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考场号、座位号、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考场号、座位号、姓名、班级,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965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云南省元谋县挖掘到两颗距今约170万年的古人类门齿化石。这种形状的牙齿,在人类学中被称为铲形门齿。这可用于说明()A.云南是远古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B.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格局C.云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地 D.中华文明发展道路的独特性2.西周制定了一套严格贯彻宗法等级制,分别亲疏贵贱尊卑上下关系的礼仪体系,各种礼仪均配有相应的乐舞。西周的礼乐制度()A.解决了阶级矛盾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传播了儒家思想 D.巩固了统治秩序3.西汉学者刘向写道:“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刘向描述的是()A.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B.各国纷纷开展变法C.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D.秦统一六国的过程4.战国时期,某政治家提出,“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这一主张出自()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之失在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在于政不在于制”。据此可知,柳宗元认为秦亡于()A.分封制度 B.宦官干政 C.郡县制度 D.不施仁义6.比较图1、图2可知,从秦到西汉疆域的主要变化是由于()图1图2A.郡县制度的开创 B.对西域的经营 C.江南地区的开发 D.推恩令的颁布7.北魏接受了汉人筑城防御的观念和方法。在面对柔然袭击边境时,北魏一个鲜卑出身的将领源怀认为“用夏制夷,莫如城郭”,建议筑城置戍以防守边境。这说明当时()A.南方政权林立 B.统一条件成熟 C.民族交融加深 D.经济得到恢复8.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属官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皆由中央任命,“大小之官,悉由吏部”。这一调整旨在()A.加强中央集权 B.建立地方行政体系 C.完善科举制度 D.调整中枢决策机制9.有学者评价两税法:“使人民摆脱了奴隶佃农地位,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新时代”。该学者强调两税法()A.简化了税收名目 B.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C.扩大了征税对象 D.减轻政府对农民的控制10.据宋人记载:“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谓之契丹官,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谓之汉官,南枢密、南宰相”。这一官制对应政权是()A.辽 B.西夏 C.金 D.元11.1313年,元朝宰相向皇帝上奏:“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程颐)、朱晦庵(朱熹)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据此可知,元朝()A.儒学复兴运动兴起 B.利用程朱理学巩固统治C.市民文化得到发展 D.积极推动儒学的社会化12.15世纪前期,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史称“郑和下西洋”。这里的“西洋”是指()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黄宗羲意在()A.主张个性自由 B.批判君主专制 C.批判重农抑商 D.主张经世致用14.明朝中期,江苏常熟一位地主用低价购买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用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A.农村雇佣劳动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C.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15.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附件中规定:“(在华英国人)倘遇有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由此导致中国丧失()A司法主权 B.关税主权 C.贸易主权 D.领土主权16.1873年—1893年间,中国对外贸易中进口贸易净值从10600万元增长至21900万元,出口贸易净值从10000万元增长至16700万元。据此可知()A.外国对中国商品需求量相对有限 B.中国外贸呈现出超态势C.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17.某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它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据此可知,戊戌变法()A.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B.推广了西方科学技术C.拉开了近代化的序幕 D.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18.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颁布退位诏书:“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该诏书的颁布意味着()A.军阀混战开始 B.封建社会崩溃 C.共和政体确立 D.君主专制瓦解19.1919年以前,中文报刊较少使用“劳工”一词。1919年以后,“劳工”一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中文报刊标题中。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华民族开始觉醒 B.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C.中国共产党的宣传 D.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20.1936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据此可知,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应()A.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B.掌握对军队的领导权C.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 D.充分借鉴苏联的经验21.如表为20世纪50—70年代新增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表,据如表可知,我国()年代亚洲非洲欧洲美洲总计50年代125702460年代114111770年代122515.1365A.继续坚持“一边倒”方针 B.外交活动的舞台得到拓展C.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 D.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22.1960年,广东农民人均食用油月消费1.5两。洲心公社对农业生产管理进行了探索与创新,率先实行“超产奖励责任制”,被称为“洲心经验”,在全省推广,并上报中央。这种探索是为了()A全面推行农业合作社 B.打破人民公社化体制C.解决农村的经济困难 D.变革农村土地所有制23.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这次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这表明当时()A.