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概念辨析判断题_第1页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概念辨析判断题_第2页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概念辨析判断题_第3页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概念辨析判断题_第4页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概念辨析判断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概念辨析判断题1.比较H2O2在加了新鲜肝脏研磨液和加热时的分解速率,可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1.错误【详解】酶的高效性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所以酶具有高效性。比较H2O2在加了新鲜肝脏研磨液和加热时的分解速率,不能验证酶具有高效性,故错误。2.在“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应先对酶溶液设置不同pH条件再加入底物。 ()2.错误【详解】“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中,应先分别对酶溶液和底物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处理,再将pH缓冲液处理的酶溶液和底物混合,以保证酶和底物混合时pH为预设的pH,该说法错误。3.酶的专一性与酶的活性中心和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有特殊的匹配关系相关。 ()3.正确【详解】酶的专一性与酶的活性中心和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有特殊的匹配关系相关,酶的活性中心和底物分子结合,就启动了化学反应。故正确。4.由于酶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和数量没有改变,所以酶具有高效性。 ()4.错误【详解】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因此酶具有高效性,故错误。5.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而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这一现象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5.正确【详解】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故正确。6.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pH时,将其加入蛋清中再加入缓冲液。 ()6.错误【详解】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pH时,若将其加入蛋清中再加入缓冲液,酶与底物一旦混合,反应就开始了,应先将胃蛋白酶加入缓冲液中再加入蛋清。7.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都是37℃。 ()7.错误【详解】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是37℃,而酶适于在低温下保存。故错误。8.用淀粉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既可用碘液也可用斐林试剂检测。。 ()8.错误【详解】若用淀粉和淀粉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条件,不能用斐林试剂来检测,斐林试剂的使用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实验温度,对实验有影响。故该说法错误。9.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9.错误【详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若将酶与底物在室温下先进行混合,则两者会发生反应,影响实验结果,正确方法是先将酶和底物分别置于实验要求的温度一段时间后再混合,然后置于相应温度条件下保温,本说法错误。10.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10.正确【详解】过酸、过碱和温度过高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但温度过低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本说法正确。11.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11.错误【详解】酶和无机催化剂作用机理都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在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中FeCl3溶液属于无机催化剂,因此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故错误。12.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12.错误【详解】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或RNA,所以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本说法错误。13.尿素在脲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无机物。 ()13.正确【详解】脲酶是催化尿素分解的酶,能使尿素分解成氨和CO2,故正确。14.调节温度或pH不断升高的条件下,测定同一种酶的活性,得到的曲线都有最适宜的温度值或pH值。 ()14.错误【详解】若酶的活性偏酸,则在不断提高pH的的条件下,酶活性失活,得到的曲线没有酶的最适pH,故错误。15.最适温度下保存的酶制剂,活性最高,结构不易被破坏。 ()15.错误【详解】温度过高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而使酶变性失活,但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酶的空间结构未被破坏,相对于最适温度时,酶的空间结构更稳定,因此酶制剂应在低温下保存,即上述说法是错误的。16.酶具有高效性的机理,就是酶降低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16.错误【详解】酶的作用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作用更显著。故“酶具有高效性的机理,就是酶降低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是错误的。17.如果以淀粉为底物,以淀粉酶为催化剂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则酶促反应的速率既可以通过碘液检测淀粉的分解速率,也可以通过斐林试剂检测淀粉水解产物的生成速率。 ()17.错误【详解】酶促反应的速率可以用底物单位时间的减少来表示,也可用生成物单位时间内的增加来表示,由此可知,如果以淀粉为底物,以淀粉酶为催化剂,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则酶促反应的速率既可以用淀粉的分解速率表示,也可用淀粉水解产物的生成速率表示,但可以通过碘液检测淀粉的分解速率,却不能通过斐林试剂检测淀粉水解产物的生成速率,因为斐林试剂需要煮沸的条件对结果有影响。18.在做pH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为方便可以将酶和底物混合后,再置于不同pH的条件下保温一段时间,结果将不会受影响。 ()18.错误【详解】探究pH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为防止酶与底物在未达到相应pH下发生反应,应该在二者混合前分别调至相应的pH,所以该说法错误。19.在做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可判断这两支试管的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的。 ()19.错误【详解】低温抑制酶活性,高温会破坏空间结构使酶活性降低,因此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可能处于不同的温度,该说法错误。20.与激素及载体蛋白等一样,酶起到调节作用后并不失活。 ()20.错误【解析】激素发挥调节作用之后,一般会失活。故错误。21.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是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面积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并不影响酶的活性。 ()21.正确【解析】底物浓度和酶浓度不会影响酶活性。故正确。22.有些RNA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 ()22.正确【解析】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所以有些RNA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故正确。23.发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 ()23.错误【解析】发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而非失活。故错误。24.