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课程标准】了解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学法指导】1.通过相关史料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进一步明确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等基本国情。2.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民族与国家的影响。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走进教材知识点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背景中国是________国家。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2.建立(1)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________________》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2)1945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3)1947年5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刚刚解放的内蒙古地区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________,实行团结互助”。(5)1954年通过《________________》,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6)先后成立了________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________自治区。还成立了一大批自治洲、自治县(旗)。启思助学1.【特别提醒】陕甘宁边区的民族政策陕甘宁边区的民族政策与实施,为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战,建设边区作出了重要贡献,使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2.【名师指津】教材P76“历史纵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如何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的?试答:3.【易错易误】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自治是指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利,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4.【名师指津】教材P74“思考点”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试答:知识点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________,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健康发展。2.表现(1)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颁布实施,以________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被纳入法制轨道。(2)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____”,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3)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____________之一。3.优势(1)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2)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________________思想基础。(3)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5.【拓展提升】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侧重点基本原则侧重点民族平等在各方面地位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关系融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过程中补弱6.【学术情境】民族区域自治的不断完善有观点认为:随着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自治县相继达到了国务院设定的设市标准。国家应该通过设置“民族自治市”来鼓励少数民族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以此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思考:这一观点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试答:7.【名师指津】教材P75“学思之窗”结合材料,阐述国家大力支持和帮扶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因和相关措施。试答:知识点三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1.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要求坚持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________、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________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铸牢________________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4.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________________、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8.【概念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指的是以中国为主要区域,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联系、稳定经济活动特征和心理素质的民族综合体。主要包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9.【知识延伸】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两个显著特点(1)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领导。(2)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关键能力·课堂探究——学科素养大提升探究主题趋时更新——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与完善[史料实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史料一(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史料二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中共中央代表团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在拉萨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宝鼎周围的浮雕分别为“签订十七条协议”……“腾飞的西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历史性画面。——《中国青年报》史料三2005年5月,国务院第八十九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对党章作出部分修改,其中就包括增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张来明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探究:(1)根据史料一,概括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2)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3)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应该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史料一反映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关键信息:从历史上看,我国形成了民族杂居的现象;在近代历史上,我国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我们这个民族才得到了解放。史料二反映的是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中共中央代表团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在拉萨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的情况。史料三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措施。[唯物史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1)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化取得重要进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执行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中央领导与决策机制加强、自治机关能力提升、上级国家机关依法履职等协调配合,彰显了制度优势。(3)制度运行的监督机制受到重视,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监督、专门机构监督、社会监督等相互补充,共同发力。(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促进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与巩固。[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坚持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2)维护国家统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3)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4)依法治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方式。(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历史解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特点(1)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优越性(1)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2)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4)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网络构建·史论要旨[必备术语]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重点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建立和健全相配套的法规体系。3.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全面部署。4.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中央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5.民族区域自治的优势在于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随堂检测·强化落实——基础素能练到位1.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少数民族代表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A.民族地区经济事业高速发展B.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地位C.各民族长期共存和互相监督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2.[2022·湖南普通高中联考]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载入宪法,此后历次《宪法》修改都坚持实行这一制度。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民族区域自治法》。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A.有充分的法律保障B.和谐了民族关系C.促进了法制化建设D.发展了民族经济3.1959年以来,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至今,西藏自治区人大已制定了150多个具有鲜明民族区域特色的法规和单行条例。这一事实表明()A.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B.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表现C.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重要体现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4.[2022·天一大联考]关于现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党和国家进行了长期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下表所示为中国近现代阐释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的一系列重要表述摘编。