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茂名十七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广东茂名十七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广东茂名十七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广东茂名十七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广东茂名十七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东茂名十七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苹果醋是以苹果为原料经甲乙两个阶段发酵而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阶段的发酵温度低于乙阶段的发酵温度B.过程①②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进行,③在线粒体进行C.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乙过程需要在无氧条件下完成D.产物乙醇与重铬酸甲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2.在CO2浓度为0.03%和恒温条件下,测定植物甲和植物乙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降低二氧化碳浓度,d点向右上方移动B.若甲、乙生活于同一片小树林中,则平均株高植物乙高于甲C.若温度升高,植物甲曲线a点会向左移动D.b点时,限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相同3.人体胃内的酸性环境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质子泵来维持,胃酸过多会导致患者出现烧心、反酸、胃部疼痛等症状。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过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质子泵既能催化化学反应又能转运H+B.H+、K+等离子进出胃壁细胞都需要消耗ATPC.利用药物抑制质子泵的活性可以改善胃反酸等症状D.该质子泵的合成与加工依赖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4.水分子存在两种跨膜运输机制,一种是通过脂双层的自由扩散,另一种是通过水通道蛋白跨膜运输。研究者据此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分为两组,甲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生理盐水配制的蛋白酶溶液;乙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等量的X。将甲、乙两组制成装片,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显微镜下观察在相同时间内两组细胞发生破裂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组为对照组,其中的X为生理盐水B.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水方式C.若甲组细胞破裂数小于乙组,则说明水分子仅通过通道蛋白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若甲、乙两组细胞破裂数差异不大,则说明水分子主要以自由扩散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5.果蝇的体色、翅型、眼色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一只灰身长翅红眼雌果蝇与一只黑身长翅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已知灰身、红眼为显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灰身∶黑身红眼∶白眼长翅∶残翅雌果蝇1∶11∶13∶1雄果蝇1∶11∶13∶1A.果蝇体内控制体色的相关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B.亲本果蝇有关翅型的基因型相同,均为杂合子C.根据杂交结果不能确定体色与眼色基因是否独立遗传D.子代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可确定眼色遗传方式6.分裂间期依次分为G1、S和G2期,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如图所示。其中灰色的部分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B.中心体和DNA的复制可能同时进行C.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D.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为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过程示意图,图中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2)已知图1中过程②物质b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b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b链对应的物质a分子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____。假设物质a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有腺嘌呤400个,则其第3次复制时消耗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____________个。(3)若图1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一谷氨酸…”,过程②中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4)图一过程②涉及的RNA种类有____________类,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5)图1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6)图2为该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下面对此过程的理解正确的有____________。A.X在N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B.该过程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不相同C.多聚核糖体能够提高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原因是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D.在原核细胞中也存在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8.(10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妊娠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检测早孕。图甲是抗HCG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示意图,其中X、Y表示细胞,a~f表示操作过程。图乙是医学上定量检测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示意图,需先将抗体固定并与受检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再加酶标抗体和底物,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抗原的量直接相关,根据颜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间接地放大了免疫反应的结果,从而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回答下列问题。(1)a过程中培养的Y细胞是____________,b过程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诱导细胞融合,d所示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2)e过程培养的细胞,首先应保证其处于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其次还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等条件,其中加动物血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3)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数量,酶标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若现有三种抗HCG单克隆抗体,分别记为A、B、C。为检测它们之中哪两种适合用于双抗体夹心法,科研人员需要进行____________组实验,检测并比较各组实验的产物量,以便得出结论。9.(10分)(某科学工作者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32P、35S、18O和14C对噬菌体以及大肠杆菌成分做了如下标记。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噬菌体成分用35S标记未标记用14C标记大肠杆菌成分用32P标记用18O标记未标记(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与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存在的氧元素有_____。一般地说,第三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DNA中___________(填“一定含有”或“一定不含有”或“不一定含有”)14C。(3)假如在第一组实验中,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那么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含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_______。(4)第二组与第三组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2019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能否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体成为疾病防控的关键。请回答:(1)下图表示SARS-CoV-2病毒检测的部分流程。科学家以病毒的RNA为模板通过①____________过程合成cDNA,再对cDNA进行PCR扩增,这项技术称为RT-PCR。(2)进行RT-PCR需要加入的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要从cDNA中扩增出新冠病毒特有的基因序列ORF1ab和核壳蛋白基因N关键在于要加入__________、dNTP及所需的酶一起构成反应体系。(3)RT-PCR加入Taqman荧光探针可以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检测产物浓度,原理如下:Taqman荧光探针为一段与_____________互补的核苷酸单链,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荧光基团R和一个淬灭基团Q。探针结构完整时,R发射的荧光被Q吸收;而PCR扩增时结合在模板链上的探针被切断,使R和Q分离,R基团发射的荧光不被淬灭,这样通过对荧光信号强弱的监测就可实现对产物的检测。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经历的循环数越少,说明含有病毒的概率越____________。(4)一次核酸检测历时需16小时,为快速检测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这一技术的关键是要生产出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请写出生产这种抗体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地膜(成分为聚乙烯,一种碳氢化合物)覆盖技术快速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白色污染”,为解决此问题,分离出能高效降解聚乙烯的微生物就显得尤为重要。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选择聚乙烯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有水、无机盐、_________以及一定量的聚乙烯粉末,为使该培养基呈固态,需加入______,该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经筛选得到具有地膜降解特性的桔青霉,为确定土壤中含有的桔青霉数量,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此方法得到的数值比直接运用显微镜计数得到的数值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以苹果为原料经甲乙两个阶段发酵形成苹果醋的过程,其中甲阶段为酒精发酵,乙阶段为醋酸发酵;①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详解】A、图中甲阶段为酒精发酵,乙阶段为醋酸发酵,酒精发酵的温度低于醋酸发酵,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过程①②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进行,③在线粒体进行,B正确;C、醋酸杆菌为好氧菌,因此乙过程需要在有氧条件下完成,C错误;D、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酒精)与重铬酸甲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D正确。故选C。2、B【解析】