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先控制酶的温度,再将酶与底物混合,也可以先将酶与底物混合,再控制酶的温度。 ()24.错误【解析】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先控制酶的温度,再将酶与底物混合,以保证反应开始的时候酶处于设定的温度。故错误。25.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的催化作用既可发生在细胞内,也可以发生在细胞外。 ()25.错误【解析】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故错误。26.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26.错误【解析】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故错误。27.高温可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 ()27.正确【解析】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而失活,这种改变不可逆,故正确。28.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8.正确【详解】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体现了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故上述说法是正确的。29.酶可以增加产物的产生量。 ()29.错误【详解】由催化剂的定义可知,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故答案错误。30.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30.错误【详解】所有的活细胞都可以产生酶,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是活细胞,故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故错误。31.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RNA分子的合成原料。 ()31.正确【详解】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为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故可作为RNA分子的合成原料。故正确。32.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合成的ATP远多于水解的ATP。 ()32.错误【详解】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消耗能量,需要水解ATP,但ATP含量基本不变,在骨骼肌细胞中合成的ATP与水解的ATP相差不大。33.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放能反应。 ()33.错误【详解】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两大类。前者需要吸收能量,后者是释放能量的。许多吸能反应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许多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用来为吸能反应直接供能,故该说法错误。34.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能使载体蛋白磷酸化,并引起载体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34.正确【详解】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能使载体蛋白磷酸化,并引起载体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本说法正确。35.ATP含有3个特殊的化学键,但是只有一个特殊的化学键会发生断裂。 ()35.错误【详解】ATP含有2个特殊的化学键,一般只有远离A的特殊的化学键会发生断裂,故该描述错误。36.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 ()36.错误【详解】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但不是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除ATP外,还有UTP、CTP、GTP。错误。37.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在动态平衡中。 ()37.正确【详解】细胞中的ATP不稳定,且含量较少,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在动态平衡中故正确。38.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能使蛋白质等分子发生磷酸化。 ()38.正确【详解】ATP中两个相邻的磷酸基团都带负电荷而相互排斥等原因,使得这种化学键不稳定,末端磷酸基团有一种离开ATP而与其他分子结合的趋势,也就是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可与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等分子发生磷酸化。故正确。39.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 ()39.正确【详解】ATP是腺苷三磷酸的英文名称缩写。ATP分子的结构可以简写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该表述正确。40.在生物体的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只能单向进行。 ()40.错误【详解】在生物体的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是双向的:当细胞内有吸能反应发生时,会发生ATP水解产生ADP、Pi并释放能量,当细胞内发生放能反应时,会发生ADP和Pi与能量合成ATP。本说法错误。41.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41.错误【详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依然可以快速转换而达到动态平衡。故错误。42.细胞中葡萄糖和果糖反应生成蔗糖,需要酶催化和ATP水解提供能量,是吸能反应。 ()42.正确【详解】吸能反应是指细胞中需要消耗能量的反应,比如细胞中葡萄糖和果糖反应生成蔗糖,需要酶催化和ATP水解提供能量。故正确。43.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但它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 ()43.正确【详解】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但它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通过与ADP的快速转化实现正常供能,该说法正确。44.纤维素和尿素、脂肪酸和磷脂、三磷酸腺苷和核糖核酸、胆固醇和血红蛋白四组均含有相同的元素。 ()44.错误【详解】纤维素含有C、H、O,尿素含有C、H、O、N;脂肪酸含有C、H、O,磷脂含有C、H、O、N、P;三磷酸腺苷和核糖核酸均含有C、H、O、N、P;胆固醇含有C、H、O,血红蛋白含有C、H、O、N、Fe,故错误。45.细胞内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 ()45.错误【解析】细胞内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中物质可逆,但能量不可逆,且酶不相同,故不是可逆反应。故错误。46.ATP中的“A”与核酸中的碱基“A”是同一种物质。 ()46.错误【详解】ATP中的“A”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DNA和RNA中的“A”是碱基腺嘌呤,故上述判断是错误的。47.“能量”就是指ATP,ATP就是“能量”。 ()47.错误【详解】ATP是储存能量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是物质不是能量,故错误。48.ATP与ADP的快速转化,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进行。 ()48.错误【详解】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酶的催化作用,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才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进行。所以上述说法错误。49.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49.正确【详解】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关联,由ATP水解提供能量,故正确。50.过酸、过碱、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从而使酶失活。 ()50.错误【详解】过酸、过碱、温度过高会使酶变性,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失去活性,而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其失活,该说法错误。51.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目的是让皮肤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51.