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县大门山电站环评报告书_第1页
顺昌县大门山电站环评报告书_第2页
顺昌县大门山电站环评报告书_第3页
顺昌县大门山电站环评报告书_第4页
顺昌县大门山电站环评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顺昌县大门山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2项目特点顺昌县元坑镇大门山水电站已建成并营运多年,为补办环评项目。建设期对周边的生态影响已基本恢复,营运期对周边的生态影响主要为下游减水段水量、水位降低,严格落实最小下泄生态流量,可以改善游河段尤其是减/脱水段生态环境。1.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修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等有关法律的规定,本项目须执行环境影响审批制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版,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等有关规定,本项目属于“四十一、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88、水力发电4413”中“总装机1000千瓦及以上的常规水电(仅更换发电设备的增效扩容项目除外)”,需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项目建设单位于2021年8月正式委托福建海涵环保咨询有限公司进行“顺昌县大门山水电站”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即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了调研、现场勘察和资料收集等工作,同时对可能受到工程影响的群众、单位、各界人士的意见进行了公众调查。在以上基础上,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规、建设方提供的相关资料,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结合工程性质、污染特征和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分析预测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编制完成了《顺昌县大门山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如图1.3-1。图1.3-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1.4分析判定相关情况1.4.1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为水电站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属于D4413水力发电(指通过建设水电站将水能转换成电能的生产活动)。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第一类鼓励类”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4.2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项目位于顺昌县元坑镇福峰村,根据《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南政综〔2021〕129号),南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面积为7641.98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29.05%。生态保护红线最终面积与比例以省政府发布结果为准。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调整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7]80号),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调整工作方案如下:“二、调整范围和内容(四)调整禁止开发区域纳入的内容。根据科学评估结果,将评估得到的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和生态环境极敏感区进行叠加合并,并与以下保护地进行校验,形成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叠加图,确保划定范围涵盖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生态保育区和核心景观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湿地公园的湿地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饮用水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核心区等。以及“(五)调整生态公益林等其他需要纳入红线的保护地纳入范围。此前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作为一个单独的红线保护类型,调整以后不再单列。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根据生态功能重要性,将有必要实施严格保护的各类保护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主要涵盖:国家一级公益林、重要湿地、沙(泥)岸沿海基干林带等重要生态保护地。”项目建设区未涉及生态保护红线,项目已建成运行多年,施工期产生的生态影响也已基本恢复;占地面积小,运行期间基本无污染物排放,能够确保生态功不降低、面积减少性质改变。因此,项目建设与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不冲突。(2)环境质量底线①水环境质量底线根据《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南政综〔2021〕129号),水环境质量目标为:到2025年,全市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均达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本项目所在地属于其中划定的水环境一般管控区。水环境一般管控区以维持区域水质和水生态现状为基本目标,限制新建、扩建污染严重工业项目,引导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发展。落实普适性治理要求,确保污染达标排放。②大气环境质量底线根据《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南政综〔2021〕129号),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为:到2025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水平,全市PM2.5年平均浓度保持22μg/m3以下,臭氧超标天数有所下降。本项目所在地属于其中划定的大气环境弱扩散重点管控区:禁止石化、化工、焦化、有色等高污染、高风险的涉气项目;新建、扩建涉气项目实施本区域内大气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倍量替代。③土壤环境风险防控底线根据《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南政综〔2021〕129号),土壤环境风险防控目标: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3%,本项目所在地属于土壤一般管控区,管控目标为严格空间布局约束,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根据监测数据表明,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坝址、电站及电站下游处的蛟溪断面水环境质量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发电厂房土壤质量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筛选值要求;评价范围内农用地土壤质量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筛选值要求。综上,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较好,且项目所在区域主导环境功能为保障工业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村民正常生活,并维持区域环境质量的良好状态不受破坏。项目属于生态类型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不大,不会改变该区现有环境功能,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底线造成冲击。因此,符合《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南政综〔2021〕129号)中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根据《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南政综〔2021〕129号):①水资源利用上线顺昌县至2025年水资源利用上线为1.90亿立方米。本工程属于水电站建设项目,项目利用富屯溪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发电,实现多年年均发电量486.7万kwh,有效的利用了水资源,可提高地区资源利用上线的额度,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②土地资源利用上线南平市土地资源重点管控区集中分布于富屯溪、建溪流域、武夷山河源生物多样性维护与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本项目不属于南平市土地资源重点管控区。项目位于福建省顺昌县元坑镇福峰村,电站已建成并营运多年,不新增用地,不会突破土地资源利用上线。③能源资源利用上线项目所在地不属于成果报告中划定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项目为水力发电项目,项目运行过程无废水、废气排放,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来发电,减少燃煤发电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与南平市能源资源利用上线要求相符。