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优教课件-语文园地五∣人教部编版-35_第1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优教课件-语文园地五∣人教部编版-35_第2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优教课件-语文园地五∣人教部编版-35_第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优教课件-语文园地五∣人教部编版-35_第4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优教课件-语文园地五∣人教部编版-3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暖通空调规范

重点讲解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闫全英博士暖通空调规范

重点讲解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编制历史1976年《工业企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989年《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03年《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编制历史1976年《工业企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范制定背景国家工程标准化体系改革,工业标准和民用标准分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新要求;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出现,需要标准更新;暖通空调设计中遗留的基础性问题较多;气候变化。

规范制定背景国家工程标准化体系改革,工业标准和民用标准分开;规范制定宗旨实现建筑节能目标,推动绿色建筑发展。规范制定宗旨实现建筑节能目标,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相关规范公共建筑节能标准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相关规范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相关规范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供热计量技术规程采暖通风和空调工程施工规范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相关规范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规范适用范围新建、扩建、改建民用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办公、科教、医疗卫生、交通邮电、文化娱乐以及其它公建。通用性方法及相关规定也适用于工业建筑。不适用于特殊用途、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洁净厂房以及临时性建筑物。规范适用范围新建、扩建、改建民用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

规范新增和更改内容(采暖部分)更改: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的限定改为传热系数的限定;散热器供暖温度;水力平衡计算强制执行。新增:散热器供暖系统制式的选择;供暖管道水力计算的设计要求;毛细管辐射供暖;户式燃气炉供暖;间歇供暖热负荷的计算。规范新增和更改内容(采暖部分)更改: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外讲解的主要内容规范重点条文及其在供暖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内容包括: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2、室外空气计算参数3、供暖一般规定4、热负荷的计算5、散热器采暖讲解的主要内容规范重点条文及其在供暖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内容讲解的主要内容6、热水辐射采暖7、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8、热空气幕9、电采暖10、户式燃气炉供暖11、采暖管道的设计及其水力计算12、热水集中采暖分户热计量讲解的主要内容6、热水辐射采暖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内计算温度:指距地面2m以内人们活动地区的平均温度。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应采用18℃~24℃;夏热冬冷地区主要房间宜采用16~22℃;设置值班采暖房间不应低于5℃。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内计算温度:指距地面2m以内人们活动地区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设计计算用采暖期天数—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采暖室外临界温度的总日数。采暖室外临界温度—民用建筑取5℃。历年—以往一段连续年份中的每一年(10~30)累年—以往一段连续年份中的累计(〉3年)室外空气计算参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室外空气计算参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用于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热风采暖空气加热器的计算。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机械送风系统补偿消除余热、余湿等全面排风的耗热量计算。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空调房间设计热负荷的计算。设计计算用采暖期天数—年耗量计算。室外空气计算参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用于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采暖一般规定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应设置供暖设施,宜采用集中供暖。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为60-89天或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不足60天,但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8℃的日数大于或等于75天宜设置供暖设施,其幼儿园、养老院、中小学、医疗机构宜采用集中供暖。集中供暖-热源与散热设备分开设置,用热媒管道相连接,由热源向多个热用户供给热量的供暖。