措施。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降至-8摄氏度以下,或最低气温已降至-8摄氏度以下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农业、林业、渔业等生产、居民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低温应急工作;2.做好农作物、树木防冻害与畜禽防寒准备;农业等生产企业和农户注意温室内温度的调控,防止蔬菜和花卉等经济作物遭受冻害;3.燃煤取暖用户注意防范一氧化碳中毒;4.户外长时间作业和活动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5.个人外出注意戴帽子、围巾和手套,早晚期间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8大风预警信号受大风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造成较大影响:内陆:24小时内,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阵风达8级以上。沿海:24小时内,平均风力达7级以上或阵风达9级以上。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大风应急工作;2.停止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人员尽量减少外出;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到安全区域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4.切断危险电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5.航空、航运、铁路、公路等单位应当采取安全保障措施。受大风(龙卷风)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造成较严重影响:1.受大风影响,12小时内,内陆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阵风达10级以上,沿海平均风力达9级以上或阵风达11级以上;2.受龙卷风影响,1小时内,可能出现最大风力达13级—15级。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大风应急和抢险工作;2.停止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人员应当停留在防风安全地方;3.回港避风船舶要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4.切断危险电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5.航空、航运、铁路、公路等单位应当采取安全保障措施。受大风(龙卷风)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造成严重影响:1.受大风影响,6小时内,内陆平均风力达9级以上或阵风达11级以上,沿海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阵风达12级以上。2.受龙卷风影响,1小时内,可能出现最大风力达15级以上。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大风应急和抢险工作;2.停止户外作业,人员应到安全地方避风;3.回港避风船舶要采取防御措施,妥善安排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4.切断危险电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5.航空、航运、铁路、公路等单位应当采取安全保障措施。9大雾预警信号12小时内,将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或已出现能见度在200—500米的雾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交通等造成较大影响。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雾准备工作;2.加强机场、铁路、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的交通管治,保障安全;3.驾驶人员注意雾的变化,小心驾驶;4.户外活动注意安全。6小时内,将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或已出现能见度在50—200米的雾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交通等造成较严重影响。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雾工作;2.机场、铁路、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调度指挥;3.驾驶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车、船的行进速度;4.减少户外活动。2小时内,将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或已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交通等造成严重影响。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雾应急工作;2.相关部门适时采取交通安全管制措施;3.驾驶人员根据环境条件采取合理出行或行驶方式,并尽快寻找安全停放区域停靠;4.不要进行户外活动。10雷电预警信号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造成较大影响:1.6小时内,将发生较强雷电活动;2.6小时内,将发生雷电活动,并伴有8级以上阵风,或小时雨强大于等于2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雷击、大风、短时暴雨准备工作;2.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造成较严重影响:1.2小时内,将发生强烈雷电活动;2.2小时内,将发生较强雷电活动,并伴有10级以上阵风,或小时雨强大于等于4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1.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防雷击、大风、短时暴雨应急措施;2.人员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3.户外人员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4.切断危险电源,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5.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不要使用手机,不要把金属杆物扛在肩上;6.公安交警部门应当根据路况采取相应交通管制措施,在严重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或分流。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造成严重影响:1.2小时内,将发生强烈雷电活动,并伴有12级以上阵风;2.2小时内,将发生强烈雷电活动,并伴有小时雨强大于等于6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雷击、大风、短时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2.人员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并关好门窗;3.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4.不要使用无防雷装置或者防雷装置不完备的电器、电话机等;5.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不要使用手机,不要把金属杆物扛在肩上;6.注意防范短时强降水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三IT售前专家认证GB10-125 H3CE考试通关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山西职教高考《职业适应性测试》考前冲刺模拟试题库(附答案)
- 专题05 名句名篇默写
-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练习)
- 质押借款合同格式
- 融资担保服务合同
- 航空货运物流运输合同
- 承包的合同范本
- 年互联网技术服务合同
- 房产销售分销合同模板
- 医院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质保管理制度
- 《00541语言学概论》自考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机关工会个人工作计划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英语+ 含答案
- 2024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 光伏项目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以及财务评价介绍
- 粮油厂食品安全培训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完整版)
- 2024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借名买车的协议书范文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