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苏州市吴中区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的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挺进大别山2.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B.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D.开始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3.“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表中史实与对应的推论表述错误的史实是选项史实推论A.美国南北战争美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B.三角贸易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C.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D.纳米比亚独立“非洲年”A.AB.BC.CD.D4.“作为晚清状元,张謇提出‘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但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就开始每况愈下了。“以下对张謇事业兴衰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张謇提出的“父教育,母实业”思想体现了他发展经济与重视人才并举的思想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张謇企业的迅速发展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也是张謇企业发展的原因之一D.20年代中期张謇企业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来自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5.清末出现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致力于“实业救国”,他是A.张謇B.荣宗敬C.荣德生D.孙中山6.为落实中央军委要求,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某部队举办“新中国国防科技成果”展。下列图片中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科技强军之路的是A.航母编队组建B.导弹部队组建C.海军成立D.空军成立7.以下对应关系搭配正确是A.列夫·托尔斯泰——《复活》B.毕加索——《向日葵》C.达·芬奇——《最后的晚餐》D.莎士比亚——《哈姆雷特》8.哈特的《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人》,排列了世界上对人类文明发展和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历史人物,查士丁尼入选其中。你认为查士丁尼入选的理由是①他是拜占庭帝国最强有力的皇帝②他建立了拜占庭帝国③他组织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④他率军多次打退了“十字军”的东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新宪法的颁布C.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10.它以明确的规则,相互的承诺,为各国的经济交往搭建了一个共同的平台,被誉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中国在2001年加入该组织。该组织是()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11.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A.元谋人牙齿化石B.半坡聚落的遗址C.司母戊青铜方鼎D.司马迁的《史记》1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参加了同盟国集团,战争开始后又加入到协约国方面作战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13.表格归纳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旗帜民主、科学代表人物李鸿章、康有为、张謇影响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A.阵地 B.旗帜 C.代表人物 D.影响14.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史学界普遍认为,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现代化”道路的起点。那么,彼得一世改革的“现代”色彩主要体现在A.努力维护农奴主阶级利益B.为工商业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C.大量学习吸收西方科学技术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某校初一5班开展了“中国历代版图及疆域的探究”活动课,得知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是A.唐朝B.元朝C.宋朝D.清朝16.宋与辽、西夏、金并列的四幅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A. B.C. D.17.2019年是麦哲伦开启环球航行500周年。麦哲伦被历史铭记,不是因为他曾经推行殖民统治,而是因为他开启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成功地把全世界有人居住的大洲(大洋洲除外)都联系起来。下图属于麦哲伦环球航线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8.下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图中序号①为火器、机械制品等,那么序号②、③可能是A.黑奴、烟草B.黑奴、火器C.黄金、枪支D.烟草、丝绸19.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部分农作物产量的年增长率(%)统计表。其中大部分农作物产量出现快速增得益于1953~1957年1958~1965年1966~1978年1979~1982年粮食3.503.53.0棉花4.73.10.213.5油料作物0—1.82.822.7甘蔗7.93.23.615.0——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C.农村“左”倾错误的纠正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0.东欧剧变的实质是A.政治体制的变化B.经济体制的变化C.国家名称的变化D.社会制度的变化21.如图人们饮食发生改变发生在A.新中国成立后B.公私合营后C.中共八大后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2.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23.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中的工具功能是A.耕作B.灌溉C.防洪D.运输24.以下统治者的举措与其产生的影响匹配正确的有序号举措影响①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②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朝廷的正统思想③唐太宗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人才④宋太祖采取重文轻武政策加强了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2001年对于中国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中国在________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中国正式成为_______的一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组织形式从________变为大工厂。使科学与技术第一次紧密结合的是________革命。二战后,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人类社会由此步入________时代。27.中共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是指_____;中共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胜利之路开始于创建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近现代大国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当时,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以纺织品、金属制品和从印度运来的棉花为主,后两种商品能够赚点钱,但数量有限。大宗的纺织品则亏损。而对于中国的茶、生丝等商品,英国的需求量又非常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一直保持着出超的地位。直到19世纪30年代初,出超额每年仍在300万两白银以上。——罗杰《清朝原来是这样》根据材料一,概括中英两国对外贸易情况。针对此种状况英国采取了什么行动?