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克氏病病毒RB1B株感染鸡的蛋白质组、转录组学及天然免疫机理研究_第1页
马立克氏病病毒RB1B株感染鸡的蛋白质组、转录组学及天然免疫机理研究_第2页
马立克氏病病毒RB1B株感染鸡的蛋白质组、转录组学及天然免疫机理研究_第3页
马立克氏病病毒RB1B株感染鸡的蛋白质组、转录组学及天然免疫机理研究_第4页
马立克氏病病毒RB1B株感染鸡的蛋白质组、转录组学及天然免疫机理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立克氏病病毒RB1B株感染鸡的蛋白质组、转录组学及天然免疫机理研究一、本文概述《马立克氏病病毒RB1B株感染鸡的蛋白质组、转录组学及天然免疫机理研究》一文旨在深入探讨马立克氏病病毒(MDV)RB1B株感染鸡后,宿主鸡的蛋白质组和转录组变化及其与天然免疫机理的关联。马立克氏病是一种由MDV引起的淋巴增生性疾病,对养鸡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采用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的研究方法,对RB1B株MDV感染鸡的蛋白质表达和基因转录进行系统性分析,以期揭示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马立克氏病的防控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在蛋白质组学研究部分,我们将采用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如二维凝胶电泳、质谱分析等,对MDVRB1B株感染鸡后的蛋白质表达谱进行全景式分析,以揭示病毒感染对宿主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同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在病毒复制、细胞信号转导、免疫应答等方面的潜在作用。在转录组学研究部分,我们将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对MDVRB1B株感染鸡后的基因转录水平进行深度剖析。通过对比分析感染前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揭示病毒感染对宿主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以及宿主天然免疫相关基因的应答模式。本文还将结合天然免疫机理的研究,深入探讨MDVRB1B株感染鸡后,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应答过程和调控机制。通过揭示病毒感染与宿主天然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望为马立克氏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本文旨在通过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的研究方法,全面解析MDVRB1B株感染鸡后宿主蛋白质表达和基因转录的变化,以及其与天然免疫机理的关联。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马立克氏病的发病机制,为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二、材料与方法RNA提取试剂盒、反转录试剂盒、PCR引物、蛋白质提取试剂、WesternBlot试剂盒等,均购自知名生物试剂公司。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凝胶成像系统、质谱仪、蛋白质电泳仪等,均为实验室常用设备。按照预设的感染剂量,将马立克氏病病毒RB1B株感染SPF鸡。每组设置足够数量的实验鸡以确保数据的可重复性。在病毒感染后的不同时间点(如3天、7天、14天等),收集鸡的血液、组织(如脾脏、肝脏、肺等)样本,并立即进行处理,以避免蛋白质的降解。利用蛋白质提取试剂从收集的组织样本中提取总蛋白质,并进行SDS电泳分离。通过WesternBlot技术,检测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对于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利用质谱仪进行蛋白质鉴定和序列分析。利用RNA提取试剂盒从组织样本中提取总RNA,并通过反转录试剂盒将其转化为cDNA。利用PCR技术,检测病毒基因和宿主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精确的基因表达量分析。结合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的数据,分析病毒感染后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变化。通过检测干扰素、细胞因子等免疫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揭示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有实验数据均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图表形式展示结果,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以上为本研究的主要材料与方法,通过综合运用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旨在深入解析马立克氏病病毒RB1B株感染鸡的天然免疫机理,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三、MDVRB1B株感染鸡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在探索马立克氏病病毒RB1B株感染鸡的机理时,蛋白质组学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的独特视角。