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学习讲义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学习讲义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学习讲义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学习讲义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学习讲义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一学习讲义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主干梳理: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夏朝:启打破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商周

①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商朝已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

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②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贵族等级分封序列,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

嫡长子继承制。特征: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③商周制度的特点:中央对地方实行间接统治管理,君主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的民主传统对君主的

权力有制约作用。

(3)春秋战国: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

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2.秦朝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内容

①核心:皇帝制度。

②中央制度:三公九卿制。丞相是百官之长,统领百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太尉掌军政:御史

大夫是副丞相,协理国政,监察百官。九卿是三公之下的分掌各类政务的机构。国家事务由公卿廷议,最

后由皇帝裁决。以公卿为首的官僚机构建立。

③地方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郡尉,另设监御史

掌监察。郡下设县或道。郡县的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建立了以邮传为

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3.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枢机构的演变

①两汉:汉承秦制,中央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为加强集权,设立中朝。西汉晚期,中朝尚书权力

增大。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②隋唐:三省六部制确立。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

书省是执行机构,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具体政

务。特点: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③宋元: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另设枢密院学军事,三司使掌财政,分割宰相之职。元朝实行中

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④明清: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亲理政务。宰相废除后,(明成祖)选拔文官到宫廷殿阁值守,形

成“内阁”,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为制约内阁,又设立司礼监。清朝雍

正帝设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全国政务的中枢。军机处处理军机要务,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

(2)地方机构的演变

①汉代: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承袭秦朝郡、县二级制,设郡守、县令。另外,地方还包括王国、侯

国。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郡之上的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有行政

权、领兵权,形成了内轻外重、干弱枝强局面。

②魏晋南北朝:沿袭州、郡、县三级制。

③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形成州、县二级制。

④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分为10个“道”作为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

唐朝中期以后,形成藩镇割据。

⑤宋朝:分为州、县二级,后又改道为路,形成路、府、县三级制。

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初期,行省是中书省在地方派出机构,后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

构,形成了省、路、府、县多级制行政制度。

⑦明朝:明初废行中书省,原行省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向各省派出巡抚、

巡按总揽一省之权,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⑧清朝:清承明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数省军政大权。省之下设府、县,形成省、府、

县三级行政制度。

二、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1.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共和制度的诞生: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2)政党政治的尝试:辛亥革命后,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强迫国会议

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后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3)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1928年国民党宣布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时期,其实质是一党

专政;直到1948年,国民党才打出“行宪”的招牌,召开“国民大会”,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但实

质仍是独裁统治。

2.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1)土地革命时期:1931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了宪法大纲等法令。宪法

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2)抗日战争时期: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通过“三

三制”原则,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3)解放战争时期:采取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若干

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

专政》,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I)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已作了规定;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

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标志着该制度的正式建立。

②1957年以后,受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思想的影响,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文化大革命”

十年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和挫折。

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基本政治制度

①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

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改革开放后,该政党制度被写入宪法。

②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十八大以后: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完

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等制度体系。突出强调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

特征。

三、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1.古代变法和改革

(1)商鞅变法

①内容: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

②作用:打击了贵族特权;使秦国迅速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霸业奠定了基础。

(2)孝文帝改革

①内容:前期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孝文帝亲政后,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

话、通婚姻。

②作用: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

贡献。

(3)王安石变法

①内容: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政策和措施。

②作用: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欠妥当,最终被废止。

(4)张居正改革

①内容:整顿吏治,加强对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②作用: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但张居正去世后,除

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被废止。

2.近代改革的探索

(1)戊戌变法

①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

②作用:冲击了封建制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但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

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戊戌政变后,改革的大部分措施被废除。

(2)清末新政

①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

②作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清政府没有摆脱内外困境,革命很快爆发。

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新中国成立初期

①新中国成立后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②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召开中共八大,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但

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出现严重曲折。

(2)改革开放

①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党和国家的

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逐步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②十八大以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四、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1.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I)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城邦政治权力