错误【详解】用透气的纱布为了避免厌氧菌的无氧呼吸。故错误。52.破伤风芽孢杆菌易在锈钉扎过的伤口深处繁殖,原因是伤口深处缺乏。 ()52.正确【详解】破伤风芽孢杆菌属于异养厌氧型生物,破伤风芽孢杆菌易在锈钉扎过的伤口深处繁殖,原因是伤口深处O2缺乏,本说法正确。53.蛔虫的体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53.正确【详解】正确。蛔虫体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54.有氧呼吸时,生成物中的氢只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54.错误【详解】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葡萄糖和反应物水。故错误。55.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55.错误【详解】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故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能生成ATP。故错误。56.不刷牙,乳酸杆菌等厌氧菌进行无氧呼吸后会产生酸性物质导致牙齿受到损坏。 ()56.正确【详解】乳酸杆菌等厌氧菌进行无氧呼吸后会产生乳酸导致牙齿受到损坏,该描述正确。57.储藏水果、蔬菜时需要零上低温,且氧气含量越低越好。 ()57.错误【详解】储藏水果、蔬菜时需要零上低温和低氧的条件,但不是氧气含量越低越好,氧气含量过低时无氧呼吸加快,有机物消耗增多,不利于储存。故该说法错误。58.中耕松土能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促进根系的生长。 ()58.正确【详解】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从而促进根系对无机盐的吸收,进而促进根的生长,该描述正确。59.细胞呼吸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的代谢都可以通过细胞呼吸过程联系起来。 ()59.正确【详解】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转化为甘油、氨基酸等非糖物质;非糖物质代谢形成的某些产物与细胞呼吸中间产物相同,这些物质可进一步形成葡萄糖,因此蛋白质、糖类、脂质的代谢都可以通过细胞呼吸过程联系起来,该描述正确。60.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 ()60.正确【详解】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第二阶段丙酮酸转化成乳酸过程中不释放能量,不生成少量ATP,该描述正确。61.有氧呼吸中的能量是逐步释放出来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61.正确【详解】有氧呼吸中的能量是逐步释放出来的,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小部分储存在ATP中,该描述正确。62.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Ⅰ的简化表示方法。 ()62.正确【详解】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Ⅰ(NADH)的简化表示方法。故该说法正确。63.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所需的酶都分布在线粒体内膜的嵴上。 ()63.错误【详解】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所需的酶分布在线粒体的基质中、内膜上,该描述错误。64.对比实验一般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对比。 ()64.错误【详解】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不设对照组,均为实验组(或互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对照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相当于“相互对照实验”。故错误。65.检测CO2的产生除澄清石灰水外,还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 ()65.正确【详解】二氧化碳遇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会由蓝变绿再变黄,可用来检测二氧化碳,故检测CO2的产生除澄清石灰水外,还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故正确。66.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依据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 ()66.正确【详解】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CO2,相同底物的条件下产生CO2的量不同,故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依据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该描述正确。67.在酸性条件下,酒精会使重铬酸钾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67.错误【详解】在酸性条件下,酒精会使重铬酸钾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该描述错误。68.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少,是因为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68.错误【详解】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少的原因是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不彻底,其中很多能量储存在乳酸或酒精等有机物中没有释放出来,该表述错误。69.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就是无氧呼吸。 ()69.正确【详解】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就是无氧呼吸。该说法正确。70.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 ()70.正确【详解】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故该说法正确。71.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这两个实验,一个是实验组,一个是对照组。 ()71.错误【详解】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运用了对比试验,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这两个实验都是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氧气对酵母菌的影响,这句话是错误的。72.因为没有线粒体,破伤风杆菌是严格厌氧菌,它在伤口深处可大量繁殖。 ()72.错误【详解】破伤风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由于其体内不含有氧呼吸的酶,因此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属于厌氧菌,在缺氧的伤口深处可大量繁殖,即上述说法是错误的。73.破伤风芽孢杆菌是一种厌氧菌,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清洗伤口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73.正确【详解】破伤风芽孢杆菌是一种厌氧菌,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由于伤口中氧气缺乏,有利于破伤风芽孢杆菌的滋生,因此需要及时清洗伤口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正确。74.粮食种子适宜在零上低温、低氧和中等湿度的环境中储藏。 ()74.错误【详解】为了降低对有机物的消耗,粮食种子适宜在零上低温、低氧和干燥的环境中储藏,该说法错误。75.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75.错误【详解】有氧呼吸过程中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错误。76.由于葡萄糖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因此,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 ()76.正确【详解】由于葡萄糖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因此,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避免葡萄糖对酒精检测结果造成影响,该说法正确。77.低温、低氧、具一定湿度等条件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贮存。 ()77.正确【解析】零上低温、低氧、具一定湿度等条件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贮存。故正确。78.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78.