综上,本项目建设符合《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南政综〔2021〕129号)中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4)生态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对照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福建省第一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闽发改规划[2018]177号),本项目已按要求安装生态下泄流量计,确保最小下下泄流量0.223m3/s,并配套在线监控装置,保证下游河段生态用水。根据《富屯溪(南平境内)500km2以下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南平市环境保护局,批文号:南环保审[2015]22号,大门山电站属于整改后推荐的水电站,因此,本项目不属于禁止或限制类项目,可见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环境准入要求。同时,对照《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中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项目不在顺昌县一般管控单元空间布置约束控范围内,符合准入要求。适用范围准入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顺昌县一般管控单元空间布局约束1、一般建设项目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通过自然资源部用地预审;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依法依规报国务院批准。严禁通过擅自调整县乡国土空间规划,规避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审批。2、不得将确需退耕还林还草的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不得将已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地纳入土地整治项目,不得擅自将永久基本农田、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和坡改梯耕地纳入退耕范围。3、禁止随意砍伐防风固沙林和农田保护林。4、禁止在邻近基本农田区域新建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具有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或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5、严格控制新建、扩建石化、化工、焦化、有色等高污染、高风险的涉气项目。6、限期搬迁或关停单元内布局不合理、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污染企业。本项目为水力发电项目,位于顺昌县元坑镇福峰村,项目不占用基本农田,2004年取得本项目立项的批复》(顺计[2004]39号),建设与空间布局约束要求不相冲突符合综上所述,项目选址和建设符合“三线一单”控制要求。1.4.3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水电资源开发管理的意见》(闽政[2013]31号)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水电资源开发管理的意见》(闽政[2013]31号)符合性分析详见表1.4-2。文件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严格控制影响生态环保的新建水电项目水电站开发建设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流域规划环评要求。不符合规划或位于未经规划流域的水电站开发项目,各级各部门不得审批建设。继续严格控制以发电为主的水电站新建项目,除以防洪、供水、灌溉等为主兼顾发电的水资源开发项目外,未经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经贸委、水利厅、环保厅联合审查同意,市、县政府及其部门不得出具新建水电站项目相关核准、审批(审查)文件。大门山电站为蛟溪流域规划中已建水电站。本项目于1968年投入运行,并于2018年完成技改,不属新建水电站。大门山电站存在已久,根据《富屯溪(南平境内)500km2以下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大门山电站属于整改后推荐的水电站,符合流域综合规划的要求。符合稳步推进现有水电站技术改造①支持现有水电站对引水建筑物、发电厂房、机电设备、送出工程、下泄流量监控装置等进行技改,实施增效扩容,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水电能效,改善水环境。②1万千瓦及以上水电站技改后装机规模不大于原装机容量的10%,1万千瓦以下水电站技改后装机规模不大于原装机容量的20%,由水电站建设和行业管理部门直接审批初步设计,发展改革部门不再办理核准手续。技改后装机容量变动超过上述幅度的水电项目,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召开专题论证会议,实行项目集中会审、分别审批(核准)的办法,进一步简化审批(核准)手续。①本项目设有拦河坝、压力前池、发电厂房、开关站和下泄流量监控装置。②大门山电站已于2018年完成技改,技改后总装机容量为2430kw,本次不进行扩容。符合大力发展生态水电各级环保部门要科学核定水电站最小生态下泄流量,水利部门、经贸部门分别牵头指导和督促各水电站安装最小生态下泄流量在线监控装置,确保监控设施正常运转,最小生态下泄流量落实到位。有关市县要适时组织受石材行业或历史遗留问题影响的水电站库区进行清,并及时清理垃圾漂浮物,确保水体清洁。①根据现场调查,大门山电站已按要求安装生态下泄流量装置,并配套在线监控装置,保证下游河段生态用水,保证最小生态下泄流量0.223m3/s。符合1.4.4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流域综合规划》蛟溪规划电站23座,分别是蛟溪干流的院尾电站(已建,不得改扩建)、院尾二级电站(已建,不得改扩建)、罗坊电站(已建,不得改扩建)、俸窠电站(已建)、俸窠村电站(已建)、坪溪电站(已建)、桥头电站(已建)、马龙溪电站(已建)、碓岭电站(已建)、大门山电站(已建)、福丰电站(已建)、槎溪电站(已建)、蛟溪电站(已建),槎溪支流的曲村一级电站(已建)、曲村二级电站(已建)、光地四级电站(已建),赖源溪支流的宏顺电站(已建)、赖源电站(已建)、兴源电站△(已建,进一步论证)、光地一级电站(已建)、尧地电站(已建)、光地二级电站(已建)、光地三级电站(已建)。大门山电站为规划中的已建电站,符合《富屯溪、建溪流域50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流域综合规划》。根据《富屯溪(南平境内)500km2以下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大门山电站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存在减水段,未保证最小生态下泄流量。规划环评的意见为大门山电站不涉及环境敏感问题,但应保证最小生态下泄流量。应按照闽政《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水电资源开发管理的意见》[2013]31号文要求技改:“新上技改项目应符合保证拦河坝运行工况不变,不增加水库库区淹没、不改变水库主要特性、不增加污染物排放、满足最小下泄生态流量等条件”,保证最小生态下泄流量0.223m3/s,整改后推荐。本项目大门山电站为规划中的已建电站,于2018年完成扩容增效技改,改造仅针对水工建筑、电气方面、机电方面,其中机电方面主要对机组设备进行,改造工程装机容量保持原1430kw不变(运行工况不变),技改过程满足“保证拦河坝运行工况不变,不增加水库库区淹没、不改变水库主要特性、不增加污染物排放、满足最小下泄生态流量”等条件要求,电站目前已按要求安装生态下泄流量装置,并配套在线监控装置,保证下游河段生态用水,保证最小生态下泄流量0.223m3/s,满足流域规划环评提出的整改要求,因此与其是相符的。1、规划内容“加快农村水电增效扩容。充分发挥生态、水利、旅游、养生等综合效益,在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的前提下,规划储备14个新建水电项目,总投资70亿元,总建设规模579MW,有序推进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实施建设;在不改变现有工况,不增加淹没和移民的前提下,重点加快实施57座农村小水电增效扩容工程;进一步完善不规范小水电站退出机制。”2、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流域综合规划环评中整改后推荐的已建电站之一,于2018年完成扩容增效技改,改造工程装机容量保持原1430kw不变(运行工况不变),改造仅针对水工建筑、电气方面、机电方面,其中机电方面主要对机组设备进行,不增加淹没和移民。目前本项目已按相关要求安装了“电站生态流量监控系统”并与相关部门联网,且在坝址处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下泄流量,以保证最小生态流量保质保量的下泄;拦河坝设溢流堰、冲砂闸,引水渠前端设生态闸,沿途设有冲砂闸、节制闸,正常情况下根据“电站生态流量监控系统”实时监控下泄流量的情况,通过调节冲砂闸、节制闸开度向下游河道泄放生态流量,以更好的保证所需的下泄流量不小于0.223m3/s,同时,电站的实施可充分利用水利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电站已运行多年,周边及沿线的生态环境已基本恢复。因此,本项目与《南平市“十三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2016年-2020年)》相符合。1、规划内容根据南平市人民政府2018年9月颁布的《南平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十三五”期间水环境质量具体指标有: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到2020年,全市闽江(南平段)、建溪、富屯溪等主要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争取达到100%;市级、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要保持100%和95%以上;各县(市、区)和武夷新区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主要湖泊水库水质比2015年明显改善;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到2016年底,完成小流域水质监测普查,确定整治方案;基本消灭垃圾河,生猪养殖重点区域的小流域水质明显改善。