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2023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_第1页
高考模拟2023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_第2页
高考模拟2023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_第3页
高考模拟2023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_第4页
高考模拟2023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模拟2023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

考试卷语文

023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

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历史如潮,大道如砥。十年砥砺前行,化作惊艳跨步。

2020年,嫦娥五号顺利从月球带回约2公斤月壤。自立项以来,中国探月工

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条龙”攻关攻坚,“一盘棋”协同推进,“一

体化”迭代提升。诗歌中的婵娟从书页来到现实,中华民族“九天揽月”的

千年梦想得以实现。2021年,“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实现了从地月

系到行星际的跨越;随后,“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

测,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次性实现了“绕、着、巡”三个目标。同年,

随着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中国迈入“探日”

时代。”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沿着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

神”羲和的脚步,中国人的宇宙探索终于拓展到这颗始终照耀着华夏儿女的

璀璨星球。

“问鼎苍穹”承载着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雄心与浪漫;“跨山越海”则改

写了神州大她的时空格局,挺起了泱泱大国的发展骨架。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港珠澳大桥、伶仃洋大桥、泉州湾大桥……一座

座跨海大桥,让”天堑变通途”,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原

来去澳门一天只能跑一趟,现在一天可以跑四趟;通过香港机场走的航空货,

原来要提前两天到达香港仓库,现在通过大桥仅需提前半天。”对于在珠海

从事跨境电商工作的郑太龙来说,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

之一”的港珠澳大桥让他运货花的时间更少了,收益更高了。

2022年9月5日,在建世界高速公路第一长隧——全长22.035公里的乌尉

天山胜利隧道进口端三洞顺利穿越全线最大断层,为隧道顺利贯通和乌尉高

速公路顺利通车创造了良好条件。乌尉高速全线共设置隧道20座、桥梁117

座,桥隧比达到40.37%,其通车将意味着南北疆交通屏障完全被打破。走天

山,独库公路、巴里坤至哈密公路、乌尉高速公路分卧西、东、中三线,物

畅其流的通衢大道让丝绸古道焕新颜;越沙漠,和若铁路自2018年底正式

开工建设到正式通车仅用时三年多,建设跑出加速度,铁路在塔克拉玛干沙

漠“画”了一个圈。

回望过去沧海桑田,展望明天征途漫漫,中国跨度将继续刻录进历史的长河。

(取材于左宇坤、卢冰洁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记者在郑万高铁重庆段采访获悉,这条令人期待的高铁线路年内即将开通运

营。

郑万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河

南省郑州市,纵贯豫、鄂、渝三省市,止于重庆市万州区。它将是西南地区

快速通达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的高速通道。

地区跨度大,为郑万高铁带来了地形多样、地质条件复杂的难题。重庆段穿

越连绵起伏的群峰,沿线多为岩溶、滑坡、岩堆、顺层等不良地质,堪称

“地质博物馆”。中铁十一局迎难而上,修长隧,立高墩,建大跨桥梁,在

复杂艰险的山区修筑高铁。吊轨过程中,传统作业方式是32台龙门吊同时将

长500米、重30吨的钢轨吊起。建设团队自主研发了智能群吊技术,一人指

挥、三人配合就可完成吊装。同时,综合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在长大隧道内实

现了通讯定位和调度命令智能筛选,实时监控长轨装卸情况,为钢轨运输和

施工安全“加码”。

总工程师王永太告诉记者,郑万高铁建设团队创新施工技术,研发新型装备,

通过高质量建设桥梁、隧道实现了复杂地形条件下线路的贯通,重庆段桥隧

比达到了98.3%,全国罕见。

桥隧比指公路和铁路建设中,桥梁和隧道占总里程的比例。它是公路和铁路

工程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参数。记者了解到,随着高速公路、铁路建设范围

从城市逐渐向山区推进,其所面临的地形地质条件更加复杂,设计方案中的

桥隧比必然增大。在路网加密的过程中,为节省土地资源,减少对良田的征

占,也要求提高桥隧比。近年来,我国道路建设标准和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桥隧比的增大也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以某省为例,其高速公路建设

各个阶段桥隧比的统计情况详见下表,发展成就一目了然。

某省高速公路各时期桥隧比均值及造价平均概算统计

平原地区山区

时起止照价

照价平均概

期时间桥隧比均桥隧比平均概算

算(万元/公

值(%)均值(%)(万元/

里)

公里)

“九1996-200

3.482947.6700

五”0年

“十2001-2005121.