材料二:中、苏两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历程简表1918—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期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出台并实施新经济政策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1985—1991年,戈尔巴乔夫改革1991年,苏联解体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战争1953—1956年,实行“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1956—1966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中苏两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相似之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改革的不同结果说明了什么?材料三:40年前的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正式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两个世界大国、10多亿人口之间近30年相互隔绝、敌视乃至冲突对抗的局面,国际大势与历史进程为之一变……40年来,两国历届领导人以高超政治智慧,引领双边关系跨越风雨坎坷、总体保持稳定前行。“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主席的论述深刻揭示了此中真谛。——“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美建交四十年一路风雨总向前》根据材料三,分析中美两国从“敌对一建交一总体保持稳定前行”的原因。29.(6分)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见证了国家百年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81年6月9日,唐胥铁路终于完工。1883年,李鸿章写给醇亲王的一井信中指出:兴修铁路利益甚大,东西洋均已盛行,中国阻于淳议,至今未能试办。将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有铁路則运兵神逑,畛域(地域界限)无分,粮饷煤槭,不虑缺乏。﹣﹣摘编自吴汝纶《李文忠公全集》等材料二新中国铁路发展大事年表一五时期西部地区首次开通成都至重庆、宝鸡至成都等铁路。1994年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广深铁路建成,成为第一家境外上市铁路。2006年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建成通车。2008年京津堿际铁路开通,最高时速达每小时350公里。是中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整理自《中国铁路发辰史》材料三中国高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提升了人们的出行品质。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高速铁路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高铁为代表的“中国外交新名片”,在“走岀去”、“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向西开放的新格局,使丝绸之路复活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中国高铁已经走向世界,他们不但采用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也采用中国标准。中国高铁,带给民族的是自信,带给民众的是福祉。﹣﹣据纪录片《中国高铁》解说词整理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胥铁路的修建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并概括李鸿章认为“兴修铁路利益甚大”的理由。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铁路建设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高铁,带给民族的是自信,带给民众的是福祉”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从我国铁路的发展历程看,哪些因素推动了铁路的发展?30.(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统一集权国家建立后面,秦始皇首先对新拓“河南地”重点开发,“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谪戍以充之”,公元前2110年,又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实边垦殖,给予拜爵一级的奖励。秦还设田官,把土地贷给贫民耕作,加以管理。经秦开发,造阳以北千余里河套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变为“膏粮植谷”富庶的“新秦中”。——《中国通史》材料二从西藏早期历史看,吐蕃时期之所以能兴盛一时,其重要因素之一,是由于唐蕃古道的开通,加强了与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元初,当西藏各派归附后,忽必烈即着手令达门开拓西藏与内地的交通从青海、前后藏直到萨迦,设置27个大驿站,由点到线沟通了元朝在藏区所设的三大辖区。——《中国史纲要》材料三回归后,有人主张迁其人、弃其地,施琅坚决反对,上书说:关乎四省要害,不加强管理,不仅不利于统一安定,而且还可能导致外国侵略者乘隙复踞。康熙皇帝同意了他的意见,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府,设诸罗、、凤山三县,属福建布政史管辖,澎湖设了厅。——夏家餕《清朝史话》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朝时期治理边疆的主要措施。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元时期的西藏(吐蕃)地区能够取得发展的关键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元朝掌管西藏地方行政的机构名称。根据材料三,概括康熙帝设置府的原因。综上所述,你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刘邓大军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中间发起进攻,“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B【解析】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补课指的是具有反帝性,是辛亥革命的补课;起点是指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B符合题意。A只是说的辛亥革命的延续;C说法错误,无产阶级政党尚未建立;D错误,五四运动以后逐渐的发展到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故选B。3、D【解析】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表中史实与对应的推论表述错误的史实是纳米比亚独立﹣“非洲年”。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故D符合题意;ABC都是“论从史出”,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二战后亚非拉美的奋起的相关史实以及影响。4、D【解析】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以下对张謇事业兴衰的理解中,不正确的”,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错误选项,根据所学知识,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进入20年代,随着国际关系的调整和经济的恢复,列强不断扩大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5、A【解析】
依据题干“舍本逐末”的状元,致力于“实业救国”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謇是清末状元,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他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毅然辞官回乡创办大生纱厂,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A。6、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可世界并不太平。面对捍卫共和国安全的挑战,党中央审时度势,决心创建中国的战略核力量:1956年做出了重点发展导弹、原子弹等尖端武器的历史性决策;从1957年起,逐步组建了战略导弹的科研、训练、教学机构;1959年,我国第一支地地导弹部队正式组建。1966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了,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科技强军之路,故B符合题意;航母编队组建、海军、空军成立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7、AC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之一;《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作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之一;故ACD正确。《向日葵》是梵高的作品,故B错误。所以ACD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CD。8、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最强有力的皇帝,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光复了许多曾经属于罗马的土地,使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故①符合题意;《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故③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君士坦丁一世建立了拜占庭帝国,“十字军”的东征在1096---1291年,而查士丁尼生卒年为公元483—565年,故④不合题意。