蛋白质组学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表达、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全面研究。通过对感染鸡体内蛋白质的全面分析,我们可以揭示RB1B株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如何影响病毒复制和鸡的免疫反应。我们通过高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如二维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对感染RB1B株病毒的鸡体内蛋白质进行了全面鉴定和定量。这些技术使我们能够检测到病毒蛋白和宿主细胞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然后,我们对比了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之间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以揭示RB1B株病毒对宿主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我们发现,一些与病毒复制、细胞凋亡和免疫应答等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在感染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蛋白质包括病毒自身的蛋白质,也包括宿主细胞的蛋白质。进一步的研究集中在这些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上。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验证,探讨了这些蛋白质在病毒复制和鸡的天然免疫应答中的具体作用。我们发现,一些病毒蛋白质通过与宿主细胞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抑制了宿主细胞的天然免疫应答,从而促进了病毒的复制。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宿主细胞蛋白质在抵抗病毒感染和启动天然免疫应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利用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揭示了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之间的复杂互作关系,以及它们在病毒复制和天然免疫应答中的潜在作用机制。这些结果不仅加深了我们对MDVRB1B株感染机理的理解,也为防治马立克氏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蛋白质组学研究为我们揭示了MDVRB1B株感染鸡的复杂过程,包括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病毒复制和鸡的天然免疫应答等。这些结果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立克氏病的发病机制,也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疫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四、MDVRB1B株感染鸡的转录组学研究转录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在特定生理条件下所有基因转录产物的科学,对于理解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及其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MDVRB1B株感染鸡的转录组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揭示MDV感染过程中宿主细胞转录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天然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实验选取健康鸡和MDVRB1B株感染后的鸡只,分别提取其脾脏、法氏囊和胸腺等免疫相关组织的总RNA,构建cDNA文库并进行Illumina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大量转录本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差异表达分析、基因功能注释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MDV感染后,宿主细胞转录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与健康鸡相比,感染鸡的脾脏中大量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表达上调,包括IFN-α、IFN-β、IFN-γ等,这些干扰素在天然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观察到一些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DNA损伤修复等相关的基因表达也发生了变化,暗示MDV感染可能通过调控这些过程来影响宿主细胞的命运。进一步的信号通路分析发现,MDV感染激活了多条与天然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如JAK-STAT通路、NF-κB通路和Toll样受体通路等。