19.944417.051.1

五”5年36

,,十一2006-2018441.

25.977096.231.8

五”0年42

“十二2011-2019979.

27.199312.8430.4

五”5年65

“十三2016-2021665

32.4710512.3149.47

五”0年8.51

从封闭堵塞到四通八达,蜀道难,但挡不住中国跨度“敢教日月换新天”。

茫茫荒漠之中,G7京新高速公路宛如一条黑色巨龙,穿行而过;雪域高原上,

正在修建的拉林铁路,沿雅鲁藏布江伸向远方;怒江峡谷,大凉山下,民心

桥、致富桥打通贫困村最后一公里,脱贫路、小康路承载着梦想与希望奔涌

向前……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就在脚下。

(取材于杨永芹、雍黎、王磊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探月工程注重整体布局,具有协同推进、迭代发展的特点。

B.“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标志着“绕、着、巡”目标的实现。

C.乌尉天山胜利隧道顺利通车,意味着南北疆交通屏障完全被打破。

D.港珠澳大桥、独库公路、和若铁路的建设均全面运用了世界领先的技术。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加点词语作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八纵八横:凝练地概括出我国高铁规划所具有的网状结构特点。

B.地质博物馆:形象地说明了郑万高铁重庆段沿线地质条件的复杂。

C.加码:强调综合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对钢轨运输安全要求严格。

D.黑色巨龙:生动地呈现C7京新高速公路的颜色、形态和气势。

3.下列根据材料二中的表格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九五”时期以来,该省高速公路建设的桥隧比均值呈现逐期增长的态

势。

B.该省“十三五”期间平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桥隧比均值是“九五”期间的近

10倍。

C.“十五”时期以后,该省山区高速公路单位里程的桥隧工程造价高于平原

地区。

D.该省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迅猛,总建设里程远远

超出平原地区。

4.根据以上两则材料,下列对“桥隧比”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郑万高铁桥隧比达98.3%,高于乌尉高速的桥隧比。

B.桥隧比的不断提高,也意味着工程难度会逐渐加大。

C.提高道路建设桥隧比,可节约工程沿线土地资源。

D.桥隧比的提升,可作为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的标志。

5.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条概述创造“中国跨度”的意义。(6分)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晋出公十七年,智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出公怒,告齐、

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故智伯乃立昭公

曾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当是时,晋国政皆决智伯。智伯益骄,请地韩、

魏,韩、魏与之。请她赵,赵不与。智伯怒,遂率韩、魏攻赵。赵襄子⑴惧,

乃奔保晋阳。

三家以国人围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口;城中悬釜而炊,

易子而食,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参乘。智伯日:“吾乃今

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时康子,康子履桓子之附,以汾水可以灌魏之安邑,

绛水可以灌韩之平阳也。疵谓智伯日:“韩、魏必反矣。"智伯日:“子何以知

之?”疵日:“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

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

是非反而何?”