全面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南平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水十条)及《南平市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计划(2016-2020年)》,对境内水域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①保障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排污口和网箱养殖。强化水源地水质监测,推进农村区域集中供水,加快饮水安全工程的改造,强化水源设施管理;对已划定的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违规项目限期整治,2020年底前,已划定的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违规项目、违法排污口整治完毕。②提升流域水环境总体质量,深化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小流域污染整治,将环境治理工程措施与生态维护相结合,以河道清淤、水土保持整治和农村污染源治理为重点,通过开展“赛水质”活动等模式,推动小流域“以奖促治"政策,引导小流域污染治理,县(市、区)要加强对小流域的治理,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制,合理安排流域治理资金,提升小流域环境质量。推进“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开展河道拆违、生态清淤、河面漂浮物清理、河道两岸堆放的废渣与垃圾清除等专项整治行动,河道综合整治与河道两岸截污工程应同步规划设计。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③保护水和生态系统,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禁止侵占自然湿地等水源汤养空间,已侵占的要限期予以恢复。强化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加大水生野生动植物类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力度,开展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和重要水产种质资源的就地和迁地保护,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水力发电等调度应当服从水资源统一调度。完善水量调度方案,科学合理安排和考核水电站下泄水量,结合水电站技术改造,增设生态下泄流最设施或生态机组等措施,维持河湖基本生态用水需求,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采取综合施策,建立小水电退出机制,对不符合河流最小生态流量要求的水电站要限制运行;对安全隐患重、生态影响大的小水电站,要有序强制退出。2、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占地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根据现状监测数据表明:项目所在蛟溪流域(富屯溪支流)水质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水质现状较好。根据《南平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中“从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源保护角度出发,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保护饮用水源安全,加快推进小流城污染整治,引导小流域污染治理,提升小流域环境质量;采取综合施策,建立小水电退出机制,保护水和生态系统,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有利于各流域规划的供水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和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实施。同时,本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符合《顺昌县水利局、顺昌县环境保护局关于上报核定水电站生态最小下泄流量的函》(顺政水[2018]46号)的要求,本电站已于2018年完成扩容增效技改,不属于限制运行和强制退出的水电站,符合《南平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相关内容。1.4.5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符合性分析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本工程位于长江流域农产品主产区。本水电站不属于该主体功能区限制的“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项目”,本项目占地较少,对区域提供农产品的主体功能影响较小;项目实施后可以提供一定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对项目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对照福建省主体功能区名录,顺昌县属于农产品主产区,项目所在区不涉及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与生态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根据《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南平市顺昌县富屯溪流域蛟溪,属于闽北闽西山地盆谷生态亚区,1205富屯溪流域中东部河谷盆地复合农林业生态功能区。以维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的生态功能区。其基本功能以森林生态恢复与维护、河源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为主,主要分布在我省主要河流中上游区域。根据《顺昌县生态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属于顺昌西部低山、丘陵农业生态环境和林业生态环境生态功能小区(120572104),其主导功能为农业生态;辅助功能为林业生态;重点为封山育林,保护岩下、大门山等地的生态公益林(36015,36020,36036)。本工程所占面积较小,项目不占用岩下、大门山等地的生态公益林,项目已建成多年,建设期的生态环境影响都已经得到了恢复,引水渠周边森林植被覆盖率高,对农业、林业生态影响小,不会改变当地长期以来形成的区域生态格局,实施将有助于加大区域植被保护和水土流失区生态修复工作力度,因此,本工程建设符合区域的水土保持和水质保护目标,与《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顺昌县生态功能区划》具有较好的协调性。与《南平市水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1、功能区划内容《南平市水功能区划》的水功能功能区划分两级。其中水(环境)功能一级区划共分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四类;二级区划主要协调用水部门之间的关系,二级区划是在一级区划的控制下,对开发利用区细分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七类。功能区内应满足以下要求:“①开发利用活动,不得影响相邻水(环境)功能区的使用功能。②保护区禁止进行不利于功能保护的活动;保留区作为今后开发利用预留的水域,原则上维持现状;缓冲区作为两类功能过渡区,在其范围内进行对水资源的质和量有较大影响的活动应确保其出界水质达到下一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2、符合性分析本次评价范围内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本项目与《南平市水功能区划》相符。1.4.6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水电站清理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相符性分析(1)项目与列入退出类水电站分析项目与列入退出类水电站分析情况详见表1.4-3。表1.4-3项目与列入退出类水电站分析情况表序号情形内容符合性分析1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或缓冲区内的(未分区的自然保护区视为核心区和缓冲区);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不属于退出类情形。2自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后未办理环评手续违法开工建设且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项目于1968年建成并投入运营,项目不涉及生态环境敏感区,对生态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不属于退出类情形。3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且整改后仍不能满足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已按整改要求:安装生态下泄流量装置,并配套在线监控装置,保证下游河段生态用水,保证最小生态下泄流量,有效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此外,项目建设运营多年,未发现存在生态环境严重破坏问题,河段亦已形成新的生态系统,不属于退出类情形。4大坝已鉴定为危坝,严重影响防洪安全,未在限期内整改到位的。项目拦水坝不属于危坝,不影响防洪安全,不属于退出类情形。(2)项目与列入完善类水电站分析项目与列入完善类水电站分析情况详见表1.4-4。表1.4-4项目与列入完善类水电站分析情况表序号情形内容符合性分析1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及其规划环评结论;本项目电站、《富屯溪(南平境内)500km2以下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符合整改后推荐水电站。2依法依规履行了各项行政许可手续;本电站依法办理了取水许可证,尚未办理环评审批手续,应列入整改。3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其他依法依规应禁止开发的区域;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其他依法依规应禁止开发的区域,符合完善类水电站要求。4满足生态下泄流量要求。