据题意可知,图示曲线是在CO2浓度为0.03%和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下测定的。图中可以看出,植物甲呼吸作用(50个单位)强度大于植物乙(20个单位);植物甲的光补偿点为a点,光照强度为1千勒克斯,植物乙的光补偿点为b点,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斯;图中C点时两种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相等。【详解】A、若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光合速率下降,d点将向左下方移动,A错误;B、植物乙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大于植物甲,植物乙为阳生植物,平均株高高于植物甲,B正确;C、由于实验中的温度不一定是最适温度,所以不能确定温度升高,植物甲曲线a点是否会向左移动,C错误;D、b点时,植物甲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无关变量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而植物乙没有达到光饱和点,其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D错误。故选B。3、B【解析】

结合题意分析,“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说明质子泵既可以催化反应,又为离子跨膜运输过程提供能量,故质子泵运输离子的过程是主动运输。K+可经过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方式为协助扩散。【详解】A、该质子泵即可催化ATP的水解,又可驱动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A正确;B、K+经过通道蛋白顺浓度由胃壁细胞进入胃腔,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C、利用药物抑制质子泵的活性,可以减少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避免胃酸过多,改善胃反酸等症状,C正确;D、该质子泵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其合成与加工依赖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需要提取题干的信息,考查主动运输以及协助扩散的特点、蛋白质的合成等知识点,将知识点和实例进行有机结合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