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人,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

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

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疵入日:“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

何以知之?”对日:“臣见其视臣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惨。疵请

使于齐。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率韩、魏以攻赵,

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

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

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

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三家分智

氏之田。

晋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晋静公二年,魏武侯、

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取材于《史记》《资治通鉴》)

注释:【1】赵襄子:晋国臣子,赵地之主。后文的魏桓子、韩康子分别为

魏地之主和韩地之主。【2】城不浸者三版:版,筑土墙用的夹板。城墙未

被水浸泡的部分只剩下三块夹板的高度。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难必及韩、魏矣难:难免

B.而二子无喜志志:心思

C.智伯不俊俊:悔改

D.晋绝不祀绝:灭亡

7.下列对句中“以”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欲以伐四卿以:凭借

B.以汾水可以灌魏之安邑以:用

C.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以:把、将

D.子何以知之以:依据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非反而何

这种情况不是要造反又是什么呢

B.臣见其视臣而趋疾

我看到他们一见到我就快步走开了

C.为之期日而遣之

为此确定了具体日子后送走了他

D.襄子将卒犯其前

赵襄子将最后攻击智伯军的正面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时晋国的臣子智伯,一度掌控了晋国的大权,并不断扩张自己的势

力范围。

B.臣子疵见微知著,预见韩、魏必反,向智伯进言反被怀疑,只好求救于

齐国。

C.张孟谈用唇亡则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二子,瓦解了智伯阵营,致使智

氏灭族。

D.韩、赵、魏分别得到了诸侯封号,瓜分了晋国的国土,历史的格局发生

了改变。

10.第五段中韩、魏二子对张孟谈说“我心知其然也“,请从文中找出可以佐

证此话的动作描写语句。(6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Il-I3题。(共12分)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高启⑴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夺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⑵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O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⑶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⑷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注释:[1]高启:元末明初诗人。此诗作于明洪武二年,高启因受朱元璋赏识,

入朝编修《元史》。[2]瘗(yi):埋。相传秦始皇曾在钟山埋下黄金宝玉以镇

金陵的“王气”。王:通“旺”。[3]武骑千群谁敢渡:隋军南下攻打陈国,陈后

主君臣认为''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4]黄旗入洛:三国时吴

主孙皓听术士说自己有天子气象,就率众举着黄旗北去洛阳,结果中途而返。

铁锁横江:吴国在长江上设置铁锁,被晋军攻破,孙皓投降。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篇四句写登高所见:大江奔流向东,钟山欲破浪而上,金陵山川

气势雄伟。

B.作者于酒酣之际登上金陵雨花台,荒烟落日的苍茫景象引发了他悠远的

怀古之思。

C.诗中借陈后主、孙皓倚仗长江天堑仍然身败国亡的典故,表达了深沉的

兴亡之感。

D.“英雄”两句写鲜血似寒冷的潮水流入江河,表现了明王朝创建的历程极

其艰难。

12.下列诗句都写到了“草”,其中与“草生宫阙何萧萧"一句意境最接近的一

项是(3分)

A.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

B.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杜牧《送隐者一绝》)

C.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13.古诗中的登高之作往往寄托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本诗亦然。请结合具体

内容,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

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1)有些同学在课堂上,只顾着抄录老师板书,而不注重锻炼思维、汲取

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丢了西瓜拣芝麻”。用韩愈的名句来说,可谓

“,,

,O

(2)《答司马谏议书》中“,"二句虽是评盘庚

迁都,也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

种概括。

(3)《登泰山记》中用博戏的掷具形容所见到的山峰的句子是:

,O

(4)士大夫关注现实,具有担当精神。魏征忧心于唐太宗因功业日隆而逐

渐奢靡,及时规谏他“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君人者,,

,,

O

根据要求,完成第15题。(共10分)

15.《红楼梦》第五回中《红楼梦曲・终身误》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

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请结合原著内容,解释划横线处的具体含义,并说出本曲以“终身误”为名的

含义。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共18分)