项目已设置最小生态下泄流量及在线监控装置,符合《富屯溪(南平境内)500km2以下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核定的最小下泄流量。5经论证对环境影响轻微、符合大坝安全、防洪减灾要求。项目经论证对环境影响轻微、符合大坝安全、防洪减灾要求。综上分析,项目不在列入退出类和完善类水电站中,属于整改类水电站,项目应依法办理完善环评审批手续。1.4.7与《福建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符合性分析根据《福建省水污染防治条例》中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当地生态环境、水行政、工业和信息化等主管部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科学制定辖区内水电站最小生态下泄流量,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最小生态下泄流量严格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对监管职责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当地水行政、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科学制定调水方案和水库、闸坝生态下泄流量方案,保障生态基流。禁止新建、扩建以发电为主的水电站项目。已开发建设的水电站应当安装下泄流量在线监控装置,执行最小生态下泄流量和调水方案的有关规定。”符合性分析:目前本项目已按相关要求在拦河坝设溢流堰、冲砂闸,引水渠前端设生态闸,沿途设有冲砂闸、节制闸,并在拦河坝处安装了“电站生态流量监控系统”并与相关部门联网,实时监控下泄流量,以保证最小生态流量保质保量的下泄;正常情况下,根据“电站生态流量监控系统”实时监控下泄流量的情况,通过调节冲砂闸、节制闸开度向下游河道泄放生态流量,以更好的保证所需的下泄流量不小于0.223m3/s。因此,本项目与《福建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相符合。1.4.8与《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符合性分析根据水利部2021年10月发布的关于印发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的通知(水调管〔2021〕314号)中:“第五条,对水资源配置影响较大的水库、闸坝、水电站、引提水工程、调水工程等控制性水工程以及重要取用水户,应当纳入水资源调度管理;第十八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通过洪水资源化、丰蓄枯用等措施,增加水资源有效供给。病险水库主汛期原则上不蓄水。”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河道筑坝蓄水发电电站,不设水库,无调节库容,根据调查发现本电站拦河坝下游减水段范围内没有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只有少量农业用水及河道水环境用水,项目在引水渠处设置水量控制闸门,且减水段有多处山泉水汇入,坝厂之间脱流河段水环境较好。项目发电后尾水下排河道,供下游农田灌溉用水,发电用水与灌溉用水无矛盾,且本项目已按相关要求在拦河坝设溢流堰、冲砂闸,引水渠前端设生态闸,枯水期电站开闸放流不发电。因此,本项目与《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相符合。1.4.9与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的相符性本项目不存在移民安置,不会带来外来物种入侵或扩散,相关河段受到污染或发生富营养化的环境风险较低。本评价报告已经按相关导则及规定要求,为建设单位制定了相应的生态、水环境等监测计划。项目与《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相符性分析详见表1.4-5。表1.4-5项目与《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相符性一览表序号文件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1项目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满足流域综合规划、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等相关流域和行业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梯级布局、开发任务、开发方式及时序、调节性能和工程规模等主要参数总体符合规划。本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富屯溪(南平境内)500km2以下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整改后推荐类水电站。符合2工程布局、施工布置和水库淹没原则上不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永久基本农田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占用区域和已明确作为栖息地保护的河流和区域,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护要求相协调,且不对上述敏感区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主要保护对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项目不属新建水电站,占地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永久基本农田等禁止占用区域,周围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符合3项目改变坝址下游水文情势且造成不利生态环境影响的,应提出生态流量泄放等生态调度措施,明确生态流量过程、泄放设施及在线监测设施和管理措施等内容。项目对水质造成不利影响的,应针对污染源治理、库底环境清理、库区水质保护、污水处理等提出对策措施。兼顾城乡供水任务的,应提出设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隔离防护等措施。存在下泄低温水、气体过饱和并带来不利生态环境影响的,应提出分层取水、优化泄洪工程形式或调度方式、管理等措施。相关河段水质应符合水环境功能区和水功能区要求,下泄水应满足坝址下游河道水生生态、水环境、景观、湿地等生态环境用水及下游生产、生活取水要求,不得造成脱水河段和对农灌、水生生物等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大门山水电站为引水式电站,根据《关于印发顺昌县127座水电站生态下泄流量“一站一策”整改方案的通知》,已按要求安装生态下泄流量装置,并配套在线监控装置,保证下游河段生态用水,保证最小生态下泄流量0.223m3/s,本项目已建成运行多年,库区已完成清理。本项目无调节库容,坝前水温呈“混合型”,基本不会对水质造成不利影响。符合4项目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洄游、重要三场等生境、物种及资源量等造成不利影响的,应提出栖息地保护、水生生物通道、鱼类增殖放流等措施。其中,栖息地保护措施包括干(支)流生境保留、生态恢复(或重建)等,采用生境保留的应明确河段范围及保护措施。水生生物通道措施包括鱼道、升鱼机、集运鱼系统等,应明确过鱼对象、运行要求等内容,并落实设计。鱼类增殖放流措施应明确建设单位是责任主体,并包括鱼类增殖站地点、增殖放流对象、放流规模、放流地点等内容。项目不涉及水生生物洄游、重要三场等生境。符合5项目对珍稀濒危等保护植物造成影响的,应采取工程防护、异地移栽等措施。项目对珍稀濒危等野生保护动物造成影响的,应提出救助、构建动物廊道或类似生境等措施。项目涉及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并对景观产生影响的,应提出优化工程设计、景观塑造等措施。项目建设带来地下水位变化导致次生生态环境影响的,应提出针对性措施。本项目永久占地不涉及珍稀濒危动植物、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符合6项目施工组织方案具有环境合理性,对弃土(渣)场等应提出防治水土流失和施工迹地生态恢复等措施。对施工期各类废(污)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提出了防治或处置措施,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标准和要求。本电站已运行多年,施工期已结束,经过多年植被恢复。目前弃渣场、取料场已被平整并复垦绿化,恢复至和周围地表植被统一的状态。符合7项目移民安置涉及的农业土地开垦、安置区、迁建企业、复建工程等安置建设方式和选址具有环境合理性,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应提出生态保护、污水处理与垃圾处置等措施。针对城(集)镇迁建及配套环保设施、重大交通复建工程、重要水利工程、污染型企业迁建等重大移民安置工程,应提出单独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要求。项目不涉及移民安置问题。符合8项目存在外来物种入侵或扩散、相关河段水体可能受到污染或产生富营养化等环境风险的,应提出针对性风险防范措施和环境应急预案编制要求。环境风险就相应风险防范措施详见第7章节。符合9项目为改、扩建的,应全面梳理现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全面有效的整改方案。本项目为已建项目,已于2018年完成扩容增效技改,技改过程满足“保证拦河坝运行工况不变,不增加水库库区淹没、不改变水库主要特性、不增加污染物排放、满足最小下泄生态流量”等条件要求,电站目前已按要求安装生态下泄流量装置,并配套在线监控装置,保证下游河段生态用水,满足规划环评提出的整改要求。此外,本评价对项目核查,进一步提出了相关整改要求。符合10按相关导则及规定要求,制定生态、水环境等监测计划,并提出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或优化环境保护措施的要求。根据项目环境保护管理需要和相关规定,应提出必要的环境保护设计、施工期环境监理、运行期环境管理、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等要求和相关保障措施。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详见第8章节。符合11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深入论证,明确措施实施的责任主体、投资、进度和预期效果等,确保科学有效、安全可行、绿色协调。环境保护措施论证详见第6章节。符合12按相关规定开展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已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符合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1.5选址可行性分析本项目本项目位于顺昌县元坑镇福峰村,引流蛟溪,属于引水式电站,项目永久占地选址未涉及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等环境敏感区,不涉及重点保护植物,不涉及移民安置问题。