产生及职能

国家制度机构

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

民主议事会

雅典日常管理;大多一年一任,接受监督

政治

陪审法庭抽签产生,主要司法机关

官员由选举产生,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接受审判

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寡头国王世袭继承,垄断军事统率权

斯巴达

政治长老会仅30人,终身任职;实际上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

(2)占罗马的政治制度

时期权力机构产生及职能特征

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担任军事统帅,

执政官

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

罗马共和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罗马共和国政体带

元老院

国调他们的行动有浓厚的贵族寡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有权立法、宣战、媾和和审判,是头特征

公民大会罗马最高权力机关,但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

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际掌控罗马国家的大权,形成君

罗马帝国皇帝主政治。皇帝(元首)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实行独裁统治

军队听命于皇帝,实际掌握罗马国家权力

(3)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特征:公民享有国家权利,但范围狭窄,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没有资格参与

政治。

2.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1)基本特征

①形成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

②世俗王权与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二者既有合作,又有冲突。

(2)典型代表

①法国:等级君主制。14世纪,国王腓力四世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

进入等级君主制时期,进一步强化了王权。

②英国:议会君主制。13世纪初,贵族、骑士和市民强迫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

13世纪中后期议会权力逐渐加强;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3.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⑴概况

①英国君主立宪制: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君主立宪制基础,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规定了议会的立法权和限制国王征税、军备的权力;1701年颁布《王位继承法》;18世纪初,英国又逐渐

形成内阁制度。后经历三次议会改革,扩大了选举权。

②美国共和制的建立:1787年制定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

③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通过新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使立法权;总统掌握

行政权,经参议院同意,总统有权解散众议院。

(2)评价

①积极: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经过19〜20世纪多次

革命和改革,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

②消极:仍有历史局限性,如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主干梳理: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⑴先秦

①西周:官位世袭的世官制。特点: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②春秋战国:“尚贤”思想兴起,实行荐举和功劳制。特点:为争霸图强,各国鼓励荐举有才能的人

为官,或按照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Q)秦汉

①秦朝: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郡县以上的官员由中央考核和任免,官僚制度逐

渐取代贵族制度。

②西汉:汉武帝推行察举制,分为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

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等。

(3)魏晋时期: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

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后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

不看道德才能。

2.官员考核

(I)秦汉: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每年秋冬,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

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上计考核的结果

作为官员赏罚的依据。

(2)魏晋南北朝:因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大都流于形式。

3.官员监察

(1)中央:秦汉建立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地方上在郡设监御史,掌监察。

(2)地方: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代表皇帝巡行郡国,纠举豪强和郡国守、

相的不法行为。此后,巡视监察制度建立并延续下来。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科举制。

(1)隋唐:实行科举制。特点:以分科考试方式选拔人才,分为制举和常举,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

重视。考试合格者只是取得为官资格,还需吏部锋选后方可正式任官。武则天时期,开创殿试和武举。

(2)两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考试采取糊名校考,“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

途径。

2.官员考核

(1)隋唐:考核归尚书省吏部。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都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唐朝

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2)两宋: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3.官员监察

(1)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巡1可

监察。

(2)两宋: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则划分路为监察区。但最重要的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有了谏官的议

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I)元朝官员的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的传统方式,1313年颁科举诏,恢复了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2)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考中者分别称为“举人”“贡士”“进士”,考试内容

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后形成“八股取士”。

2.官员考核

(1)明朝:考核分有考满和考察。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分“初考”“再考”“通考”,考核

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

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2)清朝: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官员监察

(1)元朝监察机构严密,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2)明清: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并

可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

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二、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I)科举制的废除

①戊戌变法期间: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废除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

策命题。

②清末新政期间;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诏令各省书院•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

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5年,又决定自次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延续10()0多年的科

举制度最终被废除。

(2)学堂选官制度:新政开始后,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成

绩优异者进行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学堂选官制度正式建立。

(3)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不久,清政府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

试,考试结果分为“最优”“优”“中”三等,分别赐以进士、举人出身,再分配相应官职。

2.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1)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下,国家建立考试院,建立文官

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但文官选拔制度基本仅停留在纸面上。

(2)北洋军阀政府: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

(3)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公务员制度。公务员的选任由考试院负责,“经考试院考选、锋叙,方得任用”。

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建立起来。对一般在职人员,采用甄别审查措施,使

其取得任用资格。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1)新中国成立初期: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后来,