哈尼梯田

早上出发,一直在哀牢山盘旋,中途遇了几次雨,来到这里已经是傍晚,山

头的浓云你追我赶地狂奔,像要在天黑前去赶一个埒场。浓云还不可怕,关

键是雾气也跟着凑热闹,弥漫得到处都是,根本就不能看清眼前的景象,心

情一沮丧,雨也泪珠样跟着落下来。哈尼梯田,真的无缘相见了?来时朋友

说,这个季节不行,雨多雾重,你会失望的。

半夜睡不着,掀开窗帘,昏黑中出现了一牙儿明月!月牙周围镶着金黄的边。

早上六点再看,天边射来一霞的红,心里一阵喜,天开了!窗后小道上,走

来下田的身影。有人打着招呼,听不清说什么,但是好听得就像商量喜事儿。

一个细细的哈尼女子,边走边左一下右一下梳那瀑长发。

再一次急急地走向哈尼梯田。

岚气从这里那里长上来,像谁家在做饭。虎斑纹的梯田还是裹在云雾间不肯

露真容。耐心的等待中,来人越来越多了。

终于,云雾慢慢散开,就像新人扯去了纱巾,你要看,就看吧。现实还是幻

影?人为的设置还是天地造化?你的感觉一下子给打乱了,你的想象也模糊

不清了,你没有了先前的经验,你必须从头认知。那么深奥,那么舒展,-

片山从下到上一层层地连起来,一直铺排到天上。哈尼人的梯田,呈现出来

的不仅是梯田的形,而且是梯田的势,那是千山万壑的势,拔山盖世的势,

九重天梯的势。

它是如此的柔情深涵,又是那样的迄意豪放。每一块田都填满了色彩,没有

一块空缺。上工上学还有人请假旷课,种田就不会有什么事儿耽误?但是不

管这家发生了什么事儿,田都不会荒芜。它似乎总有一种集体观念,要照顾

那数千数万片色彩的统一,所以就不会像有些土地那样荒废掉——那都是平

原上的土地,一块顶这里的很多块,一荒废就会荒废很多粮食。这些土地懂

得珍惜,懂得珍惜才会孕育出一千三百年的美丽,才会让世界遗产的名录打

开来,把这珍惜藏进去。

看着慢慢行走的水牛和悠悠下田的人们,你会觉得时间几乎没有走动,一千

年前不也是这样?是的,有些理论在这里没用。哈尼梯田,不是谁要把它藏

那么深,而是它就存在于那么深的深处。哀牢山本义是哀其像一个牢笼吗一

一没有路通向外界。梯田就从那时诞生,不灭的生命就从那时延续。来时的

路何其漫长,何其艰难。我就有些同情这里的人,但来了以后才明白,最值

得同情的是我自己。哈尼人世世代代就这样繁衍生息,他们没有什么不适应,

尽管离喧嚣的尘世很远。后来,游客从世界各地端着相机而来,带着新奇而

来。

梯田,有梯才有田,只有一■梯梯上去,才能成就一■方方田地,只有一■梯梯辛

苦,才有一方方收成。哈尼人是卓越的艺术师,他们知道怎样利用水,利用

山坡,利用雨和阳光。哈尼人把道理写在梯田上,把生活的法宝一代代传下

去。

千回百转的梯田,志趣不在艺术表层,而在生活内里,那是一天天摇曳的生

命,一年年奉献的丰裕。哈尼人精神世界的形成,最终体现在对自然的崇拜

上。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都被视为神,比如稻神、水神、树神,插秧

之前要举行“昂玛突”节,祭祀寨神林,保佑一年好时光。那田城是要扫的,

清理得干干净净,洗了种子,再撒上育苗。他们甚至以为秧苗里有神,就是

女儿出阁时不愿离家的哭嫁,娘也以秧神为例来劝说:秧苗长大了,是栗嫁

给梯田的,姑娘长大了,也是要嫁给男人的。

前年二月来的时候,在不大的一块田地里,我曾看到一个后生在赶着水牛犁

田,田块不大,水灌得很足,田里的土完全变成了泥塘,但泥下面还是要耕

匀的,所以后生一遍遍来来回回地犁着,他和牛的身体,都沾满了泥浆。那

是一头母牛,刚生下不久的小牛也在田里,跟过来跟过去。画面是生动的,

但也是单调的。汉子就这么来来回回地辛苦劳作着,没有谁和他打招呼,他

只能和牛说话,更多的是长久的寂寞。山野太静,这种静无限地扩大了寂寞。

上到高处你就会发现,梯田那一块块明亮的镜片,反射出蓝天白云与层层叠

叠的立体空间。梯田是大地与人共同创作的艺术品,是水与土的手工制作。