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恢复了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24.2021年,习近平宣告: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是()A.科学技术不断突破 B.经济体制改革 C.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D.社会主义制度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12分,26题20分,27题20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幅员辽阔的地理和源远流长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这些浑然天成的自然奇迹和文化瑰宝熠熠生辉,经过岁月的洗礼成为世界遗产,令人仰止。截止目前,中国世界遗产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摘录名称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长城长城在建筑学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北京故宫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敦煌莫高窟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大运河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良渚遗址展现了一个存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泉州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港口的杰出范例。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凝聚了历代建筑的精华,也反映出儒家思想的精髓。殷墟具有突出的普遍的价值。解说词是说明事物的文体,它通过对事物进行准确描述,使听众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特征、意义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选取表中一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史实准确,表述清晰)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5年,袁世凯复辟称帝,激起全国民众的反对。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昆明联名通电全国,反对袁世凯称帝,宣布云南独立,建立云南都督府,组织讨袁护国军进兵四川、贵州等地。随后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1916年3月,袁世凯在内外压迫下宣布取消帝制。护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具有“护国讨袁,共和再现”的历史地位。——摘编自赵惠昆《护国运动百年的启示》材料二1937年,国家生死存亡、民族危在旦夕之际,为了将国际援华抗战物资尽快运至中国,国民政府充分利用国际交通输入海外援华战略物资,并同时向海外输出土特矿产,下令云南修筑了一条关系抗战命运的滇缅公路。该公路起于中国昆明,止于缅甸腊戍。参加修筑滇缅公路的民工不仅是用双手、用汗水,更是用生命与鲜血来浇灌这条交通线。滇缅公路是一条维系抗战的生命线,更是一块凝聚士气人心、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高地。——摘编自陆安《滇缅公路:血肉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护国运动的过程,并分析其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修筑滇缅公路的背景。(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云南人民在护国运动和修筑滇缅公路中所体现的精神。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中国建立初期,外国在华资产约12.1亿元,主要为英美所有。朝鲜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禁运清单非常详细,除战略物资、军事物资之外,还包括大量的民用物资。到1953年,英国企业资产由6.9亿元减少到3.1亿元,美国企业资产由3.9亿元减少到1600万元。——摘编自孙健《中国经济通史》材料二1979年—2017年,中国累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18965.2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外商投资对中国增加投资、就业、出口、税收以及提高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起积极作用。但外商投资也带来诸多问题,如对国有资产估价低,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部分企业造成环境污染等。早在1979年,中国就开展涉外经济立法,2002年公布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新目录对外商投资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四类,此外还修改、完善一些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摘编自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十年代英美在华资产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外商投资对中国的影响。(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外商投资的认识。
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考场号、座位号、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考场号、座位号、姓名、班级,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965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云南省元谋县挖掘到两颗距今约170万年的古人类门齿化石。这种形状的牙齿,在人类学中被称为铲形门齿。这可用于说明()A.云南是远古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B.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格局C.云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地 D.中华文明发展道路的独特性【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远古(中国)。根据材料“研究人员在云南省元谋县挖掘到两颗距今约170万年的古人类门齿化石”并结合所学可知,云南省元谋县可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其它发现,不能说明多元一体特点,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文明主要起源地在黄河流域,排除C项;没有比较,材料不能得出独特性,排除D项。故选A项。2.西周制定了一套严格贯彻宗法等级制,分别亲疏贵贱尊卑上下关系礼仪体系,各种礼仪均配有相应的乐舞。西周的礼乐制度()A.解决了阶级矛盾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传播了儒家思想 D.巩固了统治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D项正确;“解决了阶级矛盾”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西周并没有出现中央集权,排除B项;春秋晚期出现儒家思想,晚于材料时间,排除C项。故选D项。3.西汉学者刘向写道:“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刘向描述的是()A.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B.