故含有②④的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9、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故A正确。198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的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故排除B项。“两个凡是”的方针,是推崇的个人崇拜,故排除C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经济建设方面,题目考查的是思想角度,故排除D项。故选A。10、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世贸组织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成立于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宗旨是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长;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大幅度削减和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并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中国经过努力争取,最终于2001年11月加入了世贸组织,简称WTO,A项与B项成立于二战后,C项成立1989年11月5日至7日,是区域性经济组织,本题选D。考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同学们要引起注意。11、B【解析】
依据题干“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结合课本所学,四五千年,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炎帝、黄帝等部落是黄河流域的重大部落。其实距今约6000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发现了半坡聚落的遗址。他们已有了原始农耕,开始饲养猪狗等动物,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子。这些证明黄河流域的部落的存在。B项符合题意;元谋人牙齿化石发现在长江流域,是我国境内目前最早的古人类。A项不合题意;司母戊青铜方鼎反映了商周青铜器文明,C项不合题意;司马迁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但具有文学色彩,不是真实性的史实。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2、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一战前,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了三国同盟集团。一战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3、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袁世凯妄图恢复帝制,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新青年》、北京大学;旗帜是民主、科学;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4、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7世纪末,沙皇彼得一世进行改革,在政治上,设立参议院,掌管国家行政事务;经济上,扶植发展工场手工业,引进西方技术和人才,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和海军等;同时,他还发展文化教育,改革社会习俗。彼得一世改革的“现代”色彩主要体现在大量学习吸收西方科学技术,故C符合题意;努力维护农奴主阶级利益、为工商业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影响,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5、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过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16、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北宋初期,出现了辽、西夏和北宋并立的局面;后来金灭辽,出现了金、西夏和北宋并立的局面;后来金灭北宋,南宋建立,出现了金、西夏和南宋并存的局面。C项中辽的地理位置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7、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船队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进入太平洋,并穿越印度洋、大西洋,最后回到欧州,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8、A【解析】
根据“三角贸易”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①满载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②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③烟草、蔗糖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被称为“三角贸易”。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9、B【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79-1982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较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9-1982年农作物产量快速增长是由于国家调整了农业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傲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0、D【解析】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东欧剧变。东欧剧变是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以斯大林模式为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在短短的时间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剧变之后,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以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了统一。这个事件以苏联解体告终,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发生改变。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21、D【解析】
根据图片中的文字信息可知图中饮食从吃喝凭票变成有充足丰富的食品供人们选择,结合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农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使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D选项符合题意。刚成立的新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随后不久又开始抗美援朝战争,国内经济发展不足,人民生活尚达不到图中水平,A选项不符合题意。1953年-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实现公私合营,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一时期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尚不能达到图中所示饮食水平,B选项不符合题意。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进入曲折探索时期,这一时期尚不能达到图中所示水平,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22、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史实,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23、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筒车的功能是灌溉。唐朝时期,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在农业生产方面,出现了筒车灌溉技术。筒车可随水力自行运转,把水由低处汲向高处,提高灌溉能力。这促进了土地的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B。24、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文字,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故①符合题意;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朝廷的正统思想,故②符合题意;唐太宗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人才,故③符合题意;宋太祖采取崇文抑武策略,剥夺了武将的权力,基本上消除了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的隐患,而不是加强了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故④不符合题意;故①②③符合题意,即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上海世界贸易组织【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体现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6、手工工场第二次工业信息【解析】