这些通路在宿主抵抗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的激活可能是宿主细胞对MDV感染作出的一种防御反应。通过转录组学研究,我们初步揭示了MDVRB1B株感染鸡过程中宿主细胞转录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天然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这些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MDV的致病机理,并为新型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和调控网络,以期揭示MDV感染与宿主天然免疫之间的更多细节。五、MDVRB1B株感染对鸡天然免疫的影响马立克氏病病毒(MDV)RB1B株感染对鸡的天然免疫具有显著影响。天然免疫是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生物过程和分子机制。在MDVRB1B株感染过程中,鸡的天然免疫应答被病毒所操纵和利用,导致病毒在宿主体内的复制和扩散。MDVRB1B株感染能够显著影响鸡的干扰素(IFN)系统。干扰素是天然免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然而,MDVRB1B株感染通过抑制鸡体内的干扰素产生和信号传导,削弱了宿主的抗病毒能力。病毒编码的一些蛋白能够干扰干扰素的产生和信号传导,从而逃避宿主的天然免疫监视和清除。MDVRB1B株感染还能够影响鸡的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TLR是天然免疫中的重要识别受体,能够识别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PAMPs),并触发相应的信号通路,激活免疫应答。然而,MDVRB1B株感染通过抑制TLR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了宿主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能力。病毒编码的一些蛋白能够与TLR结合,阻止其识别和结合PAMPs,从而抑制TLR信号通路的激活。MDVRB1B株感染还能够影响鸡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这些免疫细胞在天然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吞噬和清除病原体,并呈递抗原给T淋巴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然而,MDVRB1B株感染通过抑制这些免疫细胞的功能,降低了宿主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病毒编码的一些蛋白能够与免疫细胞受体结合,抑制其吞噬和呈递抗原的功能,从而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MDVRB1B株感染对鸡的天然免疫具有显著影响。病毒通过抑制干扰素系统、TLR信号通路和免疫细胞功能等多种机制,逃避宿主的天然免疫监视和清除,从而实现在宿主体内的复制和扩散。因此,深入研究MDVRB1B株感染对鸡天然免疫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揭示马立克氏病的发病机理,为预防和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六、讨论与结论本研究通过整合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的方法,深入探讨了马立克氏病病毒RB1B株感染鸡的生物学过程,并对天然免疫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感染前后的蛋白质表达和基因转录水平,揭示了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调控网络。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我们鉴定出了一系列在病毒感染过程中显著变化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涉及细胞代谢、信号转导、免疫应答等多个方面,表明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生理功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可能与病毒复制、装配和释放等过程相关的蛋白质,为深入理解病毒的生命周期提供了新的线索。在转录组学方面,我们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感染前后宿主细胞的基因转录谱。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基因可能与病毒的感染过程密切相关。我们还发现了一些与天然免疫相关的基因在感染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暗示了天然免疫在抵抗病毒感染中的重要作用。天然免疫是宿主细胞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本研究发现,在RB1B株感染过程中,宿主细胞的天然免疫应答被激活,并产生了一系列抗病毒效应。这些效应包括干扰素的产生、免疫细胞的招募和激活、以及抗病毒蛋白的表达等。这些结果表明,天然免疫在抵抗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的方法,深入探讨了马立克氏病病毒RB1B株感染鸡的生物学过程及天然免疫机理。这些结果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也为预防和治疗马立克氏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未能深入探讨某些关键蛋白或基因的具体功能。