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步备课】第四单元第1课时加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一)”中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100以内数的加法?(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3)师生共同总结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3.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46页“做一做”第1题。(2)完成课本第46页“做一做”第2题。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加法计算方法的理解。五、课后作业1.课本第47页练习十五第1题。2.课本第47页练习十五第2题。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1.加法的意义2.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素养,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的关键步骤。以下将详细补充和说明这一部分。【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100以内数的加法?在这一步骤中,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例题,例题应涵盖不同的加法情况,如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等。通过观察例题,学生可以初步感知加法运算的特点和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加法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数的大小比较问题。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在这一步骤中,学生将亲自动手进行计算,这是学生实践和探索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在巡回指导中发现学生的计算方法和可能出现的错误。教师在这一环节中的作用是引导和辅助,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通过观察学生的计算过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加法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计算中可能遇到的困难。3.师生共同总结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出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理解加法的概念: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值合并成一个总和的运算。-认识加数和和:在加法运算中,参与合并的数值称为加数,合并后的结果称为和。-进位加法:当两个数相加的结果超过10时,需要进位。例如,76=13,需要将1进位到十位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先将个位数相加,如果结果超过10,则向十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将个位数相加,然后将十位数相加,最后将两次计算的结果合并。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计算方法,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加法计算过程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加法计算的方法和步骤。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学生不仅能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而且能够理解加法的意义,并在实际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探究新知的环节中,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风格,以便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以下是对这一环节的进一步补充和说明:【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100以内数的加法?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如“2347”、“586”等,这些例题能够涵盖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情况。通过观察这些例题,学生可以开始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并尝试发现加法运算的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加数的结构,如十位和个位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进位问题。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在这一步骤中,学生将根据自己对加法的初步理解进行尝试性计算。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如使用计数器、画线段图或直接进行数字计算。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计算过程,了解他们是否理解加法的概念,以及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处理进位等计算难点。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避免直接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例如,如果学生没有正确处理进位,教师可以询问:“我们如何处理个位相加超过10的情况?”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加法的计算规则。3.师生共同总结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并尝试找出最有效的方法。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可以派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总结。教师应鼓励学生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路,并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在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加法计算的顺序性和逻辑性,如先计算个位,再计算十位,最后将结果合并。同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如何处理进位的情况,并强调进位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注意加法计算的检验方法,如通过减法来验证加法的结果是否正确。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权未出资转让协议书
- 期货交易居间合同
- 乡村文化旅游土地开发利用合同
- 工业互联网安全检测服务协议
- 制造企业ERP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 医疗美容项目合作协议书8篇
- 全国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度量图形》教学设计
- 发展逻辑思维学会理性表达-《逻辑的力量》(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8课《珍爱环境·活动三 废旧电器的回收和利用》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粤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七年级下册
- 后抛实心球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小儿(儿童)常见皮疹理论考核试题
- 北京市《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DB11T 527-2021)地方标准
- 2024中考语文《儒林外史》历年真题专练(学生版+解析版)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2《函数》说课稿
- 《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课程标准(高职)
- GB/T 44159-2024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气象卫星地面站
-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评价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数学试卷含解析
- 腹部血管解剖-1
- 结构化表达思维训练(完整版)
- 介绍南京大学
- SYT 6925-2021 钻井用天然气发动机及供气站安全规程-PDF解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