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古诗词阅读考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0E/34/wKhkGWYMq_KAODoVAAIsQu3tT6k017.jpg)
![文言文古诗词阅读考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0E/34/wKhkGWYMq_KAODoVAAIsQu3tT6k0172.jpg)
![文言文古诗词阅读考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0E/34/wKhkGWYMq_KAODoVAAIsQu3tT6k0173.jpg)
![文言文古诗词阅读考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0E/34/wKhkGWYMq_KAODoVAAIsQu3tT6k0174.jpg)
![文言文古诗词阅读考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0E/34/wKhkGWYMq_KAODoVAAIsQu3tT6k01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①曰:“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及政事得失。或告右丞魏征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彦博言于上曰:“微不存形迹,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有可责。”上令彦博让徵,且曰:“自今宜存形迹。”他日徵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上瞿然曰:“吾已悔之。”徵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契、皋陶②,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逄、比干③,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悦,赐绢五百匹。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而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如虞世基等谄事炀帝以保富贵,炀帝既弑,世基等亦诛。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无惜尽言。”(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注】①上,指唐太宗。②稷、契、皋陶,舜帝时名臣。③龙逄,夏桀的臣子;比干,商纣的臣子。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他日/徵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B.他日/徵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C.他日/徵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D.他日/徵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理,古代官署大理寺的简称,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B.亲戚,指与自己有血亲和姻亲的人。亲指族内有血亲之人,戚指族外有姻亲之人。C.辞色,言辞和神色。文中指太宗面对大臣奏事时庄重、严肃的言语和态度。D.弑,古时称臣杀君、子杀父母,含犯上违礼、应予贬责的意味,属于重罪。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善于自省,他从工匠对良弓的解释中认识到了自己对良弓认识的不足,并由此推想到对国家事务认识的不足。B.魏征做事不留痕迹、远避嫌疑,隐瞒了袒护亲戚的事实;唐太宗对此有些不满意,派人责令他以后做事要保留证据。C.魏征向太宗提出“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的愿望,意在劝谏太宗要与大臣同心,共享尊荣,避免重蹈桀纣覆辙。D.唐太宗为了知道自己的过错,曾以虞世基逢迎隋炀帝的下场来告诫公卿大臣对待政事要无所保留,畅所欲言。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2)苟其君愎而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14.太宗为何对受贿枉法的长孙顺德,不但不治罪,反而还当庭赏赐绢帛?请简要说明原因。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霜天晓角·梅范成大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二句先写天气转变之佳。用一“折”字,益见原来春寒之厉,此刻春暖之和。B.“数枝雪”,形象地勾画了“梅”之“疏”,又用雪来借代梅,突出梅之洁白。C.“胜绝,愁亦绝”,这两句中的“绝”字重叠、就更加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D.景愈美而愁愈甚,致使词种主人公“此情谁共说”,无处诉说,更衬出了悲愁的深度。16.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俞陛云认为最后三句“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最为擅胜(意蕴丰富,技法巧妙)。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10.B11.C12.B13.(1)我靠弓箭平定天下,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更何况天下的事务,哪能完全知晓。(2)假如他的君主刚愎自用,认为只有自己才最有才能,那么他的臣子就会阿谀奉承,顺从旨意,君主失去了国家以后,臣子怎么能独自保全。14.①太宗念顺德是有功之臣,不舍得杀他;②以当庭赏赐来羞辱他;③希望他能够悔改,成为有益于国家的人。【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言于上曰”中“于上”是“言”的后置状语,不可断开,排除AD;“上下”指“君主和臣下”,为名词,应做主语,其谓语为“存”,宾语为“行迹”;“若……,则……”表示假设,故在“若”前断开,排除C。译文:有一天,魏征入朝觐见,对太宗说:“臣听说君主和臣下应该是上下一心,互相竭诚相待。如果上下都有所保留,那么国家兴亡就难以预料了,臣不敢奉诏。”故选B。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庄重、严肃的言语和态度”错误。