题意分析,本实验中的蛋白酶的作用是要破坏肾小管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结合题意可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实验中若甲组和乙组破裂的细胞数目基本相同,说明水跨膜不需要通道蛋白,进而可知水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主要是自由扩散;若甲组极少的细胞发生破裂,说明无通道蛋白水就不能跨膜,进而可知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依赖水通道蛋白吸水,若出现甲乙两组均出现一定破裂的细胞,且甲组破裂的细胞数量比乙组少,说明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两种方式吸收水分。【详解】A、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可知,乙组为对照组,其中的X为生理盐水,A正确;B、根据实验操作中蛋白酶的作用可知,蛋白酶会将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分解,可推测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水方式,B正确;C、若甲组细胞破裂数小于乙组,则说明水分子除了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外,还会通过通道蛋白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C错误;D、在甲组水通道蛋白被破坏的情况下,甲、乙两组细胞破裂数差异不大,可推测水分子主要以自由扩散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正确。故选C。5、A【解析】

分析表格:灰身、长翅、红眼雌果蝇与黑身、长翅、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雌雄中均出现灰身:黑身=1:1,红眼:白眼=1:1,长翅:残翅=3:1,说明长翅为显性性状,残翅为隐性性状,同时体色与眼色子代表现型比例相同,这两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而体色与眼色子代表现型比例又与翅型表现型比例不同,说明控制体色与眼色的基因与控制翅型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灰身雌果蝇和黑身雄果蝇杂交,后代雌性和雄性中均出现灰身和黑身比例1:1,假设位于X染色体上,则灰色对黑色为显性,后代雌性和雄性中也会出现灰身和黑身1:1,A错误;B、由于长翅:残翅=3:1且雌雄个体表现型及比例相同,说明残翅为隐性性状,控制翅长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故亲本果蝇有关翅型的基因型相同,且亲本基因型只能是杂合子,B正确;C、杂交后代体色与眼色在雌雄中表现型比例相同,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确定体色与眼色基因是否独立遗传,C正确;D、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杂交,后代雌性和雄性中均出现红眼和白眼比例为1:1,假设位于X染色体上,则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杂交后代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假设位于常染色体上,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雌雄后代表现型一致,故子代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可确定眼色遗传方式,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能够掌握遗传定律的应用范围,能够设计相关实验判断染色体存在的位置,掌握遗传定律的实质,具有一定的难度。6、A【解析】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成;G2期主要为M期做准备,但是还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合成量逐渐减少。【详解】A、分析图解可知,图中细胞S期时已经出现两个中心体,说明中心体在S期结束之前已经复制完毕,A错误;

B、DNA复制发生在S期,通过图一细胞融合的结果可知,中心体和DNA复制可能同时进行,B正确;

C、根据图一细胞融合的结果可知,S期细胞中可能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C正确;

D、根据图细胞融合结果可知,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D正确。

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细胞核26%2400AGACTT3T—A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D【解析】

