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二 说明、表明类选择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二 说明、表明类选择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二 说明、表明类选择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二 说明、表明类选择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二 说明、表明类选择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题技巧02说明、表明类选择题

【类型解读】

此类题型的设问大都使用“反映了”“反映出”“表明”“体现了”“说明”等字眼,

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准确解读,特别是对该历史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实质、特

征的认识和把握,对某一历史现象、历史问题的深层次理解,题目难度通常较大。

【答题技巧】

1.审题:读懂题干材料,分清限定词,厘清材料信息中的时空、主体(人/事物)、

发生了什么事件/事情等关键信息;

2.解题:从现象透视到本质,或者揭示其特点。而本质就是要深刻到制度层面、

抽象到规律层次、总结到独一无二的特点,切忌只看历史事物的现象,不看历史

事物的本质。弄清题目中所给现象“是什么”,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设问“其反映

了什么”,再结合其时代背景、阶段特征、目的(或任务)等方面去思考。

3.依据分析所得内容结合选项表述,得出正确答案。

【典题50提分练】

i.周人提出了“孝”和“德”的伦理思想。他们认为孝的对象不仅是父母、祖父母,而且

包括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德是处事得宜的意思,包括敬天、孝祖、保民三项内容,

运用在政治上即是要求明察和宽厚。这说明()

A.周人伦理观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B.天命观推动周人宗教理论形成

C.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在西周定型D.周人承认天意与人事相互制约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孝的对象不仅是父母、祖父母,而且包括宗室、宗庙”可知,周人的伦理

思想明显受血缘关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西周推行宗法制,故伦理思想受

到宗法观念的影响,故选A项:材料中的“孝”和“德”是伦理思想,而非宗教理论,排除

B项:儒家思想是春秋时期形成的,排除C项;材料中的“敬天、孝祖、保民”均为德治伦

理思想的表现,它们没有相互制约,排除D项。

2.据考古发现,新疆哈密市南郊曾出土一组距今3000年左右具有鲜明内蒙古鄂尔多斯风格

的青铜器,如鹿首弯背短刀、环首小铜刀、锹等,而同类短刀在河北、山西、陕西等省的北

部地区也曾发现过。这说明()

A.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主要通道B.中原与西域生活方式没有区别

C.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早已存在D.内蒙古曾是中华文明核心地区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新疆哈密市南郊曾出土一组…..内蒙古鄂尔多斯风格的青铜器……在河北、

山西、陕西等省的北部地区也曾发现过”可知当时新疆哈密与内蒙古鄂尔多斯,以及河北、

山西、陕西等省存在一定的经济文化交流,以至于三地都出土了相似的青铜器,故选C项;

丝绸之路在汉代才开通,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中原地区属于农耕文明,西域地区属

于游牧文明,二者存在较大区别,排除B项;材料并未将内蒙地区的文明地位与中原其他地

区进行对比,无法体现内蒙古曾是中华文明核心地区,排除D项。

3.在鲁国,被封赐给鲁公的“股民六族”与周族共同居住在鲁城之内,都成了鲁国的新住

民。此外,鲁国还拥有一些土著族邦,如郑、牟、葛等国,它们作为“附庸”依附于鲁国,

与周室的关系便不那么直接。这表明西周()

A.列国纷争局面出现B.封国带有地缘组织性质

C.宗法制度失去作用D.王室权威遭到诸侯挑战

【答案】B

【解析】据材料“都成了鲁国的新住民”“与周室的关系便不那么直接”可知被分封的诸侯

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统治,形成了自己封国的民众,与周天子的联系逐步削弱,

说明封国有一定的自身地缘政治的性质,故选B项;列国纷争局面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时

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被封蜴给鲁公的‘殷民六族'”反映的是分封制,而不是宗法制,

不能说明宗法制失去作用,排除C项;周王室权威遭到诸侯挑战在春秋时期,时间不符,排

除D项。

4.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形成的以“国”为中心的地域组织逐渐取代传统的氏族群体,“邦”

“国”“邦族”“国族”等地域组织概念已没有明确的界限。这表明()

A.宗法观念瓦解B.国家制度成熟C.礼乐文化鼎盛D.族群融合加强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各地形成的以'国'为中心的地域组织逐渐取代传统的氏族群体"、“'邦'

‘国‘'邦族国族’等地域组织才既念已没有明确的界限”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地域组织逐渐

取代传统氏族群体,邦、国等地域组织概念已没有明确的界限,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氏族群