那种认真与执着近乎修行。也许哈尼人的性情就是这样铸成的。

每年春天,你能见到一年之中最动人的场景,男人女人都要下田,将一年的

期盼插在一弯弯的水田中。秧苗撒向了田间,像一只只鸟儿入水。插秧是妇

女的事情,她们裸露的腿扎进水中,像一丛湿润的竹笋拔来拔去。插完了秧,

她们开心地穿上干净的民族服装,成为春天里另一丛亮丽的秧苗。往后,一

个个节日开始了。节日中,一个个新人找到了心仪的伴侣,处处飘荡着歌声

笑声:

哈尼的男人阿哥哟,

肩扛着犁耙下田来。

哈尼的女人姐妹哟,

身穿着新衣下田来,

依色欧舍依,舍依....

而到了十月收割以后,祭祀的火把会再次点燃一阵阵乐曲,风撩动着鲜艳的

裙裾,让幸福变成一山的美面。长街宴开始了,一桌接一桌的美食从街头摆

到街尾,那是家家劳动果实的展示,也是哈尼人友好的相聚。你就来吧,随

使你坐在哪里,你会在亲情与友善中失去自我,迷醉或者狂放。

至夜,篝火点起来,歌儿随舞唱起来,拉起的手满是迷离的温情。月光照亮

了整个山坡,叮叮的水声,正从上往下环绕在梯田中。

下山的时候,遇见娶亲的车队正往山上盘。外面的后生忘不了家乡,要把喜

事种在古老的田野上。

(取材于王剑冰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边走边左一下右一下梳那瀑长发

瀑:像瀑布一样。写出女子长发柔滑顺直的质感

B.游客从世界各地端着相机前来

端,平举着拿。表现游客对哈尼梯田充满了向往

C.她们裸露的腿扎进水中

扎:钻入。突出环境的恶劣及妇女们劳动的艰辛

D.要把喜事种在古老的田野上

种:播撒。希望古老的家乡今后能有更多的喜事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开篇渲染哀牢山天气状况,突出作者无缘和哈尼梯田再次相见的沮

丧心情。

B.第七段“一千年前不也是这样“说明哈尼人始终固守古老的生存方式而不

思进取。

C.文中的歌词既写出哈尼族青年男女爱情的甜蜜,又表现了人们在劳动中

的快乐。

D.“昂玛突”节、“长街宴”等民俗独具特色,哈尼人以此来祈福、庆祝,感

恩大自然。

18.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多种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哈尼梯田的感受。请结合具

体语句加以赏析。(6分)

19.作者在文中第十段插入了“后生赶着水牛犁田”的画面,这样写的目的是

什么?请结合全文加以解读。(6分)

五、本小题共3小题,共66分。

20.语言基础运用。(6分)

①在北京,有这样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北端是钟鼓楼,以晨钟暮鼓昭

示出古人的时间秩序,南端则是永定门,巍峨耸立,见证南城几百年的市井

繁华。②这条肇始于元、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如同古都之脊,串联起万

宁桥、景山、故宫、太庙、天安门、正阳门等名胜古迹,承载着这座城市深

厚绚烂的历史文化底蕴。③2021年,在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地标——正阳桥

遗址考古中,发掘出土了明代遗存石雕镇水兽,这一发现或者对研究北京古

城的水利、交通具有重要价值,或者是地方文化遗产的实证。④不久前,这

只镇水兽又有“新动作”:化身为一个栩栩如生、通体蓝色的IP形象——

“北京中轴线上的镇水小神兽“。⑤作为助力中轴线申遗的卡通形象“小神

兽”,名为“水灵龙”,引发了诸多关注,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