各国纷纷开展变法C.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D.秦统一六国的过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田氏代齐、六卿分晋,兼并战争不断,敌侔争权,反映了战国时期由兼并战争而产生的混战局面,C项正确;春秋争霸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而材料叙述的是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各国纷纷开展变法,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秦统一六国的过程,排除D项。故选C项。4.战国时期,某政治家提出,“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这一主张出自()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出自商鞅,而商鞅是法家代表人物,B项正确;儒家主张仁者爱人,排除A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项;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排除D项。故选B项。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之失在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在于政不在于制”。据此可知,柳宗元认为秦亡于()A.分封制度 B.宦官干政 C.郡县制度 D.不施仁义【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本题材料“秦之失在于政不在于制”可知,秦的灭亡不是因为制度,而是因为暴政,D项正确;秦朝废除了分封制,排除A项;秦朝灭亡是因为秦朝的暴政引发了农民起义而灭亡的,排除C项。故选D项。6.比较图1、图2可知,从秦到西汉疆域的主要变化是由于()图1图2A.郡县制度的开创 B.对西域的经营 C.江南地区的开发 D.推恩令的颁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据题干地图可知,西汉疆域相比秦朝更大,特别是版图增加了西域。结合所学,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B项正确;战国时已经形成郡县制,秦朝在全国推广,排除A项;在东晋和南朝相继统治下,南方经济有了明显发展,排除C项;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与疆域变化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7.北魏接受了汉人筑城防御的观念和方法。在面对柔然袭击边境时,北魏一个鲜卑出身的将领源怀认为“用夏制夷,莫如城郭”,建议筑城置戍以防守边境。这说明当时()A.南方政权林立 B.统一条件成熟 C.民族交融加深 D.经济得到恢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在北魏抵抗柔然进攻中,北魏的鲜卑族将领认为可以用汉人修筑城郭的办法进行地域,体现了汉文化对北魏的影响,反映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北魏和柔然,没有涉及南方政权,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对北方柔然的抵御,没有涉及北魏与南方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军事问题,没有涉及经济问题,排除D项。故选D项。8.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属官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皆由中央任命,“大小之官,悉由吏部”。这一调整旨在()A.加强中央集权 B.建立地方行政体系 C.完善科举制度 D.调整中枢决策机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隋唐以后,原来由长官自己任命的属官,只要是九品以上的官员都由中央任命。这个结论反映出中央对地方官吏的任命范围扩大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了,A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是中央对地方官吏的任命范围扩大了,这不是建立地方行政体系,排除B项;当时科举制制并不完善,排除C项;题干所给材料是中央对地方官吏的任命范围扩大,这与调整中枢决策机制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9.有学者评价两税法:“使人民摆脱了奴隶佃农地位,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新时代”。该学者强调两税法()A.简化了税收名目 B.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C.扩大了征税对象 D.减轻政府对农民的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使人民摆脱了奴隶佃农地位,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新时代”及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减轻了对农民的控制,符合材料“使人民摆脱了奴隶佃农地位”的描述,D项正确;两税法征收户税和地税,简化了税收明目,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两税法对人民的影响,没有涉及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两税法的征税对象,不能得知两税法扩大了征税对象,排除C项。故选D项。10.据宋人记载:“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谓之契丹官,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谓之汉官,南枢密、南宰相”。这一官制对应的政权是()A.辽 B.西夏 C.金 D.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辽朝时期。根据材料“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谓之契丹官,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谓之汉官,南枢密、南宰相”及所学可知,该政权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南北分治的政治特点,这符合辽朝的南北面官制,A项正确;西夏的蕃号官称与材料中的“契丹官”不符,排除B项;金朝与元朝的官制都与题干“契丹官”无关,材料所述为辽朝的南北朝制度,排除CD项。故选A项。11.1313年,元朝宰相向皇帝上奏:“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程颐)、朱晦庵(朱熹)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据此可知,元朝()A.儒学复兴运动兴起 B.利用程朱理学巩固统治C.市民文化得到发展 D.积极推动儒学的社会化【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已、治人之学”可知,元朝政府同之前的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相比,更重视实学致用,提倡学习经学培养国家人才,去除文学中的浮华气息,这说明元朝科举考查儒家经典,注重以程朱注解为主,表明程朱理学迎合了封建统治需要,B项正确;宋朝就已经有了儒学复兴运动,排除A项;材料是主张发扬理学,未涉及市民文化,排除C项;材料是表明元朝统治者推崇理学,不是推动儒学的社会化,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2.15世纪前期,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史称“郑和下西洋”。这里的“西洋”是指()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前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郑和下西洋,到达的是印度洋,C项正确;明朝郑和穿过印度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没有到达大西洋,排除A项;明朝时西洋是指印度洋,排除B项;郑和从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没有到北冰洋,排除D项。