分析图1:图1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过程①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②是翻译,物质a是DNA分子,物质b是mRNA分子。分析图2:图2表示翻译过程,X是核糖体,N是mRNA分子,根据多肽链的长度T1<T2<T3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左向右。【详解】(1)图中合成b的过程为①转录过程,场所主要是细胞核,该过程需以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2)b链是mRNA,其中G占29%,U占54%-29%=25%,则其模板链中C占29%、A占25%,再者模板链中G占19%,则T占27%,则b链对应的a分子(DNA中)A占(25%+27%)÷2=26%。假设物质a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400个,则鸟嘌呤=600,所以其第3次复制时消耗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23-1×600=2400个。(3)若图1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mRNA上的碱基序列为UCUGAA,则物质a(DN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GACTT。(4)过程②涉及的RNA种类有3种,即mRNA、tRNA、rRNA。过程①是转录,所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与过程②翻译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5)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包括: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图1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6)A、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X在N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原料是氨基酸,A错误;B、该过程直接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时的模板相同,因此这3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相同,B错误;C、多聚核糖体能够加速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原因是可以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C正确;D、原核细胞有核糖体,是图2所示翻译过程的场所,D正确。故选CD。【点睛】本题结合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知识,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及物质的名称是解题的关键。8、骨髓瘤细胞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电激获得能分泌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无菌、无毒补充配制的培养基中缺乏的营养成分及一些激素等促进细胞生长的物质与待测抗原结合催化检测底物反应6【解析】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利用特定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即AB型细胞(A为B淋巴细胞,B为骨髓瘤细胞),不需要A、B、AA、BB型细胞。第二次筛选:利用多孔板法和抗原-抗体杂交法筛选,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单克隆抗体的作用:①作为诊断试剂:(最广泛的用途)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可制成“生物导弹”。【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从小鼠体内提取的X为经过免疫的浆细胞,则Y为骨髓瘤细胞,诱导二者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常用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电激等方法。融合后的细胞需要经过c过程的初次筛选和d过程的抗体检测和克隆化培养,故d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获得能分泌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2)e过程为体外培养动物细胞,首先应保证其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其次还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等条件,其中加动物血清的目的是补充配制的培养基中缺乏的营养成分及一些激素等促进细胞生长的物质。(3)酶标抗体的作用是与待测抗原结合;酶能催化检测底物反应,可通过测定酶反应的产物量来判断待测抗原量。研究人员获得三种抗HCG单克隆抗体,分别记为A、B、C,为检测它们之中哪两种适合用于双抗体夹心法,科研人员需要进行6组实验,分别是AA、BB、CC、AB、AC、BC,检测并比较各组实验的产物量。【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9、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18O不一定含有100%、0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解析】

在探究遗传的分子基础道路上,有很多科学家做了相关的实验,其中著名的三大实验为: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为活体转化和离体转化,活体转化得到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使得R型转成S型;离体转化实验分别将S中的物质转入到R型中,得到DNA是S型菌的遗传物质的结论。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同位素示踪法分别标记噬菌体外壳和噬菌体的DNA,得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的结论。③烟草花叶病毒实验:分别将烟草花叶病毒的外壳和RNA去感染烟草,得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的结论。【详解】(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与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2)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故第二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存在的氧元素有18O。结合DNA的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得出:第三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DNA中不一定含有14C。(3)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等知识可得出: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含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00%、0。(4)用未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用18O标记的大肠杆菌,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用14C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与DNA都被标记)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沉淀物和上清液的放射性都很高。【点睛】核酸是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等证明,DNA和RNA都可以充当遗传物质。这三大实验是重点,也是常见的考点。学习时应注意在理解其实验原理的基础上,熟悉相关实验操作,并能分析相应的实验结果。还应注意32P和35S标记的结果不同,是常见的易错点。10、逆转录(或:反转录)逆转录酶Taq酶(ORF1ab和核壳蛋自基因N)的特异性引物目的基因大①向小鼠体内注射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或灭活的新冠病毒):②提取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③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就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解析】

1.将标记有荧光素的Taqman探针与模板DNA混合后,完成高温变性、低温复性、适温延伸的热循环,并遵守聚合酶链式反应规律,与模板DNA互补配对的Taqman探针被切断,荧光素游离于反应体系中,在特定光激发下发出荧光,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被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呈指数规律增长,通过实时检测与之对应的随扩增而变化荧光信号强度,求得Ct值,同时利用数个已知模板浓度的标准品作对照,即可得出待测标本目的基因的拷贝数。2.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的抗体。通常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来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效应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详解】(1)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为逆转录或反转录,故题图中以病毒的RNA为模板合成cDNA的过程为①逆转录,再对cDNA进行PCR扩增,这项技术称为RT-PCR。(2)RT-PCR是扩增DNA的过程,因为加入的模板是RNA,故需要加入的酶是逆转录酶和Taq酶。要从cDNA中扩增出新冠病毒特有的基因序列ORF1ab和核壳蛋白基因N关键在于要加入(ORF1ab和核壳蛋自基因N)的特异性引物、dNTP及所需的酶一起构成反应体系,从而实现了相关基因的扩增。(3)R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