从“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可知,应是“温和的言语和态度”。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隐瞒了袒护亲戚的事实”错误。由“徵不存形迹,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有可责”可知,魏征并没袒护亲戚,更谈不上隐瞒。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以”,凭借,依靠;“定”,平定;“尽”,全;“其”,哪里,哪能;“遍”,完全。第二句中,“苟”,假如;“愎”,刚愎自用;“自贤”,宾语前置,“贤自”;“贤”,意动用法,认为……贤能;“既”,以后;“全”,保全。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可知,唐太宗念惜长孙顺德是有功之臣,不舍得杀他;从“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可知,唐太宗以当庭赏赐来羞辱他;从“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可知,唐太宗希望长孙顺德能够改过自新,成为有益于国家的人。参考译文: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别人赠送的绢帛,事情暴露以后,唐太宗说:“长孙顺德做的如果能有益于国家,我愿意与他共享府库的财物,何至贪污腐败到此地步呢?”太宗念他是有功之臣,没有处罚他,反倒在朝廷上赐给他几十匹绢。大理少卿胡演说:“长孙顺德贪赃枉法,罪不可赦,不加罪于他,为什么还赐他绢帛呢?”太宗说:“他如果有人性,得到赐绢所受的羞辱,就会比受到刑罚厉害得多。他如果不知道羞耻,那么就是一个禽兽罢了,杀他又有什么用?”唐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轻的时候喜爱弓箭,得到了十几张优良的弓,自认为没有比这些弓更好的了。近来,把它们拿给做弓的工匠看,工匠竟然说‘都不是好弓’。我追问他原因,工匠说:‘木头中心不直,那么木的纹理就是斜的,造出来的弓虽然有劲,但射出去的箭却不精准。’我才明白以前对弓的辨别也不够精通。我以前靠弓箭平定天下,对它的认识还不能全面,更何况天下的事务,哪能完全通晓!”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并且屡次召见他们,询问民间百姓的疾苦和国家政事的得失。有人报告说右丞相魏征袒护他的亲戚,唐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但查无所获。温彦博对太宗说:“魏征做事没有留下痕迹,远远避开嫌疑之事,内心即使没有私心,也有可以责备之处。”太宗命令温彦博责备魏征,并且指出:“以后做事要保存痕迹。”有一天,魏征入朝觐见,对太宗说:“臣听说君主和臣下应该是上下一心,互相竭诚相待。如果上下都有所保留,那么国家兴亡就难以预料了,臣不敢奉诏。”太宗惊讶地说:“我已经后悔了。”魏征再次跪拜说:“臣有幸能侍奉陛下,愿陛下能使臣成为良臣,不要成为忠臣。”太宗说:“忠臣和良臣有差别吗?”魏征回答说:“稷、契、皋陶,君臣同心,共享尊荣,这就是所谓的良臣。龙逄、比干在朝廷上和君主当面争论,自己被杀,国家也灭亡了,这就是所谓的忠臣。”太宗很高兴,赐给魏征五百匹绢。唐太宗神采奕奕,英伟刚毅,大臣们觐见时都手足失措。太宗知道这种情况,每次有人奏事,总是尽量和颜悦色,希望听到规谏的话。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想要看见自己的形体,必须借助明镜。君主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必须依靠忠臣。假如君主刚愎自用,自以为自己才最有才能,那么他的臣子就会阿谀奉承,屈从旨意,君主失去了国家以后,臣子怎么能独自保全?像虞世基等人谄媚奉事隋炀帝以保持自己的富贵,炀帝被杀,虞世基等人也被诛杀了。你们应以此为戒,政事如有过失,一定要无所保留畅所欲言。”15.B16.①通过景物的映衬写出了人之愁情。②雁有两行,反衬人之寂寞孤独。③雁行之低,写鸿雁将要归宿,而所怀之人此时仍飘零异乡未归。④唯有低飞之雁才能看见春夜倚楼之人,传此愁情。【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又用雪来借代梅”错,这里是以雪“喻”梅,是比喻的手法。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意思是,只有那两行低飞的鸿雁,知道我独坐在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3课 《媒体文件类型》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 浙教版三年级下册信息科技
- 18 牛和鹅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教学设计-4.3 图形图像的加工6-粤教版
- Unit3 This is my father Lesson13(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精通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 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制作一个机械模型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 5《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选修1教学设计-4.1.2 用解析法求解问题的实践-
- 篮球传接球+投篮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Module 2 unit 1 It's taller than many other buildings.英文版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八年级上册英语
- 8《制作我的小乐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 配电箱(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检测报告
- 编外人员录用审批表
- 倪海厦《天纪》讲义
- DB32T 4004-2021 水质 17种全氟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建设年饲养240万只蛋雏鸡培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大连理工画法几何电子教案2003第八章
- 中国数学发展历史(课堂PPT)
- 黄金太阳漆黑的黎明金手指
- 车间、设备改造项目建议书范文
- 化学成份及性能对照表新
- 办公大楼加固装修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