故选C项。1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黄宗羲意在()A.主张个性自由 B.批判君主专制 C.批判重农抑商 D.主张经世致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根据材料“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把明朝治理的不善,归罪于废除宰相,由此可知他主张恢复宰相制度,使皇帝不能独断,最大限度地避免皇权独揽的弊病,故B项正确;“主张个性自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黄宗羲批判重农抑商的是“工农皆本”的观点,该观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经世致用”主张将学术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到一起,不符合本题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14.明朝中期,江苏常熟一位地主用低价购买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用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A.农村雇佣劳动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C.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可知,地主在田地不仅种植粮食、还种植水果蔬菜、养鱼、养猪,体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D项正确;雇佣劳动普及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土地经营方式多样,不能看出地主剥削程度是否减轻,排除B项;经济中心南移完成在南宋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15.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附件中规定:“(在华英国人)倘遇有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由此导致中国丧失()A.司法主权 B.关税主权 C.贸易主权 D.领土主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反映的是领事裁判权,而领事裁判权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严重破坏,A项正确;关税主权的丧失是《南京条约》规定的: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排除B项;贸易主权的丧失是《南京条约》中的五口通商,排除C项;割香港岛给英国是领土主权丧失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16.1873年—1893年间,中国对外贸易中进口贸易净值从10600万元增长至21900万元,出口贸易净值从10000万元增长至16700万元。据此可知()A.外国对中国商品需求量相对有限 B.中国外贸呈现出超态势C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3年—1893年(中国)。据材料可知,近代以来,中国进口贸易净值和出口贸易净值都增长较快,说明中国逐步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外国对中国商品需求量的对比信息,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进口净值要高于出口净值,中国外贸呈现入超状态,而非出超,排除B项;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17.某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它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据此可知,戊戌变法()A.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B.推广了西方科学技术C.拉开了近代化的序幕 D.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A项正确;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排除B项;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排除D项。故选A项。18.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颁布退位诏书:“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该诏书颁布意味着()A.军阀混战开始 B.封建社会崩溃 C.共和政体确立 D.君主专制瓦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2月12日(中国)。根据材料“1912年2月12日”“……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和所学可知,宣统皇帝颁布退位诏书意味着清朝的灭亡,君主专制瓦解,D项正确;军阀混战开始于袁世凯死后,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推翻封建主义,封建社会崩溃,排除B项;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标志着共和政体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19.1919年以前,中文报刊较少使用“劳工”一词。1919年以后,“劳工”一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中文报刊标题中。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华民族开始觉醒 B.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C.中国共产党的宣传 D.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1919年前后中国。根据材料“1919年以前,中文报刊较少使用‘劳工’一词。1919年以后,‘劳工’一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中文报刊标题中”并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劳工”一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中文报刊标题中,B项正确;中华民族开始觉醒是在19世纪末,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与“劳工”一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中文报刊标题中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0.1936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据此可知,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应()A.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B.掌握对军队的领导权C.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 D.充分借鉴苏联的经验【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6年(中国)。根据材料“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革命道路没有仿照苏联道路,而是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C项正确;国民革命时间是19241927年,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中国革命道路要与实际状况结合,与掌握军队领导权无关,排除B项;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不能走苏联道路,排除D项。