体之间的融合,即族群融合加强,故选D项;宗法观念在宗法制瓦解后长期影响中国古代

甚至现代社会,排除A项;西周时期就有相对成熟的国家制度,时间不符,排除B项;春

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并非礼乐文化鼎盛,排除C项。

5.先秦时期地理著作对中国西部边缘的记述有“弱水”“昆仑”“流沙”等地名,这些地名

源于神话和传说,没有确切的地理指向。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后,这些地名的定位日益明确:

《汉书•地理志》可见金城郡临羌县有“弱水、昆仑山祠”,敦煌郡广至县有“昆仑障”。张

掖郡居延县条载:“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这表明西汉时期()

A.疆土版图意识增强B.华夏民族认同加强

C.汉文化向边疆辐射D.丝绸之路促进交流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我国对边疆地区的认识由原来的“没有确切的地理指向”

变为“地名的定位日益明确”,且河西四郡的设置加强了西汉对边疆的管理,便利了中央对

这些地区的认识,反映了当时对边疆地区认识的加强,故选A项;华夏民族认同体现的是

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被周边民族认同,材料未体现汉代周边民族观念变化,排除B项;

材料中“弱水”等地名早已存在,只是汉代明确了其地理位置,并非汉文化传播,排除C项;

河西四郡的设置与汉武帝出击匈奴相关,与丝绸之路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6.两汉时期至少有29名地方官员因为造福一方,死后被当地民众立祠祭祀,但只有兴学举

贤的蜀郡太守文翁、为官清廉的南阳太守召信臣、主动归附汉光武的益州太守文齐、弃恶从

善的洛阳令王涣4人得到朝廷昭告纳入官方祭祀体系。这表明()

A.民众观感是上计制度基础B.主流思想强调关注现实

C.南方文化社会影响力上升D.中央强化文化的大一统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兴学举贤”“为官清廉”“弃恶从善”可知这些地方官员都具有良好的道德

品质,这说明当时中央政府通过树立道德榜样强化思想的认同,维护政治的统一,故选D项:

上计制度属于审计制度,是中央对地方进行考核和监察的方式,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僚制度是

上计制度的基础,排除A项: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才是社会的主流思想,时间范围与材料

不一致,排除B项:材料中被褒奖的官员同时包括了南方和北方的地方官员,无法确定二者

之间的差异,排除C项。

7.隋唐以前,端午节习俗南北有异。南方赛龙舟吃粽子,北方禁火佩戴百索绶带(辟邪彩

带)至唐则立法规定端午放假一天,食粽和佩戴百索绶带渐为全国固定习俗。这种变化说明

唐代()

A.端午节习俗来源于官方B.国家统一助推文化认同

C.南北文化习俗趋向固定D.传统习俗迎合市民生活

【答案】B

【解析】据“隋唐以前,端午节习俗南北有异。南方赛龙舟吃粽子,北方禁火佩戴百索绶带

(辟邪彩带)。至唐则立法规定端午放假一天,食粽和佩戴百索绶带渐为全国固定习俗”可

知隋唐以前端午节习俗分南北是因为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而隋唐统一后,政府统一放假,

并且食粽和佩戴百索绶带渐为全国固定习俗,说明国家统一对于端午习俗的推广起到了重要

作用,有利于文化认同,故选B项;材料“隋唐以前,端午节习俗南北有异”仅表明隋唐以

前端午节习俗南北有异,并未涉及端午节习俗来源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端午节习俗来源于

官方,排除A项;材料“食粽和佩戴百索绶带渐为全国固定习俗”仅表明端午节食粽和佩戴

百索绶带逐渐成为固定习俗,并非所有的南北文化习俗趋向固定,并且''固定”说法太绝对,

排除C项;材料“南方赛龙舟吃粽子,北方禁火佩戴百索绶带(辟邪彩带)至唐则立法规定

端午放假一天,食粽和佩戴百索绶带渐为全国固定习俗”说明端午节食粽和佩戴百索绶带渐

为全国固定习俗,没有涉及市民需求的信息,无法得出传统习俗迎合市民生活,排除D项。

8.表1是中晚唐河北藩镇之一“邢洛镇”的政治变迁状况。这一状况说明()

表1

藩年份是否割说明

镇据

755—774是755年安之是根发,乱平后763年起,为相卫节度使一部

775—820否775年田承嗣盗据相、卫等州,刑、磁二州为朝廷掌握

821—843是821年起刘悟割据

844—881否844年刘镇叛乱被平定

882—907是882年起孟方立重新割据

安史之乱导致唐朝覆亡B.邢洛镇分裂为多个藩镇

C.藩镇割据引发农民起义D.唐朝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821年起刘悟割据”,“844年刘稹叛乱被平定”,“882年起孟方立重新

