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江苏省专用)一轮专题复习:《陋室铭》复习课件_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江苏省专用)一轮专题复习:《陋室铭》复习课件_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江苏省专用)一轮专题复习:《陋室铭》复习课件_第3页
2024年中考语文(江苏省专用)一轮专题复习:《陋室铭》复习课件_第4页
2024年中考语文(江苏省专用)一轮专题复习:《陋室铭》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七年级下册三十、陋室铭

注释:①

名:出名,有名。②

灵:神异。③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④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⑤

鸿儒:博学的人。鸿,大。⑥

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⑦

调:调弄。⑧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⑨

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⑩

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⑪

无案牍(dú)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案牍,指官府文书。形,形体、躯体。⑫

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⑬

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子云,即扬雄(前53—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哲学家、文学家。⑭

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在于深,有龙(居住)就神异。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有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观览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作者作品]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有《刘梦得文集》存世,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文本主旨]本文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品质,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写作特色]①

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含蓄地表达主题,开头四句既是比,又是兴,言山水引出陋室,言仙、龙引出德馨,言名、灵暗喻陋室不陋。②

修辞手法的运用。本文大量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形成一种磅礴的文势,如开头几句,使全篇文气畅通,确立了一种骈体文的格局。

[阅读启示]①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都应该有自己高尚的情操,不应因外界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信仰和高尚情操,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趣。②

追求精神的富足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③

物质贫乏并不代表精神的贫瘠,生活的环境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1)

山不在.高古义:

在于⁠;今义:

存在⁠。(2)

惟吾德馨.古义:

指德行美好⁠;今义:

散布得远的香气⁠。(3)

谈笑有鸿.儒古义:

大⁠;今义:

鸿雁⁠。(4)

可以调.素琴古义:

调弄⁠;今义:

调动⁠。(5)

无案牍之劳形.古义:

形体、躯体⁠;今义:

形状⁠。在于存在指德行美好散布得远的香气大鸿雁调弄调动形体、躯体形状2.词类活用。(1)

有仙则名.(

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

)(2)

苔痕上.阶绿(

名词作动词,蔓延到……上

)(3)

无丝竹之乱.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

)(4)

无案牍之劳.形(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名词作动词,蔓延到……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3.重点实词。(1)

有龙则灵.(

神异

)(2)

斯.是陋室(

)(3)

谈笑有鸿.儒.(

博学的人

)(4)

往来无白.丁.(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5)

可以调.素琴(

调弄

)(6)

无案.牍.之劳形(

指官府文书

)(7)

无案牍之劳形.(

形体、躯体

)(8)

何陋.之有(

简陋

)神异这博学的人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调弄指官府文书形体、躯体简陋4.重点虚词。

(2)

有仙则.名(

连词,表顺承

)(3)

何.陋之有(

代词,译为“什么”

)(4)

可以.调素琴(

固定用法,与“可”连用,表示能够

连词,表顺承代词,译为“什么”固定用法,与“可”连用,表示能够5.重点节奏划分。(1)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重点句子翻译。(1)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2)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

说说笑笑的有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有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7.特殊句式。(1)

判断句斯是陋室。“是”表

判断⁠。译:

这是简陋的屋舍。⁠(2)

倒装句何陋之有?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

有何陋⁠”。译:

有什么简陋的呢?⁠判断这是简陋的屋舍。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呢?[文本探究]1.类比是同类事物或有同种性质的事物之间的比较。请举出本文运用类比手法的其中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示例一:开头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类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也可因高尚之士散发芬芳。示例二:结尾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指出此室可以与古代名贤的居室比美。⁠

示例一:开头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类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也可因高尚之士散发芬芳。示例二:结尾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指出此室可以与古代名贤的居室比美。⁠2.(教材“思考探究”第二题改编)作者在本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3.有人认为,无论是《桃花源记》中虚构出的“世外桃源”,还是《陋室铭》中作者的陋室自娱,其实都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不同意。《桃花源记》通过对“世外桃源”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陋室铭》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不同意。《桃花源记》通过对“世外桃源”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陋室铭》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拓展链接(拓展关联点:高雅境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予家城市人事丛委①应酬为劳。老母在堂,于礼不能远离,日惟避喧南园内。园去城二余里,无杂木,柏可三百株,松止有五,计其植日,才四十年,而已成林。松柏之间,有一草庐,岁久敝漏,不蔽风雨,且卑隘②如坐阱中。不得已改作焉。撤草而覆之以瓦,左右置牖③,前后为门,疏朗空洞,落日后犹能辨蝇头字。中设一扁,名以“后知轩”。夫松柏皆后凋材也,必于岁寒然后知;又居之四面通明者为轩,孰谓斯名不情称哉?(选自李开先《后知轩记》,有删改)[注释]①

丛委:繁杂,堆积。

卑隘:矮小狭窄。

牖(yǒu):窗户。1.用斜线(/)为下面的句子断句。(共两处)予家城市/人事丛委/应酬为劳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

园去.城二余里(

距离

)(2)

岁久敝.漏(

)(3)

落日后犹.能辨蝇头字(

)(4)

孰谓.斯名不情称哉(

)//距离破还说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老母在堂,于礼不能远离,日惟避喧南园内。

老母在堂,出于礼法不能远离,每天只能在南园内躲避喧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