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4课蜀道难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9/26/wKhkGGYJ95KABJnOAAHR2MD6sIA225.jpg)
![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4课蜀道难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9/26/wKhkGGYJ95KABJnOAAHR2MD6sIA2252.jpg)
![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4课蜀道难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9/26/wKhkGGYJ95KABJnOAAHR2MD6sIA2253.jpg)
![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4课蜀道难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9/26/wKhkGGYJ95KABJnOAAHR2MD6sIA2254.jpg)
![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4课蜀道难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39/26/wKhkGGYJ95KABJnOAAHR2MD6sIA22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唐代诗歌课时作业4蜀道难第一课时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A.难于上青天(比)茫然(……的样子)尔来(那,指开国之初)横绝(飞越)B.冲波逆折(倒流)仰胁息(休息)坐长叹(徒,空)盈尺(满、足)C.抚膺(胸口)飞湍(急流)嗟尔(叹惋之辞)一夫当关(当时)D.或匪亲(或者)虽云乐(享乐)咨嗟(叹息)狼与豺(比喻叛乱的人)解析:B项,胁息:屏住呼吸。C项,当:把守。D项,或:倘若。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使人听此凋朱颜”中的“凋”相同的一项是(A)A.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B.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C.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解析:A项和例句均为使动用法,其他项为动词的一般用法。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①问君西游何时还②青泥何盘盘③但见悲鸟号古木④但悲不见九州同A.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也相同B.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不同C.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相同D.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也不同解析:①何,什么;②何,多么;③④中的“但”均为“只”的意思。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C)A.雄飞雌从绕林间 B.但见悲鸟号古木C.句读之不知 D.又闻子规啼夜月解析:C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为状语后置句。5.下列句子中,不存在语序倒装的一句是(D)A.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B.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D.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解析:D项是宾语前置句,A、B、C三项是普通倒装句。A项,“但见悲鸟号古木”应为“但见悲鸟古木号”;B项,“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应为“又闻子规月夜啼,空山愁”;C项,“枯松倒挂倚绝壁”应为“枯松倚绝壁倒挂”。6.下列各句中,不含夸张修辞的一项是(D)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D.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解析:D项,含设问修辞,没有夸张。7.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B)A.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B.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解析:A项,用了“五丁开山”的典故;C项,“塞上长城”指南朝宋大将檀道济,这里作者用以自比,是用典;D项,用了“六龙回日”的典故。8.下列句子中对有关知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B)A.“地崩山摧壮士死”一句,活用了古代有名的“五丁开山”的故事。B.“百步九折萦岩峦”句中的“百”“九”都是实数,“百步九折”言在极短的路程里,就要转许多弯。C.“扪参历井仰胁息”句中的“参”“井”都是星宿名,与《滕王阁序》“星分翼轸”句中的“翼”“轸”一样,都代表古人对星空的分野。D.“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句中的“锦城”与杜甫的诗句“花重锦官城”中的“锦官城”一样,都是成都的别称。解析:B项,“百”“九”均为虚数,而非实数。9.关于本诗,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D)A.“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B.“又闻子规啼夜月”,暗含古代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即子规)的典故。C.作者描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是借景抒情的写法。D.作者大肆渲染了旅愁及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目的在于烘托入蜀友人的感受。解析:作者并未谈及友人的感受。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0~13题。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胡为:为什么乎:语助词,无义B.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或:有的人C.西当太白有鸟道鸟道:连绵高山间的低缺处,唯有鸟儿能飞行,人迹所不能至D.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屏住呼吸解析:B项,或:倘若。11.下列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诗歌袭用乐府旧题,结合自己所见,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绮丽惊险的景色。