采暖一般规定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采暖一般规定严寒、寒冷地区设置供暖的公共建筑,在非使用的时间内,室内温度必须保持在0℃以上;如利用房间蓄热量不能满足要求,应设置值班采暖,保证室内温度5℃。目的是防止水管及用水设备冻结。值班供暖-在非工作时间或中断使用的时间内,为使建筑物保证最低室温要求而设置的采暖。居住建筑集中供暖应按连续供暖设计。(新增)采暖一般规定严寒、寒冷地区设置供暖的公共建筑,在非使用的时间采暖一般规定重大调整:原规范中以满足卫生和不结露要求的最小传热阻来限定围护结构的设计。现已符合国家现行节能设计标准来限定围护结构的设计。现行节能标准包括: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标准。共5个。各标准对围护结构、玻璃外窗、阳台门和天窗的传热系数都有要求和规定。采暖一般规定重大调整:原规范中以满足卫生和不结露要求的最小传热工分区图分区图温和低区热工分区图分区图温和低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应符合国家现行节能标准的规定。外墙、屋顶、外窗等的传热系数不大于节能标准中的规定。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按下式计算: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应符合国家现行节能标准的规定内表面换热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内表面特征W/(m2﹒℃)墙、地面、表面平整顶棚、有肋状突出物的顶棚(肋高/肋间距≦0.2)8.7有肋、井状突出物的顶棚(0.2﹤肋高/肋间距≦0.3)7.1有肋状突出物的顶棚(肋高/肋间距﹥0.3)7.6有井状突出物的顶棚(肋高/肋间距﹥0.3)7.0内表面换热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内表面特征墙、地面、表外表面换热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外表面特征W/(m2﹒℃)外墙和屋顶23与室外空气相通的非供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17闷顶和外墙上有窗的非供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12外墙上无窗的非供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6外表面换热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外表面特征外墙和屋顶2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规范中还列出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不带铝箔、单面铝箔、双面铝箔封闭空气间层热阻;各种材料和构造的导热系数修正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规范中还列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案例某寒冷地区办公建筑,体形系数为0.28,外墙为360mm粘土多孔砖(λ=0.58W/m.K),内衬灰20mm(λ=0.87W/m.K),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进行改造,加贴膨胀聚苯板,则外墙所贴的膨胀聚苯板(λ=0.05W/m.K)的厚度至少应为多少查《公建节能》,寒冷地区体形系数0.28的外墙传热系数限值为Kmax=0.60W/m2.K。案例某寒冷地区办公建筑,体形系数为0.28,外墙为360mm窗墙面积比建筑物窗墙面积比应按国家现行节能设计标准规定执行。窗墙面积比:是指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的比值。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不包括地面、楼梯间隔墙及户门面积。窗墙面积比建筑物窗墙面积比应按国家现行节能设计标准规定执行。竖向分区建筑物热水供暖系统应按系统内最低承受压力设备的工作压力及水力平衡要求进行竖向分区,高度超过50m,宜竖向分区设置。目的:防止超压和垂直失调。竖向分区建筑物热水供暖系统应按系统内最低承受压力设备的工作压竖向分区常用方法:分低区和高区,低区采取直接连接,高区采取间接连接或双水箱连接。竖向分区常用方法:分低区和高区,低区采取直接连接,高区采取间热负荷=失热量-得热量不经常的可不计入,经常而不稳定的耗热量,应采用小时平均值。热负荷热负荷=失热量-得热量热负荷热负荷热负荷=围护结构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围护结构耗热量=基本耗热量+附加耗热量围护结构耗热量Q1,冷风渗透耗热量Q2。热负荷热负荷=围护结构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热负荷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门、窗、墙、屋顶等)基本耗热量按下式计算:热负荷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热负荷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地面基本耗热量按下式计算(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地面传热系数当房间有一面外墙按房间进深查表取值;当房间有两面相邻外墙,按房间进深和开间查表取值;当房间有三面外墙时,将房间划分成两个相等的有两面外墙的部分;当房间有四面外墙时,将房间划分为四个相等的有两面外墙的部分。热负荷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热负荷有顶棚的坡屋面,当以顶棚面积计算其传热量时,按下式计算综合传热系数(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热负荷有顶棚的坡屋面,当以顶棚面积计算其传热量时,按下式计算热负荷传热面积的计算热负荷传热面积的计算热负荷1)门窗面积:按外墙外表面上的净空尺寸计算;2)外墙面积:高度×长度高度:底层从土壤层算到上层的地面,中间层从本层地面算到上层的地面。顶层是从顶层地面算到屋顶的上表面。长度,应按建筑物外廓尺寸计算,拐角房间应从外墙外表面算到内墙中心线。两相邻房间以内墙中线为分界线;3)闷顶和地面面积:应从外墙内表面算至内墙中心线或按两内墙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计算;对平屋顶,顶棚面积按建筑物外廓尺寸计算。热负荷1)门窗面积:按外墙外表面上的净空尺寸计算;热负荷与相邻房间温差大于或等于5℃,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等的传热量。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小于5℃,且通过隔墙和楼板等的传热量大于该房间热负荷的10%时,尚应计算其传热量。简化计算方法:温差小于5℃,不计算。热负荷与相邻房间温差大于或等于5℃,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等的热负荷附加耗热量:朝向附加风力附加高度附加外门附加间歇附加两面以上外墙附加窗墙比附加热负荷附加耗热量:朝向修正率北、东北、西北向:0~10%;东、西:-5%;东南、西南:-10%~-15%;南向:-15%~30%。