项目的建设符合《富屯溪(南平境内)500km2以下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相应要求。1.6建设项目取用水的合理性分析本电站为无调节径流引水式水电站,项目减水段范围内没有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只有少量农业用水及河道水环境用水,项目在引水渠处设置水量控制闸门,且减水段有多处山泉水汇入,坝厂之间脱流河段水环境较好。项目发电后尾水下排河道,供下游农田灌溉用水,发电用水与灌溉用水无矛盾。且建设单位于2017年12月31日取得顺昌县水利局颁发的《取水许可证》(取水(闽)字[2017]第90697号,本项目取水合理可行。1.7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影响及生态保护措施由于本项目是建设完成并稳定运营多年的项目,因此,本项目对施工期环境影响进行简要回顾,重点是评述项目目前现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在报告中指出项目目前存在的环保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指导项目在后续运营管理中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减免各种不利影响,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1)施工期环境影响回顾及遗留环境问题本项目施工期已经结束,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已经结束。环评不再对其施工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主要回顾分析是否存在遗留环境问题。(2)运营期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的要点①项目建设地环境质量现状概况,主要包括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声环境、地下水、土壤环境等;②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③员工生活污水的收集、消纳系统,评价去向可行性;④电站建成后对水文情势、泥沙淤积、局部气候、环境地质、水生生态、土地资源等多方面带来的影响;⑤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由于本项目仅是小规模的河流型水电站,上述相关影响,在采取合理的环保措施下,可控制到自然环境可接受的水平,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1.8主要结论顺昌县永发水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顺昌县大门山水电站位于顺昌县元坑镇福峰村,采用筑坝引水发电,是以发电为主的已建电站项目,于2018年1月已完成增效扩容改造,目前总装机容量为1430kW(2×400kW+1×630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为486.7万kW·h,大门山水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为1.94m3/s,坝址以上集雨面积75.6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0.612亿m3。设计引水流量2.52m3/s,设计水头75.9m,装机年利用小时数3403h。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要求,符合《富屯溪(南平境内)500km2以下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其批复相关要求。当地公众基本支持本工程的建设,无反对意见。项目产生的各种污染物经本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整改措施处理后能做到达标排放或综合利用,满足总量控制要求,对周围生态环境、环境空气、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影响较小,对保护目标影响较小,项目地周围环境空气、声环境、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均能满足相应功能要求。同时,根据项目地环境功能区划,本工程建设符合“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中相关要求,且没有制约本工程建设的环境问题。综上,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环境影响是可行的。2总论2.1编制依据2.1.1国家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4日修订,2015年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12.29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7.2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20.1.1修订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12.25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12.28修订,2020.7.1起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8.10.26修订;(8)《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12.28修订;(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6.27修订;(9)《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10.26修订;(10)《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12.29修订;(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4.29修订,2020.9.1起实施;(1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5.4.24修订;(1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8.28修订;(1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7.2修订;(1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年8月31日审议通过,2019年1月1日起实施。2.1.2国家法规与规章(1)《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2)《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3)《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11.1.8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7.10.7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2017.10.7修正;(7)《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2016.2.6.修订;(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18.3.19.修正;(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2013.12.7修订;(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7月16日修订;(11)《关于印发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的函》,环评函〔2006〕4号;(12)《关于印发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水环境与水生生态保护技术政策研讨会会议纪要的函》,环办函〔2006〕11号;(13)《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3〕86号;(14)《关于深化落实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通知》,环发〔2014〕65号;(15)《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4号;(16)《关于印发水泥制造等七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的通知》,环办环评〔2016〕114号;(17)《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18)《水利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水规计〔2017〕315号;(19)《关于加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6〕1162号;(2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21)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环发[2015]178号);(22)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3]86号);(23)《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0年1月1日起实施。