割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邢沼镇对中央政府叛降不定,唐朝中央集权遭到破坏,故选

D项: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并未导致唐朝覆灭,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邢沼

镇是否分裂为多个藩镇,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农民起义”问题,排除C项。

9.金世宗即位后针对汉族人民的反抗,颁行“在山为寇,下山为民”的政策,北方“义军”

迅速走向瓦解;明朝隆庆元年,朝廷取消海禁,允许人民下海前往西洋、东洋贸易,沿海“倭

患”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上述现象说明()

A.传统民本思想影响深远B.国家治理应因地制宜

C.民心向背关乎政权稳定D.政府政策须适时调整

【答案】D

【解析】据材料“金世宗……颁行’在山为寇,下山为民'的政策,北方‘义军’迅速走向

瓦解;明朝……,朝廷取消海禁,……沿海'倭患'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可知,随着政府政

策的调整,影响政权稳定的因素得以缓解,说明政府政第须适时调整,故选D项;民本思想

是以人民为本,材料中的“倭患”不属于本国人民,排除A项;因地制宜是根据不同地区不

同习俗来治理,材料中没有涉及到不同地区的习俗,排除B项:材料中是针对不稳定因素采

取的具体措施,“在山为寇,下山为民”的措施并没有体现争取民心,所以民心向背关乎政

权稳定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10.元朝曾一度不行科举,1315年第一次开科取士,以后三年一次。初,汉人、南人考试内

容较蒙古人、色目人难度大。后来此种现象逐渐改变,其中在1333年,在所取进士百人中,

近六成的母亲为汉人,己婚的人中有近七成娶汉人为妻。这说明()

A.元朝民族交融趋势加强B.政府放弃民族歧视政策

C.科举成为主要选官途径D.民族矛盾得到极大缓和

【答案】A

【解析】由“在所取进士百人中,近六成的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七成娶汉人为妻”

可知,元朝科举中进士的人多与汉族有直接或密切的亲缘关系,说明元朝的民族交融趋势加

强,故选A项:元朝政府实行四等人制,这种民族歧视政策并未被放弃,排除B项;题干

仅提到了科举选官这一种途径,并未与其他途径作对比,没法得出科举是主要选官途径的结

论,排除C项;题干信息显示元朝科举所取进士中,与汉族有直接亲缘关系的人呈现增加的

趋势,这说明民族交融搞得好,但与民族矛盾不属于同一范畴,所以不能据此得出民族矛盾

得到极大缓和的结论,且由于四等人制的存在,民族矛盾并未因科举制而缓和,排除D项。

11.清中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繁荣,《双林镇志》曾记载:“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

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田功半荒,而衣帛食鲜,茶馆食肆中醉酒呼号者亦复不少矣”。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B.小农经济的发展严重受阻

C.江南地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农村生产商品化趋势加强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常出市买丝卖绢”可知当时江南地区手工业和商

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密切了农村与商品市场的联系,故选D项;材

料并未明确说明当地的织绢行业存在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

排除A项;材料中织绢为业的现象只能反映双林镇地区的发展情况,整体上当时中国依然

以小农经济为主,手工业和商业处于补充地位,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才

开始解体,而材料中的现象不具有普遍性,排除C项。

12.明清时期,传入我国的美洲作物有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

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

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A.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B.欧洲加强了对亚洲、美洲的掠夺

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D.西方的世界殖民体系得以确立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明清时期,传入我国的美洲作物有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

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可知新

航路开辟后中国、美洲和欧洲人的物质生活中增加了原来没有的内容,得到了丰富,故选c

项;材料“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

洲家庭的时尚”并非物种交流,排除A项;材料“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

的时尚”属于正常贸易,并非掠夺,排除B项:西方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

之后,排除D项。

13.咸丰十年(I860年),“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闵曾前往天京(今江苏南京)向洪仁升提出

组织良好军队、设立武备学校及海军学校、建立有效能的政府、颁定教育制度等七条建议,

洪仁讦赞成其建议,但因太平天国此时已摇摇欲坠,无法实行。容闲离开太平天国后,又向

以扑灭太平天国为事业的湘军主帅曾国藩提出学习西方的建议,曾国藩接受了其建议,并将

其一部分主张转化为实践,这说明()

A.民族矛盾刺激下内战双方对时代主题有某种共识

B.以容闵为代表的晚清知识分子具有两面性、软弱性

C.太平天国与清朝要员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目标一致

D.曾国藩将主张转化为实践表明其比太平天国先进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洪仁汗赞成其建议国藩接受了其建议,并将其一部分主张转化为实践”

可知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前提下,学习西方改造中国当时的落后性是时代的选择,所以曾、