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10%~0%,东西可不修正。热负荷朝向修正率热负荷风力附加率:建筑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以及特别高出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附加5%~10%。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考虑风力附加。外门附加率:开启一般的外门如住宅宿舍托幼:一道门:65n%两道门(有门斗):80n%三道门(有两个门斗):60n%热负荷风力附加率:热负荷开启频繁的外门如办公楼学校商店等(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一道门:98n~130n%两道门(有门斗):120n~160n%三道门(有两个门斗):90n~120n%公共建筑和生产厂房的主要出入口:500%阳台门不考虑外门附加。热负荷开启频繁的外门如办公楼学校商店等(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高度附加率:房间高度大于4m时,每高出1m应附加2%,总附加率不应大于15%。两面及以上外墙,将外墙、外窗、外门的基本耗热量附加5%。窗墙比大于0.5,窗的基本耗热量附加10%。热负荷高度附加率:房间高度大于4m时,每高出1m应附加2%,总附加间歇附加(新增):要求使用时间保持室内温度,其他时间可自然降温的供暖建筑物,可按间歇供暖系统设计。供暖热负荷的计算考虑间歇附加:仅白天使用的建筑物,间歇附加率取20%;对不经常使用的建筑物,间歇附加率可取30%。热负荷间歇附加(新增):要求使用时间保持室内温度,其他时间可自然降围护结构耗热量总计算公式:热负荷围护结构耗热量总计算公式:热负荷多层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缝隙法:只计入风压换气次数法:热负荷多层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热负荷高层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缝隙法:热压和风压共同作用m-冷风渗透综合修正系数;b-渗风指数热负荷高层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热负荷散热器采暖热媒及热媒温度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散热器集中供暖热媒温度为75/50℃或85/60℃连续供暖。散热器采暖热媒及热媒温度散热器采暖居住建筑系统制式(新增)宜采用垂直双管系统。变流量调节,利于节能。散热器采暖居住建筑系统制式(新增)散热器采暖居住建筑系统制式或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便于分户计量。散热器采暖居住建筑系统制式散热器采暖居住建筑系统制式也可采用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能实现室温调节。散热器采暖居住建筑系统制式散热器采暖公共建筑系统制式(新增)可采用双管和单管跨越式系统。能独立进行室温调节。散热器采暖公共建筑系统制式(新增)散热器采暖既有建筑系统制式的改造(新增)垂直单管顺流式应改成垂直双管系统或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不宜改造为分户独立系统。散热器采暖既有建筑系统制式的改造(新增)散热器采暖层数要求(新增)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的垂直层数不宜超过6层,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散热器组数不宜超过6组。散热器串联组数过多,每组散热器温差过小,增大了散热器的面积,恒温阀调节性能也很难满足要求。散热器采暖层数要求(新增)散热器采暖垂直单管和垂直双管供暖系统,同一房间的两组散热器,可采用异侧连接的水平单管串联的连接方式,也可采用上下接口同侧连接方式。(新增)散热器采暖垂直单管和垂直双管供暖系统,同一房间的两组散热器,散热器采暖散热器的选择规定(1)应根据供暖系统的压力要求,确定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2)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应采用耐腐蚀的散热器。(3)采用钢制散热器时,应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在非供暖季节供暖系统应充水保养。(4)采用铝制散热器时,应选用内防腐型,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严格控制PH值,小于等于9。散热器采暖散热器的选择规定散热器采暖(5)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采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散热器。(6)高大空间供暖不宜单独采用对流型散热器。(7)在同一个热水供暖系统中,不应同时采用铝制散热器和钢制散热器。散热器采暖(5)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采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散热器采暖散热器的布置原则(1)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对于分户热计量系统,为有利于户内管道的布置,当安装或布置有困难时,可靠内墙布置。(2)为防止冻裂散热器,两道外门之间,不应设置散热器。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它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暖。散热器采暖散热器的布置原则散热器采暖(3)除幼儿园外,散热器应明装。必须暗装时,装饰罩内应有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并方便维修。散热器的外表面应刷非金属性涂料。幼儿园和老年人建筑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散热器采暖(3)除幼儿园外,散热器应明装。必须暗装时,装饰罩散热器采暖(5)在楼梯间布置散热器时,考虑楼梯间热流上升的特点,应尽量布置在底层,当散热器数量过多,在底层无法布置时,可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6)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不宜超过下列数值:粗柱型(包括柱翼型):20片;细柱型:25片。散热器采暖(5)在楼梯间布置散热器时,考虑楼梯间热流上升的特散热器采暖散热器的选择计算修正系数的确定、热媒平均温度的确定、传热系数的确定。散热器采暖散热器的选择计算散热器采暖散热器进出口热媒温度的确定(1)双管系统散热器的进、出口水温为系统的设计供、回水温度。(2)单管顺流式(水平式、垂直式)沿水流方向第m个散热器的进出口温度的确定:散热器采暖散热器进出口热媒温度的确定散热器采暖(3)单管跨越式(水平式、垂直式)