故选C项。21.如表为20世纪50—70年代新增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表,据如表可知,我国()年代亚洲非洲欧洲美洲总计50年代125702460年代114111770年代122515.1365A.继续坚持“一边倒”方针 B.外交活动的舞台得到拓展C.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 D.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与新中国建交国家亚洲有1个,欧洲有1个,非洲有14个,美洲有1个”,而“到20世纪70年代与新中国建交国家亚洲有12个,欧洲有15个,非洲有25个,美洲有13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各大洲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显著增加,说明中国已经逐步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极大地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B项正确;到20世纪70年代,各大洲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显著增加,说明中国已经逐步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打破“一边倒”方针,排除A项;中国的外交对象不只是大国,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表现是加入世贸组织,排除D项。故选B项。22.1960年,广东农民人均食用油月消费1.5两。洲心公社对农业生产管理进行了探索与创新,率先实行“超产奖励责任制”,被称为“洲心经验”,在全省推广,并上报中央。这种探索是为了()A.全面推行农业合作社 B.打破人民公社化体制C.解决农村的经济困难 D.变革农村土地所有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60年(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0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所以广东农民人均食用油月消费1.5两,洲心公社为了解决经济困难,对农业生产管理进行了探索与创新,实行“超产奖励责任制”,C项正确;全面推行农业合作社是“三大改造”时期在农业领域改造的方法,排除A项;洲心公社对农业生产管理进行了探索与创新,而不是打破人民公社化体制,排除B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土地实行公有制,探索与创新不会改变农村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故选C项。23.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这次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这表明当时()A.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恢复了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中国。依据本题材料信息概括可知: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际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两个凡是”的“左”的错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A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是在1992年的十四大上,排除B项;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排除C项;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恢复了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排除D项。故A项正确。24.2021年,习近平宣告: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是()A.科学技术不断突破 B.经济体制改革 C.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D.社会主义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所学可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我国能够集中力量办成大事,因此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任务能够完成,D项正确;科学技术的突破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不是我国消除贫困的根本保障,排除A项;经济体制改革有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经济体制改革不能从根本上保障我国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我国目前尚未实现农业现代化,排除C项。故选D项。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12分,26题20分,27题20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幅员辽阔的地理和源远流长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这些浑然天成的自然奇迹和文化瑰宝熠熠生辉,经过岁月的洗礼成为世界遗产,令人仰止。截止目前,中国世界遗产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摘录名称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长城长城在建筑学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北京故宫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敦煌莫高窟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大运河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良渚遗址展现了一个存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泉州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港口的杰出范例。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凝聚了历代建筑的精华,也反映出儒家思想的精髓。殷墟具有突出的普遍的价值。解说词是说明事物的文体,它通过对事物进行准确描述,使听众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特征、意义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选取表中一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史实准确,表述清晰)【答案】选取表二中的中国文化遗产:大运河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中国开凿运河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开凿了大运河最早的部分邗沟,而到隋朝时期,只是将若干自然河或旧沟连成一起,即为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到唐朝时加以疏通、改进,元朝时期开始开凿京杭大运河,明清时期设置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对运河进行管理,并对运河进行扩建,特别集中整治了浙东运河。