洪二人都赘成容闵的建议,故选A项:容闭在当时直面提出系统地学习西方是挽救民族危

机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排除B项;太平天国学习西方是为

了推翻清朝的统治,清朝要员学习西方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二者截然相反,排除C项;曾

国藩学习西方是为了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相比于反抗封建统治的太平天国运动更具有落后

性,排除D项。

14.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废除资本家私有制”。同时规定,在政治斗争

中,党要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这表明,中共一大()

A.提出革命政权的创建B.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

C.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D.探索出了正确的民主革命道路

【答案】C

【解析】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把“坚持无产阶

级的立场,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故选C项;大革命失败后,一系

列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才提出革命政权的创建问题,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

戏相结合才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大的纲领目标不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排除B

项冈;道井路的形成,标志着探索出正确的民主革命道路,排除D项。

15.1927年8月20日,毛泽东在给中央的信中提出:“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

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国民党的旗帜己成军阀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

子.”这表明毛泽东()

A.民主革命思想的最终形成B.已经探索出了新的革命道路

C.强调重视军队和政权建设D.主张以工农运动为工作中心

【答案】C

【解析】据材料“1927年8月20日”、“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结合所学可知毛

泽东通过总结八一南昌起义失败的教训,强调共产党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故选C项;

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民主革命思想最终形成的标志为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排除A项;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标志着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

割据的革命新道路,排除B项;工农运动为中心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共产党的工作政策,1927

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国民大革命失败,排除D项。

16.德国学者傅吾康在《一百来年的中国革命,1851—1949》中这样写道:“抗日战争被认

为是1927年中断的革命战争的复活,甚至蒋介石也照孙逸仙的意思谈论战争对民族革命的

重要性。因此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作的抵抗超出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这说明()

A.抗日战争是国民革命的延续B.民族矛盾化解两党分歧

C.国共两党阶级立场发生变化D.民族主义精神的高涨

【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表明抗日战争中两党再次合作,体现民族主义精神的高涨使阶级矛盾暂时

被限制,一致抗日,故选D项;国民革命的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的目标

的抗日,二者不同,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虽再次合作,但两党分歧

依然存在,这是由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决定的,排除B项;国共两党阶级立场并未发生变

化,而是阶级矛盾暂时让位于民族矛盾,排除C项。

17.1937年1月3日,《纽约时报》评论到:“证明了中国的团结是建立在巩固的基础上的……

中国向日本证明了‘分裂再击溃’的计划并不是一条可以轻易征服中国的道路。”这一评论

()

A.肯定了西安事变的作用B.孤立和自保的色彩浓厚

C.对日本侵华发出了预警D.希望美国介入远东战争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证明了中国的团结”以及“'分裂再击溃'的计划并不是一条可以轻易征

服中国的道路”可知,日本分裂中国再击溃中国的计划是行不通的,当时的中国已经形成了

团结的局面,结合时间“1937年1月3日”可知,这是对西安事变后的中国形势的评价,

因为西安事变后,中国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A项;材料“证明了中国的团结

是建立在巩固的基础上的……中国向日本证明了……”《纽约时报》体现的是对中国抗战的

“支持”和“信心”,排除B项: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已经发动侵华战争,故“预警”

一词不符合1937年这一时期,排除C项;美国在一战后推行“中立”政策,并没有介入远

东战争的强烈意图,排除D项。

18.1945年3月,国民政府参加筹备建立联合国,代表团成员全部为国民党员,中国共产

党提出严重抗议。在罗斯福总统的压力下,国民政府修改了参会名单,其中有解放区代表董

必武。这说明当时()

A.国共双方积极斡旋一致对外B.通力合作符合国际大势

C.中国政局动荡内战一触即发D.美国明确支持中国统一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二战后期美国支持中国共产党加入联合国筹建的参会名单,这符合二战

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合作要求,故选B项。材料体现国共两党出现分歧,排除A项:此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未结束,国共两党以合作为主,排除C项:美国只是支持共产党参与筹建

联合国,并非明确支持中国统一,排除D项。

19.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党中央从来

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

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表明()

A.农业变革应同工业发展密切结合B.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迫切愿望

C.工业化建设应关注城乡统筹发展D.小农经济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的困难,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及所学知识可知党中央提倡建立农业

生产互助合作,是因为认识到分散的小农经济在农业生产中存在劳动力、畜力、农具不足等

困难,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故选D项;材料认为之所以要把农民“组织起来”是要“克

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材料并未体现把农民“组织起来”与工业发展之

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中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农民劳动互助”并没有涉及到改变