=Gs/G

散热器采暖(3)单管跨越式(水平式、垂直式)计算散热器散热量时,应扣除室内明装不保温采暖管道的散热量,可按下式计算:散热器采暖计算散热器散热量时,应扣除室内明装不保温采暖管道的散热量,可散热器采暖散热器片数的取舍原则双管系统:热量尾数不超过所需散热量的5%可舍去,否则进位;单管系统:上游(1/3)、中间(1/3)、下游(1/3)热量尾数分别不超过所需散热量的7.5%、5%、2.5%可舍去,否则进位。散热器采暖散热器片数的取舍原则热水辐射供暖热水地面辐射供暖供水温度不应超过60℃,供水温度宜采用35~45℃,温差不宜大于10℃。热水辐射供暖热水地面辐射供暖供水温度不应超过60℃,供水温度热水辐射供暖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水温度按下表,供回水温差宜采用3~6℃。毛细管网供水温度设置宜采用温度(℃)顶棚25~35墙面25~35地面30~40热水辐射供暖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水温度按下表,供回水温差宜采用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设置位置宜采用温度温度上限值人员经常停留的地面25~2729人员短期停留的地面28~3032无人停留的地面35~4042房间高度2.5~3.0m的顶棚28~30

房间高度3.1~4.0m的顶棚33~36

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35

距地面1m以上3.5m以下的墙面45

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设置位置宜采用温度温度上限值人热水辐射供暖热负荷的计算全面辐射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比对流方式降低2℃;或取对流方式供暖热负荷的90%(寒冷地区)~95%(严寒地区)。局部辐射供暖:全面采暖热负荷×计算系数。计算系数地面辐射供暖,房间高度大于4m,每高出1m,附加1%,总的不宜超过8%。面积比大于等于0.750.550.40.25小于等于0.210.720.540.380.3热水辐射供暖热负荷的计算面积比大于等于0.750.550.4热水辐射供暖地板表面温度的计算和校核确定地面耗热量时,应校核地表面平均温度,确保其不高于最高限值,否则应改善建筑热工性能或设置其他辅助采暖设备,减少地面辐射供暖负担的热负荷。热水辐射供暖地板表面温度的计算和校核热水辐射供暖地板表面温度的计算和校核所需单位面积有效散热量应按照采暖负荷、上层房间热损失、受地面覆盖物影响的地板有效面积、规范对辐射表面温度限制等因素确定。热水辐射供暖地板表面温度的计算和校核案例某住宅卧室房间热负荷为2000w,设置地板辐射采暖,房间面积为20平方米,上层房间的热损失为20W/m2q=2000/20-20=80w/m2如果房间保温效果差,热负荷为3000w,q=3000/20-20=130w/m2案例某住宅卧室房间热负荷为2000w,设置地板辐射采暖,房间热水辐射供暖

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与不供暖房间相邻的地板为供暖地面,必须设绝热层.热水辐射供暖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与不供暖房间相邻的地热水辐射供暖

管材地面辐射供暖加热管的材质和壁厚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耐久年限、管材的性能、管材的累计使用时间以及系统的运行水温、工作压力等条件确定。钢管使用寿命取决于腐蚀速度,使用温度的影响不大;而地板采暖中使用的塑料管材取决于不同使用温度和压力对管材的累计破坏作用。热水辐射供暖管材热水辐射供暖

毛细管网辐射供暖(新增)单独供暖时,宜首先考虑地面埋置方式,地面面积不足时再考虑墙面埋置方式;毛细管网同时用于夏季供冷时,宜首先考虑顶棚安装方式,顶棚面积不足时,再考虑墙面或地面埋置方式。热水辐射供暖毛细管网辐射供暖(新增)热水辐射供暖

工作压力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工作压力不宜大于0.8MPa,毛细管网供暖系统工作压力不宜大于0.6MPa。热水辐射供暖工作压力热水辐射供暖

新增条款居住建筑中,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按户划分系统,配置分水器、集水器;户内的各主要房间,宜分环路布置加热管。便于实现分户计量,便于实现分室控制室温。热水辐射供暖新增条款热水辐射供暖