B.诗人大致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蜀道所在之地的山水进行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C.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崎岖的面貌,艺术地感叹自己仕途的艰难。D.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五丁开山等典故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解析:C项,“艺术地感叹自己仕途的艰难”于文无据。1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反衬(或“侧面烘托”)。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山势之高危、蜀道之难行。山高得连黄鹤也不得飞越,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更是难上加难。解析:首先要理解“黄鹤”和“猿猱”在文中的作用,只要知道了这是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答案就不言自明了。13.把下列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译文:(长安)西面有太白山(阻隔了入蜀之路),只有鸟儿飞行的路径,能够飞越峨眉山的顶峰。(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译文:上面有迫使太阳神的车子掉头的高峻的山峰,下面有波涛滚滚的回旋的急流。(3)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译文:守关的将领倘若不是(自己的)亲信,就会变成叛乱者。三、语言表达14.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适当的句子。台湾作家张大春在《大唐李白》首部曲《少年游》中梳理了李白早年的萍踪游历:身为商人之子的李白没有资格参与科考,只能另寻出路,靠干谒、投献求官,并汲汲于经营自己的名望与影响力,“以达天听”;李白留存于世的一千多首诗中,起码有五百首以上是拍达官贵人马屁的“干谒”之作;李白的四海云游,也不是寄情山水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为了拓展人脉、搞好关系,从而赚名气、谋官职;甚至李白的婚姻,也是为了他的求仕之梦服务。作家就是想告诉读者:李白其实并非淡泊名利、浪漫出世,而是一个追名逐利、一心求官的人。15.参照下面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子。李白潇洒而飘逸,在蜀道、飞瀑、美酒、明月之间寄情山水,他的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答:示例一:杜甫慷慨而忧愤,在急风、落叶、孤舟、浊酒之中心系黎民,他的诗是幽咽泉流的一弦琵琶。示例二:王昌龄豪放而悲壮,在黄沙、雪峰、烽火、弓刀之境胸怀家国,他的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解析:例句从内容上看,选取了某位古代诗人,先写他的风格特点,再抓住他诗歌中的四个典型意象,最后以他的诗为喻体写一个比喻句;从句式上看,采用了“某某……,在……,他的诗是……”的格式。16.下面这段话有多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找出三处并加以改正。①《蜀道难》着力描绘了蜀道的艰辛恐怖,②但我们读完之后,不但不感到害怕,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感染。③这是为什么呢?④从描写对象来说,⑤蜀道虽然具备艰难万状,使人害怕,⑥但又具有雄壮美的特点,在诗人笔下,⑦跟美丽的神话传说结合起来,更形成一种诱人的魅力。第①处:“艰辛”改为“艰险”第②处:“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感染”前加“反而”第⑤处:删去“具备”第⑦处:“跟美丽的神话传说”前加上“它”解析:①句中的“艰辛”使用错误。“艰辛”是指人已经很努力,但仍然无法过上较好的生活,一般用于生活艰辛。而“艰险”则指艰难和危险,可用于表示道路危险、行走困难。此句用以形容蜀道,应该用“艰险”。②句表示转折关系,要注意“不但不”,所以要加上“反而”相呼应。⑤句“具备”属赘余,应删掉。⑦句缺少主语,应加上“它”。第二课时拓展提升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记得小时候,家中墙上挂着一幅工笔小楷写的条幅:“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我虽不能全部________其中的意思,但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一直能诵记在心。虽然治家之道对一个少不更事的少年来说未免遥远了些,但其中一句“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却足以________我一辈子。家训只是古代家书的一种形式。更多的古代家书则晓之以理,娓娓道来,劝诫子孙为人处世之道、治家守业之理,做一个符合儒家伦理规范的谦谦君子。父辈们总是用丰富的生活阅历、历尽沧桑的人生经验、伟岸正直的道德人格来教育自家子孙,但不经意中,家书丰硕了民族文化的收藏,成为所有子孙后代的一笔公共财富,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即使是今日翻开阅读,仍觉熠熠生辉。()。沈从文的结发妻子张兆和曾因二人的家书而感喟:我应是全北京最富有的人了。柳亚子在写给夫人郑佩宜的信中,从饮食起居到锅碗瓢盆,________,一一过问,其情深切,感人至深。家书因其亲切自然而更能贴近读者的心灵,其对________的平常生活的描述与记录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家书里的文字是那么灵动而饱含深情,随意走进一个章节,家书里的情节都是那么生动感人;随意从一个章节出发,都可以轻松地“链接”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场景中来。对一个家来说,家书是一条纽带;对我来说,家书就是一处磁场,磁心所在是我阅读的方向。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C)A.领会警诫一视同仁衣食住行B.领悟警示一视同仁布帛菽粟C.领会警示事无巨细衣食住行D.领悟警诫事无巨细布帛菽粟解析:第一处,领会:着重指理解、体会。对象常是较抽象的事物,如精神、意思、意义、意图、意味、道理、知识等。领悟:着重指理解,弄明白。对象常是含义、道理等抽象事物。在此处因为“我”不太懂这幅条幅的意思,所以用“领会”更合适。第二处,警示:警告;启示。警诫:使人注意改正错误。两词进行比较,“警诫”词义较重,“警示”更为合适。第三处,事无巨细:事情不分大小,都同样对待。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一视同仁”多用于人,根据语境,此处用“事无巨细”更恰当。第四处,衣食住行:穿衣、吃饭、居住、行路,指生活上的基本需要。布帛菽粟:比喻不能缺少的东西。根据后文“……的平常生活的描述”,此处用“衣食住行”更恰当。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A.家书成为所有子孙后代的一笔公共财富,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丰硕了民族文化的收藏。B.