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以期取得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八、致谢随着这篇《马立克氏病病毒RB1B株感染鸡的蛋白质组、转录组学及天然免疫机理研究》的完成,我首先要向我的导师表达最深的敬意和感谢。他的严谨治学、悉心指导,为我在科研道路上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无尽的动力。我也要感谢实验室的各位同学,他们的陪伴和支持,使我在科研的艰难时刻依然能够坚持下去。我要感谢为本研究提供实验动物和实验设备的单位,他们的无私帮助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我也要感谢参与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各位同仁,他们的专业精神和辛勤付出,为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坚实支撑。在此,我还要向为本研究提供资助的各级领导和机构表示衷心感谢。没有他们的支持,这项研究可能无法顺利进行。这份荣誉和成果,同样属于他们。我要向我的家人表示深深的谢意。他们一直以来的理解、支持和鼓励,是我能够专心科研、不断前行的最大动力。他们的陪伴,使我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能够保持信心和勇气。在此,我对所有为本研究做出贡献和支持的人表示最诚挚的感谢。这份荣誉和成果,是我们共同努力和智慧的结晶。未来的道路上,我将继续秉持科学精神,不断探索和追求,为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参考资料: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严重影响养鸡业的经济效益。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深入探究IBDV感染鸡后靶器官的蛋白质表达变化,以期为IB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10周龄的SPF鸡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定时记录鸡的生长情况,观察临床症状。实验组鸡采用不同浓度的IBDV感染,定时检测病毒在鸡体内分布情况。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我们发现IBDV感染后,鸡法氏囊、胸腺和脾脏等免疫器官的蛋白质表达谱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来说,一些与免疫应答、细胞凋亡和代谢相关的蛋白质在感染组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表达。这些蛋白质包括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凋亡相关蛋白和代谢酶等。这些结果揭示了IBDV感染对鸡免疫系统的影响,并提示了可能的致病机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可能的抗病毒蛋白和免疫应答相关蛋白在IBD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这些蛋白质可能成为未来预防和治疗IBD的潜在靶点。本研究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深入探究了IBDV感染鸡后靶器官的蛋白质表达变化,为理解IBD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然而,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蛋白质在IBD发病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和潜在的治疗价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主要感染鸡的法氏囊,导致鸡的免疫抑制和死亡。为了深入了解IBDV的致病机制,我们运用差异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IBDV感染前后细胞内蛋白质的表达变化进行了研究。在我们的研究中,首先通过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全面地分析了正常细胞和IBDV感染细胞内的蛋白质表达谱。我们发现,在IBDV感染后,许多蛋白质的表达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的蛋白质主要涉及代谢、细胞结构、细胞信号转导和免疫反应等方面。具体来说,一些与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质,如糖酵解酶和线粒体蛋白,在IBDV感染后表达下调。这可能是由于病毒复制过程中对细胞能量需求的增加,导致细胞能量代谢的改变。一些细胞骨架蛋白和膜运输蛋白的表达也发生了变化,这可能对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产生影响。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与免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如干扰素调节因子和炎症因子,在IBDV感染后表达上调。这表明IBDV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来逃避或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这些发现为理解IBD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的研究揭示了IBDV感染细胞后蛋白质表达的复杂变化,为深入了解IBDV的致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未来,我们将继续对这些变化的蛋白质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找到预防和治疗IBDV的新方法。