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广安市广安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南充市广安市广安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南充市广安市广安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南充市广安市广安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南充市广安市广安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南充市广安市广安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模拟预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每年“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引导人们从细微之处践行环保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环保主题的是()A.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B.农田灌溉使用喷灌、滴灌技术C.焚烧落叶,减少垃圾的运输量D.共享单车出行2.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洗涤剂去油污 B.用石墨制金刚石C.干冰升华 D.研碎胆矾3.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Cl-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A.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D.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4.下列实验中关于水的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BCD实验装置测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氧气解释量筒中的水: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出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铁丝燃烧时溅落的熔融物集气瓶中的水:吸收硫燃烧时放出的热量集气瓶中的水:先排尽瓶中空气,后方便观察何时集满A.A B.B C.C D.D5.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为非金属元素 B.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6.下列是分析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①证明变质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②确定成分取样,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③确定成分取样,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④除去杂质取样,滴加CaCl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④7.下列关于葡萄糖(C6H12O6)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葡萄糖是一种氧化物B.葡萄糖中含有12个氢原子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gD.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8.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八月十五桂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分子质量很小C.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不同9.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n=8C.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 D.钠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0.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塑料降解 B.海水晒盐C.自制白糖晶体 D.小食品袋内充氮气防腐11.根据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C.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g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12.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A.0个 B.1个 C.2个 D.3个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也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请根据题中信息回答问题:(1)某同学的午餐食谱为:米饭、牛肉炖土豆、凉拌黄瓜,水果沙拉,其中,土豆富含的营养素的作用是_____,黄瓜、水果富含维生素。维生素有_____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摄取,缺乏_____,会引起坏血病。(2)植物生长需要施加氮、磷、钾等肥料,以保证其均衡摄入营养,促进作物增产丰收。北方高寒地区还种植水稻,需要适当施加的化肥的化学式为_____,该化肥的作用是_____。(3)有些上班族工作单位没有食堂,午餐都是通过订外卖解决,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送餐,电动摩托行驶时的能量转化是_____。外卖餐盒有一些还是难降解的泡沫餐盒,丢弃后,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_____,危害_____。1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1)碳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锌和稀硫酸反应: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3)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______;明显的现象是______。(4)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在发生装置的试管口放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15.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如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1)实验一中,通过稀盐酸与_____(填写化学式)反应的现象,验证了酸与碱发生了反应。(2)实验二通过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Ca(OH)2能反应,该实验除需控制所加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_____相同。(3)实验三中,若加入X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则符合此条件的X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_(填字母即可)。a.无色酚酞溶液b.铁粉c.氧化铜d.碳酸钠16.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上述图中,发生变化Ⅰ过程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_____(填粒子符号),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反应,反应前后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是______,从微观角度看,变化Ⅱ过程中______一定发生改变。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微型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通过挤压胶头滴管中的甲酸,与热的浓硫酸接触后。甲酸(HCOOH)会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反应一段时间后高温加热b处。(1)写出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采用微型实验装置的优点有哪些_____(写一点即可)。18.某同学在进行碳酸钠与酸反应的实验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把盐酸溶液逐滴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开始没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才有气体产生。查阅资料得知,碳酸钠与盐酸溶液存在两个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他又进行了以下实验: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并测得pH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他们将图甲和图乙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结合图象分析,当把盐酸溶液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中,开始没有气体产生的原因是_____。图甲b点的溶质为_____(写化学式)。在本实验中加入足量的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量_____。A碳酸氢钠多B碳酸钠多C两者一样多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近年来,染发俨然已成为人们的时尚选择,据央视国际网络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600多人中,染过发的人占到了90%以上,而且在30岁以前开始染发的人占到了被调查者的半数左右。染发化妆品具有改变头发颜色的作用,俗称染发剂。染发剂普遍含有对苯二胺这种致癌物质,化学式为C6H8N1.请回答:一个对苯二胺分子中含_____个原子。对苯二胺的化学式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

A、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可以有效的减少“白色污染”,而且可以避免土壤污染。A做法正确;B、农田灌溉使用喷灌和滴灌的技术,可以节约水资源。B做法正确;C、焚烧落叶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既会污染大气,也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C做法错误;D、骑行共享单车,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D做法正确。故选C。2、B【解析】

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详解】A、洗涤剂去油污,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使油污稳定的分散在水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用石墨制金刚石,金刚石与石墨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物质不同,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干冰升华,二氧化碳由固体变成气体,状态发生改变,物质体质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研碎胆矾,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判断化学变化的实例时,要抓住变化的特征:变化过程有新物质生成。3、D【解析】