家书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丰硕了民族文化的收藏,成为所有子孙后代的一笔公共财富。C.家书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成为所有子孙后代的一笔公共财富,穿越了千年的时空。D.家书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成为所有子孙后代的一笔公共财富。解析:该句有两处错误,一是词语搭配不当,“丰硕”与“收藏”不搭配,可将“丰硕”改为“丰富”,据此可排除A、B两项;二是语序不当,按照从古至今,再向未来的时间顺序,应为“穿越了……,丰富了……,成为……”,故D项修改最恰当。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B)A.家书中蕴含的真情十分打动人心,就像家书的教益让人称颂和受益B.家书的教益固然让人称颂和受益,其蕴含的真情却也一样打动人心C.让人称颂和受益的是家书的教益,而家书蕴含的真情却也一样打动人心D.家书中蕴含的真情能够打动人心,其中的教益更是让人称颂和受益解析:根据语境,括号上文侧重家书之“理”,下文侧重家书之“情”,故先说其“理”,再言其“情”,与上下文衔接才更紧密,由此可以排除A、D两项。比较B、C两项,B项前一分句说“家书的教益”,后一分句接着说家书“蕴含的真情”,句式整齐,故B项更恰当。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今天,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一系列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措施。之所以如此,①是因为传统文化遇到了传承危机。如果传统文化没有遇到传承危机,就无须花这么大的力气来传承了。②为什么传统文化会遇到传承危机?因为传统文化已经失去或者正在失去存在的基础。任何一种文化都要有它存在的物质基础,中国以前是农业社会,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便是农业文化。今天的中国已进入工业社会甚至信息社会,以前的农业文化③已经失去或者正在失去存在的基础。因此,今天还要守着过去的农业文化就很困难了。5.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近代以来,国际社会的“杂音”时有出现。有的外国学者认为中华文明能实证的没有五千年,而只有3500年左右。但良渚水坝、良渚城墙以及高度发达的稻作农业和制作精美的玉器,为中国以及该地区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认同、社会政治组织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证据,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圣地。申遗成功意味着良渚遗址所代表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拨开了“杂音”,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自信。答:关键信息:①中华文明五千年被认为缺乏实证;②良渚遗址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证据;③申遗成功表明中华五千年文明得到国际广泛认可。6.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天空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我们的要求;最远的不是天边,而是永不能实现的目标;最广的不是海洋,是人们的胸怀;我们的心灵是最美的,而不是天上的彩虹。答:最高的不是天空,而是我们的要求;最远的不是天边,而是永不能实现的目标;最广的不是海洋,而是人们的胸怀;最美的不是天上的彩虹,而是我们的心灵。(句式整齐,即要求句子结构一致)二、名篇名句默写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2)《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两句写出了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生命代价才开辟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3)《蜀道难》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从而产生了一种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对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4)《蜀道难》中,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5)《蜀道难》中直接描写行人登蜀道之难的动作、神态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三、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李白安西幕府多材雄,喧喧惟道三数公。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朝辞明主出紫宫,银鞍送别金城空。天外飞霜下葱海注,火旗云马生光彩。胡塞清尘几日归,汉家草绿遥相待。注:葱海:葱岭一带,在今新疆西南。唐代安西都护府在此设葱岭守捉。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这是一首送别诗,却没有一般送别诗的伤感之意,而是洋溢着昂扬向上的达观情绪。B.诗歌选取了“积雪”“银鞍”“绿草”“火旗”等意象,色彩鲜明,画面感极强。C.诗歌首先极尽笔墨夸赞了友人,然后又描写了离别时的情景,最后又预祝朋友凯旋。D.诗歌最后两句写友人希望早日扫净胡尘归来,并且期待能在草绿时节和诗人相会。解析:D项,“写友人希望早日扫净胡尘归来”错误,设想的是自己等待友人归来。9.诗中三位友人有哪些共同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①雄才大略:通过安西幕府才雄很多,且都称道友人,侧面衬托出友人的雄才大略。②器宇非凡:身穿闪亮的绣衣貂裘,且出“紫宫”,马配“银鞍”,表现友人身份高贵不凡、器宇非凡。③富有才华:“飞书走檄如飘风”的动作描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购房贷款合同风险管理咨询合同
- 2025年度钢结构拆除工程拆除物分类与资源化利用合同
- 2025年度项目经理聘用合同(城市更新改造)
- 二零二五年度演员肖像权许可合同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住房贷款连带责任保证合同模板版
- 二零二五年度河北省事业单位聘任合同(外语教育交流)
- 二零二五年度短视频行业内容合作与联合推广合同
- 小学生交通法规普及与实操能力培养研究
- 现代科技在川菜烹饪中的应用与展望
- 语感在公共演讲中的作用及培养方法
- 模块01 中国古代史 历史小论文+观点论述题专项50练(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入门教程
- AI智慧物流园区整体建设方案
- 无痛人工流产术课件
- 心力衰竭业务学习护理课件
- 《项脊轩志》公开课课件【一等奖】
- 美发学徒助理职业规划书
- 法医病理学课件
- 职代会提案征集表
- 介绍uppc技术特点
- 《谏逐客书》理解性默写(带答案)最详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