又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2)改革开放以后

①制度改革: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回避制度及废止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②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建立公务员考录制度。2005年,全国人

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

采用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至此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

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三、西方的文官制度

1.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1)17〜18世纪: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以后,出现政党分肥制。影响:造成腐败泛滥,影响政府工作

的稳定性、连续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2)工业革命后: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大,亟需建立职业官僚体系。

(3)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

(4)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军伤亡惨重,人们对政府官员的管理能力强烈不满。

2.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I)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①18世纪初:英国规定除了大臣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议院议员•

②19世纪初:英国一些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

③19世纪中期:1855年,颁布法令,英国建立了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

考试。

④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经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

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的基本条件,英国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

(2)其他国家文官制度的建立

①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了文官制度。

②二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最终建立起来。

3.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2)政治中立,忠于职守。

(3)职务常任,论绩奖惩。

(4)多样性、创新性、渐进性、连续性。

4.作用

(I)进步: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2)局限: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考点】一、中国古代中枢机构演变的特征与趋势

1.特征

(1)皇帝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逐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

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的转变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

宰相不再是专职,是对相权限制压缩的表现。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即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

对集中,以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2.趋势:君权逐步加强,相权逐步削弱,直至明清废除丞相。

【考点】二、综合认识新中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一大本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2.两个文件: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

3.三个阶段:】949〜1956年,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确立时期;1956〜1976年,是民主政治的挫折时期;

从1976年至今,是民主政治的健全完善时期。

4.四大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

5.五大特点

(1)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

(3)实行新型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实行新型的民族制度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实施依法治国。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和程序化。

【考点】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时代选官制度措施标准

夏、商、西周世官制亲贵合一世代相传血缘、姻亲

春秋、战国、秦荐举、功劳制养士、军功、客卿才能

汉代察举制察访人才举荐做官品德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品第士人按品授官门第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分科考试以成绩优劣定取舍才学

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发展趋势选官原则一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考点】四、中国古代变法、改革内容的共同特点

1.从政治角度看:中国古代变法与改革措施都涉及政治制度改革。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

废分封,推行县制,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北魏孝文帝改革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实行俸

禄制、三长制等,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王安石变法目的是富国强兵,但也涉及官僚机构改革,张居正

改革则根据时代背景需要,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等。

2.从经济角度看:变法和改革都涉及经济举措。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废井田、奖励耕织等,本质

上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特点;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实行均田制,体现

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等,增加政府财

政收入,以达到改变积贫的局面;张居正则通过赋税制度改革、减少开支,清丈土地,开源节流多措并举,

增加政府收入。

3.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改革的本质目的是为了强兵,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于

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

4.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方面看:变法和改革多有所涉及。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强调加强

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实行易服装、改汉姓等措施是汉化政策的体现;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

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

【考点】五、全面认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理论依据:在人文主义精神的指引下,西方思想家提出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三权分

立)和人民主权学说等,成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

2.建立方式:以英国、日本为代表,先激进(资产阶级革命、或武装倒幕)后温和(“光荣革命”、明治

维新);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采取了激进的革命方式(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以德国、俄国为代表,

采取了温和的改革方式。

代议制的多样性、统一性、继承性:都建立起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具有统一性;政治体制形式具

有多样性:英国形成君主立宪制、议会内阁制,美国为联邦制共和国,法国为议会制共和国。都与古代雅

典民主制度和中占时期法国等级君主制、英国议会君主制存在渊源关系,具有继承性。

3.基本特点

(1)议会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选举产生,议会享有立法权、

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核心,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

(2)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保障了资产

阶级民主制度。

(3)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两党制和多党制是主要形式。政党政治的主要内容是各党通过对议席的争

夺来实现其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政治或经济利益。多党制和两党制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和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本单元主要讲述两大主题:法律与教化和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法律与教化。中国古代最早成文法出现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朝,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以礼法结

合为特征的中华法系。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重视法治建

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代西方法律制度起源于罗马法。中古时期在罗马法基

础上,形成日耳曼法和英国普通法。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日益完善,形成以英美为中心的“英