这项研究也展示了差异蛋白质组学在病毒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又名神经淋巴瘤病(neurolymphomatosis),二类传染病,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对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本病是由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肿瘤病,导致上述各器官和组织形成肿瘤。病鸡常见消瘦、肢体麻痹,并常有急性死亡。在病原学上可以与鸡的其他淋巴样肿瘤病相区别。MD首先由匈牙利马立克(Marek)氏于1907年报导,自Biggs氏于1961年建议用马立克氏的名字命名以后,世界各国养禽业都存在MD。中国于70年代也证明了MD在养禽业中流行。在1970年前后研制出预防本病的疫苗之前,MD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死亡率一般为10%-60%,低的10%以下,高的60%以上,鸡群全群发病以致全部应予淘汰。美国1956-66年,因本病损失鸡数为9亿只,占饲养总数的3%;1965年损失6500万美元,1975年在已有疫苗免疫后仍损失2亿美元。英国1965年损失4000万美元,1969年损失1500万英镑。印度1973年损失4000万卢比,丹麦1965-1973每年损失10-100万美元。1984年,据估计全世界损失约为34亿美元。1980年以后欧洲部分地区的MD死亡率仍然为25%-40%。不同品种的鸡由于易感性不同,病毒毒力高低各异,死亡率差别也很大。人工感染试验证明,易感性高的洛岛红鸡感染了超强毒力的MD毒株之后,其死亡率可达100%,感染原型强毒株的死亡率为8%-8%。而抗病强的品种如N系鸡对超强毒株的死亡率为5%-5%,对原型强毒株几乎为0。MD病原是一种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简称MDV)。已发现的有三个血清型,1型为致癌性的,2型为非致癌性的,3型是指火鸡疱疹病毒,(简称HVT)。HVT与MDV有明显区别,对鸡无致病性,但可作为预防MD的有效疫苗。MDV在鸡体的羽毛囊上皮中形成带囊膜的完整病毒粒子,直径为273-400nm。在组织培养的感染细胞核中可见到直径为85-100nm的六角形病毒颗粒或核衣壳,偶尔也在细胞浆中见到。偶可见与细胞核膜或核空泡相联的有囊膜的病毒颗粒,直径为150-160nm。MDV的核衣壳呈立体的、对称的二十面体,它有162个柱状中空的壳粒,6×9nm左右大小。病毒核酸为DNA。HVT的形态与MDV相似,在超薄切片上,HVT的核衣壳有的呈独特的十字形。这个病毒有一个由6个圆形颗粒组成的核心结构。MDV的DNA是含线性双链的,浮密度为706g/ml,碱基组成的G+C(鸟嘌呤和胞嘧啶)比率为46%,分子量为108-120×10道尔顿,HVT的DNA浮密度和G+C比率与MDV的基本相同。MDV与其DNA不论在体内或体外都具有感染性。MDV的DNA与其他大部分疱疹病毒无同源性。但证明与一种人的B型嗜淋巴组织疱疹病毒(humanB-lymphotropicherpesvirus)、人疱疹病毒6型(HHV-6)、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和致癌性禽逆转录病毒的原病毒DNA有同源区。还证明与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同源区。表明MDV基因组与其他疱疹病毒的关系可能比最早发现的更为接近。当前对MDV的蛋白和抗原已做出鉴定的有46种特异性多肽。感染细胞培养物中分离的A抗原,已被证明是一种分子量为57-65KD的糖蛋白(gp57/65),由感染细胞分泌到胞浆和细胞表面,可能是琼脂免疫扩散试验中用恢复期抗血清最易检测的抗原。MDV经细胞培养传几代后A抗原的产量降低,可能是A抗原基因的转录减少所致。现已测出这一基因的核酸序列。B抗原是一种非分泌抗原,是三种分子量100kD、60kD和49kD(gpgpgp49)的糖蛋白复合物,是由一种44kD的多肽前体产生的。这种抗原位于细胞表面和细胞浆中。它能导致中和抗体的产生。A、B两种抗原开始是用作琼脂扩散试验的。用不同的单克隆抗体以琼脂扩散方法检测到两种与生产性感染的细胞核有关的抗原。一种为135kD蛋白质,可与DNA结合;另一种为145-155kD的蛋白质,不与DNA结合。从潜伏感染的肿瘤细胞提取物中,发现了一种可与克隆的MDV的DNA片段结合的28kD蛋白,但在生产性感染的细胞则未发现。脱落的皮肤碎屑含有羽毛囊上皮产生的有囊膜的MDV。这种MDV在温室可存活4-8个月,4℃10年以上仍有感染性。但MDV对各种常用化学消毒药一般在10分钟内可被灭活。稀释的细胞结合疫苗病毒的半衰期为2-6小时。根据MDV毒力的强弱分作三类。一为温和MDV(mMDV),是50年代以前的主要类型,其代表株为CU2株。二为强毒MDV(vMDV),是60年代的主要类型,代表株为JM、GA和HPRS-16株。三为超强毒MDV(vvMDV),70年代末以后的一种类型,代表株为MD5和RBIB株。血清学Ⅰ型病毒在鸭胚成纤维细胞或鸡肾细胞上生长最好,但生长缓慢,可产生小蚀斑。用鸡胚皮肤细胞单层可直接从羽毛囊分离病毒和传代。血清学2型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生长最好,但生长缓慢,可产生大合胞体的中等蚀斑。血清学3型病毒(HVT)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生长最好,生长速度快,可产生大蚀斑。HVT复归火鸡雏传4代,从羽毛囊用鸡胚皮肤细胞单层分离并连续传代10代以上,不见产生合胞体。三个血清型病毒感染的最初靶器官的淋巴细胞不同。致癌性MDV感染B细胞,2型MDV和HVT感染的既不是B细胞也不是巨噬细胞。