生产关系,本质上仍旧属于农民土地私有制,不能体现社会主义改造的愿望,排除B项;材

料中没有涉及城市发展的问题,不能体现对城乡发展的统筹,排除C项。

20.据统计,1958年第一季度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57年同期增长26%;同年6月13日的

《人民日报》刊出诗句“英雄志气冲破天,一天等于二十年”,并认为“一天等于二十年”

是马克思早已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社会发展作出的科学预判。这说明当时()

A.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估计不足

B.我国已建成独立而完整的工业体系

C.经济的增长助长了文化创作的浪漫色彩

D.人民群众为工业化作出了重大牺牲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

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1958年,官方媒体的一些报道对我国经济增长预期过于乐观,

具有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倾向,这说明当时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估计不足,故选

A项;我国建立独立而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在''四五”计划完成后,故排除B项;材料引用的

诗歌的浪漫色彩,主要来自当时政治运动的影响和人们的建设热情,并非经济增长的助推,

故排除C项:材料中并无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直接相关的信息,故排除D项。

21.1964年4月25日,总参作战部向副总参谋长杨成武报告我国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

然袭击时指出:我国工业过于集中,仅14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集中了约60%的主

要民用机械工业、50%的化学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并且大部分都在沿海地区,易遭空袭

等种种问题。这说明三线建设()

A.其背景是当时国际冷战格局B.其布局容易获得苏联的援助

C.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D.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总参作战部”报告“国防工业”“集中”“在沿海地区,容易遭空袭”可知,

中国担心国家遭遇外部袭击,结合所学,二战结束至1991年,世界处于美苏冷战格局下,

20世纪60年代美苏对抗加剧,世界面临核威胁,故选A项;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

排除B项;材料谈及的是三线建设的背景,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是三线建设的结果,排除

C项;1984年我国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22.1989年10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国友人时说到:“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

国家才能一步步富强起来,人民生活才能一步步改善。”这表明我党()

A.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B.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C.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理顺了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答案】B

【解析】邓小平强调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不断发展生产力,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这说明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富裕,对社会主义的本

质有了进一步认识,故选B项;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排除A

项;中共十四大中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

项: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国十四大理顺了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

23.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从2008年起,通过互联网等媒体隔年发布受“气候变化”影

响的文化遗产。最早列入名单内的此类遗产包括南极洲的斯科特小屋、20世纪20年代至40

年代末期的近代上海建筑等。这说明,文化遗产保护()

A.颇受网民关注B.具有一定经济效益

C.面临新的挑战D.存在厚古薄今倾向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遗产保护,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

象的能力。进入20世纪以后,气候变化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不利影响愈发受到关注,在相关

组织重点关注的遗产名录中,甚至包括近代的遗迹,这说明气候变化给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

新的挑战,故选C项;专门机构在互联网上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警示宣传,并不能代表网民

关注文化遗产保护,故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经济效益,故排除B项;

厚古薄今与材料信息明显不符,故排除D项。

24.有学者认为:不同地区各自“发明”了农业;考古证据也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

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

播到埃及。该学者意在说明()

A.非洲湖区孕育了最初文明B.世界文明呈多元一体的特征

C.人类早期文明具有独立性D.早期技术传播存在地理障碍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不同地区各自发明了农业,西亚、东非独立的发明了炼铁,这明人类

早期文明具有独立性,故选C项;西亚地区孕育了最初的文明项,排除A项:材料所述史

实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但未表现出相互交流融为一个文明主体的趋向,未体现“一体”

特征,排除B项;各地独立的发明农业和技术并非是技术传播障碍导致的,而是各地生产力

发展水平决定的,排除D项。

25.古代埃及人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两河

流域的苏美尔人也是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过程中留下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经由古

代希伯来人和希腊人的传承,一直影响至今。材料说明()

A.自然环境塑造文化特色B.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初具雏形

C.地域交流推动文化发展D.世界农耕文明区域不断地扩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影响了古代埃及文明,两河

流域经常泛滥的洪水影响了苏美尔文明,体现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故选A项;材料未

提及不同地区文明的联系,不能得出“一体”,排除B项;材料介绍了古代埃及和古代两河

流域文明各自的特点,两个地区没有进行地域交流,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论述自然环境对

文化发展的影响,而农耕文明的区域扩大与农业的发展有关,排除D项。

26.早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精巧的花瓶、纸草、亚麻布、珠宝等大量生产和输出……得

到了欧洲金矿采出的金子,自叙利亚买进了牲畜、鱼类、酒、香,甚至船只和有轮子的车辆,

自南方的努比亚输入了象牙、黄金和鸵毛。这表明古埃及()