美法系”和以法国为中心的“大陆法系”。同时,基督教宗教伦理与教化在欧美社会具有重要地位,也深

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先秦时期,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认同观念逐渐增强,到秦朝形成我国第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统治者通过和亲、册封、会盟、设置机构等措施,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

理,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关系进入新的

时代。秦汉以后,随着陆海丝绸之路的开通,对外关系逐步发展,至隋唐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

圈。但明清以后,中国对外关系逐步由开放走向了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

针,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宗教改革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

近代欧洲民族国家逐步形成。在国家利益冲突、战争之中,国际法和外交制度建立。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

的爆发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但战后国际法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建立了世界上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

际政治组织一一国际联盟与联合国。

法律与教化

一、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1.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法治

①夏商周时期:已经有了《禹刑》《汤刑》和《九刑》等早期的法律,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②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最早的成文法。

(2)德治:西周建立起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具有一定进步性。

(3)德治与法治之争

①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

②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法家认为人性恶,主

张法治。

2.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时期

①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商鞅在魏国李悝《法经》基础上,改法为律。此后,历代法

典多以“律”命名。

②汉代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2)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化。魏明帝设置律博士,专用儒家思想解释律令。之后,法律

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重要原则之一,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3)唐朝时期

①法律:律在唐初经过多次删繁就简。唐高宗永徽年间修订并颁布《永徽律》,后又撰成《唐律疏议》,

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②教化:唐朝提倡礼治,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唐玄宗时,政府颁行的《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

礼仪制度的集大成。在社会层面,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3.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⑴法律

①宋元: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

但司法实践上广泛援引唐律。

②明清: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清朝沿袭明朝《大明律》,也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2)教化

①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南宋后期,以程颖、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逐

步确立统治地位。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吕大钧《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

里的范本。

②明清:明朝后期,乡约改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清朝宣讲内容变成

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也常引用《大清律例》。乡约与法律合流。

二、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1.渊源及发展

(1)渊源:古代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罗马民法大全》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起源。

(2)中古法律:各日耳曼王国在部落习惯法基础上编纂的成文法“日耳曼法”,成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

据。12世纪前后,英国建立了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普通法。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

和王权有限的原则。

(3)近代法律体系的形成

①“英美法系”的建立: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在英国法律基础上,

美国等国借鉴学习英国制定了本国的法律,与英国构成普通法系,即“英美法系”。

②“大陆法系”的建立;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1804年颁布《法国民法典》,与

此前颁布的法律构成法国成文法体系,确立了法国资产阶级法律制度。后逐渐形成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

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

2.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1)基本特征

①国家权力结构: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②法律内容: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③司法实践: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

④发展过程:结合国情,继承发展。

(2)局限性

①确认私有财产制度,财产多少决定法律地位高低。

②对个人权利的认定是逐渐改进的过程,直到20世纪,黑人、原住民和妇女还在为享有完全的公民权

而斗争。

③本质:为资产阶级服务。

3.宗教伦理与教化

(1)中世纪欧洲:教会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

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宗教戒律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也严重束

缚了人性的发展。

(2)宗教改革后:新教反对教皇权威,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态度,促进了文化的普及,激发了人们追求

发财致富的热情。但新教仍坚持基督教基本教义,排斥其他教派,迫害持不同意见的“异端”人士,束缚

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

三、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1.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

法律、法令。1954年第•届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法律

文件,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2)“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改革开放后

①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时期。

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2010年,形成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

民共和国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

多年优秀法律文化,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全社会形成了健

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

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2)改革开放新时期

①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②1994年,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加

以推进。

③2001年,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④中共十八大以来:形成了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杨善洲、黄大

年等一批全国道德模范。

【考点】罗马法

罗马法是指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后6世纪罗马所有法律总称,包括公民法和万民法。它起源于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查士丁尼《罗马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形成完整的体系。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

第一部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考点】法制与法治的区别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而法治是法律治理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

对于“人治”而言的。法制几乎所有国家都有,而法治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

作都法律化、制度化,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法制的主

要标志,是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每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

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

【考点】辩证地评价律令儒家化作用

(1)积极性:律令儒家化、引礼入法,建立了合理的封建法律秩序,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巩固和繁荣发

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司法队伍的儒家化,进一步巩固儒家的正统地位;将“天下为家”深深根植于国人