有毒力的血清学I型MDV接种易感新生雏鸡,2-4周可见神经和神经节的组织学变化,胸腺和法氏囊显著萎缩则肉眼可见。病毒毒力的强度不同和雏鸡易感性不同,其引起死亡的程度也不同。用MDV卵黄囊内接种鸡胚,18-19日龄胚检查可见绒毛尿囊膜产生明显的痘斑。鸭胚成纤维细胞、鸡肾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是常用分离MDV的细胞。也有用鸡胚皮肤细胞作为细胞培养系统。鸡是主要的MD自然宿主。鹌鹑、火鸡和山鸡可发生自然感染MD,但不出现疾病。乌鸡(竹丝鸡)也可自然感染,而且易感性强,死亡率很高。火鸡经人工接种MDV病毒后可产生淋巴瘤,但还没有证明它是MDV的自然宿主。MD对其他种生物的重要性极小或者几乎没有。1日龄雏鸡人工接种感染后3-6天出现溶细胞感染,6-8天淋巴器官出现变性病变,特别是胸腺和法氏囊萎缩。2周左右可见神经和其他器官有单核细胞浸润,并开始排毒。最早在18天前后,一般在3-4周出现临诊症状。大多数鸡群开始暴发本病是从8-9周龄开始,12-20周龄是高峰期。但也有3-4周龄的幼鸡群和60周龄的鸡群暴发本病的事例。感染MD的病鸡,大部分为终生带毒,病毒不断从脱落的羽毛囊皮屑中排出有传染性的MDV,这就是MD的传播难于控制的带有根本性的原因。至今还没有证明MD垂直传播的事例。虽然70年代已有疫苗预防本病,但不少鸡群在接种疫苗之后虽有明显地降低发病率,很大程度地减少了损失。但也有一些鸡群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由MD造成的损失。无母源抗体的鸡群接种疫苗后最少需一周才能产生免疫力。有母源抗体的鸡群则至少要在接种疫苗2周以上才能产生免疫力,疫苗剂量还得加大约4倍。部分统计的资料表明,初生鸡雏在有MDV污染的环境中几乎在一周内疫苗产生免疫力之前已感染上了自然强毒,因而失去或降低了疫苗的效力。一般来说,免疫接种不能100%防止发病,同非免疫的对照鸡群相比,保护率为80%-85%。MD的症状被分为三个型:神经型(古典型)、内脏型(急性型)和眼型。各型混合发生也时有出现。神经型症状最早出现的表现是步态不稳、共济失调。一肢或多肢的麻痹或瘫痪被认为是MD的特征性症状,这是由于神经受到MDV不同程度的侵害而引起的,特别是一条腿伸向前方而另一条腿伸向后方。翅膀可因麻痹而下垂,颈部因麻痹而低头歪颈,嗉囊因麻痹而扩大并常伴有腹泻。病鸡采食困难,饥饿至脱水而死。发病期由数周到数月,死亡率为10%-15%。内脏型多为急性暴发MD的鸡群。开始表现为大多数鸡严重萎顿,白色羽毛鸡的羽毛失去光泽而变为灰色。有些病鸡单侧或双侧肢体麻痹,厌食、消瘦和昏迷,最后衰竭而死。急性死亡数周内停止,也可延至数月,一般死亡率为10%-30%,也有高达70%的。眼型MD可见单眼或双眼发病,视力减退或消失。虹膜失去正常色素,变为同心环状或斑点状以至弥漫性青蓝色到弥散性灰白色混浊不等变化。瞳孔边缘不整齐,严重的只剩一个似针头大小的孔。以上3种型在发生本病的鸡群中常为同时存在。出现临诊症状的病鸡有少部分能康复,但多数以死亡告终。MD发病机理分为体内感染的4个阶段。即早期的生产性-限制性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初期变性变化;潜伏感染;溶细胞性感染的第二期,与持久免疫抑制相一致;涉及到淋巴样细胞非生产性感染增生期,可能形成或不形成淋巴瘤。MD病毒经呼吸道进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在脾、法氏囊和胸腺形成溶血性感染,于3-6天达到高峰。最初的靶细胞为B细胞,产生炎性反应。约于7天出现暂时的免疫抑制,法氏囊和胸腺萎缩,感染进入潜伏阶段,细胞介导免疫在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后的感染发病发展过程则由于宿主遗传抵抗力的差异和MDV毒力的强弱不同,病理变化有很大的差异。易感鸡于2-3周后发生第二次溶细胞感染,侵害到各种器官。病毒在羽毛囊上皮进行有囊膜的完整病毒的复制。淋巴样细胞的增生可能形成淋巴瘤,以T细胞为主,也有B细胞以及其他细胞。含MDV的DNA的肿瘤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成为成淋巴细胞样细胞系。一般转化的靶细胞是T细胞,发现它有Ia抗原。肿瘤细胞则是抑制T细胞。肿瘤相关表面抗原(MASTA)在未感染的活化T细胞中发现,被认为可能是转化后继续表达它的转化靶细胞的标记物。对在体外经传代致弱的MDV的感染机制的研究证明,致弱毒株不能引起淋巴器官的溶细胞感染,对淋巴细胞没有感染性。年龄和遗传抵抗力依赖于免疫学活性。遗传品系和毒株类型与淋巴瘤的发生和分布有关。免疫应答本身可能与MD的一些特征性病变有关,神经病变的一些特性类似一种自身免疫病。由MDV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则还不清楚。MD引起的病理变化最常见的是神经变化。腹腔神经丛最易受侵害,78%的病鸡有病变。99%的病鸡可通过检查腹腔、前肠系膜、臂和坐骨神经丛,Remak氏神经、内脏大神经发现病变。急性MD病例,常可见到内脏淋巴肿瘤大小不一,界限分明,灰白色,质坚而致密。常见于性腺、肾、脾、肝、肺、心、胰腺、肠系膜、腺胃、肠道、肌肉和皮肤等。法氏囊病变通常除萎缩外,有时发生肿瘤。肿瘤细胞的滤泡间分布呈弥散性增厚,与淋巴白血病的特征性结节不同。易感鸡可由MDV引起大冠状动脉、主动脉和主要的主动脉分支以及在其他动脉内肉眼可见的脂肪性动脉粥样硬化,与人的慢性动脉粥样硬化相似。病理组织学的外周神经病变分为两个主要类型。一种为B型,主要是炎性反应。以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弥散、浸润为特征,并常伴有水肿,或有髓鞘变性和许旺氏细胞增生,少量巨噬细胞。比B型病变轻的为C型。另一种类型为A型,以肿瘤为特征,主要为大量增生的成淋巴细胞。有一种病变细胞被称为“马立克氏病细胞”,被认为是变性的胚细胞,其胞浆嗜碱性强,嗜派朗宁,有空泡,细胞极少或无详细结构。脑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呈灶性分布,由小淋巴细胞形成的血管周围套或由含淋巴细胞和淡染物质的亚粟粒性结节组成。眼的变化主要为虹膜的单核细胞浸润。内脏器官的淋巴瘤性变化呈增生性。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