A.手工业生产技术领先欧亚非各国B.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动力

C.对外贸易起步早且种类较为丰富D.与亚非欧国家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早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精巧的花瓶、纸草、亚麻布、珠宝等大量生产

和输出”可知古埃及对外贸易起步早;据材料“得到了欧洲金矿采出的金子,自叙利亚买进

了牲畜、鱼类、酒、香,甚至船只和有轮子的车辆,自南方的努比亚输入了象牙、黄金和鸵

毛”可知体现了古埃及对外贸易种类多,故选C项;材料没有将古埃及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欧

亚非各国进行比较,无法得出古埃及手工业生产技术领先欧亚非各国,排除A项;15—16

世纪,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与材料时间公元前3000年不符,排除B项:材料”得到了欧洲

金矿采出的金子,自叙利亚买进了牲畜、鱼类、酒、香,甚至船只和有轮子的车辆,自南方

的努比亚输入了象牙、黄金和鸵毛”说明了古埃及对外贸易种类多,仅表明了古埃及与亚非

欧国家经济交流,无法体现与亚非欧国家文化交流频繁,排除D项。

27.古巴比伦城市玛什坎沙皮尔(今阿布杜瓦里遗址)中发现了4条运河,运河宽可达15

米,在城市的北部和东部还发现了至少6条分支水系。主运河交汇处发现了两个港口。4条

主运河将城市分为宗教、行政、墓地,居住等区域。这主要说明,古巴比伦()

A.国家组织能力强大B.灌溉农业发达

C.城市基础设施完善D.海外贸易繁荣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发现了4条运河,运河宽可达15米,在城市的北部和东部还发现了至少

6条分支水系”可知,运河的规模庞大,只有国家组织能力强大才能进行如此规模的大型建

设和规划,故选A项:据材料“主运河交汇处发现了两个港口”可知,运河的主要功能是交

通运输,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城市基础设施,排除C项;C材料没有体现海外贸易,

排除D项。

28.《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债务缠身,暴风雨神阿达德摧毁了他的田地,在那

一年,他可以不向他的债主归还粮食,他可以不付那一年的利息。”这说明当时()

A.法典严格保护私有财产B.法典注重调解社会关系

C.契约关系受神意的支配D.平民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如果一个人债务缠身,暴风雨神阿达德摧毁了他的田地,在那一年,他可

以不向他的债主归还粮食,他可以不付那一年的利息”可知,材料体现了《汉谟拉比法典》

一定程度上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这有利于调解社会关系,故选B项;《汉谟拉比法典》重视

保护私有财产,但材料“如果一个人债务缠身,暴风雨神阿达德摧毁了他的田地”“可以不

向他的债主归还粮食,他可以不付那一年的利息”体现的《汉谟拉比法典》对社会关系的调

解,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契约关系并不是受神意的支配,排除C项;《汉谟拉比

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D项。

29.修昔底德是忠诚于雅典的雅典人,他在其著作中记载,当米洛斯小岛拒绝承认雅典的权

威时,雅典军队便很快征服了该岛,并屠杀了所有处于兵役年龄的男性,将女性和孩子卖为

奴隶。修昔底德的记载表明当时()

A.雅典文明存在霸权面相B.希腊城邦已转向帝国形态

C.法律未能约束权力滥用D.士兵的公民身份观念强烈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当米洛斯小岛拒绝承认雅典的权威时……”可知当时雅典士兵屠杀米洛斯

小岛居民的理由是当地人不愿意承认雅典的地区霸权,这说明雅典文明在当地扩张的霸权面

相逐渐显现,故选A项;希腊城邦长期是独立自主、小国寡民的形态,不具备建立庞大帝国

的客观条件,排除B项;米洛斯小岛居民被杀和沦为奴隶是雅典谋求地区霸权的结果,与法

律约束无关,排除C项:“修昔底德是忠诚于雅典的雅典人”说明材料只是强调修昔底德具

有强烈的公民身份认同,并不能代表所有雅典士兵也一样,排除D项。

30.公元前3世纪以前,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只有希腊人才能参加。公元前3

世纪时,奥林匹克赛会上出现了来自希腊化王国境内新建殖民城市和希腊化的当地城市的运

动员。这种变化表明()

A.古希腊人文主义得到了发展B.奴隶制民主政治得到了认可

C.罗马帝国扩张激发民族意识D.希腊化时代文明多样性增强

【答案】A

【解析】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体现了古希腊人追求卓越、现世娱乐的人文精神,材料中“奥

林匹克赛会上出现了来自希腊化王国境内新建殖民城市和希腊化的当地城市的运动员”说明

人文精神已越出了希腊本地向更多的地区传播,故选A项;古希腊民主是主权在民,公民

参与城邦政治管理,外邦人无民主权力,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不能说明认可民主政治,