心中,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认同观念形成。

(2)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君权、父权、夫权,本质上成为维护封建统治和等级秩序的工具,禁锢了

中国人的思想,不可能保持封建社会的长久不衰,最终成为近代中国民主法治前进的阻碍力量。

【考点】古代中国法律的特点

(I)引礼入法,礼、法结合

(2)家庭本位,伦理法制

(3)重刑轻民,皇权至上,贵族特权

(4)诸法合体,民、刑不分;法、律、令、格、式体系完备

(5)司法隶属于行政,无讼是求,调处息争

【考点】正确认识法律与道德教化的关系

(I)坚持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注重道德的法律化和规范功能。

(2)坚持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注重道德的非法律化和教化功能.

(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注重完善法律,促进道德建设。

(4)法律与道德教化都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法律着眼于防范与惩处,教化着眼于教育与引导,二者

相辅相成。

【考点】中国古代乡约教化的演变趋势

(1)由民间性自治组织为主演变为政府主导为主.

(2)以地缘性乡约组织为主,宗族性乡约组织为辅。

(3)社会基层的自治组织演变为里甲、保甲等基层管理组织。

(4)宣讲内容由劝善惩恶、治安防御的道德教化演变为宣讲“圣谕”,与法律逐步趋于合流。

(5)乡约组织机构日益健全、活动逐步趋于规范。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主干梳理: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民族关系

1.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I)秦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①机构:中央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管理民族事务。

②关系:秦朝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在今天的两广地区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2)汉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①机构:中央设大鸿胪一职管理民族事务。

②关系:西汉初与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三次攻打匈奴;东汉时匈奴分裂为

南北匈奴,89年窦宪攻打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小。西汉设“河西四郡”管理河西走廊,成为中原通

往西域的要道;后在西域设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西汉设护乌桓校尉管理东北。同时,在边

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2.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隋唐时期民族关系

①机构:礼部与鸿胪寺。礼部的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

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②关系:隋朝在边疆主要是推行郡县制,以边疆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加强治理;589年册封冼夫人

为谯国夫人,加强了对岭南的治理;并加强了同流求的接触。东突厥归附后,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

可汗”;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多次会盟;南诏王多次遣子弟入唐。管理机构有大都护

府、都督府、羁縻州进行管理,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

于中央政府。在西北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南方设安南都护府。

(2)两宋时期民族关系

①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并立。

②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③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未中断。

3.元明清的民族关系

⑴元朝

①政策: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四等人制)。

②管理: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对西藏地方实行

有效的行政管理。元朝还在东北、云南等地设立行省,征发赋役。

(2)明朝

①机构:除礼部、鸿胪寺外,设立提督四夷馆,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

②关系:陆续修筑长城,防范蒙古骑兵入境袭扰,并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九边”;同时开放

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进行贸易;在西南设土司,卫所和土司的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统领部属;敕

封西藏僧俗领袖“法王”“王”等称号,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对西藏地区进行管辖,并通过贡赐、

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

①机构: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②关系:通过满蒙联姻、平叛、册封等加强联系;设立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管理藏区事务。

在西南,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加强了

中央集权。

(二)对外交往

1.先秦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

2.秦汉时期: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

(1)打通陆海两个通道,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

(2)甘英奉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波斯湾一带。

(3)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航行到印度南部。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国

金印。

3.隋唐时期: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

(1)与西域的商路畅通:隋炀帝派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管理与西域商人的往来。

(2)与大食国的接触,使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3)与外国之间的海路交流活跃: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和留学生、学

问僧等,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4.两宋时期:北方因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

(1)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

(2)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5.元明清时期

(1)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畅通。13世纪,马可•波罗抵达中国,后留下《马可•波罗行纪》。

(2)明清政府对外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3)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到达中国,清朝政府拒绝了使团的请求,

关上了对外交往的大门。

二、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I.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

⑴原因

①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分布上交错杂居,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

②各地区、各民族发展不平衡。

③总结民主革命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依

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5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现区

域自治”。

(2)过程

①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它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

②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出了规定。

③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④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此

外,还成立了一大批自治州、自治县(旗)。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⑴发展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健康发展。