(1)18世纪末期,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机器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到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技术工人的创造,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重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运用于生产,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这时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相结合。(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27、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毛泽东秋收起义后根据形势进军井冈山,开辟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始。故填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对外贸易情况: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英国在两国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行动: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2)相似之处:都经过政权的巩固;都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都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都通过改革,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等;说明:中国的改革成功,苏联的改革失败,说明了改革要从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领导;改革不能走极端。(3)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下,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或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日本、欧盟崛起对美国构成挑战,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等;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机,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多极化趋势加强,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既互相合作,又相互竞争,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前行。【解析】
(1)由材料一“当时,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以纺织品、金属制品和从印度运来的棉花为主,后两种商品能够赚点钱,但数量有限。大宗的纺织品则亏损。而对于中国的茶、生丝等商品,英国的需求量又非常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一直保持着出超的地位。直到19世纪30年代初,出超额每年仍在300万两白银以上”可知,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英国在两国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2)由材料二“中、苏两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历程简表”并结合所学知,中苏两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都经过政权的巩固;都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都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都通过改革,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成功,苏联的改革失败,说明了改革要从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领导;改革不能走极端。(3)由材料三“40年前的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正式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两个世界大国、10多亿人口之间近30年相互隔绝、敌视乃至冲突对抗的局面,国际大势与历史进程为之一变……40年来,两国历届领导人以高超政治智慧,引领双边关系跨越风雨坎坷、总体保持稳定前行”并结合所学知,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下,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或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日本、欧盟崛起对美国构成挑战,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等;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机,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多极化趋势加强,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既互相合作,又相互竞争,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前行。29、(1)事件:洋务运动。理由:修筑铁路可以,富强制敌。(2)成就:铁路从无到有,快速发展。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开启“高铁时代”,高速铁路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京津堿际铁路开通,最高时速达每小时350公里。是中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铁路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中国高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提升了人们的出行品质。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高速铁路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高铁为代表的“中国外交新名片”,在“走岀去”、“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向西开放的新格局,使丝绸之路复活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中国高铁已经走向世界。(4)因素: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了高铁发展;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了高铁技术提高;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引逬来”和”走出去”,促使高铁走向世界。【解析】
(1)依据材料“将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倘海多铁舰,陆有铁道,此乃真实声威,外人断不敢轻于称兵恫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胥铁路的修建与洋务运动有关。李鸿章认为“兴修铁路利益甚大”的理由是修筑铁路可以,富强制敌。其意图是由于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修补漆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4年山东客运从业资格证理论考试题
- 2024年曲靖客运从业资格考试题
- 2024年电子听诊器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4年外债市场进入协议
- 2024年济南客运资格证节能驾驶题库50
- 民营企业资产管理制度探讨
- 机械制造工艺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 2024年翡翠金融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4年哈尔滨驾驶员客运资格证考试试题答案
- 居家养老服务管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课件)
- 妊娠合并症 妊娠合并心脏病(妇产科护理课件)
- QC小组活动程序讲解(自定目标值类型)
- 市民中心信息系统运营维护方案
-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题库(400题)
- 硫系玻璃和红外玻璃的区别
- 画法几何及水利土建制图习题答案
- 《合并同类项》赛课一等奖教学课件
- RITTAL威图空调中文说明书
- 12富起来到强起来 第一课时教案 道德与法治
-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