排除B项;公元前3世纪罗马帝国尚未形成,排除C项;希腊化时代的亚历山大帝国囊括

了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文明,体现了文明多样性,而材料表述的却是希腊

文明扩展到其他地区,被新建殖民地所接受,排除D项。

31.罗马帝国征服埃及后,把它变成了“帝国粮仓”,大量埃及粮食的涌入导致罗马城的粮

价急速下跌,罗马本土的贵族们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在自己的庄园里大量种植经济作物。

这说明罗马帝国()

A.经济结构出现显著调整B.贵族庄园经济逐渐瓦解

C.对殖民地的依赖性加大D.内部区域经济联系加强

【答案】D

【解析】据材料“罗马本土的贵族们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在自己的庄园里大量种植经济作

物”可知,大量的经济作物的种植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发展,反映了罗马帝国内部区域经济

联系加强,故选D项;贵族们在自己的庄园里大量种植经济作物,体现了农作物种植结构

的变化,经济结构并未出现显著调整,依然是以农业为主,排除A项:据材料“在自己的庄

园里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可知此时贵族庄园经济依然发展,没有瓦解的现象,排除B项;材

料仅体现大量埃及粮食的涌入导致罗马城的粮价急速下跌和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不能看出

罗马帝国对殖民地的依赖性加大,排除C项。

32.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让罗马教会必须要适应新的环境,寻求新的政治

保护和依靠,以振昔日的权势。而法兰克王国从克洛维到查理大帝,为了巩固统治和进行扩

张,也深知需要罗马教会这样一个有力的精神工具。这表明,法兰克王国时期()

A.教会的权力大于世俗王权B.基督教控制了西欧精神世界

C.国王利用教会扩大了疆域D.教会与王权相互需要与利用

【答案】D

【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在法兰克王国时期,教会需要王权的保护,国王也需要教会的精

神支持,这表明二者的关系是相互需要、相互利用,D项正确;A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B.C两项都较为片面,不能涵盖这个材料信息,排除。

33.《世界史纲》写道:“亚历山大去世以前,尤其是在他去世以后,人们有时间对他进行考

虑时,关于一个世界性的法律和组织的想法在人们心目中已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概念了。”作

者意在说明,亚历山大远征()

A.扩大了希腊文化影响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汇

C.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D.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亚历山大……关于一个世界性的法律和组织的想法在人们心目中已是一个

切实可行的概念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远征在人们的心里构筑了一个世界性的

法律和组织的想法,改变了人们对整体世界的看法,即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故选C项;结

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远征扩大了希腊文化的影响,但材料不涉及远征对希腊文化的作用,

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但材料强调远征

对人们观念的影响,与东西方文化交流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中人们对亚历山大的

考察侧重于建立“世界性的法律和组织”,即侧重帝国内部治理,而非整个世界的联系,排

除D项。

34.中世纪早期,法国国王于格・卡佩质问诸侯阿尔德贝特:谁让你成为伯爵?后者则反问:

谁让你们成为国王?到路易六世统治时期,如果没有紧邻诸侯的允许和护卫,他外出巴黎都

不能超过第三个界碑。这说明,当时()

A.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B.庄园经济占据主导

C.贵族王侯有世袭特权D.王室权威积弱不振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法国国王于格・卡佩质问诸侯阿尔德贝特:谁让你成为伯爵?后者则反问:

谁让你们成为国王”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早期,各级贵族、诸侯成为王室的领地之外土地

的实际统治者,他们拥有领地的司法、行政、军事和经济权力,缺少对王室的基本尊重,而

材料“路易六世统治时期,加果没有紧邻诸侯的允许和护卫,他外出巴黎都不能超过第三个

界碑"更是诸侯权力严重威胁国王统治的实例,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王世权威积弱不振,故

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伯爵、诸侯与国王的关系,不能得知神权与王权的关系如何,排除A

项;材料反映了伯爵、诸侯与国王在政治上的关系,不能得知庄园经济的状况,排除B项;

材料中强调的是伯爵、诸侯与国王的关系,是一种横向的对比,不能得知贵族王侯是否有世

袭特权这样一个纵向发展信息,排除C项。

35.12、13世纪时,西欧越来越多的城市与国王结成同盟,即国王授予城市具有法律意义的

“特许状”。通过特许状,城市的市民不再负担封建义务,他们拥有自己立法、司法和征税、

铸币等权利,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国王.这表明,西欧城市自治()