新增条款加热管的敷设管间距,应根据地面散热量、室内计算温度、平均水温及地面传热热阻通过计算确定。利用设计选用表进行地板采暖的设计过程。热水辐射供暖新增条款设计选用表举例设计选用表举例电加热供暖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不得采用电加热供暖:1、供电政策支持;2、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3、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蓄热式电锅炉不在日间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的建筑;4、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区的建筑;5、远离集中热源的独立建筑。电加热供暖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不得采用电加热供暖:电加热供暖发热电缆辐射供暖宜采用地板式;低温电热膜辐射供暖宜采用顶棚式。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与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相同)。发热电缆辐射供暖和低温电热膜辐射供暖的加热元件及其表面工作温度,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安全要求。根据不用的使用条件,电供暖系统应设置不同类型的温控装置。绝热层、龙骨等配件的选用及系统的使用环境,应满足建筑防火要求。其它见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电加热供暖发热电缆辐射供暖宜采用地板式;低温电热膜辐射供暖宜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燃气红外线是利用可燃气体,通过特殊的燃烧装置(发生器)进行燃烧而辐射各种波长的红外线进行采暖。发生器的组成:燃气喷嘴、引射器、外壳、混合气分配装置、辐射器头部、反射罩及点火装置组成。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燃气红外线是利用可燃气体,通过特殊的燃烧装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强条:采用燃气供暖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和通风换气等安全措施,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防火规范的要求。燃气红外线辐射器的安装高度不应低于3m。(辐射表面温度过高,过低人体不舒适。)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强条:采用燃气供暖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火、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用于局部地点供暖,数量不应少于2个,且应安装在人体的侧上方。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用于局部地点供暖,数量不应少于2个,且应安燃气红外线辐射燃气红外线辐射器全面供暖的热负荷对流方式总耗热量乘以0.8~0.9的修正系数。热负荷计算时可不计算高度附加,但当辐射器安装高度过高时应考虑辐射照度的减小。局部区域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耗热量与局部地面辐射供暖换热的确定方法一致。燃气红外线辐射燃气红外线辐射器全面供暖的热负荷对流方式总耗热燃气红外线辐射由室内供应空气的空间应能保证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当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超过该空间每小时0.5次的换气次数时,应由室外供应空气。以避免房间内缺氧和燃烧器供应空气量不足而产生故障。燃气红外线辐射由室内供应空气的空间应能保证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热空气幕对严寒、寒冷地区公共建筑经常开启的外门,当不设门斗和前室时,宜设置热空气幕。公共建筑空气幕送风方式宜采用由上向下送风。热空气幕的送风温度应根据计算确定。对于公共建筑的外门,不宜高于50℃;对高大的外门,不应高于70℃。热空气幕的出口风速应通过计算确定。对于公共建筑的外门,不宜大于6m/s;对于高大的外门,不宜大于25m/s。热空气幕对严寒、寒冷地区公共建筑经常开启的外门,当不设门斗和户式燃气炉供暖

居住建筑当采用燃气供暖时,宜优先采用户式燃气炉供暖。灵活、高效,避免管网损失及其输送能耗。采用户式燃气炉做热源时,应采用全封闭式燃烧,平衡式强制排烟的系统。户式燃气系统的排烟口应保持空气畅通,远离人群和新风口。散热设备应与燃气壁挂炉供回水温度匹配。户式燃气炉散热设备可根据习惯和具体情况选择。燃气壁挂炉做热源时,末端设备可采用不同的供暖方式,散热器和地板采暖等末端设备都可以,设计人员可根据习惯和具体情况选择,但必须适应壁挂炉的供回水温度。

户式燃气炉供暖居住建筑当采用燃气供暖时,宜优先采用户式燃气供暖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室内供暖系统设计必须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各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相对差额不应大于15%。环路布置应力求均匀对称,环路半径不宜过大,负担的立管数不宜过多;应首先通过调整管径,使并联环路之间压力损失相对差额的计算值达到最小;当调整管径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增大末端设备的阻力特性,或在立管或支环路上设置静态或动态水力平衡装置。供暖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室内供暖系统设计必须进行水力平衡计算,供暖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某环路不平衡率的计算公式某环路的资用压力是和它并联的最不利环路的压力损失之和。某环路的实际压力是通过水力计算得出的。供暖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某环路不平衡率的计算公式供暖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资用压力的确定要考虑重力循环作用压力。机械循环垂直双管供暖系统和垂直分层布置的水平单管串联供暖系统及同一环路而层数不同的垂直单管供暖系统,应对热水在散热器和管道中冷却而产生自然作用压力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层数相同的垂直单管供暖系统,不考虑重力循环作用压力的影响。供暖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资用压力的确定要考虑重力循环作用压力。供暖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

重力循环作用压力的考虑双管系统、水平系统和楼层不同的单管系统水力计算中某环路或某立管资用压力确定时,按如下方法考虑重力循环作用压力:某立管或某环路的资用压力=并联的最不利环路的压力损失+(某立管或某环路的重力循环作用压力-最不利环路的重力循环作用压力)×2/3供暖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重力循环作用压力的考虑案例:机械循环双管热水采暖系统,设计供回水温度为95/70℃,,,最不利环路部分管段的压力损失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