错误【解析】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会有大量的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供能。葡萄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转化为ATP的能量是不一致的,所以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故错误。79.对于呼吸作用来说,有H2O生成一定是需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有酒精生成的呼吸一定有厌氧呼吸,动物细胞厌氧呼吸一定不会产生酒精。 ()79.正确【解析】对于呼吸作用来说,有H2O生成一定是需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有酒精生成的呼吸一定有厌氧呼吸,动物细胞厌氧呼吸一定不会产生酒精。80.在碱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80.错误【解析】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故错误。81.光合作用过程中,ADP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移动。 ()81.错误【详解】ADP是暗反应的产物,参与光反应,故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本说法错误。82.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利用CO2和H2O合成糖类。 ()82.正确【详解】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可利用氨氧化释放的化学能,把CO2和H2O合成糖类。故正确。83.“正其行,通其风”主要为植物提供更多的O2以提高细胞呼吸效率。 ()83.错误【详解】“正其行,通其风”说的是农作物行间距适当,空气流通较好,能为植物提供更多的CO2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故该说法错误。84.实验中测得的O2产生量是植物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总O2量。 ()84.错误【详解】实验中测得的O2产生量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到外界的O2量,该描述错误。85.为确保溶液中CO2含量充足,圆形小叶片可以放入NaHCO3溶液中。 ()85.正确【详解】NaHCO3水解可以产生CO2,为确保溶液中CO2含量充足,圆形小叶片可以放入NaHCO3溶液中,该描述正确。86.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使用的圆形小叶片应先排出里面的气体。 ()86.正确【详解】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使用的圆形小叶片应先排出里面的气体,以免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本说法正确。87.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87.正确【详解】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其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的能源是NH3氧化过程释放的能量,即NH3可作为硝化细菌的能源物质,正确。88.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否则滤液细线中的色素会被层析液溶解。 ()88.正确【详解】由于层析液是有机溶剂,因此含有色素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会溶于层析液中,达不到分离色素的目的,故正确。89.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 ()89.错误【详解】色素能吸收可见光,其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该表述错误。90.恩格尔曼的实验直接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 ()90.正确【详解】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实验: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由此直接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故判断正确。91.线粒体、叶绿体都能产生ATP,且均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91.错误【详解】线粒体进行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合成的ATP可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叶绿体光反应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故错误。92.光反应和暗反应紧密联系,能量转化与物质变化密不可分。 ()92.正确【详解】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NADPH和ATP,NADPH和ATP能够将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有机物,暗反应能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光反应和暗反应紧密联系,能量转化与物质变化密不可分,这句话是正确的。93.C3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 ()93.正确【详解】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随后,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在还原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C5。这些C3又可以参与CO2的固定,这句话是正确的。94.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 ()94.正确【详解】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同时结合电子,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该表述正确。95.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研究光合作用中的氧气来源于CO2。 ()95.错误【详解】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研究光合作用中的氧气来源于水,该表述错误。96.恩格尔曼的实验直接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 ()96.正确【详解】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实验: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由此直接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这句话是正确的。97.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 ()97.错误【详解】色素能吸收可见光,其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该表述错误。98.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否则滤液细线中的色素会被层析液溶解。 ()98.正确【详解】由于层析液是有机溶剂,因此含有色素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会溶于层析液中,达不到分离色素的目的,故正确。99.在适宜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 ()99.正确【详解】叶肉细胞中,CO2固定属于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O2产生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故正确。100.不能让层析滤纸的下端触及层析液,以防止色素被层析液稀释,导致层析失败。 ()100.错误【详解】层析滤纸条的下端滤液细线上有色素,容易溶解在层析液中,而导致层析失败。并非色素被层析液稀释。故错误。101.绿叶中的色素约有四分之三是叶绿素,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色被反射,所以叶片呈绿色。 ()101.正确【详解】绿叶中的色素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越有四分之三是叶绿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吸收最少,绿色被反射,所以叶片呈绿色。故正确。102.叶绿体内膜由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附着着四种色素和许多酶,大大扩展了受光面积。 ()102.错误【详解】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由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附着着四种色素和许多酶,大大扩展了受光面积。该说法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