这些表述体现了()时间重要表述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A.汉族谦虚礼让的传统B.消除民族差别的理想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5.(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置“总统新疆南北两路事务”的伊犁将军,驻扎伊犁,统辖全疆军政事务。然后在新疆北路设置乌鲁木齐都统和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又在新疆南路设置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对于天山南路的“回部”维吾尔族聚居区,仍承袭原有的伯克制,管理当地的民政事务。为了发展新疆经济和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清廷在新疆各地大力开展屯田。在大兴屯田的同时,为了繁荣工商业,清廷在阿克苏设铸钱局,铸造“乾隆通宝”铜币,发行新疆各地。新疆地处西部边陲,交通不便,为了及时传递消息,清廷在天山南北主要交通线普遍设立“军台”。——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带领新疆各族人民,基于新疆丰富的矿能资源创建了一大批现代工矿企业,形成了新疆现代工业体系。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的政策使新疆的工业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新疆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得到了发展,新疆的个体、私营工业逐渐发展起来;通过招商引资,不少港澳台商、外商在新疆建立了工矿企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恢复后兵团工业又发展起来,成为新疆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摘编自王利中《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乾隆时期治理新疆的措施。(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8分)读史思辨·视野拓展——深化认知全通关视野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史学新论]对于一贯积极主张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利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能够在基本法中鲜明地提出民族自治区域要对内实行各族居民在政治权利上的平等,对外加入全国统一的经济体系和市场,并且提出促使少数民族吸收国家主流文化的主张,不啻为一个革命性的变化。——王柯《国民国家与民族问题——关于中国近代以来民族问题的历史思考》(激活思维)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思辨训练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思辨训练2]周恩来曾说:“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这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A.民族团结平等的历史传统B.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C.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D.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视野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与功能[史学新论]国内各少数民族、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三区革命政府”参加了筹建新中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共同表决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上,要“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各民族“一律平等”“均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在民族地方治理与施政问题上,“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摘编自宋月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与功能》(激活思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少数民族地区制定本区的法规提供法律依据;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基本权利等。[思辨训练3](14分)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融,互相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1947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中国边疆治理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治理边疆的新理论和新战略。党的十九大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边疆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理念和新方式,为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政治遵循。——摘编自邢广程《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的新思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和意义。(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意义。(6分)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必备知识·自主学习启思助学2.提示:少数民族有权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平等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管理。4.提示: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逐渐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近代以来,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和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为保障少数民族真正当家作主。6.提示:国家应设置“民族自治市”来鼓励少数民族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意义:对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启迪作用。7.提示:原因: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民族自治地方多处于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措施:将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摆到突出的战略地位,加大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财政支持和对口支援。走进教材知识点一1.统一多民族2.(1)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3)内蒙古自治区(4)平等(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新疆维吾尔西藏知识点二1.民族政策2.(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基本法律(2)三个离不开(3)基本政治制度3.(2)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点三1.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文化2.民族团结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华民族一家亲关键能力·课堂探究探究主题(1)提示: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曾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的友谊。(2)提示:意义:这一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3)提示:完善立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和自治地方的合法权利,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快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堂检测·强化落实1.解析:据材料“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可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人大代表,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地位,故选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属于政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但高速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政治协商会议,与民族区域自治无关,排除C项;“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为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奠定了基础,排除D项。答案:B2.解析:根据材料“1949年……明确……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明确载入宪法……实行这一制度”及“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信息,说明了民族区域自治有充分的法律保障,故A项正确;和谐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法制化建设和发展了民族经济等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B、C、D三项错误。答案:A3.解析:根据材料“西藏自治区人大已制定了150多个具有鲜明民族区域特色的法规和单行条例”可知,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重要体现,C项符合题意。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的说法错误,A项排除。材料未体现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表现,B项排除。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项排除。答案:C4.解析:据材料“各民族一律平等”“不可分离”“三个离不开”可知,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选C项;汉族谦虚礼让的传统与“各民族一律平等”“不可分离”“三个离不开”不符,排除A项;民族差别指各民族之间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消除民族差别”说法错误,排除B项;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答案:C5.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设置‘总统新疆南北两路事务’的伊犁将军……设置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结合所学得出设置行政机构和官员进行管理;据材料一“设置‘总统新疆南北两路事务’的伊犁将军”“仍承袭原有的伯克制”结合所学得出根据不同的民族聚居区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据材料一“清廷在新疆各地大力开展屯田……在阿克苏设铸钱局”结合所学得出制定经济政策发展农业和工商业;据材料一“清廷在天山南北主要交通线普遍设立‘军台’”结合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装修工人劳务合同
- 2025年度厨房员工劳动争议调解与处理合同3篇
- 2024年酒店网络系统升级合同
- 2024年版权许可使用合同美术作品
- 2025承包合同土石方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年动漫IP授权附条件赠与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项目期满终止合同
- 2025年度商场租赁及营销策划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年度文化合同纠纷调解承诺书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商务区商铺租赁与商务服务合同
- 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湘少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CCAA年度确认 试题与答案
- 2024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
-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师范大学
- 管廊维护与运营绩效考核评分表
-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大作业计算书
- 阳宅形法及峦头
- 尾矿库施工组织设计
- 投标文件封标用封面、密封条11
- 300MW火电厂水汽氢电导率超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 国际文凭组织IBO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