2.1.3地方法规及规章(1)《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2年5月1日起施行;(2)《福建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3)《福建省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2012年2月1日起实施;(4)《福建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9年1月1日起实施;(5)《福建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闽政[2014]1号;(6)《福建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闽政[2015]26号;(7)《福建省土壤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闽政[2016]45号;(8)《福建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若干规定》,福建省人大常委,2010年1月1日;(9)《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水电资源开发管理的意见》,闽政[2013]31号,2013年7月19日;(10)《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重要流域保护管理切实保障水安全的若干意见》,闽政[2014]27号,2014年6月;(11)《关于印发<福建省水电站生态泄流及监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福建省水利厅、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福建省环境保护厅,2018年4月;(12)福建省水利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快落实电站生态下泄流量工作的通知》(闽水农电[2018]3号);(13)《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调整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7]80号);(14)《福建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2016年12月);(15)《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南政办[2017]39号);(16)《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十三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2016年—2020年)的通知》,(南政办〔2016〕127号);(17)《顺昌县水利局、顺昌县环境保护局关于上报核定水电站生态最小下泄流量的函》,顺政水[2018]46号。2.1.4技术规范(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10)《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11)《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1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T50433-2008)(13)《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环办[2015]112号);(14)《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15)《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2018年第4号)。2.1.5相关规划及资料(1)《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2010年12月;(2)《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8年7月;(3)《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闽政[2012]61号);(4)《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闽政文[2010]26号);(3)《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建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闽政文[2004]3号);(4)《南平市水功能区划》,南平市人民政府,2014年;(5)《顺昌县生态功能区划》,顺昌县环境保护局,2004年;(6)《富屯溪(南平境内)500km2以下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015年3月;(7)南平市环保局关于《富屯溪(南平境内)500km2以下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查意见,南平市环境保护局,南环保审[2015]22号;(8)《顺昌县元坑镇大门山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及其批复,顺政水[2015]115号;(9)《顺昌县发展计划局关于元坑镇大门山水电站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顺计[2004]39号;(10)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11)环境现状检测报告;(12)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2.2评价目的与原则2.2.1评价目的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旨在查明工程地区的环境现状,回顾分析工程建设对周边区域、河流生态环境实际已造成的影响,分析工程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并针对工程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从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的角度论证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具体目的如下:(1)调查了解受工程影响区域的环境功能,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规划要求;(2)结合本项目实际建设情况,(3)针对工程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区域环境保护要求,制定技术经济可行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对运行期的污染防治及风险防范措施进行系统考虑,使区域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划要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充分发挥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工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4)结合项目运行多年来区域生态环境,尤其是河流生态环境及河流水文情势与水质环境等实际变化趋势,分析探讨有利和不利影响的程度、范围与强度,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5)为该项目的审批机关提供环境保护方面的审批依据,为该项目的管理机关提供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和结论,为本工程的设计、建设单位提供减免不利环境影响的可靠与可行设计依据。2.2.2评价原则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原则,优先考虑流域生态保护,统筹考虑流域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保留必要的生态空间,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功能,坚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底线。(2)符合流域开发规划的原则。工程建设应符合流域总体规划,合理布局选点,合理开发利用水能资源,使环境保护与水能资源开发协调发展。(3)符合产业政策的原则。工程建设应符合当地国民经济计划发展纲要的总体战略要求,符合福建省关于中小型电站开发建设的基本思路,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要求。(4)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原则。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确保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及区域生态环境用水的需要。(5)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原则。运营期废水、废气、废渣及噪声等,将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因此,针对运营期各类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情况,结合区域环境功能要求,提出污染控制和预防措施,做到达标排放,降低影响程度。(6)环保措施合理性原则。环保措施的拟定,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做到经济、可靠、实用,便于环保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2.3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2.3.1环境影响识别大门山电站目前已建成投产,施工期已结束,项目从完工之后正常运行至今,多年来电站运行情况良好,项目运行期间未发生水事纠纷等情况,项目产生的影响主要为工程运营期环境影响。(1)生态影响工程的运行改变了河流部分段落的水文情势,可能对水生生态造成影响。运行期间处理好职工的生活垃圾,对电站所在区域内陆生都动植物基本无影响。(2)废气项目运营期无废气产生。(3)废水项目运营期员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电站周边林地施肥,不外排。(4)固废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包括危险废物(废轮机油)、浮渣、生活垃圾等,妥善处理后对环境造成影响较小。(5)噪声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为水轮大电机组等设备运行噪声。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的评价原则,结合工程工程特点、排污特征、当地环境现状、规划功能和环境影响识别结果,确定本次评价时段为运营期,主要评价要素为生态环境和地表水环境。2.3.2评价因子根据附属水库淹没、附属水库运行等工程影响因素分析及污染源强分析结果,结合本工程影响涉及区的环境质量状况、敏感环境目标、主要环境问题等环境背景特征,本次评价因子详见表2.3-1。