②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

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纳入法制轨道。

③1990年提出“三个离不开”。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2)完善

①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进各族群众对伟

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②中共十九大;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中国共产党章

程》。

三、当代中国的外交

1.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I)外交方针确立

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具体表现: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②意义:为新中国建立后开创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

(2)外交成就

①新中国成立之初,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和印度等国建交。

②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③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到1956年又同挪威、南斯拉夫等国建立外交

关系。同英国、荷兰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1)中国给予争取民族解放的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出现了

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2)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3.20世纪70年代外交

(I)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与意大利、奥地利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级为大

使级。

(2)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之后,中国迎来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

建交国家达到111个。

4.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1)外交政策调整: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方向进行调整,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

题。

(2)外交成就

①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

正常化。

②世纪之交: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边界问题;

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关系出现

新进展。

③进入21世纪:积极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把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作为全方位

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积极推动区域和国家合作,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等;与俄罗斯

等国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5.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外交思想创新: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习近平外交思想。

(2)外交成就

①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等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稳步发展。

②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

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

③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3)中共十九大以来外交成就

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

四、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1.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民族国家概念:是主权独立,人民有共同的价值、历史、文化、语言或体制构成的政治实体。

(2)民族国家形成

①原因:宗教改革后,天主教教会势力遭到打击,世俗权力得到强化;民族语言地位上升,英语、法

语、德语等民族语言形成;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的影响,民族认同观念显现。

②过程:1534年,英国颁布《至尊法案》,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路易十四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

峰;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出现了国旗、国

歌和各种国家节日,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③特点:欧洲专制王权国家逐渐演变为民族国家;由单一民族组成或多个民族组成。

2.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国际法的形成

①原因:王权国家的出现和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利益纷争加剧,

人们希望通过法律制度减少武力冲突。

②过程:1625年荷兰人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立了

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③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

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家战争的先例,确立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

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奠定了近代国家关系的基础。条约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形

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2)外交制度的建立

①原因;17世纪,欧洲君主为与他国保持稳定关系需要。

②过程:17世纪,欧洲君主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1815年欧洲各国

召开维也纳会议,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国际法的应用范

围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

③作用:各国之间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具有进步

意义。但西方各国实行双重标准,导致冲突不断,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3)近代中国外交变化:由传统宗藩外交(朝贡体系)到正常国家之间近代外交建立。1861年设立总理衙

门,1865年出版《万国公法》,标志着源自西方的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

3.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I)《非战公约》

①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

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成立了世界上第•个由主权国家参

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②签订:1928年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

③内容:宣布缔约各国在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④局限性:并未真正得到实施。

(2)《联合国宪章》

①背景:二战爆发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使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

②签署:1945年6月,50多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宪章》。

③内容:确立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力量;确定了“大国一致”

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3)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①背景:二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

②表现: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大,在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等方面,颁布了--系列具有国

际法性质的公约和直言。

③局限性:一些大国为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采取制裁或发动战争,

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考点】明清“改土归流”

改上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又称土司改流、改土设流、废土改流,始于明代中后期,是指将原

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

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

【考点】《战争与和平法》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不同点

奠定近代国家关系基础的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而不是《战争与和平法》,《战争与和平法》确

立了国际法的主题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考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

(1)正义性:多次打败欧洲“反法联盟”,维护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自由平等思想。

(2)侵略性:侵略奴役欧洲各国,引发各国人民的反抗,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考点】古代中国“朝贡体系”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区别

“朝贡体系”立足点是“华夷观”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天朝大国”的国家定位。在该体系下,“朝

贡一册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宗主认同外交,形成了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景象。在“朝

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与儒家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不平等条约体系”即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特权制度的总称。

其法律依据是1842年《南京条约》以来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本质特征是西方列

强通过战争手段迫使清王朝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深渊。

【考点】国际联盟与联合国区别

(I)奉行原则不同:国际联盟奉行“全体一致”原则,缺乏权威性;联合国奉行“大国一致”原则,具

有权威性。

(2)广泛性不同:国际联盟成立时,美苏等世界主要大国没有参加,缺乏广注性:联合国则是主权国家

广泛参与的国际政治组织。

【考点】古代中华民族交融的特征

(I)交融的向心性: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以汉族为核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