A.促进了封君封臣制度的产生B.得益于近代民族国家的支持

C.源于新型生产方式的推动D.符合国王权力加强的需要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欧城市和国王结盟,并且通过特许状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特许状

通过国王颁发,说明城市的自治和国王的利益需求是一致的,表明城市自治符合国王的需求,

故选D项;封君封臣制度形成于八世纪,材料中的时间封君封臣制度已经产生,排除A项:

城市自治得益于国王的支持而非近代民族国家的支持,排除B项;12、13世纪还未开始工

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70年代,因此并没有产生新型的生产方式,排除C项。

36.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中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妇女的“黄金时期”。黑死病造成人口大量

减少,劳动力缺乏,致使很多妇女流入城市。每个城市都能看到妇女从事洗衣工、守门人和

澡堂服务员的工作,妇女还可以参加行会,1319年,在伦敦的纳税人记录中,女性纳税人占

4%,这说明了()

A.妇女成为国家纳税的主体B.社会生活中男女完全实现平等

C.传染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D.中世纪后期城市经济充满活力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中世纪后期黑死病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为妇女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提

供了契机,妇女流入城市,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故选D项;虽然妇女经济地位有所

提高,但“女性纳税人占4%”,故“纳税主体”过于夸大,排除A项;妇女走进城市,参与

社会工作,说明其自立自强和对经济独立的追求,能够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但“完全”实

现平等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材料“黑死病造成人口大量减少,劳动力缺乏”主要阻碍社

会的发展,排除C项。

37.1493年,西、葡两国因在殖民争夺中矛盾日益激化,邀请罗马教皇予以仲裁,“教皇子

午线”随之产生,并于1506和1529年两度微有调整;但此后英国、荷兰等国却对这条分界

线根本不予理睬,争先恐后地涌向世界各地。这侧面说明了()

A.罗马教廷的权威削弱B.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C.西葡的殖民霸权衰落D.英荷时商品市场需求迫切

【答案】A

【解析】据材料“邀请罗马教皇予以仲裁……但此后英国、荷兰等国却对这条分界线根本不

予理睬,争先恐后地涌向世界各地”可知,后起之秀英国、荷兰等国对“教皇子午线”不予

理昧,说明其并不认可罗马教廷的决定,体现罗马教廷的权威削弱,故选A项;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推动下,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罗马教廷权威的削

弱,不能得出西葡的殖民霸权状况,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英荷对商品市场的需求

状况,排除D项。

38.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些之前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

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

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这表明()

A.全球横向交流不断扩展并更加频繁B.人类历史向整体性的世界历史跨越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并逐渐成熟D.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市场海外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增加,这体现了新

航路开辟后世界之间的商贸联系的加强,如亚洲和欧洲建立起直接商贸联系,美洲加入到世

界贸易之中,这些都推动了全球横向交流,即各州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故选A项;人类历

史向整体性的世界历史跨越的标志是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真正连成一个整体,材料内容为

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贸易联系的加强,不能表明人类历史向整体性的世界的历史跨越,排除

B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39.1650年,从荷兰到爪哇运输香料的航程需要一年的时间,到1850年时,在适宜风向下

的航行却只需要3个月;1700年以前的远程贸易主要涉及的是香料、蔗糖和丝绸等一些贵

重商品,到1800年,烟草、鸦片、棉花、茶叶等商品的大批量运输也具有了商业价值。上

述变化主要说明()

A.香料是远程贸易的主要商品B.新航路开辟催生了商业革命

C.大批量商品运输更有利可图D.技术的进步密切了世界联系

【答案】D

【解析】据材料“1650年,从荷兰到爪哇运输香料的航程需要一年的时间,到1850年时,

在适宜风向下的航行却只需要3个月;1700年以前的远程贸易主要涉及的是香料、蔗糖和

丝绸等一些贵重商品,到1800年,烟草、鸦片、棉花、茶叶等商品的大批量运输也具有了

商业价值”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自17世纪到19世纪,远程贸易由贵重商品开始向经济作

物转变,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交通工具得到改善,使得运输成本较高、损坏率较高的日常

生活用品得以运输,这是技术改善的结果,使得商品利润得到保障,故选D项;材料涉及到

的是远程贸易由贵重商品向经济作物转变,但没有明确众多商品的具体占比情况,排除A

项;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的商业革命,但商业革命主要表现在商业运营方式的变化,且新

航路开辟主要在15、16世纪,排除B项;材料没有明确贵重商品及经济作物之间具体的利

润对比情况,排除C项。

40.孟德斯鸠认为暴君政体是恐惧来维持的,在这个政体下,君主把自己看成是一切,把其

他一切人都视同草芥;同时他不要任何法律,他个人的意志就是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