表2.3-1建设项目各环境影响因素的评价因子序号评价因素评价因子1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SO2、NO2、PM2.5、PM10、CO、O3分析评价/2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pH、DO、BOD5、CODcr、SS、氨氮、石油类、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分析评价CODCr、NH3-N、富营养化水平趋势分析水文情势(水位、流量、流速、水温等)3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K+、Na+、Ca2+、Mg2+、CO32-、HCO3-、pH、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氨氮(以N计)、总硬度(以CaCO3计)、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铅、砷、汞、铬(六价)、镉、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水位分析评价/4土壤环境现状评价pH、土壤含盐量、45项+石油烃分析评价/5固体废物现状评价/分析评价一般固废、危险废物6声环境Leq7生态环境水生生态:水生生物、鱼类的种类和数量陆生生态:植被、动物、水土流失、土地利用结构、景观8环境风险油品泄漏、溃坝等环境风险2.4评价标准2.4.1环境功能区划1、地表水根据《南平市水功能区划》,本项目电站及坝址位于富屯溪流域蛟溪,地表水质量分类属于Ⅲ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2、大气本项目评价区域属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3、声环境本项目位于顺昌县元坑镇区域范围,属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4、地下水本项目评价范围内地下水质量分类属于Ⅲ类,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III类标准。5、土壤项目发电站厂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项目评价范围内农业用地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标准。6、生态功能区根据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南平市顺昌县富屯溪流域蛟溪,属于闽北闽西山地盆谷生态亚区,1205富屯溪流域中东部河谷盆地复合农林业生态功能区。根据《顺昌县生态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属于顺昌西部低山、丘陵农业生态环境和林业生态环境生态功能小区(120572104),其主导功能为农业生态;辅助功能为林业生态;重点为封山育林,保护岩下、大门山等地的生态公益林(36015,36020,36036)。表2.4-1评价范围内的环境功能要求一览表序号项目功能区和执行标准1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内蛟溪流域属III类水功能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2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2012)中二级标准3声环境2类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4地下水属于Ⅲ类,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5土壤环境《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标准6生态功能顺昌西部低山、丘陵农业生态环境和林业生态环境生态功能小区(120572104)7是否饮用水源保护区否8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9是否风景名胜保护区否10是否自然保护区否11是否湿地公园否2.4.2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本项目电站及坝址位于富屯溪流域蛟溪,本项目评价范围涉及蛟溪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见下表:表2.4-2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的标准限值单位:mg/L(pH为无量纲)序号名称标准限值mg/L标准来源1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GB3838-2002)Ⅲ类2pH6~9(无量纲)3溶解氧≥54高锰酸盐指数65COD206BOD547NH3-N18TP0.2(湖、库0.05)9TN(湖、库,以N计)110石油类0.0511粪大肠菌群10000个/L备注:本项目为河道型水库,且无调节能力,因此坝址前总磷不执行湖、库标准2、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见下表。表2.4-3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单位:mg/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标准限值PM2.5年平均0.3524小时平均0.75PM10年平均0.0724小时平均0.15SO2年平均0.0624小时平均0.151小时平均0.50NO2年平均0.0424小时平均0.081小时平均0.2CO24小时平均41小时平均10O3日最大8小时平均0.161小时平均0.23、声环境工程影响范围内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表2.4-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单位:LAeq(dB)标准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4、地下水本评价区内地下水主要用于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执行地下水Ⅲ类质量标准,评价区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各标准值见下表。表2.4-5《地下水质量标准》单位:mg/L(pH和总大肠菌群除外)监测项目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pH(无量纲)6.5≤pH≤8.5耗氧量(mg/L)≤3.0挥发酚(mg/L)≤0.002氨氮(mg/L)≤0.50硝酸盐(mg/L)≤20.0亚硝酸盐(mg/L)≤1.00硫酸盐(mg/L)≤250氟化物(mg/L)≤1.0硫化物(mg/L)≤0.02氯化物(mg/L)≤250锌(mg/L)≤1.0砷(mg/L)≤0.01汞(mg/L)≤0.001铅(mg/L)≤0.01镉(mg/L)≤0.005铬(六价)(mg/L)≤0.05菌落总数(CFU/mL)≤100总大肠菌群(MPN/100mL)≤3.0钾(mg/L)/钠(mg/L)≤200钙(mg/L)/镁(mg/L)/碳酸根离子(mg/L)/碳酸氢根离子(mg/L)/氯离子(mg/L)/硫酸根(mg/L)/5、土壤项目所在区域土壤环境土壤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项目周围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别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标准,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分级标准参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中附录D。标准限值详见下表。表2.4-6建设用地土壤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单位:mg/kg序号污染物项目筛选值第二类用地重金属和无机物1砷602镉653铬(六价)5.74铜180005铅8006汞387镍900挥发性有机物8四氯化碳2.89氯仿0.910氯甲烷37111,1-二氯乙烷9121,2-二氯乙烷5131,1-二氯乙烯6614顺-1,2-二氯乙烯59615反-1,2-二氯乙烯5416二氯甲烷616171,2-二氯丙烷5181,1,1,2-四氯乙烷10191,1,2,2-四氯乙烷6.820四氯乙烯53211,1,1-三氯乙烷840221,1,2-三氯乙烷2.823三氯乙烯2.8241,2,3-三氯丙烷0.525氯乙烯0.4326苯427氯苯270281,2-二氯苯560291,4-二氯苯2030乙苯2831苯乙烯129032甲苯120033间二甲苯+对二甲苯57034邻二甲苯640半挥发性有机物35硝基苯7636苯胺260372-氯酚225638苯并[a]蒽1539苯并[a]芘1.540苯并[b]荧蒽1541苯并[k]荧蒽15142䓛129343二苯并[a,h]蒽1.544茚并[1,2,3-cd]芘1545萘70其他项目46石油烃4500表2.4-7项目周边环境农用地(其他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单位:mg/kg污染物项目筛选值pH≤5.55.5<pH≤6.56.5<pH≤7.5pH>7.5镉(mg/kg)0.6汞(mg/kg)3.4砷(mg/kg)40403025铅(mg/kg)7090120170铬(mg/kg)150150200250铜(mg/kg)5050100100镍(mg/kg)6070100190锌(mg/kg)200200250300表2.4-8土壤盐化分级标准分级土壤含盐量(SSC)/(g/kg)滨海、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干旱、半荒漠和荒漠地区未盐化SSC<1SSC<2轻度盐化1≤SSC<22≤SSC<3中度盐化2≤SSC<43≤SSC<5重度盐化4≤SSC<65≤SSC<10极重度盐化SSC≥6SSC≥10注:根据区域自然背景状况适当调整表2.4-9土壤酸化分级标准土壤pH值土壤酸化、碱化强度pH<3.5极重度酸化3.5≤pH<4.0重度酸化4.0≤pH<4.5中度酸化4.5≤pH<5.5轻度酸化5.5≤pH<8.5无酸化和碱化8.5≤pH<9.0轻度碱化9.0≤pH<9.5中度碱化9.5≤pH<10.0重度碱化pH≥10.0极重度碱化注:土壤酸化、碱化强度指受人为影响后呈现的土壤pH值,可根据区域自然背景状况适当调整2.4.3污染物排放标准1、污水运营期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作为农肥用于周边林地施肥,运营期无污水排放。2、废气项目运营期无废气排放。3、噪声工程运行期间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见下表。