A、氯化钾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钾离子、氯离子、水分子,可以与氯化铁溶液中的离子分析比较,得出显色的是铁离子,故A正确,不合题意;B、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将铁离子转化成了沉淀,只有氯离子和水分子留下来了,得出显色的是铁离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C、加入硝酸银后将氯离子转化为沉淀,但溶液的黄色未消失,可以得出显色的不是氯离子而是铁离子,故C正确,不合题意;D、加水后改变了氯化铁溶液的浓度,而对离子不会造成消除,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C【解析】试题分析:C、硫燃烧时集气瓶中的水除吸收硫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外还用于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故C错误。答案为C。考点:装置中水的作用5、B【解析】

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详解】A、钠是“钅”旁,为金属元素,错误;B、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单位符号是“1”而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错误;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示意图中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一个,此示意图是钠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不是原子结构示意图,错误。故选B。6、A【解析】

①、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加入盐酸后,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有无气泡,判断是否变质,①正确;②、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若有碳酸钠,则全部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和氯化钠显中性,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酚酞试剂,若变色,则说明含有氢氧化钠,若不变色,则氢氧化钠全部变质生成碳酸钠,因此可以确定组分,②正确;③、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加入的氢氧化钡和生成的氢氧化钠都显碱性,加入酚酞后,溶液变色,影响原来溶质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的判断,不能确定组分,③错误;④、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加入氯化钙,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后去除碳酸钙,但是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钠,④错误;因此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点睛】去除物质的杂质时,不得将原物质消耗,也不可去除杂质后引入新的杂质。7、D【解析】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12个氢原子,故选项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错误;D、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8、C【解析】

A、闻到香味是因为桂花中芳香性化合物的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的,选项A正确;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说明分子质量很小,选项B正确;C、水变成水蒸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选项C错误;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温度改变,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发生变化造成的,选项D正确。故选C。9、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故A正确;B、n=11-2-1=8,故B正确;C、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最外层小于4个电子,易失去,故C正确;D、钠原子三个电子层,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故D错误。点睛∶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其周期数相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大于4个电子,易获得电子。10、A【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塑料降解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C、自制白糖晶体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小食品袋内充氮气防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A。【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1、C【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看:该元素是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因为原子的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是1.982,因为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比值,没有表示宏观概念的质量单位;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故选C.考点:原子周期律原子的结构示意图12、B【解析】

①由于没有提及具体的铝和铁的量,所以不能判断金属是否剩余,而银不能和酸反应,所以不能判断一定产生气泡,故①错;②由于没有提及具体的铝和铁的量,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将硝酸银全部置换出来,所以不能判断一定产生沉淀,故②错;③由于铁和铝的活动性都比银强,所以在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单质,故③对;④由于溶液是浅绿色溶液,可以推断有硝酸亚铁,铝的比铁活泼,所以铝应该先反应完了,所以一定有硝酸铝。所以一定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铝,可能有硝酸银。,故④错;即题中所给的说法正确的只有③,即只有一种说法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20维生素C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地下水海洋生物的生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们最关心的饮食健康和环境问题,根据题目信息回答。【详解】(1)土豆富含的营养素是淀粉,淀粉在人休的作用是: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摄取,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会患各种疾病,例如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2)在北方高寒地区还种植水稻,需要适当施加磷肥,磷肥的化学式为,该化肥的作用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3)电动摩托行驶时的动力主要是靠蓄电池能量转化实现的,在行驶过程中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泡沫餐盒,丢弃后,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14、放热置换反应有大量气泡冒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造成堵塞【解析】

(1)碳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物质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2)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领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置换反应;(3)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观察到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故答案为:、有大量气泡冒出;(4)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该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堵塞导管。故答案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造成堵塞。15、氢氧化钙粉末的质量ac【解析】

(1)实验一中,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现象不明显,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沉淀消失,现象明显,因此通过稀盐酸与反应的现象,验证了酸与碱发生了反应。(2)实验二,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加入水的试管氢氧化钙部分溶解,有固体剩余,加入稀盐酸的试管,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易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通过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能反应,该实验除需控制所加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氢氧化钙粉末的质量相同。(3)由题意实验三中:a、无色酚酞溶液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与稀硫酸酸性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后再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会变红,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符合题意;b、铁粉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后再加铁粉,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不能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c、氧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溶液变为蓝色,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后再加氧化铜,溶液变为蓝色,不生成蓝色沉淀,加入氧化铜能验证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符合题意;d、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与稀硫酸反应反应产生气泡,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后再加碳酸钠,产生气泡,加入碳酸钠不能验证稀硫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加入的物质X为ac。16、C、O化合7:11分子间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