大运河的修建具有重要意义:交通上:沟通了南北水系,促进了水运交通的发展;政治上: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逐渐形成了政治中心在北,经济中心在南的局面,运河的修建是维系历代中央政权不可或缺、重要的物质基础,漕运的发展对于王朝的政治、军事意义更为突出;经济上:这些地区,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区域,运河的修建促进了农业水利的发展,且漕运的发展对于商业也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有利的促进了南北商品的流通,对沿河市镇的崛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年来,大运河被纳入到世界遗产名录中,其历史文化价值更为突出。【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中国古代。首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选取表2中一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确定论题,写一份解说词。其次,要对选取的论题进行准确的描述,使听众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特征、意义等,如一大运河为例进行解说词的叙写,要从运河的地位、起源、组成部分、产生的古今影响进行表述,要史实准确,表述清晰,如其地位: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起源:。中国开凿运河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开凿了大运河最早的部分邗沟等等,在论述其意义时,可从交通、政治、经济等方面分开论述。最后,回扣主题,总结归纳。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5年,袁世凯复辟称帝,激起全国民众的反对。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昆明联名通电全国,反对袁世凯称帝,宣布云南独立,建立云南都督府,组织讨袁护国军进兵四川、贵州等地。随后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1916年3月,袁世凯在内外压迫下宣布取消帝制。护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具有“护国讨袁,共和再现”的历史地位。——摘编自赵惠昆《护国运动百年的启示》材料二1937年,国家生死存亡、民族危在旦夕之际,为了将国际援华抗战物资尽快运至中国,国民政府充分利用国际交通输入海外援华战略物资,并同时向海外输出土特矿产,下令云南修筑了一条关系抗战命运的滇缅公路。该公路起于中国昆明,止于缅甸腊戍。参加修筑滇缅公路的民工不仅是用双手、用汗水,更是用生命与鲜血来浇灌这条交通线。滇缅公路是一条维系抗战的生命线,更是一块凝聚士气人心、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高地。——摘编自陆安《滇缅公路:血肉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护国运动的过程,并分析其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修筑滇缅公路的背景。(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云南人民在护国运动和修筑滇缅公路中所体现的精神。【答案】26.过程:袁世凯复辟称帝;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昆明联名通电全国,反对袁世凯称帝,宣布云南独立,并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南方各省纷纷独立;袁世凯取消帝制。意义:护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27.背景:全面抗战爆发;将抗战物资运至中国;向海外输出土特矿产。28.精神:不畏牺牲、众志成城的爱国主义精神。【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过程:根据材料“1915年,袁世凯复辟称帝,激起全国民众的反对。”可知,袁世凯复辟称帝;根据材料“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昆明联名通电全国,反对袁世凯称帝,宣布云南独立,建立云南都督府,组织讨袁护国军进兵四川、贵州等地。”可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昆明联名通电全国,反对袁世凯称帝,宣布云南独立,并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根据材料“随后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可知,南方各省纷纷独立;根据材料“1916年3月,袁世凯在内外压迫下宣布取消帝制。”可知,袁世凯取消帝制。意义:根据材料“护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具有‘护国讨袁,共和再现’的历史地位。”可知,护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背景:根据材料“1937年,国家生死存亡、民族危在旦夕之际,为了将国际援华抗战物资尽快运至中国,国民政府充分利用国际交通输入海外援华战略物资,并同时向海外输出土特矿产,下令云南修筑了一条关系抗战命运的滇缅公路。”可知,全面抗战爆发,为将抗战物资运至中国,以及向海外输出土特矿产。【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精神:根据材料“护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滇缅公路是一条维系抗战的生命线,更是一块凝聚士气人心、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高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畏牺牲、众志成城的爱国主义精神。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中国建立初期,外国在华资产约12.1亿元,主要为英美所有。朝鲜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禁运清单非常详细,除战略物资、军事物资之外,还包括大量的民用物资。到1953年,英国企业资产由6.9亿元减少到3.1亿元,美国企业资产由3.9亿元减少到1600万元。——摘编自孙健《中国经济通史》材料二1979年—2017年,中国累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18965.2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外商投资对中国增加投资、就业、出口、税收以及提高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起积极作用。但外商投资也带来诸多问题,如对国有资产估价低,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部分企业造成环境污染等。早在1979年,中国就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春天图片课件教学课件
- 进入小学课件教学课件
- 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套 (新版)苏教版
- 2024春季福建莆田市秀屿区政府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产品供货协议书样本模板
- 临沂市家电行业劳动合同模板
- 二手车买卖推广合同书
- 交通管理局交通协管员服务协议
- 临时建筑租赁保证金协议
- 产品开发工程师助理劳动合同
- 2024年-重晶石购销合同1本月修正
- 2022年广州市白云区总工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国家开放大学2024年《知识产权法》形考任务1-4答案
- 2024-2029年中国水上游乐园行业十四五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节能电梯知识培训课件
- 小班美术《小刺猬背果果》课件
- 档案移交方案
- 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各单元主题语境与单元目标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4单元综合复习》试题
- 2024年水利工程行业技能考试-水利部质量检测员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新版)三级物联网安装调试员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