表2.4-10运营期噪声排放执行标准类别噪声限值(dB(A))昼间夜间《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60504、固体废物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临时暂存及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有关规定;危险废物暂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生活垃圾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章第三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2.5评价等级1、大气本项目的水电站属非污染型生态项目,运行期并无生产性废气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评价工作分级原则,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不需设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不需进行进一步预测和评价。2、地表水本项目主要为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年径流量,根据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可知,年径流量为6117.984万m3,本项目在发电厂房兴建一座拦河坝,拦河坝高2.2m,长16m,无调节库容,水温为混合型;由于电站取水量和退水量一致,无水量损耗,不进行γ判定;本工程无调节功能;对应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表2注2.跨流域调水、引水式电站、可能受到河流感潮河段影响,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本项目为引水式电站,评价等级为二级。因此,本项目地表水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表2.5-1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评价等级水温径流受影响地表水域年径流量与总库容百分比α/%兴利库容与年径流量百分比β/%取水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百分比γ/%工程垂直投影面积及外扩范围A/km2;工程扰动水底面积A2/km2;过水断面宽度占用比例或占用水域面积比例R/%工程垂直投影面积及外扩范围A1/km2;工程扰动水底面积A2/km2;河流湖库入海河口、近岸海域一级α≤10;或稳定分层β≥20;或完全年调节与多年调节γ≥30A1≥0.3;或A2≥1.5;或R≥10A1≥0.3;或A2≥1.5;或R≥20A1≥0.5;或A2≥3二级20>α>10;或不稳定分层20>β>2;或季调节与不完全年调节30>γ>100.3>A1>0.05;或1.5>A2>0.2;或10>R>50.3>A1>0.05;或1.5>A2>0.2;或20>R>50.5>A1>0.15;或3>A2>0.5三级α≥20;或混合型β≤2;或无调节γ≤10A1≤0.05;或A2≤0.2;或A3≤5A1≤0.05;或A2≤0.2;或A3≤5A1≤0.15;或A2≤0.5注1.影响范围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自然保护区等保护目标,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注2.跨流域调水、引水式电站、可能受到河流感潮河段影响,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注3.造成入海河口(湾口)宽度束窄(束窄尺度达到原宽度的5%以上),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注4.对不透水的单方向建筑尺度较长的水工建筑物(如防波堤、导流堤等),其与潮流或水流主流向切线垂直方向投影长度大于2km时,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注5.允许在一类海域建设的项目,评价等级为一级。

注6.同时存在多个水文要素影响的建设项目,分别判定各水文要素影响评价等级,并取其中最高等级作为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3、声环境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的评价分级原则: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量达3dB(A)~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本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2类地区,因而,确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二级。4、地下水本项目水电站在建设和生产运行中均不会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属于非污染建设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A的“E电力31、水利发电”,水力发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属于第Ⅲ类建设项目。本项目周边无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评价区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也无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无生态脆弱区重点保护区域,无地质灾害易发区,无重要湿地、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经调查,本项目周边村民主要饮用水水源主要为自来水,未使用地下水作为水源。因此,本项目周边的地下水敏感程度为不敏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建设项目评价等级的划分标准,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表2.5-2建设项目地下水工作等级判定地下水敏感程度I类项目II类项目III类项目敏感一级一级二级较敏感一级二级三级不敏感二级三级三级5、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a)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生境时,评价等级为一级;b)涉及自然公园时,评价等级为二级;c)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时,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d)根据HJ2.3判断属于水文要素影响型且地表水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e)根据HJ610、HJ964判断地下水水位或土壤影响范围内分布有天然林、公益林、湿地等生态保护目标的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f)当工程占地规模大于20km2时(包括永久和临时占用陆域和水域),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改扩建项目的占地范围以新增占地(包括陆域和水域)确定;g)除本条a)、b)、c)、d)、e)、f)以外的情况,评价等级为三级;h)当评价等级判定同时符合上述多种情况时,应采用其中最高的评价等级。本项目水电站位于闽北闽西山地盆谷生态亚区1205富屯溪流域中东部河谷盆地复合农林业生态功能区。根据调查,本工程不占基本农田,工程占地总面积≤20km2。工程不涉及移民安置,水库淹没、工程占地均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生境等特殊生态敏感区,也不涉及自然公园及生态保护红线,属一般区域。根据HJ2.3判断本项目属于水文要素影响型,且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二级,因此,最终确定本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6、环境风险本工程主要任务为发电,项目不涉及大量的有毒、有害及危险化学品,仅存储有发电机组使用的润滑油。运营期本项目水电站除了可能发生润滑油泄漏污染水体的环境污染事故外,其余为地质灾害、库岸失稳、洪水等非环保污染事故上的风险。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项目涉及风险物质使用量及临界量见下表。表2.5-4重大危险源辨识表序号物质名称CAS号临界量Q(t)实际最大存有量q(t)计算结果q/Q1油类物质/25000.0250.00001合计∑q/Q=0.00014<1根据风险导则附录C可知,∑q/Q==0.00001<1则直接判断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不判定工作等级,仅做简要分析即可。表2.5-5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环境风险潜势Ⅳ、Ⅳ+ⅢⅡⅠ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单分析aa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说明。7、土壤本项目为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生态影响型项目评价工作等级需依据项目类别、项目所在地土壤敏感程度综合判断。本项目为引水式水电站,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附录A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力发电”,属于Ⅱ类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本评价委托厦门科仪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所在地土壤进行监测:项目所在地土壤pH值监测结果为5.57~7.47,属无酸化和碱化土壤;含盐量监测结果为0.2~0.5g/kg,项目区土壤属于未盐化土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表1生态影响型敏感程度分级表,本项目所在地土壤环境的敏感程度为不敏感。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见表2.5-6。表2.5-6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环境敏感程度项目类别Ⅰ类项目Ⅱ类项目Ⅲ类项目敏感一级二级三级较敏感二级二级三级不敏感二级三级-根据导则评价分级进行判定,项目土壤评价等级为三级。8、电磁辐射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